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王仑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进一步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布局,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资源重组,提高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适应中共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更好地为大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为此,对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作初浅探讨。
一、大连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党的十六大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作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
大连市以中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按照“产业强市、工业先行”的思路,确立了要把大连建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发展规划,即从大连市经济的现有基础出发,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131”产业格局,把大连市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十大支柱产业。
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在大连市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重点发展软件及智能信息服务业、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海洋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大连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工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和精细化工、精制钢材、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做大石化企业,推进石化向下游产品延伸,打造石化产业“航母”,力争建成我国最大的炼油基地和石化产品深加工基地。进一步提高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船舶和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建成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柴油机、重型机械、轴承、机床、轮胎等优势产品,推进机电一体化,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以数字电子视听产品为重点,建成我国重要的数字化视听产品制造基地。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精制钢材、纺织服装、家具、塑钢、粮食加工等产业,形成有特色、效益高的产业群体。
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会展、信息咨询等产业,扩大市场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活力。完善商业布局,把便民商业不断向社区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提高商业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培育商业骨干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建一流国际商都。加快物流业发展,把大连建成东北地区的物流中心。大力开发有特色、牵动力强的旅游产品,积极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精品展会,尽快使我市成为旅游会展名城。开放金融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积极稳健地发展金融保险业,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业,加快信息咨询的产业化、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进程。
农业重点发展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按照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转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增值;发挥大连市海域广阔、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发近海人工养殖、陆地工厂化生产、远洋渔业捕捞、海洋生物工程、海洋特色旅游,扩大水产品贸易,做大海洋产业,推进“海上大连”建设;扶强做大“龙头”企业,培育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实施适度规模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展农产品市场,发展创汇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面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提
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农村的工业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的现状
大连市目前有中等职业学校105所,其综合情况见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概况一览表:
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概况一览表
1、条块分割,多头办学(有教育部门办、行业办、劳动部门办、企业办和个人办),多头管理(有教育部门职成处管理、教育学院职教教研部门管理、有劳动部门培训处管理、有劳动部门教研室管理、有劳动部门考核中心管理、有行业企业管理等),专业设置重复,教育成本高,小而全,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宏观效益的提高,很不适应大连市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管理问题。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由教育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技工学校由劳动部门进行管理,这两类学校的在校生比例大致为3:
1。三类学校的职业技能鉴定都由劳动部门进行。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在管理的教育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大连地区各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业务工作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两者基本处在一种“老死不相往来”、双轨并行的状态,许多交叉性的管理令基层学校无所适从。
2、各校之间资源使用极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建筑、教学设备的使用率超过百分之百,教师超负荷工作,如市属普通中专的大连轻工业学校和大连电子学校,前者超过4000人,后者超过3400人,再如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在校生数也达到了4000多人。而有的学校冷冷清清,教育资源闲置在那里,教育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
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及管理仍然按传统产业模式设置专业,教学手段、技术设备相对陈旧和落后,教学质量低,远远不能适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中等实用性人才的需要。例如机械加工专业,当前生产精密机械零件都是采用数控技术加工,而目前大部分开设此专业的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采用挫刀、弓锯、普通机床等上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技术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实习教学,学生学到的是过时的技术,人才规格的品位低,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4、目前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规模小,教师编制名额有限。为了应付课程需要,有的教师往往必须担任非所长的科目,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或行政工作,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据我们初步统计,大连市普通中专平均在校生数为1197人,职业中学的平均在校生数为683人(教育部门办的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1274人,社会力量办的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207人,其他部门办的学校平均在校生数为360人)。技工学校的平均在校生数为527人(没有超过2000人以上的技工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三类学校在校生数比为1.26:1.77:1。从总体上来说,学校规模偏小,专业设置重复,教师队伍素质不理想。所有这一切,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发展。因此,大连市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势在必行。虽然近几年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迈出了一定的步伐,先后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和划转等几种主要形式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调整,但从整体上看力度还很小,必须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的步伐,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三、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调整的思路及设想
