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新闻事件看女性角色变化(本站推荐)
从新闻事件中看中国妇女角色的变化
——走向独立的女性
2013年1月14日,2012年度性别平等十大新闻事件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其中有这样几个大事件引起了我的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出台;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三部门联手推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部分高校性别划线录分女高男低遭集体维权;反家暴立法获公众高度认同;女大学生上演“占领男厕”行动。
一,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选?我觉得原因有二:首先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因为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说这也是中国社会男女不平等的一个表现。对中国社会而言,性别平等事件可以看作新闻,这就说明性别平等在中国社会还是不常见的。中国女性的整体地位还是低于男性的。但是我们从这种评选的活动中也不难发现女性角色的转变。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男性史,期间少有女人出现。出现的女性也被冠以“铁娘子”“女强人”“男人婆”等算不上赞美的称号,把他们视为异类。而现在各大媒体报刊女性的身影绝不占少数,女性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活跃着。这又说明了什么?女性摆脱了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从传统的家庭牢笼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的各阶层做着贡献,展现自己的能力与魅力。充分的说明了女性正在从一个全职母亲一个全职妻子向职业女性转变。
那么这些转变是因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
1、改革开放的浪潮使西方思想传入
2、互联网以及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出现。
3、民主法治社会的健全。
(一)改革开放如何改变着中国女性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整个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女性的角色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不断向前演进。
1、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促使女性的角色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急速发展。工厂生产使工人数量急剧膨胀,国家政策支持,城市女性开始大量进入生产领域。在农村,政府为鼓励广大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开展了“双学双比”活动,提高了农村妇女经济参与水平,改变了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女性开始发现了传统的体制下女性的生存发展能力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生存权利,女性开始增强自身的各种能力。女性的各项能力增强直接导致了女性就业率的不断
上升。进入21世纪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女性,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就业率明显提高,女性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就多了。女性面临的困难如婚姻家庭,工作,教育相应的出现。就出现一大批先进人士来解决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拿到台前让大家看到。问题一旦产生就必然受到关注,而解决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推进两性平等。从而促使了女性角色的转变。由厨房里的妈妈走向大众关注的职场新女性。
2、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促使的女性角色变化:20世纪80年代女性学就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指导着女权运动的实践。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大量的西方思想传入,女权主义思潮涌入80年代的中国。女性开始觉醒,国家开始广泛深入的开展妇女理论研究。成立妇女理论研究机构,开设妇女研究课程,召开妇女理论研讨会,出版妇女理论书籍,推进妇女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发展指导了实践,中国女权运动不断发展,女性权利得到不断的提高。权利的提升使女性的声音更好的被大众听到。女性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女性由原来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向如今走出了家庭大门转变。
3、改革开放带来的教育进步引起的女性角色变化: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为女性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和机会。保障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妇女的终生教育水平。全国高校在校女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等教育学校女生占在校生的一半左右。重视妇女的扫盲运动,缩小男女授教育差距,重点解决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残疾女童、流动人口中女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女性学导论》)。这就使女性群体的素质整体提高。女性开始觉醒,不再满足于相夫教子的生活,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自己的能力。这就实现了由家庭主妇向职业女性的转变。
(二)互联网以及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的出现推进了女性学角色的转变:
1、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迅速缩小为一个村。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人们了解世界的机会增加。女性群体了解了国外女性的生存现状,会对自己的生存现状感到不满,从而向好的生活挺进,就促进了女性中的佼佼者向更高层发展。这就实现了女性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信息大爆炸使很多男女性别歧视的事件被大家广泛了解,这就使妇女研究有了更多的素材。使很多女性问题能够得到很快解决。这就为女性进一步走出家门扫清了障碍,为女性角色的转变提供了条件。
2、通讯设备的高速发展使世界紧密联系。各国妇女组织能够及时沟通,积极拓展了各国妇女和妇女组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妇女联盟组织可以及时了解并提出各国妇女问题。使女性的身影更多的出现在国际社会中。从而为女性角色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三)民主法治社会的健全:
1、完善了立法,保障赋予妇女的各项权利。1982年通过新《宪法》,1980年和2000年两次修订《婚姻法》,1992年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两次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以及一些地方制定反家庭暴力地方法规等,保障了妇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力(《女性学导论》)。在立法规定上给了女性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女性的角色转变更加容易和被理解。
2、妇女参政环境促进了女性角色改变:改变女干部、女高级专家退休年龄;加强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完善选举机制;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及决策水平;提高妇女参与行政管理的比例等(《女性学导论》)。参政环境的改变,使女性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决策机构,从而实现为自己争取更多权利的目的。是女性从被统治阶级向统治阶级转变。政治角色发生了转变。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女性角色的转变有其经济、政治、文化、设施基础等原因。而女性角色的转变之根基在于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由家庭走出来成为一位职业女性,这种角色转变是不容易的。但是这种趋势是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是每一个人必须接受的。
二,另外从这些新闻事件本身分析,我们也能看到女性角色的转变。
1、一系列男女平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妇女能更容易从家庭中解放了出来,有更多的机会走向职场,来表现自己的才能。这就实现了由家庭主妇向职业女性的转变。
2、男权主义者心目中女性天生是弱者的理论被推翻,女性不光从心理上强大起来,更在生理上强大起来,面对和男航天员一样的太空条件,我们的刘洋依旧笑靥如花,说明中国女性从屈从于男人的弱者角色向平等的社会参与者角色转变。
3、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关注表明了妇女运动在向农村扩展,农村妇女有了自己的土地即有了自己的财产,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就有了向传统男权挑战的资本。这说明中国农村女性在由男性的依附者向独立的个体转变。
