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女儿童发展工作
妇女儿童发展工作
多年来,入贯彻《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把帮助贫困、孤残妇女儿童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同时将收养登记、婚姻登记作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平台统筹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积极支持妇女儿童参与社会管理。在历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妇女当选比例逐年提升。2010年,全县村委会干部中妇女达122人,占21.2%。
二、关注妇女儿童困难群体。在城乡低保申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改造、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对妇女儿童予以重点关注。截止2010年,全县共有9470名妇女儿童享受城乡低保,其中城镇4330人、农村5140人;共为14980名妇女儿童提供生活、医疗等救助。
三、加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共投资900多万元对全县敬老院、福利院进行更新改造、美化环境、健全设施,焕然一新,为孤残妇女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保障。
四、加强《婚姻法》宣传。在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积极倡导尊重妇女的社会风尚,婚姻登记办结率、合格率达100%,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第二篇:妇女儿童发展状况
2001-2010年彰武县妇女及儿童事业发展状况
县统计局、县妇联
(2011年10月13日)
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彰武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实施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维护妇女权益、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突破重点、难点指标,全县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一、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求发展、求突破、求跨越为工作重心,积极抢抓各种机遇,负重拼搏,务实创新,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健康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日益改善。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73.5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31 %(以下所指“年均增长”都是以2000年为基础,至2010年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全县人均GDP实现17969元,年均增长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56亿元,年均增长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169元,年均增长2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3732元,年均增长17%。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社会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2010年,全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5334万元、卫生方面投入经费7923万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4%、33 %。
二、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
十年来,我县不断坚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加强妇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扶贫济困,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职工保险制度和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妇女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绩。
2010年,全社会妇女就业人员占职工从业人员总数的52.8%;远超出省级规划达到45%的目标。自2000年起,妇女就业人员一直占全县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截至2010年底,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女职工2.17万人,比2000年增长12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女职工1.2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女职工0.23万人,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达到了13.84%,以上各险种女职工参保比例均占50%以上。
十年来,我县加大《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尤其是妥善做好女职工的法律援助工作。2010年,我县的妇女法律援助的工作站点由2000年的1个增加到29个,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人数也由2000年的98人增长到672人,妇女权益切实得到了法律保障。十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将培养选拔女干部纳入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从而保证了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占有一定比例,妇女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了100%,并且在2000—2010年的十年间,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均为100%(目标:一名以上);2010年,县人大代表192人中女性49人,占25.5%,政协委员203人中有女性59人,占29.1%;县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
率达44.8%,县处级干部中女干部比例占20%。在基层组织中,妇女管理社会事务的参与率也在保持较好的水平,2010年,全县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24%,居委会女委员比例达到了98%。如今,全县女干部不仅在参政议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县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教育
十年来,我县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事业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儿童及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整体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其中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差异逐步缩小。
十年来,我县九年义务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并进入了免费时代,中小学校舍、操场及活动场所焕然一新,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100%,比2000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比2000年提高0.05个百分点;高中教育阶段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26.54%提高到7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1.03%,其中女生为21.52%,比2000年提高了3.82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省级规划提出的终期目标。
四、卫生与健康
为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我县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妇女儿童预防保健等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了全县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
2010年,我县孕产妇死亡率为0(目标:22.5/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特别是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也达到了100%(目标:80%);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2%,(目标:85%)。良好的妇女计生保健服务,保障了我县妇女依法享有计划生育权利,提高了妇女健康生育水平。
十年来,全县婴儿死亡率连续几年有较大幅度降低。2010年,全县婴儿死亡率为3.8‰,比2000年降低9.3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9‰,比2000年降低8.6千分点。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我县免疫规划取得了显著成绩,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步提高,且保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分别达到99.8%、98.8%、99.1%、99.3%和100%,有效降低了婴儿及儿童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儿童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五、社会生活环境
2010年,全县财政用于改水改厕方面的投入1600万元,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投入10009万元,农村改水受益率达97%,(目标: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64%(目标:5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3%(目标:65%);城市污水处理率80%(目标:80%)。同时,彰武县妇女发展中心的高效运作,为我县妇女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第三篇:妇女儿童工作
2011年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事迹
玉山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1年,玉山县人口计生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情况,努力提高了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提高了人口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推动玉山县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主要的事迹有:
一、加强宣传培训,使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知识得到普及
1、在新年、春节、5.29、7.11、9.25期间组织开展群众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
2、利用新闻媒体,认真办好电视台专题栏目。全年在电视台《人口计生》栏目,围绕计生政策法规、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人口早期教育、生育文化等内容共播出节目24期。
3、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殖保健知识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知识的普及率达到95%。
二、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
1、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得到进一步规范。县级服务机构基本上达到了“四优一满意”的要求,县、乡两级服务机构全面落实了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管理、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公共服务职能。
2、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有了新突破。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建立了以“宣传倡导、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和均衡营养”等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体系。开展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3、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服务工作有了新拓展。全面贯彻落实农村免费避孕节育服务,坚持开展环情检测和生殖健康检查服务,保证环孕情检测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全县各级计生服务机构全年已为6572人进行了避孕节育手术,为11.9万育龄妇女进行了查环、查孕服务。全县育龄妇女受检率达到了100%,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0.3‰以下。
4、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享有与户籍育龄妇女同等的生殖保健、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服务。
5、做好避孕节育工作。全县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覆盖面达到100%,规范避孕药具发放管理工作。
6、为更年期妇女、老年妇女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服务。为860多名绝经妇女免费取出了宫内节育器。
第四篇:新平县林业局新平县林业局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新平县林业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切实把我县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我局根据《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结合全县林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强化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训,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努力构建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促进我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按照《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结合实际,我们制定的目标和职责是:积极保护、培养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全县妇女儿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围绕这一目标,要加大生态林业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力争使各项工作达到标准和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抓好政务环境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党员干部培训学习制度等,认真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1
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培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权利、履行职责,规范、简化机关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政务网络建设,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创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二)抓好法治环境建设。扎实开展普法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要建立健全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抓好林权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严防各类影响社会稳定的越级上访事件发生;大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兴林、依法治林方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破坏生态的事件发生。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三)抓好生活环境建设。加大林区护林站、护林防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林业生产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干部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督促各单位搞好单位门前、院内、办公室及家属楼院卫生整治、绿化美化工作,切实优化人居环境。
(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新平县县城面山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重点抓好县城面山绿化建设,增加全县的森林面积,为县城绿化工作提供生态环境支撑。把生态建设、产业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合理的做好规划设计,做好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使全县有
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林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两个规划”的实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事关我县发展全局,同时也是体现我县文明进步、构建和谐新平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单位工作的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对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又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协调配合,做到既分工又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三)健全督查考核制度。把督查考核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定期进行检查,强化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与干部岗位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各类评先创优结合起来。
(四)加强舆论宣传。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成效的形式和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宣传活动,真正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意义目的、任务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五)坚持讲求实效。切实抓好县城面山绿化建设,着力推进全县的造林绿化工作。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
合理配置林种、树种,重点选用适生的乡土树种和外来优良品种。建立完善造林质量群众举报制度,实行造林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和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意义,增强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人关心绿化、人人参与绿化、和谐共建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平的浓厚氛围。
第五篇:妇女儿童发展研究(妇联)
着眼长远 立足发展
积极促进张家界市妇女儿童发展
张家界市妇联(2010年6月18日)
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为使我市“十二五”期间能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促进妇女儿童与社会和谐发展,市妇联领导高度重视“张家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课题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相关单位以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按照《张家界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张家界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大措施,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广大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享有更加广泛的权利,广大儿童的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1.妇女参政议政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市党政群机关共有公务员6728名,其中女性1340名,占总数的19.76%。厅级干部49名,其中女性7名,占14%;处级干部总数823名,其中女性143名,占17.37%;科级干部总数4288名,其中女性747名,占17.4%。35岁以下的处级女干部、30岁以下的科级女干部在同级干部中的数量每年都有所增加。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达到18.6%、19.5%和20.6%,均比上一届有所上升。市及区县党政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达100%;市委55%的工作机构中、市政府62%的工作部门中配有女性班子成员,其中担任市直正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的10名,担任副处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的4名;全市101个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中配备女干部89名,配备率达到88.1%。其中女书记7名、女乡镇长10名;97.6%的村(居)配备了女干部,其中,49人担任书记或主任;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女性比例逐步提高。2006年以来,全市新发展女党员1655名,占发展总数的30.6%,新发展女党员中35岁以下的103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15名,分别占发展女党员总数的62.3%和43.2%。今年1月,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此文件的出台,为妇联开