1、坚持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中等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紧紧围绕我市确立的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十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点投入等措施,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培养大批中级实用型人才,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提供人力支持。
2、坚持整合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要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及专业调整的力度,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在改革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盘活现有资源,提高其整体效益。应注意各区市县职业教育专业的合理分工,实现集约化办学,实现“多分合一”,从而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同时,要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新建一批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新产业或行业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以适应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加快专业建设和职教集团建设。结合大连实际,做精长线专业,做优传统专业,做强特色专业,做大新兴专业,优先发展面向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运、造船、服装金融、旅游会展、商业贸易流通、城建等行业的专业。将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100所左右,重点建设30所省级以上骨干师范学校,其中10所学校要达到国家级重点学校标准。涉农各区市县均建成1所达到国家级重点学校标准的职教中心。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建成40个省级示范专业点,建成具有区域特色,与我市主导产业相适应,依托行业、企业的职教集团和职教实习实训基地。
4、中等职业学校的调整可按以下四种思路进行:(1)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必要的调整,通过联合、合并、协作等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效益。(2)对行业或企业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联合、分离、转制、撤消等方式进行重组。(3)对规模较小但有发展潜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资产评估探索以股份制形式办学的新模式。(4)对不具备独立办学条件、停止招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可按规定予以撤消,或改建为在职培训中心。
(此文完成于2004年底,系省级课题子课题部分之一)
第二篇: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来源:黄政办发〔2011〕27号
【摘要】
《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区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实施步骤:
●2011年,主要完成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设计,启动市、区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资源优化工作。
1、完成并颁布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
2、完成启黄中学、黄冈外校办学体制改革;
3、启动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
4、完成黄州城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
5、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
6、启动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7、启动老城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
8、根据城东新区规划,做好城东新区教育用地预留规划;
9、启动并部分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2012-2013年,全面实施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完成市区部分学校的整合工作。
1、完成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2、完成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
3、完成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整合;
4、加大迁建学校的建设力度;
5、基本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6、启动城东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建工作;
7、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
●2014-2015年,重点加强市区学校的基本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1、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
2、完成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
3、基本完成城东新区新建学校建设工程。
正文: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
黄政办发〔2011〕27号
黄州区人民政府,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为了做好黄冈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议案》的办理工作,实现市区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理顺体制、科学规划、改革创新,推进市区教育事业优先、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市区中小学办学水平,提升市区龙头地位,改善市区人居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
二、整体目标
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区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三、基本原则
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市区一体,整体联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财政为主,多元投入。
四、工作任务
(一)科学编制规划。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务实可行、适度超前”的原则,组织专家团队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并完成市区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征求市区群众、教师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布局调整规划进行评审,向社会公示,并报市政府批准颁布实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
(二)理顺管理体制。改革市区学校办学体制,探索市区学校统筹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按照“规范简洁,科学高效”的原则,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成市直、黄州区、黄冈经济开发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教育合力。同时,理顺启黄中学和黄冈外国语学校的办学体制。
