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

时间:2019-05-13 15:5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

第一篇:2013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

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在冷水江市二中胜利召开 12月6日上午,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在冷水江市二中隆重召开。娄底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铁林、娄底市教科所所长王志海、冷水江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杨清、冷水江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农、冷水江市教育局纪检书记刘鹏程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各县市市教科所全体人员,市进修学校、各中小学学校校长、业务副校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负责人、教师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现场会。

现场会的第一阶段是与会人员深入教室自由听课,然后观看学生广播体操。课堂上,教师胸有成竹,灵活运用“435”幸福课堂模式,学生脸带微笑,人人参与,个个展示,朝气蓬勃,气氛热烈,整个课堂,精彩纷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创新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观课教师不时地点头赞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课间操,着装统一,队列整齐,节奏明快,动作优美,赢得了观课领导和教师的广泛认可,更有领导发出感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现场会的第二阶段是与会人员听取报告。首先,市二中校长罗茂中做题为《转变观念 创新管理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具体介绍了冷水江市二中的课改探索之路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接下来是冷水江市教育局局长王建农做课堂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报告,全面地总结了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并对下阶段工作做了明确而细致的布置。最后,娄底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铁林、娄底市教科所所长王志海、冷水江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杨清等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讲话,并希望全市教师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真正明确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巧妙技法、课改的具体内容,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健康、品格、智慧,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作,为学生的未来着上幸福的底色!(撰稿人:李华彬)

第二篇:面朝课改,春暖花开(2014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汇报发言稿)

面朝课改,春暖花开

——2014年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汇报稿

□湘波中学校长李果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亲爱的各位教育同行:

大家好!

在这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湘波中学迎来了史上最有意义的盛事——娄底市2014年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在这里召开。课改是暖人的春风,课改是迷人的花朵,课改让我们温馨地团结在一起。在此,我谨代表湘波中学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面朝课改,春暖花开,湘中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增色!

一、解决课堂边缘生,坚定课改向前走

2008年,我开始担任涟源市七星街镇湘波中学校长,这是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学校环境很差,硬件设施落后,人心散乱。由于父母的外出打工,在校学生有将近60%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功利教育的催生,导致了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边缘生:他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每天得过且过,情绪波动大,成绩时浮时沉,到了夏天常常睡倒一大片!据调查分析,边缘生并非智力低,并非能力差,造成的主要原因是课堂失去了原动力,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队伍也参差不齐,在这样年复一年的教育环境中逐渐丧失 1

了工作热情,有能力的老师只想上调异动或者外出打工(仅2009年就有三位老师外出打工),大多数老师就是混混日子等退休。我也曾从事过10多年的第一线教学,理解老师们的苦衷:作为教师,辛辛苦苦在讲台耕耘却没有收获,最痛苦的莫过于工作尊严和幸福感的缺失。

二、结合本校实际,践行课改之路

2009年,正值全国课改风起云涌,新一轮高效课堂席卷各地。为了改变边缘生厌学的学习状态,也为了激发老师们的工作动力和教育梦想,我组织本校所有老师前往山东杜郎口中学观摩高效课堂,当时老师们都感到非常惊讶: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啊!那一次学习对老师的触动很大。紧接着,我又组织了部分进取心强的老师到了江苏洋思中学、株洲景弘中学、岳阳许市中学等地观摩学习课改先进经验,经过一年的筹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坚持“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采取“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方针,实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的课堂理念,2010年9月正式开启了 “262”生本课堂模式,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创新,我校“262生本课堂”已具规模,成绩喜人,初步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改变了课堂模式(活实结合特色)、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成长、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发展。四年来,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1.服务型管理

为了搞好课改,我校从管理阶层着手,全心为课改启航护驾,做

服务型管理。我们最大的特色是开设了年级组管理,三个年级组长分别担任语文、数学、英语的学科组长,各年级独立召开教研会议,监督本年级教学工作,每学期实行团体捆绑奖励,有利于团队建设。我校处室主任均担任主课,组织教研,开展活动,管理人员都是舞台搭建者、提供服务者,处室管理层每学期参与课改听课不少于40节课。作为校长,我亲自担任数学课的导学案评审把关,一学期听课次数达到了80节!“你不为单位创造价值,你就没有价值。”当管理人员都甘心为课改服务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才会积极投身到课改之中。

