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兖矿煤化工产业管控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
兖矿煤化工产业管控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 兖矿煤化分公司是兖矿集团经营煤化工产业的专业化公司,随着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基地多、生产企业多、分布范围广,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挥系统,更好地发挥调度在安全生产中的组织指挥、监督保障、综合协调职能,有效地提高装置的生产运行能力,充分发挥调度室管理范围广、业务触角多的优势,兖矿煤化公司调度室以建立横向、纵向生产运行调度指挥平台为前提,针对煤化公司实际生产运行特点,提出了煤化工产业管控一体化工作思路,实施对各生产单位的生产运行的调度指挥,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管理模式 产业 管控 一体化煤化工产业管控一体化的必要性
(1)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正在逐渐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企业逐渐从以完成生产计划为主要生产活动的传统管理即生产型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经营型管理,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指挥中枢,生产调度也必须由传统的生产型调度转变为现代化的生产经营型调度。
(2)兖矿煤化调度系统创新性一体化综合调度分析模式虽然在继承传统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的创新和突破,但由于受到现有信息和数据搜集方式的限制,该分析模式的应用仍属于总结性数据分析范畴,无法实现对各生产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在线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兖矿煤化调度指挥系统对生产运行的实时监控水平,增强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对生产运行质量的实时在线评价分析,升级和改善现有生产调度指挥平台势在必行。一体化管控模式的主要做法及内容
借助煤化公司在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总结借鉴国内外其他化工系统的优秀调度工作经验,开拓思路,创新调度管理理念,突破固有的以单一生产单位为主体的纵向调度指挥模式,发展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导向效应,更加注重同类型生产单位之间、同类型关键装置之间横向对比,具有鲜明煤化公司特色的纵横一体化综合调度模式。
通过收集整理所属各单位生产运行实时数据,结合日常生产调度信息汇总结果,分别以周、月为时间单位,对各单位生产运行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并分别形成生产运行分析报告,通过周调度例会通报、煤化公司内网发布等,为公司决策层提供详实的生产运行状态评价,总结生产运行经验,指出阶段性存在的问题,发现影响系统运行的瓶颈,针对性提出优化各单位生产运行的具体改进意见和建议。以生产运行月度分析为例作一总结。生产运行月度分析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各生产单位主导产品产量及运行分析、重点装置及设备运行分析、当月生产运行亮点及存在的问题、下月调度运行重点。
2.1 各生产单位主导产品产量及运行分析
2.1.1 当月生产运行状况概述
对当月各单位主要生产活动、计划及非计划停车事件、新建项目进展、试开车关键节点等信息进行简要综述,并汇总当月尿素、甲醇、醋酸、醋酸乙酯、醋酐、焦炭等主导产品实际完成产量数据,以纲要的形式简明扼要地阐述煤化公司当月整体生产运行概况。
2.1.2 产品产量及制造成本数据分析
统计整理各单位主导产品每日实际完成产量及制造成本数据,通过汇总得到每个单位每一种主导产品当月考核计划产量、实际完成产量、产量计划完成率、日平均生产强度、单位产品平均制造成本,综合反映各单位每种主导产品当月生产经营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
以每日产量和制造成本实际数据为基础分别绘制柱状和折线趋势分布图,直观清晰地反映当月产量及制造成本变化态势,对该产品月份内的生产运行异常变化情况进行快速准确的总结归纳与分析。
通过研究产量柱状分布图和制造成本曲线分布图的变化情况,重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产量及制造成本异常变化点,结合日常调度信息,对引起数据变化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说明,找到非正常状态引起产量、制造成本以及系统运行方式改变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对其中增产降耗效果明显的优秀工作经验及导致系统计划外减产、停产的不利因素等进行归纳整理,并组织拥有同类产品或同类生产装置的生产单位进行相互学习和借鉴,吸收先进操作经验,吸取事故教训,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生产管理水平。
为充分发挥鲁南化工公司现有两套醋酸装置效能,深入挖掘系统潜力,自初开始进行“年产醋酸80万吨产能高负荷冲击试验”,通过各种工艺流程改造、重点设备改造、系统操作优化等技术手段,最终实现醋酸年产能由之前的60万吨增加至80万吨。在3月26日顺利实现了第一阶段醋酸Ⅱ装置冲击45万吨年产能任务目标后,醋酸Ⅰ装置冲击35万吨年产能试验过程中,煤化公司调度室通过对醋酸装置生产运行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发现,80万吨年产量的制约关键影响瓶颈因素为原料气体CO供应量不足。在联合生产技术部门进行相关调研后,提出“多喷嘴气化炉三开一备调整方案”的建议,充分发挥鲁南化工东西厂区现有的四台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产气量大、比氧耗及比煤耗低等技术优势,将东厂区富余高压氧气、水煤气等资源通过联通管线输送至西厂区,提高多喷嘴气化炉整体运行负荷,进而提高CO气体供应量,解决了西厂区醋酸装置原料气体不足的缺陷,同时也解决了东厂区双结构系统无备用气化炉的现状,可保证气化炉检修期间后续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2.1.3 产品产量及制造成本数据环比分析
