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女大学生同居现象
谈论的同居问题是女大学生和他人的非婚姻两性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同居的行为主体一方 是在校女大学生;
2、女大学生和对方确实发生了性关系;
3、同居双方没有取得法律认可形式的婚姻;
4、同居双方在主观态度上都是自愿的而非被迫的。
一、女大学生同居的原因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生活方式的选择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又受个人主观意愿的限制,是客观制约 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部分在校女大学生选择同居的生活方式,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个体主观原因。
(一)客观原因、目前,女大学生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复苏带来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宽容度也随之“扩容”。如果时光倒流十几年,女大学生同居、怀孕的事情绝 对是爆炸性新闻,国人十有八九会对此嗤之以鼻。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社会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 性关系、同居、怀孕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大家都心平气和的态度去接受周围人的所作所为,而社会也 对此视若平常。据调查:近几年对同居持明显反对态度的比例下降了,有八成人对婚前性行为表示理解 和赞同。二是西方物欲横流的价值观和狂热的。追星潮使一些女大学生滋生对金钱的不正常要求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部分女大学生每月消费几千 甚至上万元,一些女大学生盲目学习前卫艺人的爱情方式,把贞操看作是对自由和现代的束缚,跨越思 想和传统的禁区,过起同居生活。三是西方的“性解放”和“女权主义”思潮泛滥。“性解放”思想使 人类性功能从繁殖和培育人类后代变成了纯粹寻找性快感和性享乐。稳定社会的家庭细胞的功能价值已 不复存在,繁衍与培育子女的价值已变成了人们多余的负担。“女权主义”使一些女性走向极端,信奉 身体的绝对自由,完全抛弃伦理道德的约束。四是大学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大学扩招导致在校学 生人数剧增,使后勤安排无法到位,学生住宿饮食不尽方便。一些女大学生平时在家娇生惯养,不适应 学校提供的吃住条件,于是到校外租房,而一开始以“护花使者”身份出现的男同学往往在接下来的日 子里由于彼此了解的加深顺理成章成为恋人,过起了同居生活。二是大学扩招使昔日的“天之骄子”如 今失去了头顶的光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再有优越感,加上就业的性别歧视,使部分女大学生感到 前途黯淡,于是铤而走险,走上伴大款、当二奶这捷径,她们的羞耻感在病态的价值观驱使下荡然无存。五是现代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提供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不道德行
为以可趁之机。处女 膜在过去对女性来说是至高无上的,然而,医术发展使处女膜修复术作为伪造贞洁的门诊小手术在一般 医院都可实施。一些女大学生在经历一次甚至多次同居后还能再以绝对纯洁的面貌出现,免除了部分同 居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二)主观原因 从大学生个体层面看,女大学生走入同居生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把同居作为爱的证明。相当 部分女大学生与男友发生性关系是因为不愿、不忍或不敢拒绝男友的要求,用以身相许的方式来表达对 爱情的忠贞,这种同居的性质属于未婚同居,不少人理解为“试婚”。二是为了金钱傍大款型的同居。步入这类同居生活的女大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家境贫寒,生活窘迫而被迫出卖自己,放弃自尊,从而甘心做情人。还有些女大学生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虚荣心特别强,所以自甘堕落,以自己身体去
换取物质利益,这类同居基于交易形成,无论女大学生是否知道对方有配偶,从客观上都侵犯了大款合 法婚姻关系中配偶的利益,这种同居属于非法同居。三是大学生对“成功教育”的误解。部分大学生把 “成功”理解为成名、成家、有钱。为了成功,少数女大学生凭借年轻、貌美和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委 身于社会高层人士;为了挣钱,部分女大学生甘当金钱的奴隶,“代售”于人前,充当起高级妓女。近几年不断破获女大学生卖淫案,反映一些女大学生金钱观念的扭曲和道德观念的沦落。
二、女大学生同居后果 性是一个“人”的综合问题,它涉及到生理、心理、伦理、法律等多个方面。女大学生作为一名求 学青年,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选择同居这种两性结合的方式,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1.从法律层面上看,女大学生同居不受法律保护。纵观我国的婚姻制度发展,未婚同居是不受保护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人是作为男 人的附属而存在,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人却要守身如玉,从一而终。当时社会非常重视婚姻的嫁娶 形式,女人未婚同居为人所不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少数有革 新思想的男女知识分子,为了表明他们对旧式婚姻制度的反抗,采取同居的生活方式,却并未被大多数 人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指出同居行为的违法性、危害性。2001 年《婚 姻法》修正案坚持结婚必须登记,并明确指出我国一些以同居形式存在的事实婚姻,如果要在法律上作 为婚姻关系对待,补办结婚登记是必要前提和唯一救济手段。至于女性和有妇之夫的同居,《婚姻法》第 三条明确
禁止。而那些基于金钱与肉体交易的三陪女大学生,更是扫黄行动中的严打对象。2.从道德层面上看,存在对同居中女性的道德歧视。中国自古就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女人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贞操是对妇女单 方面的要求,妇女必须严守贞操,守贞操的妇女被视为贞节女子。时至今日,虽然妇女地位已经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却未被剔除,父辈家庭大多数不能接受女性未婚同居,他们认 为女性未婚同居是不道德的,丢人现眼,有辱门风。可见社会存在对女性的道德歧视,因而同居中的女 性受社会舆论和家庭的压力很大。3.从个体层面上看,同居不利于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第一,影响心理健康。心理研究表明,男女双方在同居中的心态与追求不同。在恋爱同居中,女方 往往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全部,身心均系于对方,对绝大多数女性来说,同居动机是结婚。而同居 男方更多是为享受异性的慰籍和生理满足,大多数男人在同居过程中没有结婚的意向。其次,中国自古 以来就是男权社会,这种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人们。这就造成了现在许多男性青年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 面想在结婚前能够有性的体验;另一方面有处女情节,希望自己的结婚对象是一位处女,在性道德的评 价上明显存在着双重标准。可见,第一次性生活失去贞操、对爱情的失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使女 大学生在同居中心理大大受挫。第二,影响身体健康。目前,我国缺乏适合大学生的性教育读本,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几乎空白,女大学生进行性行为时不注意性保健和性卫生,人流手术经常偷偷摸摸去做,术后常常得不到休息和补 养,多次作人流手术使人过早衰老,脏器受损,严重者丧失生育能力,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因“情变”而
