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廊坊市借势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论文
摘 要: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准确的城市定位,大量的招商引资,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升级,不断“调强调优”。目前,廊坊市正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现代服务”四大产业,所辖各县(区、市)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产业优化
引言: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八座城市(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该区域城市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廊坊处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市区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所辖1区、2市、6县(1区指廊坊市区;2市指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6县分别为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全部环绕于京津两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概况
2004年2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三方达成共识,正式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京津冀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增长极,三层次发展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GDP的10.9%,该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核心地位显著。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一体化发展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都市圈内隶属河北省的8个城市都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廊坊依靠自身的土地、区位等优势,将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一起,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黄金点”(魏后凯,2006)。
二、廊坊的自我定位
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城市定位是否合理,产业定位是否科学。如果一个城市的自我定位本身就不合理、不实际、不科学,势必会严重影响这个城市的发展。
廊坊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定位为“城效型”,90年代的定位为“外向型”,进入21世纪,将定位调整为“生态型”。应该说廊坊的城市定位在随着周边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不断地调整优化,十年一发展。“城效型”“外向型”“生态型”三种定位的内涵不同,但相互联系,标志着廊坊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着廊坊发展理念的进步和驾驭能力的提高。
“生态型”城市定位的全称是“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凸现集群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定位不但符合廊坊的实际而且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图1为廊坊市的工业发展定位,可以看出廊坊工业发展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发展高新经济、循环经济。
三、廊坊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图2为2001—2010年廊坊市生产总值及发展速度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十年间廊坊的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04—2007年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6和2007年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在15%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和2009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逐渐回升,达到12.5%,发展势头良好。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05至2009年,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数量和利税方面均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134家,是2005年的1.66倍,实现利税144.6亿元,同2005年相比增长了3.5倍。2009年廊坊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0,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01年廊坊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为1:2.82:1.59,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3:2.93,十年间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大的调整优化,这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1为2001—2010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廊坊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其中2006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9.0%,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5.1%;2007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达19.6%;2010年廊坊市经济已经逐渐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三河市成功借势京津
三河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2公里,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廊坊所辖1区、2市、6县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区。近年来,三河市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常年位居廊坊市首位,是河北“十强”,全国“百强”。2009年,三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占廊坊市总产值的22.8%。三河市经济能够表现出如此强的活力,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诀窍是一个“借”字,依托区位优势,“借势”京津,三河市通过对接交通、对接基建、对接服务、对接产业成功地打造了与北京的无缝对接。
传统产业如食品、蔬菜、花卉、建材等努力打造京津的供应基地;制造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围绕驻京跨国公司、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总部基地和各类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产业及高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在三河的发展思路;服务业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定位于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努力吸引京津居民来三河旅游休闲、消费娱乐,各类大型企业及经济组织进行商务活动。三河的各类型产业正是通过找准定位,与京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得以获得蓬勃发展。
三河市“借势”策略的成效已经逐渐显露,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值得其他各县(市)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对三河的影响远远超过天津,这也是整个廊坊“借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天津牌”尚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与建议
1、廊坊市准确把握自我定位。通过对城市定位的不断优化,逐渐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找准方向,确定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工业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稳步加强。
3、三河成功借势京津,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三河市通过成功打造在交通、基建、服务、产业等方面与北京的无缝对接,全面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外资本,最终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借势经验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柏素敏,刘雪.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途径思考[J].职业时空.2009,8.[2]米新英.优化廊坊市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01.[3]沈方,宋建林.基于区域经济的廊坊市产业结构变革与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05,04.[4]宋建林,王中帅.廊坊市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09,23.
