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英雄李双良

时间:2019-05-13 14:2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保英雄李双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保英雄李双良》。

第一篇:环保英雄李双良

环保英雄李双良

——一个记者眼中的李双良

在我的眼中,李双良是一个英雄。但是,真正能把这个称呼给予李双良,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称李双良是环保英雄,不是哪个人都能有这个资格、都可以随便称呼的,这是多年担任国家环保局局长、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的曲格平同志,1995年在给李双良的题词中给予李双良的高度评价!曲格平同志被称为“中国环保第一人”,并且长期在我国环保战线担任领导职务,他最有资格给予李双良这个称号。

早在1987年,曲格平同志为了筹备在太原市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就到太钢渣场进行了考察,深为李双良治理渣山的事迹所感动,当时就非常感慨地说:“李双良的事迹非常突出,可以申报联合国‘全球500佳’。”正是在他的多方努力下,李双良于1988年跻身“全球500佳”,他又号召全国环保战线职工向李双良学习。在这次题词时,为了给李双良一个准确、中肯的评价,他没有贸然动笔,而是认真征求了身边许多同志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最后选择了10个字,这就是“赞环保英雄、弘双良精神”。

曲格平同志给予李双良环保英雄的评价,不仅恰当地反映了我的意愿,也应该是许多熟悉李双良事迹的人们的愿望。称李双良是环保英雄,是因为他治理渣山的意义大大超出了这件事本身的价值。我认为李双良治渣的意义大体上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李双良治渣的出发点是保证太钢正常生产,治渣的实践确实实现了这一目的。保证了太钢正常生产,这是李双良治渣的直接贡献,也是太钢职工应该清楚认识,并对李双良心存感激的贡献。第二,李双良治渣完善了太钢的生产工艺,这是对太钢的另一个贡献。大量排放废渣是钢铁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长期以来,钢铁企业排渣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有的钢铁企业都有一个堆积如山的渣场。李双良第一个开始治理渣山,使得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得以延长和完善。第三,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的责任是组织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太钢的渣场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负担,每年都要花钱整修排渣线路,并没有什么产品和价值的产出。排渣难,还进一步成为限制太钢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李双良把渣场改造为一个生产单位,每年有数千万元的收入,既发展了太钢的生产力;解决了排渣难,还解放了太钢的生产力。第四,渣场堆积了几十年,是太原市的一个固体废物堆放场。治理了渣山,改善了环境,保护了生产力。从生产力的角度综合看待李双良治渣,可以看到治渣具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的三重意义,因而可以认为治渣的实践表明环境保护也是一种生产力即环保生产力。第五,李双良治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没让企业大量投资,走了一条“以渣养渣”的路子。这与大多数污染治理项目需要大量投资不同,李双良走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可以认为李双良是产业化环保的开拓者。第六,李双良在治渣中表现的精神,被称为“双良精神”。这是李双良为我国环保战线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全国环保战线重要的精神财富。这也是山西环保战线对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和绿色文明的贡献。另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李双良在治渣中所走过的以渣养渣、以渣治渣、综合利用历程,就是循环经济的先驱和基础。为了宣传好李双良的这些贡献,我曾撰写了《从李双良治渣论环保生产力》《李双良是产业化环保的开拓者》《双良精神与人的解放》等文章,发表在《生产力研究》等刊物。

大家知道,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欠账,即老污染治理;另一类是不欠新账,即做好新污染防治。李双良是在老污染治理中出现的典范。

太钢建立于1934年,作为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既要炼铁,又要炼钢,还有其它附属生产设施,在这两个冶炼过程和其他生产过程中,都会有渣子不断排出来。钢铁企业中有句俗话叫“炼铁就是炼渣”。即使在原料比较精的情况下,炼一吨铁也要产生400公斤渣,炼一吨钢要出100到200公斤渣,其他比如洗煤要产生洗矸、发电要产生粉煤灰和炉渣等。废渣日积月累,经过几十年的堆积,在太钢西南角形成了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最高处达23米的一座渣山。在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太钢生产和管理都不正常,渣

场也遭到严重破坏,渣线纵横交错,排渣十分困难。20世纪80年代初,因为粉碎了“四人帮”,太钢生产走上正轨,发展速度比较快,排渣量急剧增加;加上厂区清理环境,又把成百万吨的工业垃圾也倒在了渣场。整个渣场满身创痍危机重重,常常有渣罐车掉道,不得不冒着火热红渣拨道的职工,常常被红渣烧穿了袜子、烧着了裤腿、烫伤了肉。排渣不畅已成为影响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太钢的生产快要憋死了!为了长久解决渣场问题,太钢多年来提出过不少设想、做过多种努力,曾设想就地将渣山堆高到六、七十米,也曾想在现在的森林公园一带开辟一个新渣场,还曾想修建一条排渣专用线把渣运向远方,„„这些设想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一个得以实施!在这种几乎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太钢把希望寄托于职工,向群众征求解决渣场和排渣难的合理化建议。一些职工拿出了自己的方案,李双良就是其中的一个。李双良的方案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明确解决了渣子排向何处的问题。李双良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方案,与他的职业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李双良本人是一个爆破工,50年代曾就学于苏联专家。李双良从小失去了父母,靠着给地主放羊、帮人打工等艰难度日、逐渐长大成人,还被日本人抓去当过劳工,后来辗转到太钢当了工人。在旧社会苦水里泡大的李双良,对新社会充满了感激之情,充分体会着当家作主的幸福感。他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不仅成为山西省和全国冶金战线的劳动模范,还是一个响誉全国的“爆破大王”。李双良逐步由普通工人晋升为太钢加工厂的副厂长,成为了一个技术精湛、工作踏实、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基层干部。在“社教”中,李双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撤销了副厂长的职务,还被开除了党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李双良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得到了纠正,恢复了党籍和干部待遇,又被任命为东山爆破工段的工段长。李双良兢兢业业,勇于创新,干得非常出色。1982年,五十九岁的李双良从段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并没有想自己怎么休息怎么养老,而是想在退休前再为太钢做些什么,把自己10多年没能好好工作的损失补回来。太钢征求合理化建议一下子触动了李双良,一方面是因为他非常熟悉太钢的渣山,知道那里是一个“万宝库”,治理渣山可以做到“以渣养渣”;另一方面是他具有在东山爆破工段工作的经历,对东山地区的情况特别熟悉,知道很多山沟都可以排放渣子,他还与周围村子里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都很好。因此,李双良提出的治理渣山的方案最有说服力、最具可操作性,最终脱颖而出。

