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13 14:1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

知识点总结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于每一颗行星,太阳和行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Gm1m2/r^2,其中G=6.67×10-11 N·m2/kg2,称为万有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

严格地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可近似使用,但此时r应为两物体重心间的距离。对于均匀的球体,r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三、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解决天体(卫星)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1)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关系式:

F=Gm1m2/r^2=mv^2/r=mω2r=m(2π/T)2r

(2)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mg=Gm1m2/r^2,gR2=GM.2.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轨道半径r,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r2(Mm)=mT2(4π2)r,得出天体质量M=GT2(4π2r3).(1)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

ρ=V(M)=πR3(4)=GT2R3(3πr3)

(2)若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其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ρ=GT2(3π)

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就可求得天体的密度.

3.人造卫星

(1)研究人造卫星的基本方法

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Gr2(Mm)=mr(v2)=mrω2=m4

2T2r^2=ma向.

(2)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①由GMm/r^2=mv^2/r得v=GM/r,故r越大,v越小

②由GMm/r^2=mrω2得ω=GMm/r^3,故r越大,ω越小

23③由GMm/r^2=m(4π^2/T^2)r得T=4r,故r越

大,T越大

(3)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

①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加速度方向均向上,因而都是超重状态。

②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动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与重力有关的力学现象都会停止发生。

(4)三种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1=7.9 km/s.这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若7.9 km/s≤v<11.2 km/s,物体绕地球运行. 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2=11.2 km/s.这是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若11.2 km/s≤v<16.7 km/s,物体绕太阳运行.

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3=16.7 km/s这是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若v≥16.7 km/s,物体将脱离太阳系在宇宙空间运行。

题型:

1.求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在星球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则:GMm/r^2=mg,所以g=GM/r^2(R为星球半径,M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2(g1)=R12(R22)·M2(M1).2.求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若设离星球表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h,则:GMm/(R+h)^2=mgh,所以gh=GM/(R+h)^2,可见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

3.近地卫星与同步卫星

(1)近地卫星其轨道半径r近似地等于地球半径R,其运动速度v=R(GM)=7.9 km/s,是所有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运

行周期T=85 min,是所有卫星的最小周期;向心加速度a=g=9.8 m/s2是所有卫星的最大加速度。

(2)地球同步卫星的五个“一定”

①周期一定T=24 h

②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一定

③线速度v一定

④角速度ω一定

⑤向心加速度a一定

第二篇: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2016.03

一、磁场

磁体是通过磁场对铁一类物质发生作用的,磁场和电场一样,是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客观存在。小磁针的指南指北表明地球是一个大磁体。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流周围空间也存在磁场。

电流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电流是大量运动电荷形成的,所以运动电荷周围空间也有磁场。静止电荷周围空间没有磁场。

磁场存在于磁体、电流、运动电荷周围的空间。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磁场对磁体、电流都有磁力作用。

与用检验电荷检验电场存在一样,可以用小磁针来检验磁场的存在。如图所示为证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存在——奥斯特实验,以及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实验。

1.地磁场

地球本身是一个磁体,附近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的南极在地球北极附近,地磁的北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2.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相似。3.指南针

放在地球周围的指南针静止时能够指南北,就是受到了地磁场作用的结果。4.磁偏角

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磁针并非准确地指南或指北,其间有一个交角,叫地磁偏角,简称磁偏角。

说明:

①地球上不同点的磁偏角的数值是不同的。

②磁偏角随地球磁极缓慢移动而缓慢变化。

③地磁轴和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11°。

二、磁场的方向

在电场中,电场方向是人们规定的,同理,人们也规定了磁场的方向。

规定:

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确定磁场方向的方法是:

将一不受外力的小磁针放入磁场中需测定的位置,当小磁针在该位置静止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体磁场:

可以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方法来判定磁场方向。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电流磁场:

利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判定磁场方向。

三、磁感线

在磁场中画出有方向的曲线表示磁感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1)磁感线上每一点切线方向跟该点磁场方向相同。

(2)磁感线特点

(1)磁感线的疏密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的地方表示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疏的地方表示磁场越弱。

(2)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磁场中的任何一条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到S极,在磁体内部由S极到N极。

以下各图分别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直线电流、环行电流的磁场

说明:

①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在磁场中假想出来的一组有方向的曲线,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磁场中的真实曲线。

②磁感线与电场线类似,在空间不能相交,不能相切,也不能中断。

四、几种常见磁场

1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1)安培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环绕的方向,这个规律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2)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说明:

①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实际上电流磁场应为空间图形。

②直线电流的磁场无磁极。

③磁场的强弱与距导线的距离有关,离导线越近磁场越强,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

④图中的“×”号表示磁场方向垂直进入纸面,“·”表示磁场方向垂直离开纸面。2.环形电流的磁场

(1)安培定则:让右手弯曲的四指与环形电流的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的方向就是环形导线轴线上磁感线的方向。

(2)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3)几种常用的磁感线不同画法。

说明:

①环形电流的磁场类似于条形磁铁的磁场,其两侧分别是N极和S极。

②由于磁感线均为闭合曲线,所以环内、外磁感线条数相等,故环内磁场强,环外磁场弱。

③环形电流的磁场在微观上可看成无数根很短的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叠加。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弯曲时四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

(2)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

(3)几种常用的磁感线不同的画法。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说明:

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外部与条形磁铁外部的磁场分布情况相同,两端分别为N极和S极。管内(边缘除外)是匀强磁场,磁场分布由S极指向N极。

②环形电流宏观上其实就是只有一匝的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则是由许多匝环形电流串联而成的。因此,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也就是这些环形电流磁场的叠加。

③不管是磁体的磁场还是电流的磁场,其分布都是在立体空间的,要熟练掌握其立体图、纵截面图、横横面图的画法及转换。4.匀强磁场

(1)定义:在磁场的某个区域内,如果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内的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2)磁感线分布特点:间距相同的平行直线。

(3)产生:距离很近的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的磁场除边缘部分外可以认为是匀强磁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平行放置的线圈通电时,其中间区域的磁场也是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五、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

为了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用符号“B”表示。

通过精确的实验可以知道,当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受到磁场对它的力的作用。对于同一磁场,当电流加倍时,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也加倍,这说明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与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正比。而当通电导线长度加倍时,它受到的磁场力也加倍,这说明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与导线长也成正比。对于磁场中某处来说,通电导线在该处受的磁场力F与通电电流强度I与导线长度L乘积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它与电流强度和导线长度的大小均无关。在磁场中不同位置,这个比值可能各不相同,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磁场的强弱。

(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电流元

①定义: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电导线中的电流I与导线长度L的乘积IL叫做电流元。

②理解:孤立的电流元是不存在的,因为要使导线中有电流,就必须把它连到电源上。

(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①内容: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它受力的大小与I和L的乘积成正比。

②公式:。

说明:

①B为比例系数,与导线的长度和电流的大小都无关。②不同的磁场中,B的值是不同的。

③B应为与电流垂直的值,即式子成立条件为:B与I垂直。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磁感应强度

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作用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直导线所在处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公式:B=F / IL。(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B的单位是特斯拉(T),由B的定义式可知:

1特(T)=

(3)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其方向即为该处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为磁场的方向。B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

2、磁通量

磁感线和电场线一样也是一种形象描述磁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分布的假想的线,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即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磁感线的密疏,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了定量地确定磁感线的条数跟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关系,规定:在垂直磁场方向每平方米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与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单位是特)数值相同。这里应注意的是一般画磁感线可以按上述规定的任意数来画图,这种画法只能帮助我们了解磁感应强度大小;方向的分布,不能通过每平方米的磁感线数来得出磁感应强度的数值。

(1)磁通量的定义

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用符号φ表示。

物理意义:穿过某一面的磁感线条数。

(2)磁通量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按前面的规定,穿过垂直磁场方向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等于磁感应强度B,所以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上的磁通量φ=BS。

若平面S不跟磁场方向垂直,则应把S平面投影到垂直磁场方向上。

当平面S与磁场方向平行时,φ=0。公式

(1)公式:Φ=BS。

(2)公式运用的条件:

a.匀强磁场;b.磁感线与平面垂直。

(3)在匀强磁场B中,若磁感线与平面不垂直,公式Φ=BS中的S应为平面在垂直于磁感线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此时效面积”。,式中

即为面积S在垂直于磁感线方向的投影,我们称为“有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3)磁通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中,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Wb),简称韦。磁通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4)磁通密度

