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联干部工作汇报材料—我与春蕾同成长
我与春蕾同成长
xx县妇联 xx
2002年,组织上安排我到妇联工作,面对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和对象,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如何带好班,履行好职责,是我思考和实践的首要问题。这些年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持续开展的“春蕾计划”等系列爱心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妇联工作实质上就是一份爱心工作。不论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还是为
妇女儿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是来自心底的爱心。有了爱心,就会有收获。而这种爱心首先来源于“春蕾计划”的实施,是“春蕾计划”爱心活动中一个个感人的捐助场面激励着我,是“春蕾计划”一个个受助女童圆了上学梦鼓舞着我。近六年来,县妇联多种途经组织了很多次爱心捐助活动,募捐到资金70多万元,结对资助贫困女童400多个,已帮助了300多名女童完成义务教育,为5名身患重病的孩子提供40多万元的救助。我在“春蕾计划”的实施中找到了爱心的真谛,找到了妇联工作一个最实在的落脚点。如果说是妇联岗位锻炼了我,使我不断的成熟进步,不如说我与春蕾同成长,是“春蕾计划”让我学会怎样开展妇联工作,怎样将爱心放大。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工作职责让我感受到妇女事业的崇高和伟大,作为一名女性应该为有机会在妇联工作,为妇女服务,为妇女鼓与呼感到骄傲和自豪。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的第一把火怎么燃烧起来呢?当我从妇联的一次调查中了解,我县的一些农村特别是山区瑶族乡贫困女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令人担忧,有些将面临辍学,我的心就一直牵挂这些贫困孩子。今日女童,明日母亲。如果这些孩子失学就影响着一代女性的素质,怎能谈得上促进现实和将来的男女平等。妇联系统开展的“春蕾计划”不就是要求各级妇联组织积极行动起来,发动社会各界关爱贫困女童,帮助她们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让她们成为新一代文盲吗?心动不如行动,那么我的第一把火就从“春蕾计划”烧起来吧!为了掌握更为详细的情况,我第一次带领妇联的姐妹,顶着六月火辣辣的太阳,先后深入到犁头、汇源等瑶族乡偏远的山村,采访40多名山里的孩子。我被他们艰苦的生活学习环境深深震撼。那段时间,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他们的家境如何一贫如洗,有的全部家当不过值几百元,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和一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而且随时面临辍学;闪现他们每天5点起床,天刚蒙蒙亮就要赶走十多里的山路上学,中午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酸菜之类的腌制菜,有些孩子营养不良,脸色蜡黄,城乡差别令人无法想象。对山里孩子的疼爱油然而生,山里孩子渴望的眼神让我心焦,总想能为他们做点什么。随后,我负责制定了较具体的春蕾计划实施方案,一方面电视台播放贫困孩子的生活状况,一方面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书。我亲自跑单位找主要领导,开展“1+1”结对资助活动,选择一些人数较多的单位举行“爱心献春蕾”募捐仪式,一点带面,层层宣传发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有100多个单位 1000多名干部职工参与了这项活动,募集捐款4万余元,结对资助了近200名贫困女童。我被很多爱的场面所感动和激励。有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干部,工资不高,身体也不好,爱人没有工作,但他从电视里看到贫困女童的生存状况,亲自从十几里的乡下赶到县妇联结对资助两名孤儿,每学期为她们各提供400元的学费。犁头瑶族乡朱丽林、朱四林两姐妹因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不能劳动,一家子的生活全靠母亲打工来维持,生活特别贫困,在即将面临辍学之际,是我们妇联的“春蕾计划”帮助了她们,有两位爱心人士从2003年开始1+1牵手结对资助她们,现在已经6年了,妹妹朱四林在读初中二年级,姐姐朱丽林顺利读完高中,2008年考入大学,改写了该乡没有一名女大学生的历史。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女童得到资助,我还带领妇联的姐妹到广东、长沙等地找xx籍的知名人士宣传推广“春蕾计划”,创建“爱心改变命运”的网站,先后有十几个企业老板资助贫困女童100多名。“春蕾计划”的这第一把火烧出了我的热情和干劲,我自己每年从工资中拿出2000多元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每年的工作除了日常业务就是开展以爱心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特别是2007年举办的“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家园”晚会,募捐善款14万多元,以及2008年5月举行了“情系灾区母亲行动”捐助救灾款20万元,极大地提升了妇联的美誉度。现在广大的妇女儿童只要有困难,都愿意到妇联来反映和求助。