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内容分析与测试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内容分析与测试题
班级:姓名:C号:等级:
一、判断题:
()
1、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晴天。
()
2、从南吹向北的风是北风。
()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4、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露、冰雹等。
()
5、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
6、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二、选择题:
1、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A、卷云B、积云C、层云
2、在记录风速的时候,微风用数字()表示。
A、0B、1C、23、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
A、风速B、风向C、风量
4、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在()毫米之间。
A、25~50B、50~100C、100~200
三、分析题:
1、这是小华在室外同一地点观测的风向记录,请你看图判断:这三天的风向相同吗?为什么?
2、根据降水量等级表,请你具体说说降水量柱状图中这几天的降水情况,并用天气符号表示。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资料
①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班级姓名背出签字
1.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天气。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 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2.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云量 和 降水情况、日期 和 时间、风速和 风向 等。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 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平行。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2点温度最高。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 风向和风速 来描述。风向是指 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 八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 无风、微风、大风 来划分风速。
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 雨量器 来测量。雨量器可以找一个 直筒透明杯子 来制作。(24小时内的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是小雨;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等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6.天空中漂浮着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 小水滴或冰晶 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 雾。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晴天、多云和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 晴天 ;如果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 多云 ;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 阴天。
7.云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 的,层云变厚,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也称为雨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天气。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只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形成,由微小的冰晶 组成的。
8.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和方法有 看天气预报、看云、看植物现象 和看动物现象等, 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9.风速口诀: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1.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 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背诵科学概念
3、观看《天气预报》,继续了解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2、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 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 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 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
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 能会比较现实。
7、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8、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
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9、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10、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1、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二、总结
三、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背诵科学概念
3、小组合作制作《天气日历》
3、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四、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背诵科学概念
3、小组合作测量气温,完成《气温柱状图》
4、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 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三、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背诵科学概念
3、回家继续用自制风向标和风旗测量,并记录。
5、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三、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背诵科学概念
3、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6、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三、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背诵科学概念
3、分小组合作观测和记录当地的云量和云的类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2、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3、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作业
1、完成《科学作业本》
2、复习本单元科学概念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5、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6、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3分)
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7、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分)
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5、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
答:制作材料: 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
制作过程:① 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② 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
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
6、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
(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音调变高。(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音调变低。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弹粗橡皮筋时音调低,弹细橡皮筋时音调高。
7、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
答:例如① 减少噪音源;② 在家中安装双层玻璃窗;③ 多用木质家具以吸收噪音。
8、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答:例如① 在瓶外使用吸声材料松松的包裹;② 在里面装上满满的水使振动不能发生;③ 在里面装上有孔的柔软材料使振动不能发生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④ 蔬菜类、水果类(水果每天100—200克)(蔬菜每天400—500克)⑤ 粮食类(每天300—500克)
我的优点:营养种类齐全,数量足。
我的不足:营养比例不平衡,如油盐糖较多,蔬菜较少。我的改进方法:注意营养的科学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等。对照食物金字塔,科学分析自己的饮食情况。我掌握的科学方法
6、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名称,并写出食物的“旅行”路线。
(胃)(食道)(小肠)(肛门)(大肠)(口腔)(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7、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