第二篇: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
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研究
未江涛 姚胜安
发布时间:2009-04-2
2摘 要: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引领优势。目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渐突出。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在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布局的集群化,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和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对策,一是加强政府宏观指导;二是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三是正确对待“退二进三”政策;四是加强环境建设。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国内外对城市中心区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伯古斯(E.W.Buogess)在研究芝加哥的城市空间结构时,把城市结构按照圈层进行划分,由内向外依次为中心商务区(CBD)、过渡地带、工人住宅区、高级公寓住宅区、通勤区,并指出中心商务区就是城市中心区。英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就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把城市的中心城区称作城市中心区。国内学者宋文新则提出城市中心区应该是城市的经济中心区,是城市的主要经济活动区,该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土地产出率最高、人口最密集、活动最频繁,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的特征[1]。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城市中心区的内涵界定存在不同的阐述,但本质特征都是一致的,即城市中心区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具有引领优势。
一、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
(一)城市中心区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心区的职能高度集中,产业和要素不断向中心区聚集。但是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中心区的核心优势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困扰着中心区的可持续发展。巴黎市中心区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战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巴黎市中心区由于具备相对优越的投资和宜居环境,产业和人口迅速增加。当聚集规模超过中心区的可承受力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基础设施不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发生[2]。上海市中心区早期把“生产中心”作为上海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心区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工业得到了急剧膨胀,并带动了相关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涌向中心区,导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心区人
口密度达到惊人的程度[3]。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上海市中心区的发展。
(二)城市中心区面临“空心化”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郊区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心区产生一种“稀释效应”,直接导致中心区的产业和要素不断向郊区迁移。当产业与要素迁移达到一定规模后,中心区便失去了规模经济效应,存量产业和增量产业都将向郊区迁移。上海市中心区早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使一部分居民外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的压力,但以零售业为主的一般服务业也逐渐外迁。巴黎市政府在实施工业分散政策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巴黎市中心区工业结构高度聚集带来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工业部门的不断外迁,中心区的税收来源逐渐萎缩,财政收入不断减少,导致了城市建设滞后,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心区的产业和人口同步发生了外迁。
二、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
(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根据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研究结论可知,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国民经济部门结构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大,并成为现代社会中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产业部门[4]。因此,衡量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是否高级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高低。根据我们对国内外部分城市中心区的研究,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在努力扩大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这一点可以通过广州市中心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得到验证。2006年广州市中心区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为20.16:79.39,相比较2001年的二三产业产值构成比重而言,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4.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了6-51个百分点。因此,城市中心区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继续呈现高级化趋势。
(二)产业布局的集群化。产业集群化是以某一特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既进行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展开多种形式的相互合作,形成紧密分工合作的产业活动集群体[5]。但是早期的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比较分散化,导致生产规模小型化、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化、生产效率低下的局面。特别是产业布局的无序性造成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影响了城市中心区资源的最优配置。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发展应以产业互补为原则,形成符合各自优势的产业集群。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的集群化不仅有利于土地的集中利用,而且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中心区产业布局将会向着科技园、商圈、商务中心等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三)服务产业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服务业部门的从业人数逐渐上升,城市功能