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穿过垂直单位面积的磁感线条数越多,反之越少,因此穿过单位面积的磁通量——磁通密度,它反映了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Φ/S。

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的内容

安培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分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2.安培假说对有关磁现象的解释

(1)磁化现象:一根软铁棒,在未被磁化时,内部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杂乱无章,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软磁棒受到外界磁场的作用时,各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时,两端显示较强的磁性作用,形成磁极,软铁棒就被磁化了。

(2)磁体的消磁:磁体的高温或猛烈敲击,即在激烈的热运动或机械运动影响下,分子电流取向又变得杂乱无章,磁体磁性消失。磁现象的电本质

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

说明:

①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理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在库仑引力作用下绕核高速旋转,形成分子电流。在安培生活的时代,由于人们对物质的微观结构尚不清楚,所以称为“假说”。但是现在,“假设”已成为真理。

②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电和磁的本质联系,指出了磁性的起源:一切磁现象都是由运动的电荷产生的。安培力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称为安培力。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1)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让磁感线穿过手心,让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安培力方向。

(2)安培力F、磁感应强度B、电流I三者的方向关系:

①直。,即安培力垂直于电流和磁感线所在的平面,但B与I不一定垂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②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时,注意一定要用左手,并注意各方向间的关系。

③若已知B、I方向,则

方向确定;但若已知B(或I)和

方向,则I(或B)方向不确定。

4.电流间的作用规律

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安培力大小的公式表述

(1)当B与I垂直时,F=BIL。

(2)当B与I成角时,是B与I的夹角。

和沿电流方向的推导过程:如图所示,将B分解为垂直电流的,B对I的作用可用B1、B2对电流的作用等效替代。

5.几点说明

(1)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BIL最大;平行时最小,F=0。

(2)B对放入的通电导线来说是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3)导线L所处的磁场应为匀强磁场;在非匀强磁场中,公式

仅适用于很短的通电导线(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直线电流称为直线电流元)。

(4)式中的L为导线垂直磁场方向的有效长度。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导线与磁场B垂直放置,当导线中通以电流I时,导线的等效长度为2 r,故安培力F=2BIr。

七、磁电式电流表 1.电流表的构造

磁电式电流表的构造如图所示。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有一个固定的圆柱形铁芯,铁芯外面套有一个可以转动的铝框,在铝框上绕有线圈。铝框的转轴上装有两个螺旋弹簧和一个指针,线圈的两端分别接在这两个螺旋弹簧上,被测电流经过这两个弹簧流入线圈。

2016高中物理―磁场部分知识点总结

2.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设线圈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长度为L,宽为d,匝数为n,当线圈中通有电流I时,安培力对转轴产生力矩:为:F=nBIL。故安培力的力矩大小为M1=nBILd。,安培力的大小

当线圈发生转动时,不论通过电线圈转到什么位置,它的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安培力的力矩不变。

当线圈转过角时,这时指针偏角为角,两弹簧产生阻碍线圈转动的扭转力矩为M2,对线圈,根据力矩平衡有M1=M2。

设弹簧材料的扭转力矩与偏转角成正比,且为M2=k。

由nBILd=k得。

其中k、n、B、I、d是一定的,因此有

由此可知: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指针的偏角的值可以反映I值的大小,且电流表刻度是均匀的,对应不同的在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电流值,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取电流值了。

第三篇:高中物理竞赛讲座讲稿:第三部分《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三部分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第一讲 基本知识介绍

一、曲线运动

1、概念、性质

2、参量特征

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分解与合成

1、法则与对象

2、两种分解的思路

a、固定坐标分解(适用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建立坐标的一般模式——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建直角坐标;提高思想——根据解题需要建直角坐标或非直角坐标。

b、自然坐标分解(适用于变加速曲线运动)

基本常识:在考查点沿轨迹建立切向τ、法向n坐标,所有运动学矢量均沿这两个方向分解。

Fma动力学方程Fnman,其中a改变速度的大小(速率),an改变速度的方向。且an= mv2,其中ρ表示轨迹在考查点的曲率半径。定量解题一般只涉及法向动力学方程。

三、两种典型的曲线运动

1、抛体运动(类抛体运动)

