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阅读练习
一个语文老师的故事于丹
①回望我羞涩沉默的少年时代,几乎所有光荣与梦想的记忆都和语文课相关。
②我的偏科几乎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了,除了交上去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上念之外,别的科目差不多一无所长。进入中学之前,我一直是个不大被鼓励的学生,直到初二的时候,一位特别欣赏我的老师让我做了语文课代表。
③我在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里遇见了这位不寻常的老师。他个子小小的,秃顶,教了二十年的书还是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指间总是夹着一只红色有机玻璃的小烟嘴,进课堂前才扔烟头,然后指间换上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一大片气象豪奢华美的板书。到今天,我仍然不能用潇洒遒劲之类的词汇去形容他的字,只觉得逸气逼人,挥洒得铺天盖地一片才子性情。④王老师读书的时候就是一个大才子,据说要留在北大中文系的,毕业前到中学实习,正好赶上文革开始,北大就没有留校教师这一说了。于是他就一直在实习的这个学校教下去,直到我懵懵懂懂地进到他的班上。
⑤王老师说他有个梦想,就是从自己的手里送出去个中文系的大学生,他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念成大学,所以老师就特别在意每一届班上语文好的苗子。
⑥我这样一个偏科的孩子就在这个时候被他任命为语文课代表。
⑦我上了初三后,他会给我带很多很多补充材料。我在那一年里几乎天天读古文,大量地背诵,并且一次次地在课堂上发言。王老师把我带到他的家里,在南锣鼓巷那个大杂院一间低矮的小平房中,我看见中药房药柜似的资料柜贴着斑驳的墙壁,那一柜子卡片,在小小抽屉里一张张密密实实地挤在一起。斜阳很温柔地照进来,逼仄的小屋一端是美丽的师母安祥地缝被子,另一端是老师给我讲怎么做学术卡片。
⑧高中,我考进北京四中。
⑨妈妈去给我办手续,回来告诉我,王老师流着眼泪跟她说:“我的梦又碎了,这孩子不能从我手里进中文系了,我等了多少年啊,四中是好学校,让孩子去吧。”
⑩真的读了中文系以后,老师很高兴,那时候他更苍老了,还是那样神采飞扬地跟我聊古文,只不过常常被一阵阵剧烈的咳嗽打断。
1180年代中期的中文系大量西方文艺理论的译著成为学生们最热门的关注点。到大三的时候,我几乎决定报考文艺学的研究生,就在这时候,传来王老师住院的消息——肺癌晚期。消瘦的王老师躺在雪白的被单下,已经说不出话了,我拉着他的手,骨瘦如柴。我明白离别的时刻就这样临近了。我能说什么呢?我的语文老师,曾经用生命提携并且期待着我的语文老师„„我哽咽着对他说出了一句话:“老师,我报考古典文学的研究生。”老师的手突然一下子抓紧了我,从浓重的痰音间挤出了一个字:“好!”
12一周后,我正式报名时,老师辞世。师母说,那个“好”字是他留在世界上最后的言语。13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处。“苍苍”两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横”有笼罩意。此句描绘出暮色苍苍中的山林美景)。这一生中总有几个人,像钉子一样守候在命运的岔路口,一瞬间就决定了生命的方向。于流光中迤逦引远的时候,他们的音容寂然,镌刻在了我心底不能惊动的地方。
14站在最远处的这个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1、请你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简要概括直接发生在王老师与我之间的几件事。(4分)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它是如何表现出王老师激动、兴奋、欣慰的心情的?(4分)老师的手突然一下子抓紧了我,从浓重的痰音间挤出了一个字:“好!”