轻生,付出生命的代价。第三,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业的发展。大学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和学习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在校的 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对同居的大学生来说,很难处 理好同居生活和学习、交友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同居的女大学生,她们往往局限于两人世界,封闭于一 个狭小的圈子里,不利于自我认知及自我完善,不利于信息交流与互补,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大学生同居问题是关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大问题。家庭、社会和学校要联手加大教育力度。
1、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对大学生进行社
第二篇:当代中国大学生同居现象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同居现象
随着大学生结婚的合法化和部分学校校外租房的解禁,很多男女大学生开始明目张胆地在校外租房同居,挑战学校的规章制度, 冲击社会的道德伦理, 引起了广泛争议。在这些大学生同居群里,真正到民政部门登记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以恋爱为借口,以张扬个性,追求幸福为幌子,构筑二人世界。目前, 很多高等学校附近房屋出租的主要对象就是在校大学生情侣,有人戏称大学生租房已成为高等学校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另外,近年来媒体关于因大学生同居所引起的未婚先孕、被校方开除及各类犯罪的报道也日益增多, 极大程度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大学生同居原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当前出现大学生同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我国是非常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一直处于性压抑的状态之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思想,这有力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原有的生活方式。
(2)社会对同居行为的宽容和默许。近年来, 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社会上对同居现象都宽松了许多,婚前同居早已不是新闻, 越来越多的此类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性的态度是: 只要两人相爱或两人愿意, 就可以在一起, 性观念比较开放和自由。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性行为日益增多,同居现象随声应合。
(3)媒体方面渐渐增多的有关性的信息。社会上不法商贩为追求个人利益,大量制作、贩卖淫秽书刊、图片、电影等黄色东西,利用网络的发展普及,进行铺天盖地的黄色轰炸,黄色文化的崛起,也诱惑大学生产生了“性趣”,对同居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此外, 方便的避孕工具、医学技术的推广也为同居提供了安全保障条件。更加宽容、开放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也为大学生未婚同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学校因素
(1)我国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管理制度促使了同居现象的增多。在学校, 大部分学
生是过集体生活, 家庭对他们管教和监督明显弱化, 学校方面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和隐私也很少干涉, 学生不出现异常现象, 很少有老师去过问,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大学生们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不当。另外, 学校在对待大学生性教育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强调反对大学生同居, 另一方面却在校园内销售安全套、避孕药等。
(2)我国各高等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爱情观教育和积极引导, 更是少之又少的高等学校能够开设完备、科学的性教育课程, 缺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性爱观的相应措施。
(3)食宿等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生宿舍拥挤, 很多高等学校在扩招同时并未及时跟上后勤服务等配套措施, 使许多新生无法接受。适应能力强的, 就默默忍受;而经济条件宽裕的, 便纷纷离开宿舍, 寻找自己的一方空间。正是外出租房为同居提供了条件。
(三)自身因素
(1)大学生的生理需求。大学生大都已经是成年人,生理也已经成熟,对于爱和性的需求也在增长,很多学生已经有了强烈的“性冲动”,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2)大学生经历了高考, 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没有了家长、教师的严加管教, 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里, 自然而然地萌生出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大学生们的心里都渴望得到爱情, 为了寻找到浪漫和纯真、拥有真正的爱情,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同居生活;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追求享受、为了摆脱心中的空虚与寂寞、为了从紧张的学习中得到减压而走向了同居的生活, 从同居中寻找慰藉;也有的大学生充当着时尚的弄潮儿, 不再陌生的性行为成为这个时代的时尚, 大家相互效仿, 甚至是互相攀比, 推动着同居的普遍化。这些大学生倾向于追求于一种自由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人, 同居并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二、大学生同居的利与弊
大学生同居现象就象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能带来快乐, 也可能造成伤害。在一定意义上讲, 大学生同居可以暂时满足彼此之间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但是,从长远来看, 同居的负面作用还是很严重的。
1、国家只对合法婚姻中的同居起保护和监督作用, 而对大学生之间出现的同居
关系缺少监督和控制。当同居双方发生纠纷时, 很难得到法律上的有效保护。特别是女性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因同居关系破裂时而导致自杀的现象仍占相当比例。
2、大学生同居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业,同时, 因为同居, 各自的活动圈变小了, 缺少与外界的广泛沟通, 不利于身心健康。由于同居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未婚早孕、未婚生子等,但是大学生却又无经济能力, 无法承担家庭责任, 这同样不利于健康发展。