关于抛体运动的分析,和新课教材“平跑运动”的分析基本相同。在坐标的选择方面,有灵活处理的余地。

2、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处理:运动学参量v、ω、n、a、f、T之间的关系,向心力的寻求于合成;临界问题的理解。

变速圆周运动:使用自然坐标分析法,一般只考查法向方程。

四、万有引力定律

1、定律内容

2、条件

a、基本条件

b、拓展条件: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外部空间的拓展;球体(密度呈球对称分布)内部空间的拓展——“剥皮法则”

c、不规则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计算——分割与矢量叠加

五、开普勒三定律

天体运动的本来模式与近似模式的差距,近似处理的依据。

六、宇宙速度、天体运动

1、第一宇宙速度的常规求法

2、从能量角度求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v1x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v1x)

Syvy =(v2 – v1cosθ)

dv1sin

为求极值,令cosθ= p,则sinθ= 22222221p22,再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到

v1(Sxd)p2v1v2dpdv2Sxv10

2这是一个关于p的一元二次方程,要p有解,须满足Δ≥0,即

4v1v2d≥4v1(Sxd)(dv2Sxv1)2242222222整理得 Sxv1≥d(v2v1)所以,Sxmin=dv1222222v2v1,代入Sx(θ)函数可知,此时cosθ= 22v1v2

最后,Smin= SxminSy=

2v2v1d 此过程仍然比较繁复,且数学味太浓。结论得出后,我们还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当v2<v1时,Smin<d,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在以上的运算过程中,方程两边的平方和开方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增根或遗根的现象)所以,此法给人一种玄乎的感觉。解法二:纯物理解——矢量三角形的动态分析

从图2可知,Sy恒定,Sx越小,必有S合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亦即v合矢量与下游河岸的夹角越大(但不得大于90°)。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成与分解的问题。

(学生活动)如果v1恒定不变,v2会恒定吗?若恒定,说明理由;若变化,定性判断变化趋势。

结合学生的想法,介绍极限外推的思想:当船离岸无穷远时,绳与水的夹角趋于零,v2→v1。当船比较靠岸时,可作图比较船的移动距离、绳子的缩短长度,得到v2>v1。故“船速增大”才是正确结论。

故只能引入瞬时方位角θ,看v1和v2的瞬时关系。

(学生活动)v1和v2定量关系若何?是否可以考虑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知识解答? 针对如图6所示的两种典型方案,初步评说——甲图中v2 = v1cosθ,船越靠岸,θ越大,v2越小,和前面的定性结论冲突,必然是错误的。

错误的根源分析:和试验修订本教材中“飞机起飞”的运动分析进行了不恰当地联系。仔细比较这两个运动的差别,并联系“小船渡河”的运动合成等事例,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合运动是显性的、轨迹实在的运动,分运动是隐性的、需要分析而具有人为特征(无唯一性)的运动。

解法一:在图6(乙)中,当我们挖掘、分析了滑轮绳子端点的运动后,不难得出:船的沿水面运动是v2合运动,端点参与绳子的缩短运动v1和随绳子的转动v转,从而肯定乙方案是正确的。

即:v2 = v1 / cosθ

解法二:微元法。从考查位置开始取一个极短过程,将绳的运动和船的运动在图7(甲)中标示出来,AB是绳的初识位置,AC是绳的末位置,在AB上取AD=AC得D点,并连接CD。显然,图中BC是船的位移大小,DB是绳子的缩短长度。由于过程极短,等腰三角形ACD的顶角∠A→0,则底角∠ACD→90°,△CDB趋于直角三角形。将此三角放大成图7(乙),得出:S2 = S1 / cosθ。

鉴于过程极短,绳的缩短运动和船的运动都可以认为是匀速的,即:S2 = v2 t,S1 = v1 t。

所以:v2 = v1 / cosθ

三、斜抛运动的最大射程

物理情形:不计空气阻力,将小球斜向上抛出,初速度大小恒为v0,方向可以选择,试求小球落回原高度的最大水平位移(射程)。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下面先解脱离点的具体位置。设脱离点为D,对应方位角为θ,如图8所示。由于在D点之后绳子就要弯曲,则此时绳子的张力T为零,而此时仍然在作圆周运动,故动力学方程仍满足

Gn = Gsinθ= mv2r

在再针对A→D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即(选A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