3、阅读②—④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不寻常”的王老师的?(4分)
4、文末,作者写道:“站在最远处的这个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冷风暖香
①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就像空气中凝结着永不会融化的冰。走在街上,忽然觉得周围
有了一种灵动,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有了脉脉的涟漪。
②街上每隔上百米,便有一个卖烤地瓜的,面前是一只改装过的豆油桶,那些甜甜的香味
就从其中溢出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会略略停顿一下脚步,那气味,那感觉,会让他们瞬
间想起家的温馨。这条街是我每天上下班常走的,虽然不曾买过一只烤地瓜,可心里每次都
会充满了温柔的感激,只为他们给了我一种微甜的心情。
③已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注意那个女人的。只记得每次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也就
三十多岁吧,全身都围裹在厚厚的棉衣里,前面的三轮车上,一只大铁桶里炭火正红,地瓜的香甜将她围绕在中间。在她的脸上,挂着一丝笑意,没有顾客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心
里想起了什么幸 福的事一样。第一次看见她的笑容,我有一种感动,甚至震动,惊讶于在寒风街头做小生意的她,竟能露出如此清澈的微笑。不像她身前身后的同行们,即使笑也满
怀沧桑与无奈,偶尔还会和顾客诉说一下生活的艰辛。而她却没有,就如地瓜的馨香把她的心也变暖变甜起来。
④常有两个小女孩出现在她身边,七八岁的样子,像姐妹俩,她们也不多停留,只是和那
女人说上一小会儿话,便牵着手跑开。而女人也总是喊住她们,掀 开桶盖,拿出两只热气
腾腾的烤地瓜,塞在她们手上。几乎每天下班的途中,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暖意融融,让
人徒生羡慕。
⑤新年的前两天,我下班路过那条街,女人仍在将暮的街头站立着。想想明天就开始休假,会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再路过,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那种甜甜的气息。好一会儿,我才迎上那张笑脸,此刻,那两个孩子刚刚拿着地瓜跑远。我说:“我要买两个烤地瓜!”女人便打开桶盖,说:“你挑吧!”女人的眼睛清明见底,我指着两个最
大的,她却说:“这两个不行呢!我要带回去给孩子!”一副很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讶然问:
“你不是刚刚给过吗?”女人愣了一下,笑着说:“哦,你说刚才那两个孩子啊!她们可不
是我的孩子,她们的爸爸在前面拐角摆修鞋地摊儿,腿脚有残疾,挺不容易的。两个孩子
跟我好,我每天都给她们烤地瓜,她们倒是越吃越甜呢!”
⑥铁桶里的热气扑散出来,女人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我看见她发间带了一只很漂亮的发卡,一朵淡粉的梅花。见我看她的头发,她说;“快过年了,女儿送我的,说我戴上好看!”一种
幸福与满足写满了她秀气的脸,那一刹那,冰封雪冻间都充满了温情。离开的时候,我轻轻
说了声“谢谢”,她微笑着点头,眼睛亮亮的,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
⑦年后回来上班的时候,竟有了一种期待的心情。只是那条熟悉的街上,不见了那个微笑
如花的女人。一连很多天,都是日复一日的失望。满街的香气仍在,却再也没有了那张寒风
中最暖的笑脸。我想,那样的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该是满怀幸福的吧!
13、联系全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冷风暖香”的理解。(4分)
14、第③段中对烤地瓜女人同行们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请品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6分)
(1)那是一丝带着甜味的温暖气息荡漾过来,仿佛使寒流有了脉脉的涟
(2)她微笑着点头,眼睛亮亮的,发上的梅花将我的心映亮。
16、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我想,那样的女人,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都该是满怀幸福的吧!”
分析烤地瓜女人的形象,说说作者如此断定的理由(4分)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了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8.本文记叙了女儿送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2分)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10.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11.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第二篇:初中方程式练习
1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4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5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条件下分解反应7 锌和稀盐酸
8铁在氧气中燃烧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10氢气还原氧化铜
1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3铝在空气中燃烧
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条件下分解反应
6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10硫酸钠和氯化钡
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4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5高温煅烧石灰石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7加热高锰酸钾8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9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10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1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4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5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条件下分解反应7 锌和稀盐酸
8铁在氧气中燃烧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10氢气还原氧化铜
1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3铝在空气中燃烧
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条件下分解反应
6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10硫酸钠和氯化钡
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4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5高温煅烧石灰石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7加热高锰酸钾8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9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10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1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2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3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4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5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条件下分解反应7 锌和稀盐酸
8铁在氧气中燃烧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10氢气还原氧化铜
1碳酸钠跟稀盐酸反应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3铝在空气中燃烧
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条件下分解反应
6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10硫酸钠和氯化钡
1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3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4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5高温煅烧石灰石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7加热高锰酸钾8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9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10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
第三篇:初中文言文练习
找教学资料,就到乐才网
■初中文言文练习
■整理:单培虎
五 柳 先 生 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文段出自《》,段首的“先生”即是,此名字的由来是
2、能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是“”。
最集中表现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的语句。这句描写是从居住条件的简陋和衣食的匮乏两个方面描绘五柳先生贫困的生活,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3、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方式是:第一段以“”为主,第二段以“”为主。
第一段是传文,写了五柳先生三个志趣是。
(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
第二段是赞语,“赞”是传后所附的评论文字,常用作。赞语中和传文中“不慕名利”相照应的句子是“”,赞语中高度概括五柳先生人生追求的句子是,概括其志趣的句子是
4、判断正误,对的打“ν ”,错的打“х”
A、本文是陶渊明为他的朋友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体散文。()
B、作者采用抒情的叙事方式,把一位安贫乐道、淳朴率真的人物表现得风流潇洒,活现 纸上。()
C、“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两句是说五柳先生就像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 会的人。()
5、翻译下列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6、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__(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
(3)亦不详其姓字:__________(4)既醉而退:__________ ..