2.福利型培训

“成长是最大的幸福,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在我们学校这句话已经成为老师的座右铭了。为了激发老师们的课改动力,我校可谓拼尽了全力。每年都会组织老师到外地去学习取经,足迹遍布山东、四川、江苏、湖南等地,甚至让那些去山东已经达到5次的老师实现了“双飞”。至于本市的双峰、冷江、娄星、涟源等地的学校观摩更是数不胜数,“相互借道,搂抱发展。”不瞒大家说,我们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经常带领老师们外出交流,学校把资金重点放到了课改第一线,平时的物质福利很少,重在精神奖励。在我们学校,福利就是老师的成长和培训,谁课改谁得利,谁进取谁福利!

3.专业型教研

老师要发展,离不开专业成长。我校底子薄基础差是事实,请不起专家,我们就“以老带新”“自我教研”。每年暑假都要进行新教师体验式校本培训,熟悉“262”生本课堂的基本模式,让老师们能够

迅速进入课改状态。每周星期天的集体学习组织本校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天鹅大讲坛”,激发老师们的工作动力或者交流好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本校老师的专业成长。

4.自主型课改

我校课改的最大亮点就是课堂,以课堂为中心辐射到各个领域,我们的特色是“活实”结合:既要求课堂活跃,又注重效果落实。为了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每学期开学初都要进行学生的各类专项训练,如板书、移位、聚焦、小组建设、评价等,甚至出操和就餐都训练。我校出台了《课堂评价标准》,加强老师的磨课、晒课、评课和大展示课系列课堂建设,各个学科组自行设置课堂标准,总之课堂要活跃,让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还要加强效果的落实,每月有月评,每期有总评,优秀的奖励,不合格的要整改,这样,老师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而且主观能动性也加强了。

5.综合型文化

课改的核心就是文化的统一。一所学校必须拥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特别是课改中的思想观念,群策群力,劲儿往一处使,我常说“集中大家的智慧就是大智慧”。另外,书香校园,以文化人。除了办好期刊《天鹅》外,利用宣传橱窗表彰优秀师生,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大课间、大合唱、拔河比赛、朗诵比赛、第二课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老师都要上台,实行办公室坐班制,每天有晨会分享,每周有集体学习,交流思想。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多媒体教室后墙的标语就是“成全他人,成就自己”。我校很多老师都会这样想:

帮助了别人,反而成就了自己,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啊!拥有了这样的文化,何愁课改不成功呢!

三、创建课改特色,收获硕果累累

经过四年的课改,一步一个台阶,湘波中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1.形成了湘波特色的“262”生本课堂模式

“2” 是指重建两种新的关系: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6”指的是课堂的六个环节:复习检测、自主学习、有效交流、整合展示、归纳小结、当场测评;“2” 是指整合两种课型:预习课和展示课。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解决课堂边缘生问题,我们的模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只要修炼好教师基本功,课堂自然就能活跃,效果自然就能好起来。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教学效果

“262”生本课堂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闪光,即使是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学习,他或者上板,或者朗读,哪怕是画一个简单的图,也提高了他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实行“独学”“对学”“群学”相结合,教学效果真的好起来了。课改四年,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参加各级各类征文征稿获得奖励300多次,每学期我们学校的期末检测人平分都是全镇数一数二,连续四年荣获涟源市“中考十强”、数理化生奥赛和输送职高生优胜单位。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良好发展

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团队的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决定着课

改的成败,四年来,我校教师外出双峰蛇形山中学和涟源荷塘、斗笠山、渡头塘中学多次传经送宝,多名老师参与娄底市中考命题和在涟源市研讨会上作报告,还有很多老师通过专业考试升迁到高一级单位任职。“262”湘波特色课改在娄底市乃至湖南省内产生了一定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来自全省各地的领导、专家和老师近6000人次到我校观摩访问,《湖南教育》、《湖南日报》、《娄底日报》、娄底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我校的课改喜讯。因为课改搞得好,因而我校也受到上级领导的关怀,这一栋教学楼是2013年新建的,每个办公室都配备空调和教师电脑,学校大变模样,完全得益于我们的课改。

