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

时间:2019-05-13 16:1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

第一篇:《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

《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

 分类:社科学术作者:梅光耀 潘红虹字数:2781

来源:科学与管理 第6期

摘要:作为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孙子兵法》,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军事理论,而且还涵盖了宝贵的领导心理学思想。本文从《孙子兵法》所包含的领导心理学入手,着重分析领导心理学思想中的领导特质和领导职能两个方面。

关键词:孙子兵法 领导心理 领导特质 领导职能

《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齐人孙武所著,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它以当时进步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作指导,高度浓缩我国古代人民的大智慧,构建了中国古典军事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思想和影响在今天已超出军事领域,深入到政治、经济、体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受到国内外军事家,而且也受到政治家以及企业家等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推崇。掀起了对《孙子兵法》研究的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去挖掘《孙子兵法》现实价值,其中包括军事学、管理学、领导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多种学科,并且把它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孙子兵法》的领导心理学思想,给当今社会的企业和政府机关的领导以参考和借鉴。

现代领导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有关领导的心理特质和管理行为模式。《孙子兵法》十三篇都贯穿着对将帅的最高要求,孙子非常慎重地提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他认为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的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另外,《孙子兵法·作战篇》还说:“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可见,孙武非常重视将帅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将帅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孙子兵法》的许多论述中都涉及到领导心理学的内容。其中五事之一的“将”就是专门阐述将帅本身素质和领导艺术。下面分别对《孙子兵法》中有关领导心理学的思想加以探讨。

1、领导特质论

孙武系统论述了领导特质的结构观,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也就是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简称“五德”。他高度简明的概括了作为军队将帅需要的领导素质,同时也是选择将领的主要标准。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吉色利通过事实研究,采用语义差别量表法得出领导特质可以分为3大类、13个因子,包括能力、个性品质和激励3个大类。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的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的结论与两千多年前的孙子所提出的领导特质有很多相似。当然,用现代的观点分析,孙武的领导特质论显然是不充分的。然而,在2000年前,孙武能够发现领导特质的基本因素,是难能可贵的。

1.1领导的“智”

孙武把“智”放在五德的第一位,表明了他对将帅智谋才能的非常重视。一个“贤将”必须深刻掌握对于关系全局的“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孙子兵法·计篇》:“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可见,孙武认为将帅必须有能力灵活处置复杂的、易变的、矛盾的战场情况,对于整个作战过程要善于分析判断,考虑利害得失,定下正确的战略。另外,作为优秀将帅还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周密的谋划预测能力。《孙子兵法·地形篇》说:“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由此可以看出,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没有综合判断的洞察能力和科学的预见能力,是不可能胜任将帅之职的。

另外,我国心理学研究者把《孙子兵法》中所涉及的领导能力分为高度的观察能力、情绪的自控能力、意志能力、判断能力和直觉能力。这些在《孙子兵法》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如在强调领导的观察能力时,孙武在开篇《计篇》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形篇》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孙武强调将帅必须有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

1.2领导的“信”

(《说文》中说:“信,诚也。”《孙子兵法》中的“信”本义为真心诚意,一般理解为赏罚有信,也可以理解为信任下属,“信”既是领导自身的特质,又是在激励过程中所掌握的原则方法。它是指相信且敢于托付下属,使之放弃戒备的心理诚心愉快地接受某项工作的心理状态。通过信任激励就可以使下属产生荣誉感,增强责任心,激发事业心。《孙子兵法·九地篇》指出:“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意思是施行超出法定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这要求领导信赏信罚,敢于破格提升有胆识之士,满足士兵的成就需求心态。

领导怎样才能获得“信”呢?孙武认为应该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如孙武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所说,将帅对国家“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作为领导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忘己,哪有不能获得广大下属信任的。

孙武指出,只有真正的懂得“败兵六道”的将帅才能赢得信任、有效的行使领导职能。“败兵六道”的主要责任在于将帅,为将帅者不可以不仔细观察分析,在《孙子兵法·地形篇》孙武论述的非常清晰:“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1.3领导的“仁”

《孙子兵法·计篇》:“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下畏危。”可见,孙武认为民众与国君意愿一致,同心同德,生死与共,就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保证战争赢得胜利。孙武又曾指出“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这也是阐明同样的道理:下层的民众和上层的君主、将帅,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是战争取胜的保证。如何才能“上下同欲”,孙武告诉将帅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为“仁”。“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孙子兵法·地形篇》:“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意思是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随将帅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这是孙武对将帅的“仁”具体的诠释和注脚。当将帅以极其宽阔仁慈的胸怀对待士卒时,在交战中士卒能不全力拼搏吗?