4、女性的各种维权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另一方面在看到女性角色转变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一)从男女平等政策法规出台中看中国女性角色转变
在2012年6月26日至28日举行的深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由深圳市妇联参与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草案)》顺利通过第三次审议,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正式出台。
从法规草案的出台中我们不难看出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转变。《草案》中明确表示“设立性别平等促进机构、反性别歧视、反性骚扰、反家庭暴力、建立性别统计制度、公共政策性别分析评估制度、性别预算制度、性别审计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等。”首先草案实现了中国大陆0的突破,在制度层面上使女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设立性别平等机构,建立性别统计制度,性别分析评估制度,性别预算制度,性别审计制度,反对性别歧视,这就使妇女的参政权得到了保证,在以后的决策中也能有更多女性的声音。如此便使妇女的各种权利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也使她们从家庭中更好地走出来,走向职场展示自己的风采。使她们完成从家庭主妇到职场新女性的转变。使女性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反性骚扰反家庭暴力,让女性的人权得到了保证。女性受到性骚扰本质上与性无关,而是强者对弱者的控制欲,在最近闹得很凶的印度强奸案就可以看出来,印度妇女性权利得不到保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印度种姓制度残留的影响,这导致女性尤其是低种姓女性地位低下。也是因为如此,强者对弱者的控制欲使他们侵犯妇女。反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女性一直处于屈从地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使得很多男性觉得女性就应当是自己的附属品。也因此中国的性侵案件,家庭暴力案件也频频发生。草案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女性作为人的权利。保护了妇女的人权。实现了妇女有屈从于男人的弱者角色像男女平等的强者角色转变。
女性天生不是弱者,女人是长成女人的,所以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制度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女性角色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无疑为女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从刘洋顺利返航看中国女性角色的变化: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发射升空,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也搭载飞船进入太空。2012年6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刘洋作为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从这次任务到8天的时间看,她整体表现非常优秀。刘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太空的失重环境,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健康,各项生理指标也完全正常"。航天员的训练强度不言而喻。能经受得住这种考验的人不多。早在神五升天的时候人们就畅想这让中国女性走向太空。可是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他们怀疑女性的能力,从生理到心理。刘洋的飞天充分的证明了女性不比男性差,男性能做到的事情女性也都能做到。有力的反击了那些男权主义这都女性的歧视,说明了女性不光心理强大,生理上也并不比男性差。,说明中国女性从屈从于男人的弱者角色向平等的社会参与者角色转变。这种转变无疑是女性的人格更加独立,使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三)从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关注看女性角色的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发展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土地财产并不安全,他们就是农村妇女。女性的土地产权的不安全,主要表现为妇女土地权益随其婚姻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土地长期化政策的推行,农村妇女因婚姻迁移而形成土地权利流失有着制度化和长期化的趋势,这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农村妇女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没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就容易受到各种侵害。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农村妇女这一群体目前仍是弱势群体,需要保障农村妇女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妇女土地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将产生农村性别歧视水平的提高、农村性别比失衡等一系列的潜在危机。日前三部门联手推动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对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实施的保障,具有建设性意义。这可以是女性实现经济独立的第一步。农村妇女实现了经济独立就实现了人格独立。能够不依附男人而存在,就可以有更多的发展自由。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及角色转变。由男人的依附品转变为独立的人。这也是一种角色的变化。
(四)女性的各种维权运动充分表明了中国女性走向了独立:
传统的观念认为女性就应该你来顺受,而如今女权运动此起彼伏。女性面对不合理的体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想说的。女性为谋求自身发展而进行维权,使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是女性个体作为人由依附者向独立者转变的重要变现。这是女性走向更好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转变。这种角色的转变是女性真正的能够与男性平等起来的必要准备。
女性的角色转变在近代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转变促成了女性人格的独立发展,使女性有更多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女性角色的转变是一种历史的潮流,不可改变和抗拒的历史潮流。只有女性不断的强化自身才能真正的和男性平等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的实现角色的转变。
作为女性学的初学者,这些都是我比较不成熟的看法。有很多漏洞和不足,希望大家指点和批评。
参考书目:《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保障研究 》
《中国妇女土地研究报告》
《女性学导论》
中国妇女研究网
中国妇女研究论丛
第二篇:从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从 xxx事件看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
摘要
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视为继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行政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每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操守。正确地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三种监督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当前的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家作主地位的延伸。近年来,我国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新闻媒体对贪污腐败问题的揭露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舆论监督工作有了大飞跃,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从当前的监督现状上看,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大都比较模糊和不明确具体所指,从而削弱了监督的力度,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在批评内容上,舆论监督在客体和内容上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有偏差。部分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在金钱诱惑下为权贵发声,置民意于不顾。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法制完善的需要,舆论监督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创新。