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灾害
观后感
看完《后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类面对大自然的灾害时候的无力,也认识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我们改变不了大自然变化的规律,但我们能改变我们对于大自然的态度。
影片的故事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新奇的地方,总的来说,通俗易懂。我们不论剧情的疏漏或场景的似曾相识,单看故事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是发人深思的。
在气象学家发现洋面温度异常后,立即向总统申请全国向南转移。而总统说“请不要忘了我们的经济同我们的环境一样脆弱!”。此时,总统的形象代表了典型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惟利是图,不愿浪费任何一点时间和精力在非赚钱的事物上,他甚至依然觉得,经济才是解决一切的万能钥匙,直到最后。
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国际上有着《京都议定书》,而恰恰是美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本片无疑是对美国莫大的讽刺。那些自信的美国人向来喜欢指责别人,而他们自己做的,已经很差了!
当潮水来袭,林立的高楼瞬时倒下,龙卷风中的房屋、大桥、汽车...一一被毫不留情地卷上天,被摧毁、被撕碎、被吞噬!人们甚至还来不及做出反应,那些耗费人类大量金钱、智慧、劳动力的所谓“人类文明的杰作”,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渺小而不堪一击!那些有着“良好建筑技术”、“优秀建筑材料”的人类避难所,顷刻间化为乌有!被冰封的自由女神像,只残剩出奄奄一息的头。此刻,她高举向天的手不再示意着自由,那是在质问!在指责!在控诉!
数十分钟灾难场景的连续体现,使人们坐在银幕前感受到了巨大而不可名状的恐惧与深思。
我们生于自然,长于自然,我们为了自己的文明不惜破换自然的平衡,最终,自然反过来向人类做了宣判,我们的一切文明,物质上的、精神上的,完全可以被她轻而易举地全部摧毁!在自然面前,无知的我们凭什么自豪于自己的“杰作”!我们有征服、取代自然的资格吗?
影片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洋面升高,整个北半球被全部冰封。这种假设是撼人的!恰巧那段日子全球气候极为异常,如欧洲六月降雪,阿尔卑斯山大量冰川融化、雪线上升...人们不禁警惕地问“后天不会明天到来,那明天的明天呢?”
但这毕竟是商业片,不会是绝望到底的.人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即使是在最为难的时刻也保留着“潘多拉魔盒”最后所剩--希望!正是如此,导演才在结尾让地球自行结束冰河期.没错!自然永远都是一位母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她只会或重或轻地惩罚,而不会毁灭我们!(其实我倒希望地球彻底发一次怒,让人类社会就此毁灭!
当大自然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再也恢复不起来的时候,人类也就随之灭亡。如果人们不改变对大自然的态度,这个时候一定会到来的。《后天》中的灾难是全人类的灾难,而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灾难或者的灾难。致力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是某一个民族或某一国政府的责任,为了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第二篇:2012自然灾害
2012自然灾害
2012年5月8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的最新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显示,2012年4月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89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
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2012年4月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2890.2万人次受灾、69人死亡、4人失踪、22.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28.6万人需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2494.9千公顷,其中绝收250.4千公顷;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11万间,一般损坏27.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53.7亿元。
总体上,4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风雹灾害为主,洪涝、低温冷冻、雪灾、地震、沙尘暴、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明显偏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南方强对流天气频发,风雹灾害损失偏重。4月份,南方地区先后遭受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江南和华南地区强对流日数达5天—10天,由此引发的风雹灾害共造成43人死亡或失踪,10万余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贵州东南部、江西大部、湖南湘北、湘东北等地多次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12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36.4万人。
——北方农区旱灾缓和,西南旱灾持续发展。4月份,东北、华北、黄淮等地降雨量达10毫米—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50毫米,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对北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春播十分有利,北方农区旱灾得到进一步缓和。西南地区旱灾持续发展,特别是滇中大部地区持续晴热无雨,库塘蓄水严重不足,人畜饮水困难情况突出。
——地质灾害伤亡较重,地震造成轻微损失。4月份,由降雨引发多起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共导致13人死亡,其中4月20日甘肃榆中县马坡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4人死亡。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3级—4级地震主要集中于西藏和新疆地区,多为浅源地震,损失轻微。——北方屡遭沙尘袭击,森林火灾形势平稳。4月份,北方地区出现5次沙尘天气,北京、河北、新疆等地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沙尘天气次数和强度较2011年同期持平。全国森林火灾总体平稳,共发生森林火灾1779起,火情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