122mv0+ 0 = mg(L + Lsinθ)+

12mv

2② D23代入v0值解①、②两式得:θ= arcsin,(同时得到:vD =

23gL)小球脱离D点后将以vD为初速度作斜向上抛运动。它所能到达的最高点(相对A)可以用两种方法求得。解法一:运动学途径。

先求小球斜抛的最大高度,hm =

527(vDcos)2g2 =

vD(1sin2g22)

代入θ和vD的值得:hm = L

5027小球相对A的总高度:Hm = L + Lsinθ+ hm = 解法二:能量途径

L 小球在斜抛的最高点仍具有vD的水平分量,即vDsinθ= 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设A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有

122323gL。对A→最高点的过mv0+ 0 = 212m(vDsin)+ mg Hm 50272容易得到:Hm = L

五、万有引力的计算

物理情形:如图9所示,半径为R的均质球质量为M,球心在O点,现在被内切的挖去了一个半径为R/2的球形空腔(球心在O′)。在O、O′的连线上距离O点为d的地方放有一个很小的、质量为m的物体,试求这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模型分析: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拓展条件”,本模型都很难直接符合,因此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本模型除了照应万有引力的拓展条件之外,着重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解以上三式可得:vA =

aabb22GMa,vB =

aabb22GMa

再针对地球从A到C的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2mv2+(-GAMmac)=

122mvC+(-GMma)

代入vA值可解得:vC =

GMa

为求A、C两点的曲率半径,在A、C两点建自然坐标,然后应用动力学(法向)方程。在A点,F万 = ΣFn = m an,设轨迹在A点的曲率半径为ρA,即:G

Mm(ac)2= m

vAA2

代入vA值可解得:ρA =

b2a

在C点,方程复杂一些,须将万有引力在τ、n方向分解,如图12所示。

然后,F万n =ΣFn = m an,即:F万cosθ= m

2vCC2

即:GMma2·ba = m

vCC

代入vC值可解得:ρC =

a2b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针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由于C点处的矢径r和瞬时速度vC不垂直,方程不能写作vA(a-c)= vC a。

正确的做法是:将vC分解出垂直于矢径的分量(分解方式可参看图12,但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未画出)vC cosθ,再用vA(a-c)=(vC cosθ)a,化简之后的形式成为

vA(a-c)= vC b 要理解这个关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对A、C两点用开普勒第二定律

第三讲 典型例题解析

教材范本:龚霞玲主编《奥林匹克物理思维训练教材》,知识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例题选讲针对“教材”第五、第六章的部分例题和习题。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四篇: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捷登一站式解析

面对繁琐且难懂的物理知识点,学生们如何梳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怎样找到学好高中物理的快捷方法?学习效率低,成绩停滞不前怎么办?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快速提分有保障,详细咨询热线55903851。郑州捷登教育1对1专业辅导帮你暑期吃透物理知识点,快速提升物理成绩!

捷登1对1物理精辅,梳理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快速补救知识短板,预科领先新学期!

1、通过知识测评、学习方法测评、学习习惯测评,帮助孩子诊断知识点薄弱环节,找到物理知识短板。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梳理物理知识体系,量身定制个性化提升方案,家长和孩子挑选适合自己和满意的老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灵活上课,提升学员学习兴趣!

3、捷登1对1物理精辅,通过专业的研发团队,完备的备考方案,合理的时间规划,科学的教学方法,为高中生打造专业的暑期物理学习课程,针对学生时间安排上课,做到对高中物理知识点的不遗漏,帮助学员在暑期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快乐提分!

4、为保障学员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效果,捷登为每位学员配备专属的1对1教师,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捷登为每位学员免费开放作业吧,由专门的陪读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学习管理师全程呵护监督,提高作业质量,此外,郑州捷登教育还为学子合理安排预习、复习,进行针对性教学!