对连续两个月的考核计划产量、实际完成产量、产量计划完成率、日平均生产强度、单位产品平均制造成本等数据进行环比分析,以增减量的变化关系来评估系统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运行质量,对每一个增减量的直接影响因素进行文字说明,对于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异常变化量,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排查与分析,直至找到症结所在并将其彻底解决。通过这种环比分析,成功发现并督促解决鲁南化工及国宏公司两套甲醇装置制造成本偏高的瓶颈问题,为煤化公司减亏增盈任务目标的达成做出了贡献。
通过鲁南化工、国宏三套生产装置吨甲醇制造成本的总结分析,对比国内同类型装置实际运行效果后发现国宏及鲁南化工甲醇二车间吨甲醇制造成本长期都处于偏高的状态,煤化公司调度室立即组织两单位成立专项课题攻关小组,从原材料进货质量及价格、工艺及设备参数、系统运行指标、装置操作规程、节能减排装置运行效率等所涉及到制造成本构成的单元进行详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最终找到了影响系统增产降耗的关键因素14项,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自8月份相关措施陆续得到贯彻落实后,系统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8~12月份吨甲醇制造成本较前7个月平均值分别下降314元/吨和310元/吨,降本增效效果十分显著,充分体现了这种创新性一体化综合调度分析模式的实效性和先进性。
2.2 重点装置及设备运行分析
就煤化公司整体而言,其所属各单位虽然终端产品不完全相同,但生产工艺却都属于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的初级化工生产范畴,无论是工艺路线选择、设备选型、单元操作组成还是运行指标控制上都有很多的相似性,而以往的生产运行分析仅仅是以一个生产单位为独立个体进行纵向式过程分析,其分析结果虽具有很强的时间延续性,但由于缺少其他客观公正的参考目标作为对比,并不能有效地发现其系统运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和瓶颈所在,由此而产生的运行建议的指导作用也仅限于被分析单位本身,总结出的各种增产降耗改进方法和经验也不能得到更为广泛有效的推广。自煤化公司调度室成立以来,通过近三个月的观察和对比发现,即便是同类型生产装置却由于各单位设备运行方式、操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专业技能熟练度、操作习惯和经验积累等“软件配置”的不同,运行效率也存在很大差异,为更好地发挥煤化公司调度平台的综合协调作用,更加有效地提高煤化公司整体工艺运行水平,对旧有的生产运行分析模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改革和创新,将重点生产装置和设备(包括空分、气化、热电、甲醇合成、尿素合成、醋酸合成等)纳入到日常生产运行分析范围,挑选其中影响装置运行效率的关键指标进行横向对比,使每个单位都能够清晰准确地从中认识到自身差距所在,形成了一种较为浓厚的相互激励和竞赛氛围,并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导致最优和最差两个单位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向和运行优化建议,帮助落后单位尽快缩小差距,最终实现提升煤化公司整体运行水平的目标。
自重点装置及设备对比分析方法实施以来,借助煤化公司综合调度平台的居中协调,各单位之间“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浓厚,气化炉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国宏公司借鉴国内其他单位制浆系统“少碎多磨”的优秀经验,开启备用磨机,维持三台磨机同时运行,通过降低单台磨机负荷的方法,充分发挥磨机性能以及北宿煤成浆性好的优势,极大地改善了煤浆的粒级分布,在不增加任何设备改造费用的情况下将煤浆浓度成功地从之前的61.8%提高到了63.01%;鲁南化工气化一车间在与国宏公司进行技术交流的基础上,新增两台立式陶瓷球超细磨机,通过将滚筒式棒磨机与立式陶瓷球超细磨机并联运行的方式来改变煤浆的粒级分布,不仅提高了制浆量,而且将两种气化炉的煤浆浓度分别从之前的61.1%提高到了63.13%和62.08%;鲁南化工与工程检修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耐磨陶瓷工艺烧嘴在鲁南化工德士古气化炉上成功创出连续运行243天的最长时间纪录,在煤化公司调度室的大力推广下,国宏公司及榆林甲醇厂先后进行了试运行,分别将气化炉最长运提高了66天和11天;鲁南化工气化二车间3台多喷嘴气化炉的有效气体成分指标一直占据领先优势,高于其他两个单位近2个百分比,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其气化炉操作温度一直稳定控制在高于煤浆灰熔点温度30℃左右,而不是以往的经验值50℃,在煤化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和使用后,这一先进的操作经验在其他7台气化炉上也得到了验证,平均有效气体成分均提高了2%左右。应用效果评价
通过不断完善调度生产运行分析并强化落实,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运行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1 安全生产能力及运行稳定性提高,产量上升。
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生产运行分析及时调整生产运行,消除安全隐患,2013年顺利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系统运行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各单位产品产量也实现了稳中上升的目标,煤化公司总计完成产品产量466.46万吨其中鲁南化工公司完成201万吨,创下建厂以来最好历史记录;榆林能化甲醇厂实现月产5.7万吨,年产55.1万吨的历史运行最好纪录;国宏公司实现全年有效运行334天的历史最好记录;国焦公司焦炭产品先后打破日产、月产记录25次,甲醇先后打破日产、月产记录39次,且系统装置运行趋于平稳,提前52天全面完成年度生产考核计划。
3.2 消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
