第一篇:单位信息化建设纪实
单位信息化建设纪实
xxxxx单位信息化建设纪实
“啪、啪、”随着两颗红色信号弹的升空,几百辆汽车有条不紊地从车库驶出,长长的车队宛如一条蛟龙,驰骋在祖国的大地。这是某司训大队正在进行军交信息化的综合演练。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途中,司训大队的官兵们会遇到各种各样未来信息化战场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情况,但是他们利用手中的信息化装备,和平时良好的训练素养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运输保障任务,受到了观摩首长的好评。成绩的取得与他们平时的训练分不开,用大队长的话来说就是:“仗怎么打,我们就怎么练!”正是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大队党委“一班人”不惜花费人力和物力,下大力气加强大队信息化建设,使司训大队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军的前列。
学习——网上课堂
“突、突、突……”今天下午的汽车故障排除课上,王明的车一个劲儿的“发抖”,15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真叫人奇怪。可更叫人奇怪的是下课后王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请教教员或是找教练班长“救火”而是坐到了电脑前用起了功。不一会他脸上的疑云渐渐地散去了,走近他的电脑才发现,原来他正在大队的局域网上给他的车“问诊”呢:汽车发出无节奏的突突声,通常是由于混合气过浓造成的……。”电脑里传来一阵富有磁性的声音,并结合视频演示,让人一看就懂。要是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倒过来反复的看,直到看懂为止。前后花了总共不到15分钟的时间他的难题就得到了解决。他高兴的说:这在以前也许一天时间都解决不了,‘网上课堂’真是功不可没。
大队建立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使教学双方达到了“教学无边界”的效果,教员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放在网上,当学员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可以随时上网解决。通过网络课堂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提高了培训效率。
遨游——数字化图书馆
一提起图书馆,人们就会立刻想到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堆积如山的书本,可是在司训大队的图书馆里却只有几排排列整齐的电脑。这个图书馆说它简单,它也简单,因为在这里只要你会简单的“WINDOWS”操作就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要说它复杂,它也很复杂,因为它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基础之上的,以数码信息“书本”代替了人们观念中的书本,配合电脑网络一起使用,就能遨游与数字化的图书馆之中。笔者找到一台电脑坐下,试着用键盘输入了“军交运输信息化”几个字,然后点击搜索,一分钟的时间内共搜索出89本相关书籍,2400篇相关文献和23部相关的影音资料,信息之全、效率之高,让人在欢欣之余,不得不感慨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
摔打——模拟训练场
镜头一:夜幕下隆隆的炮火中,汽车二连正在向前方输送弹药和给养,这时,第一辆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前方的桥梁被敌人的精确制导炸弹炸毁了,于是二连长只得迅速指挥部队改变行车路线,肃然物资顺利送到,但是却比规定的时间晚了近三个小时。
镜头二:夜幕下隆隆的炮火中,汽车二连正在向前方输送弹药和给养,这时,连长的耳机中传来:“二连长,你前方15公里处桥梁被敌人精确制导炸弹炸毁,迅速改变行车路线。”的命令,是指挥部把无人侦察机获得的信息通过无线电传给了汽车连长。二连长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通过G定位系统迅速确定自身位置、选择好新的行车路线,又开始了正常行车。最后按时将物资送到了预定的位置。
两组不同的镜头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战争和信息化张正的差别,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司训大队在训练中模拟信息化战场环境,采取信息化指挥训练手段,训练学员驾御未来信息化战场的能力,镜头二正是司训大队的一次演练中的一个情况设置。
考验——自动化考核场
司训大队的自动化考核场战地面积不大,可是各种考核设施一应具全,各种传感器与控制电脑相连接,及时地把学员的考核情况传送到控制电脑,然后根据自动化考核软件,客观准确地评判出学员的考核成绩,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学员考核成绩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从这个自动化考核场走出来的驾驶员,都是一流的驾驶员。”因为它的严格几乎到达了苛刻的程度。一次大队一名有着6年驾龄的老驾驶员在进行定点停车科目的考核时,一连考了5次都没有通过,其中最接近的一次与标杆相差了不到1厘米,着人眼根本无法辨别的微小差距,却被信息化的电子眼“毫不留情面”地挑了出来。这样严格的标准,难怪司训大队的关官兵都风趣地称其为:“驾驶员杀手”。就连地方上的出租车公司也不无感慨的说:“司训大队培养出来的驾驶员,我们用得放心。”
第二篇:单位信息化建设报告8.10
我区政府信息化建设报告
一、单位背景介绍
我区是河南省会郑州市的中心城区,因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我河流经辖区而得名。辖区总面积146.89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70.65平方公里,辖2个镇、14个街道,常住人口138.4万(2010年推算数,最终数据以人口普查公报为准),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城区之一。
当前,我区正在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机遇,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我”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第一要务,以全域城市化为发展方向,着力结构调整,着力改革创新,着力公平正义,着力民生改善,着力共建共享,着力党建保障,努力把我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区的先行示范区、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集聚区和中部地区实力雄厚、功能完善、安全宜居、民生普惠、文明法治、充满活力的幸福城区,并力争进入全国省会中心城区先进阵营,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和率先发展。
二、目前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一)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全区铺设了覆盖各街道办事处、乡镇、各党政机关和区属企事业部门的政务宽带网络,全部实现互联,所有接入单位全部建有局域网。
1、“两网一站”:即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