那时,从农村开始的承包方式刚刚引入工业领域,太钢为治理渣山制定了一个承包方案,这是继峨口矿、大关山矿承包方案之后,又一个具有独自特点的承包方案。这也是一个承包责任的方案,对治理渣山的任务、人员、经费、奖励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要求治理渣山绝对不能影响正常排渣,否则就要处罚。处罚的条款是李双良主动提出并要求写入承包方案的。在这个承包方案中并没有特别的奖励条款,只是把原来的多种奖项和加班费合并为一个完成任务奖,每月上缴2083吨废钢,才能按交库量每吨提取3元奖金;李双良作为工段干部,按照平均奖的1.2系数拿奖。同时规定,全年完不成3万吨废钢的任务,扣除承包负责人一个月的工资;完不成废渣拉运任务,再扣半个月的工资。在我看来,这个方案其实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李双良之所以接受这个方案,并主动添加了处罚条款,充分体现了李双良为企业分担困难的主人翁精神,也表明了他治渣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后来,有人说李双良在治渣过程中捞了多少多少,这其实只是主观的揣测,根本就是扑风捉影的无稽之谈!对此,后来在李双良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时,曾经受了有关部门组织的联合调查,调查组的一位同志感慨地告诉我:没想到李双良只拿那么一点奖金,没想到李双良那样廉洁。

太钢领导在比较了各个方案之后,党委书记王景生、经理商钧等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案。副经理孟立正带领调度长和一些处长,在渣山上进行了勘察,详细了解了李双良治渣的思路和方法,并就治理渣山的费用征求李双良的意见,问他要多少钱,李双良明确表示:“我不要一分钱,只要一个以渣养渣的权。”李双良为什么这么干脆、这样坚决,是因为它已经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他不是想通过治渣给自己捞什么好处,而是要真心实意地为企业解决困

难,因此,不想给企业增加负担。他看中了渣中含有的废钢,只要把这些废钢回收交给太钢,太钢按每吨废钢给100元作为治渣经费,大体上就能满足渣场工人的工资和各种生产成本,做到“以渣养渣”。

1983年5月1日,李双良的治渣工程正式开张。第一个月做下来,当月回收废钢近4000吨,清运废渣8万吨,得到47万元的收入。渣场职工第一次平均拿到40元的高额奖金,民工每人也拿到150元的工资,除去各项开销,当月还结余11万元。初战告捷,大大增强了李双良治渣的信心。

当时李双良治渣的队伍,既接收了原来回收工段的国有和集体工人,从社会上雇了一批民工,还吸收了一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当时,太钢领导询问李双良有什么要求,他考虑到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希望能安排一些技术人员。太钢领导很乐意满足他的这个请求,让他挑选合适的人。可是,因为治渣露天作业、工作艰苦,也看不到治渣的前途,没人愿意来渣场和工业垃圾打交道。李双良的这个愿望没能实现,他就把依靠的核心力量放在了离退休老同志身上。这些老同志最后扩大到六、七十人,其中不少是厂里的各级领导同志,他们多年与李双良共事,相互比较了解,大家在一块儿协助李双良,合作得非常默契。李双良的治渣队伍人员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人,在渣山周围开辟了三块作业场地,每天都是人声鼎沸,汽车、拖拉机、马车、小平车相互穿梭,场面极其火热。我在报道时,把当时的治渣场面喻为“三大战役”。

国家冶金部对李双良治渣的事非常重视。1984年初,冶金部回收公司在太钢召开现场会,向全国介绍李双良的治渣经验。此后,冶金部多次在全国的会议上推广李双良的治渣经验,并号召大家学习李双良的事迹和经验。

1988年冶金部第三次在太钢召开现场会,我采访了与会的冶金部副部长、国务院环保委员会委员陆叙生,他说:“排渣难,这是全国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困难,在李双良治渣之前,我们存在的问题是无路可走;现在有了李双良的经验,今后就是如何沿着李双良走出的路走下去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李双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冶金渣的道路”。1988年,李双良跻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全球500佳”行列。当时的通知很特殊,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穆斯塔法·托尔巴直接通知国务院总理的。通知这样说道:“我荣幸地通知总理阁下,中国兰州沙漠研究所、山西太原钢铁公司李双良和浙江萧山市山一村,因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的出色工作,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表彰,并已被列入该署将于198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公布的在环保方面取得成就的荣誉名册‘全球500佳’中。„„”李双良的名字传开了,传向了世界,传达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但是,他获得“全球500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我国习惯于把荣誉给予集体,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送了一些集体单位,然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不看好这些集体单位。当时,正巧曲格平在内罗毕,托尔巴征求曲格平的意见,曲格平毫不犹豫地推荐了李双良。托尔巴也很干脆:“就按你的意见办。”我国的申报人员连夜把李双良的事迹翻译出来,终于使李双良获得了“全球500佳”这个光荣称号。

从1984年开始,我跟踪报道李双良事迹20年,但是,一直认为对李双良的认识不足报道不够,也深感自己报道李双良事迹力不从心。1986年,《人民日报》在元旦社论中,号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我很快写了介绍李双良事迹的通讯“当代愚公搬渣山”,在媒体发表后,可是没有任何反响。我邀请新华社记者崔济哲到太钢渣场看看,他走在正在紧张开发的渣场上,被李双良的的事迹深深感动,又与新华社记者尚代江在渣场住了一周,进行了深入采访,写出了“当代愚公搬山记”。他们的报道发表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李双良自此从太钢走向了全国,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李双良的事迹传开了,不断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1983年治渣当年,李双良被评为太钢劳模;1986又被评为太原市劳模;1987年被评为山西省劳模;1988年跻身全球500佳;1989

年和199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他还获得全国老有所为和学习雷锋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等许多称号。

更让李双良和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1990年1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专程到太钢看望了李双良。在渣场宽大的护坡上,他倾听了李双良的汇报,询问了李双良的基本情况,当下就对省委书记李立功等陪同人员说:“全国的共产党员和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都应该很好地向李双良学习,我们都要向李双良学习。”第二天,江泽民总书记在会见山西省领导时,再次提到向李双良同志学习,要学习李双良克服困难的精神。后来,他又题写了“学习李双良同志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在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之后,李双良顿时成了风云人物,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媒体,都蜂拥而至地到太钢进行采访报道,采访如火如荼、报道排山倒海;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到太钢渣场考察参观,考察人如潮水、参观摩肩接踵。很短的时间里,参观者就达到10多万人。李双良就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改革开放时代的英雄,是治理环境污染的英雄,是改天换地的英雄,是老有所为的英雄。

1990年,全国总工会组织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劳模事迹报告团。5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场报告会上,有五个劳模作了报告,李双良就是其中之一。报告会结束后,江泽民接见了报告团的成员,再一次肯定了李双良的先进事迹。全国总工会非常看重李双良,把他安排在劳模报告团的第一团,由全国总工会第一副主席于洪恩和中国机械冶金工会主席张纯恩直接率领,在全国作了巡回报告。那些天,两位主席与李双良朝夕相处,多次与李双良交谈,他们深深感到李双良确实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实实在在是当代工人最优秀的代表。

