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郴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郴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作者:刘爱珍文章来源: 郴州统计信息网更新时间:2012-6-27
妇女儿童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儿童事业是一件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2011年,是实施新一轮《郴州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和《郴州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的第一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为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规划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一、妇女儿童发展状况及成效
2011年底,全市总人口506.46万人,其中女性为243.38万人、儿童(0-17岁)124.99万人,妇女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为72.7%。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奋发图强,经济实现了高质量上的高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进一步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一)妇女儿童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1、社会舆论宣传广泛深入。全市上下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把宣传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纳入依法治市和普法教育工作中,在各级党校开设“国策”讲座,通过印发维权知识手册,组织知识竞赛,让两个规划深入人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孕产期保健管理、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等健康教育活动,在全市儿童中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全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率在城市妇女中达90%以上,农村妇女知晓率也有较大提高。
2、教育、卫生经费投入大幅增加。2011年,全市实现GDP总量达1346.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305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4.3 %、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0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4.8 %、19.6%。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全市国家财政性投入教育经费达43.51亿元,比上年增加9.42亿元,增长27.63%;医疗卫生经费16.6亿元,增加5.02亿元,增长43.4%;妇幼保健经费0.34亿元,增加0.2亿元,是上年的2.3倍;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经费1.86亿元,增加0.17亿元,增长10.0%。
3、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11年底,全市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2个,保护区总面积70869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4.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监测断面功能区达标率93.3%。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3分贝,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7分贝。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4个,控制区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3.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6%,分别比上年提高0.8和1.67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0%,比上年提高25.2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二)卫生保健明显加强
1、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2011年,在实施9个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及设备装备项目、248个卫生院建设项目、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和248个乡镇卫生院装备项目及完成11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同时,启动2所县级医院、5所中心卫生院、11所县级卫生监督机构、4个农村急救中心、2个精神卫生机构项目建设。累计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训卫生技术人员8739人次,为全市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提供了有力保障。
2、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有序推进。郴州坚持服务民生,加大试点力度,积极争取资源,切实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普查普治受益面。2009-2011年,全市共对48575万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检查,6000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乳腺癌检查,并对宫颈癌、乳腺癌患者实行100%的医治。
3、儿童和孕产妇保健成效显著。2011年,全市适龄儿童“五苗”(卡介苗接种率、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全程调查接种率达99.5%以上,扩大免疫规划疫苗调查接种率达91%。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分娩补助、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到2011年底,全市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6%,其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6%,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3.3%,其中城市91.2%,农村93.8%,均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切实加强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全市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婚前医学检查率分别为34.78%、100%、94.98%、76.0%,其中婚前医学检查率创2000年以来新高,比上年提高26.1个百分点。
(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1、学前教育加快发展。2011年完成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31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占乡镇数达83.5%。将桂东、嘉禾、北湖列入2011年学前教育试点项目县,并积极推动试点项目建设。认真编制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入园难”问题得到基本缓解。2011年,全市各类幼儿园达1038所,在园幼儿13.1万人,比上年增加2.5万人,增长23.6%,其中女童达5.84万人,增长27.3%。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56%,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大幅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均达到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97.0%、98%,比上年提高0.66和0.48个百分点。
3、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有3所职业学校评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每所学校获得国家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是全省获评最多的市州之一。有5所中职学校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学校评为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学校。2011年,全市职业在校学生31756人,其中女性14897人,占在校学生比重为47.0%。二是特殊教育积极发展。2011年,全市特殊教育在校学生人数743人,其中女性248人,占学生总人数比重3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市高中教育稳步发展。201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其中女性占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0年、女性成人识字率92.0%、女性青壮年识字率(15-50岁)达99.4%,均比上年提高。
