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涉税会计:如何征收委托贷款的营业税
涉税会计:如何征收委托贷款的营业税
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委托金融机构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用途和数量发放贷款。
其特点是委托单位先将委托资金交给受托方,由受托方按委托方要求发放贷款并监督使用,按期还本付息。利息收入归委托方所有,受托方对发放的贷款不承担收回责任。
委托方支付一定手续费给受托方。我国税法规定,对于委托方取得的利息收入应纳的营业税,由受托方代扣代缴;对于受托方取得的手续费,也要按适用税率征收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金融保险业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财税字[1997]45号)的规定,金融机构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委托贷款业务时,如果将委托方的资金转给经办机构,由经办机构将资金贷给使用单位或个人,在征收营业税时,由最终将贷款发放给使用单位或个人并取得贷款利息的经办机构代扣委托方应纳的营业税,并向经办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解缴。
第二篇:涉税会计教案
《涉税会计》教案
李超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要求学生:
1、了解我国税收管理体系;了解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了解各税种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纳税义务人;了解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及缴纳;了解关税的征收管理;
2、熟悉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熟悉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关税等财产税、行为税税种的计算、征收管理及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的规定;
3、熟练掌握:税法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免)税、进口货物征税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消费税、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以及税额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来源、确定应纳所得税项目、税收优惠、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税收优惠以及税额扣除;税收征收管理。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税法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并能根据税法的原理、方法进行实务处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练掌握税法构成要素的全部内容;理解税收和税法的关系;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学习本章后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各个税种中。
教学重点:税法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对税率的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定义
二、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征税环节,税目,税率等要素的具体含义。
四、税法的分类
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目的税类等。
五、税法的作用
第二节 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的地位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第三节 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
四、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节 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一、税法的制定
税收法规的法律级次
二、税法的实施
第五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一、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的内容
现行税法体系的内容,税法的分类。
二、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第六节 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
二、税收立法权的划分
三、税收执法权限的划分
四、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划分
属于国税系统征收的范围,属于地税系统征收的范围。
第二章 增值税会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一般纳税人认定的标准,熟练掌握增值税的计算;理解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熟悉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规定;学习本章后使学生具备能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增值税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七种特殊销售行为的销售额的确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
教学难点:对价外税的理解,视同销售行为。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一、征税范围
现行增值税的基本征税范围以及属于征税范围的一些特殊项目和特殊行为,包括视同销售的几种特殊行为。
二、纳税义务人
第二节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一、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认定办法。
三、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税率
基本税率,适用低税率的货物,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二、销售税额的计算
销售额的确定,七种特殊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
三、进项税额的计算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时间限定以及几个重要规定。
五、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及进口货物征税
一、我国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
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
三、出口退税的计算
四、进口货物征税
第四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期限
三、纳税地点
四、纳税申报
第五节 增值税发票的适用及管理
一、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
二、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三、专用发票开具要求
四、专用发票开具时限
五、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
六、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的处理
第三章 消费税会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消费税的计算;理解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学习本章后使学生具备能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消费税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消费税的征税范围,销售、委托加工等环节消费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销售额的确定,已纳税款扣除的计算。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一、纳税人
二、征税范围
消费税的税目。
第二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消费税的税率
消费税的三种税率形式
二、销售数量的确定
三、从价定率计算办法和从量定额计算办法
计税依据,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
四、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
兼营、兼有不同税目、套装产品等情况的税务处理规定
第三节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
一、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含义
二、用于其他方面的规定
三、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第四节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定
委托加工的含义
二、代收代缴税款的规定
三、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四、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已纳税款的扣除
第五节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一、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消费税政策
二、出口应税消费品退税的计算
三、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期限
三、纳税地点
四、纳税申报