四、面朝课改,春暖花开,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然,目前我们在课堂模式的创新方面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课改经费的投入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另外如何使课改能够可持续发展,这都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跻身课改的教育同仁,春天是一个好季节,百花盛开燕归来,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娄底市课改的春天到来了,只要我们用心投入就一定能够取得课改的成功,让我们一起面朝课改,期待春暖花开!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身体健康,万事胜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娄底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娄底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变革。按省、市精神,娄底市从本学期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现将有关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娄底市教育局对本次高中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派员参加了省、市各级培训,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各市、县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机构,开学前下发了“娄底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娄底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学期中特别安排了各县、市全体高中教研员下到每一所学校就高中新课程改革情况作了专题调研。并在十一月份由教研室组织了各市、县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研讨会。

高一生物开课情况:按娄底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建议各学校从高一开设新课程,由于各市、县的具体情况不同,全市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大部分学校按市教育局精神高一开设生物课,每周二节;第二种,少部分学校高一开设生物课,每周一节;第三种,极少数学校高一未开设生物课。

二、娄底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

师资问题包括教师的数量问题和专业素养问题。近年来,高中生物课都是在高二开始上,教材包括高二必修二册和高三选修全一册,按每周3课时,须三个学期上完,高三第二学期复习。新课程则提倡高一开始上课,而现有的教师师都在教高二或高三,很难分出部分教师来教高一。有部分学校就是由于缺少教师而无法在高一开设生物课;有部分学校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则是由本期刚大学毕业的教师和刚从初中调上来的教师担任,其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距离。

2、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1)、思维惯性 从调研的情况看,不少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不够,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和方法仍沿用以前的传统,想改也改不过来,思维惯性很大。

(2)、领导导向 有的学校领导对新课改认识和重视不够,对教师出去培训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了,教材再换,知识更改不了,不出去学还不一样教吗?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学校领导重视的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高考指挥棒将教学一线的校长和教师的视野短路了。知识的掌握是工具学科的学习必要的,但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础工具学科的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理解偏差 有些教师在初略了解了一些新课改的模式后错误地以为课改就是多一些活动、多一些制作,一堂课只要有学生讨论、有老师的自制模型,就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就是好课。将形式跟内容分割,忽略了形式要为目标服务的宗旨,这是对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教师的学习不深入,课改不能真正实施。

(4).高考指挥 新课程改革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来自高考的压力,虽然湖南的新课程高考方案未出,但习惯了高三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生物老师们有点带着镣铐跳舞之感。对把握教材有难度。讲浅了,生怕对高考有影响;讲深了,时间不够。好像高考是课改的终极目标。实际上,高考也只是课改之路上的一个过程性检测而已,培养出一代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振兴中华,造福全人类,这才是课改终极目标之所在。

3、教学层面的问题

(1)、课程资源问题

教师反映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匮乏。一方面是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等不足以支持新课程的要求;一方面是师生所需要的教材配套品种如参考书、教辅、电子音像出版物匮乏。特别是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不足,导致许多实验不能开设。从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学校均只开设出了老教材中的实验,一般的实验无法开展,又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只能从书本上看实验,听老师讲实验,以揣摩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死记那些注意事项,无法把生物学变为一门真正的实验科学。

(2)、课时问题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高中生物课程的六个模块都应当开设36课时。每个模块一本教科书。许多教师反映,36课时讲完一本书非常紧张,几乎每节课都要讲新内容,都在赶进度,这与巩固基础的要求有矛盾,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个极大的挑战。有的学校只好采取加课时的办法,甚至周末也上课。不少教师说,知识都讲不完,哪有时间让学生搞探究!

(3)、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操作问题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按照这一理念的要求,许多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是,仍然有些教师心存疑虑,有些教师持有不同观点,有些教师在操作层面遇到不少困难。1.疑虑:担心探究性学习的效率低,影响考试成绩。2.不同观点:认为探究性学习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3.操作层面的问题:由于班额大,很多学校每班学生人数超过70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很活跃,使教师感到课堂上很乱,难以驾驭。因为班额大,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轮流发言耗时很长。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始终很活跃,占主导地位,有的同学坐冷板凳,越来越消极。这样下去不是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吗?