(四)妇女就业和社会保障稳步推进
1、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2011年,全社会就业人数304.03万人。其中女性134.23万人,比上年增长1.7%。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数为10.51万人,比上年增长6.2%。
2、妇女享有社保人数明显增加。到2011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职工1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女性职工11.4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女性职工9.06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障的女性21.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9%、4.4%、11.9%、1.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女性人数达57.9万人,是上年的3.2倍。
(五)妇女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郴州市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为409人和362人,其中女性分别为88人和73人,分别占总数的21.5%和20.2%;市和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为100%。全市公务员中女性比重由上年的19.24%上升为19.65%,提高0.41个百分点。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由上年的26.5%上升为28.5%,提高2个百分点。
(六)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2011年,全市破获强奸案件数67起;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3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17起。受救助(庇护)的妇女儿童565人次,比上年增长10.4%,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妇女儿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郴州妇女儿童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妇女儿童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妇女儿童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一是大部分农村的卫生状况仍然较差。农村卫生厕所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是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亟待加强。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市家庭暴力案件由2010年的152件上升为204件,增加52件,提高34.2个百分点,家庭暴力案件上升趋势明显。三是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如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影视厅、赌博室等依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四是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压力大,亲情缺失和人身安全易受侵害,尤其是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二)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有待加强。一是艾滋病毒感染人数未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全市报告艾滋病毒感染例数达167例,其中女性为56例,分别比2010年增加21例和5例。二是孕产妇死亡率有所回升。全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20.4/10万上升为20.5/10万,其中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22.9/10万上升为33.27/10万。据有关部门反映,城市孕产妇死亡人数主要为农村流入北湖、苏仙两区及资兴市的常住人口。三是五岁以下儿童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有所回升。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表明,正常情况下,每出生100个女孩,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孩。由于男孩的夭折率比女孩高,到婚育年龄,男女数量趋于均等。联合国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设定为103—107。2011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孩为100)达117.05,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B超设备的普及,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持续偏高。
(四)女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仍在高位运行,城乡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城镇,全市每年大中专毕业生和新生劳动力约为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万人,城镇化扩张新增劳动力1万人,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8万人;在农村,有60万左右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与此同时仍存在就业性别歧视,因此,女性就业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文化技能偏低、年龄偏大的女性就业难度更大。
三、促进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一是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继续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胁迫儿童乞讨、雇佣童工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防严控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各种外部因素。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对网吧的执法力度,进一步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校园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切实抓好对假劣药品、食品的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和城镇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相关政策,完善反家庭暴力有关预防、制止、救助一体化工作机制。二是要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与教育。要对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逐步实行保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的保健覆盖率;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制度,特别要满足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需求。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关心留守儿童的屏障。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在坚持和推广成功经验的同时,努力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要致力营造充满人间真情,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主阵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形成教育和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进一步加大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力度。一要加大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力度。妇女病普查是关爱女性的一项保健工作,妇女病普查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家庭幸福和身心健康。通过定期妇女病普查,能及时发现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剖析影响妇女多发病的原因及其人群分布特点、疾病与职业的关系,有利于宫颈癌、乳腺癌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妇科病普查普治力度,逐步将农村妇女病普查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范围。二要加强防治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教育。努力提高城市、农村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个体上杜绝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病蔓延。三要加强技术策略和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揽子计划,包括对孕产妇孕前、孕期、分娩及分娩后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如孕期保健、营养、消毒及安全接生、及时处理合并症、提高急救处理能力等。为此,各级政府要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问题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经费上保证投入。