第四章 营业税会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练掌握营业税的计算;理解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了解营业税的减免。学习本章后使学生具备能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行为进行营业税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营业额的确定,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教学难点:营业税征税范围的确定,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一、纳税人
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判断营业行为是否为境内的依据。
二、征税范围及税率
税目,税率
第二节
计税依据
一、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
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一、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税行为
二、混合销售行为
三、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
四、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
第四节
税收优惠
一、起征点
二、税收优惠规定
免征及减免的有关项目。
第五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期限
三、纳税地点
四、纳税申报
第五章 关税会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关税的基本征税原理,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审定,具备根据具体经济业务正确计算关税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教学难点:进口货物成交价格的调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征税对象及纳税义务人
一、征税对象
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二、纳税义务人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
第二节
进出口税则
一、进出口税则概况
二、税则商品分类目录
三、税则归类
四、税率及运用
进口关税税率,出口关税税率,特别关税
第三节
关税完税价格 一、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进口货物海关估价方法。
二、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及其制成品,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货物,运往境外进行修理或加工的货物。
三、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四、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
五、完税价格的审定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从价税
二、从量税
三、复合税
四、滑准税
第五节
关税减免
一、法定减免税
二、特定减免税
三、临时减免税
第六节
关税征收管理
一、关税缴纳
二、关税的强制执行
关税滞纳金的征收,强制征收。
三、关税退还、补征、追征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理解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的关系;了解税收优惠、资产的税务处理。学习本章后使学生具备能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行为进行企业所得税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教学难点:准予扣除项目的标准,联营企业分回利润、境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一、纳税义务人
二、征税对象
所得额的确定原则,与会计利润的区别联系。第二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税率
三档税率
二、收入的确定
收入确定的基本规定,收入确定的特殊规定
三、准予扣除的项目
准予扣除项目的基本范围,部分扣除项目的具体范围和标准。
四、不得扣除的项目
五、亏损弥补
亏损弥补的含义,弥补年限和弥补来源的规定。
六、关联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七、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使用范围,征收办法。第三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
二、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三、递延资产的扣除
第四节 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 税收优惠
第六节 税额扣除
一、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的计算,定率抵扣的办法。
二、境内投资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分回利润的还原,税收扣除抵免额。
第七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征收缴纳方法
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终了汇算清缴。
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三、纳税地点
四、纳税申报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会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应税所得项目,熟悉各项所得的适用税率,能够熟练进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并对有关税收优惠和境外所得税额扣除,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扣缴有一定的了解。教学重点:个人所取得的各项收入的费用扣除标准,税率,计算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难点:个人所得税计算中的一些特殊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
居民的含义、纳税义务,临时离境的标准。
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的含义、纳税义务。
第二节
征税范围
一、应税所得项目
十项所得的具体内容和确定。
二、所得来源的确定
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判断。
三、税率
各项所得适用的税率。
第三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一、费用减除标准
各项来源的收入税法均规定了具体的费用减除标准。
二、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三、每次收入的确定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将所得用于捐赠的,允许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规定的比例。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
十二、应纳税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包括年终奖、年薪、特定行业职工工资、退职费等等特殊问题的计税规定。
十三、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第五节 税收优惠
一、下列各项个人所得税,免纳个人所得税
二、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六节
税收征收管理
一、自行申报纳税
需自行申报的情况及纳税期限、申报方式、申报地点。
二、代扣代缴
代扣代缴的范围,扣缴义务人的责任,代扣代缴期限。
三、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的范围及有关管理规定。
四、个人所得税的管理
第三篇:会计涉税岗位职责
会计需要负责审核公司本部和各下属单位上报的会计报表和集团公司会计报表,编制财务综合分析报告和专题分析报告,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会计涉税岗位职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11、负责公司总账相关工作内容。
2、公司内部成本、应收应付等报表制作。
3、项目核算(研发、高新),会计资料备案。
4、支持成本会计相关工作内容。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21、负责日常收支的管理和核对;
2、办公室基本账务的核对;
3、负责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准确录入系统,按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4、遵守国家财税方面的政策法规,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5、及时、准确的编报各种会计报表。为领导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
6、按票据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发票管理工作。
7、做好会计日常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
8、按新税制的要求,准确核算、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及附加费。
9、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31、申请票据,准备和报送会计报表,协助办理税务报表的申报;
2、协助现金及银行收付处理,制作记帐凭证,银行对帐,单据审核,开具与保管发票;
3、负责员工报销费用的审核、凭证的编制和登帐;
4、对已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时填制记帐;
5、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日常性事工作。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41、负责公司跨境电商(Amazon、ebay、乐天等平台)账务处理,协助出具电商运营财务报表;做好流水汇集,正确、及时、完整地记帐;