生产运行的稳定及优化调整,降低了各项消耗及生产成本。国宏公司及鲁南化工根据生产实际及产品市场变动情况,制定了严格的保高产、降消耗、降成本的措施,并坚持执行,甲醇生产成本分别降低43.04元/吨和25.78元/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 运行周期水平大幅度提高。
通过对生产运行分析中出现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与加强,各生产单位在长周期运行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鲁南化工气化炉拱顶耐火砖使用达到1.8万小时,A#气化炉激冷环连续累计运行24307小时,醋酐装置连续运行102天,气化炉连续运行176天,合成氨系统连续运行161天,国宏公司3#锅炉、国际焦化1#锅炉运行周期突破了120天运行周期的对标要求。
第二篇:信息网络一体化管控架构研究论文
1引言
通信网络的发展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知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Internet的推广和普及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变革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然而,现在的网络并不完美,甚至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样,下一代网络(NGN)便应运而生,在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过程中,网络结构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业务)才是最终目的[1~2]。然而,个性化、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始终是需要信息网络来承载和实现的。只有强化信息网络的综合管控能力,提升信息网络的运营支撑能力,业务的多元化才不至于因失去支撑而成为“空中楼阁”,一体化管控架构就是形成信息网络综合管控能力和运营支撑能力的基础和关键。一体化管控架构通过统一管理通信资源信息,集中控制通信业务运行,以平滑各类信息网络的异构特性,融合各类信息网络的资源信息和业务状态,达到提升信息网络综合应用能力,统一掌控信息网络运行状态,集中控制信息网络运行过程的目标[3]。
2一体化管控架构分析
所谓“一体化”是指建立一个综合管控体系实现对信息网络全程全域全时的自动化管理。所谓全程是指信息网络的整个业务过程以及业务层次,所谓全域是指信息网络覆盖的全部地域和全部业务领域,所谓全时是指在覆盖信息网络各通信资源的全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控架构是建立在对现有信息网络的整合和集成的基础上实现,按照整合和集成的方式,可分为“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两种方式[4~5]。“自顶向下”式一体化管控架构是指:根据一体化管控的总体业务需求,整合各类信息网络,设计管控界面与业务功能,然后依托现有信息网络北向接口或者专业网管系统的北向接口构建。此种管控架构能够较快较好地满足综合管控的业务需求,但是业务扩展能力差,与下层信息网络耦合度高,不易标准化[6]。“自顶向下”优点在于集成方式直接面向用户需求建立,对于下层通信资源的管控与控制主要依托现有的信息网络的管控手段实现,不需要考虑太多底层因素,因此业务实现快、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然而“自顶而下”集成方式存在多种弊端,首先“自顶而下”集成方式较多地依赖于现有信息网络及其管控系统的北向接口,难以从整体上规划通信资源的使用与管理、通信业务的监视与控制,不能够按照标准规范定义通信资源接口和业务接口,难以形成独立的管控体系,下层信息网络及其管控系统的变化或扩展,将带来上层应用的变化,扩展复杂。其次“自顶而下”集成方式,使得一体化管控架构只位于集成框架的顶部,没有贯穿整个业务实现,与各信息网络间的关系是“上下”关系,下层信息网络与上层管控框架耦合度过高[7~8]。“自底向上”式一体化管控架构是指:通过构建一体化管控架构,不局限于现有信息网络已形成的管控架构,而是根据所承担的业务需求和通信资源情况,通过建立通信资源数据模型,形成基于消息方式的资源状态触发接口,完成资源调用与状态监测[9]。此种管控方式能够满足通信业务综合管控需要,基于标准建立系统接口,扩展性强,更能够有效地实现通信资源和通信业务的一体化管控,具有诸多优越性。首先“自底向上”的集成方式通过统一通信资源的定义、管理和控制接口,建立通信资源管理基础,构建完整的管控业务流程,“自底向上”的集成方式是独立的,不受制于已有的“烟囱式”信息网络系统,而且集成方式植根于资源标准。其次一体化管控架构与下级信息网络采用消息方式实现接口,一体化管控架构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订阅通信资源和通信业务的状态和流程[10]。所以说“自底向上”集成方式,使得一体化管控架构既实现了通信资源的管理,又实现了通信业务的控制,使得其与各信息网络间的关系是“平行”关系,下层信息网络与上层管控框架耦合度很低。但较“自顶向下”式一体化管控架构实现更复杂。
3“自底向上”的一体化管控架构实现方式分析
“自底向上”的一体化管控架构,其实质是建立以“通信资源”为基础的综合管控架构,通过“资源状态接口”,南向连接专业子网网管系统,获得资源状态,变更资源属性,通过“资源服务接口”,形成业务服务流程,北向提供业务应用,支撑运营支撑。
1)统一通信资源数据模型一体化管控架构的目标,是在下一代网络转型中,实现各异构信息网络的整合和融合,这就要求一体化管控架构为上层通信业务应用服务系统,下层通信资源状态感知系统,从不同角度提供一个全程全域全生命周期、端到端的统一的资源视图。同时,这种视图能够支持技术发展带来的通信资源范畴的扩展。统一通信资源数据模型,是从标准规范的角度上,统一通信资源的描述定义、系统架构、应用接口以及调用测试方法,在通信资源业务应用范围内形成共享基础。按照通信资源的属性、范畴和支撑业务应用的方式,划分主题域,可将通信资源划分为属地资源、网络资源和资源服务三大主题域。属地资源主题域是指和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公共信息,包括了地理地域和逻辑地域。地理地域是指在地域中和地理相关的地址和空间位置信息,包括了电子地图、标准地址。逻辑地域是指在地理地域基础上划定的和业务应用相关的信息。包括了管理区域。网络资源主题域包含了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与复合资源。物理资源泛指各种硬件设备或者设施构成的有形资源,是通信资源行使功能、提供通信/信息服务能力的物质基础。逻辑资源是除物理资源之外的、无形的通信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包括码号、地址和目录。复合资源是完成信息网络业务功能的资源主体,由物理资源和相应逻辑资源组合生成。资源服务主题域包括了与资源服务相关的实体。他们之间相互紧密衔接,资源服务是对资源提供能力的封装,它通过资源配置活动形成资源服务实例。