(三)进一步促进女性就业再就业。一是优化女性就业再就业环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为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利条件,要将女性就业和再就业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加大执行力度,规范企业招工用工行为,落实同工同酬,严厉查处各类企业单位中侵害女职工劳动权益的行为,依法维护女性的劳动权益。二是提升妇女自身素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对企业女职工在岗培训、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培训以及农村妇女技能培训,要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培育女性就业岗位。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务密集型产业,发展城乡第三产业,扩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
(四)进一步加大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工作力度。各级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男女平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通过经济、法律、行政、宣传等手段,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自觉把平等观念和性别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之中。要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出生性别比异常问题的认识。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全媒及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有关禁止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口终止妊娠的法律法规,教育人们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生育行为,自觉维护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相关部门要把好B超使用关,严禁各类个体诊所购买和使用B超机,建立和完善孕情监控制度,实施中期以上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和奖励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违法行为,实行凭证引产制度。
执笔:刘爱珍、邝定贤、黄涛、邓坤云
第二篇:郴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郴州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郴州市妇女儿童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郴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和《郴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六年来,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得到稳步健康发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妇女地位进一步提高,参政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儿童优先”、关心儿童、爱护儿童,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妇儿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妇女儿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一、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状况
(一)生存环境明显改善
妇女儿童生活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其生存、保护与发展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六年来,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实施“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
1、国民经济持续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GDP总量达546.13亿元,与2000年相比,6年间年平均递增11.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517元,是2000年的2.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54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4735元、1224元,年均增长10.4%、7.0%。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2、生活环境逐步改善。2006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7%,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离2010年60.0%以上的规划目标差3个百分点;全市城镇饮用水源水质实现全面达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2.13%,已达到2010年60.0%以上的规划目标;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30.5%,较2000年20.86%的水平提高9.6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3、“男女平等”不断深入人心。2006年是法制宣传年,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年。郴州以活动为载体,以宣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为重点,大力营造关心、关注妇女发展的浓厚氛围,将2006年3月定为“关爱女性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市妇联组织市直妇委会在中心城区设妇女维权法律宣传咨询点14个;联合市卫生局、广电局、福康医院、现代女子医院开展了三次“关注女性健康,情系贫困妇女”等爱心义诊助学活动;成立了“郴州市少女医疗救助中心”;举办了市五家领导与市女领导干部庆“三八”联谊晚会;开展了“十大魅力女人”评选表彰;召开了全市促进城乡妇女事业协调发展暨女性安康保险工作会议;举办了郴州市首届婚庆文化节暨万人相亲大会;开展了送法律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大型宣传活动;制定下发《郴州市妇联“五〃五”普法规划》,印发宣传资料1万份;组织全市万名妇女参加全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广泛宣传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极力营造了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卫生保健进一步加强
全市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2006年,全市财政投入卫生经费21300万元,其中妇幼保健经费721万元,防治防疫经费1647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4倍、1.5倍、2.8倍。全市11个县(市、区)都建立能够开展妇幼保健系统服务和对基层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培训的妇幼保健院。每个乡(镇)配备了妇幼专干,每个村配备了妇幼保健员,形成了一个以市、县城区为中心、乡(镇)为枢纽、村为网点的医疗服务网络,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1、孕产妇保健成效显著。到2006年底,全市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7.2%,其中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84.6%,已达到2010年70%以上的规划目标,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1.8%,其中城市92.7%,农村91.5%,分别达到2010年城市90%、农村60%的规划目标。
2、妇女日常保健日益增强。郴州三级保健网络承担了全市妇女的日常保健管理工作。2006年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为91.7%,较2000年提高0.8个百分点。女性性病年报告病例数313人,比2000年减少21人。