5、梳理知识,化繁为简。很多同学都说上课是感觉挺明白,公式定理也都会背,但是一做题就容易犯晕,不知道该怎么办,平时会做的也都不会做了。郑州捷登教育暑期物理1对1精辅通过调整思路,找到做题的突破口,并对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对物理知识点化繁为简,按照总结好的做题模型,不仅节约学员时间,还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

6、省级优秀名师专业精辅,郑州捷登教育拥有千名郑州本土名师,多名省级优秀物理老师,多为物理学科带头人和物理教研组成员,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90%以上获得过中级教师荣誉称号,所辅导学员平均提升25分,最高提升60分!捷登1对1专业名师不仅仅教会孩子怎样学好物理,更多的是教会孩子学好物理的一种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郑州捷登教育,郑州捷登教育河南本土中小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专家,专业名师教学,夯实基础,补漏培优,学员提分100%,名校录取率98%以上。

第五篇: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1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

2、宇宙中的天体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恒星——明亮发光,发热;相对静止。例如,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

星云——轮廓模糊,云雾状外貌。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

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例如地球是目前人们发现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例如月球(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

彗星——扁长轨道,拖着长尾的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哈雷彗星(周期76年)

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3、天体的类型:

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和星云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

宇宙中的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4、天体系统的层次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太阳系模型图

1、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木星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地球是密度最大的行星。

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太阳系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4、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a光照条件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

b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c地球上有液体水:海洋、液态水的形成。

第一章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的概况:太阳与其他恒星一样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

(71%)和氦(27%).表面温度约为6000K。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H——>1

He

+

能量

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直接能源:太阳辐射能;间接能源:矿物能、水能、风能、生物能

4、太阳辐射的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和日冕

太阳大气结构

亮度

厚度

温度

观测条件

(最外层)

日冕

逐渐

增强

逐渐变薄

越来越低

日全食时或使用特殊仪器

(中间层)

色球

(最里层)

光球

眼睛直接可见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耀斑

黑子: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作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其变化的周期为

年。它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活动周期也是11年,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

注: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电磁波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飞机和船等航行)

(3)

高能带电粒子流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常出现在地球高纬度地区)

(4)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第一章第3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2)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

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2、经线和纬线

几个重要的经线和纬线

南(北)极圈:66°34′S(N)

南(北)回归线:23°26′S(N)低纬度:0°—

30°

中纬度:30°—

60°

高纬度:60°—

9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度纬线);

0°和180°东西经的分界线;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和20°W3、经度和纬度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等于180,东西经相反。

4、经纬网及其应用

(1)

地球上任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经纬度坐标与之对应。

如,B(40°N,40°E)

B点关于赤道的对称点坐标(40°S,40°E)

规律:纬度度数不变,南北纬相反;经度不变。

B点关于地轴的对称点坐标(40°N,140°W)

规律:纬度不变;经度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

B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40°S,140°W)

规律:纬度度数不变,南北纬相反;经度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

(2)

判定方向:

南北方向:同为南纬,度数大的在南

同是北纬,度数大的在北

既有南纬又有北纬,南纬在南北纬在北

东西方向:都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

都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

既有东经又有西经,东经+西经度数<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东经+西经度数>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3)计算距离

经线上差一度:111千米

纬线上差一度:111千米*cos纬度度数

第一章第3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自转轴:假想的轴线,经过地球球心,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自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北极上空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的自转——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

恒星日:真正周期

23时56分4秒(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物)

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

为24h

(以太阳为参照物)

(3)速度

1)地球自转角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自转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之外,其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360°/24小时)

2)地球自转线速度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长度)

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

(任意纬线的线速度=1670*cos纬度(千米/小时))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公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具有同向性)

(2)(真正)周期:恒星年→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为365天6时9分10秒。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

(3)地球公转速度:线速度、角速度

①一年之中,平均而言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约为1°/天≈360°÷365天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2×3.14×1.5亿千米÷(365×24×60×60)秒

②地球公转的实际速度并不均匀,有快有慢

开普勒定律,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半径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近日点(1月初)

—A距离太阳最近,此时的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远日点(7月初)

—B距离太阳最远,此时的角速度、线速度最慢

线速度:近日点到远日点—由快变慢;远日点到近日点则相反

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变化一致

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1.黄赤交角

(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特点: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和黄道的平面的交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但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在变化。(简称太阳直射点)

(1)轨迹

(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直射的纬度: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性周期运动,大约1个月移动8°,与阳历的日期对应。

直射的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2)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

(4)地方时区间的计算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的地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地点的时刻要早。(早:即体现在时刻数值的“大”)

1、地方时之概念:

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即:因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叫做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必定相同)

2、地方时之表现:

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经度差1°时间差4分钟

;经度差1′时间差4秒

3、地方时之计算:

所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已知某地的地方时±4分钟/1°×(两地的经度差)

须注意的原则:

(1)都是东经或者都是西经时,东边的时间早,求东边的用加号“+”号,求西边的用“-”号;既有东经又有西经时,求东经的用“+”号,求西经的用“-”号。

(2)两地的经度差确定原则:“同-,异+”

(3)所求地方时处理原则:

A】若所求地方时﹥24:00,则所求地方时-24:00,日期+1,变为明天;

B】若所求地方时﹤00:00,则所求地方时+24:00,日期-1,变为昨天。

当堂训练1:

1、当经线0°(即经过伦敦的本初子午线)为06:00时,请问10°E的地方时是多少?30°W的地方时又是多少?答案:10°E地方时是06:40.30°W的地方时是04:00.2、精彩绝伦的2012伦敦奥运开幕式于当地时间12年7月27日20:12正式开始,请问我国的CCTV(经度为120°E)什么时候会准时直播?答案:2012年7月28日凌晨04:12.3、当五华县(经度为120°E)为10月8日凌晨01:40,请问新疆吐鲁番(经度为90°E)的地方时是多少?答案:10月7日23:56.二、时区

如果如果大家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的,那么同一时刻,地方时会有n多种,异常混乱。为了便于交流,就必须解决此麻烦,所以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即分(时)区计时法。

划分方法: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

计算方法: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差1小时。

1、如何求中央经线?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

2、如何判断某经线位于哪个时区?

时区数=已知的某地经度数/15°

所得余数<7.5度,相除所得商即为时区数;所得余数>7.5度,所得商

+1

即为时区数。

3、所求的另一地区时=已知的某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与“地方时”计算的3个原则完全相同)

东8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

中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伦敦时间”也称“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

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

--(5)日界线

一、国际日界线

(1)含义: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今天”与

“昨天”的分界线.(2)特点:

1)属于“人为日界线”

2)位置固定不变

3)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有几处凹凸,凹凸的原因是:照顾附近国家人们生活方便,避免通过陆地。

地球上东12区的时刻最早,西12区的时刻最迟.东12区向东进西12区,日期减1天;

西12区向西进东12区,日期加1天.当堂训练1:

有一轮船10月15日09:00(船上的挂钟)在国际日界线附近航行,10秒之后,此轮船越过了国际日界线,请问越过国际日界线后的轮船挂钟的准确时刻应是什么?

答案:①10月14日09:10(自西向东越线);

或②10月16日09:10(自东向西越线)。

二、00:00日界线

(1)含义:将地方时为00:00的经线作为作为“今天”与

“昨天”的分界线.(2)特点:

1)属于“自然日界线”

2)其位置每分每秒都在变,自E向W移动

3)一定与经线完全重合4)每分每秒与国际日界线同时存在当堂训练2:

若120°E为10月15日09:00,请问:

1)00:00日界线是哪个经度?

15°W

2)10月15日跨越的经度范围是什么?

15°W→向东→180°

[国际日界线]

10月14日跨越的经度范围又是什么?

180°[国际日界线]→向东→

15°W

10月15日与14日的范围之比是

?:?

190°:

165°=13:11

小结

1、一般情况,全球同时存在2个不同日期;但因00:00日界线每分每秒都在自E向W移动,故2个不同日期的范围也在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着;

2、也存在2种特殊情况:

①当00:00日界线为0°经线,此时“今天”

:“昨天”=1:1;

②当00:00日界线与180°经线(国际日界线)重合,可认为全球此刻处于同一日期.或者180°经线是n点今天就占n个小时,昨天占24-n小时。

北京时间08:00时,全球两日平分;北京时间20:00时,全球位于同一日。

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

--(6)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一、昼夜更替

1、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2、昼夜更替产生原因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③同一时间内,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

3、昼夜更替周期是:太阳日,即24小时

4、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一面,即白天);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一面,即黑夜);

昼半球

:夜半球=(1

:

1);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是(晨昏线(圈))。

二、晨昏线(圈)

1、定义: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

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2、判断晨昏线(圈)的方法:

自转法

a.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

b.逆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昏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晨线

地方时法:赤道上地方时是6点的为晨线,18点的为昏线

3.晨昏线(圈)特点:

1】永远平分地球(昼:夜=1:1),永远平分赤道

2】所在平面过地心,因而是一个与赤道等大的圆

3】晨昏线(圈)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的地方时永远为06:00;而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的地方时永远为18:00

5】晨昏线(圈)只有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而其他时间则与经线圈斜交。

6】晨线上必定同时迎来日出;而昏线上必定同时迎来日落。

7】移动方向和自转相反

4、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一)晨昏线与经线

(1)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2)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

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其夹角等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二)晨昏线与纬线

(1)不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是出线极昼极夜的纬度。

(2)与晨昏线有一个切点的纬线

如图1:切点为D,则:

D为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D点的纬度+折射点的纬度=90°

D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者12点(距D点近的极点是极昼,则点所在经线为0点;距D点近的极点是极夜,则D点所在经线为12点)

(3)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一个和晨线,一个和昏线,两个交点为昼弧和夜弧的分界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该纬线日出的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该纬线日落的时间。

三、地转偏向力: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

-(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太阳辐射的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的强度)的变化来描述。

一、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2)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昼弧所跨完整经度÷15°/h

夜长=夜弧所跨完整经度÷15°/

h

昼长+夜长=24小时

日出时刻=12:00—(昼长/2)h

日落时刻=12:00

+(昼长/2)h

日出+日落=24小时

(3)小结:

1、同一纬线上的所有地方在同一天的昼长、夜长、日出时刻、日落时刻肯定彼此一样!

2、南北半球相应纬度(如30°N与30

°S)的昼长、夜长、日出时刻、日落时刻肯定相反!

3、赤道上永远昼长=夜长=12h,且永远地方时06:00日出,永远地方时18:00日落;

4、昼半球中分线地方时定为12:00;夜半球中分线地方时定为00:00

二、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H

=

|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四、四季更替。

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五、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总结应用:日照图的判读

1.判断晨昏线

(1).特点:北极在上,南极在下;晨昏线成直线形态,且只能见其局部(即只能见到晨线或昏线)

(2).特点: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晨昏线成弧线形态,且只能见半条晨线和半条昏线。

2.确定某地的地方时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

③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3.判断节气:北极圈内,白天范围、黑夜范围各占一半(即昼夜平分),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北极圈位于昼半球(即极昼),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位于夜半球(即极夜),冬至日12月22日:南极圈内,白天范围、黑夜范围各占一半(即昼夜平分),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南极圈位于昼半球(即极昼),12月22日;南极圈位于夜半球(即极夜),6月22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

(1)平分昼半球那条经线所在的经度(地方时12:00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2)直射的纬度取决于日期。

5.确定昼夜长短

D点昼长应为18小时,夜长6小时;

解释:D点所在的纬线,其昼弧所占的比例是:四分之三;

因此,D点的昼长=昼弧所占的比例×24小时

夜长=夜弧所占的比例×24小时

昼长+夜长=24小时

6.判断太阳出没时刻

(在上图中,D点3时日出,21时日落)

日出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12+昼长/2

7.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为9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

第一章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想一想:夏季,如果让你挑选西瓜,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地球内部产生的震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呢?

(一)地震波

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当地震发生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会怎样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2、地震波的分类:

纵波(P):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横波(S):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密切关系。若介质是均质的,地震波则匀速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

固体

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纵波

固体、液体、气体

3、地震波波速变化图

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不连续面。

地震波穿过33千米处莫霍界面是,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4、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以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有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

水圈

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下载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物理万有引力部分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作者: 钱耀辉 (高中物理 甘肃天水物理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7 / 3833 发表日期: 2010-07-31 16:31:03 一.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自由落体运动

    一. 教学内容 2. 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空气阻力很小时,也可把空气阻力忽略) ② ③ ④ ,粗略计算 取4.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因此初速度为0......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一)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1.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意观察。并养成综合分析观察习惯。 在观察实验现象......

    高中物理静电场知识点总结

    静电场--知识点 一、库伦定律与电荷守恒定律 1.库仑定律 (1)真空中的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

    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F外; ③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动量守恒的应用:核......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总结范文大全

    高中物理选修3-1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课本选修3-1模块中,有很多高考物理考试中会出现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进行针对性的复习。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选......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合集5篇)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一) 一、功 1.公式和单位:,其中是F和l的夹角.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功是标量,但有正负.由,可以看出: 当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