(三)优化学校布局。在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重点是实施老城区学校“改造、扩建、撤并、迁建”工程,加大对黄州中学、市实验小学、市实验幼儿园、考棚街小学、区实验小学和区实验二小等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学校布局,解决老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交通拥堵问题,初步实现市区教
育均衡发展。
(四)做好新城预控。根据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发展变化趋势,优先考虑各类教育教学机构设施布点,做好新城区特别是城东新区学校远期预控和建设工作,加强教育用地预留控制,使城区各类教育设施布点科学合理。启动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备和建设工程,使新建学校起步快、起点高、环境优。
(五)改造薄弱学校。加大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改造力度,切实做好扩建学校的周边土地控制征用工作,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消除D级危房,使市区学校全面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
(六)合理定额定编。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核定市区现有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解决学校规模超负荷和班额严重超标等问题;按政策规定和学校运行要求重新核定市区学校教师编制,落实教师员额;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实现市区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五、实施步骤
(一)2011年,主要完成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设计,启动市、区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资源优化工作。
1、完成并颁布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
2、完成启黄中学、黄冈外校办学体制改革;
3、启动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
4、完成黄州城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
5、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
6、启动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7、启动老城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
8、根据城东新区规划,做好城东新区教育用地预留规划;
9、启动并部分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2012-2013年,全面实施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完成市区部分学校的整合工作。
1、完成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2、完成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
3、完成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整合;
4、加大迁建学校的建设力度;
5、基本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
6、启动城东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建工作;
7、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
(三)2014-2015年,重点加强市区学校的基本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1、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
2、完成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
3、基本完成城东新区新建学校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附后。
(二)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二是加大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并优先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建设项目和资金。四是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置换管理,将置换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并在土地置换、安置补偿、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五是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
(三)及时督办验收。市政府加大对议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办力度,加强对议案办理的过程管理,定期向市人大报告议案的办理情况。制定议案项目验收办法,组织力量对议案项目进行验收,做到完成一个,及时验收一个。项目验收按照自下而上、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项目建设(承办)单位逐级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议案实施期届满后,市政府将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并邀请市人大及部分人大代表,对议案办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
组长:刘雪荣市委副书记、市长
副组长:王静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梅香雪市政府副市长
黄祥国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方成市政府副秘书长
方光明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新佳市政府副秘书长
余友斌黄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佑元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万亚平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王万福市编办主任
潘咏华市发改委主任
王建学市教育局局长
宋兰萍市财政局局长
姚涛市地税局局长
骆效崇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孙楚强市人社局局长
黄强胤市住建委主任
喻长友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王永忠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叶俊甫市审计局局长
张际伟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刘劲松市城投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黄冈市教育局,王建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以标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黄州区人民政府:按照市区一体、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实施布局调整规划,加强管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做好辖区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建设有关工作。
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市区一体、统筹发展的要求,认真实施布局调整规划,负责做好辖区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建设有关工作。
监察局:负责监督学校撤并、校产转移、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经费使用行为,查处学校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编办: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合理核定落实市区学校教师编制。
发展改革委:负责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优先市区调整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审批。
教育局:负责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方案的拟订、实施等日常工作,协调市区有关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财政局: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做好相关经费测算、补助和调剂工作,为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地税局:加大市区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做到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