1.4领导的“勇”

这是孙武从个性来讨论将帅特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就是人的整个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99,100,101原版全文

精神面貌,表现为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和整体性。特定的性格特征决定了领导的决策是否果断、坚定,孙武认为勇敢果断是将帅必备的性格特征。但是,《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意思是将帅要处事沉着老练,解决矛盾要公平,不带感情色彩,喜怒不形于色。这就是指领导者不仅要勇敢果断,而且应具备沉着冷静、稳健的性格和公正严明的、雷厉风行的个性特征。

孙武还告诫将帅要注意气质和性格上的缺陷可能带来的危险。《孙子兵法·九变篇》日:“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意思是,为将者有五种危险的性格和气魇

一、有勇无谋,只知死拼,就有可能被诱杀;

二、临阵畏怯,贪生怕死,就可能被敌俘虏;

三、急躁易怒,一触即跳,就可能受敌凌辱而妄动;

四、廉洁好名,过于自尊,就可能被敌凌辱而失去理智;

五、过分溺爱部属,易被敌人烦扰而陷于被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告戒将帅:“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战争中,将帅的思想意志、气质和性格上的缺陷,常可成为对方“攻心”的缺口。因此,古今军事家都非常强调指挥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气质性格,谨防由于忿怒而进发出的头脑发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不仅需要勇敢果断的决策能力,也需要沉着、冷静,泰然处之良好情绪。

1.5领导的“严”

孙武强调对待士兵要“仁”,但是关怀和爱护都要适度,假若对士兵过分厚养,一味溺爱,违反了纪律也不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正如《孙子兵法-地形篇》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所以,孙武非常重视将帅带兵要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孙子兵法·地形篇》具体指出:“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日乱。”意思是,主将软弱而又缺乏威严,训练教育不明,吏卒无所遵循,布阵杂乱无章,叫做“乱”,这必然会导致军队失败。

《孙子兵法·军争篇》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这就是说,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这种治军之法得以保障的基础就是将帅治军严谨、赏罚分明,使军队训练有素,有良好的军风和心理素质。

2.领导职能论

《孙子兵法》在强调将帅领导才智谋略的同时,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讨论将帅的职能。我们主要从人才的选用、领导的决策和激励、领导权力的使用来讨论《孙子兵法》中所包含的领导职能。

2.1选用人才

选贤任能是领导的主要职能之一,先秦诸子对“择人”有充分论述,如“为政之本在于任贤”。孙子在(《孙子兵法·势篇》中讲:“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意思是指,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能够依据事物的客观性质,去创造形成有利的形势,然后“任势”而动,而不是去苛求手下的将吏,因此他就能从全局态势的发展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从而使自己取得决定全局胜利的主动权。这一点充分反映了孙子“择人任势”用人观。这要求将帅在选才用人的时候做到唯才是用,还要“用人不疑,择人不族”,这都需要领导的气度以及全局为重的战略眼光。

2.2决策

决策是领导最重要的职能,在《孙子兵法》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主要的决策思想为整体系统观和科学预测观。孙武在《孙子兵法·势篇》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就是说,用迷信占卜的方法取之于鬼神,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来推测吉凶,或用过去相似的事情来类比,都靠不住。只有通过人的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可见,孙武的决策依据的是客观事实,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精神。