也从原来的物质生产中心逐渐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管理中心和科教中心转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方向,即以社会服务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比重逐渐降低,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会展、物流等现代性的生产服务业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著名学者李江帆教授(2003)对此指出,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和传统服务业比重的下降是第三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将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一种格局。
(四)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渐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第三产业内部的服务业也加快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行业转换,其中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高附加值化的重要助推器。生产服务业主要包括从实物产品生产领域分化出来的产品研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咨询、服务营销、物流配送等领域;生活服务业主要包括休闲娱乐、现代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城市中心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将形成以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另外,在城市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现代服务业领域的行业附加值还会不断得到提升。因此,服务领域的高增值化将成为城市中心区未来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三、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城市中心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政府必须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扶持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把现代服务业确定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中心区被分割为隶属于不同行政管辖的区域,致使各区域间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缺乏充分的协调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程度的趋同现象,在某些产业和行业方面甚至形成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为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驻本区域,各区域之间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展开大比拼。区域中的一些企业也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各区域之间不断地流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逃税现象的发生。因此,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特别是加强区域间政府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心区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升级。
(二)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要求。首先,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资源要素和产业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会在中心区与外围区域之间进行不断地流动。当中心区资源要素和产业过度集聚,并超过一定的“度”时,由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现象就会转化为规模不经济现象,资源要素和产业便会离开城市中心区,寻求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随着产业的逐渐外迁,中心区高度集聚的人口也会随之外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超负荷运转压力。其次,城市中心区的产业在进行空间布局时,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调节要求,在级差地租的影响下,根据地均产值的高低和产品附加值的高低,决定不同产业的合理布局。地均产值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应该继续留在中心区,而占地面积大、地均产值低、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制造业应该实施外迁。第三,对于那些长期以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业、金融保险、证券、电讯等行业,应该逐渐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须正确对待“退二进三”政策。目前,国内外城市中心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往往采取“退二进三”等相关政策,例如,上海市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提出了“退二进三”以及“存量调整与增量合理布局相结合”的产业政策,对上海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巴黎市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也制定了“工业分散”的政策,通过工业的外迁实现巴黎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这种“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城市中心区早期的产业结构置换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心区通过空间置换,为引进现代服务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工业外迁过程中,绝对不能搞“一刀切”的政策,而应该根据行业的具体特点区别对待。对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可以采取“园区集聚”的方式,通过迁入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那些轻工业行业,例如时装加工、室内装修等行业应该有选择地留在中心区,通过行业自身的优化升级获得发展。因此,在实施“退二进三”政策时,应该具体行业具体对待,适当地发展一批都市型工业,而不能盲目地实施外迁。
(四)加强中心区环境建设。目前,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一般是打造现代化的“中央商务区”,对中心区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完成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加强中心区的环境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总部企业进驻中心区,实现中心区商务圈的形成。首先,应继续实施产业的空间置换政策,将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外迁,为中心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各种主题公园和标志性建筑,并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为中心区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第三,应加强中心区的软环境建设,通过改善办公网络环境、减少外部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措施,为中心区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参考文献:
[1]宋文新.城市中心区结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朱晓龙,王洪辉.巴黎工业结构演变及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2004,(5).
[3]张水清,杜德斌.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4]李江帆.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刘曰波,魏津瑜.产业集群理论——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过程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7,(11).《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第三篇: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模式
当前林区的发展,需要走向林区产业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之中,因此需要充分的考虑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现在资源的基础上,寻求林业与相关产业、林业各产业、林产品及区间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及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林业分类经营思想指导下进行,对天然林的管理和保护进行强化,而对丰产林进行重点建设,提高林产品的质量,加强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其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1.1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确定,是以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为依据的,这也是当前林区发展的具体要求,因为在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增加林业的收益,则需要在天然林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原料林生产基地,突出树种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带动本地的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特殊产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树种和材料。
1.2 打造核心生产项目和名牌产品
这是该模式得以实现的核心,森工企业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协调优势,在现有产业的格局下,发展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产项目,并以此来带动全林区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打造名牌战略,对外树立统一的形象。特别是在当前的一些生态旅游、山野菜加工及木制品生产上,更加加强产品的品牌效应,从而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林区经济的发展。
1.3 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
在林区的产业发展中,需要充分的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从而发展绿色农业和特色林业。建立中高档木才加工业,发展林区旅游业和环保产业,同时打造林区的交通网络,从而带动林区
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
1.4 提高林产加工业的素质
林业产业要想实现高度化,加强林产加工业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需要在现在林产加工业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整合,加强林产加工业的高科技含量,从而扩大其发展规模,使其向规模化和高效益化方向发展。加强对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的扶植和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实现林产品生产企业的优胜劣汰,加快非木质产业的发展。
1.5 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业
林区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具有数量及类型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不仅可以感受到林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也有着古朴的民俗民情。而且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能够很好的迎合当前旅游者的喜好,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的增长,林区的各项专项旅游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林区开发建设的较晚,而且林区人口密度较低,其生态环境保存的较好,在夏季季节,森林内鸟语花香,林区内蓝天白云,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具备了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林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要重点发展经济林产品,利用先进技术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资源,努力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措施
2.1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的森林经营制度与经营措施,不仅是森林资源培育业发展壮大、提升水平的基础,而且也是其他相关产业,包括生态效益产出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原有森林经营技术、经营制度基础上,尽快建立、落实森林分类经营的基本制度,针对商品林、公益林采取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以收获不同的效益。天然林保护工程并不是意味着只是对森林实施被动保护,而应强调科学实施人为的积极干预,加速天然林系统的恢复,因而必须有恰当的经营措施。具体森林经营措施的确定要因地、因林、因经营目的的不同而宜,切不可一刀切,强化实施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2.2 建立林业企业市场化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所以林业企业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独立经济主体、自主经营的形式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因此林业企业进行企业改革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企业在针对于自身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林业企业具有特殊性,对于进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的企业是无法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的,而作为林产工业和第三产业不仅具备了很好的市场化运作的条件,而且通过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加快企业改制的基础上,会在市场上取得更快的发展。
2.3 加强宏观调控,规范林业产业发展