公安局:负责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过程中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
人社局: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配合做好布局调整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住建委:加强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建设管理,落实教育建设项目减免费优惠政策。
国土资源局:做好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用地的规划、预留控制和划拨工作,优先保证教育用地。
人口计生委:负责对市区分年龄学龄人口作出科学的统计分析和预测,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审计局:负责布局调整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和资产管理的审计工作。
城乡规划局:将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做好布点选址、建设规划、协调用地等工作。
城投公司:围绕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目标,做好相关资产置换、融资和投资工作。
第三篇:常规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常规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事业起步较早,因而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交线网规划、站点布局、公交优先及智能公共交通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在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及公交网络优化等方面,而关于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BotozwJJ(1974)在文献[3」中针对美国旧金山市快速交通系统的出行服务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AllneWG等(1976)在文献[4]中讨论了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在公交企业管理、政府政策制定和补贴水平确定等方面的应用;AherCH(1976)在文献「5]中将可达性、出行时间、可靠性、直达系数、服务频率和客流密度作为吸引潜在乘客流量的6项服务质量水平评价指标;DhingraSL等(1987)在文献
[6]中分析了印度南部德里市三条公交线路的不同运行情况,考虑了项重要的指标因素;RyaAS(1994)在文献[7]中评估了印度加尔各答市的2条路线上不同类型公交车辆的服务质量水平;Chung一HsingYeh等(2000)在文献[8]中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分析方法,从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台湾的十家公交企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HyaatS(2002)在文献「9]中选取可达性、舒适性、安全性、清洁性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提出运用FIMICA方法对公交乘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1..22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的确立,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国内诸多高校、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及研究生等以国内城市为依托,在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城市公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东南大学的王炜等(2002)在其著作「10]中比较系统的给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吉林大学的王建智(2001)在其硕士论文「川中以长春市公交发展的现状调查为基础,从公交服务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三方面入手,分别以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构造了长春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东南大学的周爱娣(2004)在其硕士论文[l2]中对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东南大学的李铁柱等(2005)在文献「13]中从规划的协调性、运行的有效性和环境的持续性等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公交首末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评价方法。
在城市公交优先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优先等方面。东南大学的陆建等(1998)在文献「14」中讨论了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与效益分析;同济大学的白玉等(2004)在文献「15]中探讨了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东南大学的黄艳君(2003)和张卫华(2003)分别在其学位论文「16」和「17]中对城市公共交通路段通
行技术、信号交叉口通行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另外,国家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对公共交通优先的指标也进行了规定和探讨。
1..23现状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公交评价的研究范围方面,仍然主要集中于建立公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线网中单条线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近期公交线网规划是以现状线网为基础,进行部分线路的调整而实现整体上的优化,因而有必要建立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在公交线路优化及配置指标方面,一般仅涉及到不同类型公交线路的服务水平设定、沿线的站点布设与站台设计标准、车型配置、发车间隔和区间车的设置、公交运营车辆调度与乘客信息系统相关的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显示等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设定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易操作的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指标体系。
3、在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面,未能够充分利用公交IC卡等智能化数据采集技术,对公交线路优化以及评价相关数据的挖掘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4、在公交线网评价方法方面,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数值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不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出公交线路与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需要做一定的定性分析补充,且多以比较性评价方法为主,诊断性评价较少。
第四篇:中小银行网点建设和布局的优化策略研究
中小银行网点建设和布局的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商业银行网点,作为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其布局的合理性及功能定位的准确性与否,反映了一家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策略。金融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内外交织、愈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处在竞争“夹缝”中,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创新,通过网点建设和布局的优化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准,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网点;布局调整;功能转型