孙武强调进行战略决策前必须周密分析各种条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将各种相关条件、因素综合起来加以统筹,综合分析事物本身的各种条件,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在十三篇伊始他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因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对战争涉及到的死地和生地,存亡的规律,不能不进行认真的考察,必须从分析国家面临的内外环境入手,通过一套科学的程序来进行。孙子认为战略决策需要考察的重点就是“五事七计”,即“道、天、地、将、法”五事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计。“五事七计”揭示的内容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宏观决策需要系统详尽的调查分析。它部分以现代思维的整体系统思想为基础的决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孙子兵法·计篇》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所谓庙算,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战争决策方式。先计后战,庙算知胜,是孙子战略决策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在战前进行认真的战略决策,通过科学和理性的决策,在预见确有取胜把握时再进行决战,从而避免个人决断和受情绪因素的影响。

2.3激励

《孙子兵法》中有丰富的激发士兵斗志的思想,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外战争史上许多著名战役中将帅的战绩。孙武主张物质刺激的激励效果。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物质奖赏是激励的现实手段。所以孙武说“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意思是获取敌人战利品,就可赏予物,率先杀敌,取得敌人战车的,则可以赏其先得者,目的就是为鼓励先勇者。通过物质激励就可以使士兵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作战风格。

物质刺激固然重要,但精神激励才是孙武的根本法则,他用“爱兵如婴”这种类似儒家“仁爱”式的情感投入,进行情感管理,赢得民众支持,鼓动民众信念,激起国民拥戴,如“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意思指看待士兵要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他们就可以与你共涉难险,看待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他们就可与你共赴疆场,爱抚的结果既是给管理者自身树立了权威,又取得了让士卒与你“生死与共”的效果。孙武不主张因战争给国民造成财、物及精神上的创伤,正因为如此,他坚信“上下同欲者胜”。可见,孙武这种“爱民”思想,正体现了战略性、全局性的精神激励,也反映了他深知社会结构的粘合剂是社会心理因素的道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感情投资”策略正是借鉴了孙武的精神激励思想。

2.4用权

不同级别领导权力的分配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只有充分明确上下级的职责范围,并且各级领导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行事管理权,就可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孙武在《孙子兵法·谋攻篇》有精辟的论述:“不知三军之事,而问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

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可见,孙武极力反对上级过多地干预下级的工作和越权行事,要求上级领导充分地下放权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下级领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主地行使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权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事无大小必亲躬是领导者之大忌,但不能放权完全放弃管理,核心的保持领导权威的权力一定要牢固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99,100,101原版全文

第二篇:孙子兵法中的领导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领导思想

《孙子兵法》是一部蕴涵丰富领导思想的军事著作,它所揭示的领导思想,经历了若干世纪至今仍闪耀着理性光辉,给人启迪,值得现代领导思考和借鉴。

领导宗旨

《兵法》首篇《计》有云:“道者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所谓“道”,从领导学角度来看,可理解为正确的领导宗旨。孙子把“主孰有道”放在战前敌我对比分析的第一条,足见道之重要。回顾历史,以道取胜的事例不胜枚举。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复国,关键在于“道”胜。战败的越王卧薪尝胆,推行了一条休养生息、明耻教战的正确路线,受到人民拥戴,上下同心;而获胜的吴王夫差骄傲自满,执行了一条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错误路线,以致人民嗟怨,君臣离心。再战,果然越胜。近代,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的是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之“道”。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仍然是“道”之争。四川长虹、青岛海尔等一批优秀企业的成功再一次说明了,只有遵循“以信誉取胜,以质量争先”的经营正道,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切领导活动都须坚持正确的领导宗旨。唯有“修道而保法”,方能得民心,上下同欲,“为胜败之政”。

决策原则

《孙子兵法》对领导者如何科学决策进行了详细探讨,纵观全书,体现出三条基本的决策原则:

第一,知的原则。孙子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将帅作战指挥应立足客观,全面掌握信息,并视之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孙子兵法·谋攻》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的著名论断。《孙子法·军争》中也有:“不知诸候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有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可见,知乃将领之要,决策所依。这条原则要求:知的范围要广,既要了解自然环境也要了解社会环境,既要知己又要知彼;知的程度要高,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快捷的收集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孙子还具体说明了知的途径:一是观察,二是对比,三是用间,四是试探性攻击。