第三篇:自然灾害
四川汶川地震旅游业的影响
专业:自然地理学 姓名:
粟君莲
学号: 2010020004 导师:
何政伟
2010-12-19 1 四川汶川地震旅游业的影响
1.1四川旅游资源概述
四川历史文化悠久,山川景色秀美,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的美称,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全国风景名胜最多的省份。其独特的山川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名族文化构成绚丽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是游人向往的地方。
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如剑门蜀道、四姑娘山、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等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九寨沟(如图1-1)、唐家河、卧龙等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如都江堰龙池森林公园、天全二郎山森林公园等2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如康定、汶川、大邑、松潘古城等7座;佛教、道教宗教胜地如峨眉山、青城山、鹤鸣山等;还有如古文化遗址如江油太白公园、少数名族风情藏、彝、回等、历史名人如大禹、李冰父子、诸葛孔明、则天女皇、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等。
图1-1 四川九寨沟
2.震后灾变景观
2.1 地震灾变景观
地震灾变景观是由于地震对原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遗存的景观。
地震往往会给自然或者社会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同时还会给人类带来一 定的心理创伤,加之地震过后的重建家园行动,使保存的灾变景观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重大历史纪念意义以及科学研究价值。汶川地震的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害和破坏。通过这次灾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里的一座座山、一条 条河、一个个村落、一道道景观,比如青川绝壁巨型人头像、悬湖、飞来峰、北川县城、堰塞湖、映秀镇、地震壁画、巨型汉字“青川”等等少有的灾变景观。通过这些不仅展现了特殊时期的自然现象,对于未来也是宝贵的知识财富和遗产。
2.2 地震灾变景观的旅游功能分析
2.2.1独特的观赏性
地震是属于突发性的灾难事故,在形成过程中由于释放极大的能量,使其具有极强破坏力,往往形成一些非常态的景观类型,此类景观属于天作之合、非人力所能为。这些灾变景观具有稀缺性等自然属性,与常态景观遥相呼应,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因而地震灾变景观也就极具观赏性。2.2.2科学研究功能
地震灾变景观是具有稀缺性特点的非常态景观。地震的发生对整个地球环境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地震的发生地就成为调查事故发生原因、研究防灾减灾措施的惟一线索来源地。灾变景观往往成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一把钥匙。2.2.3科普教育功能
灾变景观不仅具有稀有性特征和一定的美学价值,而且还具有考古、生态学、历史文化价值。“5.12汶川大地震”的地表震中位置映秀镇牛圈沟,300多万方的山体碎屑物瞬间将牛圈沟底填高了几十米;北川老县城的王家岩大型滑坡及北川新县城的新北川中学大型崩塌导致了上千人的死亡;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绵竹市汉旺镇东汽总部钟楼的时钟受地震影响定格在14:
28、汉旺镇镇政府大门的拱形结构反映了拱形结构的抗震能力;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青川绝壁巨型人头像、悬湖、飞来峰、地震壁画、巨型汉字“青川”等等,这些都记录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地震破坏强度等特征,加之地震灾变景观本身的神秘性特征,地震灾变景观往往可以成为难得的科普教育场所,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让他们铭记地震的灾害性和研究地震知识的重要性,这种直观的、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和纯粹的课堂相比更易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崇尚科学的激情,以及树立热爱环境、珍惜资源的观念[5]。
3.震后四川旅游资源
汶川地震后除了未受损的旅游资源之为,还催生了许多新的、具有很高国际知名度的旅游资源。
3.1 新的人文旅游资源
3.1.1 人文活动
重大事件:胡锦涛总书记指挥抗震救灾、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及感人语录、三军将士立体大救援、八方援助,抗震救灾等;
典型事迹:都江堰向峨乡党委书记先进事迹、都江堰“拐杖书记”王晋先进事迹、都江堰英雄少年王国东、“铁军”战士武文斌先进事迹等;
艺术作品:建川地震博物馆“5.12遇难者遗像墙”(如图3-1)等。图片来源于百度搜索
图3-1建川地震博物馆“5.12遇难者遗像墙”
3.1.2 地震遗址
事件发生地:龙门山镇胡锦涛总书记慰问地点、温家宝总理鼓励都江堰新建小学被困学生地点、温家宝总理在彭州通济镇和小鱼洞镇抗震救灾地点等;
建筑垮塌遗址:都江堰市中医院遗址、阳平观遗址、白鹿镇遗址(图3-2)等;
图3-2白鹿镇遗址
遇难者纪念遗物:银厂沟大龙潭遇难者婚纱等;
交通地震遗址:都江堰龙池公路遗迹、都江堰高原大桥遗址;彭州小鱼洞大桥遗址(图3-3)等。4
图3-3彭州小鱼洞大桥遗址
3.1.3 建筑与设施
综合人文旅游地:龙门山国家(地震)地震公园;
活动场馆:都江堰体育中心、彭州抗震救灾指挥部、空军物资转运中心、最大抗震学校——彭州龙门山镇中心学校等;
归葬地:谢家店地震灾害遇难者纪念碑(图3-4)。
图3-4谢家店地震灾害遇难者纪念碑
3.1.4 地震纪念旅游商品
地震纪念邮票(图3-5)、明信片、纪念画册等。
图3-5地震纪念邮票
3.2.新的自然资源
3.2.1 地震灾害遗址
滑坡:青城山后山滑坡、小鱼洞大桥山体滑坡、谢家点滑坡、白鹿镇后山滑坡等(图3-6);
图3-6 一个典型的滑坡
泥石流:龙池八一沟泥石流(图3-7)、大、小龙潭泥石流、白鹿镇三河店玉娘观两侧等;
图3-7龙池八一沟泥石流
地裂缝:都江堰景区玉垒山裂缝(长70米,宽13-15厘米,深度8米)等; 塌陷:龙门山镇东林寺社区塌陷、都江堰二王庙地基塌陷(图3-8)等。
图3-8都江堰二王庙地基塌陷
崩塌:沙子坡一号崩塌、大龙潭崩塌(图3-9)、小龙潭崩塌、白鹿镇黑凤槽崩塌、龙门山镇黄土大坝崩塌等。
图3-9大龙潭崩塌
3.2.2水体景观
堰塞湖:都江堰窑子沟堰塞湖(图3-10)、都江堰关门山堰塞湖、回龙沟燕子堰塞湖、回龙沟三岔河堰塞湖等。
图3-10都江堰窑子沟堰塞湖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此次地震破坏区主要局限与阿坝州,故在这些旅游资源中,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与乐山大佛等景区没有受到地震太大影响;只有都江堰、青城山,因距离震中较近受到波及,一些地面建筑被毁,但青城山山体、都江堰形制均属完好。由此看来,四川主要旅游景区受地震破坏不算太严重,主要是交通道路和服务设施受损,核心资源仍然存在。损毁景区建筑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建,就能重新接待游客。