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要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这是林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世界许多林业发达国家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在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制定林业产业政策,进而实现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发展重点的转移与变化,尽快制定林业产业总体发展政策和有关的专项产业政策,要分商品林、公益林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同时对于森林旅游、林产品深加工生产以及产业间关系等都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引导政策,以确保林业产业项目的调整和结构优化的全面实现。而对于林业产业的一般化管理应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完成,为此应鼓励成立非政府的社会经济团体组织、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提供信息、业内交流、咨询服务、产品促销、调查研究、业务培训、相互沟通等,为政府和企业进行双向服务,同时承担一定的自律性行业管理职能。
2.4 实行合理的税收政策,减轻林业企业负担
在当前林区企业进行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应采取扶持的政策,在税收上实行优惠,从而使林业企业尽快完成转型。同时税收政策还要根据具体林业生产经营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原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于必然进行转产及结构性调整的企业和进行非木资
源的生产项目,要在税收上予以减免,从而推动这些项目得以快速的发展起来。结束语
林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需要加林对林业产业科技的投入,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林业产业水平,由于当前林业科技水平还无法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相适应,所以需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力度,使林业资源得以尽快实现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同时还需要加强管理上的科技投入,提高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林区经济的更快发展。
第四篇: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精选)
[47]索纾.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2008.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白芝霍特和熊彼特。早期的经济学家们分别从工业革命、创新以及企业家才能角度,阐述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对于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看法存在许多争议,但总体上说,无论经济学家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倾向于认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二战后,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奇迹,有力地证明了金融体系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作用于各产业来体现的,即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在现实经济中表现为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规模的扩大,国民收入的提高,还体现在经济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持续优化过程,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标志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能否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结构性问题是困扰不少国家经济发展的难题,我国面临经济发展与体制转型的双重任务,因此,结构性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更为突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失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是我国实现经济健康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直接推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投资格局己经由过去的财政主导型过渡到金融主导型。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实现机制,对于各产业、部门、地区间的资源流动、合理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如何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围绕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这一主题,运用产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投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以金融发展为主线,建立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框架,在梳理考察产业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主成分分析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以银行信贷为核心的金融中介对产业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间接融资主导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受到银行信贷结构的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引发了结构的失衡。为发挥金融中介的资源配置作用,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
2.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证券市场是促进产业调整的重要渠道。股票市场通过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影响产业调整,即通过企业上市为新兴产业募集资金,并通过并购等手段,促进朝阳行业的成长和夕阳产业的退出。鉴于我国股票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尚未表现出来
3.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动力源,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主要通过增量调整影响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扭曲,金融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但其效应尚未完全表现出来。
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中介发展;2.发展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3.推进金融创新,矫正金融扭曲。
第五篇:电影市场与产业研究论文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硕士MFA研究生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电影市场与产业研究》课程论文
任课教师:俞剑红 系别:文学系
研究方向:电影剧本创作 学生:李非非
完成时间:2013 年12 月 18 日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对策(策略)
成绩: 评语:
战略对策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段和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能是科技、教育、管理、政策、法律的。本节主要从中国电影产业的完整价值链打造方面进行具体的现状、问题和解决手段进行分析。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分析
(一)、投融资现状
1、随着2003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第20号令《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和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商务部第43号令的实施,国家电影产业的准入门槛被打破,电影产业各个环节的投融资格局已经突破了由国营企事业占据的单一化局面,多元投资局面初步形成。
2、从2005年到2006年的电影产业发展情况看,国有资本、民营和社会资本,以及外资的进入,使得混和资金运作已经成为电影投资的主要形式。
3、民营机构逐渐取代国营机构而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二)、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1、从整个产业的投融资规模来看,电影产业的资金总量不足,从2004年的41亿元,到2005年的50余亿,虽然有接近25%的增长率,但相对电影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而言,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就完全不相称了。电影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必须有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实现整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除了少数国产大片以外,大量的影片拍摄完成即进入仓库保存,投资得不到有效回收。国产影片的这种市场表现和国内市场环境的不透明,导致了国际和行业外社会资金对于进军电影产业信心不足。
3、电影是一门风险和回报率都非常高的产业,其持续的市场运转有赖于金融服务和贷款保险等行业和机制的发展。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从《夜宴》和《墨攻》开始,在制片领域才刚刚起步;在电影院改造的环节因为受房地产开发商机的带动有一定进展。但在产业链总体上还没有形成气候,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发展,而且极其容易受到国家总体金融形势波动的影响。
(三)、拓宽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效率的重点建议
融资问题是扩大电影产业资本规模的关键,是电影产业以投资拉动增长和刺激消费的保证。从产业发展上来说,融资问题的解决是对电影产业的整合营销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战略的保证。
1、建立电影产业的金融信贷保障制度: 建议国家广电总局从“电影专项基金”拨出一定额度设立电影拍摄信贷保证金,替一定上限的影片贷款提供政府信贷保证,协助电影投资者向银行申请贷款。政府充当贷款保证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当影片制作失败或者票房失败时,由银行和政府主管机构分别拥有该影片的版权收益,剩余收益归影片投资者。
这项制度的核心是要成立贷款融资履约的保障机构,监督贷款人不滥用这项制度。保障机构可以由广电总局信贷机构兼任,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行业机构或者协会执行。
2、借鉴韩国经验,将电影产业划分为文化创意风险产业,由国家设立基金直接向电影产业实行贷款扶植。
3、建立、健全国家电影版权抵押贷款制度。政府贷款可以高达制作成本的50%,可用于制作、发行或其它宣传活动,但必须在一定2到3年时限内归还。贷款前,政府主管机构必须与贷款人商定具体的投资汇报和利润分享计划,并与贷款者共同拥有电影版权和其它使用权,直至贷款资助额完全收回为止。
4、改善电影产业基础环境。建立健全高透明度的信息流通渠道(建立行业信息库),提供可靠的制作成本、票房及发行纪录等多种数据,作为融资机构审批信贷、评估风险、电影回收能力,以至监控电影制作预算等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重视政府文献资源的整合,广泛发布制作合约、电影融资等所需的法律文件,对电影界补充或掌握电影业融资知识提供参考。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制作环节分析
(一)、中国电影制作的现状
2005年国产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了260部,2006年330部,再次刷新了中国故事影片生产总量的记录。总体上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电影制作中面临的问题
1、后期制作环节薄弱。由于整个产业的资金规模欠缺,导致电影的后期制作基础设备老化,产业技术更新较慢。国家除了中影集团所属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和上影集团所属的上影数码两个数字制作基地以外,整体的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制作水准差距较大。总体上,国家电影产业的数字技术开发和软件应用现状没有形成规模,大部分国产影片在后期制作上不够精良,甚至是粗制滥造。
2、数字化创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尤其是既懂电影艺术创作,又熟谙数字技术制作艺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
3、支持电影制作的服务不够到位。虽然有山西的“乔家大院”等文化品牌深深地受益于电影艺术这种创意传播的好处,但至今深刻认识到电影产业所带来的“线下”经济利益特性的地方并不多。在美国,许多州为了吸引电影剧组前来拍片,出台了名目繁多的税费减免和免费服务措施,韩国也是积极为世界各国前来拍片的剧组提供优惠的服务。
(三)、重点建议
产业制作环节的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人才的因素,一个是基础设施的因素。在这一产业环节上,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配合人才战略、数字化战略和“请进来”战略的实施。
1、进一步加大国家在数字化后期制作设施方面的扶持力度,直接瞄准国际一流水准。这类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作为国产电影制作的平台,更重要的,可以借助产业技术更新的历史契机,实现整个产业制作水准的后发式跨越发展,吸引国际制作企业的进入,参与国际分工,加大电影产业国际收益,同时进一步带动国内的创作制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由于后期制作的固定设备耗资巨大,建议政府在这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2、加强对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复合型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一方面可以加大对于国家数字影视高等教育机构的扶持。对企业的在职人员培训给予资金补贴也是一个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专业人员培训基金,各企业只要缴纳他们制片经费的很少比例,比如5%,就可以让他们的员工得到政府主办的专业技能在职培训。
3、从政策和资金上,对新兴影视技术公司和新人的发展给予帮助和扶持促进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4、为电影制作提供更便利的管理服务。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拍摄场地的费用,低价提供废弃公共设施以供拍摄;为特殊场地的租用提供政策上的便利,手续上制定规范的程序;在各个地区建立专门组织,为国内外电影摄制组提供具备各种专业技能的“线下”服务人员,包括群众演员、保安、搬运工、木工、厨师等等,同时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电影发行与市场开拓分析
(一)、发行环节与市场开拓现状
在我国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中,发行环节的模式呈现出与制片商和放映商两极融合的特点。在打破了历史上电影发行由“中影公司”实行统购统销的体制后,现在的每一个具备拍摄影片资格的制片厂都具备了直接与电影院和院线商谈拷贝发行的权利。许多民营电影公司为了加强对于影片放映市场的控制权,纷纷采取这种方式,实现了制片机构与发行机构的融合。
由放映商联合起来的院线公司也在另一方面获得了针对影片发行的更大控制权。这就是从2002年开始发动的院线制改革运动。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组建院线36条。各大院线都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排片的运作。