第二,谋的原则。谋即谋划、谋算,是领导者通过情况分析,对战争作出正确的判断估计,制定并选择出最佳作战方案的活动。谋是决策的核心。孙子说:“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谋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甚至可以不战而胜,谓之“上兵伐谋”。古有秦惠王用张仪计,不费一兵一卒使燕、赵、齐、楚四国降服。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需要领导者深谋远虑。我国某卷烟厂在国际竞争中,立足于客观的“敌我”分析,不与强劲对手正面交锋,转而避实就虚占领对方力量较弱的独联体市场,并由此发展到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其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谋”之利。

第三,变的原则。孙子认识到战争中存在许多矛盾,如:攻守、虚实、奇正、生死等等。矛盾的两面,相互对立统一,且在一 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他告诫领导者要善于根据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原有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以创造条件,使矛盾朝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项羽率部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关键就在于他运用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于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的矛盾之理。故孙子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战争的瞬息万变决定了决策的变通性。决策只有做到了“因利而制权”,适机而动,顺势而变,才能为作战提供科学的指导。组织管理

春秋到战国中期,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对庞大军队的组织管理,越来越成为决定军队实力,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孙子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对规范军队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首先,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法者,典制、官道、主用也。”所谓法,是指队的编制、法令、法规和对各级指挥官职责的划分管理,以及后勤军需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规章制度一方面可使将士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增强自我约束力;另一方面可避免领导工作的随意性和神秘感,实现组织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其次,严格按制度管理。统帅军队必须令行禁止,军纪严明,让士卒心悦诚服。其方式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既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统一军队思想,又要以强制的军纪、军规约束将士言行。孙子反对军队“乱而不治”。认为只有部队编制有序,管理严密,才能“治众如治寡”;旌旗鲜明,号令严肃,才能一呼百应,“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产生强有力的战斗力。

再次,赏罚分明。孙子重视赏罚对军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并对之详加论述。一是赏罚时机。赏罚需要把握适当时机,以增强效果。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二是赏罚对象。孙子提出:“赏其先得者”、“赏其厚于间”,既要赏“冒类”人物鼓励杀敌立功,又要厚待身处危境的间谍,以安其心。可见赏罚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典型。三是赏罚之物。孙子强调物质奖励,要求将领在战胜之后,把战利品分给参战士卒,并指出吝啬财物不论功行赏会有危险,即“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四是赏罚有度。“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赏罚过滥则功效无。领导者要慎用赏罚,力求发挥其最大效力。

上下关系

孙子主张以公心对上,以爱心对下,建立良好的上下关系。以公心对上,主要是指领导者必须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按客观规律办事,堂堂正正地面对领导工作。不能媚上,一味服从上级,要敢于批评和反对上级的错误指挥。孙子讲:“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又“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利合于主”成为“国之宝”。简而言之,处理对上关系应该顾大局、弃私利。“滑铁卢战役”从反面证明了这个道理。拿破仑与英军决战滑铁卢,两军势均力敌,成败在于援军。英军盼普军,拿破仑望部下格鲁希。但格鲁希受拿破仑先前错误指令前往追迁溃逃普军,却始终未见普军踪影,于是也认识到命令的错误。然而格鲁希却不敢反对拿破仑的成命,不敢根据自己的正确判断回师救援。结果,拿破仑未等到部下,英军却盼来了盟军,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法军溃不成军。可见,领导者媚上的后果十分危险。以爱心对下,主要是强调领导者要爱惜体恤下属。“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基于严格管理的爱护、爱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无一不与战士同甘共苦,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受到了战士们真心爱戴和拥护。因此,他们领导的军队总是英勇无比,所向披靡。现在,“以人为本”的领导观念已成为众多的领导者的共识。例如太极集团公司领导向员工明确表态:“放手干,成功了给你请功;失败了,领导负责,重新来。”领导者切忌鲁莽行事,轻易陷部下于危境。“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领导者应格外警之。

领导者个人修养

孙子从军事角度看到了干部素质对国家兴亡的重要作用。《孙子兵法·谋攻》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兵法·作战》亦云:“知兵之将,民之司令,国家安危之主也。”把将领视为国家的栋梁和支柱。因而“将孰有能”也成为进行敌我实力对比,判断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之一。既然干部素质如此重要,就迫切要求领导者要有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不断学习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以更好地完成其肩负的历史