1991年1月22日,在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太钢一周年的时候,全国老龄委、总工会、冶金部、国家环保局等8个部委,联合在北京怀仁堂举行李双良事迹报告会。我利用代表中国环境报到会采访的机会,向全国总工会第一副主席于洪恩建议组织一次研讨会,很好挖掘挖掘李双良精神的实质;后来在全国总工会老领导康永和的努力下,1993年在太原召开了全国李双良精神理论研讨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文瑞亲自到会,与数十名各方面代表一起,对李双良的事迹和精神,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将这次研讨的成果编辑成册,出版了《时代的巨人——李双良》。

国家环保局虽然也是这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但这次会议没有给环保部门足够的重视,没有安排环保部门在大会上发言。在康永和的鼓励下,我在小组会议上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是李双良事迹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事迹,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解放了李双良,所以双良精神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二是对李双良治渣,很多人看到了他搬走了一座渣山,实际上李双良治渣所走的“以渣养渣”就是“以废养废”,是一条产业化的环保道路。李双良是产业化环保的开拓者。三是改革开放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然而从环保的角度看,还要保护生产力。李双良治渣的实践包含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可以看到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这就是环保生产力。我认为环保生产力的形成,找到了环保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李双良就是在这个结合点上做得最好的代表!我的这些观点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认同。

李双良同时是循环经济的一个开拓者。李双良治渣之初,只是想把渣子搬走,给新渣腾出排放的空间,这就是以渣养渣的设想。随着治渣的深入,李双良不满足于清运废渣,又想把旧渣场改造为新渣场,这就是以渣治渣。后来,又把治渣推向综合利用,如今的双良水泥有限公司就是李双良当年实践和愿望的延伸。李双良用自己的行动,为全国冶金企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示范性地开辟了利用的途径。

李双良所体现的一心为公、艰苦创业的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一种体现。李双良从一个环保的门外汉成为一个环保

英雄,是他埋头苦干、一心为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结果,李双良是老污染治理上的榜样,更是山西环保战线的骄傲和旗帜,也是我们山西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

李双良不是个人英雄,他常说,我治渣靠的是群众是真正英雄,团结就是力量。他确实是时代的代表,是改革开放时代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在治渣中,李双良常常告诫职工,省下的就是赚下的。渣场累计实现的数亿元利润,其实都是李双良率领职工从生产成本中省出来的。渣场周边巍然矗立的长达1500米的护坡,相当于投资了300多万元,那也是李双良精心构思、精心组织,从废渣的运费中省出来的。在治渣过程中,李双良还为太钢办了许多实事,比如为太钢五中改造了校园环境,为加工厂职工购买了上百套住房等。

李双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当代我国的最高领导人,除了邓小平、彭真没有和李双良一起合影外,其余所有的领导人都与李双良合过影。包括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刘华清、尉建行、宋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到过太钢渣场视察并看望李双良。在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合影时,李双良连续3年都在与会中央最高领导同志的中间就座。这些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不论怎样认识李双良、学习李双良都不为过。

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在参观了渣场之后,曾经写了一首诗赞美李双良,后来他感到自己写的诗还不足以概括李双良的事迹,又重新写道:“神州一枝花,全球500佳,渣场起宏图,精神更无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李双良75岁生日的时候,也写了一封长信为他生日祝贺,再次号召全国环保战线的职工向李双良学习。

我们不能认为李双良的精神已经过时,继续发扬双良精神,依然是我们环保战线今后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二篇:双良精神

双良精神,太钢发展的精神动力

来源:山西工人报 秦岭 韩秀培 时间:2009-07-29

李双良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响亮地告诉时代

双良精神,太钢发展的精神动力

得知李双良老人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的消息后,太钢职工群情振奋。被誉为“双良传承人”、带领职工搬走“渣钢山”的太钢加工厂落锤作业区作业长常毓海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学习双良精神,这次双良老人成为候选人,说明了国家对劳模的重视程度。今后,我们更应在‘双良精神'的感召下,实实在在地工作,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企业。”

1923年李双良出生在忻县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到太钢当了工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太钢生产经营状况的节节攀升,企业里逐渐累积起一座占地约两平方公里、体积约1000万立方米、最高处达23米的大渣山,这不仅影响着太钢的正常生产,还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李双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李双良带着队伍开进了渣场。到1998年年底,太钢渣场合计创收3.3亿元,总赢利达1.242亿元。李双良带领渣场职工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新路子,被世人称作当代“愚公”。

太钢一线职工史满印提起李双良老人说:“从双良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平凡中作出不平凡业绩的精神。双良老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有名的工业炉渣爆破能手。退休后,他还主动请战。他的这种精神使我们认识到在工作中要一步一个脚印,发挥主人翁精神,把太钢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

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李双良还担任着30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校外辅导员、省委党校的名誉教授,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与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顾问等,依然关心太钢治渣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在太钢渣场,新入厂的大学生李悦说:“进入太钢工作的第一天,我走进李双良治渣事迹展览馆,深刻地体会到‘双良精神'的核心是主人翁精神,实质是把太钢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我决心以李双良为榜样,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太钢集团党委书记杨海贵说:“‘双良精神'就是太钢的企业精神,是太钢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太钢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的敬业精神;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为企业发展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是团结一致、精诚协作、高效执行的团队精神;是遵循规律,珍惜资源、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精神;是与时俱进、挑战自我、精益求精、奉献精品的创新精神。我们将不断以‘双良精神'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发挥这个宝贵财富的力量,早日把太钢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

双良精神,太钢发展的精神动力

得知李双良老人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的消息后,太钢职工群情振奋。被誉为“双良传承人”、带领职工搬走“渣钢山”的太钢加工厂落锤作业区作业长常毓海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双良精神‟,这次双良老人成为候选人,说明了国家对劳模的重视程度。今后,我们更应在„双良精神‟的感召下,实实在在地工作,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企业。”

1923年李双良出生在忻县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7年到太钢当了一名工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节节攀升,在太钢逐渐累积起一座占地约两平方公里、体积约1000万立方米、最高处达23米的大渣山,这不仅影响着太钢的正常生产,而且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李双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3年“五一”这天,李双良带着队伍开进了渣场。到1998年年底,太钢渣场合计创收

3.3亿元,总赢利达1.242亿元。李双良带领渣场职工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新路子,被世人称作当代“愚公”。

太钢一线职工史满印提起李双良老人说:“从双良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平凡中作出不平凡业绩的精神。双良老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有名的工业炉渣爆破能手。退休后,他还主动请战。他的这种精神使我们认识到在工作中要一步一个脚印,发扬主人翁精神,把太钢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

如今,已86岁高龄的李双良担任着30多所学校的名誉校长、校外辅导员,省委党校的名誉教授,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与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顾问等,依然关心太钢治渣和下一代的工作。

在太钢渣场,新人厂的大学生李悦说:“进入太钢工作的第一天,我走进李双良治渣事迹展览馆,深刻地体会到„双良精神‟的核心是主人翁精神,实质是把太钢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我决心以李双良为榜样,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太钢集团党委书记杨海贵说:“„双良精神‟就是太钢的企业精神,是太钢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太钢发展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的敬业精神;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为企业发展勇挑重担的创业精神;是团结一致、精诚协作、高效执行的团队精神;是遵循规律,珍惜资源、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精神;是与时俱进、挑战自我、精益求精、奉献精品的创新精神。我们将不断以„双良精神‟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发挥这个宝贵财富的力量,早日把太钢建设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