但这种创新必须是法制性创新,规范性创新和科学性创新。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我国舆论监督问题的困境。建立业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才能把新闻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新闻媒体只有禁止有偿新闻,才能保障媒体公信力,发挥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才能抑制媒体商业化的负面作用。人民在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教育,这对于培养公民的舆论监督意识和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有重要作用。通过舆论监督,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心理,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关键词:舆论监督、立法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bstract The media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s regarded as the supervision of legislation, judicial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and outside of the fourth supervision, it is our country given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laws of the media rights, but also every one of the conscience of the media should have the basic professional ethics.Right to exercise the media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supervision, so as to better safeguard the people's right to know, express, the right of supervision.The current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s both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the topic of justice, also is the basic civil rights, the extension of the masters of the position.In recent years, China's judici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steps to speed up gradually, the news media for corruption problems revealed in the efforts to increase year by year,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the work to a big leap,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on see, the news public opinion direct object mostly is vague and not referred to specific, and undermines the supervision of strength, hurt people's feelings.In the criticism of the contents,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object and the content and the public's object has a deviation.Part of the news staff in the work serious neglect of duty, in the temptation of money for the powerful voice, buy public opinion unattended.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needs of the perfect legal system, 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 work must adher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speed up innovation.But this kind of innovation must be FaZhiXing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regulatory innovation.Only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of the legislation to guarantee real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citizen's right to know, to safeguard the legal rights of journalis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dilemma of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Establish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can the news to further reform continuously.The news media paid only banned news, to safeguard the media credibility, give play to the mass media should have social education function, can restrai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mmercialized media.The people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and, to some extent, accept to education, this for training citizens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redu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consciousness cost have an important role.Through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balance various social psychology, so that the entire social mentality maintain in an ideal secure value.Key words: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legislation safeguard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目录
引 言.............................................................4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5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6
(一)客观性.......................................................6
(二)公开性.......................................................7
(三)及时性.......................................................6
(四)灵活性.......................................................6
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成就‥‥‥‥‥‥‥‥‥‥‥‥‥‥‥‥‥‥‥7
(一)典型案例之瘦肉精事件.........................................7
(二)笔者反思.....................................................9
四、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不足‥‥‥‥‥‥‥‥‥‥‥‥‥‥‥‥‥‥‥7
(一)典型案例之三鹿奶粉事件.......................................7
(二)笔者反思.....................................................9
1“维护稳定”的误区...............................................7
2忽视媒介角色转换的误区..........................................9
(三)总结当前舆论监督的问题.......................................9
五、对当前舆论监督困境的建议‥‥‥‥‥‥‥‥‥‥‥‥‥‥‥‥‥‥‥‥9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9
(二)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10
(三)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10
(四)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10