(4)、评价问题 课标对教学评价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不少教师在朝着这方面努力,改进了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问题1: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情能力和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问题2: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少教师将终结性考试成绩(如期末考试、会考、高考)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将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课标中提出的建立学习档案袋的要求难以落实。问题3:只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未能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问题4: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但泛泛的廉价的表扬过多,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使得评价没有激励的作用,也不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评价问题是课改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广大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三、娄底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制度,营造推进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1.组织制度: 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为新课程改革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2. 联络员例会制度: 教育局成立由局领导、主要科室负责人和生物教研员组成的联络组分别定点联络一所学校,定期到各联络单位进行调研并召开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交流各单位的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和布置相关的工作及提出相关的要求。

.培训制度:

(1)、省市级培训:除了参加省里组织的培训外,市里将每年在暑假组织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集中培训,请省市内的专家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专题辅导。平时则不定期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交流与研讨。

(2).县市级培训:在县市级教研活动中邀请学科骨干教师与培训者展开对话,骨干教师围绕培训的主题,就教师的提问谈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现身说法。在平等的对话中,受训者

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通过培训促进骨干教师的继续学习,使骨干教师在对他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3). 校本培训:在开学初以校生物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三天的封闭式培训,研讨教材和教法;平时在校内进行校本培训。在学校中开展的培训就切合教师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计划主要采取的形式有集中式专题培训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带徒式培训: ①集中式专题培训:一般由学科骨干教师与培训者展开对话。骨干教师围绕培训的主题,就教师的提问谈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现身说法。在平等的对话中,受训者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让骨干教师担当培训者,既是对骨干教师的肯定,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培训促进骨干教师的继续学习,使骨干教师在对他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提高和发展。②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带徒式培训:一般这时候的师傅还是由骨干教师来承担。学校每年有新教师分配,而新教师往往没能赶上暑期的培训,对新教材包括对知识重难点的把握都存在问题,学校在开学初就指定一位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并由学校组织“拜师育花”签字仪式,同时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宣传,对新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然后整整一年时间,新教师就跟在师傅后面备课、听课后再上课,上课后再评课,继而再作相应的更改。我们认为,这种师徒结对式的培训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着其他间隙性培训无可替代的作用。一般经过高一到高三一个轮回下来,新教师就可独立承担教育教学重任了。

二、根据调研过程中发现出来的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决定向各学校提出以下教学实施建议:

1、要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

建议各校不分教学年级,组织全体生物教师认真学习《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使教师逐步转变成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开发者,并真正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这样也有利于解决我市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因一个生物教师包教一个年段,而无法进行学科教学研究的问题。

建议高中生物教师同时要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相关教材,明确其目标要求、难易程度,做好与初中生物课程的衔接,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始阶段,适当地进行补缺补漏,减慢进度,以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2、要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中应当把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但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不能每堂课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按“三维目标”来陈述,应该把它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教学情景来确定目标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克服目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从一开始教学,就用高考的要求来评判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情况,否则,在规定的课时数内,教学任务远远无法完成。

3、要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组织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注意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实事求是的氛围,以提高学习效果。对高中学生来说,思维探究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充分应用。

应当明确,《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没有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废弃目前尚存在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式接受的学习现状,可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来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在组织探究性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生物学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核心技术的形成和掌握,避免活动形式化;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投影等硬件以及教学课件、影视资料、习题库、素材库等软件为生物教学服务,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4、要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特别是现实环境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中,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要重视定量实验,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有侧重地实现不同的目标。生物新课程增加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师首先应当实施自身的提高学习。实践项目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材料等,教师要争取学校等有关方面增加投入,预先落实,同时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利用替代物品、药剂、仪器等,使每个项目都能落到实处。此外,要争取创造性地增加低成本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

5、要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将“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内容融入基础科学教育之中是本次课改的特色之一,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事例,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当地的、社会热点的或学生容易关注的事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评价,实施STS教育,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6、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代科学正向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这必然反映在学科的课程中。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语文、科学、体育、通用技术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渗透,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