3、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1%的县(市)数持续为0;婴儿死亡率为1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6‰,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22.2和23.9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4‰。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加强。2006年,全市儿童卡介苗接种率、脊灰疫苗接种率、白百破三联制剂接种率、麻疹疫苗接种率均达97%以上,提前达到《规划》90%的目标。市新生儿疾病筛选中心于2006年9月12日通过了国家新生儿疾病筛选查中心验收,填补了郴州市无规范的新生儿疾病筛选查中心这一空白。2006年,全市新生儿疾病筛选查1.03万人,筛选率为2.2%,比2005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三)教育事业持续稳步发展
近年来,郴州市在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2006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10.79亿元,是 2000年的2倍,年均递增12.5%。
1、学前教育发展较快。2006年,全市各类幼儿园达350所,其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市一级幼儿园16所。幼儿教职工为3950人,比上年增加913人,增加30.1%。在园幼儿7.2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比2000年增加3.72万人,年均增长12.9%。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37.2%,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
2、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控辍保学。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双线承包控流责任制,完善“政府督学、学校保学、教师劝学、社会助学、全社会参与”的控流保学工作机制。二是加大助学力度。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市共筹措“两免一补”资金达3000多万元,共有13.53万名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比2000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已达到2010年99.0%的规划目标;小学五年巩固率达95.1%,比2000年提高7.9个百分点;小学生辍学率为0.18%,低于《规划》1%的目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7%,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4.7%,均比2000年提高。
3、“双合格”实践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全市各级广泛开展“争当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的“双合格”实践教育活动,大力弘扬 “以德育人,为国教子”主弦律。“六一”期间,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庆祝活动。举办了郴州市梦想小明星健康闯关电视大奖赛,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全市104名少年儿童参加了决赛,举行的颁奖表演晚会、郴州市少儿“喜迎奥运,放飞梦想”彩绘活动和“郴州市少儿英语大赛”,充分展示了郴州少儿素质教育的成果。大力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实践月”活动,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阳光家庭”家长联谊会为阵地,组织全国、省、市家教专家、讲师团成员、优秀家长在全市开展巡回讲学、家长培训、家教咨询服务等工作,特邀北京《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来郴,先后在市二中、市六中及苏仙、北湖、资兴、桂阳、临武、永兴等地举行报告会20余场,受众2万人次。积极推动家教工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编发的湘南首家少儿教育杂志《小当家》,对广大家长科学教子发挥了指导作用。争取3所学校授牌“全国流动人口家长学校”。
(四)妇女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势拓宽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2006年,全市城镇新就业4886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200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22.2%、11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698人,完成目标159.5%。
1、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十万妇女出郴州,艰苦奋斗创新业”活动进一步深化。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郴州市十万妇女就业计划实施方案》,计划3年时间帮助10万妇女就业,重点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等就业困难的妇女进行了就业帮助。2006年,全社会就业人数达276.2万人,其中女性118.7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10.4%和12.2%。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为55.2万人,比2000年增长6.4%,其中城镇女性就业人数为22.1万人,比2000年增长12.1%。分行业看,女性较集中在农业、贸易餐饮、社会服务业和教育卫生等行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女性择业就业领域逐步拓宽,金融、保险、电子通讯、房地产等新兴行业正在成为妇女就业新渠道。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2.3万人,其中女性1.万人,比2000年减少0.15万人。
2、妇女享有社会保险人数不断增加。近年来,郴州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扩面征缴和煤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为突破口,推行“五保合一”统一申报、统一征缴,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减震器”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到2006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职工达12.9万人,是2000年的1.7倍;参加失业保险的女性职工达9.9万人,2000年仅有0.0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女性职工达5.1万人,比2004年(2000年缺乏数据)增加2.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女性职工达7.8万人,比2000年增加1.38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障的女性职工12.5万人,比2003年(缺2000年数)增长17.2%;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达19.5万人。社区服务设施发展迅速。2006年,全市城镇每万人口拥有社区服务设施数3.82个,城镇每万人口拥有便民利民网点30.96个。
3、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大力实施“推进劳动合同制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2006年底,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签定率达74%,各类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66.11%。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直到价位,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强化劳动保障监测执法,实现了“由被动监察向主动服务转变”。全市共查处投诉举报940件,为民工追回拖欠工资1150万元,追缴社会保险费613万元。大力推进劳动仲裁机构改革,提高劳动服务质量。年内受理符合条件的仲裁案件396起,100%按时结案。
(五)妇女参政议政能力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妇女干部的培养,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女干部,从而保证了各级领导班子中女性占有一定比例,妇女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郴州市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为413人和355人,其中女性分别为104人和63人,分别占总数的25.2%和17.7%;市和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为100%。全市257个乡镇(街道)党委班子中有108个乡镇(街道)配备了女干部,比上届增加8人。