2、每月收集、统计各渠道/电商平台结算数据,核对并整理入账,每月对账;
3、负责日常费用报销,认真审查各种报销或支出的原始凭证,对违反国家规定或有误差的,要拒绝办理报销手续。
4、财务资料编制和归档管理:协助编制公司月、季、财务报表,整理进行各种维度的分析数据,财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报税资料等财务档案的分类和归档。
5、协助办理公司申报及出口退税事宜。
6、完成领导交办其他事项。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5
1.负责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对日常收支原始凭证进行合规性审核,填制会计凭证和记账;
2.负责收集、整理、保管会计档案;
3.定期协助领导做好财务状况分析,整理相关账务,往来账款之间数据的核对与清算;
4.及时编制公司财务报表,按照要求上报各项财务、税务及统计报表;
5.独立完成纳税申报,做好纳税核算工作,依法、合理纳税;
6.负责处理银行相关业务;
7.财务处理,按财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财务软件、发票打印机、开票软件的使用及更新维护;
8.增值税发票的申购、开具和管理;
9.负责网银经办、对账工作,工商税务部门行政办理;
10.收集各类报销单及相关初审工作;
11.协助其他部门处理其他工作事务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6
负责审核、整理原始凭证;
负责公司收入与支出核算、统计与汇报;
记账凭证录入;
复核各公司银行付款;
复核收入日记账、支出日记账、系统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理性;
负责纳税申报及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负责出具各阶段财务报表及各类经营情况统计与分析表;
建立和维护公司固定资产、办公设备、低值易耗品台账及盘点、清查;
负责财务部各类资料、文件(包括凭证、报表等会计档案)的打印、装订、保存工作;
负责财务部各项资料的管理;
协助组织、学习、财务部岗位培训;
协助完善财务制度;
负责各类文档的保密;
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71、负责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做好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2、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会计制度。
3、对各项费用报销单据审核和线上流程审批,并进行分类汇总。
4、负责登记分公司的明细分帐和总分类帐,按部门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做到记帐准确、单据完整、手续完备。
5、及时、准确、清晰编制和上报各类费用会计报表和统计表,做到帐表相符。
6、负责组织清仓核资,对存货、采购进行审核,办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盈盘亏、报废的报批等会计手续。
7、按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装订会计凭证,保管好会计帐册和各类报表。
8、每月对出纳的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做到帐帐、帐实相符。
会计涉税岗位职责
第四篇:会计常用涉税公式总结
会计常用涉税公式总结
1、直接计税法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增值税税率
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货物销售额的全值-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
2、间接计税法
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扣除税率(1)购进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2)实耗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甲类卷烟 10% 乙类卷烟 5% 雪茄烟 5% 护肤护发品 5% 烟丝 5% 鞭炮、焰火 5% 粮食白酒 10% 贵重首饰及珠宝宝石 6% 薯类白酒 5% 汽车轮胎 5% 其他酒 5% 小轿车 8% 酒精 5% 越野车 6% 化妆品 5% 小客车 5%
2、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营业税额
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税率
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消费税额
1、从价定率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2、从量定额的计算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 资源税额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企业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
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
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
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附营业务成本 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
4、应纳所得税税额计算
(1)分月或分季预缴所得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2)年终汇算清缴时,应退补所得税
应退补所得税额=全年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本年累计已缴所得税额
预缴所得税
①、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2或1/4 本期某月或某季应纳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应纳税所得额/2(或4)]×税率(33%)②、按本期计划利润预缴所得税
本期某月或某季应纳所得税税额=本期某月或某季计划利润额×税率(33%)
5、对减征所得税的计算
减征比例=[(33%-原核定的税率)/33%]×100% 减征后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33%)×(1-减征比例)=应纳所得税税额×减征比例
6、境外所得税税额扣除限额=境内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
7、对弥补以前亏损后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弥补亏损后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以前未弥补亏损)×税率(33%)个人所得税额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意,速算扣除数是指在采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用超额累进税率表中划分的应纳税额所得额级距和税率,先采用全额累进的方法计算出税额,再减去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征税额以后的差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成本、费用以及误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意,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42 000元每年,即3500元每月。个体工商户拨放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3.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每次收入不到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800元)* 20%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率*适用税率=每次收入*(1-20%)* 20%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土地增值税额
1、一般计算方法
应纳税总额=∑各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某级距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100%/扣除项目金额 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
2、简便计税方法
(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30%(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0.05(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0.15(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0.35 车船税
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适用的年税额
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 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50% 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适用的年税额
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 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
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 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已缴税款
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
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 房产税额