2)开放通信资源状态接口专业网络管理系统是为管理某专业网络中的多个厂商的设备而建设的网络管理系统,其功能涵盖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等,重点实现某专业网络设备的动态信息的管理。专业网络管理系统中也会存在部分资源数据,是网管系统的基础数据,主要服务于网管系统的其它功能。网元管理系统是网元设备厂商提供的子网管理系统,在管理功能上具备网元管理层或网络管理层功能,但只能对本厂商的设备进行管理,提供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等功能。网元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准确反应所管理实际网络的资源数据、资源当前状态、资源之间的拓扑关系等。一体化管控架构实现全专业通信资源的集中管控,管理各专业网络静态资源、建立各专业网络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业务应用与资源的关联关系。一体化管控架构需通过开放的通信资源状态接口实现与下层网元管理系统或专业网络管理系统的消息传递,实现通信资源状态的检测与迁移。基于发布/订阅的分布式事件系统,依赖于为订阅提供存储和管理以及有效交付事件的通知服务,订阅者对感兴趣某事件或某类事件进行订阅,发布者将订阅者感兴趣的事件随时通知给订阅者。通信资源状态接口基于发布/订阅方式采用增量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的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的非耦合,消除了交互双方的依赖性,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4建立通信资源服务构件
下一代网络对业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的、可以分等级的服务保障对一体化管理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立通信资源统一视图和状态转换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对资源能力的封装,实现对上层业务应用的支撑。资源服务是对资源提供能力的封装,以“构件”的方式部署,并由“构件”方式组合形成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的工作流。“构件”是指能够独立部署具有独立功能的部件。构件既可以承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两种角色,服务使用者通过访问服务提供者的接口获取相应的服务。构件之间保持松耦合状态,服务方式对服务使用者透明。系统基于构件方式采用分层结构,实现系统内部松耦合。系统层次结构划分为数据层、信息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控制层。其中:数据层负责系统的数据存储及维护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信息服务层实现系统的共享信息服务。业务逻辑层实现系统业务逻辑相关的处理功能,它包括业务构件子层和展现构件子层。控制层对系统行为以及其它资源进行关联和控制。系统服务规定了系统运行的公共机制并实现系统内部的公共服务。接口服务是系统开放给外部系统的接口服务,向数据应用或运营支撑类应用提供服务。
5结语
“自底向上”的一体化管控体系归根结底是基于通信资源的标准、独立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通信资源的规范使用实现通信业务一体化管理、控制和呈现,因此,以通信资源为核心实现通信业务深度融合,逐步地由一个统一的管控体系代替分散的林立的烟囱系统,而不是通过松散的简单的加法式的联合。基于“自底向上”的一体化管控体系能够进一步促进信息系统集成向着标准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创新打防管控一体化警务机制
立足打防管控 创新立体治安格局
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和犯罪的新特点,**派出所以信息化网络为载体,着力组建村庄防控网络、街面防控网络、内部单位防控网络、视频监控网络、区域警务协作网络,增大打击、防范、管理、控制犯罪的时空、地域、部位,缩短民警与犯罪现场之间的距离,提升快速联合打击犯罪的水平。
在“打”字上实现“四个转变”,提升打击犯罪的质量与水平。一是从全面出击向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转变,提高打击的针对性。工作上主动加强与工商、税务、文化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部门之间的长效协作机制,从控制场所、行业无序发展,整治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违法违规经营等行为入手,加强信息互通,加大联合整治力度,保护合法,打击非法,确保行业场所有序经营。
二是从集中统一行动向经常性的打击整治转变,提升打击的连续性。经常性打击具有见微知著、防范于未然的特点与功效,对治安问题发现早,解决及时,不是等治安问题成堆了再去解决,它是打击整治的一种主动工作方式。
三是从人海战术向信息化转变,增强打击的有效性。注重把情报信息的分析研判作为开展社区防范巡逻工作的“导航仪”,要求民警养成“每日必做五件事”和审查办案“四必上网”的良好习惯,即每日“浏览平台网页、查看预警信息、查询发案信息、采集工作信息、查收信息、撰写工作日志“,管理服务时做到“审查嫌疑人必上网、查证物品车辆必上网、办理证件必上网”。
四是由注重打击数量向既注重打击数量又注重打击质量转变,增强打击整体水平提升的普遍性。在案件查处上不敷衍了事,力求纵深突破,主动找案源,挖线索。在“防”字上采取“四个结合”,提高防范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一是采取白天巡逻与夜间巡逻相结合。针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时间特点,坚持组织民警白天巡逻的同时,合理安排民警夜间巡逻防范。并与企业、居民小区层层签订治安防范安全责任状,积极倡导亮化工程,进一步规范值班巡逻、出入登记等制度,不给犯罪分子以可成之机。