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确保了乡镇妇联干部、村妇代会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稳固了农村妇代会、社区妇联组织,促进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
2.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权益取得新成效。各级劳动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各种就业制度,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基本实现了男女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女职工应享有的特殊劳动保障基本得到保障。劳动、工会、妇联、团委积极引导广大妇女自谋职业、自强创业、外出就业。2010年,各级妇联组织还以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为重点促进妇女的创业就业。截止2009年底,女性就业人员为41.49万人,占全市就业人数的45%,比2005年增加2.09万人。全市现有在岗女职工3.64万人,已签订劳动合同的3.62万人,合同签订率达99.45%,比2005年净增27.15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055件,涉案女职工1276人,女职工维权全部胜诉或部分胜诉比例达85%,女职工的就业再就业率、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争议调处率均稳中有升;女职工参加养老保险2009年为4.75万人,占参保人数的51.53%,比2005年增加2.05万人;女职工参加医疗保险2009年为5.44万人,占参保人数的42.6%,比2005年增加2.38万人;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2009年为4.26万人,占参保人数的38%,比2005年增加2.26万人;女职工参加工伤保险2009年为2.64万人,占参保人
数的36.9%,比2005年增加2.04万人;女职工参加失业保险2009年为3.73万人,占参保人数的42.92%,比2005年增加0.63万人;完善措施,加强监察,女职工“四期”的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得到进一步落实;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规定,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和处级以上女干部退休政策得到很好落实。
3.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十一五”期间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使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一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2009年秋季,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0%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0.35%以内,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38%以上,年辍学率控制在1.64%以内。二是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普高、职高在校生规模分别达25622人、10321人,其中女生分别占49.9%、31.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9.39%,比上年提高了8.29个百分点。全市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保持在99.3%以上,高考升学率达76.6%以上,职高毕业就业率达90%以上。三是学前教育水平不断提升。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了68.4%,全市在园(班)幼儿数、女童入园人数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办学,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培育了慈利县商业幼儿园、粮食幼儿园,永定区童 4
心幼儿园、粮食幼儿园等大批民办示范性幼儿园。全市现有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四是贫困家庭子女就业普遍得到救助。我市作为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地区,四个区县均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部分学生享受了在校生活费和寄宿费的补助,上大学有困难的大学生也分别得到了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救助。全市各级妇联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几年来,全市累计筹措“春蕾计划”资金300多万元,兴建“春蕾学校”1所、“烛光学校”1所、“女童职业技术学校”1所,开办“女童春蕾班”1个,救助失辍学女童达6000多人次。仅桑植县妇联争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金额就达45万多元,对678名女童实施了救助。五是未成年人群体的保护和教育得到加强。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两条渠道,使全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1.9%。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率控制在0.1%以下,武陵源区达到零犯罪率。
4.妇幼卫生保障工作明显加强。“十一五”期间,我市重视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加强了孕产妇系统保健、新生儿筛查、产科儿科建设、儿童计划免疫等工作,提高了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一是更加重视妇女生殖健康。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为91.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73.25%;住院分娩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有99.5%的农村高危孕产妇
到医院分娩;孕产妇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二是强化儿童保健管理和服务。卡介苗接种率10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100%,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8.3%,麻诊疫苗接种率98.3%,乙肝疫苗接种率98.80%,以区县为单位的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连续多年控制在1‰以下。三是农村妇科病普查普治成效显著。2009年,市人民政府把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列入了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截止2009年12月底,全年32.9万农村已婚妇女,除在外务工的99622人,有20.32万人接受了普查,普查率达61.15%,查出10.6万名妇女患有各类妇科病,患病率达52.19%,其中“两癌”患者47人,患病率为2.3/万。四是“两癌”普查有序展开。2009年,省妇联将慈利县定为宫颈癌普查示范县,桑植县定为乳腺癌普查示范县,两个示范县根据《湖南省农村“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检查工作正有序进行。截止到2010年5月下旬,慈利县已对13个乡镇开展了该项工作,共检查10010人,查出癌前病变1例,疑似病例28例;桑植县已检查3109人,疑似病例4例。五是积极开展女性“安康保险”活动。四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妇女投保5.1万人次,投保金额达102万元。
5.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积极创造有
利于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开展了建设学习型家庭活动,为广大妇女创造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将农村改水改厕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改水受益率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判;加强城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治理,加强对城市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省级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城区居民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拓展,城市污水处理率达5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2.2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7.6%。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妇女儿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妇女儿童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受社会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改革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妇女儿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1.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婚姻家庭权益方面,重婚、非法同居、婚外情等侵害妇女家庭权益的现象日渐显现,女性在离婚中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给付等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较为普遍。家庭暴力现象依然存在,制止家庭暴力所提供的帮助力度仍然不够;在农村妇女土地权
