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年会论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课件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李经龙1 李晓洁 周金陵
(安徽大学 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天然耦合性、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作用使得融合发展成为必然。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以合肥市为例,就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缘起、融合发展的必然性、融合发展的现状、融合发展的路径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合肥市目前存在融合机制不顺畅、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合肥市两大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Hefei
Jing-Long li,Xiao-Jie li,Jin-Ling zhou
(AnHui University,Business School,Department of Tourist Management, AnHui HeFei 230601)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trend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The natural coupl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market makes the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become inevitable.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ajor industries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optimized upgrad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aking Hefei city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origin of the two industries’integrating development,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and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ing development.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 Hefei city,the fusion mechanism is not smooth and the fusion level is not high.Finally,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development in Hefei,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tourism industry;integrating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李经龙(1978—),男,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手机:***,E-mail: jinglong7021861@aliyun.com.李晓洁(199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周金陵(1992-),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省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资助(培养计划编号:AHLYZJ201508)。前言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的行业。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产品为吸引物,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两大行业联系紧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缺少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缺乏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也是不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只有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用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来诠释旅游,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加具有生命力。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今全球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的必然要求,其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1] 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缘起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早在1986年,旅游经济就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中,开始从接待型事业转化为产业。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作为一项战略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推进。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制定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信息、物流、建筑等行业融合发展”,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各地发展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特色展览等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促进由单纯观光型向参与式、体验式等新型业态转变”。而合肥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还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天然条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2.1天然的耦合性
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高关联度的产业,其影响力可以渗透到任何行业。旅游行业的渗透性也较高,不仅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内部行业,还涉及多个外部相关行业。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其他行业的支撑,反之旅游行业对于其他行业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产业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文化产业能够延伸旅游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促使旅游产业发挥更大的产业价值,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2.2政府引导
[3]
[2]近年来,国务院、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为了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都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其次,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基础设施作为支持,但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额度大、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这决定了政府在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政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创建了平台。此外,政府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会吸引投资商对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以及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进行投资,这使得人才、资金、技术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集聚,促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也充分发挥了其舆论宣传的作用,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2.3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也逐渐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移,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元需求。旅游者更加注重具有文化内涵的体验式旅游。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旅游产业具有观赏性,文化产业侧重于体验性,两者的融合可以延伸旅游产品的内涵,从而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2.4市场供给