[ABSTRACT]Commercial banking network, as the bank of product and service provider directl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ayout and function of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r not, reflects a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thought and business strategy.Financial services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in relation to thousands of families, affect social all aspects of life.The inner and outer intertwined, and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n competition “pocket” to, in assets, scale, talents, and technology, etc are in an inferior posi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for,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ment, must unremitting efforts to promote service innovation, through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the optimization to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in the competition and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the commercial bank network;The layout and adjustment;Function transformation
一、中小银行网点建设现状分析
营业网点是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如何整合现有网点资源,实现服务转型,提高营业网点的市场竞争力,是银行经营管理层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下面以长沙雨花农村合作银行为例,我们可以对中小银行网点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
截止2010年10月末,长沙雨花农村合作银行下辖网点51个,其中支行8个、分理处43个;共有员工358人,其中分理处员工153人,占比42.7%。全行各项存款余额55.15亿元,其中,分理处存款为36.9亿元,占比为66.89%;日平业务量200笔以上23个,低于100笔的3个;日平现金收付量500万元以上的10个,200—500万元的12个,低于100万元的4个;以2007年年终决算报表相关数据为依据测算各分理处保本点,有同升湖、火焰2个分理处低于保本点。
从服务功能来看,全行单一功能的网点占比为84.3%;网点营业面积大小不均,200平方米以上的网点8个,100平方米以下的网点21个,占比为41%。以租赁方式经营的网点17个,占比33%,年租金56.93万元。全行设置ATM机3台,1个对外服务窗口的25个网点,占比49%。从网点整体情况来看,人工网点多,服务功能单一的网点占比高,人员配置少,网均存款较少,外部形象不佳,高产高效网点不多。
由长沙雨花农村合作银行网点建设这一案例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中小银行网点建设的布局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按行政区划设置
一是摊子大、战线长,层次复杂,形成冗长的管理级别,不利于经营管理,决策意图的贯彻实施大受影响,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二是造成网点布局呈地域上的均衡分布状。而在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网点的均衡分布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脱离客户需求
在同一行政区划内,中小银行网点设置的密度拘泥于上级规定,不能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水平、客户需求不同而做相应调整。有的地方网点数量明显过疏,导致客户资源被其他商业银行抢夺。而有的地方却明显过密,导致成本过高,资源浪费。
(三)交易功能为主,营销功能薄弱
功能模式都比较单一,大部分网点都只有存贷业务,缺乏更多的金融产品。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必然导致网点轻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推销。到了现在,银行网点仍然是以交易功能为主,营销功能虽有所强化,但与开拓市场的潜在需求相比较,仍是非常薄弱。
(四)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利润生产模式单一
由于我国分业经营和利率等的政策限制,国内银行业在产品创新上很难有质的突破,导致中小银行的网点所提供的软服务同质化也非常严重。时至今日,银行网点又主要是靠存贷利差来产生利润。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迫切的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弥补“金融脱媒”带来的存贷利差收入下降。
网点是经营要素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小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如何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运行规律,科学有效地设置机构、合理布局经营网点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是中小银行在新的竞争形势下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中小银行进行网点建设的弱势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占据着垄断地位
至目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公众信任、基础设施、整体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它们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队伍、科技设备、业务总量、服务覆盖面等,仍继续占据着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如中国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在亚、欧、澳、非、南美、北美六大洲均设有机构的银行。目前中国银行拥有13089个国内机构和560个海外机构,建立起了全球布局的金融服务网络。在香港和澳门,中国银行还是当地的发钞行。另外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经过27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它的分支机构有两万多个,遍布全国各个城镇。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29个分行,在专区和市设中心支行155 个、市(分)支行147个,在县(市)有支行2032个,在市、县城郊有办事处930个、分理处2654个、储蓄所13141个、集镇办事处2201个。2003年末资产总额约52,791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和的近五分之一。截至2010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134,586.22亿元左右,当前总市值14,344.70左右,居全球上市银行之首。
(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激烈的同业竞争
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速崛起,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已达11家。1992年资产总额2645亿元,到2003年6月末,已增到32785亿元,拥有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15%。近几年来,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不断推进服务创新,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如招商银行到2010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已由成立时(1986年)的1802.8亿元月(人民币)快速增长至2.79万亿元。在2003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中,该行从2002的第273名一举跃升至第187名。兴业银行,总资产也由成立时(1988年)的355.8亿元增至24087.98亿元,近三年平均年增长56%。近几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有4家成功上市(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这些无不意味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之间的竞争,正呈不断升温、加压的态势。
(三)外资银行的加速进驻
外资银行自1979年进入中国以来,其业务在不断发展,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同时,在华的外资银行数量也不断增加,到2002年底,驻华的外资银行已达到156家。截至2009年7月底,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200多家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为1.7万亿人民币,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在华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布鲁期·莫利,就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了预测,他说:“外资银行将在5年后获得与中国国内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在未来10年左右,将可能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约30%的份额。”这也意味着入世后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在进一步加大。