(六)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切实加大依法维权、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力度。在“110”报警中心设立“家暴举报中心”;挂牌成立了维权接待室,99个派出所建立维权接待站;在司法局设立法律授助中心;在检察院设立维护妇女儿童接待室;在法院继续完善维权合议庭。2006年,全市破获强奸案件数74起,较2000年的46起增加了28起;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4起,较2000年的57起减少53起;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24起,较2000年的13起增加11起,由此表明郴州市打击危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取得实效,由单纯的打击发展到打防并举,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郴州妇女儿童事业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生存环境、卫生保健知识普及、儿童教育、妇女就业等方面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1、妇女儿童生存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大部分农村的卫生状况仍然较差。农村卫生厕所基础设施建设还较薄弱,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比较低,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还有待加强。全市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还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仍在使用童工。三是对弱势妇女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场所、娱乐场地、影视作品不足。五是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如一些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影视厅、赌博室等依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五是“读书无用”的思想有所显现。随着家庭教育费用的增加和社会就业难度的加大,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入学率、完成率下降,辍学率反弹的现象。六是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流动人口中的妇女生殖保健、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儿童入园入学等应如何管理,是全市妇女儿童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七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之爱。据测算,全市留守儿童达13万人,因留守儿童的父母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的监护群体年龄偏大,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偏低,管理教育孩子的能力差,加之缺乏父母之爱,很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婚前医学检查率大幅度下降。由于《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强制性婚检,全市婚检率急剧下降。婚前医学检查率由2000年的51.26%下降到2006年的11.47%,其中城市婚前医学检查率只有6.87%,农村婚前医学检查率为17.33%,按规划要求,到2010年城市、农村婚检率要分别达到85%和55%的目标,而当前这种急剧下降的趋势距离目标越来越远。由于婚检率的急剧下降,导致一些遗传病、传染病、内科病等漏检,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第一道屏障失去作用,造成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二是艾滋病、性病严重危害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2006年,全市报告艾滋病毒感染例数达82例,其中女性为23例;分别比2001年增加76例和20例;性病年报告病例数达1681人,比2000年增加866例,年均递增12.8%。三是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死亡率有所回升。2006年,全市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死亡率分别为15.2‰、18.6‰,比2005年提高1.9和2.7个千分点。
3、劳动力就业供需矛盾突出。
由于目前郴州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高峰期,预计2007年新增城镇劳动力8万人左右,5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困难群体从原来的国企下岗失业人员逐渐扩大为城镇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复员军人、被征地农民、残疾人等;就业总量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女性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一是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实施《2001-2010年郴州市妇女儿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2001-2010年郴州市妇女儿童规划》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各界对《规划》的知晓面,提高知晓度。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各级领导对《规划》的认识,使他们能从纷繁的经济工作中挤出时间关心和支持《规划》的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各部门是《规划》目标的具体落实者,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将《规划》目标与自身工作特点有机结合并加以有效落实,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二是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经济基础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物质后盾。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尖力度。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优先安排。三是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大对网吧的执法力度,进一步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四是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与教育。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流动人口的增加,要强化城市管理功能。要对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逐步实行保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的保健覆盖率;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完善他们的就学制度,特别要满足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需求。五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建立关心留守儿童的屏障。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主阵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少,解除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逐步形成教育和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2、进一步加大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力度。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婚前医学检查是控制和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源头,也是预防和减少出生人口缺陷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对于保证和提高婴儿出生质量重要性的舆论宣传,加大新《婚姻法》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人体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健康知识知晓度,积极支持和维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实行,营造自觉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良好氛围。二是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强化减少出生缺陷的综合服务措施,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三要加强防治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教育,努力提高城市、农村和高危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个体上杜绝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病蔓延。尤其要加强对艾滋病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筛选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3、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要根据妇女职业的需求和妇女从业的特点,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妇女的转业、转岗培训,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妇女从业人员的就业与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一是要依托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旅游、餐饮、文化娱乐、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等第三产业,以及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挥第三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的优势,拓宽就业门路。二要依托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拓宽就业渠道。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城镇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支持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去施展才能,谋求发展。三要依托社区优势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家政服务、社会化服务、健身娱乐休闲及老年生活照料、物业管理等岗位。五要依托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就业渠道。继续深入开展“劳务经济最发达县(市、区)”和“最充分就业乡镇(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劳务对接,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三篇:2012年商洛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浅析