旅游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传统的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已经趋于成熟。当今旅游行业竞争激烈,旅游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迫于生存的压力和对利润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逐步尝试业态创新,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中,使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5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产业边界快速向外延伸,产业融合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产业的融合已逐渐从产业间的融合扩展到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现代科技作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加速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程,提高了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已成为产业融合的桥梁和纽带。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3.1资源融合
资源融合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资源融合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的依托空间,从而拓展了文化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业中,可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产品。如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产品,创建文化旅游品牌,促进由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进行转变,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新业态,培育新产品。3.2技术融合
[1]
[6][5][4]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核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创新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技术的支持,文化产品的技术优势较为明显,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将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能够给旅游者带来新的体验,使旅游产业具有科技内涵。譬如通过将旅游产业与智能服务、文化演艺、影视摄影、写生绘画、拍客创客等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产品。3.3市场融合
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青睐。此外,新型文化产业和创意性文化产品更受到青少年的强烈追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整合了多方面的元素,提升了两大产业的魅力,进一步拓宽了其市场空间。3.4功能融合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功能和旅游功能,还具有经济功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还增添了新功能,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建立历史街区等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不仅促进了特色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还提升了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赋予了景区新的功能,丰富了旅游形象,使旅游产品更加具有文化内涵。3.5界域融合
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包括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环节。文化产业的价值链由创意生成、产品开发与制作、商业推广、最终消费等多个环节组成。两大产业在发展的任何环节都存在着融合的契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可打破原有的产业界限,通过产业间经济活动的互补延伸产业价值链,赋予原有产业新的功能,使融合后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如将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向旅游产业延伸,建造文化创意主题公园;也可将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向文化产业延伸,形成动漫与影视旅游、表演与演艺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
合肥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顺畅
合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文化局、旅游局、城市规划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规划管理。为便于管理,各部门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然而,就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问题而言,不同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沟通,出台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缺乏统一的口径,从而导致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不利于产业融合的持续推进。其次,缺乏地方性政策法规,不能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4.2融合程度较浅,融合类型单一
纵观合肥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多属于较为浅显的融合模式,没有富有新意的产品,融合形式较为单一。以包公文化资源为例,河南开封市在包公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融合产品既有包公传奇故事展,又将包公的事迹,如“包公开衙仪式”、“包公断案”等以演艺的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更有与包大人合影、畅谈千古事等体验式旅游。这种融合方式[7]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了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而合肥仅有单独的包公祠、包公墓等景点,并未借助其他产品丰富融合包公文化,对包公文化资源的重视度和提炼开发程度亟待提高。合肥对于三国文化的内涵挖掘程度也不够,整合度较差,在合肥并没有恢复古战场旧址,也没有展览馆和陈列馆来展示三国文化。再加上重视程度不高、服务不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4.3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人才缺乏
目前,合肥宾馆酒店的接待能力不高,合肥的餐饮业也缺乏特色的产品来吸引外地旅游者。其次,在交通方面,合肥尚未开通旅游公交专线,到各个景点的公共交通不够便利。再次,合肥景点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以包河公园为例,景区内没有导游服务。旅游者只是被动的接受景区传达的文化主题,走马观花的看风景,不能深入了解景区内在的文化内涵。此外,目前合肥旅游产业还存在人才比例不合适、人才发展潜力不足、人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4.4缺少品牌意识,宣传推广不到位
以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合肥与许多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如无锡有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杭州有宋城、东方文化园,苏州有吴越春秋主题公园,而合肥的主题公园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包河公园和逍遥津公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再加上宣传不到位,使得合肥的三国文化、包公文化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
合肥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1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机制