(四)客户服务要求的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全面提高服务水准。2002年我国家庭储蓄占GDP的20%,根据央行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达到35.2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随着国人财富的积累,尽管近期的物价指数在上升,但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仍很强烈。客户对银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需要的是整体的金融服务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些孤立的金融产品。同时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银行的服务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客户对自助渠道办理业务的接纳程度呈现明显的分化。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与在各方面居绝对优势的垄断地位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组建时间较迟,资产规模小,经营网点少,竞争实力弱,市场份额小。为了弥补竞争劣势,求得生存、发展、壮大,更加需要不断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服务水准,为了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三、中小银行进行网点建设与布局优化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新建网点要结合银行网点的选址原则和对网点选址项目的实例分析,现对中小银行网点选址分析的影响要素组合细化如下:
(一)区域位置因素
中小银行网点的选址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理位置上。银行网点选址的过程中,一般考虑它的经济位置状况,包括它在整个研究区域的相对位置,网点的道路通达性、交通便利度等。从新建网点的角度考虑,对于地理位置因素以及下一个影响因素拟选区域竞争态势的分析主要用于银行网点大体位置和银行网点服务范围的确定,属于项目最初的工作。
(二)目标客户因素
对银行来说,其储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他们的心理、行为因素。另外在定位网点的功能和规模时也必须依据网点所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研究主要客户群的消费习惯和特殊偏好以便使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同业竞争因素
某些区域客户资源很好,但同时同业的网点可能早把市场瓜分完毕了,所以这种情况是否开设新网点又值得斟酌了。某些区域客户资源不足,但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新开网点进而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也许是上上之选。
(四)企业因素
企业是银行重要的客户源,不同类型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也不同,在选址的过程中,必须调查了解分析区域内的各种不同的企业,可以对企业规模、行业类型进行具体的分析,了解它们各自对金融产品的需求。
(五)市场潜力因素
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某些地区可能会快速崛起而成为区域经济之心。因此这也要求中小银行不仅要注重当下的市场还要着眼未来。所以中小银行在增设网点还应该考虑城市市政规划(如新建小区、城区改造等)、固定人口(如居民区等)、流动人口和工作人口(如公交车站、医院、写字楼等)以及区域宏观经济指标(如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工商企业数目及增长率等)。在一些可以预见未来会高速发展的地区可以暂时性忽略网点眼前收益抢先进驻以便占据市场份额。
对于已有网点要根据网点所面临的现实需求进行调整。一些服务半径重合的网点可以撤并,对于某些超负荷的网点考虑考虑扩大网点规模,增加网点工作人员提高窗口的开放率,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处理业务的速度,在某些人流量大的地区增加自助服务设备。
就网点的内部格局和装修也应依据客户的偏好进行改变。网点内部格局转变其方式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差异化服务和交叉销售的开展,由传统的柜台封闭式向功能分区开放式转变,为客户营造一种与银行专属服务人员舒适安心的沟通环境,并通过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搭配,促进目标客户在网点的有效销售。
四、中小银行实施网点建设与布局优化的相关策略
在当期经济金融形势、区域发展特点和现有银行管理模式的总体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布局应遵循市场化、集约化、扁平化和电子化的基本导向,努力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形象鲜明、功能完善、管理有效、风险防范的网点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效益为目标,优化网点布局,形成渗透全辖、辐射到位的网点分布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银行网点优势作为营业网点建设与布局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控制总量、激活存量、动态调整、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高效益,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构建人工网点、自助网点和虚拟网点相辅相成的服务网络为操作原则。实施网点建设与布局优化的相关策略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功能转型
网点是银行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从成本的角度看,银行网点要占用房屋、投入大量设备、人力以及维护费用等,如果不能做到功能上的合理,那将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对现有网点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使其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对接,从成本消耗大户向利润产生大户转变,真正实现网点网络价值,对现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显得格外重要。
1.目标客户群的需求定位准确
网点转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对目标客户需求的定位是否准确。其产品和服务是否与客户的现实需求相匹配。对目标客户群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潜在的需求,并提供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从银行的角度讲,重点在深度发掘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程度,以及与银行服务业务的匹配程度,从而做到服务更有目标性、针对性。
2.更加注重差异化服务
国外成熟的金融环境里,一个成功的金融产品一定是给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选择。客户的资产配置不一,其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所以如何实行差异化服务,充分地挖掘潜在的客户需求,是每个网点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恰当的时间,将恰当的产品提供给适当的客户。
3.服务和产品创新
传统上,我国的商业银行网点都是以产品为中心。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小银行适时地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显得十分必要。研究现有的客户,了解他们的使用习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同时,区分清楚哪些业务适合网点去推广,整合业务操作流程。打破传统业务分工模式,实行一体化服务。根据需要设置新型分工模式,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二)布局调整
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海量信息,如何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网点布局,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不仅仅是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如何优化,如何布局,需要在综合深入分析银行战略和地区特征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网点布局与优化方法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也就是说,要明确网点布局优化的基本理念是“在恰当的地点开设恰当的网点”。
1.全面评价不同地区客户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交易行为都是建立在需求与供给方的自由原则之上。一个商业银行网点,必须要有足够的有效需求才能支撑其生存。所以,中小银行网点存在合理与否,必须要根据所在地的客户需求来判定,这不仅包括评价现有需求,还应包括可挖掘的潜在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竞争环境,在全面分析的前提下,做出客观、科学的决策。