我区门户网站以“政务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为网站定位,主要频道:走进我、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招商引资、生活服务等频道,链接有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网站、友好城市等。根据应用情况,每年对网站进行改版和改进功能,目前网站的双向互动方面有在线访谈、区长信箱、网上咨询等;在线政务处理方面主要有网上审批、网上投诉等;信息公开功能和一站式服务的场景式功能应用良好。综合门户网站群已经基本建成,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站群间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各部门网站已经上线并运行,网站拥有率90%以上。
我区于2001年建成政务内网并投入使用,上联市政府,下联各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主要运行有机关信息网及OA办公系统。
2、相关业务系统和应用系统:目前我区设有视频会议系统、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税源管理系统、采购审批系统、红色家园党员管理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农村三资管理系统等、我区人事工资数据库管理系统、劳动保障管理系统、我区楼宇经济系统、目标绩效考核系统等13个应用系统。
3、四库:目前,我区四大数据库中,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正在筹备中;企业法人数据库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完善工作;人口数据库正在进行升级改造;自然资源与空间数据库正在等待与郑州市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建成后进行无缝对接。四大数据库的建设尚未整合,亟待统筹规划后进行资源共享。
(二)需要改进的方向
我区信息化建设与沿海先进城区相比,总体上仍然是以跟随与模仿为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信息的有效利用领域不广、深度不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不高。全区无论在技术储备,还是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不足。
对信息化发展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重硬轻软,重建轻用的思想仍然存在,影响了信息化应有效益的发挥;信息化组织体系、安全体系、标准体系、管理制度等都不够健全,信息化软环境的支撑体系尚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数据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增强。四大基础数据库还未完成构建,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相对滞后,全区各信息系统间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孤岛”仍然存在。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亟待深入。信息资源开发应用滞后,政务应用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无纸化办公仍未完全实现,政府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创新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各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需要进一步有效整合。
三、需要实施的具体应用及建设方法
建设六大基础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和若干个有我区社会经济特点的专题应用数据库系统,为宏观经济决策和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电子政务。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网络管理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安全认证中心以及各类后台服务中心,使得电子政务的效能充分发挥。横向各业务部门之间通过OA系统实现协同办公,纵向与上级部门及街道(乡镇)、社区之间实现协同办公。
1、完善OA系统功能,深化OA系统应用
强化完善当前区政府OA系统功能,增加相关应用,逐步升级为更加安全、可靠、高速、有效的内部网络门户;通过区政府各单位以有线和无线方式安全接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实现与市政府、本级各委局、乡镇统一标准的公文流转。
2、完善和深化数字城管系统的应用
继续深化数字城管系统,使数字化深入到街道社区,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将数字城管系统拓展到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多个领域,提高城市监测和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灾害的预警和应急能力。
3、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依托移动政务平台、GIS信息管理平台及“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及其它基础数据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理系统,将110、119、120、122、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监测、抗旱防汛、防空防灾、地震监测、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公共事业等各专业系统联网,实现公共安全应急视频会议会商、图像监控、数据网络互联、电话调度等功能,使各专业系统的信息能实时、迅速、准确地汇集到指挥中心,提高抵御各方面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实
现应急管理前移。
4、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全区信息安全防范体系、认证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建设完整的病毒防范、网络攻击防范体系。完善和升级现有信息安全设备,确保网络安全运行。加强信息内容的监管,建立健全各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安全的规范管理能力。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和安全应急体系,提高处理突发安全事件和进行安全防护的能力,保障信息安全。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制度。
四、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以及消除障碍的管理措施,包括IT组织调整设想