3、给高校的管理带来困难,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大学生同居现象持续升温或者是蔓延开来的话,不仅会对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影响,使学校的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到学校的校园环境,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无论是对学生的安全、学生的思想教育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避免未婚同居的对策、建议
1、国家要加强立法, 规范同居行为。加快对未婚同居的立法步伐, 规范未婚同居的现象和行为.2、大众传媒应负起社会责任, 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恋爱观、道德观。大众传媒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大学生传播正确的性知识、性观念, 坚决阻止各类不法音像制品流入社会, 堵住不适合大学生浏览的各种色情资料制造源头。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性、婚姻。
3、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把对生理的冲动转变和升华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学校要开设有关性道德教育和性心理健康、性知识教育等相关课程, 引导学生在道德上能形成一种自律的态度, 增强良好的性道德意识和性责任意识,在心理上能很好的承受和应对感情处理能力。
4、高校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校内管理和跟学生本人、家长沟通等途径来达到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学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沟通作用, 各教师应把关心、爱护学生, 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健康全面发展当作首要职责, 尽量缩减和避免未婚同居现象的发生。
5、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房的管理改善学校附近的环境, 使其尽量走向健康化。面对大学生同居现象的发展,我们不应该恐慌,更不能盲目禁止,应当在正确认识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性教
育,正确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合作,努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篇: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及其内涵要求
【摘要】:本文讲述了中国当代女大学生就业现象,具体阐述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以及相关就业环境分析,从不同角度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mployment of female graduat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female students described specific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employment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analysis,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关键词】: 大学生 女性 就业 歧视 现象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femal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正文】:长久以来,中国的女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性别歧视,就业相对男大学生更为困难。为了在实证资料的支撑下探究该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并提出若干政策和法律上的建议,我选择参考了中国中部的湖北省为考察对象(湖北地处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东部沿海地区落后,比西部内陆地区发达),借鉴了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一份对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以及三峡大学的2004级本科毕业生和2007级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女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的抽样调查。该调查共分发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010份,有效率为84%,其中发放男生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为85%;发放女生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4份,有效率为84%。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率变化不大,2005年至2007年,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在总体上显示出逐年下滑的趋势,尤其是硕士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平均每年下降2%-3%左右,而博士女大学生学历就业率在07年比05年下降了38.8%。此外,该调查发现,女大学生就业率平均每年至少低于男大学生5个百分点,而且不同专业性质的女大学生的就业比例也呈现出差异性。根据这次调查,就女大毕业生整体而言,较好实现就业的文科专业的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只能达到60%-70%,而理工类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有一半左右,医科女大学生只有30%-40%,个别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就业率甚至只有10%左右。同时,该调查还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条件往往低于男大学生,工资水平也相对偏低。如此,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正在日益凸现。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以至于不能实现就业或者就业不理想,比如遭遇就业机会不均等、职业隔离、“同工不同酬”及需要动员大量的就业途径与高额的就业成本才能就业等问题;“难”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指女大学生就业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更难。
(一)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机会不平等