二是采取平时防范与节日巡控相结合。节日历来是发案的高峰期。在加强平时防范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节日期间、重大敏感时期的安全防范工作,发动退休老干部、村庄义务治安巡逻队、企业治安巡逻队、物业公司等治安力量,加强防范,维护节日安全和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三是采取定点值班看守与流动巡逻相结合。在村庄、重点企业设置治安岗,并安排辅警人员到岗轮流值班看守,维护区域、路段、部位治安秩序,建立有效的村庄防控网络和企业防控网络。
四是采取开展大走访与推进小警务相结合。我们从查处小案件、调处小纠纷、化解小矛盾、排除小隐患、办好小事情、落实小举措、整改小环节等方面入手,以警民恳谈会的方式传达警情,收集社情。同时自制一张“违法成本计算卡”,即:违法结果=法律责任处罚(刑事判刑、行政拘留、治安罚款)+赔偿责任(医疗费赔偿、误工营养补助赔偿、损失物品赔偿)+名誉影响。采取集中发放和走村入户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发放,利用卡片给群众直观明了地算了一笔“违法账”。通过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向群众讲明了违法的利害关系,使群众做到欲违法时先缩手。
在“管”字上推行“两种新模式”,提升治安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一是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网上服务,构建“网上派出所”,尽量简化服务程序,为广大群众打开方便之门,减少群众往返的次数,并经常上门,帮助一些困难户办理户口身份证,同时以此为平台并逐步向流动人口延伸,与社区、各用人单位、村居、中介建立QQ群及时扫描登记人员的文字信息及图像信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是精确管理模式。通过筛土式工作,将辖区内所有社会闲散人员、重点人口全部被派出所纳入视线,极大地稳定了当地社会治安,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做法为派出所今后的日常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要强化成本观念,把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物品上,做到管理到位,落实到位。
在“控”字上实现“三个新突破”,提升控制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一是实现控制时机新突破。以往控制社会面只在白天控制多,夜间控制少,或者强调平时控制多,放松对节假日社会面控制,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要变一时控制为全时控制,使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时刻都在监控之中。
二是实现控制卡点新突破。针对“人、屋、车、路、网、场、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以**为圆心,以**********为圆弧进行立体挤压,控制进出入口,有效打击、堵截异地流窜犯罪分子。
三是实现监控装备新突破。面对当前新的犯罪形式和犯罪手段不断出现,在辖区内治安复杂地区、重点路段、重要部位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并与各企业、村庄的重点部位形成联动平台,实现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建立人员轨迹、车辆轨迹、电子信息轨迹的三轨联动网络。
第四篇: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
在国务院明确强调“稳增长”之后,发改委近期项目审批加速放行。此次项目的审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领域。据中银证券预测,近期包括新型煤化工在内的大批项目将获得路条。预计此次项目审批的金额可能达到 5500-7000亿元。
然而,就目前来讲,中国煤化工发展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发展瓶颈。突出表现在,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型煤化工产业投资过热。
在传统煤化工方面,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初级产品项目重复建设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过剩。除此之外,又受到国内石化产品和进口大量低价化工产品的冲击,导致中国部分传统煤化工企业开工率不高。
例如,2010年,国内甲醇开工率不足40%,化肥生产开工率也始终处于低位。产能过剩导致传统煤化工产品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多数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因此,煤化工行业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性过剩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多年的发展中缺乏整体宏观统筹规划导致的。
例如,焦化行业的盈利空间在2011年就已十分有限,大部分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特别在国务院2011年10月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并对焦煤实行单列计算加征资源税之后,焦炭成本加速上涨,使焦炭行业盈利前景进一步暗淡。
传统煤化工中另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则是甲醇。据了解,中国目前已批待建以及在建项目如按计划在2012-2013年间全部竣工,则到2013年中国甲醇总产能将突破6000万吨,超过之前的《甲醇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规定的到2015年甲醇总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的目标。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甲醇产能过剩的局面,使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期。