对于市场开拓而言,国内电影的6000多块银幕中,只有约一半可以进行规律的电影放映。而中国电影走出到国际舞台的步伐,也是刚刚开了个好头。
(二)、发行环节与市场开拓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的影片发行公司力量弱小。尽管政府管理部门对于影片发行公司的准入门槛降到很低的程度,但是,由于资金上的先天不足,同时,得不到制片公司的优良作品资源的支持,他们一般都会在与民营制作公司一体化发行单位的竞争中落下阵来。这类专门化的影片发行公司的缺乏,将导致市场发行领域垄断的倾向,不利于电影产业合理价值链的形成。
2、院线制改革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大部分的院线公司存在只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非市场竞争的产物,以资产连结的影院为数不多,许多影院其行政隶属关系不归院线所有。因此,院线公司与签约影院之间根本无从谈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问题。
3、海外电影市场的开拓不够。除美国之外,世界上各国电影走出国门,充分享受国际电影市场资源的重要做法就是合作拍片。我们国家也成立了合作拍片公司,但是在合作拍片的税收减免优惠措施等方面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此外,国产影片在国外的发行网络也很弱小。中国电影除了积极参加国际上有名的电影电视节,还要充分利用外交、经贸等方面的关系帮助中国电影文化进行世界传播。
(三)、重点建议
电影产业在发行环节的发展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拓展已有的国内市场,思路是大力实施整合营销战略、公益战略和西部战略;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拓宽和利用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1、建立专门面向市场发行方面的贷款或者信贷保障制度,促进发行环节的市场竞争。
2、进一步深化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资源整合的院线制改革。
3、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国内的电影市场一贯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国家应该与公益活动计划结合起来,让国内更多的观众能够与自己心仪的电影艺术作品得以见面。
4、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包括鼓励和支持制片商的多国融资和国际演员的选用,共担风险和共享版权收益;大力组建国际影视节目营销网络,包括对国际合作伙伴给予营销资助;定期编辑整理国际影视市场消息,提供给电影界人事参考和了解国际动向。
四、政府对于电影产业的公共产品属性管理政策分析
(一)、关于电影产业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外部性影响
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物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其消费过程中的非排他性。
电影这种在一个影院或者某个地方,可以容纳众多人同时观看一块银幕的方式决定了它消费中的非排他性——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大家谁都能来看同样的电影。非排他性的特点使电影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可以让许多人同时消费,还可以反复消费,同时这种消费还具有极大的外部收益,又称溢出效应,这也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的根本原因。就像教育提高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这一结果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具有价值,教育产品由此具有了外溢性。
在电影产业中,儿童电影、农村题材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的外部收益对一个民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类电影往往因为受众的局限性以及题材表现上的难度,拍摄数量少、作品票房少,像儿童电影甚至存在拍出来没地方放的尴尬。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政府就需要也必要以一定的方式,对这些尤其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电影给与一定的政策和资金上的补助,平衡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
(二)、农村题材电影和儿童电影管理政策现状
1、拍摄方面: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城市文化的迅速发展驱赶了农村题材电影。1989、1990、1991年连续三年农村题材电影都只有七八部,1997年农村题材电影只有四五部,成为自1981年以来的最低谷。1999年以后,随着电视电影这一新的媒介与艺术形式的兴起,平均每年生产的农村题材影片(包括电视电影)大约20多部,占全年故事片生产总量的15%左右。
儿童电影也在我国电影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国家专门成立了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孩子们服务,我国多部儿童电影获得国际著名大奖。
2004年2月6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对资助儿童题材、农村题材影片制定了实施细则,以进一步鼓励摄制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作品《关于资助儿童题材、农村题材影片的管理规定》,《规定》指出“每年计划资助儿童题材影片10部,农村题材影片10部,每部影片的资助金额待影片投放市场后,视综合得分而定,原则上不超过80万元。用数字技术摄制的原则上不超过40万元”。
2004年中央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广电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作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下发,使儿童电影得到了更大力度的扶持。比如,电影局设立了少年儿童电影创作专项资金,每年1500万元,每年把原来扶持的10部少儿题材故事片指标扩大到20部,此外,每年还拿出500万元重点扶持动画影片的创作生产。
通过政策的扶持,在农村、儿童以及反映我国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戏曲片的数量上有了一定的增长。如2005年,我国共拍摄农村片38部,比2004年增加了15部,增幅为65.2%;儿童片25部,比2004年增加了9部,增幅为56.3%;戏曲片2部,与2004年持平。据广电总局电影局有关人员介绍,截止2006年11月底,全年农村题材和少年儿童题材影片的产量已经超过了100部。
2、放映方面
如果说农村题材影片和儿童电影在拍摄方面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放映方面,却遇到了空前的困难,绝大部分根本进入不了城市电影院线。
在农民盼望的农村,电影放映队逐渐消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国家启动了农村电影放映的“2131工程”。2005年被确立为“农村电影服务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实施。到2005年末已采用数字放映设备54套,16毫米电影放映机891台,发电机127台,放映大棚15顶,采购节目130个,拷贝5700余个。为了解决放映的经费问题,国家对于试点放映工作实行了“企业经营、企业运作、政府买服务”的补贴模式,对每一场电影的放映补贴100元钱。2006年4月,广电总局又在浙江台州举办了“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工作会议”,开始在全国8个省区开展数字化放映的试点工作。截止2006年11月底,全国已经有1818套dMs数字电影放映系统投放到农村放映,全国的推广工作也即将推开。
儿童电影的放映工作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1991年,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广电总局联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生电影教育工作协调委员会(以下简称“协委会”),大力推动儿童电影“影教育人工程”的开展。协委会每年定期向全国的中小学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推出当的优秀儿童影片供教育部门组织选看,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全国各地“影教育人工程”开展的情况并不平衡。