7、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重要史实,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理念、掌握适当的方法、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价值,这对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缺少的。

高中新课程实施是一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它体现我国的教育方针,体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也体现我国对原有教育传统的反思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因此,是一项关系国民素质,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巨大的系统工程。高中新课程实施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艰巨而复杂,但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迎接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在实践中去克服困难,为新课程实验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走“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

二、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

(1)健全组织。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

(2)完善制度。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教师学习期间,不扣工资,不影响职称评定和评优选模;从新课改实施起,凡在县级以上(包括县级)案例交流、论文评选和赛课等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学校一律给与奖励,县级奖30元,地级奖50元,省级奖80元,取得高一级学历的,补助书报费100.00元,并对业务 水平提高快、工作成绩突出的同志予以表彰奖励,鼓励教师学以致用,发挥先进骨干带动的作用。

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

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

(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

(2)严把作业量关,避免题海战术。要求大部分作业在课堂完成,一天课外作业不超过90分钟,充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时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大力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招数和办法,把课堂改革和教研活动作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新课改的实施模式。

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引领课改实验。我们一定要把学习作为提高新课改实验的内动力,把年级组办公室作为学习场所,大力营造教师的学习氛围,形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习惯,按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共同研究、探讨-寻找对策-共同解决”的程序处理教师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用学习鞭策工作、带动课改,用学习驱动反思与总结。

(1)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为本,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改中积累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开展教师技能比赛活动和教师教研论坛活动,加强对自身专业及新课改理论的钻研学习,使教师能将所思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提高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教师结构年轻的实际,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使计算机的应用率,使用课件率达到100%,努力塑造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3)充分发挥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教研力量,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上做文章,在实践广度、深度上下功夫,学校举行新课程开放研讨周活动,届时实行教师、家长随意听课、评课、研讨交流。这样集思广益切实为教师交流研讨提供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交流研究的范围,定期分析课改实践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开拓工作思路。

(4)专题研讨和问题解析相结合,学校确保教研活动“三有”即有准备、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三保证”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实效保证。“六转变”即一变过去只有少数教师参与为全员参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二变多数教师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变教研活动盲目性为有针对性;三变非实验教师旁观者为人人都是当事人;四变中心发言人只讲不反思为讲者、听者互动交流反思;五变重教不研究的知识传授者为教研并重的教学研究者。真正通过教研会议达到消除教师疑惑,解决教研难题、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确保新课改的实效性。

(5)资料积累与阶段展示相结合,每次研讨过程都是课改理论和实践的提升过程,每次总结与反思也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为此每个参与教师都要认真注重过程资料积累,有计划、总结,有反馈、有整改、做到专人整理资料,定期对实践情况进行总结把各种材料分类装订成册作为课改成果展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的积极性,并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的研究素质和能力。

4.强化课题研究,带动课改实验。

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课题研究,准备从改革教师备课模式、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引领课改试验的实施。

(1)把备教案改为备学案,使教案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学案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对教与学的要求,把以前单纯的教案,与学生的学习、练习的学案重新优化组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真正成为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功用资料,大力倡导集体备课,要求教师每周集体备课、听课不少于1节次。

(2)以访为先导,创设课题研究氛围。教师、学生、家长是课改顺利实施的三维空间,为大兴课改之风,教务处要做好“四访”工作,即访教师,了解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遇到的焦点问题;访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访家长,倾听他们的呼声,打消他们的疑虑;访学校,争取他们地支持,解决教研教改的难题;严防出现师生困惑、家长疑虑、领导忐忑不安的困境。组织教师共同攻关出现的难点问题,努力为课改创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5.加强校本培训,切实提高课改能力,促使课改实验。

(1)走出去开眼界,学校大力提供条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阅读等方式学习课改先行者的先进经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的优质课观摩活动,开阔教师眼界,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学新思路。

(2)请进来促提高。请进来,一是想方设法请专家来校作报告,重点是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课标解读;二是请专家对学校会诊,查找存在问题的症结,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三是广泛接纳校内外的同行品头论足,促进课改实验健康发展。

(3)实施帮扶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积极帮助、生活上热情关怀、作风上严格要求,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培养,力争一年入轨上路,两年转轨成型,三年独当一面。