4.1 景观方面的损失
这场浩劫不仅使震中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更使汶川周边的景区遭到重创。据了解,截至5月20日,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2007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见图3-12)、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都江堰景区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而通往卧龙景区的所有道路全部断裂受阻。还有很多景区在此次地震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4]。
图4-1 汶川地震震后的青城山
4.2 旅游服务性企业方面的损失
据了解,在这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旅行社损失累计达2.83亿元,宾馆饭店损失达95.35亿元,旅游城镇接待设施损失99.14亿元。如在著名风景区九寨沟附近的“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目前几乎没有住店游客,空出1000多间客房,与过去5月旅游旺季时酒店需要提前预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由于省外和境外各大旅行社暂停了所有赴四川的旅游线路,此前报名的所有成都团队也全部取消,全省旅行社遭遇大规模退团,绝大多数旅行社关门歇业,40余万直接从业人员中,至少有30万人处于无事可做状态;旅游景区除城郊未受损的乡村旅游点外,基本歇业关停;灾后一周内酒店平均入住率不到25%,特别是[4]重灾区酒店基本关门。
4.3 地震在交通方面的影响
汶川是重要的旅游交通点。汶川东部和南部与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和 大邑县接壤,是前往“熊猫之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干道,也是前往九寨沟、黄龙寺这两个世界级“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的旅游公路九寨环线中线的必经之道。县城距成都市146公里,距都江堰90公里,距九寨沟也只有289公里,是非常重要的四川旅游交通点,这次汶川地震,造成山体滑坡、隧道塌方,大桥移位、道路中断(图4-2)。这给旅游的交通环节带来重大的影响。
图4-2 中断的道路
4.4 对游客心里的影响
这次汶川地震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让人触目惊心,加之地震时有游客受困,这无疑使人们对汶川、对四川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崔慧敏.浅论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关注.2008:112
2、马俊.旅游业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3、张强.SARS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警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3):19-24.4、刘春玲,孙庆军,吴丽云,彭海静,范夕霞.突发性危机事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旅游业应急机制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3):61-64.5、陈春艳.汶川地震灾变景观旅游开发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6):43-45.6、贾建中,束晨阳,邓武功,陈战是.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研究
(三)——总体思路与认识[J].中国园林.2008(10):60-65.7、王小兰.“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经济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区域经济.2008.:203-204.8、贾建中,邓武功,陈战是,高甲荣,赵廷宁.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研究(二)———恢复重建技术导则[J].中国园林.2008(8):13-18.9、温秀.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影响_诱因及预警机制建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4(5).10、王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与对策[J].全球环保绿化.2008:475-479.11、魏小安,曾博伟.汶川地震后中国旅游形势分析与判断[J].旅游学刊.2008.23(8):13-18.
第四篇:自然灾害小结
一、水文灾害
(一)、洪涝灾害
⑴分布:
世界: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低湿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我国:整体:我国的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移动,北纬20°~45°这一范围。东部平原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洪涝发生的根本原因。
具体:①暴雨洪水:集中分布在季风区,时空分布与暴雨时空分布一致。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还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其次是四川盆地、关中地区以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
②融雪洪水: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地区,空间分布:积雪融水:4-5月,东北;冰川 融水:7-8月,西北。
③冰凌洪水(凌汛):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下游部分河段,松花江部分河段。
凌汛条件:A封冻:最冷月均温低于0℃;B流向:自低纬(南)向高纬(北)流。
⑶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2)产生的原因:
① 自然原因:气候:降水持续时间长,夏季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水文: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闽江);河道弯曲(荆江河段);河流中下游多形成地上河(黄河、荆江);地形:中下游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排水不畅;气候异常:厄尔尼若现象等个别年份气候异常变化。