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税率 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 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 土地使用税额
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 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 印花税额
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购销金额×3/10000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
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5/10000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承包金额×3/10000
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租赁金额×1/1000
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1/1000
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借款金额×0.5/10000
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1/1000
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6/10000
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3/10000
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运输费用×5/10000
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5/10000(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应纳税额=证照件数×5 关税
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应纳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运输费、保险费等 =国内批发价/(1+进口税率+费用和利润率(20%))
2、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出口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出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
第五篇:企业增值税涉税会计处理
企业的涉税会计处理
增值税会计培训
二0一四年一月
培训目的l
掌握增值税一般知识
l
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流程
l
正确进行增值税会计核算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
应交税费
l
三个二级科目
l
一、应交增值税
l
二、未交增值税
l
三、增值税检查调整
l
注:CAS中没有增值税检查调整
二、已交税金(一)
l
“已交税金”此栏目核算一个月内分次预缴增值税。
l
以一个月为一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
纳税,一般不使用此科目。但辅导期一般纳税人企业超限量领购发票时,需预交部分税款,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二、已交税金(二)
l
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例:某企业10日分次缴纳增值税5万元。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50000
l
贷:银行存款
50000
三、减免税款
l
此栏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的账务处理:借:本科目
贷:营业外收入
l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l
贷:营业外收入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一)
l
此栏目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l
生产企业以自产的货物出口,内、外销业务共同使用的原材料难以凭票退税。在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条件下,先免(出口不征销项税额)、再抵(进项抵内销),再退(未抵扣完的申报退税)。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二)
l
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例:某企业本月进项税额34000元,内外销共用原材料,当月内销销项税额13600元,外销产品离岸价200000元,退税率13%,征收率13%。
解:应退税额=200000×13%=26000元
进项税额账面余额=34000-13600=20400元。(需退税)
差额26000-20400=5600元(是以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抵减)。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三)
l
免抵退增值税会计处理
l1、出口
借:应收账款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借:主营业务成本
l
贷:库存商品
l2、内销
借:应收账款(货币资金)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l3、计算应纳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l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4、申报出口免抵退税时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l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五、转出未交增值税
l
此栏核算企业月末应缴未缴增值税。
l
计算月末应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额+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l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六、销项税额
l
起征点:对月销售额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个人纳税人,可免缴增值税。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000-5000元;销售应税劳税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按次征收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l
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一般纳税人企业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第三、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17%、13%、6%)
13%:粮、水、农、图
七、出口退税
l
“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单证,根据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的退回的税款。若办理退税后,又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增值税,用红字冲减
l
申报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八、进项税额转出
l
“进项税额转出”记录外购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改变用途且不离开企业作“进项税额转出”通常如发生非正常损失,将在产品奖励给职工等。
l
例:如某企业将购进的生产用钢材用于本企业基建成本价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58500
贷:原材料—钢材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
l
例:某商场6月份因仓库保管不善,被盗4台洗衣机,成本价2000元/台。
l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9360
l
贷:库存商品
8000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0
进项税额转出(二)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进项税额需转出,现自然灾害、火灾损失不需进项税额转出。
l
对于视同销售行为,由于有销项税额,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无需进项税额转出。
l
现固定资产修理领用外购材料,其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l
例:如某固定资产进行修理,领外购材料32000元,进项税额5440元。借:固定资产
32000
l
贷:原材料
32000
这一点体现了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使我国从生产性增值税转型为消费性增值税
九、转出多交增值税
l
记录企业月末当月多交增值税的转出额。
l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
月末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
交以前月份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l
余额(贷方)反映企业未交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l
增值税经税务机关检查后,应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为此设立了此账户。
l
例:某企业12月当期销项税额236000元,进项税额247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1000元。税务机关次年对某企业进行税务检查,发现有如下两笔业务会计处理有误:
l1、12月3日捐赠产品成本价80000元,无同类产品售价。借:营业外支出80000贷:产成品80000元。
l2、12月24日为基建购材料35100元,借:在建工程3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查补税款的会计处理