(4)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碟,使新课改从理念、课堂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在教师心目中都有全新的认识,教师学到新课改的基础知识。并且真正接受专家的点评和专业人士的经验熏陶。使教师不同程度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思想和方法。

6.抓实常规,全面落实课改实验。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新课改为重点,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落实五环节教学。

(2)自检--管理上,学校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3)校查--教学上,学校领导、教师进课堂听课(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看教案、查作业、看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成绩等。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期中期末全面考查。

(4)坚持半月一次大型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常规考核中,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全体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5分钟要效益;

(5)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堂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全体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月考和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课堂里抓质量提高,课外教师跟踪五名后进生进行调查转化,进一步落实新课改,老师走进新课程,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得以理解。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学生跟踪分析,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缺补漏,培优转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总之,新课改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实验工程,这项工程已明确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并且倍受社会关注,我们决心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探索、研究、交流、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运行机制、保障评估体系等,为顺利实施新课改而不懈努力,确保与新课改同行,和新课程同长。

第五篇: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之我见

.新课标的提出更加说明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以教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变学会为会学、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成为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标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我们有目共睹。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课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让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在新课程标准下,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活动,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认为如何将课改的精神实质有效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阶段教师仍需探索的问题,同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在教学一线工作几年,但经验尚浅,只能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注重导入,提升数学趣味性

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认真的把它学好。”这样趣字当头,乐在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因此,一节课的导入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情境导入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认为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其实不尽然,那要想抓住学生的心,就必须在课前导入上下功夫,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语,就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瞬间就能把学生的心牢牢抓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实践,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带着积极的情感,愉快的投入学习,认真听课。教材本身已经编排了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足球赛的输赢”“打折销售”等等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而《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

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应充分意识到自我角色的变化,教师要完成从讲授者、权威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华美转身。这样的角色定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主动讲授、总结,多引导学生探究、归纳,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这对于很

多传统教育者来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才能真正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讲堂”为“学堂”。

三、强调合作,增强探究学习实效性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由于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倍受推崇。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固然能起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些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过于流于形式。如何组织好合作探究,让其更有实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根据个人的教学尝试及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增强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首先,合理组建合作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男女生、性格内外向、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要合理搭配,形成互补。另外,合作小组应是不断调整的,尽量让学生保新鲜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提升空间。

其次,注重独立思考。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个别学生的抢先回答剥夺其他学生的思考权利。合作探究的主要特点就是发挥各人所长,所以要是离开了独立思考,个性也就不存在了,合作更无从谈起,因此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深入。

最后,把握合作时机。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根据实际学习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时机,积极、有序、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数学教学中较佳的时机是重难点处、迷惑混淆处、拓展提升处等。

四、关注评价,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评价对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方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教学评价有选拔的功能,也有发展的功能,但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多地承担了选拔的功能。而由于种种原因,评价的选拔功能短期内也很难改变。

虽然我们不能彻底改变评价的功能,但我们可以从学科教学角度做出适当的调整。第一,改进评价的形式: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第二,改进评价的内容: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并重,学习成绩与发展趋势并重,学习成绩与认知能力并重;第三,改进评价的载体:不要总是采取卷纸考试的形式,可采用笔试、面试、自我报告、小论文、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从而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学生数学素养评价体系,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恰当运用现代化,提高课堂容量及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随着现代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利工具。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容量及教学效率,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但我们也不能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学具操作不能代替必要的教具演示,我们只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有效组织学生学好数学是近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学生涯中我们所必须探索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正视初中数学教学的客观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让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来,让课改更富有成效,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下载2013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娄底市初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培训班现场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探讨

    关于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探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定稿)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

    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心得

    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心得 作为河北省新课程改革的首批践行者,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的理念,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改革的大潮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然......

    新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年,在这四年里,我不断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致力于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贯彻于我的教学中。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在课堂的实践内......

    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3.根据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

    我县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实验中学课改是教育本质的一次变革,实施新课程是一种必然。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是针对课堂教学的......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摘 要: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不是要培养出伟大的画家,而是要通过美术教学,在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发现美......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2

    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但具体付诸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