2.原有网点与新增网点的合理调整
首先在选址方面,中小银行应结合科学的模型进行详尽分析,确保每个网点的设置建立在现实需求之上。其次,根据目标客户的数量和银行可能吸引的客户流量,以及客户潜在需求的类型和规模来确定网点的建设规模与功能配置,力求做到“随行就市”,与实际需求更加贴切,即不形成服务短板,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3.分类管理银行网点
网点分类管理就是把网点经营同当地资源紧密结合起来,银行可以根据业务实际需求把网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第一,全功能网点:根据经营资源和地理位置经营所有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第二,专业性网点:这类网点与全功能网点的不同在于,主要专注于服务于某一类客户群,或某一产品系列,或只服务于某一特定范围的银行市场。第三,社区银行:这类网点是开展零售银行业务的主体市场定位,是以本地的市场和客户为主等等。
4.转变网点内部格局
网点内部物理格局建设是实现网点转型再造的基础设施,两者之间有类似“修路与致富”的关系。国外银行业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大,也非常讲究,一般都是敞开式的面对面服务。而国内受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柜台封闭式服务。网点内部格局转变其方式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差异化服务和交叉销售的开展,由传统的柜台封闭式向功能分区开放式转变,为客户营造一种与银行专属服务人员舒适安心的沟通环境,并通过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搭配,促进目标客户在网点的有效销售逗留。
参考文献
[1]刘晓岚.商业银行网点资源的整合及其有效利用[J].金融论坛.2001.(5)[2]钟鼎礼.对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08)[3] 李玮,任强.中小银行发展环境问题研究文献综述[J].甘肃金融.2010(08)[4]杨萍.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及案例分析[D].2006 [5]曾卫.浅谈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优化设置[J].现代金融,2000 [6]农行武汉青年路支行.关于网点经营转型有关问题的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 [7] 阙方平,夏洪涛.我国中小银行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1(01)[8] 李印喜.国外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9] 李果仁.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10] 黄清松.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存在的瓶颈及发展方向[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8)
第五篇:西安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研究
西安市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研究
李春莹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非农建设用地逐年递增,城镇规模在不断扩张。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同时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中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应该保护的稀缺的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当今社会需要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关键词】:城乡用地 结构和布局 优化 对策
西咸一体化
这是两座直线距离仅为25公里的千年古都。一座是八水相绕的灵秀之地——西安,一座是山水俱阳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2002年12月28日在西安签订的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被专家认为是陕西经济发展史上观念突破、体制创新的里程碑式重大事件。西咸一体化率先破题于2006年9月15日,这一天,西咸之间多年的电话走完“长途”,两市通过电话并网展开一体化进程。
《西咸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未来12年建设规划实施内容)
西咸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未来西安将建成面向国际的中国西部航空枢纽、国内重要的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交通形成环路加辐射加轨道交通的结构。
规划在实现两市路网对接、完善区域交通的基础上,建设西安四环线,新增西咸北环线省级高速公路。西安四环线线路走向的位置为:北线与现状机场东线重合,并向东延伸至新筑;东线从新筑东侧向南经洪庆到引镇;南线从引镇向西经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常宁宫至户县沣京工业园区;西线从户县向北与咸阳市西二环相接后与北线连接。西咸北环线省级高速公路:连接渭南—高陵—泾阳—礼泉—兴平—户县。西安市城区分区规划详细方案出台 建
设用地细化提要:西安市城区分区规划的详细方案出台,广大市民可根据规划详细了解各城区未来发展方向和自己所生活、工作的区域将如何建设。
城市规划网9月16日消息:记者昨日获悉,西安市城区分区规划的详细方案出台,广大市民可根据规划详细了解各城区未来发展方向和自己所生活、工作的区域将如何建设。据了解,此次分区规划从各区实际出发,对九个分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细化,统筹安排和完善各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文物古迹保护、绿地系统、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碑林区:以科研文教、旅游、商贸为主导产业,目标是建成具有良好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西安市主城区的功能区之一。建设文艺路演艺基地,形成市级文化娱乐中心。旧城区原则上不再建设成片的住宅区,降低建设密度,行政职能逐步外迁,旧城区功能主要以旅游和商贸为主。
新城区:以商贸业、旅游业、高新产业及科教为支柱,以大明宫遗址保护区建设为契机,力争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新型城市中心区。莲湖区:力求建成现代装备制造业、服务业、旅游文化业为一体的、保持古城风貌的商业和居住的综合区。呈“三心”、“四轴”、“七片”区的发展模式。老城区为城市商业区,定位为市级商业副中心的土门商业中心与老城区形成商业主轴线。依托玉祥门和西门形成环城西路休闲商务中心。
未央区:西安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建成以居住、教育、工业、物流、文物和生态保护功能为主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划分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大明宫新区、草滩文教区、铁路北客站门户区、西咸共建区、六村堡空港区、行政商务区、未央湖度假区、汉城古遗址保护区、阿房宫古遗址保护区等11个功能分区。
雁塔区:建设目标为科研文教、商贸、居住、文化旅游为主的社会经济繁荣、人文环境荟萃、生态环境和谐的新型城区。北部为商贸旅游服务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为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西北部为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
灞桥区:力求建设西安东部新区、宜居新地、商贸新都、物流之都、人文生态新灞桥。区域职能包括居住、生态旅游、商贸、文化娱乐、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等。
临潼区:发挥优势建设以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及文物旅游为特征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区。区内分为骊山、代王、新丰、新区、代新工业园、唐文化组团等6个组团。
长安区:定位是科教文化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生态民俗旅游度假区,力求建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教文化旅游型城区,并重点发展商贸、旅游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成为市区的金融商贸副中心区、文化娱乐旺区、科教培训基地;与雁塔、碑林、莲湖、新城一起共同构成全市的城市中心。
阎良区:根据西安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确定为———阎良航空科技城。形成“四区、五轴、两带”的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四区:即生活商务、航空工业建成区、航空科研区、航空产业配套区。五轴:即由迎宾大道、振兴路、人民路、关中环线和北部规划路形成的5条城市主轴线。两带:即由西禹高速、西韩铁路线沿线防护绿化形成的绿带。
关键词:分区规划城区西禹高速城市规划网建设用地西安市保护区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