第三篇:双良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企业的社会责任 班级:2011级EMBA-B班 学号: 姓名: 边兵

DATE: 2012 年 月 12日

江苏双良集团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

一:企业介绍

江苏双良集团有限公司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腹地,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的江阴市。于1982年创业起步,经过三十年的专注与创新,已经从单一的中央空调制造业发展成为集机械制造、化工新材料、酒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名列中国机械工业500强、中国民营百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双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诞生之地,拥有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溴化锂中央空调及节能系统设备制造基地、国内领先的智能化环保锅炉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氨纶丝和包覆纱生产基地、国际先进的包装材料及苯乙烯化工材料生产基地。集团拥有两大工业园区:占地2000亩的双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和占地700亩的双良机械制造产业园区,下属18家子公司,其中有两家上市公司(双良节能600481,友利控股000584)。企业总资产达95亿元,在职员工5600多人。双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研发平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参与制定溴化锂制冷机、智能化锅炉等多项产品技术国家及行业标准。

双良集团公司不仅通过了国际通用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还取得美国ASME、德国SUV、欧盟CE等国际标准机构认证。作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多项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863计划,成为各个所在领域的领导品牌,“双良”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双良采用国际先进的DFM柔性生产管理模式,引进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推行创新周到的服务理念,为全球20000多家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双良人秉承“学习才能进取,创造方为永恒”的企业精神,遵循“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战略,依托雄厚的实力和人才优势,凭借强大的品牌魅力,迅速融入国际化竞争舞台,成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

2012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债务危机阴影仍笼罩市场,国际油价也在五月中下旬出现较大幅度下挫。国内经济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局面,房地产业受到调控,政府积极财政政策逐步退出。但在“十一五”最后一年,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在此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公司采取了积极灵活的应对策略,紧跟政策导向,全力推进工业余热利用业务。对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的化工业务,公司强化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进行装置检修,减少市场不利影响。公司大型MED法海水淡化装置的研发工作已完成,市场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中。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94,066.29万元,较上年同期比上升16.86%,实现净利润9,598.01万元,较上年同期比下降了37.99%。

二:企业社会责任

热心公益心怀感恩

双良集团多年来热心回报社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双良集团响应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号召,在公司范围内发起了“爱心包裹”筹款活动,公司员工纷纷慷慨解囊,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上一份爱心礼物。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此次爱心包裹的受益地区还增加了革命老区,公司的党员同志们更是积极响应、踊跃捐助。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捐赠的总计19100元的爱心包裹被传递到了全国62个贫困县、灾区和革命老区。在无锡市红十字会建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缪双大总裁当选为无锡市“十大红十字公益人物”。省红十字会领导吴瑞林、无锡市委书记、市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毛小平等领导进行现场颁奖。本次活动由无锡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红十字会等机构联合开展评选,经过基层推荐、群众投票、组委会审定等环节,一致认可缪双大总裁在人道救助、帮扶弱势群体、倡导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大厂勇担更大社会责任”的明星企业家代表当选。

(1)江苏双良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江阴市红十字会,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为响应集团号召,为玉树受灾同胞送一片爱心,4月21日下午起,集团职能部门及各子公司员工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捐款,截止4月27日,集团员工共为灾区捐款达28.5万。这笔钱也将通过江阴市红十字会转向玉树灾区。(2)“爱,让我们心心相连”汶川地震后集团发出了“四川地震紧急捐助行动倡议书”,内容如下: 5月12日,汶川地震震惊全国!这场7.8级的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伤害,财产损失难以估量,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多所学校倒塌,孩子稚嫩惊惶的哭声牵扯全国人民的心。胡锦涛总书记在震后立即做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部队武警官兵、医疗救助人员、紧急救灾物资„„均以最快速度运往灾区。灾难无情人有情。早春的雪灾让我们更加团结,奥运圣火燃烧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次突发的灾难面前,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全国人民一样,心系灾区,争献爱心,不少员工自发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体现出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在这次震灾中,感谢各界朋友对双良的关心,集团在四川的舒卡股份公司非常幸运,没有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了帮助受灾群众尽快重建家园,集团号召全体双良员工伸出援助之手,贡献绵薄之力,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同渡难关,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5月15日,672万元捐款通过江阴红十字会捐往四川。

(3)心怀感恩反哺家乡:双良集团在利港镇在利港公园广场隆重举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盛大庆典活动,全镇各级党员干部、劳模、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上千人欢聚一堂,共庆共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果。在庆典仪式上,镇党委、政府回顾总结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深刻变化,隆重表彰30年来为利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21名“时代楷模”、“时代先锋”和“时代标兵”,进一步激发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幸福利港的创业热情。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徐冬青部长和市人大常委会周平生副主任参加了盛典活动并为先进颁奖。集团公司有7位同志获奖,江荣方副总裁被评为“时代先锋”,缪双大总裁被评为“时代楷模”,也是唯一一位此殊荣的先进个人。30年前的利港被称作江阴的“西伯利亚”,家家户户守着一亩三分田,靠天吃饭,有工作的人,每个月也只能领回二三十元工资。房子是低矮的草房平房,路面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春风吹绿了江南,吹到了利港,在这片江南我的沃野上,走出了一批像缪双大这样的优秀企业家。创业初期没有资金,用房产抵押筹备贷款;没有技术,自己埋头钻研,用诚心和信心邀请来溴冷机业内专家;没有厂房,先借用别人的车间投入生产„„克服面临的每一个难题,每一个脚印都伴随着辛勤的汗水和全身心的付出。付出终有回报。创业十年后,1992年,双良以一个民营企业的身份参与制定溴化锂制冷机国家及行业标准,那一刻,不仅是对一个企业专业技术的认可,也是国家改革开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百花齐放,更奠定了双良在溴冷机行业不容置疑的地位。双良在利港这块沃土上呀呀学语,逐渐成长。

九十年代的中国每天都有新气象。产业结构急剧升级,进入重工业阶段;国有企业面临巨大冲击,非国有经济地位日益重要;“铁饭碗”不再是永远的护身符„„在这样一个人心涌动,机会纷杂的特殊时期,双良始终坚定重技术、严管理的思想。成立了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研发机构,被国家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批准设立双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时成立双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锅炉公司和停车设备公司,并于1998年迎来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的视察。那一天,双良代表了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一个地区,一种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站在了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前。缪双大的汇报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高度赞扬:“你学历不高,这么多高级人才为你所用,不简单!”这是对缪双大、对双良的高度肯定。新发展,新公司,新集团,是机遇更是挑战。创业发家的中央空调产业经过近20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溴化锂制冷机生产商,产品远销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锅炉公司从创业之初就坚定绿色环保锅炉的理念,生产燃油燃气锅炉,更相继开发了水煤浆锅炉、水管锅炉等更多节能环保的大型锅炉产品,成为业内发展的风向标。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利港的发展日益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宽敞明亮的楼房,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梦想实现,平整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轿车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双良乘着这股东风,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尽心尽力,成为利港的骄傲,家乡的父老乡亲见证着双良逐渐壮大,分享时代发展带来的便捷与喜悦。