从我区内部而言,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人才不足,尤其是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二是信息化建设缺少集中统一、协调有力的管理体制,各部门、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数字鸿沟”;三是资源整合进展缓慢,信息资源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不高;四是信息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后劲不足;五是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如oa系统最近正在重新设计,准备更新。一是在现有资金和技术条件下,新系统不可能一步完善到位,二是新系统的设计由于各单位用户老系统已经操作习惯,对新系统的运行由于不熟练难免有抵触心理。对于这种情况,一是在设计前,调研尽量充分,力求流程设计科学,二是强制推行,提高各单位重视程度。三是试运行2-3个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
组建我区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借助顾问、咨询机构等“外脑”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提高决策和建设的科学性。
第三篇:11年松桃信息化工作纪实(定稿)
抢抓机遇积极规划
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纪实
尊敬的各位领导、兄弟县(区)的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有幸能在“全特区 教育工作会”上与各位交流,我很高兴。说实话,我在这里谈不上是经验交流,只是把我县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上的一些基本做法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作如下简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我县地处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全县国土面积3400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503个村,总人口73.5万人,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7%。全县现有中小学校420所,3049个教学班,专职教师6094名,中小学生121250人。
一、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2007年起,一方面我县教育系统进一步组织全县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意见》等文件和系列相关会议的精神;另一方面,我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相关人员、部分校长、教师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和考察,使广大干部职工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我县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大力宣传,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进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社会保障。一是2009年县教育局调整和充实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相关职责和制度,规定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必须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积极发挥参谋作用; 三是通过专题会、研讨会、观看专题片、下发征求意见稿、制作永久性标语和临时性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深入调研,征求意见,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参与的积极性。2009年3月,我县集中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和全县乡镇以上中小学校长集中学习和讨论,下发了《信息化建设征求意见表》,结果得到了校长们的一致赞同。同时,我们还对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10所中小学公用费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全县集中20%的公用经费后,剩余的80%公用经费能保证(大多数)或基本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而且,我们的想法得到了省电教主管部门和地区教育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省电
教馆还专门复函给我县,同意我县集中全县学校20%的公用经费用于我县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我县20%的公用经费的使用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出了要求,给予了指导。
由于工作细致,也使乡镇党委政府与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达成了高度一致(正大、大路等乡镇党委政府纷纷表示愿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或改善办公环境,更新办公设备),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稳定的经费保障,迎得了可贵的上级支持及群众支持。
4、精心部署,认真规划,高起点描绘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宏伟蓝图。2009年,根据我县实际,我们制定了以“一网、两通、两个一”工程建设为核心的松桃教育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13年,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完成全县各类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光纤接入互联网建设,各乡镇开通视频会议系统,三分之一的教学班实现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资源、地方资源班班通,全县各类中学和乡镇中心完小教师每人配臵一台办公用计算机,每校建有一个门户网站(即“一网、两通、两个一”工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和学校实施学校校园广播电视工程、图书自动化管理工程、学生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等特色工程建设。另外,还对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了规划。
5、确保建设经费,规范采购程序,坚持建设标准,严格实施规划。经积极争取,县政府原则上同意,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网、两通、两个一”工程和信息化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激励机制所需经费,用全县生均公用经费的20%和城市教育附加集中统筹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特色工程,根据各学校的实际能力和需要选择建设项目,所需经费由各乡镇地方财政、学校自筹和社会捐助来解决。