六、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9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传播媒体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进行评价和监督。它是新闻媒介功能多样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民主的理念,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公众是舆论监督的主体,新闻媒体反映公众的意见,并将监督客体的行为传递给监督主体,监督主体通过对客体行为信息的判断、评价,再通过新闻媒体加以反馈,形成舆论,达到监督的目的。在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社会公共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它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有效形式。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特征
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分析我国当前舆论监督的现状,对于舆论监督理论和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公民的言论自由的表达是很重要的。现代民主政治国家都很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软监督,与其他的监督形式相比,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客观性。
新闻媒体在发表舆论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议论事件,它的一切活动必须源于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舆论必须超越社会公众的主观意见,以客观的、理性的、辩证的立场披露和报道新闻事件。在为公众报道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媒体对采集到的大量舆论意见进行分析与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了表达公众意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权威性、引导性和前瞻性。
(二)公开性。
公众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媒体的参与,社会大众每天不可避免的与媒体进行着直接的接触,新闻舆论监督的议程、立场、对立观点和所有细节都是公开的,社会事件被媒体报道披露后,就为群众所知悉,同时也会引发群众关注的目光。这种无形中的软性影响力虽然不具有强制力,但却可以直达人心。
(三)及时性。过去媒体的出版周期长,传递信息不够及时。现代媒体的出版周期日益缩短,网络媒体更是速度快的惊人,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一经媒体迅速报道,很快就传播到社会大众中去,新兴的电子应用产品微博更是使每个网民形成一个自媒体,及时高效的传播舆论。而其他的舆论形式则需要经过一套繁复的程序,用时很长。
(四)灵活性。
传统的监督形式——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运用的都是自上而下的监督方式,以逐级管理为指导原则。这种逐级管理方式虽然有结构紧密、力量强大的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存在着监督范围有限、中间环节多的缺点。与之相比舆论监督采取自下而上的监督方式,具有灵活性。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新闻媒体对贪污腐败问题的揭露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舆论监督工作有了大飞跃,成绩喜人。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监督是人民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闻媒体在对政府官员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报刊、电视台、电台和其他媒体都有专门栏目,揭露了不少问题。”一些主流强势媒体以贪污腐败问题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各类电视节目围绕此问题进行批判揭露。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广东的《南方周末》等,它们监督的对象不只是社会热点问题,对于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也大力披露。
(一)典型案例
2011年3月15日《“健美猪”真相》在新闻频道播出,揭露了“瘦肉精”重现江湖的惊人内幕,一时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随后《新闻30分》、《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和深入点评,该报道立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出台了“瘦肉精”举报奖励办法,“瘦肉精”生猪处置办法和猪肉市场监管信息上报制度等相关举措。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指出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随即,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展开了一场针对食品违法添加的整治风暴。
(二)笔者反思
在这一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舆论监督对于立法过程、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进和实施都有重要作用。另外,新闻媒体在法律执行过通过对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职务廉洁性的行为进行揭露,从而形成震慑力,使有违法念头的公民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为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并且以软影响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我国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不足。
(一)典型案例
甘肃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事件,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国卫生部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后经证实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石家庄市政府就三鹿奶粉事件公开道歉,大意是市政府在接到三鹿的报告后“认识不到位”、“后果估计不足”、“处置不力”,为了保护当地企业和控制“负面影响”而延误上报达月余,致使事态蔓延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食品安全是企业的道德责任,也是政府的监管义务,更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责任。但婴儿肾结石病例早在8月以前就已出现,我们却没有听到任何媒体报道。从市政府发言人透露的原因看,之所以没有报道,是因为三鹿“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而市政府显然照办了。而在三鹿问题奶粉曝光之后,媒介的天平终于倒向了公众,履行其社会责任,充当人民利益的守护神。尤其是当政府开始对此事件作出回应之后,媒体更多的是担当政府的喉舌,发布关于政府对此事件的回应,以及在政府在处理该事件中的作为。
(二)笔者反思
1、“维护稳定”的误区
地方新闻媒体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倾向:越强调维护社会稳定,舆论监督的尺度越严,密度越稀,力度越小。为了保稳定,石家庄市政府采取了取消舆论监督的做法。为了表面的稳定,不顾内在的稳定,为了眼前的稳定,不顾将来的稳定,为了地区的局部稳定,不顾全局的稳定,为了某个领导的稳定,不顾老百姓的稳定。新闻舆论监督在为了稳定的口号下受到种种来自地方的限制。从长远看,从全局看,从本质看,这种种情况对维护稳定大局构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忽视媒介角色转换的误区
我国的大众传媒是国有资产,主要媒介是党和政府直接控制的,众多的其他媒介也都分属主要媒介、各个党政机构、党领导的团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成了党和政府的喉舌。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自负盈亏的媒介同时还面临经济利益的压力,于是媒介不得不顾虑背后的大财团大广告商。所以,媒介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着尴尬的角色,究竟代表谁的利益,究竟监督谁,成了媒介能否有效履行舆论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回顾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媒介与舆论的互动,笔者发现,媒介首先被舆论监督,在舆论压力下将事件真相公之于众,之后媒介又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行为,撼动国家政策,政府继而动用法制监督等硬性监督力量对食品类生产企业进行监督。对媒体而言,不仅应该进行舆论监督,还应该受舆论监督,二者缺一不可。媒介从一个被监督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换是媒介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
(三)总结当前舆论监督面临的问题
毒奶粉一案引发了笔者对于当前舆论监督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督力度不足。