虽然社会各方都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不平等,但是由于女大学生先天性生理原因以及出差时的不便,使得一些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收男生,由此出现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当然也有很多女大学生因为就业期望过高及偏离了实际的需要而错失很多发展机会。比如,由于种种原因更多女大学生愿意待在比较大的城市,以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文明而不愿意到基层、西部、及农村去工作。然而,由于用人单位导致的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却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就业信息中存在很多显性的就业歧视,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明显指出“只限男性”或者“男性优先”的字样,甚至明确规定“不招女生”。第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者的简历筛选中,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隐形歧视。比如,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明确提出与性别有关的要求,但会拒绝接收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是在接受简历后在面试中不予录取。第三,用人单位在对女大学生求职者的面试过程中,会不断强调其“女性身份”而提出限制女大学生履行母职等一系列苛刻条件。比如,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在面试中都会被问到有关女性身份的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或者在讨论就业协议时百般刁难,要求女性“在五年内不许结婚生育,否则将自动辞退”等,或者对女生提出与职位无明显关系的“会喝酒、能经常出差”等苛刻条件。有超过60%的女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遭到淘汰的,但男生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如此,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要经常遭遇用人单位的隐性和显性的性别歧视,进而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是非常严重的。机会的不均等背离了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隐性地助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主流社会对妇女权利的漠视以及对男女性别差异的鼓励或强化,对现代女权运动和制度变革产生巨大冲击,对社会产生消极的示范作用,致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倒退。
(二)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明显的职业隔离
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偏好和性别歧视,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分化与性别隔离对女大学生就业而言,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本次调查发现,男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层次”高低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而言,指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者多聚集于服务性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包括教育、卫生、饮食、文秘和演艺等行业,而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及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很小。比如,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24.5%的女生想进入国家机关工作,19.8%的女生想成为公务员,这两个比例均与男生相近,但最终只有6.1%的女生进入了国家机关,5.2%的女生成为了公务员,而这两个比例都低于男生4%左右。如此,很多有才华的女大学生无法进入所谓的“男性领域”而获得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同时女大学生获得较高权力地位的职位机会也低于男生,这就使得女大学生普遍游离于权力中心较远的位置而无从改善自身的环境。纵向而言,指女大学生的职位升迁比男大学生困难。
对于上述的职业隔离,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也毫不讳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均从传统的女性特质论出发,认为女性“不思进取”、“灵活性差”等,便以传统的性别分工来接收女大学生。例如用人单位的某些公司里,女性主要在后台工作,公司的业务一线主要是男性。有相关人士指出,“我们主要根据男女的不同特点来安排岗位。女性更有亲和力,一般男性做维护,女性做财务。出差、跑业务、应酬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女性还是有点不方便”。所以,用人单位的职业隔离使男女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层次,并重建或复制了女大学生自我是“第二性”的。由于在求职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女大学生遭遇了“就业的进门难”。为了就业,她们往往答应用人单位的苛刻条件,结果是获得一份与初衷距离甚远的工作。而这种就业不理想的状况使她们很难认同自己的工作,降低了她们对工作的热情,限制了其个人职能的发展。而“进门”后的职业隔离,致使女大学生在付出与男大学生相等、甚至更多的努力之后仍然被排斥在一些所谓的“适合男性”的主流职业之外,降低了其成为社会精英的几率。
(三)同工不同酬:职业隔离带来的男女大学生收入差异
女大学生直接遭遇“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并不多见,但是,与男性相同能力的女大学生,由于职业隔离等原因其收入却迥然不同。此外,也有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同一职位上男女由于工作职责不同收入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别。
(四)女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更高,就业所动用的社会资源更多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深感性别歧视,以及“男性的不战而胜”对其自信心的打击等,不仅造成了其就业过程更加漫长,导致了她们强烈的挫败感,也致使她们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付出了比男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成本。比如,在诸多就业途径中,女大学生所运用的就业途径的比例均比男大学生要高得多,尤其是在“通过亲友求职”的选项中,女大学生是男大学生的3倍,由此,女大学生所要动用的就业资本是巨大的,包括金钱、时间、精力以及无形的社会资本。而女大学生的不能充分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和外流,使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并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女大学生所支付的心理成本也是高额的,甚至会导致其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比如,由于性别原因而被工作单位拒绝之后,在主观期望与现实选择的巨大落差下,她们会产生无尽的压力与挫败感,已有34.6%的女大学生感到“焦虑”,52.2%的女大学生感到“愤怒”,41.1%的女大学生感到“恐惧”,以及20.2%的女大学生感到“抑郁”,甚至出现“自杀”等严重心理问题。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对于女大学生“普遍弥散的、无所不在的”的就业性别歧视,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根据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去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指,女大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因其性别遭受到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有区别的对待或排斥5。