目前,我县自2009年元月至2011年9月止,“一师一机” 第一期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三年来共分五批次政府采购,采购台式电脑3320台、笔记本电脑140台,采购金额1569.204万元。100%的乡镇中小学实施了“一师一机” 工程,“一师一机” 配臵量占乡镇以上中小学教师总数的93%。另外,我县采购了55套“班班通”设备(电子白板屏幕尺寸≥80英寸、红外线交互式),3所中学和3小学及1所幼儿园各配备了一个年级的“班班通”设备,总投入资金 269 万元。乡镇以上中小学已全部实现光纤接入互联网。
6、加大培训力度,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努力提高设备使用效率。2005年以来,介于相关人员的流动性,我县坚持每年对全县中小学分管远教工作的校长、远教管理员开展2次业务培训,以确保工作得以持续开展。另外,还对配备“班班通”设备学
校的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我们规定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并纳入对学校和教师的年终考评。教育局则每年组织2-3次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培训,以发现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推广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为目的。
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保证了我县教师顺利参加北大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学习、“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工作、北大网络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网络课程》学习等远程培训,受训人次达7469人次,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仼务,得到了省、地领导肯定。
在电教设备的维护上,我们创建 “ 县、片、乡、校”四级维护管理模式,实现了电教设备小问题不出校,大故障不出县的维护目标。2008年县教育局自筹经费95.7万元统一更新2003年的远教电脑和电视设备。去年11月,由教育局与学校共同投入资金47.9万余元(其中教育局26.8万),经政府采购,对2005年建设的262套远教设备集中维护。目前我县远教设备完好率已达95%以上,为远教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去年3月,我县还出台了《松桃苗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试行)》,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取得的成绩
1、教师信息素养:“一师一机”工程的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明显。2011年5月, 我们对未配教师电脑的孟溪镇中、大路中学、大小乡小和已配教师电脑的孟溪中学、孟溪镇小教师进行“信息素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县实施“一师一机”工程以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使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明显转变。
2、论文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79篇、省级147篇;获得国家奖22篇、省级奖38篇;优质课获得国家奖12节、省级奖11节;课件获得国家奖5件、省级2件。2011年,又选送信息技术论文132篇,其中有一篇获全国二等奖(全省仅有三篇获二等奖、四篇获三等奖)。
3、单位或个人奖:2008年教育局现代教育技术及装备中心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五年来,全县有6个单位被评为省、地“远程教育管理先进单位”,有12人被评为省、地“远程教育先进工作者”。
4、经验交流:2006年铜仁地区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会和2007年铜仁地区远程教育为农服务现场会在松桃召开;2006年10月,我县远程教育“四级维护”管理模
式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维护工作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2009年以来,在省电教馆组织的会议上多次作经验交流发言。
三、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主要困难:一是小学均无学生微机,中学生生机比仅为67:1,无法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二是远程教育项目学校的设备老化严重,更换资金缺口大;三是无专门的微机(电教)管理教师和网管人员编制,各县电教管理机构职责不很明确,严重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我们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教育局相关股室按照统一规划、分步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对全县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各乡镇、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本乡镇本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信息化工程论证、审批程序,教育信息化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建设等应充分听取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士的意见。要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督导评估范围并逐步加大评估权重,加快普及步伐。
二是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激励机制。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的评选和信息化应用先进个人的评定,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对使用,维护、管理、培训及信息上传等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和学校给予一定的工程建设奖励。三是2012年教育信息化建设打算。建设165套“班班通”终端设备、300台“一师一机”、150套广播系统、28个乡镇及县城中小学的视频会议系统、52万元的中小学电教设备及32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维护工程。
各位领导、兄弟县特区 的同仁,虽然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县特区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为此,我县在今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中还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运用能力,把实现教学条件、课程形态、教学形式、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作为松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兄弟县(区)的经验借鉴,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定会再上新台阶。谢谢大家!