② 人为原因:中上游滥砍滥伐、陡坡开垦等导致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流域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中下游围湖造田,建垸;人类在低洼地(洪水高危险区)开发;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人为的占用河道、淤塞河道等
(3)治理措施:
①非工程性措施:建立洪水监测与预报预警系统;制定防洪应急预案;认真执行《防洪法》,加强防洪规划与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和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实行防洪保险等
②工程性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湖;上游兴修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下游加固加高江防大堤;进行河道整治,截弯取直,清除行洪障碍;开挖入海新河(淮河,海河),修建分洪蓄洪区等。
(4)案例1:长江中下游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原因:
1、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2、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3、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特别是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水量大
4、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形成地上(荆江河段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5、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
6、异常年份降水增多
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措施:
1、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
2、中游河段“截湾取直”,疏浚河道
3、下游修建水利工程(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
4、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案例2:黄河中游黄土平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 以黄土为主,土质疏松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案例3:淮河多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① 扇形水系,支流众多、汇水速度快、水位上涨快;
② 流域落差小,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
③ 河道弯曲狭窄,下游又缺少通直的入海河道;
④ 湖泊淤积,蓄洪能力差;
⑤ 流域内暴雨频繁、水量丰富。
淮河多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①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紧张。②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围垦);③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二)、风暴潮
⑴ 概念:多发生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与高纬度地带冷暖空气交互影响的地区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满溢上陆的现象。
⑵分类(按成因):台风风暴潮(夏秋季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南);
温带风暴潮(秋冬季,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沿海)
⑶危害:毁坏陆地建筑,破坏农田、海堤、码头、港口等设施;影响海上作业,毁坏船只;海水入侵(倒灌),河水/地下水水质变差。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4)最容易遭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5)成因:持续刮向陆地的大风:如秋冬季节的东北风,夏季的台风,强风导致海水剧增;有利的地形:海岸线或海湾呈喇叭形,海滩平缓;逢天文大潮,增强潮势。
(6)防御:非工程性措施:加强风暴潮的监测与预警预报。
工程性措施:加固沿海堤防;营建沿海防护林;假设防风海堤、海塘。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 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夏季西南季风强盛,降水集中多暴雨;②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 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孟加拉湾喇叭口轮廓,多发生风暴潮,潮水顶托,加剧洪涝;飓风活动频繁,降水强度大。
2、人为原因:人口城市集中,受洪水威胁大;中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防洪 意识,防洪设施薄弱。
二、地质灾害
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1、地震:
⑴形成原因:位于板块(具体地区要明确板块名称)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地震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
【思考】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几个烈度?
【点拨】地震是地球内能释放的一种激烈的形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因此震级也只有一个。但不同地区受同一次地震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地震烈度有多个。
【思考】烈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启发学生回答】地震烈度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有关,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近,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越差,烈度越大。
⑵影响地震灾情的因素:①震级: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距:震中距短;③震源深度:浅源地震;④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大;⑤地面建筑 的抗震能力差;⑥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⑦震区交通不便;⑧震区地质构造不稳定,诱发其他地质灾害;⑨民众防灾意识弱,政府救灾不力等
(3)地震的危害