二十一世纪,科技迅猛发展,人民需求更加多元化,使得更多更新的产业涌现。2002年,双良积极投身产业布局调整,掀开“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新篇章。“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种信任,一种形象。双良股份挂牌上市、收购蜀都A,两家上市公司让双良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企业,使经营者更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利士德化工、包装公司、氨纶公司的开工投产,产业布局日益清晰。双良不再是单一的机械产业发展,而是多产业多公司,齐头并进,竞相开放。与此同时,双良不忘一个企业对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投身环保、慈善等公益事业。首先从产业选择上就排除重污染型企业,宁可放弃高利润。已有生产企业的环保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安全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另外还专门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污水处理厂,一方面对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国家标准的处理,另一方面承担了利港镇全部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双良设立扶贫基金,向希望工程捐款,每年拿出数十万元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双良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放生100多万尾长江刀鱼、河豚鱼苗;第一时间参与四川赈灾,捐款逾700万元。在家乡人居环境改善、道路维护等城建工作上,双良始终站在前列,从不推脱责任。正如缪双大总裁获奖后对台下父老乡亲说的一番话:利港从三十年前的西伯利亚发展到现在的初步小康,双良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些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离不开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利港人民的关心支持。我们决心和利港的企业家们一道,为建设繁华兴旺的新利港再做新贡献,绝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殷切希望。爱护环境关爱员工

(1)双良污水处理践行社会责任新篇章:随着我国城镇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我国水资源及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水污染控制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则日益迫切,所以即使所有工业污染源废水达标排放,区域地表水质仍难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因而建设大型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污水,是目前改善水环境的必要措施。双良集团一直致力于把“节能环保、节能降耗”作为己任,本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健康发展理念,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周边的生存环境,成功奏响了践行社会责任的新篇章。自2002年以来,双良化工园区包装、氨纶、利士德化工陆续兴建完工,在面对组建、生产、新品问世投入市场的期待中,我们也遇到了废水排放难的问题,怎么办?双良集团果断申请建立污水处理厂,在利港镇党委、政府、园区管委会统一规划下,经江阴市环保部门审批,江阴市利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双良集团投资建设的重点环保项目,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共建有污水处理装置两套,先后建成了一系列污水处理生产线,污水处理生产初具规模,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总投资3000万元,分别于2008年6月1日和2010年6月5日正式投入运行,总设计规模为5000吨/日,2011,合计处理污水已达120万吨。双良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是厌氧水解+A/O法,不仅运行成本低,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行稳定,并能有效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污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达COD≤60MG/L;氨氧≤5MG/L;总磷≤0.5MG/L;总氮≤15MG/L。同时,根据政府环保部门规范排污口的要求,双良污水处理厂共安装了COD、氨氮、总磷三台在线监测仪,并与政府环保部门进行联网,以便于随时监测外排水水质和水量情况。

双良的污水处理厂首先为自身的工业园区服务,主要处理利士德化工排放的苯乙烯装置废水、硝基苯、苯胺废水等。硝苯基废水中苯基含量高达200MG/L,由于硝苯基毒性大,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难降解,因此该废水须经预处理后将硝基苯转化为苯胺类以降低毒性。苯乙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等,废水中油状污染物浓度高,若不去除对生化系统不利,比较难处理。所以我们进行生化前去除油状污染物,采用混凝沉淀法的处理工艺。其次,为周边工厂排出废水服务,而工业废水排出不是单一的,每个企业排出的废水都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水质情况也比较难控制,肉眼根本看不出水质,必须要化验分析。周边的企业都有污水排放管道直通双良污水处理厂,双良要求周边的企业,自己要建一个污水集水池,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集水池的作用是汇集、储存和均衡污水的水质水量。各个工厂的生产污水,其排出的污水水量和水质一般来说是不均衡的,生产时有污水,不生产时就没有污水,甚至在一日之内或班产之间都可能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精细化工行业的污水,如果清浊污水不分流,则工艺浓污水与轻污染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正常操作及处理效果是很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污水在进入主要污水处理系统前,都要设置一个有一定容积的污水集水池,将污水储存起来并使其均质均量,以保证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集水池的容量根据各企业的现况,一般容量为150—200吨左右,等池子里的废水满了,再通知双良污水处理厂去取样,拿回来分析水质,达到接管标准和要求,我们才能打开阀门,进行废水处理。还有为利港镇周边居民的生活废水处理,生活用水就是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统计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以及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量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但相较化工废水,处理起来要容易一些。据工作人员介绍,江阴市政府针对市民生活废水排放,专门进行了生活用水管网铺设,不是密布式的,可能50米左右就有一个窨井口,属于管道敞开式。这虽方便了大家,但却给我们污水处理厂带来了难题,因为有些企业会趁机浑水摸鱼,悄悄把废水排放进来,生活污水混合工业废水,处理起来难度比较大。而进水就是我们的来料,等我们检验出来,已经来不及了,也搞不清楚是什么企业排放的废水,只能进行生化处理。对此,双良集团始终以关爱民生为己任,积极行动,主动承担起了周边群众的生活污水处理,每天达2000吨左右,最多时,可达2500吨左右。

双良污水处理厂现有员工15人,分四班三运转,尽管人手比较紧张,但他们对工作却不敢有丝毫松怠。在当班人员的办公桌上,有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当班人员要根据上面的变化,来观察外面各池发生的水质状态。每天的当班人员必须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进水口进行每小时巡检一次,并要从色度、PH值,水质是否有异味等科学加感官指标对进水进行初步分析,对有异常情况的水,发现后将及时汇报并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取样化验、分析进行深度观察,查找超标污水来源,杜绝有些企业偷排偷放行为蔓延。记者走进污水处理厂的分析室,工作人员正在对各种水质进行化验,如检查氨氮、总磷、COD、PH值等等,外排的水质必须要达到检测的标准值才能排放。今年以来,在大家的严格监控下,已经发现几起企业排水严重超标事件,因处理及时,采取措施得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污水达标外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几年来,公司一直倡导落实降本增效政策,鼓励员工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污水处理厂的员工也积极投身创新热潮,通过分析污水处理厂各个处理阶段的能耗情况,明确不同处理单元对能量的需求,确定与污水处理厂能耗密切相关的控制节点,分析各控制环节的节能降耗潜力,实现对污水运行的精确控制,不断强化技改工作,如: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将聚丙烯酰胺等加药搅拌器改为空气搅拌,有效减少电机远转电耗;他们对三氯化铁投加量的多少,根据出水总磷指标而进行灵活调整,有效避免浪费现象;经过不断的验证,他们把罗芡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改为提升泵内循环,有效减少自来水的用量;经过不断的反复论证,他们将综合节能池原有的浮筒曝气改为微孔曝气,一期A/O池的浮筒曝气改为潜水搅拌器,可少运行10台浮筒曝气机,自实施以来,在水量上升的基础上电费同比下降了20%左右,每月可节省电耗3万KWH左右,为控制成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污水处理厂生产经理王建刚告诉记者,双良的污水处理厂主要以服务社会、保护环境为宗旨,因为污水处理普遍存在着价格需求弹性较小的情况,其收费制定标准必须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而不能依靠竞争价格来完全地解决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问题,而污水处理提供的服务具有公共性,许多设施的使用难以计算,使其服务收费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实行等价交换,而只能成为公共消费的一部分,污水处理提供的服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外部经济性,衡量其投资效益时,双良集团考虑的首先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