对公权力的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为重要的一环。与三鹿奶粉事件相同,河南汝州矿难的“封口费”事件,同样我们看到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艰难环境。《河南商报》的公开报道让有关管理部门恼羞成怒,竟然拿着数百家新闻机构“我单位没有人参与汝州事件报道”的证明材料兴师问罪,做出让商报停刊整顿的处理决定,开了新中国报业停刊处罚的先河。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以管代监”的制度缺陷。
此外,虽然在报纸上揭露违法、腐败的报道明显增多了,但稍加辨别,就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些报道中,多是对司法机关惩处或纪检机关处理的报道,真正由新闻媒体发现线索,主动进行揭露和批评的,还是不多。《焦点访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进行的批评监督性的报道,大多是独立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来中央电视台门前排队,请求中央台派记者前去采访报道的原因。二是各媒体刊发的报道,很多是转载全国其他媒体的报道。其实从事揭露批评报道的很不均衡,特别是一些市、县报,批评报道很少。我国新闻媒介还远没有将舆论监督的责任担当起来。2.新闻舆论监督水平有待提高。
从当前的监督现状上看,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大都比较模糊和不明确具体所指,从而削弱了监督的力度,伤害了人民的感情。在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中,批评对象主要是不具有公权力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普通干部,对于拥有实权的高官及国家要害部门,则少有涉及。即使有也是司法机关定性后的结论式报道,而非对于该部门问题的批判和赤裸揭露。在批评内容上,舆论监督在客体和内容上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有偏差。公众认为舆论监督的内容应着力于“领导者的行为,社会风气,国家重大政策方针的制定,法规的执行程度”等。但我通过对若干报道的统计研究后发现,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批评的主要是“渎职走私、恶意欺诈、徇私枉法、严重伤人、毁约违约、拖欠工资、就医看病难”等问题。舆论监督在监督力度不足之余,监督效果不能令公众满意。3.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打击报复现象严重。
总所周知,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社会公共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我国《宪法》赋予人民群众广泛的民主监督权利。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新闻法律法规仍然缺失,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时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因此,我国公民的宪法权利在实际生活中仍未得到完整的贯彻落实。舆论监督采用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这就使得监督者对不法现象进行批判和揭露时,掌权人可以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对监督者进行报复陷害。掌权者百般阻挠舆论监督过程。记者无法自由的开展正常的监督进程,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期待。4.新闻舆论监督者存在着主观上的不足。
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关系着能否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效果。目前我国的新闻队伍中,部分从业者为了追求高销量高发行,只披露读者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而忽视了监督职责本身,忽视了最为关键的警示作用。另外,部分新闻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在金钱诱惑下为权贵发声,置民意于不顾;在报道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法律背景,引用法律条文不符合规范,以情代法,法律意识淡薄,类似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报道不符合客观实际,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些问题弱化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不利于法治国家的构建。
四、对当前舆论监督困境的建议
(一)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要解决我国舆论监督的困境,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我党应加大舆论监督建设的力度。各级国家主管单位要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以树立舆论监督在民众中的威信。新闻媒体的领导在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志在发展,在内部设立奖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对舆论监督工作突出的记者进行奖励,并营造一个无忧的工作环境,以激发记者工作热情。记者在报道的过程中,应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敢于报道,勇于报道,以保证广大人民的知情权。此外,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保护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真正扩大新闻界的言论自由空间,使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更好地发挥职责。
(二)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
只有加强舆论监督权的立法保障,才能真正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才能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才能解决我国舆论监督问题的困境。我国政府应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相关的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的权利与义务。对舆论监督侵权行为也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由于我国当前新闻法的缺失,在时机成熟时,应着手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舆论监督法》。
(三)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
通过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新闻媒体及时的将政府在行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知给公众,公众由于清楚的知悉了政府面临的困境,能更理性的认识政府颁布政策的初衷,能给予政府以支持和鼓励,这就使得改革的阻力变小,矛盾得以化解。另外,由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多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公民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对该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思考,这就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基础和社会心理准备。很多经过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反响的新闻事件的出现,促成了新的法律法规的设立。这些法规与那些闭门造车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相比,在执行过程中要顺利的多。
(四)媒体内部的自我完善。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新闻媒体只有禁止有偿新闻,才能保障媒体公信力,发挥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才能抑制媒体商业化的负面作用。要想做到杜绝有偿新闻,必须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记者应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在行使舆论监督权时,一切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新人应树立为人民服务、拼搏进取、不畏艰辛的人生观。新闻媒体应定期安排时间组织学习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正确认识新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2.推进新闻改革。
当前推进新闻改革的工作重点是狠抓“两分开”,即新闻报道活动与经营活动分开,新闻采编队伍与经营队伍分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采编人员要按照新闻规律运作,广告经营人员要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只有对新闻媒体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确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僵化的用人制度,才能提高新闻舆论监督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建立业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才能把新闻改革不断推向深入。3.加强预测性舆论监督。