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人员伤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如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4)减轻灾害的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5)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
①地震预测,建筑物搞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②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
(6)地震灾情的对比分析
2、滑坡与泥石流
多发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山区;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③岩性:破碎,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④降水(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⑤植被:覆盖差。
(2)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②工程建设开挖边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3)治理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加强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警预报等;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应急预案等;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灾中自救互救能力等防灾减灾能力。工程性措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②进行岩土体改造、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山体;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
滑坡:
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分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滑坡的危害,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印度、捷克、斯洛伐克等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农作物所造成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泥石流
成因:是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分布:全球除南极洲外,其余六大洲都有泥石流发生。中国、日本、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士、美国、秘鲁、智利等国的泥石流活动较为频繁。主要危害:阻塞河道,冲毁农田、房屋,更重要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淤。滑坡、泥石流
三、气象灾害
1、台风
⑴生成条件: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27摄氏度以上);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动力条件: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强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而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不易生成台风。
(2)消失原因:①登陆后,高温高湿空气得不到补充,失去强烈对流的能量;台风登陆后因陆地表面地形起伏不平,摩擦力大,空气涡旋会逐渐减弱,最终消失。②移到温带后,冷空气侵入,破坏其暖性结构,变性为锋面气旋。
(3)发生时间:夏秋季节(北半球7-11月)
⑶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海域为:西北太平洋
⑷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
(5)龙卷风是热带气旋的另一种常见表现形式
(6)美国多龙卷风的原因:主要与美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关。美国国土大部分处于北纬20°~50°之问,而南部为墨西哥湾,其海面上的暖湿空气在春夏季节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大陆,当与西面或西北面越过落基山脉而来的干冷空气相遇时,因暖湿空气急剧上升而出现强烈的对流,不断产生作为“龙卷风之母”的雷雨云。此外,人工改造下垫面,如草原垦荒、地面硬化等,也为龙卷风的生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7)台风的影响
不利影响:暴雨:洪涝灾害,诱发滑坡与泥石流;狂风:摧毁农作物、建筑物、输电设施等;风暴潮:冲毁建筑物、防护堤,淹没村镇、农田,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河流水质变坏;影响海上作业安全等。
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8)防御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工程性措施:修建与加固沿海堤防,营建沿海防护林。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沙质土土质疏松,抗风蚀能力弱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危害:①强风:摧毁建筑及公用设施,造成人畜死亡;②沙埋:造成农田、村庄、交通线、草场被流沙淹埋;③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大气污染加剧,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等
3、寒潮
⑴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以东北华北最强。
⑵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3)影响 不利影响:大风、强降温:使农作物牲畜受冻;北方沿海大风引起风暴潮,影响海上作业;雨雪影响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建筑物,暴风雪覆盖草场,断绝牲畜食物来源,牲畜饿死;影响人体健康,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寒潮的利:冻杀害虫,减轻来年农业病害;大雪缓解春旱;大雪覆盖越冬作物,起到抗寒保温作用;大风是宝贵的动力资源。
⑷防御: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和警报,做好防寒防灾准备;建立预警系统,提高应急能力,(5)我国地形对寒潮的影响