(2)关爱员工健康发展:集团公司工、青、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展和部署活动和今后工作计划,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曹卫忠组织全体集团工会委员、团委书记、妇联主任召开了群团工作会议,就如何充分调动工会干部和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正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增加员工的福利以及群团组织今后每年要开展的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部署,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新近落成的双良家园壹佰多套房子全部分配给一线职工。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节能环保绿色先行

近年,双良在科技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当全球经济陷入低潮时,双良却仍有不俗的盈利表现,始终以推进科技进步和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实现自主创新,在节能领域大放光芒。实际上,最初进入节能领域时,面对众多的竞争企业,双良的措施是对技术、市场及业务发展不断进行战略性的整合,以技术创新为基石,牢牢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以赶超的步伐,在市场中突围而出,加速自身的调整、转型和裂变。

(1)“节电起航,有心栽花馥芬芳” 让我们从80年代说起。那时,由于国民经济经历了小调整和大波动,工业增长速度过快,致使中国能源过度消耗,加剧了电力需求的增长,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江阴利港镇上两位年轻人在专家的推荐指引下,果断抓住机遇,立项生产溴冷机产品。认准了,就是脱层皮也要干!一帮年轻人在缪总的带领下,四处借钱买设备,偷师学艺,力邀专家来指点,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克服重重困难,1985年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台30万大卡的蒸汽型机组。那一刻,他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其中的艰辛和苦涩只有那个时代真正的创业者才能体会得到。产品生产出来,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怎样才能把它们“嫁”出去呢?因为当时生产溴冷机的几大知名厂家都是国营企业,而我们只是一个小的“手工作坊”,产品又没有投入使用过,更没有知名度。但是,机遇总是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正好当时上海蓝天宾馆9月1日要开业,他们使用了其他知名厂家的两台离心机机组,开业之前进行调试,但无论怎样调试都无法正常使用。原来,这两台机组不仅噪音大,质量有问题,更关键的是,由于当时电力紧张,负荷量不足,往往通上电源就要跳闸断电,根本无法使用,维修的周期更要长达3年时间,眼看宾馆开业在即,项目负责人陷入苦思良策之中。缪总得知情况后,迅速赶至蓝天宾馆,找到相关负责人,真诚地向他们表示,双良生产的机组可以无偿提供给他们使用,这是双良生产的第一台机组,是以蒸汽产生的热量为驱动热源,用来制取空气调节或工艺用冷的设备,非常适用于蒸汽资源比较丰富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节约大量电能。蓝天宾馆负责人正处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焦虑中,没想到有人无偿给他们带来了“柳暗花明”,惊喜交加,两双合作之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事实证明,双良的产品一次安装调试、成功运行,不仅无噪音,更是解决了当时国家电力紧张、企业缺电的难题。从此,双良的产品声名鹊起,陆续走进了常州第五棉纺厂、上海第八棉纺厂、青岛地毯厂等很多知名纺织企业,成功地覆盖了纺织行业。双良利用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满意,用优质的服务,让客户得到了可靠的保障,更用我们的技术谱写了一曲节电先锋的新篇章。(2)“绿色转型,在余热利用市场中领跑”90年代初,双良解决了中央空调所存在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和难题后,溴冷机技术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1992年,企业制订了溴冷机行业国家标准,进入了成熟期,平稳发展已成为市场运行的主基调,溴冷机市场的总销售额将保持在波动中呈现略增的态势,产品不会出现过度旺销的局面,而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运行费用也呈水涨船高趋势。1994年,双良把目光投向了余热利用节能领域,开始了吸收式热泵的研究开发工作,把吸收式技术往余热方面转变。1995年,双良生产出了第一台10万大卡/小时的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并通过专家鉴定。1997年,双良研制出直燃型一类热泵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1年,双良成功开发80万大卡/小时的热水型第一类吸收式热泵。2002年,双良一类热泵、二类热泵分别通过国家鉴定,评价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协助举办国际吸收式热泵会议起草吸收式热泵企业标准并备案。2003年,双良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多年来,双良通过求实严谨、坚持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亦成绩斐然,余热利用技术更应用到多个领域;多年来,双良产品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每一次的壮大都缘于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双良人用科学发展的坚实行动打造出了行业内的诸多之“最”。世界首套大型6×30MW吸收式热泵电厂余热回收系统,如:山西国阳新能项目,在不增加锅炉和供热机组的情况下,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的热量,每年节能93.8GJ,相当于节省蒸汽41.55万吨,每年节能4.93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量98552吨,减少SO2排放量1541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729.9吨,可以增加采暖面积144平方米。世界最大的10×35MW吸收式热泵电厂余热回收系统,如:山西国电大同第二发电厂项目,在不增加锅炉和供热机组的情况下,利用现有采暖抽汽,回收循环水余热,增加供热140MW,年回收余热181.2万GJ,年节约标准煤6.8万吨,年减排氮氧化物476吨,年减排二氧化硫1632吨,年减排二氧化碳23.8万吨,增加供热面积279.6万平方米,年节水量82.8万吨,年采暖经济效益4194万元,年节水经济效益331.2万元。世界最大直燃性地尾水供热项目,如中海油天津滨海新村热泵项目,此项目年节约标准煤0.624万吨,年减排氮氧化物32.6吨,年减排SO21.5万吨,增加供热面积22万平米,年节水量5.68万吨,年采暖经济效益600万元,年节水经济效益96万元。世界最大面积的电厂余热回收集中供热系统,如:山西朔州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双良积极与神头二电厂开展合作,致力于兴建朔州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此项目计划供热面积为2000万平米,增加供热192MW,年回收余热量248.8万GJ,年节约标准煤13.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4114吨,年减排氮氧化物1948.5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2.73万吨。相当于在朔州再造20.6万亩森林。这一项目的落地,彻底改变了朔州市供热站“多、小、散、乱”和热源不稳定的不利局面,有效提高电厂的热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减排任务的完成,进一步改善朔州的空气环境,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破浪扬帆,从卖产品到卖系统,双良再踏新征程”目前,双良是同行业中拥有技术最多的企业,从当初的卖蒸汽型机组,到直燃性机组,到余热利用技术,双良在转型过程中对产品机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认识的深化,加强了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最终是产品竞争,能产生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产品者胜!”专家们如是说。确实,竞争是市场的标志之一。而双良的竞争手段为:一是质量;二是开展良好的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以品牌赢得市场;三是调研市场,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来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开拓细分市场,尽可能的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双良的触角已不再满足于卖产品,而是走上了卖系统的发展之路。节能EPC,它承担了客户从设计、采购、实施、安装及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这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工业系统很复杂,运行变化很大,这就需要余热利用辅助设备进入到主工艺设备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绝对不能影响到主工艺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一支专业规范的技术服务队伍,从项目方案、系统设计、设备制造、零件采购、施工管理、调试运行等全面配合系统,满足全部的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前,单卖产品,出现问题时,会出现设计单位、供应商、施工单位互相推诿的现象,但现在,双良可以保证用户的使用工期,不突破投资,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行节能效果考核;保证合同总价固定、投资风险小,工期固定,项目进度可控制;保证用户的系统工艺性能;保证系统单机运行正常;保证系统实现自动控制和数据远传;保证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如运行条件与设计基础条件有偏差,保证系统能够按照提供的变工况曲线运行;设备安装期间,派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负责整个机房的调试工作,涵盖主设备单机调试,控制系统调试等内容;负责对用户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操作、维护、保养和防护等方面的培训;保证余热利用系统为生产装置的旁路;保证余热利用系统不影响原工况的运行。目前,洛阳万年硅业有限公司、河南骏化集团、山东齐翔腾达公司、山东菏泽电厂、河南汇源铝业、河南赛阳硅业、江苏中能硅业、河南万年硅业等知名企业都已成为我们集成系统的优质客户。双良充分利用现在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保持并尽可能的扩大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积极为国家的节能减排工作作出贡献。双良成功的意义不仅使企业成为了节能减排行业的璀璨明珠,也成为了绿色环保的坚决执行者,更在于一直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节能减排事业的不断发展,填补了我国节能减排发展史上的一项项空白,为碧水蓝天而奋斗,为绿色中国而努力。