由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要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首先,合肥市政府要尽快制定合肥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入,提供财政拨款和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产业融合。其次,要出台地方性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融合发展环境,为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保障。再次,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可建立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旅游文化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合肥市市长任组长,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的负责人任副组长,根据全市总体规划制定各景点的发展规划,注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支持文化旅游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合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5.2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创新融合产品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将合肥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在开发文化旅游融合产品方面,深入挖掘文化的精髓,打造多元化且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如将具有地方戏剧元素的徽剧、庐剧、黄梅戏、花鼓灯进行串联,以包河公园、逍遥津公园、三河古镇为地点,将合肥的三国文化、包公文化、太平天国文化以戏剧的形式进行演艺,向旅游者展示合肥丰厚的文化内涵,吸引旅游者,延长其停留时间。还可以在目的地挖掘一个富有创意的[9]文化主题,使原本单调的自然风光富有文化内涵,如打造《印象巢湖》等演艺产品,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要做好名人故里游,围绕包公、李鸿章、刘铭传、周瑜、文翁、杨行密、丁汝昌、聂士成、冯玉祥、段祺瑞、卫立煌、孙立人、杨振宁、董寅初、吴邦国、李克强等合肥名人,做强名人文化旅游产品。再次,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发展节庆旅游。如大圩生态园的葡萄文化旅游节和长丰草莓节,以节庆旅游、休闲旅游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旅游线路设计方面,旅行社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以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如逍遥津公园—教弩台—三国遗址公园等三国古战场旅游线路,逍遥津公园(三国文化)—包河公园(包公文化)—三河古镇(太平天国文化)等合肥古文化旅游线路,科学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科学教育校园文化旅游线路。5.3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人才培养
合肥应加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酒店星级标准和服务水平,开发不同档次的宾馆酒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还应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主题文化酒店和主题餐厅,推进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在交通方面,开通城市旅游专线,打造景区之间的快速通道,便利游客出行。另外,景区要定期发布有关景区的信息,如门票价格、拥挤指数、主题活动等,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导游智能服务,将景区的人文历史文化融入导游词的设计中,使旅游者能够深入了解景区的文化内涵,感受合肥的城市魅力。在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事旅游行业;政府和企业需要引进高层次的旅游文化管理人才,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通过资金赞助、师资支持等形式,加强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培养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5.4树立文化品牌,加强宣传营销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逐渐从旅游资源的竞争转变为旅游品牌的竞争。针对目前合肥市品牌意识不强的现状,品牌的塑造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快培育民营文化旅游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文化品质,以品牌促发展。策划利用具有社会影响和名人效应的事件来吸引媒体以及其他社会人群的关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要实现合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需强化宣传营销工作。在宣传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拍摄景区宣传片,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开展文化旅游讲座,提高合肥产业的知名度。利用互联网、4G网络、手机APP等在商业中广泛应用进行营销,以预订门票、餐饮服务、酒店住宿等为服务手段,为旅游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在营销方面,可通过套票的方式实现合肥市内部各文化景区联合营销,也可以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联合营销,譬如加强与池州、黄山、安庆等省内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以资源优势的互补来增强景区的吸引力。结语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均是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合肥作为安徽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和皖江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任。安徽省“十三五”发展战略也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合肥在山水旅游方面资源相对匮乏,观光旅游吸引力较弱。面对这一劣势,需要将当地特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融合。这样既可以传承当地优秀文化,发展当地旅游业,又可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文化保护、旅游发展和经济效益提升的共赢局面。总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实现合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必要路径和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黄细嘉,周青.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2,9:131-133.[2]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3]袁俊,张萌.深圳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模式构造[J].深圳大学学报,2011,28(2):17-21.[4]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209(1):169-172.[5]张辉,黄雪莹.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J].旅游学刊,2011,26(4):5-6.[6]程晓丽,祝亚雯.安徽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9):161-164.[7]朱欣悦,李士梅,张倩.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及拓展[J].经济纵横,2013(7):74-77.[8]林燕.合肥市建设特色文化创意主题公园路径探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5,32(3):112-114.[9]马琪.合肥市三国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二篇: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论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和提升,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区应通过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应借助旅游产业使更多人来内蒙古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弘扬文化,助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独具特色的民俗、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都对我区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形象等具有积极作用,也为我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内蒙古旅游游业一直以来就把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产业发展之中,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培育,已发展成为社会公认的高附加值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区的文化旅游业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文化和旅游呈现出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交互融合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良好态势。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在“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战略定位,突出了我区的旅游特色和优势,也为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强区建推进内蒙古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设提供了助力。新形势下,推进我区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我们立足当前,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内蒙古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创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是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明确自治区未来几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保障措施和发展重点,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调研全区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转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途径。