如前所述,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广泛存在于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之中,从用人单位直接发布“只招男生”等就业信息中所存在显性性别歧视,到在筛选求职简历中刻意挑选男生的隐性歧视,以及在面试中因强化女大学生的“女性身份”而不予以录取的“第二性女人”的建构等,女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实质上演变成了一个遭遇深刻性别歧视的过程。而这种深刻的就业性别歧视,使女大学生在男大学生面前绝对的劣势。这种就业性别歧视,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的员工招聘、培训及提升等一系列的政策建构。然而,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及其形成的挫败感,在促使她们形成无法明言的隐痛时,也使其主体性的抗争总是以沉默、消极的方式呈现,进而助长了性别歧视的市场作为大行其道。可见,这种由整个社会结构建构出来的性别歧视是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深层次原因。不过,除此之外,本次调查也进一步发现,湖北省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我们重点以就业难的主客体因素、地理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规定四个方面展开剖析。
(一)主客体因素:女大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和用人单位的雇用策略等客观因素
(二)地理环境:导致女大学生本地就业吸纳能力低下
(三)政策环境:政府引导与干预省内用人单位雇佣女大学生的公共政策欠缺
(四)法律法规环境: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支持缺失和力度不够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难有其深层次的根源,而此种现象不仅仅使女大学生个人职能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使国家整体人力资源遭到损失,尤其是女大学生所建构的“第二性”自我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潜藏在社会不平等下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值得我们去关切、了解,也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成本投入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纠偏及解决之道的探索中。
三、缓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与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一)优惠政策弥补地缘劣势,用制度留住女大学毕业生。一是设立“公平就业委员会”,制定硬性指标。二是规定选送西部大学生中女性人才比例。三是在税收与小额贷款中对招收女大学生的企业予以优惠并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四是建立“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基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政府促进机制对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建立“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基金”应是重要的渠道。
(二)先建立女大学生就业生育保险补偿制度。
如前所述,用人单位不愿招录女大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女大学生面临的生育问题所带来的用人成本加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考虑率先解决女大学毕业生的生育保险费和劳动保护费在全省统筹。
(三)在全国率先制订《反就业歧视条例》。从长远来看,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扶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最终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创造而得以解决。第一,确立和完善公平就业委员会的职能体系。第二,规定歧视者的法律责任。第三,给予被歧视者权利救济。第四,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四)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
女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中存在的强大的性别歧视的时候,是孤立无缘的,无法进行主体抗争,并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因此,在改变外部环境的同时,应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支持网络,以帮助作为就业主体的女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相信有了上述各种社会服务的支持和帮助,女大学生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以雄厚的实力,参与到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1期 [2]黄娟:“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思考——从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谈起”,《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3]高小君 沈放:“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救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李文喜 李光红:“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 [5]卢美芬:“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与纠治对策”,《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罗萍 苏娜:“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相关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7]马于强:“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8]史雯婷:“上海市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 [9]孙艳平:“论就业中的反性别歧视”,《桂海论丛》,2004年第1期
[10]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9期
[11]许泽玮 周琳凯:“如何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中国改革报》,2005年6月20日 [12]叶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妇女报》,2005年10月25日 [13]易莉:“女大学生就业难:内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青年探索》,2004年第1期 [14]赵银侠:“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第四篇:大学生同居之我见(精选)