许多社会生活中的异常现象,在开始形成时并不能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但却能从某一点上反映出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新闻单位应该在行使监督权时认真关注这些现象,理清事实并深入剖析这些现象的深远意蕴,作预测性舆论监督。只有新闻媒体及时预测问题,这些问题才能在社会上引起重视和解决,才能避免发生重大损失。
五、大力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大力开展舆论监督,能够有效的监督公权力,有效的制止国家公务人员因权力滥用而引起的腐败,能够强有力的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通过参与社会讨论,对国家的重大政策献言献计,为各项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人民在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教育,这对于培养公民的舆论监督意识和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都有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说:“实际上群众参与的事情,即使遇到困难,即使有的搞错了,他们也能忍受,很少埋怨;相反,实行命令主义,搞对了群众也不满意。”媒体通过其敏锐的洞察力,对某些社会问题作预测性舆论监督,防止了重大损失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问题,大胆报道披露,在引起社会关注之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避免了负面社会影响的产生。在行使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有效执行。舆论监督还有助于形成广泛的社会政治动员。新闻单位在报道披露的过程中,将其要表达的价值取向传递给受众,而受众通过自己的理性认识发表个人意见。由于受众发表的意见是其自愿选择的产物,而不是媒体强加到受众身上的,因此这种舆论监督更具有号召性。
舆论监督对社会心理有缓冲效能。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意见是分散的、复杂多样的。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对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意见进行疏导和重新组合,这有助于受众负面情绪的排解,也有助于使个别不良因素得以消除。大众传媒也经常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扮演大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将民众的不满情绪传达给政府,促使政府及时出台问题解决办法。并且通过舆论监督,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心理,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致谢
在这份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彭静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第三篇:从满族婚姻变迁看满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从满族婚姻变迁看满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摘要:满族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满族的先民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肃慎,战国、秦、汉的挹娄,魏、晋的勿吉,隋、唐的靺鞨,辽、金、元、明的女真,清代的满洲。婚姻是构成家庭和社会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变迁女性的社会地位随之变化。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是从母系社会逐步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女性由社会的主体地位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本文试从婚姻形态、婚姻观念、婚姻习俗以及满汉对比对满族女性社会地位状况进行粗略探讨。
关键词:满族婚姻;女性;社会地位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它有着自身民族特点,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其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就婚姻状况而言,满族的婚姻形态、婚姻观念、婚姻习俗等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特点,女性的社会地位状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试对不同时期的满族女性社会地位状况进行粗略探讨。
一、婚姻形态:由有性无家庭到一夫多妻再到一夫一妻多妾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是从母系社会逐步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妇女地位开始下降并逐渐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婚姻形态由一夫多妻转变为一夫一妻多妾。特别是清入关以后,受汉文化的影响,不准妻妾互相逾越礼制,家庭中等级逐渐确立。
商周时期的肃慎,战国、秦、汉的挹娄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汉书·东夷列传》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其好养,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袒,以尺布蔽其前后”。所谓“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是氏族公社尚未出现部落联盟,未产生阶级分化。据民族志看,当时处于由母权制想父权制的过渡期。男女双方除了性生活,没有组成家庭,所生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母系制度下,女性占社会的主体地位,享有绝对权威,男性则处于从属与服从地位。
魏、晋的勿吉进入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大家族阶段。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其婚姻形态变为一夫一妻制。“将嫁娶,男以羽毛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致礼聘之。妇贞而女淫”。[1]“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
[2]罢,便以为定,仍未夫妇”男持女归,指女子由原来的接纳男子来访变为出嫁,从夫而居。男家持聘礼,揭示了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妇女已经变成了可交换的财产。聘礼的多少,相当于被出让女子的赎金多少。女子由此而归属于一个固定丈夫,配偶之间有了“夫妇”的名分,说明母权制时代女子多夫、男子多妻的群婚习俗以开始被一夫一妻制所代替。此时女性的地位开始下降,地位的高低也开始与可交换资产相挂钩。
五代时,黑水靺鞨兴起,改成女真。女真人的婚姻形态是个体家庭的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姓通婚。《金史·世纪》中指出,“生女真之俗,生子年长即异居”,正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一夫一妻制的反映。但是,无论是父权制大家庭中的一夫一妻制,还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都“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
这种新的一夫一妻制的习俗,是私有财产制的产物。由于私有财产掌握在男子手中,因此,“它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其明显的目的就是生育确凿无疑的出自一定父亲的子女;而确定出自一定的父亲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子女将来要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3]
二、婚姻观念:由“女淫”到“妇贞”
女子婚前性行为是否自由,即我们所说的“女淫”。在一夫一妻制初期,“女淫”的风俗是非常普遍的。男子为了确保父系血统的纯洁,因而要强迫妻子必须保持贞操,不允许与其他男子发生性关系,即所谓的“妇贞”。不过,刚开始的一夫一妻制,还较多地保留着母权时代的婚姻习俗。男女择偶不再取决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出自自己的意愿,“女和则持归”,其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女子手中。婚姻能否缔结,取决于是否“女和”。这说明女性在配偶选择、性行为对象选择、婚姻与否上有很大的自由与发言权,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隋唐的勿吉史称靺鞨,秉行一夫一妻制。“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比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反映了女子婚外性生活仍然存在,只是秘而不宣,揭示了靺鞨人还没有完全脱离旧群婚习俗,女性社会地位依旧很高,掌握话语权也很大。
满族入关后受汉文化的影响不断加深,而随着程朱理学对人思想的禁锢,尤其是随着“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为大”思想的传播,满族女性思想也受到严重影响。