使命。领导者个人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孙子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即足智多谋、赏罚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明。这五个方面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领导者还需要有“知诸侯之谋”的政治头脑;“进不求功,退不避罪,唯民是保”的无私心理;“通于九变”的应变能力:“兵贵胜,不贵久”的决断魄力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无畏精神。领导者只有高度重视和不断完善个人修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保证其领导工作的科学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领导干部更应该按照党和国家提出的“四化”标准和“三讲”要求锻炼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第三篇:领导心理学(本站推荐)

第一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一、领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领导的涵义

2、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3、领导是科学还是艺术

二、领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

1、领导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学科体系的构建

3、对领导心理学学科体系的一点想法

三、目前领导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心理交换

2、社会归因于社会认同

3、文化生态

第二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科学研究一般类型:

1、按研究目的,分为探索性、叙述性、因果性研究

2、按研究内容,分为基础、应用研究

3、按研究性质,分为定性、定量研究

二、科学研究基础方法:

1、一般方法

2、与学科联系的特殊方法

3、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三、领导心理研究范式

1、什么是范式

是指某一特定学科的科学家所共有的基本世界观,它是由其特有的观察角度、基本假设、概念体系和研究方式构成的,它表示科学家看待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

2、范式的作用与意义

3、常见领导心理研究范式

第三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视角

一、领导者心理素质的研究:

1、心理品质

2、人格特征

3、个体素养

二、领导过程与艺术的研究:

1、过程的情景性

2、艺术的个体性

3、领导是科学还是艺术

三、领导者的文化生态研究 :

1、整体思维方式

2、人文精神体现

3、和谐发展观

第四讲特质论

一、传统理论

1、传统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生而具有领导的特质,天生没有这种特质的人不可能成为领导者

2、美国心理学家吉伯在1967年的报告中指出,领导者应该具有七项天生的特质:善言辞、外表英俊潇洒、智力过人、具有自信心、心理健康、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外向而敏感。

3、德鲁克(1984)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五项主要学习习惯:善于利用时间;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分清主次,集中精力;作有效的决策。

4、邓哈托(1999)指出,对至善至美的追求是成功领导者的必备品质。追求完美一般表现为:领导首先对自己的形象和品格严格要求,即值得信赖、公正、诚实。

二、现代理论

1、现代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可以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造就。

2、1971年美国心理学家吉色列公布了他采用自我评价量表的研究,对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领导特质。

3、三类13个因子。能力:管理能力、智力、创造力等;个性品质:自我督导、决策、成熟性、工作班子的亲和力、男性的刚强女性的温柔等;激励:职业成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行使权力需要、奖励需要、工作安全需要。

4、最近十多年,人们对特质理论的研究表现出复苏的兴趣,以罗伯特 豪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集中于研究领导魅力理论.三、比较评价:观点上、研究方法上、为选拔与培训领导者提供了依据

第五讲领导者行为理论

一、作风(风格)理论

1、将领导作风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执行任务(Performance—Directed)为主的领导类型;另一类是以维持群体关系(Maintence—Directed)为主的领导类型;又称PM理论。

2、勒温将领导行为作风分为独裁方式、民主方式和放任方式。

3、李克特提出了领导作风四体制说,将领导作风分为四种: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二、行为四分图1、20世纪40年代,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炼概括“关心人”和“抓工作组织”是领导行为的重要因素。

2、这两种行为在不同的领导者身上高低强弱并不总是一致。

3、因此他们

认为领导行为是两种行为的具体结合,并用“四分图”的形式将这一概念加以表示。

二、行为四分图

三、管理方格:

1、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管理心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在“关心人”与“关心生产”的两维度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以图示和量表方式来衡量一个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方式是否高效率。

2、布莱克和莫顿根据他们的管理方格理论制订了管理方格图

第六讲权变理论

二、菲德勒模式:

1、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合理匹配:与下属相互作用的领导者的风格;情境对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

2、开发了一种工具,叫做最难共事者问

卷(LPC),用以测量个体是任务取向型还是关系取向型。

三、他还分离出三项情境因素:领导者一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他相信通过操

作这三项因素能与领导者的行为取向进行恰当匹配。

四、菲德勒认为一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固定不变的,这意味着如果情境要求任务取向型的领