二是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原有观念束缚,逐步建立起富有活力、协调统一、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的壁垒,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无缝对接,特别要在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间建立起协调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利用高校、培训机构和旅游部门,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支懂文化、专业精的人才队伍,并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专业人才以其拥有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四是做好宣传推介和营销传播。围绕主题旅游形象,办好各类节庆民俗和游艺民俗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影视等多种传媒手段,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策划,真正把内蒙古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出去。
二、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
在推动我区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并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和层次,走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一是要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大力设计、完善和推广蒙古风情游、鄂伦春特色捕鱼、鄂尔多斯婚礼等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同时要开发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使游客充分体验和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二是要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北丝路文化、突厥和回鹘文化等历史文化,继续开发古城遗址、古长城等,使游客了解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要挖掘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本着保护草原生态的原则,开发人文生态旅游产品、探险生态旅游产品等,使游客领悟草原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四是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修缮和维护好革命文物和重大爱国主义历史事件遗址、纪念馆等,使游客在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程式化模式,把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游客喜爱的文化大餐,转化为既有鲜明特色、又有很强参与性的大众消费旅游产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包装、改版、升级,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如设立“三少”民族生活体验旅游主题,让游客走进“三少”民族生活区,学习民族乐器的制作和使用、传统民族服饰的佩戴、牧民食物的制作流程等,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状态,增强旅游感受,刺激旅游消费。
三、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要想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树立鲜明的主题旅游形象,实现文化资源保值增值,必须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要抓好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开发,沿历史发展脉络,融入蒙古族原生态文化和现代文化创意,以新型的旅游产品为载体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要进一步挖掘知名旅游景点景区的文化潜力,对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景点景区,以迎合当代人文需求的形式展现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族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特色等,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其打造成引领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品牌,做到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从不同层次向外界展示和宣传全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要引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文化旅游热点地区建设,以名镇、名街建设为重点,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聚区。另外,我区文化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旅游体验也不全面,草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存在既重复又割裂的现象,品牌效益难以发挥。只有将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进行优化重组,才能使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互补优势,形成优质文化旅游产品链;只有打破地域界限,资源共享,才能满足游客对文化内涵的需求,才能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全区文化旅游品牌进行有效整合,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发挥规模效益和联动效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的创新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注重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素养,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把体现人文关怀、提升文化内涵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文化旅游化需要培育多样的旅游载体,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拓宽游客的参与领域,把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元素贯穿其中,让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一同肩负起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使命和责任。当前,内蒙古旅游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雄厚的产业基础,独特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十三五”宏伟蓝图的徐徐展开,我区必将迎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春天。
第三篇:**市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北海市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北海市旅游局
镇威
北海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浓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为北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92年北海银滩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1998年北海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成为重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步入低潮,北海旅游也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旅游产业与拥有的资源禀赋和公众的期待形成较大落差。特别是近年来,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北海长期缺乏产业支撑的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相形之下,旅游产业成为了北海全面发展的短板,正如王小东书记指出的,“旅游已成为影响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旅游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具有一般服务业所没有的许多独特优势。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旅游业不仅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能够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北海不存在要不要发展旅游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找准旅游产业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我们认为,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实现北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正确选择。