(5)亲旧知其如此:__________(6)以乐其志:__________ ..
第 1 页
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9、《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不详其姓字其言,兹若人之俦乎B.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 ....
C.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D.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 ....
11、用原文回答。
“赞语”中“,”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传文”中的“,”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12、“亲旧知其如此”中的“此”指代的是(用原文回答)
13、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
1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A.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B.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洋洋科与造物者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C.曾不吝情去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翁亭记》).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楼记》)..
E.忘怀得失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5、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hào喜欢B.性嗜酒:sì爱好 ..
C.常著文章自娱:zhuó通“着”D.箪瓢屡空,晏如也:ān悠闲 ..
1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或置酒而招之B.不知日之入 ..
C.友人惭,下车引之D.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五柳先生的兴趣爱好,并写出一个能完整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兴趣爱好:
性格:
18、请概括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B、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C、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D、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20、我们学过的《饮酒》一诗与本文塑造了同一位隐士形象,请你写出诗中最为生动地刻画这一形象的两句诗。
21、最能表现作者“好读书”和“著文章”的境界的句子是:和。
2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B.好读书,不求甚解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
C.便欣然忘食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D.因以为号焉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宠辱偕忘(《岳阳搂记》)..
答案:
1、《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自以为号焉。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贫乐道
3、记叙议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对于人物事件的总结和评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AхBC5、A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B为人闲散沉静,不羡慕荣华富贵。
C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D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却安然自若的样子。
E去喝酒就一定要喝光,希望一定喝醉(或译为“一定要喝醉”)
6、(1)往、到(2)酒杯(3)知道,详细地知道
(4)已经(5)朋友(6)以„„为乐,为„„而感到快乐。
7、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8、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9、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10、D(A中的两个“其”分别是“他的”和“那”之意;B中的两个“以”分别是“用”和“而”之意;C中的两个“之”分别作代词“他”和助词“的”。)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性嗜酒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12、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3、“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4、C、D15、A16、B17、兴趣爱好:好读书、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18、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立于世俗之外)、自得其乐(率真自然)、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人。(答出一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19、B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1、便欣然忘食;忘怀得失。
22、B、E
第四篇:初中古文练习
1、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蝉蜕(duì)木屐(jī)B、滞留(dài)挑衅(xìng)
C、窒息(zhì)馈赠(kuì)D、德行(háng)煞白(shǎ)
2、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不论正义的愤怒有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至信。
D、他好像半身不隧似地哆嗦着,等到他预备去摘干苔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站不起来了。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1)空中是很冷的。云块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
(2)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
(3)为了支援汶川震后重建,佛山各方筹集的急需物资运往灾区。
A、深沉敬佩源源不断B、沉重敬佩络绎不绝
C、深沉敬意络绎不绝D、沉重敬意源源不断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在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在校运会上夺冠,充满了信心。
B、通过这段时间详细的交谈和了解,我终于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C、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南风古灶参观国宝,无不使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D、为了提高体育比赛成绩,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小组合作、方法引导等,注重精讲多练。
5、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②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
③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④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
A、②④①③B、④②① ③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练习
一、基础知识考查(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憧憬.(chōng)顷.刻(qǐng)面面相觑.(qù)茫.然若失(máng)
B.洗濯.(zhuó)潜.意识(qián)落落..大方(luò)销.声匿迹(xiāo)
C.晨曦.(xī)连翘.(qiáo)从从..容容(cóng)充.耳不闻(chōng)
D.享誊.(yù)玷.污(zhān)磨刀霍霍..(huò)蓑.草连天(shuāi)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从没想过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而且,似乎也没有必要把它和美丽 联系在一起。他已经是71岁高龄,但依然显得,活力,不乏和幽默。
A.即使能干充足机智B.尽管精干充沛睿智
C.即使能干充沛睿智D.尽管精干充足机智
3.下列词语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非常难道仍然经常B.对于参加不仅鲜艳
C.雕琢我们什么两遍D.笑柄品德动摇迅速
4.将“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着迷。”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A)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 云朵;
(B)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C)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D)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二、文言文考查(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①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珪(人名)开府于相(地名),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辞不受。术者言其所居下有藏金,家人欲发视,辄止之,后来居有果得黄金百斤。其不苟取如此。——选自《元史列传八十六隐逸》(有删节)【注释】①其先霸州信安人:他的祖先是霸州信安人。②金:金国,古代国家。③规:计划。④文物:礼乐制度。⑤指趣:主旨意义。⑥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⑦问关转徙,教授汾、晋间:辗转迁徙,在汾、晋间教授学业。③中书粘合珪开府于相:中书粘合珪在相地担任开府一职。中书,古代官名。粘合珪,人名。相,古代地名。⑨术者:占卜的人。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犹.以文辞规进取(还)B.读辄.不忘(就)
C.遂家.焉(家庭)D.家人欲.发视(想要)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瑛搜访诸书,尽读之.