大学生同居之我见
大学生同居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于同居的评判,众说纷纭,这也是源于时代、人们的生活风尚以及个人社会经历及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不同。这就像年过花甲、接受传统保守环境影响的老一辈固然不能接受这种反传统道德的事件;相反,接受改革开放后新时代、富足生活条件、开放生活风尚的8090后,这并不是罪大恶极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一个当代大学生,我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我要说无论同居还是不同居,考虑后果,承担责任是最重要的。没有责任作保障的感情是滥情,终会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悲剧。
我持不反对态度原因有二。首先大学生同居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性压抑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同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社会上越来越开放的性观念,屡禁不止的卖淫嫖娼等一股股混浊的“黄” 流对校园的冲击可谓不小,但客观地讲,从教育体制上说,高校缺乏对学生的性教育和引导。极少高校有性教育课程,许多高校的性教育只是给新生放一盘有关生理卫生的录像 带甚至有些连录像也没有。导致学生对性产生错误的理解,或因好奇而更愿“以身试法”,甚至出现一些病态性压抑释放的方式,继而造成伤害。如近阶段层出不穷的“校园门”事件。如果性教育是得当的、及时的,帮助同学正确理解性,认识到责任、严重后果等相关问题,大学生甚至更稚嫩的学生也不至于以这种方式释放他们的性压抑。所以想比较而言,还是健康的同居为上策。
其次,同居也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享有公共空间,不侵犯他人私人空间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相对于那些在大街上举止亲密的情侣,相对于那些在校园里、教室里“甜蜜蜜”的,相对于各种“门”的主角们,同居者是文明的。至少他们没有侵害他人享有自己私人空间的权利。虽然古语云“非礼勿视”,可是当情况变成“目不忍视”,谁又会体会作为受害人的“观众们”的有苦说不出呢?
说到这里,同居是好的,但是我还是持一半不支持的态度。作为一个学生,同居或多或少会对学业有影响,同居是要负责任的,更是涉及到伦 理、法律等问题。所谓同居是指没有合法的婚姻关系的两个异性不以夫妻名义在一起共同生活,履行夫妻义务。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要件:①当事人有较固定的住所;②保持较稳定的性关系;③断续或较长时间在一起共同生活;④双方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然青春是有冲动的,但是我们是有理智的人,我们要具备前瞻的考虑。作为男方,你真的就有能力对女方负责一辈子,还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山盟海誓与空头承诺?没有未来,只有计划和承诺,你的承诺又能有几斤?反反复复的人流对女方造成的伤害又是什么可以补回来的吗?
当然了,退一步讲,今天良好的避孕工具、技术的推广为同居提供了条件和安全的保障。但毕竟学生是以学业为主的,同居或多或少地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很难说同居都会有以婚姻而告终的圆满结局,所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他人的人生负责,这才是最关键的。
第五篇:女大学生就业现象结构模型及内涵
女大学生就业现象结构模型
及内涵
姓名:张婧怡
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学号:200910040417
一、当前女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大学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世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就业矛盾。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余万⋯,再加上未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将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观,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用人单位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女大学生自身固有的限制等内外冈素综合作用,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招聘中的“潜规则”。江苏省妇联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心J。这表明女大学生在就业机会、就业成功率等方面都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麦可思(MyCos)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l%,明显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的29.5%‘3|。面对现实,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本研究着眼于女大学牛就业能力模型的构建期对女大学生就业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二、模型构成和逻辑关系分析
经过结构化访谈、访谈材料整理与编码提取,获得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提炼出的能力素质包括四个维度:意识与特质、一般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意识与特质”反映个人的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方面前提性和深层次的特点;“一般通用能力”是指由生活各方面活动积淀而得,且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通用性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用以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指个人在求职时将最有可能使自己被雇佣的特质展现出来的能力。此四方面的能力特质存在以下内在逻辑联系:“意识与特质”以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为职业生涯的开启提供驱动力。在这股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人在长时闻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并提高“一般通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这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而这些能力准备为求职中的自我展现打下基础,最终个人求职过程中展现的能力特质将对个人是否能够被录用起到至关黄要的作用。
三、对各子维度内涵的具体阐述
从整体来看,四大维度有着上述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每一个大维度由若干子维度组成,每个子维万方数据度又包含我们从访谈中归纳的具体能力特质。以下对它们的内涵逐一进行阐述。
(一)意识与特质(包括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两个子维度)1.规划意识
规划意识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尽早思考,作出长远打算,并基于对自我和环境两方面的深刻认识将自我与环境进行匹配,找到与自身特点相符的职业。此项能力的内容也恰恰印证了职业生涯