在强大的冬季风驱动下,寒潮在南下的过程中,一方面受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的阻挡,使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另一方面因地理位置的差别和地形的影响,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分流的寒潮常驱南下,一直可以影响到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两广地区。
青藏高原海拔高,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4、旱灾
⑴春旱:华北,(4、5月),原因:自然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未到,降水稀少;大风天气多,加剧了水分蒸发。冬季降雪少,土壤含水量小;华北大型河流湖泊较少。人为:华北地区人口多,工业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正值作物返青期,农作物需水量大。
★东北无春旱的原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春季有积雪融水。
⑵伏旱:江淮(7、8月),原因:季风进退,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夏季农作物需水量大。
案例分析
1、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
① 自然原因(资源型缺水):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② 人为原因:(需求型缺水)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水质型缺水)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
① 南水北调;② 修建水库;③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⑦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⑧ 海水淡化等。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 原因:①季风气候,副高强弱不稳定,雨带移动异常,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②季风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③旱灾发生季节与农作物生长发育季节吻合,加重灾情。
★华北、西北地区防旱措施:
①开展农田基本建设;②营建水土保持林,风沙防护林;③改进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④干旱地区发展耐旱作物;⑤合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农业用水得用率;⑥因地制宜衽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
四、生物灾害之.赤潮
1、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现在已成为各种赤潮的统称。赤潮一般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有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某种毒素或以能分泌出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无毒赤潮是指体内不含毒素又不分泌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无毒赤潮因会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造成生物缺氧而死,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渔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产生毒害作用。
2、渤海赤潮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海区封闭,海湾内的水与外海交换微弱。夏季水温较高。人为原因: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较多,水体富营养化。
第五篇: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XXXXXX公司安质部
2014年4月17日
根据地域特点,本水电工程建设存在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洪水、山火、雷击、暴风雪等。
一、滑坡、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他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泥石流预防措施: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应急要点: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找寻宿营棚。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二、山火
山火,又称林火、植被大火、草原大火或者灌木大火,是一种发生在林野难以控制的火情。通常是由闪电引起的。其他一些常见的原因有人类的粗心大意和故意纵火。
山火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而山火发生的火源很充足,乔木、灌木、草本、枯枝落叶等都是产生山火的可燃物,而且非常丰富,这也是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的必要条件。二就是氧气,燃烧物必须有氧气的存在才能燃烧,氧气是可燃物的助燃气体,如果没有氧气,那么可燃物就不能燃烧,山火也就不会发生。三就是达到可燃物燃点的温度。一定的温度可使氧活化并促使可燃物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当外界对可燃物进行加温时,大量水蒸气蒸发,温度上升,出现大量可燃性气体,达到开始着火的温度时,称为燃点。而温度到达燃点后不需要外界火源就可引起燃烧。当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山火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山火一旦发生就极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包括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公司应积极配合地方责任部门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工作。
防火期内,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严禁野外私自用火。因施工需要,涉及在树丛、草场、灌木中进行动火作业的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安全许可证,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
2、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
3、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和演练,保证人员具备灭火和逃生技能。
4、做好高温天气监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做好高火险天气预报工作。可通过手机短信、广播通知或关注网络、电视部门等相关媒体的高温预警信息。