l1、进行会计调整
l
(1)对外捐赠应视同销售,无同类产品售价的,先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80000×(1+10%)×17%=14960
l
调账如下:借:营业外支出
1496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4960
l
(2)企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l
调账如下:借:在建工程
51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5100
l2、确定企业偷税数额。
偷税数额=14960+5100=20060
应按偷税额的1倍罚款。
l3、确定应补税额
当期应补税额=23600-24700+20600=9060
l4、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2006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6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1000
其他应交款—税收罚款
20060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60
其他应交款—税收罚款
20060
贷:银行存款:29120
征收率
l
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特殊规定用征收率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l
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交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旧货的规定
l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l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l
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l
(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l
(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旧货的规定
l
(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l
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l
第二条
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认定以后的资格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增值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本办法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免税销售额。
l
第四条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对提出申请并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二)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注: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l
第五条
下列纳税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
(二)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
(三)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l
总 理
温家宝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l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注:低税率就是:粮、水、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十五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五条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本条第一款所称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六条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十二条
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第十八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四)项所称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三十五条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
(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二)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三)第一款第(七)项所称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第三十七条
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
元;
(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前未认证,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辅导期的规定
l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的通知
l
国税发[2010]40号
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l
为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税务总局制定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l
国家税务总局
l
二○一○年四月七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五条
新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3个月;其他一般纳税人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6个月。
l
第六条
对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在认定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内告知纳税人对其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纳税辅导期自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当月起执行;对其他一般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自稽查部门作出《税务稽查处理决定书》后40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对其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纳税辅导期自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的次月起执行。
l
第七条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应当在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方可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辅导期纳税人实行限量限额发售专用发票。
l
(一)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领购专用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不得超过十万元;其他一般纳税人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重新核定。
l
(二)辅导期纳税人专用发票的领购实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核定每次专用发票的供应数量,但每次发售专用发票数量不得超过25份。
l
辅导期纳税人领购的专用发票未使用完而再次领购的,主管税务机关发售专用发票的份数不得超过核定的每次领购专用发票份数与未使用完的专用发票份数的差额。
l
第九条
辅导期纳税人一个月内多次领购专用发票的,应从当月第二次领购专用发票起,按照上一次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销售额的3%预缴增值税,未预缴增值税的,主管税务机关不得向其发售专用发票。
l
预缴增值税时,纳税人应提供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记账联,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计算应预缴的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十一条
辅导期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以下简称增值税抵扣凭证)注明或者计算的进项税额。
l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后,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经核实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红字贷记相关科目。
l
第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定期接收交叉稽核比对结果,通过《稽核结果导出工具》导出发票明细数据及《稽核结果通知书》并告知辅导期纳税人。
l
辅导期纳税人根据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相符的增值税抵扣凭证本期数据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未收到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留待下期抵扣。
思考题:
一、增值税分析控制法的原理及稽查应用对企业有何影响?
二、国家税务总局怎样对增值税纳税评估?
三、如何对增值税税负率进行有效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