二0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第四篇:信息化建设
调研报告提纲告
调研题目:基层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1、基层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调研报(1)现状分析: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警务机制是适应社会信息化、治安动态化新形势,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战略举措。全县公安信息化建设处于“硬件建设基本成型、思想观念尚待更新、应用能力亟需加强”的状态。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前沿阵地,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如何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派出所如何落实信息化,这是我将要研究的。
(2)主要做法和经验:利用信息化这个平台为案件的破获节省了大量得人力物力,以及一些经验,利用信息化工具能够快速准确的串并案件,基层派出所在这方面的经验。
(3)存在问题:对基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展开研究,相关制度、运行机制、软件系统、硬件、实际效能、未来建设发展方向等等方面,我会结合我的所实际情况,比如在人力,物力方面对所里信息化建设影响,信息化建设给派出所前后工作发生了的变化,从我所在单位实际情况来分析。
(4)主要对策措施:信息化系统构成,结合我实习所综合情况进行分析,例如资金,人才培养,引进人才,购置相应的设备,制度建设等。(5)政策建议:我根据基层所具体情况,根据相应的资金情况,提出合理的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建议。除了现实问题资金外,在考虑基层所人员少问题结合自己在所里实习情况实际的谈谈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要在我实习过程中慢慢来发现。请刘院长查看,谢谢。2012年4月24日
重点是存在的问题,包括相关制度、运行机制、软件系统、硬件、实际效能、未来建设发展方向等等方面,结合派出所工作职责和日常工作,特别是当前正在推进的综合警务改革,以有利于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紧扣派出所公安信息化建设,利用你们电脑信息方面知识技能的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此就有意义。
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后,再发给我帮你考虑具体写作提纲。尽可能用数据分析和实例来证明观点。
第五篇:2012信息化建设情况
2012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2年XXX就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我局结合沿滩实际,认真执行、抓紧落实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化是提高就业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局长亲自抓,总负责,成立了以XXX局长为组长,李琳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任命专职网络管理员,并下发文件《XXX就业服务管理局关于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切实做到机构健全、人员稳定,积极稳妥推进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体系
为规范全区就业服务联网业务的经办程序,进一步明确办理方式、结办时限和工作要求,我局及时转发了《XXXX就业服务联网业务应用操作规范(试行)》,要求各业务模块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办理业务。
(一)建立信息化业务岗位考核上岗制度
对就业指导股、失业保险股、创业指导股、培训股以及需要进行信息化操作进行联网办公的岗位,其工作人员上岗前需接受专门的技术操作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业务经办工作。
(二)建立每日通报制度
严格要求就业失业模块、失业保险模块、职业培训模块、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模块、农村劳动力模块、就业援助模块、职业介绍模块务必及时将相关数据信息录入业务软件系统,切实做到业务结办及时数据更新、按规定定期更新。每日定时通报各乡镇信息录入进度以及信息录入空缺率和错误率,表彰先进乡镇,激发“比学赶帮超”热情,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精细化”发展。
三、加快推进基层平台VPN网络扩面改造
抓紧与电信公司联系,洽谈业务合同,统计并报送“就业E通”电话号码,及时开通集团通信功能,确保就业信息系统平台正常使用。截至目前,依托“就业E通”综合服务平台,XXX区VPN网络虚拟化改造和延伸至社区(村)等基层平台的扩面工作已覆盖XXX就业局本级、十一镇、两乡、沿滩新城、十五社区共计三十节点。
多措并举,加强业务指导。为方便业务人员尽快熟悉互联网就业办公操作流程,局信息化办公室编写了《TPN客户端下载流程与就业E通手机动态验证码操作手册》,分享在XXXX就业管理信息群,供业务操作人员传阅学习,尽快熟悉。采取电话、QQ群、现场指导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同乡镇业务工作人员联系沟通,指导下载安装TPN客户端以及动态验证码使用。在局长XXXX亲自带领下,信息化办公室管理员前往各个乡镇进行手把手式的指导,确保客户端成功安装并正常使用,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规范运用OA系统
严格要求OA系统用户保管好自己的帐户信息,在初次得到帐户信息或帐户信息出现安全漏洞时,应当及时更改用户登陆密码,并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禁止向他人泄露登录账号和密码。OA系统电子邮件功能仅供内部交流材料传输使用,严禁利用OA系统闲聊。OA系统公告栏严禁刊发商业性广告内容、个人信息或其它与工作无关的图文信息。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拓展信息化业务领域,扩大VPN覆盖面积。拟定扩面覆盖目标: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社区的虚拟VPN扩面;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20%以上行政村的虚
拟VPN扩面;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60%以上行政村的虚拟VPN扩面;至“十二五”末,完成辖区所有社区、建制村VPN网络虚拟化改造,努力实现全区所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VPN联网,日常业务全部通过网上进行办理,业务软件通过VPN(虚拟)专网实名制运行,严格要求联网用户妥善保管帐户信息,严防信息泄露。
(二)加强业务人员网上操作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软件操作培训班,强化信息化业务岗位考核上岗制度,规范就业服务联网业务经办程序,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开放便捷的公益性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实现就业服务高效化、多元化、个性化,不断提升业务人员工作能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就业服务事业全面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推动“和谐沿滩”、“五个XXX”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