(4)双良“混合动力” 助阵绿色奥运。北京奥运完全兑现了申办初期的“绿色承诺”,从开始奥运场馆建设到城市布局规划,节能、环保是始终紧紧围绕的主题。双良在为奥运配套设施提供机组设备时,同样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通过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如在北京会议中心、北京火车南站、中关村等项目中,采用双良热电冷联供系统,提供各类烟气型溴冷机,主要以烟气为驱动,辅以热水或燃气作为补充,类似于现在汽车行业热推的“混合动力”,充分利用发电机组排放的高温烟气和缸套水冷却水,用作中央空调的加热热源,使该中央空调成为三能源(高温烟气、热水和自身燃烧燃料)驱动型机组。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降低了烟气排放温度,最低烟气排放温度可达30℃,大大减少了余热浪费,大幅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八月的北京被蓝天碧水拥抱,科技人文成就了这个完美的绿色奥运。(5)舒适、节能,关爱有我。奥运期间北京的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总数超过百万,可以想见这是对宾馆、交通等行业的极大考验,如何保证参赛人员及赴京观看奥运赛事的游客食住行的方便舒适,是八月的北京能否赢得一致好评的重头戏之一。首都国际机场在奥运期间迎来了大约10万左右的奥运大家庭客人,其旅客吞吐量达到惊人的170万人次,堪称奥运期间最繁忙的国际机场。而建筑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更是此次接待的主要场所。双良为T3航站楼提供总制冷量达1800万大卡/小时的中央空调系统方案,奥运期间运行良好,保证了机场环境的舒适。同时,这套方案仅在在奥运期间就可节电逾100万千瓦,节约标准煤近400吨,减少约1000吨CO2的排放,在响应绿色节能方面同样做到了积极表率的作用。

前“亚洲第一大站”北京西客站及今年8月1日刚运营、现在的“亚洲第一大站”北京火车南站分别选用双良总制冷量为1010万大卡/小时的中央空调和300万大卡/小时烟气热水补燃型溴冷机。奥运期间两个客站的日客流量近14万人次,其繁忙程度可以想像。同样,双良机组除了有效完成自身的运行任务,更实践了节能环保承诺。以北京火车南站为例,双良设备利用热电冷联供系统中337957×104kcal烟气余热,相当于每年节约5633吨蒸汽、282×104kw电力,实现2460吨CO2的减排。双良还为北京饭店、北京会议中心等奥运官方签约饭店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节约能源消耗,营造舒适环境。据调查,这些签约饭店实现了奥运期间的“零投诉”,这样优异的成绩叫人不得不赞叹!

(6)奥运赛场下的竞赛。双良服务公司的贾健寒、田家鲁是专门负责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双良机组在奥运期间运行情况的两位服务工程师。足球、手球等大型集体球类项目,及现代五项中的马术和跑步,都在奥体中心进行竞赛,精彩激烈的比赛吸引大批观众,场馆时常爆满。然而两位入驻的双良工程师却从未定心坐下来观看一场比赛。电话里贾工说:“这也是一场看不见的比赛噢!我们公司的设备质量经过层层把关,严密检测,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是代表双良来做好服务工作的,丝毫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坚守岗位,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奥运会结束后,两位工程师仍继续留在场馆机房,为接下来的残奥会继续提供全身心的24小时服务。总制冷量为925万大卡的双良中央空调自中标奥体中心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为提供场馆舒适环境不遗余力,为实现节能环保不遗余力。奥运会的成功证明了所有北京奥运场馆的出色,而双良人也用在该场馆服务的机组证明了自己出色的节能技术:连续16天的的奥运期间,双良设备节电超过3万千瓦,减少约30吨CO2排放。不看比赛没有遗憾,做好任何细微处的服务工作才能对得起竞技场上运动健儿的如雨挥汗。

三: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让党旗在企业高高飘扬

集团公司党委全面推进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群团组织的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中共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在成立大会上对集团公司的三点希望:继续在率先发展上做出表率;继续在创新发展上做出表率;继续在和谐发展上做出表率,成为集团公司党委工作的指导方向。新成立的集团公司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响应江阴市委副书记赵国权在成立大会上的希望,在思想上重视群团工作,在组织上加强群团公作,在行动上支持群团工作,努力把集团群团组织树立成为江阴非公企业群建工作的品牌。

双良集团各级党组织重视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形象建设。恒创包装党支部给每个党员配发了党徽,要求每个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实现心中理想。抓好企业党建工作,根本在于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双良集团公司党委给全体党员发放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两部学习读本,并向各党支部书记发放了新编《党支部书记培训教材》,要求所有党员加强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群众作表率,为发展做贡献。

2011

级EMBA-B班 边兵 2012-12-12

第四篇:学习英雄李学生演讲稿

“打工就要像个打工的样子,干啥务啥,学啥精啥,就得像给自家干活一样,不能使假,偷懒,要对得起良心。”李学生常给工友说这样的话。他这样说也在这样做着。打工8年,他只回过4次家。每次工厂出事故或繁忙,他都一马当先,从不退缩,从不喊累。李学生自幼家境贫寒,为了照顾久病的母亲和供养弟弟上学,很早就辍学务农,母亲去世后,十几岁的他便和父亲一起分担家庭重担,李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坚强不屈,有责任心的人,即使面对丧妻的沉痛他仍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而且还鼓励他人,自己艰难的不行,还想着别人,敢问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多少?他一生的善良造就了他刹那间的辉煌壮举。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叹!看那!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多少人看着他人处于危险之中而袖手旁观,有多少人用道德跟金钱作交易。我在这里不想去评判这些人的道德观念还残存多少,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程,短暂得如天穹中的一颗消隐的流星,流星过后,我们的身后留下了什么?