每年的爱心活动接连不断,每到新学期都能收到一些受助女童来信或电话,我从中分享她们的感恩成长和快乐,我也从一次次的爱心活动中得到了充实提升。六年来,我和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妇联班子,凭着对妇女工作的热爱,对“春蕾计划”真诚付出,不断地创新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和工作方法,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业绩。连续五年在xx市妇联工作目标考核中荣获特等奖,两次被评为xx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荣获xx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和维权工作先进
第二篇:企业同我共成长 我与企业共命运
企业同我共成长 我与企业共命运
在经历了煤炭“黄金十年”之后,我们的企业又一次走向低谷,作为煤炭企业年轻的一员,我们的路在哪里?这应该是许多煤炭青年最关心的事。而在我看来,企业在它兴盛的时候给了我就业机会,给了我较为丰厚的工资,给了我成长的平台,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同舟共济,攻坚克难。
1985年的初夏,我出生在皖北煤电一名普通矿工家庭,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皖煤人,从小就受到了矿山文化的熏陶,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作为矿工子弟,我们依矿而生,倚矿而长,三十多年来,可以说是煤矿养大了我们这一代人。作为回报,08年部队复员后的我,又沿着父亲的路走了下去,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煤矿工人。从此我和的煤矿紧紧连在了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年,在煤矿工作了两年的我有幸成为第六届“感动皖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他们的事迹深深的影响了我,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皖北的兴衰,但却都能几十年如一日,用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行动与企业风雨同舟,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作为皖北煤电富有活力和生机的一代,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做好本员工作,作一个有价值、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为企业的发展奉献无悔的青春。如今煤炭“黄金十年”已成往事,面对严峻的煤炭市场,我们无法准确预计“寒冬期”还会有多长,还会有多冷,我们的家进入了艰难时期,面对艰难,我们是袖手观望、畏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这时最能考验我们对企业的忠诚。企业给予了我们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我们应该对企业常怀感恩之心,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如果失去了这个舞台,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将成为镜花水月。我们的命运与企业紧密相连,我们与企业是荣辱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企业的蓬勃发展源于我们的劳动与创造,而这也正是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有了对企业的感恩之心与清醒的认识,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齐发展的思想,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精神,以企业为家,把企业当作母亲,以对家、对母亲般的忠诚眷恋之情来对待工作。
同甘苦才能共命运,在企业艰难时,我们更要不离不弃、同舟共济,做到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思想上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摒弃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站在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上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理解与支持企业各项改革措施。行动上积极参与节支降耗活动,从一颗螺丝、一张纸、一度电做起,杜绝浪费,节支增效,为企业度过难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精诚掘进三千尺,求出乌金万人薪。君问薪火何处来,且看工人满面尘。”这是对煤矿工人真实的写照,勤劳的皖北人正是用他们染黑的双手、辛劳的汗水默默的为企业贡献着他们的力量,他们每天在漆黑、潮湿、狭小的工作面上辛勤劳动着。割煤机运行时煤尘扬起,虽然近在咫尺你却看不清他的面庞,但你可以看到他那被汗水浸透的衣着。正是在这群帽子黑、脸黑、衣服黑、手套黑、鞋子黑的生产一线的工人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下,才撑起了矿区稳定的这片天,困难带给他们的已不再是畏惧与忧愁,而是能为企业贡献更多力量的荣幸与骄傲!