近代以前,离婚问题在满族社会是不存在的。丈夫休妻,女子擅自离丈夫而逃,看似离婚,却非真正意义的离婚。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记载了丈夫休妻的条件为“七出三不去”。[4]“七出”的条件即“凡弃妻须有七出之状,一、无子,二、淫翊,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嫉妒,七、恶疾”;“三不去”的条件即“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有所受无所归”[5]如果丈夫发现其妻子符合“七出”里的任意一个条件,就能合情合理地直接将妻子休掉。然而,妻子有三种条件都不能擅自离开丈夫而离开。这实际上是用一种近乎变态的“女贞”观念以法律或者社会舆论的形式将女性完全禁锢在男权世界里。可以说,旧式婚姻完全是对妇女人身权利以及婚姻自由的一种严重束缚和剥夺,同时也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权利的压制和践踏。
三、婚姻习俗:尚早婚、娶长妇、收继婚
满族尚早婚、娶长妇。一般在小儿时期即订亲、结婚。《柳边纪略》记宁古塔满族人,“结婚多在十岁内,过则以为晚。”《吉林通志》记载:“满人唯结婚多在十岁内,过期则以为晚”满族还以年少之男娶年长之女,十三、四岁的男子,必娶十七八的女子。满族所盛行的早婚及娶长妇的习俗,固然有历史传承因素,但主要还是由当时的社会因素决定的。满族入关前人口最多不过60万人,长期的军事征服使得大批的青壮年死于战场。战争的继续有需要大量满族人丁。男子16岁成丁,即要入伍从征。虽有“三丁抽一”制度,但实际上,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丁都要从军,甚至有祖孙三代同时服役的现象。这显然又严重影响了人口繁殖与增长。要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早婚并娶长妇,以保证在入伍之前就实现人口繁殖,久而成俗。
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单纯作为封建男权社会下的生育工具,婚育时间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较大,缺乏婚姻自由精神与生育时间选择自主意识。且早婚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的精神负担。
收继婚就是转房婚,这是一种原始的婚姻习俗。满族是女真的直接后裔,其婚姻习俗也是从女真那里继承下来的,收继婚在早期的满族社会也曾是一种较为兴盛的婚姻形式。《金史》称“女真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明代人撰写的《岷峨山人译语》提到,“胡俗妇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妻为妾,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适,则人笑其不能胆其妇”[6]的记载。1619年,朝鲜的一个战俘被带到了赫图阿拉,在亲眼所见女真人的习俗后,他记载道:“嫁娶不择族类,父死而妻其母”[7]这种收继婚的习俗是原始的族内婚的残余,反映了把女人当作家族生儿育女的特殊性质的私有财产的宗法意识。家族中的私有财产不容外流,它必须由家族中的人按照血统进行传承。
四:满汉对比中的优越性
满族虽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都以生子为贵,认为接嗣有人,对于女孩,也认为多子多女是福。相比较汉族而言,想有更大的自主权。例如满族女性可学习骑射,史载:“女子执鞭驰马,不异与男。十余岁儿童,亦能佩弓箭驰逐„„”[8]由此可见满族女子在骑射方面享有与男子一样的权力。这在满族婚姻家庭中必满族受骑射文化的影响,妇女地位比汉族妇女地位高得多,丈夫外出做官或然决定了妇女将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角色。
出兵驻防外地时,妻子便可以成为家庭的主事者,暂时充当家长的角色。平时,妻子也可以处理家庭内部而不牵涉全宗族的事情,比如仆役的管理、旗地的经营、子女的教育抚养等问题。丈夫一般多参加社会性活动而不过多过问家事。
满族统治者禁止缠足。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崇德三年8月,皇太极下谕:“有效他国缠足者,重治其罪。”缠足实际上是披着理教的文明外衣,用野蛮残酷的方式,将女子禁锢于男权手中,残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相比之下,满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则高得多,不缠足是对女性身心自由的一种认可,是对女性精神的一种解放。由于不缠足,满足妇女可在行动自如的情况下,参加劳动、从事家务,在付出体力代价的背后,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换来的更是满族妇女在家庭中不可忽视的地位。结语:
由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满族女性的地位由女权制的主体到男权制下的男性附属品地位,虽然与汉族女性相比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但在封建社会占主体、男权主义占主体的世界里,享有的权力是有限的,享有的自由也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四夷传卷九七[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魏收.魏书·勿吉传卷一百[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4][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第57页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85:第234页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85:第234页 [6]杨英杰.清代满族风俗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第24页 [7]辽宁大学历史系.栅中日录校释建州闻见录校释,清初史料丛刊本[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第17页 [8]刘广铭,徐东日.建州闻见录中的女真人形象[J].延边大学学报,2006(1)
第四篇: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
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长时间的社会**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文革过后,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近35年了,中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上就有很大体现。
因当时物资缺乏,用票来控制购买,因此买衣服还要要布票,清一色的绿、蓝、灰,军装、中山装、喇叭裤,如今中国也有了自己的国际品牌,人们会更加注重着装,追求时尚,关注潮流,在衣着上体现自己的个性。
从前买食物要粮票,白面馒头在当时都是好东西,北京方便面只能在过年过节吃,更不要说大鱼大肉了,如今人们连大鱼大肉都觉得不新奇了,开始变着各种花样吃,青蛙肉,蛇皮,蚕蛹,海豚肉,竟然还有人喝婴儿汤,当然享受新奇事物的同时也要付出代价,人们吃果子狸,结果引发了非典。西餐也在中国越来越盛行,有的人喜欢西餐厅优雅安静的环境,不像中餐馆那么嘈杂,然而有的人喜欢中餐馆的热闹欢乐的氛围,不像西餐厅那么拘谨。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挑选用餐环境,饮食也更加多元化,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
房价在当下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房价是世界上最高的,如今的房价比起从前不知道要翻多少番,当然人民的住宿水平也提高了,从前住平房且十分拥挤,家里有好多口人,睡在一张大床上,现在楼房越盖越高,越来越多的高层出现,人民住宿水平也不断提高。
交通也越来越发达,从前公交车非常少,很多人都坐不起,人们都骑“二八大杠”,现在人们从海陆空都可以到达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私家车也越来越多,反倒是开始提倡环保,鼓励人们骑自行车,限制汽车数量了。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改变不仅仅停留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上,我国的国家形象也因此在国际上迅速提升。
2008年我国举行了世界瞩目的奥运会,演员们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的文明历程,外国媒体纷纷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称这是艺术之美的杰作,中华文化的缩影。回想男子自选手枪冠军许海峰在1984年为中国拿到第一枚金牌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如今中国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夺金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中国获得45金,15银,21铜,中国已经摆脱了“东亚病夫”的称呼,迈向了体育强国。当然体现出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的不仅仅是奥运会,还包括中国人在NBA打球,在英甲踢球,F1跑道修道中国等等。
在航天事业上中国如今也名列前茅,从毛主席提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并由钱学森先生,邓稼先先生等人研制起,到今天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使世界都为之震惊。
国家形象在电影上也有体现,从最早的皮影戏到黑白电影,再到如今中国电影在世界上也渐渐被关注,中国电影人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外国人不再认为中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她们在电影中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看到了中国的生气勃勃。中国演员也越来越多的进军国际,在戛纳等国际电影节上走红地毯,在好莱坞电影上也能够露露面,他们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