一、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背景与趋势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乏活力。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旅游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则是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能够将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出去,并对旅游产品可发挥提升品位和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将为拓展全市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注入全新的动力。
1、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顺应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人民的文化、旅游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文化、旅游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难以做强做大。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09年8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结合发展指出了方向。
2、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金融危机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新兴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作为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文化产业的反向调节功能,发挥旅游业在经济下滑中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既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又能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旅游业也进入到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旅游与文化的关联度、协同性日益增强。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融合越来越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
3、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市场化过程不同,旅游和文化在产业化程度上都存在着差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破束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旅游产业发展也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旅游和文化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预示着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二、北海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北海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突出特点的代表性的文化有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汉遗址文化、西洋建筑文化、疍家文化、客家文化和渔业文化等。与文化特色相对应的是遗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古迹。除此之外,古寺名人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相互交融。这些都为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充足的文化资源。但北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资源整合及沟通协调不够。文化资源丰富是北海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变成资产优势、资产优势变成资本优势必须有效地整合资源。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多个部分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对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由于职责不同,文化管理部门更多地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如何植入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旅游管理部门专注旅游产业,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特别是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旅游部门没有发言权,而非旅游部门缺乏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和动力,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市财政在文化项目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中均分别投入了大量资金,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积累使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从项目规划上没有考虑文化与旅游如何很好地融合,使项目内涵不够丰富,展示手段单一,消费内容偏于苍白,直观的表现是人气不旺,使文化宣传不尽人意,旅游消费也差强人意。有点项目甚至成为财政负担。
二是文化旅游项目创新创意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高端文化游市场日益广阔。北海的一些文化项目缺乏配套和旅游运作手段,旅游项目难以深入挖掘、植入文化内涵,出现自然景观旅游发达,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旅游欠缺的状况。新型的旅游形态需要借助高新技术、以及通过创意策划来实现,技术和人才缺一不可。北海在打造新型旅游业态方面,目前还做得不够,在旅游发展设计上主要还停留在景观旅游、旅游购物层面,各种文化产业元素没有发挥出旅游效应。全市虽然集中了较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类型单一,大部分旅游景区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接待水平低、综合收入少、规模效应不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拉动作用有限。
三是发展观念和体制改革滞后。北海旅游发展的观念有待更新,体制改革进程较慢,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单一,行业规模偏小。旅游景区分散管理、资源分割,造成行业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加之政策不配套,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文化的产业属性和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人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把文化看作政治的附属物,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混为一谈,忽视了现代群体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长期处于小而散,低水平的竞争状态,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及方式
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体制创新、产品创新、运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挖掘北海的自然及人文内涵,激活产业潜力,加强文化旅游联姻,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
1、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北海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最直接途径之一是直接将部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遗址展示园、博物馆、文化节事活动等。北海拥有多出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涵盖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塔石庙、古墓古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建筑遗址等。如合浦古汉墓群,著名宗教建筑有涠洲岛天主教堂、普度震宫等。古民居有曲樟客家围屋古民居、疍家吊脚楼等,水有党江、南流江、冯家江等,以及众多的汉代文化、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近代建筑文化的遗址遗迹等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这些文化资源优势嫁接到旅游产业,如依托其设立专题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园艺馆等,使文化旅游成为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2、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如发展演出娱乐业的时候,可发挥北海文化优势,通过对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和精心雕琢,对有北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将它们转变为旅游演艺活动,丰富旅游活动,激发旅游者爱国爱家的情怀。北海已经创作的《咕哩美》、《碧海丝路》和即将完成的《珠还合浦》、地方戏《老杨公》等就都具文化内涵和市场开发价值。将这些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3、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消费低是影响和制约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应依托南珠文化、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开发旅游纪念品,以本地疍家人、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业,促进北海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依托北海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如针绣器物、织锦、珍珠、贝壳雕品、海滩沙石、海底珊瑚等均可以赋予丰富的区域文化。此外,工艺美术品市场上珍珠饰品、铜凤灯、根雕盆景、竹编藤编、皮影贝雕等都是深深浸润了海洋文化、古汉文化等的营养,旅游市场上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如沙漏、玉器小座屏、椰壳饰品等也无一不是地方文化内涵丰厚的旅游商品。