2012年商洛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浅析
2012年,商洛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主线,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为重点,以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为根本,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妇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状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4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亿元,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7.6亿元,增长3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8元,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5425元,增长18.3%元。全年全市财政收入33.7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5亿元,增长30.3%。经济总量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对文教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也相应的得到提高,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发展条件。
(二)妇女与就业保障
妇女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市全社会就业115.1万人,其中女性50.1万人,占43.5%,女性就业人数增加0.1万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8.6万人,其中女性6.2万人,占33.3%,女性就业人数增加2.3万人。
(三)妇女与参政议政
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各级人民代表选举,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省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例稳中有升占到16.7%。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由2011年的11.7%提高到2012年的23.3%。全市公务员人数为1.1万人,其中女性0.2万人,基本与上年持平。
(四)妇女、儿童与教育
增加教育投入,基础教育取得较快发展。2012年,全市教育经费支出38.7亿元,增长46.2%,为全市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改善了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办学条件,中小学生的营养早餐、午餐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设立了很多所公办免费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迅速。2012年,全市在园幼儿数6.9万人,比去年增加3.7万人,增长1.2倍;小学学龄儿童(包括男、女儿童)净入学率达到100%;小学5年巩固率均达到9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其中女生为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9.26%,其中女生为99.25%;全市义务教育性别差异现象基本消除。
(五)妇女、儿童与健康
1、孕期保健工作加强,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全市上下积极推行妇幼保健制度,孕妇从怀孕开始到分娩结束都能及时得到保健服务。2012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9.8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孕产住院分娩率达99.83%。
2、儿童生命质量进一步提高。儿童卫生保健系统管理和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到2012年底,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3.57‰和4.13‰。儿童“十苗”全程接种率达99.90%以上。
(六)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
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为此,商洛市开展了把《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宣传和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012年全市破获强奸案件3起,破获拐卖妇女案件11起,破获拐卖儿童案件3起,破获组织、强迫、容留妇女卖淫案件14起,案件的破获有效遏制了针对妇女儿童的非法侵害,有力地保障了妇女儿童的权益。
(七)妇女、儿童与环境
妇儿生存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和绿地面积均有大幅度提高,随者众多文体休闲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开放,增加了妇儿活动的公共空间。至2012年,全市农村改水受益率7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5.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9%,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和生活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大力推进妇女儿童发展,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妇女儿童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全市新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5.27(女=100),而且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形势相当严峻。要继续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通过“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优生优育”的政策,保障妇女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严格执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决定》,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监督,有效地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
2、妇儿卫生保健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自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以来,全市的婚检人数大幅下降。2012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仅为30.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4万人,其中:女性2.4万人,仅占保险人数的37.5%。
3、妇女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女职工劳动保护形势仍然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妇女就业是其各项权利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女性比例为33.3%。全市妇女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43.5%,妇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对策及建议
1、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全社会对女性就业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执法力度,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对劳动权益受损害的女性进行法律援助。要