益保护方面,农村妇女特别是“出嫁女”、离异妇女和丧偶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部分农村妇女丧偶或离异后,责任田被强占,土地承包权属长期得不到解决;在劳动权益方面,下岗女职工尤其是中年妇女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受年龄限制、家庭拖累,加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致使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十分困难,一些公益性岗位还存在性别限制,等等。这些问题牵涉的面比较宽、处理难度比较大,需要加大力度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2.留守儿童的教育、健康、安全现状亟待关注。近年来,随着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据初步统计,2009年我市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有6万多人,普遍存在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学习缺“导”的突出问题。而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者,所以给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片蓝天,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3.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中存在一些问题。实行新《婚姻登记条例》后,婚前医学检查率大幅度下降。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成为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隐患。部分乡镇卫生院产科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医疗水平较低,制约了农村妇幼卫生保
健事业的发展。
4.有关妇女儿童发展统计缺口较大。目前,相关单位还没有建立妇女儿童发展数据库,上报的数据不仅缺乏连续性,而且不准确,影响对妇女儿童发展状况作出准确判断,难以对妇女儿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十二五”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和对策措施
(一)总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依据,以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以解决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领域,使妇女儿童发展的五年任务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部署相符合,与各专项发展规划目标相衔接,与妇女儿童的自身需求及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到2015年张家界市妇女儿童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权利,保障儿童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
1.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自主创业就业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结
构和职业层次更趋合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得到逐步改善,男女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妇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2.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以及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保障。
3.妇女儿童与环境——优化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自来水受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逐步提高。妇女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文明素质明显提升,精神文明生活日益丰富,妇女儿童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4.妇女儿童与教育——妇女儿童在社会事业发展中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与资源,妇女在各类教育中的比例继续提高,各类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5.妇女儿童与健康——提高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妇女儿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6.妇女儿童与法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机制更加完
善,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预防和惩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措施更加有力,对妇女儿童的法律援助、司法保护和社会救助力度加大,妇女儿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对策措施
1.推动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将促进妇女就业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妇女平等获得资本、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的权利。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招工、招聘中的性别歧视。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妇女的就业能力。加大对贫困妇女的扶持力度,提高残疾妇女的就业比例。进一步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和完善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措施,不断改善女职工劳动条件。
2.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充分保障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权利;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完善平等竞争机制和公务员管理制度,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扩大基层民主,鼓励和推动妇女积极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保障妇女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重视奖励、表彰妇女中的先进典型事物,大力宣传妇女在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贡献,提高女性 的社会影响力。
3.提高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妇女与男子接受同等教育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将妇女教育的主体目标纳入全市的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妇女受教育的权利。推进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切实改变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注重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重视性别平等教育,重视科普、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象。依法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制止儿童尤其是女童辍学。继续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帮助失、辍学儿童特别是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缩小男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差距,帮助残疾儿童
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义务教育。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大力发展各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采取多种办学体制,为妇女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4.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落实和完善妇幼卫生保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权利,努力实现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目标。加强对妇女儿童保健机构和保健人员的管理,所有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工作的人员均应依法取得许可证。提高妇科常见病的普查普治率和对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水平,重点筛查和治疗严重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的疾病,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妇科病的发生。全面开展妇女生殖健康服务,依法开展婚前保健服务,做好婚前卫生咨询、卫生指导和婚前医学检查,为育龄夫妇提供计划生育指导。进一步完善医疗保健制度。
5.加强妇女儿童法律保护。认真执行有关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防范和减少强奸、拐卖等侵害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提高破案率。建立健全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妇女儿童维权合
议庭、家庭暴力投诉和伤情鉴定中心、妇女儿童法律服务热线等各类妇女儿童救助和服务机构,为受害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6.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和适合儿童特点的文化和传媒政策,在文化教育、宣传、环境等发展规划中体现妇女儿童与环境的发展目标。改善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把农村自来水建设和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改水受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强妇女儿童的环保意识,引导妇女儿童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张家界市妇儿活动中心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为妇女儿童教育培训、休闲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