规划的经典三步范式(Parsons,1908)。首先,个体要对自己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兴趣点、优势与劣势以及生活方式偏好等有准确的把握。其次,个人要对社会有成熟的认识,对可能进入的行业、领域及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有一定的丁解。最后,个人还要将自我与环境相匹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当然,完成这一系列的规划绝不能靠临阵磨枪,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本能力在求职中的典型行为有:“从上大学之初就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能清晰地阐述自己向往什么样的生活”、“了解目标岗位真实的日常工作内容”、“寻找在企业文化方面与自己性格相合的公司”。
2.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个体多种行为特征高度相关,主要包括为自己设立目标的高低、遇到困难时努力和·竖持的程度,以及能否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并争取各种机会等。本研究中各方专家均高频率提及此特质对求职的作用。成就动机较高的个体会更看重自己的前途,追求的目标明确并能为此主动作各种准备,不轻易放弃任何机会,渴望成功,自发而执著地追求目标,向往更卓越的成就和更高的标准。求职中的
典型行为有:“不满足于现状”、“愿意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提前考取各种有可能用到的等级证书及参加资格认证”、“瞄准富有挑战性的公司或职位”。(二)一般通用能力(包括抗压能力、分析决断能力、人际合作能力以及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四个子维度)1.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指个体在面对不利环境、困难任务、紧急变化或遭遇挫折时能够用各种手段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自信、乐观、开放的心态,灵活应对变化,努力克服困难。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该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抗压能力成为处理求职各环节的压力情境、应对求职挫折的必备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特质之一。该能力在求职中具体表现为:“压力面试中保持思维的敏捷和表达的流畅”、“求职申请失败时会安慰自己并能快速恢复至良好状态”、“多项任务需同时处理时能从容J、证对”。2.分析决断能力
分析决断能力指个体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材料进行富有逻辑性的加工改造,透过现象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具有独创性的想法,并能够在I临多种选择时恰当取舍、果断决策的能力。分析决断能力在求职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问题”、“能够对问题进行清晰的逻辑分析”、“阐述自己的想法时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面对多个不可兼得的机会时能够果断地决定取舍”、“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并善于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途径”。3.人际合作能力
人际合作能力指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顺利实现合作所需要的能力。人际合作能力反映的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能力特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即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有效地与他人沟通,维护已建立的关系及整个关系网络的能力。在求职 中表现为“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以及乐于交朋友”、“根据对象和情景灵活选择沟通方式”。团队协调能力,即有团队意识并能找到自己在特定团队中的位置,从而顺利完成合作任务,营造良好团队气氛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在新组建的团队中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促使自己的目标与团队目标协调一致”、“当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团队利益”。4.资源获取与利用能力
指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完成任务所需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两个具体能力,分别为信息获取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指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快速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准确抓住信息当中最关 键之处的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指对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高度敏感,有充分挖掘利用的良好意识,让自己拥有地源优势、人脉资源,以帮助自己求职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通过已就业的师兄师姐寻找就业机会”、“发挥地源优势在家乡寻找就业机会”。(三)职业适应能力 1.知识技能
首先,知识技能包括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当前多数用人单位在进行录用决策时会将专业知识技能是否达到标准作为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其次,知识技能还包括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现在面向大学生的大多数岗位都对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有或高或低的要求,这些技能在很多情况下成为用人单位设置的基本“门槛”。最后,知识技能还包括作为一个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有一定广度的社会人文知识。许多专家在参加访谈时表示,知识面狭窄容易成为女生就业过程中的“短板”。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在校园活动或实习经历中获得的能力,指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自身气质和行事风格适应职场和社会要求,快速学习适应,进入职业状态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毕业生有如下行为特点:“校园活动或实习经验丰富”、“办事周全稳妥”、“懂得商务礼仪”。(四)自我展现能力
自我展现维度主要包含了一系列使个人能够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出自己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自我展现能力以自信心和表现欲为基础,在应聘者与用人单位接触的各个环节得到体现。在形象层面,此能力指对自我形象进行恰当包装,注意举止,使自身的形象气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进一步讲,在求职时女大学生要善于展示女性的优势,如细心、亲和力强等,要展示自己充满活力与激情的精神面貌,要不卑不亢,要注意表达的顺畅和语言的表现力,要展现出自己的社会化和职业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