4、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北海的知名度和区域旅游形象。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推广北海旅游形象,宣传促销旅游产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空前提高,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直观效果最好的信息载体。广播影视音像业要实现产业化,除了发挥其新闻媒体的部分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即它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给人以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北海及合浦的文化内涵丰富,历代名人群星灿烂,为广播、影视、音像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如定边爱民的赵佗(秦),廉山留名的费贻(汉),珠还合浦的孟尝(汉),海门屯兵的高骈,爱民如子的颜游秦(唐),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州符的危祐(宋),著名画家王俭(宋),竭忠报国的伯颜(元),为民请命的李逊(明),一肩一仆的徐柏(明),殚力亲民的康基田(清)等历代名人。他们的活动和事迹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类智慧,大力开发这些名人效应,将这些璀璨的历史明星通过电影、电视、舞台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搬上舞台、搬上影视,使他们的艺术形象与区域形象相结合,借助文化媒介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吸引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产品设计及项目支撑
产业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支撑。精心设计产品,合理规划布局重大建设项目是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中之重。
1、滨海度假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纵观世界旅游业发展进程,随着城市生活压力日渐加大,无数生活富裕的人群开始追求一种体验式的休闲方式,尤其是滨海旅游,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兼容了户外游戏场所及城市休闲体验,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发展的重点。但是,北海现有的看海景、吃海鲜、洗海澡是很低端的消费,只有海景,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必须以海洋文化和北海地域文化为亮点,包装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特别是要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潜海、海钓、海滨高尔夫、环岛游、近海游、渔家乐和红树林生态游等。通过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品质品位,让游客融入自然、融入城市。依托南亚热带气候和城市风情,北海完全可以打造以阳光海岸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带,唱响“阳光海岸、阳光北海”品牌,建成国人向往、流连忘返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从而推动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近代建筑文化旅游产品
近期以老街为龙头,恢复古城建筑风貌,完善北海老城游憩线路,打造北海近代建筑遗产文化旅游线。借助北海被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有针对性地选出一批建筑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扩大北海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提升北海的城市形象。远期将外沙岛和内港纳入,整合岛上土地和单位,重新规划建设以休闲娱乐演艺、餐饮购物消费为主题的旅游岛,同老街一体打造中外风情浓郁、古今特色兼具的开放式景区,发挥依城临海的便利条件,形成类似阳朔西街那种人气超旺的旅游文化街区。
3、汉文化旅游产品
合浦汉代古墓遗址及古墓群、文昌塔、石康大浪古城遗址、汉文化博物馆、合浦博物馆。整合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文化旅游区域;以合浦为龙头,并与北海市对接,形成一条能推向国际市场的高品位专题汉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各汉文化遗址与周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汉文化特色鲜明的系列化综合型旅游目的地。重点扶持建设汉文化遗址公园(合浦汉墓群遗址公园、石康大浪古城遗址公园等),以汉文化博物馆为龙头整合开发形成汉文化展示中心,并按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做好汉代古墓群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利用,建成后直接转化为旅游景区;汉文化产品开发要以汉代出土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展示,汉代时期历史成就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汉文化的体验与普及为重点,注重有效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古墓群、汉文化公园等文化资源,开展与国内同类汉代博物馆的互动,提高品牌的品位和知名度。
4、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
以合浦为龙头、徐闻和广州为主要节点,与徐闻、广州共同打造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打破地域界限,实施深度开发,整体提升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的震撼力、吸引力、竞争力。依据史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择址重点建设恢复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原貌。重在营造古港氛围,依托古港的恢复与景点打造,形成集海上丝路文化产业开发、旅游休闲、游憩商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和主题公园。联合广州、阳江和徐闻的类似主题景区,开辟南中国海海上丝路旅游航线,使其成为游客参与体验海上丝路文化的直接载体和集中展示海上丝路文化的目的地型旅游景区。
5、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客家木鱼山歌、老杨公、大堂歌、西海歌、叹家姐、黎歌等歌舞、婚俗、美食及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合浦曲樟、公馆为节点,构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风情长廊。将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与“曲樟画廊”山水自然景观相结合,将反映客家民俗风情和民俗的服饰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贯穿到旅游活动的过程之中,使旅游者置身于浓烈的客家民俗风情氛围中,尽情享受曲樟山水的神韵秀美和客家风情,充分展示客家人民俗文化资源的鲜明特色。具体措施:办好一个节庆。以2011年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为契机,提升客家民俗旅游节事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将其作为一个旅游产品向外营销,通过营销节事来促进旅游、提升旅游;建设一批景区。建设一批浓缩客家人民俗文化精华、分工明确的文化旅游景区,如客家寨、客家村、客家土围屋旅游区等。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客家人饮食、特色商品等整合到旅游线路及活动安排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含量。
6、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将涠洲天主教堂作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宗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对主体建筑进行修饰提升,修复完善已损毁配套附属建筑,充实宗教内容,适度搬迁周边民居;重点开发婚庆旅游、古建筑鉴赏、宗教朝圣、心理康复疗养等产品。以即将建设的普度寺为龙头,将东山寺、普度震宫、三婆庙等佛教场所作为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的佛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重点开发佛教文化观光和修禅旅游产品。引导市内的寺庙观堂等宗教场所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旅游线路,丰富文化内涵。
7、名人文化旅游产品