我们可能仅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平凡得如路基下的一粒石子,然而我们不能抱怨,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本来就无法选择母亲……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在平凡的时光里,让思想、情怀、品格盛开成三月如诗如画的原野,在寂寥的人生之路上,唱一支热烈而充实的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真真切切,切切实实地做到它。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何况我们人呢?让我们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去拥抱生命,拥抱世界吧!

哲学家留下了深邃博大的思想,多少年过去了,世界依然被他的语言笼罩:诗人陨落了,诗句却为世人吟诵!而李学生在那一瞬留下的果敢与坚强,留下的情操与人格,使世人为之闪动的是点点泪光。我明白了,人生许多一次,真正的

第五篇:学习英雄李文祥

学习“一创双优”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在积极开展学习“一创双优”活动(一创是指创新思想观念,双优是指优化干部作风和优化发展环境。)自开展“一创双优”活动以来,我受到了很大触动,现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的心得体会。

按照本次活动要求,在“一创”上下功夫,即重点在思想观念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要通过集中教育活动,破除自我满足、不顾大局、僵化保守,脱离实际、追求享乐、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学习、科学发展、敢为人先、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廉洁工作的理念。在我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革命老英雄李文祥,1925年5月出生于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1947年12月参军入伍,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和平潭岛等著名战役,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等,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6年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建筑工程公司工作,1962年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返回家乡务农,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

李文祥同志立场坚定,品格高尚,是濮阳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是转业退伍军人的楷模和榜样。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枪林弹雨,李文祥同志坚守理想信念,总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为我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显赫战功,展示出了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和平建设时期,面对荣誉功勋,李文祥同志自愿扎根农村,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辛勤劳作,脱贫致富,为建设家乡作出了很大贡献,显示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和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2011年1月4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看望慰问李文祥同志时称赞道:“革命战争年代你们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你们又这样安贫乐道不问索取,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这就是你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全社会都应该向你们这些老英雄学习。”他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三平”精神,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活动,强化家园意识、机遇意识、赶超意识“三种意识”,弘扬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超强的力度、超常的做法、超硬的作风“六超精神”,展示濮阳人民新形象新面貌,加快濮阳发展步伐,实现“二三五”奋斗目标和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委、市政府、濮阳军分区决定在全市开展向老英雄李文祥同志学习活动。要学习他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从军生涯中,李文祥同志经历大小战斗十次,每次战斗他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所畏惧,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在济南战役中,他手持炸药包,顶着枪林弹雨,强行炸开城门,保证了解放大军冲进济南城;在淮海战役中,他带领全班战士一举炸掉了隐藏的碉堡,确保了大部队前进;在平潭岛战役中,他没着齐胸的海水抢滩登陆。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甘于奉献一切,始终不渝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要学习他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优质品质。李文祥同志以干部身份从部队转业到福建省建设厅的省属企业,放弃坐在办公室的清闲工作,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先后辗转到厦门、泉州、莆田、南安等地,岗位越换越苦、日子越过越差,但他认为“越艰苦越好”。回到老家后,他当过生产队小队长、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和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20年,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他处处迎难而上,且处事公平公正,深受群众拥护。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乐于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困难的地方去,事事为群众着想,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时时不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

要学习他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的崇高风范。1962年,李文祥同志主动响应国家下乡支农的号召,毅然放弃城市生活,脱离干部身份变成不吃商品粮的农民,主动返乡务农。数十年来,李文祥执着而又忠诚地履行着自己支农的承诺,本本分分地当着农民,从来没有主动向国家伸过一次手,向组织上提出过一个要求,也从来没有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功绩,群众只知道他是一名老军人。按优抚规定,李文祥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并入党的,可以申领老党员补助费和离休金,但他始终认为,靠劳动完全可以养活自己,坚持不给国家添麻烦。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计个人得失,平淡看待功名,始终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

要学习他永葆本色、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几十年来,李文祥同志多次放弃返城工作的机会,扎根农村,建设家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福建省建设厅的同志来到范县,邀请他回原单位恢复干部身份,落实生活待遇,他婉言谢绝,“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1983年,福建省建设厅再次派人来到他家,提出在厦门为他重新安置生活,让他安度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农村再苦再穷,我也要留下来。大家都去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了,不就更穷吗!”向李文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军人本色,时刻牢记组织使命,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于平凡,无私奉献。

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之中保持满腔热血,在平常工作中增强责任感,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环保英雄李双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保英雄李双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环保(李灿)

    科学环保 人们常会引用这样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错,唯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一个国家和民族经久不衰,越来越辉煌。然而在科学的背后,环境保护也日益成为人们更加关注......

    读《少年英雄李爱民》后感

    读《少年英雄李爱民》后感 一次,我看了《少年英雄李爱民》的故事。李爱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1930年出生在白家庄,他们在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跟大伯大叔大哥大姐们一起,......

    李克元英雄个人事迹

    李克元出生在晋东南武乡县王家峪村一个农民家里,12岁被选为儿童团小队长,他带领儿童团员们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干得可欢了。1939年初冬,太行山下了一场大雪,克元和小伙伴们站在哨位......

    《英雄不老》李文祥事迹

    读《英雄不老》的报道有一段的时间了,所报道的河南范县白衣乡北街村老人李文祥的事迹时时浮现在眼前,感动着我。 李文祥同志从军9年,参加过6次战役,从中原打到台湾海峡,历任战士......

    见义勇为英雄李学国事迹材料(5篇可选)

    英雄李学国事迹材料 李学国,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前东庄村人。1990年12月当兵入伍,1994年12月退伍并进入临沂市(小市)物资局工作,1996年下岗,之后多年从事个体经营,2005年至2008年在......

    少年英雄李爱民的故事

    少年英雄李爱民的故事(抗日) 大家知道,在战争年代,鸡毛信不是普通的信,插着鸡毛的信必须马上迅速送达。这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急匆匆来到白家庄找到儿童团长李爱民,交给他一封......

    李文君环保、法制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环保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李巍

    环保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实践主题: 通过对白色污染进行调查,了解“白色污染”对地球与人类的危害,以便对环境污染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不随意丢弃垃圾的良好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