如今我们企业正在严峻的煤炭市场环境下艰难前行,这时更加需要我们尽全力报效企业,人人投身企业,人人献出一份力量,齐心合力、不畏艰难、共克时艰,定能变压力为动力,转逆境为顺境。我们煤矿工人为企业贡献力量,安全至关重要,安全是煤矿最大的效益,是煤矿持续发展的保障,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时时刻刻绷紧安全弦,按章作业,扎实的做好安全工作,为我矿形成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贡献力量。
我们的前途与皖北煤电的命运紧密相连,让我们每位皖煤人都献出一份忠诚,担起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为皖北煤电跨越式大发展添砖加瓦、添锦增辉,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前行!
第三篇:我与后进生同成长
我与后进生同成长
每个学校、每个班都会有那么一批学生,就是我们眼中的后进生,过去人们把他们叫做差生,现在称为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他们作业没有别人完成得认真,甚至不完成,考试成绩没有别的孩子好,„„总之在学习、纪律、行为习惯上都比同龄的孩子差一些。我见过有些老师的文章里面关于后进生的一些比喻,如果学生是早晨的朝阳,那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后进生和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一样,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和体贴,可以说是更需要我们的爱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比喻,对待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些描述足以说明,我们应该多花点心思去教育我们的后进生上
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我却不这样看,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要想教育好后进生,就需要教师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我的教育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我班有个学生叫杨志林。上课时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和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常常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人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了我,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于是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进行思考:作为老师的我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的心态是否会直接影响我所要采取的教育行为呢?我是否有一些过激言行呢?也许作为教育者的我有时是不经意的,也许是当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起气来呢?但是对学生覃乐洋的内心伤害来说是很深的,或许会让他一生都难以抹去.如果我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以正常的心态来处理学生的错误,我的教育行为就会成为教师行为使特出权利的变种,就会变成教师非正常情绪的宣泄.如果我只是图一时宣泄的痛快,出了事儿,没人给我担着啊.因为我的这种行为不受任何保护.甚至是违法的啊.我该怎么办? 这么多年来, 覃乐洋感觉在家庭或者班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于是.为了汲引他人的关注,他可能就回下意识地制造一些小状况,以便引起他人特别注意,他给老师我们捣乱,最起码说明他从心里是喜欢这个老师的,只是他对喜欢老师的表达方式不对, 或且他不会表达.覃乐洋是头脑聪明,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孩子.但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忙于工作或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他,造成了他情感的缺失.在加上他家庭的教育也就走向了误区,只关注学生覃乐洋的成绩和分数,而教师有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被应试教育代替了,不仅没有到弥补家庭情感教育空缺.而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需求也出现了漏洞.在我们老师眼里,学生们的思想,感情,心理,欲望,要求,想法统统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年级排名等等.因此孩子们只是我们老师完成任务的工具,是升学率上的一个数字,是光荣榜上的符号.而我们的孩子却成了孤家寡人了。这是多么的悲哀啊!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覃乐洋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师都常常夸奖起他进步多了。
经过一学期的转化,他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本学期的一星的评选中,他也被大家积极推选为一星的候选人,当他拿到那张粉色的一星荣誉奖状时,他害羞的笑了。。我相信他一定读懂了同学和老师对他寄予的厚厚期望和认可。
在转化他的过程中的感悟: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我们教师应该做到的,只有把学生当成朋友,他才能敞开心扉地说真话实话,老师才能真正地知道他的什么“病”,给他开一剂“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都不能在他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觉得首先要尊重学生、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做耐心细致地工作,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或做了一件有益的事,即使微不足道,也要给表扬、鼓励。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感到自己有长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其自信心。这样持之以恒地抓,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另外,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并且转化后进生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班主任一定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倾注着所有的爱。爱是教育的源泉,是班级工作成功的动力,作为一名班主任,有爱就能推心置腹地沟通;有爱就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有爱,就能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去宽容学生,使学生从班主任身上感受到温暖关怀,感受到学校既是校园,更是家园,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支持和信任,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多一点“人本 ”的体贴和温暖,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心悦诚服地在愉快心境中跟随老师去学习。我们就能和孩子一同成长,随着教育覃乐洋孩子的案例中,他的进步历程,感动我自己也成长了我自己.!