重点做好珠还合浦的孟尝和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的文章,新建珠还合浦景区和廉州东坡景区,将其分别打造成中国廉政爱民和淡薄名利的精神圣殿。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独立打造成景点后,与周边其他景点组合,如珠还合浦景区与白龙珍珠城、乌坭珠池的组合,东坡景区与廉州古城、海门书院、海角亭、东坡亭的组合,“教授村”与乾江古街的组合等,共同构建精品线路,使其成为精品线路上的龙头景区。对名人文化遗址遗迹进行整理恢复后,与该遗址所在地的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为综合性目的地型景区,采取建立名人雕塑园、纪念园的方式,对原址进行整体保护。对珠还合浦和苏轼传说等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景区按照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开发和建设,形成极品文化旅游区,面向国际专题文化旅游市场。对诗人苏轼(宋)、画家王俭(宋)等文艺巨擘资源的利用,采取出版各种出版物、宣传其文学艺术成就的方式来提高地方知名度,通过导游解说方式增加游客的游兴,并在各地博物馆的建设中进行专门展示。
五、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在全市营造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发展的舆论氛围。成立市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统筹规划,联动发展。统筹考量和加快编制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突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通过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结合,高起点地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以此来辐射和带动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3.创新管理,强化配合。深入改革管理体制,解决多年来旅游文化产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活力的问题,加快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推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创新,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海洋、林业、水产、环保等相关部分职能的关系,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引进如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杭州宋城、湖南卫视等大型旅游文化运营企业,投资建设立意新、定位准、标准高、规模大、影响广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整合、重组国有资产,培育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带头作用的大型旅游文化集团。
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捆绑式”服务、政策支持、投入倾斜等方式予以重点帮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促进提质增效。
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增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加快完善产业政策
1.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用地工艺方面实现突破。
2.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建立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引导国有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商,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门票抵押贷款、政府担保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4.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四)加大投资融资力度
1.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对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除用于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信息化工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建设项目外,还要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支持开发性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用。
2.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旅游文化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3.重点支持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企业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力争一、两家旅游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发展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全市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建立以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文化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1.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2.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在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来北海创业,同时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3.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重奖贡献突出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关于盐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发展
工作研讨会材料
关于盐都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
融合发展的启示
旅游产业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与文化总是融合一体。文化产业是旅游产业的先导,旅游产业又反作用于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盐都区在全市率先突破乡村旅游的战略部署,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以“湖荡湿地、民俗风情、生态农业、名人故居”为支撑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为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得到了启示。
一、建立乡村旅游规划体系,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编制了全区、仰徐村、郝荣村、杨侍村、朱升墓、重庆啤酒等旅游规划,初步建立了全区乡村旅游规划体系。这是全区乃至各乡村旅游示范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区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是盐城市西部里下河湖荡湿地和民俗风情旅游带的核心,湿地资源丰富,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淳朴。有华东地区少见的大纵湖湖荡湿地,有正在发展的步湖路生态农业景观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全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仰徐,有名人郝柏村出生地郝 1
荣,等等,从而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提出建立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全区旅游资源调查,聘请东方智业集团编制全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启动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依赖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从而大大提升了规划质量。
二、抓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是两者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是全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希望所在。为了建设这一龙头项目,凸显湖荡湿地和里下河民俗风情两大文化元素,区委、区政府启动了东晋城重大项目建设,拉开了旅游新城建设的序幕。同时,潘黄街道仰徐村旅游点6个项目、葛武郝荣村旅游点4个项目、郭猛农业生态园8个项目、龙冈华都森林公园游客接待中心、鞍湖“三胡”陈列馆、北龙港朱升文化园等项目也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园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也是乡村文化的新兴载体,现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台湾农民创业园、郭猛现代农业示范园、潘黄仰徐高效农业园、张庄农业科技示范园、禾嘉生态园、路路生态园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此外,泾口村龙文化旅游区、杨侍村温泉旅游区、王庄葡萄休闲庄园、盐渎水墨农庄、冈中醉农庄园、沈拱山智慧农庄等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旅游项目的加快建设,两者融合发展的态势日新月异。
三、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市场业态