把促进妇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促进妇女就业,努力提高妇女就业率。
2、继续深入宣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在社会偏见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提高妇女地位中的宏观调控职能,坚持男女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原则,把男女平等纳入政府工作的各项决策中,切实制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儿发展相协调的政策,让女性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与男性共同撑起和谐社会的蓝天。
3、维护妇女劳动权益,提高妇女整体素质。重点关注女职工最密集区域、女职工权利最易受损的行业、企业,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大执法力度,鼓励扶持妇女创业,针对妇女创业者经验缺乏和认知水平较低的现状,开展女性就业技能培训,特别是为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劳动力、下岗失业女性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提供自主创业激情和环境。
第四篇: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构建和谐××
新“两纲”颁布实施以来,××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新路子,努力寻求解决妇女儿童问题的新办法,搭建起了社会化、开放式实施“两纲”的新平台,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该镇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了妇儿工委办公室,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全镇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目标职责分解意见,把妇女儿童发展目标细化、量化,落实到职能部门,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责任明确。加强了妇儿工委办公室建设,配备了微机、打印机、传真机、数码相机等信息网络设备,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突出工作重点,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依托××乳业、千亩池田藕种植基地和、两个畜牧养殖小区以及××、××、××三个“三八红旗手”千亩林果基地,加强巾帼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基地三大网络建设,创造性地建立了“公司基地妇女”的产业化格局。目前,全镇已有余名妇女走上了种养殖致富路。通过广泛宣传,加强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妇女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已有余名妇女外出务工,在镇招商引资企业安排就业妇女余人。该镇妇联与驻地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创办了“巾帼创业项目贷款”,着力解决妇女创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已为余名妇女提供贷款余万元。成立了“××镇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在报警中心,设立了“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开展创建“零家庭暴力村”活动,使家庭暴力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目前,全镇已有余名贫困儿童在社会的关心、呵护下,重返校园,健康成长。高度重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全镇妇女健康体检,对全镇儿童进行疾病防治,体检和防治率均超过%以上。
(三)营造宣传氛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车、标语、村广播等有效形式,开展了以“新两纲、新女性、新发展”和“坚持儿童优先,共塑民族未来”为主题的妇女和儿童纲要宣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使新“两纲”的社会知晓率不断提高,尊重妇女、儿童优先的原则逐步深入人心。先后投资余万元,大力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全镇通车率达%以上;投万元实施了、、三个市级文明生态村创建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投资余万元开发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园,改善了妇女儿童生活、居住环境。
第五篇: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
“民之所思,我之所忧,民之所忧,我之所行”。作为一个参加工作近一年的民警,我对此感受颇深,能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警察事业中来,我觉得无比荣耀。
“人民”冠以“警察”之前,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充分强调了人民警察的人民属性,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警民关系就如同是血与肉、鱼与水的关系,只有血肉相连,才能生动活现;只有鱼水相融,才能充满活力。所以我觉得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环境怎样变化,从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执法为民的理念不能丢,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坚信人民群众是根基的政治观念不动摇。对于每一位人民警察来说,都是人民公仆,必须牢记宗旨,牢记责任,自觉把权力行使的过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我们要满腔热忱的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始终当做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以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才是从警的目的。
于是我就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如何从警就是为民从警,就是要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前进的道路上到处是坎坷,布满荆棘,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具有战胜一切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要坚持下去。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前进的道路上到处是坎坷,布满荆棘,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具有战胜一切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要坚持下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的安居乐业需要我们,民族的振兴需要我们,国家的强大需要我们。做为当代人民警察,我们要敢于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担期望。
二、如何做警就是为民做警,要就是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要把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无私无畏,亲历亲为,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向群众广泛了解情况,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勤政为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乐民所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所忧者,民亦忧其忧。”为民从警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俯首勤为,不管何地,不论何时,不论何岗位,一心为公,永不停歇,始终甘为人民的孺子牛。要有刚正不阿、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自之心”。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三、为谁用警就是为民用警,要坚守岗位,勤政为民。无论身居领导岗位,还是普通职位,始终克己奉公、心系群众,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排忧解难。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融入群众中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警民一家亲。
在工作中我们要多思考改进工作方法,让人民群众少走些弯路;多一些理性的举动;让人民群众少一点抱怨;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让群众脸上多些灿烂的笑容。总之,我想在我的从警之路上,我要做到“无愧”二字,就必须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自觉打扫头脑中的灰尘,使自己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经得起考验,才能真正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得好,用的正。
201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