第四篇:我与企业同成长
2012我们携手并进
五月的春风吹绿了大地,2012年的春天就这样迎着朝阳,踏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此刻,我迎来了在三角湖的第六个春天。
回顾这六年的时光,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在三角湖度假村我经历了餐厅服务员、销售内勤、销售员等岗位,在平凡工作中有欢笑,有泪水,有失落、也有收获。
忘不了,2006年5月1日我入职三角湖度假村,有幸参加了5月16日公司10周年庆典文艺汇报演出,餐饮部的大型歌舞表演获得了团体一等奖,十周年的空前盛世让初出茅庐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体荣誉感;记得,07年8月第一次进入装修完毕的酒店大堂,深深被这里的华丽所吸引,我知道从此我们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我们的力量了;还记得,2010年10月我去武昌协助集团,策划会务事宜,身上背着6万元的现金拖着疲惫的身体凌晨两点回家,但是我心甘如li。
最近我们部门进行了相关政策调整,我曾经彷徨、不知所措,但酒店领导耐心的开导,真诚的教诲都是那么的历历在目,也许正应该感谢这次“机会”,给了我更多成长的经历。是酒店让我褪去了稚嫩,多了一份成熟,没有了往日的胆怯,多了一份坚强,才会让我的人生如此的炫丽多彩,也正因为酒店的培养,才有我的今天。
每当说到是什么原因让我在三角湖呆这么久,我想最重要的是三角湖就像我的家。
六年来,让我学到很多,作为我们三角湖度假村的一员,我是幸运的。因为有着重视、有着传我经验、助我成长的同事;有着彼此相携、同舟共济的和谐氛围。这更让我有一种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每当回想当初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是领导的鼓励让我坚强起来,是酒店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当然,现在我更多的是热爱这个行业,这份工作,这份爱让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而面对酒店的未来,我信念坚定斗志激昂!三角湖度假村的每一步都与我们相连。
今天我怀着一颗紧张的心站在这里,这里我们有着相同的目标,在这里我们有着共同的信念,在这里能够让我看到光明的前景,我愿意与三角湖度假村携手并进,走向四季,走向辉煌的未来。
第五篇:我与祖国同成长
我与祖国同成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祖国同成长”!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祖国在过去的200年里,承受了无数的屈辱。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的毛主席领导下,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那时,国家普遍较穷。货币发行,经济复苏,为了防止被伪造币拖垮经济,祖国向苏联学习技术,并拜托苏联代替印刷。祖国不断处理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力发展工业,发展军事,明确主权,不断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祖国战火刚刚平定,1950年不得不加入了“抗美援朝”的卫国战争,志愿军战士力挽狂澜,打赢了这场保家卫国的血肉大战。
往事不堪回首,随着经济的发展,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去不复返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旧的茅草屋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泥泞的小路变成了条条柏油马路……人们利用资源,盖了公园、盖了大桥……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2001祖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祖国加入世贸,我出生了。爸爸妈妈教我走路,教我说话。学会了喃喃话语后,我便开始上学。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升上太空。我进入了幼儿园,开始了学习旅程。2005年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宣布成立国学院,久违的“国学”再次走进中国人的视野。9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主办的首次“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举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老师的栽培,我进入小学,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新老师,新同学,一个美丽校园,一个个宽敞的教室,兴奋激动,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对祖国文化的学习。2008年,北京奥运会,祖国狂揽51枚金牌。居世界第一。我也拿到了人生第一张奖状。我心中无比自豪,坚定了为社会服务的信念。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市举行,向国人打开了世界之窗。我取得了人生第一枚奖牌。璀璨的闪光,那么的耀眼。我在祖国妈妈怀抱中成长,同祖国一步一步的走过,一年一年的成长。祖国妈妈洗去了屈辱的历史,阳光照射着每一个角落。
祖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让我们可以高声呐喊:“我是中国人”。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