随着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从从前被领国强占岛屿的忍气吞声,到如今对钓鱼岛的据理力争,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个牢记”第二条是“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中国在和平的前提下,强硬表态,绝不做让步。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打开了认识世界,接受世界,最终改变世界的大门,让中国也成为带动世界发展的一部分,中国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的远远不止这么多,它更是让世界开眼看中国的窗口,因为改革开放,世界看到了中国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大改变,世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国。
第五篇:从金融危机看政府的角色
从金融危机看政府的角色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持续多年的大衰退,是美国战后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认识美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一个好机会。这些年来,关于金融危机的回顾和总结大多注目于华尔街和金融体系,而对于政府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似乎只有政府内部的官员才有深刻反思。当年的财政部长鲍尔森(Hank Paulson)在2010年写了《千钧一发》(On the Brink)回忆录,记叙这一段的经历。但他在2009年总统换届后就离职了,所以故事只有前半段。而另一位政府方面的主角,就是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金融危机爆发时,他正好在“台风中心”,是纽约联邦储蓄银行主席。随后,他担任了2009年至2013年的财政部长。可以说盖特纳在整个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恢复阶段都是美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主导者之一。他在2014年初出版的自传《压力测试》(Stress Test: Reflection on Financial Crisis)是这个过程中政府运作更完整的记录。
在《压力测试》这本书中,作者记叙了2008年以来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好几件大事: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遏制,消除恐慌的“压力测试”,欧盟诸国财政危机,美国的经济刺激,金融法规改革以及围绕赤字与国债限额的两党争斗。贯穿全书的主要立场,就是政府在这些经济“非常时期”起着关键作用。没有政府的发力,自由市场就不能从危机中恢复。
盖特纳对于遏制金融危机的过程的记载相当全面和专业。和鲍尔森的故事一样,盖特纳讲述了那些对他们来说惊心动魄的日子,那些成功与失败的行动,以及很多背后的思考,争论与博弈。他反复强调一条主线:消除市场恐慌,恢复投资者信心是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与恢复的关键,也是政府运作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这个考量压倒其它(如政府支出与赤字,救助肇事者引起的“道德风险”等)。而这个任务也只有政府能够担当。
虽然因为观念和法律限制,政府救援曾有重大失败和失误(例如未能阻止李曼(Lehman Brothers)崩溃而威胁到其它几家投资银行的健全,在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Mutual)倒闭过程中让债权人受到损失因而影响到其它银行债权人的信心等),但总的来说政府的应对是成功的。通过金融救援(TARP法案)对大金融机构注入资本以及进行公开的“压力测试”确认各个银行的健康程度,政府成功地重建了市场信心,制止了资金逃离。虽然美国是金融危机的“震中”和最重的灾区,但美国的金融运作与整体经济的恢复速度都远远高于欧洲。至今,政府金融救援的资金投入已经全部收回还有盈利(最新数据是一百五十亿盈利,相对于七千亿的投入资金)。与九十年代救援墨西哥比索的行动一样,美国政府的信用和金融实力扭转狂澜,实现了“双赢”的结果。尽管如此,对于政府救援的批评还是此起彼伏。盖特纳的书也花了很多篇幅进行辩护。这些辩论的主要焦点是在道德上怎样看待这样的事实:政府用纳税人的钱进行救助,而直接的受益人就是肇事者。而且在此同时他们还享受着优厚的工资,奖金,甚至被撤职时还有“黄金降落伞”。这样的事听起来非常不公平。盖特纳指出:接受救援的金融机构的股东们几乎丧失了所有资本(但他同时主张要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因为他们可能抽逃资金引起更大的动荡),而且政府无权改变以前已经签订的待遇合同。不管怎样,这本书显然不能终止这个争论。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又将回到起点。
其实关于政府的角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似乎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上面讨论的是一个“理想政府”应该起的作用。但现实中的政府却远非“理想”。盖特纳和鲍尔森的书都包括了关于政府运作的痛苦体验。他们的行动受到种种法律的限制和各方面公众的质疑;想要得到国会授权需要克服重重政治和技术障碍;他们起草的提案被各种势力“搭便车”变得面目全非;漫无止境的国会听证会充满了政治作秀而没有理性的讨论。。这些制度性的问题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使得他们的应对的速度,力度和准确度都大打折扣。其它政府官员,如前国防部长盖兹,在回忆录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愤慨和失望。
但问题是:虽然可以讨论改进政治制度的种种方法,但现实上我们都知道这些弊端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存在。民主政体在执政效率方面就有本质性的弱势(相对于公司管理体制而言),而在现代的经济和科技条件下,民主政体如何适应和改善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且,美国的政治体系本来就是按着低效,稳定的目标设计的,其用意是保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有效地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盖特纳们看来满足于用“华盛顿”的种种缺陷来解释政府干预过程的失败和问题。言下之意是:政府干预本身没有错。错的,需要改进的,是目前的政治运作方式。这等于是说:如果有个上帝的话,他老人家怎样干预也不为过。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根据目前(及其可预见的将来)的政治体系,我们该如何来看待政府在经济和社会运作中的作用。这次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很多表现令人抓狂。谁也不能指望下次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如何能给予政府更多的权力和信任?
另一个问题是:怎样增强政府干预金融危机的能力?在盖特纳看来,关键是政府的权限:财权和行政干预权。在财权上,他希望政府有实际上无限的财力,可以为任何债务提供保证(而且不让债权人受到损失),或为任何金融机构注入足够资本。这样,政府就可以支撑起那些“关键机构”,遏制市场恐慌,拔掉金融危机的引信。而行政干预权,则是允许政府接管陷于困境的金融机构并将其“有序地解散”,力求不引起市场混乱。
其实,政府要发挥作用,除了法定的权力以外还有“软实力”,也就是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力。这个在金融危机中也有证明。例如很多银行和投资行之间的兼并就是政府背后促成的。这个在鲍尔森的回忆录中有更详细的记叙。在这种过程中,政府的影响力不仅是财力和权力,还有很多其他方面。首先,政府在金融界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所以它在撮合“双赢”交易方面比较令人信服。相比之下,一个银行可以配合政府促成合作,但自己出来“挑头”就没人会听了。其次,银行们现在和今后仰仗政府的地方肯定不少,在危急时刻谁也不敢随便与政府顶牛。所以政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也不容小觑。在说服银行接受财务救助TARP条件时,鲍尔森和盖特纳就曾公然以“秋后算账”来威胁。最后,政府还可以用少量资金为风险最高的资产提供担保,为交易扫除最后障碍,如它在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的并购交易中所为(当然那次也涉及到很多法律与政策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一定需要在权力和财力意义上的“大政府”,而需要善于利用影响力,促成双赢合作的“聪明政府”。前总统克林顿几年前出版的“回到工作”中谈到不少这样的例子。但遗憾的是,这个潜力并未得到很多人,包括盖特纳的重视。
比起应对危机,更重要的是防止下一次危机的产生。虽然危机总是来源于意外的因素,所以绝对防范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总是应该吃一堑长一智,至少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为此,就要改革金融体制,堵上已经发现的漏洞。对于这个问题,盖特纳的思考也是以政府为中心的。除了通过权力和财力的增加而提升政府的抗灾能力外,他还提出了建立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定期进行“压力测试”,提高银行和交易商资本储备标准等法规上的改革措施。但是他对于如何发展和增强有利于稳定的市场机制毫无考虑。而离开了市场机制,政府主导的改革必然是笨拙,僵硬的,很可能带来很多副作用。这恐怕也是这个改革法案(Dodd-FrankBill)至今仍有很大争议的原因之一吧。当然,盖特纳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政府部门,有这样的视角也正常。但遗憾的是他与类似知识结构的人似乎主宰了金融改革的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