(三)、农村题材电影和儿童电影管理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制作方面扶持的投入还是不够,每年获得资助的儿童和农村题材影片的数量还是太少。
2、对于农村题材的引导和发掘不够,较多的是现实主义类型创作,或者表现乡村的贫穷破败与农民的肤浅落后,忽略了农村题材的更多类型和元素,以及自然美和人情美。
3、扶持的面应该拓宽,需要资助的不仅仅是农村题材和儿童电影,还需要有其它真正表现本民族文化的影片,要体现出民俗化的内容、民族性的表现手法等等。法国著名影评人克洛德•卡利说:“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们的市场九成被并不反映他们生活的美国形象所占领。”那是很可悲的事情。
4、在放映方面,电影进农村进得还不深入,西部很多农村还是根本看不到电影。
5、放映设备落后,放映效果质量差的16毫米的放映机还是占多数。放映影片单一,片源是个问题。经费来源单一,维持困难。监督力度不够,还存在乱收费等现象。
6、比较起农村电影,儿童电影的放映工作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一费制”政策的影响。许多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片面理解“一费制”政策,将以前正常列支的“电影教育费”也作为乱收费项目予以禁止,严重影响了儿童电影进校园工作。令人高兴的是,2006年底,三部委全国中小学生电影教育协调委员会在河南省开封县组织召开了“优秀儿童影片进校园”经验总结恳谈会,会议精神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各方面的好评。
(四)、重点建议
抓好农村题材影片和儿童影片工作的龙头是要解决放映问题。公益放映战略和农村、学校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必将给农村和学校放映市场带来几何等级的增长,也必将带来对于相应题材和类型影片创作的刺激。做好这方面工作,必须依靠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作用。
1、继续做好农村电影的公益放映和流动数字化技术应用试点工作,尽快总结经验,在全国广大农村推广实施。
2、对于儿童电影的重视要上升到强化儿童传媒素养和培养儿童健全社会人格的高度给予充分重视,深入理解和处理好儿童电影教育与“一费制”等管理政策之间的关系,让儿童电影更好地进入到学校、社区和家庭。
3、政府应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保障对农村题材电影和儿童电影补贴、投资力度和补贴投资形式。
4、有关部门严格把好这些类别电影的剧本关,力求创作类型的多样化,避免纯纪实创作手法的跟风和主旋律电影的群体本位说教倾向,让各种类型风格的农村题材影片呈现在荧幕上。
5、增加对民俗内容或者民族化风格的电影的补助。这类电影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留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
6、开展好影企联合、文化下乡等各种有益活动,在社会上形成支持“2131工程”和儿童电影“影教育人工程”的良好氛围。
五、政府其它需要关注的激励政策
保持电影产业和事业的平衡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电影产业保持长久发展动力的需要。“双业并举”战略,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始终给予重点注意的战略对策。在电影事业的发展方面,除了对于农村电影和儿童电影的重视以外,政府还需要精心实施以下战略对策:
(一)、精品战略。电影产业的兴旺和持久发展,离不开电影创作内容的繁荣和兴旺。商业电影的逐利本性经常会导致影片创作的简单化、类型化、内容贫乏化、低俗化等弊端。政府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创新艺术表达手法等类型影片,要一以贯之地给予支持。
(二)、电影产业的“版权开放”新策略。在盗版猖獗的背景下,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重大命题是探索出保护知识版权的有效机制和体制。另外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国际上新兴的“版权开放”新思路。
“版权开放”的模式,就是通过放弃“版权”原有意义上的“所有权利益”,把拥有的知识版权开放给所有人自由的传播和使用。但是,“版权开放”模式保留了知识版权拥有者的“版权开发权”。版权拥有者可以通过在版权作品上附加其它商品广告等方式开发版权的附加价值。因为优质版权在开放后可以迅速形成一个广大的传播群体,版权光靠附加价值的实现就可以完成成本和利润回收。
电影产业属于典型的超低边际成本扩大再生产行业,完全契合“版权开放”模式的特点。对于非商业大片类的大多数电影产品,尤其适合进行“版权开放”模式的经验探索。在这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官方信用力量发挥政策的推动作用。
(三)西部工程。开发大西部,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国家通过地区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也可以在电影产业市场的扩大和地区经济梯度开发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中国电影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市场研发措施分析
(一)、现状分析
1、我国电影产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主要由专业高等学校承担。其中,最重要的学校是1950年建立的北京电影学院,该校专业设置齐全,专业教学、科研和创作队伍力量齐整,学生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毕业生成就显著。其它的高校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
问题是除北京电影学院外,其它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理研究为主,与电影产业实际工种的知识要求存在错位现象。
2、电影产业的在职人员培训也大部分由个人到专业高校进修完成,行业性的专业技能训练欠缺。
3、我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研发工作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具体表现为行业统计数据少,统计不及时、不准确,统计方法落后等等。这个问题是与我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协会组织、专业咨询机构等的不发达直接关联的。
(二)、重点建议
1、政府主管机构要牵头抓好产业人才的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对于在职人员,要以产业技能的实际需求为根据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大力加强从业人员对于数字创作技能的培训。培训经费可以由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出资。
2、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专业高等院校的备用人才培养工作。政府主管部门要同高校保持互动对话,保证高校未来人才培养方案与现实产业人才需求的契合性。具体举措可以是与高校开展教育共建,从“电影专项基金“或者“影视互助共济基金”中拨出专门经费予以支持,也可以是科研项目合作、学术论题探讨、产业政策咨询等等。
3、政府主管部门从相关基金中拨出经费设立专门的年轻专业人才创业经费扶持制度。
4、政府主管部门聘请产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政策咨询和研究机构,定期开展行业资讯的调研,将研究成果提供政府领导决策参考和全社会投资参考。
5、加大对于电影专业博物馆、资料馆、图书馆、研究所等相关公益机构的经费资助和政策支持,鼓励这些地方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科研、艺术讲座、专题电影艺术展映、电影制作短训班等公众艺术文化活动,浓化全社会的电影艺术创作和消费环境,提升公众的电影艺术素养,为电影产业的勃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6、电影产业主管部门联合国家文化和艺术管理等部门开展对于创意影像媒体艺术的扶持和推广工作,以期对于电影产业的创意表达产生有益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