(1)牛奶(2)土豆(3)黄瓜(4)豆腐(5)玉米(6)鱼(7)米饭(8)海带(9)鸡肉(10)花生油(11)白菜(12)鸡蛋
粮食类:(5)(7)
鱼肉蛋奶豆类:(1)(4)(6)(9)(12)脂肪类:(10)
蔬菜、水果类:(2)(3)(8)(11)
四、简答题:
1、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
答:① 细嚼慢咽。②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③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④ 荤素搭配。⑤ 讲究口腔卫生。⑥ 保持良好心情。
2、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
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
3、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
答:能,因为胃肠的逐段蠕动,推进食物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题
一、填空。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2、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5、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凝结)。
6、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7、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8、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
9、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
10、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11、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以下)。
1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热胀冷缩)。
二、判断:
1、如果空气中除正常成分外,还增加很多有害物质,我们就说空气就被污染了。
(√)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云就是水蒸气。
(×)
4、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6、抽油烟机应该安在炉灶的上方。(√)
7、水蒸气是白色的气体。(×)
8、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三、选择:
1、空气的性质(占据空间、有流动性、能被压缩)。
2、(黑)颜色的物体吸热性能强。
3、(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鱼)
5、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温度)有关。
6、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干冰)。
四、连线: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答: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就越弱 振动幅度越小 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答: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 越长 音高越高(答: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越短 音高越低
五、简答:
1、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3分)答:锅盖上的小水珠是锅内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
2、一杯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分)
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3、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可以打得太足?(3分)
答:夏天气温高,如果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太足,轮胎内的空气会因受热膨胀而使轮胎破裂。
4、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3分)
答: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垫船、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喷雾器等。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1-5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
1、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的是(C)
A、企鹅B
鹦鹉C、蝴蝶
2、下列属于鸟的特征的是(ABC)A、有足B、卵生C、有羽毛D、胎生
3、下列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B)A、大蛇B、蝙蝠C、蜥蜴D、鳄鱼
4、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A)A、蝗虫B、虾C、蜘蛛D、蚯蚓
5、分别写出鸟和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鸟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翼和羽毛,大多数善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减轻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用坚硬的喙啄食食物,卵生。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表面有毛,用乳汁哺育后代,胎生。
6、写出保护珍稀动物的一些方法:(1)、建立保护区(2)、建立救助站(3)、人工繁育
7、查找下列珍稀动物的名称,填写在图下的横线上。
(红腹锦鸡)、(金丝猴)、(朱鹮)、(华南虎)
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繁殖
1、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由(胚芽)(胚根)和(子叶)等构成。
2、果实和种子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借助动物传播、借助风力传播、借助水力传播)。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B)
A、阳光、水、空气 B、适宜温度、水、空气 C、土壤、水、阳光 D适宜温度、土壤、水
4、蜜峰在升花的油国里花能助植物(C)A、生长 B、消灭害虫 C、传粉 D、开花
5下选项中属生的是(A)
A青雄、家鸽、蟑螂 B、鲸、鱿鱼、鲢鱼 C、壁虎、虎、鹰 D、海龟、海马、斑马
6将一粒油菜种子种下后,它长成一株油菜并结很多种子,这对油菜有什么帮助?
答:植物通过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扩大本物种的生存范围。
7,列举一种能扦插繁殖的植物并说明繁殖方法。
答:
8、按照繁殖方式不同,将下列动物分类。
①蜗牛②蜜蜂③鸵鸟④青蛙⑤蛇⑥蜥蜴⑦麻雀⑧金鱼⑨鲸⑩虎⑾扬子鳄
卵生:①蜗牛②蜜蜂③鸵鸟④青蛙⑤蛇⑥蜥蜴⑦麻雀⑧金鱼⑾扬子鳄
胎生:⑨鲸⑩虎
第三单元加热与冷却
1、在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冷缩)。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下列生活现象中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的是(A)
A、用温度计测温度 B、给轮胎充气时爆胎了C、吹起来的气球变瘪D、弹簧既能拉长也能压短
4、在生产生活中,人们能利用加热与冷却做哪些事情?至少写出3个我们知道的事例。
答:利用冷水来保存食品,利用加热水产生蒸气推动机车运转等。
5、小明因感冒准备喝一瓶口服液。看着手中的口服液小瓶,他灵机一动,打算用它来做热胀冷館的实验。如果你有一瓶口服液,准备怎样做热胀冷缩的实验?把自己的想法写或画在下面。
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白天,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的高,因此风向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上的高,因此风向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有哪些类型的水体?请至少写出三种水体。
(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
2、水结冰时的温度叫作(冰点),一般情况下温度是(0℃)。
3、水沸勝时的温度叫作(沸点),一般情况下温度是(100℃)。
4、如果用10个格代表地球表面的面积,请用蓝色笔将代表海洋的格涂成蓝色。涂之前想一想,应该涂几个格。
5、读下面水温计上的温度数据,将读数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6、水、冰和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状态。请在下图中描述它们之间转化需要的条件。
水(液态)————冰(固态)——水蒸气(气态)
第五单元声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有(强弱)之分。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弱)。
3、声音有(高低)之分。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我们能听到汽车的鸣笛声、河里的鱼能听到岸上的脚步声,这两种现象分别表明声音的传播要借助(D)
A、空气、固体B、固体、液体C、空气、液体D、空气、固体与液体
5、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交流时,不是用面对面讲话的方式,而是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是为什么?写出自己的想法。
答:月球表面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直接传播;因此,宇航员只能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交流。
6、如果我们在地震中被埋,怎样发出求救信号能使地面搜救人员更快地获取我们的位置信息并最开救援?请设计一种简单、快捷的发求救信号的方法并说明设计的理由。
答:用石块敲墙壁或水管、对着墙壁破损口处呼喊。
7、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为减轻噪声危害。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请写出至少两种生产与生活中降低噪声的方法,并评价这些方法的科学性。
答:高速公路上的隔声板,阻隔了声音的传播;用电锯工作的工人戴着防护耳罩,使噪声不能传播到耳里;使用隔音材料装饰录音室里的墙壁,控制了声音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