今年以来,我区加快了乡村旅游品牌的创建步伐,大幅度促进了两者的融合发展,11月份是收获的时刻。根据《江苏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要求,仰徐村、郝荣村创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工作通过评审。评定组在现场检查、抽样调查、座谈讨论、翻阅台账、听取汇报、观赏演出的过程中,对这两单位的硬件建设、线路编排、标牌标识、解说体系、台账资料、文艺表演等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市旅游局也组成评定组,对醉农庄园、杨侍村、泾口村创建二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工作进行了检查,现正在评定之中。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庆啤酒创建盐城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作也取得成效,已于11月18日举行了揭牌仪式。乡村旅游品牌的加快创建,现已在全市率先突破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的建设,率先突破村级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的创建,率先突破将乡村旅游示范点推介到台湾市场,率先突破现代农业示范园向现代农业景观带过度,率先突破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挂牌。商品需要包装,旅游也要包装。“五个率先突破”,就是高层次包装。包装的过程,既加速了两者的融合,又促进了市场业态的形成。
四、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形象展示
旅游节庆活动,是旅游宣传促销的高级形态,我们比喻为“经
贸搭台,旅游唱戏”。这个促销,就是宣传旅游品牌;这个唱戏,就是文化展示。春节期间,我们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迎新春”和春季旅游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3月份,派出强大阵容出席了“盐台旅游活动周”。春节和端午节期间,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先后举办了“快乐采购,欢乐新年”旅游节、端午赛中华龙舟等活动。4月份,全区组成代表团参加了市政府在建湖县弘宇生态园举办的乡村旅游启动仪式。5月18日,葛武镇在台湾农民创业园举办香瓜节。11月份,举办了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评定、工业旅游示范点揭牌、全区乡村旅游规划评审以及参与盐城市丹顶鹤国际生态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同时,还制作了旅游宣传画册和宣传光碟,汇编了《盐都导游词》,举办了乡村旅游示范点讲解员培训班,组织旅游企业出席全国有关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持续不断的旅游促销活动,推销了我区旅游品牌,展示了我区文化形象。
盐都区旅游局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2010年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2010年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中国行业咨询网 http://[打印] [收藏] [繁体中文] 核心提示:
当今时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资本化与产业化,成为展示区域文化内涵与魅力、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文化统计框架,主要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听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与自然十个方面。其中,文化遗产、社会文化活动和环境与自然三个方面与旅游产业核心业务联系紧密。另外七个方面,正是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过程的交叉领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
2009年9月23日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4月8日,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九个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以“文化旅游、和谐共赢”为主题,推出了2010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系列活动,都进一步预示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将进入融合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国务院2009年4月22日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两大历史任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和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旅游业是河南发展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要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河南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和消费,加速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把旅游产业打造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必须保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为此,从产业融合、产品融合、组织融合、市场融合和人才融合等角度,提出几点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产业融合根据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中产业生命周期模型,技术变革将引发产业边界的重新界定。由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就必须关注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的应用,明确产业边界,提升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例如:加快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将3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激光技术应用到产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素质提升过程,丰富和拓展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并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二)产品融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已经由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旅游产品开发在规划阶段,就必须遵循科学定位、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养文”,实施“中华文化再造工程”,开发“伏羲八卦文化、黄帝姓氏文化、河洛文化、殷商甲骨文化、老子道德文化、释源祖庭文化、三国忠义文化、北魏改革文化、儒学集成文化、武学圣地文化”等中原文化旅游精品,并以“游河南、知中国”为主题,提升河南省整体文化和旅游形象,提高中原文化吸引力,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繁荣,促使文化形象与旅游形象有机统一,形成文化交流与旅游宣传相互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提升河南省的区域竞争力。
(三)组织融合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分工劳动和工业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展露端倪,企业组织纵向的层级结构面临消费需求多样化、企业环境复杂化和弹性、柔性、分权的挑战。企业的组织形态开始由传统的锥形向扁平发展,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和虚拟一体化的网络组织和战略联盟等开始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共赢互动”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市场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转型与素质提升需要将文化传播渠道及网络传递方式应用到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产品销售模式、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通过市场运作、市场营销创新、品牌整合与培育、资本运营等方式,整合和利用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结合节庆会展、影视创作促销、主题推介促销、宣传促销、网络促销等传统方式和新型营销方式,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宣传促销力度。另外,培育适合行业融合发展的软环境,兼顾各方相关者利益,做到“近悦远来”。
(五)人才融合工业化后期和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知识和技术固化在人才载体上。因此,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素质提升的关键。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一批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其中,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定位于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创意与品牌传播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将为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