A.吾欲之.南海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D.母殷夫人自成之.
1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其他读书人还打算凭借文章言辞谋取官职时,杜瑛独自躲避到山中隐居。
B.战乱之后,礼乐制度被损坏了,杜瑛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了整理。
C.杜瑛辗转迁徙,后来接受了粘合琏的聘请。
D.杜瑛制止家人去查看别人收藏在他家的金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翁媪(ǎo)蝉蜕(tuō)跌宕(dàng)浑浑(hūn)噩噩
B、哽咽(yâ)收敛(liǎn)龟(guī)裂精神抖擞(shǔ)
C、媲(pì)美天穹(qióng)觑(qū)一眼百无聊赖(lài)
D、稀罕(hǎn)梦寐(mâi)嘟囔(nang)悄(qiāo)无声息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斑澜社稷消声匿迹苟延残喘
B、清冽甄别变换莫测不可或缺
C、妥贴迷惘生死悠关一如既往
D、惆怅斟酌瞠目结舌斩钉截铁
3、依次给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
A、伫立闭起品味长叹B、站立眯起回味长舒
C、伫立眯起品味长舒D、站立闭起回味长叹
4、下列各组短语中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那么清晰过去了失去欢乐大地回春
B、打扫操场放风筝拉着线拐参加考试
C、默默离去很精彩野花遍地铜墙铁壁
D、高高瘦瘦那情景千方百计酷爱学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程砚秋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
B、周末晚会上,教室里回荡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C、老师语重心长地走过来对我说:“小明呀,以后学习,态度要踏实。”
D、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6、给下面几句话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唯一熟悉的家具是一张书桌,这东西对外星人的矮腿来说,显得太高了。②他看到的各种东西,都是奇形怪状的,大都是塑料制品。③他有没有想到在书桌旁写封信,寄往月球呢? ④外星人勉勉强强地走进房间,向四周望望。A、④②①③B、④①③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鲁哀公欲西益宅,史①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而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斯傅宰折睢②。曰:“吾欲西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傅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③焉。”哀公大悦而喜。顷之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一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公默默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夫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注解】①史:史官。②宰折睢:人名。③与:参与。这里是“在”、”属于“的意思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哀公欲西益宅益:扩建
B、左右数谏不听数:屡次,多次
C、乃以问斯傅宰折睢乃:于是,就
D、不听强谏谏:鉴别
8、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
A、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徐行之,尚开也D、吾欲之南海,何如
9、哀公起初执意“西益宅”,而最终又放弃“西益宅”,主要原因是
A、哀公经调查,认识到“西益宅”确实是不吉祥的。
B、宰折睢是鲁哀公的师傅,所以鲁哀公必须听他的。
C、因为宰折睢能言善辩,所以鲁哀公对他言听计从。
D、宰折睢巧妙的分析引导让鲁哀公认识到自己一意孤行会激起众怒,危及自己的统治。
10、对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选句:哀公默默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
A、哀公默默地思念,深刻地自我反省,终于不再想往西边扩建宫室了。
B、哀公默默地深思,生气地反对自己,终于不再想往西边扩建宫室了。
C、哀公听了,默默地深思,深刻地反省自己,终于不再想往西边扩建宫室了。
D、哀公听了,默默地思念,生气地反对自己,终于不再想往西边扩建宫室了。
三、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⑪,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⑫,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⑬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如梦令》)⑭醉里吴音相媚
好。(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⑮某同学学习非常勤奋,又喜欢问问题,不论向谁都虚心求教,用《论语》中的话来说,真可谓是“,”。(此题一空1分,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