然而在新一轮新型煤化工发展上,仍然存在着宏观管理体制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指导的问题。
一位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研究人员指出,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和国企在利益驱使下,盲目新建拟建许多大型煤化工项目,还有的以发展煤化工为名,行圈占煤炭资源之实,只是煤化工项目遍地开花,布局分散,产品雷同。产业盲目和无序发展,形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渡发展,造成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新型煤化工项目还处于开发研究、实验验证、产业化示范阶段,存在着技术不成熟、标准缺乏、政策不定、市场难测、投资巨大、资源环境制约、污染排放控制以及国际油价波动等方面的风险和影响。
上述研究人员表示,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追求政绩,不顾技术发展、产业成熟度、当地建设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能源转化效率是否合理,纷纷建设和规划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已呈现发展过热的态势,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
从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2011年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严重,竞争激烈,价格上行乏力,但新型煤化工发展仍在加快。后者目前尚处于发
展初期阶段,未来20年将是其技术开发、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型煤化工产品的选择上,当前我国高端烯烃产品存在缺口,每年需要大量进口,而低端产品竞争激烈,相对过剩,因此,相关部门在批准新型煤化工项目时,应当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判断,谨防低端产品过剩。
另一方面,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掣肘,企业为了获得地方资源,使出浑身解数,而地方政府为了将税收留在当地,要求企业将资源就地转化,这就必然形成企业在当地投资煤化工的状况,最终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因此,在传统煤化工方面,市场和行政手段都可以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投资的冲动也会相对较弱,而新型煤化工,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相关利益方的协调,统筹规划,未雨绸缪,才能最终有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浅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
浅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约束
论文关键词:环境;资源;化工
论文摘要:分析了煤化工“潮涌现象”出现的必然性,政府虽然进行了干预,但是“潮声依旧”。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达到5000万吨,则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需要煤化工项目尽快“退潮”。环境与资源的约束说明煤化工的“潮涌
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又由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中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化工、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煤化
工产业发展的“潮涌现象”给环境与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重心东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对我国化学工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但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化工产业内在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持续增长,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化学工业集聚发
展成为必然选择。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
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中国煤化工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技术突破,在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下,已经全面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2007年初,陕西衡榆煤化工基地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的DMTO反应一再生循环流化床工艺,拟投资人民币193亿元
进行建设。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涌现象”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哪一个产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然而,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做坏帐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而且,即使在现有的产业已经产能大量过剩、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对于一