山火逃生急救措施:一旦发现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在较开阔的平坦地,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使用点火器点迎面火,使新火头向大火头方向逆风蔓延,阻挡火锋解围。请注意在控制线另侧一定要有巡护人员,以防飞火产生新火点。
1、点火解围
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强行顶风冲越火线
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3、卧倒避烟(火)
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
4、快速转移
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伤亡。
三、暴风雪
暴风雪是伴随寒潮或冷空气侵袭而产生的。目前人类虽尚无法控制,但是减轻或避免它造成的危害还是可以实现的。其预防措施包括:
1、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行人注意防寒防滑,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3、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加固现场脚手架,保证现场脚手架、塔吊、升降机等设备的安全状态。
4、必要时停业,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安排合理的人员值班。
5、水源根据气温不同采取不同处理办法。
6、停电4小时以上必须把管线内的水放净,对于不能把水放净的管线要用压风机进行彻底吹扫,以确保管线不冻堵。
7、对场区停工后及时进行断电,防止发生漏电和及引起火灾。
四、雷击
雷电能够对物体、建筑物、设施、人破坏或损坏,破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塔吊、脚手架必须要良好的接地。施工现场需要考虑防直击雷的部位首先是塔式起重机、缆机等高大机械设备及钢脚手架、在建工程金属结构等高架设施。塔吊,脚手架必须要良好的接地,以防施工期间遭受雷击。
2、施工人员应掌握避雷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减少施工现场雷击事件的发生,各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当完善相关制度,施工现场应指定防雷安全负责人,开展防雷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宜向有资质的防雷检测机构申请检测,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工地管理人员及
施工人员的防雷意识得到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提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加强被雷击后基本救护和自救知识的培训,增强救护和自救能力,减少伤亡事故。
4、雷雨来临时应停止室外作业。派专人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明确本地是否有雷雨天气。当雷雨天气来临时施工单位要迅速撤离易受雷击的危险地带的施工人员,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5、制定和完善应急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制定和完善施工现场在雷电恶劣天气下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要给现场施工人员配备或指定防雷装置完善的紧急避雷场所,保障人员撤离后的人身安全。
6、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
7、不要在水边和洼地停留,切勿站在楼顶、山顶、或接近其他易导电的物体,应迅速到干燥的室内避雨,如找不到房子应就近到山间或山岩下避雨。
8、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放在5m外的地方;在雷雨中不宜打伞,也不宜将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
9、遇雷雨天气时,不要站着,应蹲下降低高度,同时两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10、不要站在大树下,不能用手摸扶大树,因为这时潮湿的树干已变成了一个引雷装置,再好离大树5m外。
五、洪水
(一)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防汛、设备安全及员工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指挥机构,在汛前加强防汛检查,开展落实防汛安全责任人、防汛队伍和安全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伍的建设。
(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对跨汛期施工的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级防洪应急方案,研究制订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
急方案,主动应对大洪水。
(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项目承建单位结合实际,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通信完好和畅通。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7)防汛安全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按照规定逐项落实工作要求。
(二)洪水预警
(1)当即将出现洪水时,及时联络水文站做好洪水预报工作,跟踪分析洪水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最新水情,及时向各级防汛组织机构报告水位、流量的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预警提供依据。
(2)各级防汛组织机构应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定洪水预警区域、级别和洪水信息发布范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山洪灾害预警
(1)凡可能遭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地方,应密切联系水文、气象、国土资源等部门,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
(2)凡有山洪灾害的地方,有关单位应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划分并确定区域内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订安全转移方案,明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四)山洪灾害易发区应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上级防汛组织机构,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