个新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也可能继续发生,这时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发达国家的一个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看法不同,不会有社会共识,所以
发达国家不会经常出现“潮涌现象”。
综上所述,需要重新构建一套适合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探索投资的“潮涌现象”,避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损失,使国民经济取得稳定、快速、持续和健
康的发展。
三、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潮涌现象”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价格节节攀升,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2006年2月,神华集团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油一期100万吨工程已完成30%。
山东兖矿集团已投资100亿元,在贵州建设百万吨级煤炭液化基地,还将投入95.26亿元在陕西搞煤制油。2006年5月,民营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一期16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在准噶尔旗奠基;宁夏宁煤集团早前也宣称投资288亿元用于煤制油;陕西则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运作煤制油项目。
2007年3月21日,华夏银行与云南煤化工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前者将向后者提供40亿元资金支持。同日,福建大拇指实业集团在吉木萨尔县注册大成科技公司,准备斥资30亿元在新疆投资煤化工。而在2006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就紧急叫停煤炭液化项目,并提高准入门槛。尽管如此,各地投资煤化工的热情不仅没有降温,反而随着国际油价的强劲运行出现了“潮涌现象”。
四、环境与资源因素制约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势头。笔者预料煤化工的“潮涌”将受到环境与资源因素的制约,必将发生严重的产
能过剩,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资源因素制约
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高耗能产业超常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趋缓,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很大。2006年下半年国内煤炭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可能进一步放慢,而煤炭产能增长速度超过
煤炭需求的增速,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中占70%。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储量较少,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20亿吨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尚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经济可利用资源量。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为21.1亿吨,同比增长8.2%。2004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6%、35.3%和34.4%。因此,可以说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也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一化工发
展将主要立足于煤炭。
近几年我国能源生产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领域是消费大户。2003年,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量的14.1%、10.0%和7.4%。据了解,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不足、过分依赖煤炭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0%,欧洲的16.8%。发展煤化工必须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作保障,否则就无法撑起煤化工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
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
水资源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仓促上马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煤
制油品和烯烃项目,不仅投资风险较大,也给产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由于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蓄和配置有许多困难。各地大批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所用水的机井将会越打越深,随着用水由行政调控向市场配置的转变,超定额用水将被层层加价,用水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还可能会面
临“水荒”。
(二)环境因素制约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煤化工是一个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业,其运行周期长、工艺流程多且复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虽然可以回收,但无法回收的部分大多有毒有害,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安全事故。
虽然固体废弃物在项目审批中,都考虑了综合利用和填埋场,但这里必须指出,填埋场必须考虑防渗措施,一旦污染地下水,将产生严重后果。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要认真对待。在项目论证过程中,可以出示证明,委托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办。这些项目大都处在煤炭主产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一般来讲排污总量已经用完。有没有总量,又是新上项目的进门条件。
笔者考察过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拿出证明材料说明“省上可以调剂”,在项目考察过程中,又没有时间进行查实,难免有不实之词,这一点要引起极大的注意。以山西为例,据环保部门监测,山西主要炼焦区大气中颗粒物高达800毫克/立方米,苯丙芘含量超标,附近地表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煤化工项目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建设煤化工项目时,不能忽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保护问题。《京都议定书》中虽未曾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出CO2减排的任务,但要求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自觉减少CO2的排放量。按人均计,我国的CO2排放量很低,但按总量计,我国已是除美国外,全球COz排放量第二的国家。最近30年来地球的气温上升了华氏1.08度(0.6摄氏度),而过去100年,温度上升是华氏1.44度(0.8摄氏度),这说明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气温变暖的速度是加快了。一个年产油品300万吨的间接煤液化工程,原料生产部分排出的CO2量是880万吨;如果最终建设规模是油品1000万吨,则CO2年排放量为2930万吨,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随着全球变暖,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煤化工的“潮涌现象”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煤化工是一个起点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政府干预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如前所述,进入煤化工领域门槛相当高。首先是资源保证问题,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很高,且消耗大。以水为例,煤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的水,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此外,还将面临环境容量的限制。
最近去陕北考察煤化工项目,被那里“大干快上”的精神所感动,市与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也很高,也考虑了环境制约因素。但是,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煤化工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都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后患无穷。
在全国发展煤化工产业高涨之时,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完成《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还要考虑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恢复以及危险废弃物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区域削减等手段,严格控制新、改、扩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为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2006年全国受理工程环评项目448个,评估421个项目,其中石油化工类项目8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0.7%);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共计10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5.4%),其中化工石化类项目27个,占25.2%,例如《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工程》、《浙江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吨高效氯氟氰菊酯项目》、《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鄂尔多斯鲁能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煤制18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以及《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等。
总之,未来煤化工企业竞争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受资源、交通、环境和资源等条件制约的企业由于不具备竞争力,将被市场淘汰。所以在对煤化工企业进行规划发展定位时,需要认识到并不是有资源就可以建设煤化工基地。针对产品竞争力的研究,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关注物流成本以及环境与资源的制约等问题。希望有些地方政府与煤化工企业审时度势,及时退出“潮涌”,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