导者,而在此领导岗位上的却是关系取向型领导者时,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则要么改变情

境,要么替换领导者。

二、通路一目标模式

罗伯特-豪斯开发的一种领导权变模型。与菲德勒不同的是,豪斯认为领导者的风格是灵活的,同一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需求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

其核心在于,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他们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三、生命周期理论(情景理论)

五、情景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赫赛和布兰查德提出的。

六、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将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作为一项权变变量来考察。

七、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才能取得有效领导的效果。

八、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的逐步提高,领导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

九、工作人员的成熟度的平均水平有它的发展过程: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成熟。不同风格的领导者的行为:

十、指示型: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它强调指导

性行为。

十一、推销型: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

十二、参与型: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

十三、授权型: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与支持。

第七讲最近研究的视角

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的内涵

◎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exehange,LMX)是源于1972年由Graen及其同事cashman、Danserean、Haga一起发展起来的理论

◎交换理论的基本假设是,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以两者之间一系列的交换和隐含的契约为基础的第七讲最近研究的视角

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是工作的社会化和纵向关系中上下级之间的差异性发现,也就是¡°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形成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工作情境中改进LMX关系的质量,努力促进¡°圈外人¡± 向¡°圈内人¡±的转换,从而建立与结果变量的联系◎第三阶段为双方构建基于伙伴关系的工作生活愿景的阶段◎第四阶段,LMX从单纯的一对一的垂直对偶联结上升到整个团队水平,促成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向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的发展

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基础:◎角色扮演理论的观点◎社会交换理论观点◎互惠连续体的观点

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构与测量:◎研究角度的不同,测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使用较多的量表主要包括俄亥俄领导行为描述问卷、领导行为量表、角色定向量表、领导者注意量表和领导者-成员交换量表。

二、归因理论

★领导归因理论的概述

◎领导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of Leadership)是由米契尔(Terence R.Mitchell)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这种理论指出,领导者对下级的判断会受到领导者对其下级行为归因的影响。但领导者对下级行为的归因可能有偏见,这将影响领导者对待下级的方式。同样,领导者对下级行为归因的公正和准确也将影响下级对领导者遵从、合作和执行领导者指示的意愿。

第七讲最近研究的视角

二、归因理论

★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先期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工作是观察下属对领导者的反映,观察下属在什么情况下才对领导者进行归因。◎后期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工作和观点 在组织层面上,归因理论的框架说明了为什么人们在某些条件下使用领导来解释组织结果。

二、归因理论

★领导的归因模式

◎特殊性:与绩效相关的行为只发生在该任务而不是其他任务上的程度。

◎一致性:与任务相关的行为与下属的其他行为相类似程度。

◎同一性:在类似的情境中其他的员工或团队有类似的表现的程度。

二、归因理论

★领导归因模型的解释 : ◎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进行理解的过程。◎领导者对下属行为原因的解释,尤其是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归因影响着管理措施的采用。

三、超级领导理论

★ 基本观点:◎领导观念的变革,即强有力的领导不是统治别人和让别人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它是一种激发部属无穷的才智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领导者的过程。◎自我领导,就是自己领导自己,即下属如果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就能够以一种负责任的方式来迎接挑战。第七讲最近研究的视角

三、超级领导理论

★代表性理论

◎共享领导理论由团队成员和指定的团队领导者共同执行的领导,是团队所有成员整体水平上表现出来的领导者行为。

◎服务型领导理论借鉴了仆人式领导方式,完全颠覆了通常的领导模式和思维模式,把上下位置颠倒了过来,以他人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把团队看成是一个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有机整体。

三、超级领导理论★中国人的观点:◎无为而治◎自动化管理

第八讲领导者思想境界

一、思想境界决定个人的发展:&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境界影响发展的思路。

二、思想境界是持续修养的过程:&思想境界是有丰富的内涵的&境界的提升是长久过程

三、影响思想境界重要因素:&成长环境&教育熏陶&工作经验&理想信念

第九讲领导者文化素养

一、对知识与文化理解

1、概念:*知识就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能体现时代、地域和民族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区别:*时间性,地域性

3、联系:*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文化靠知识支撑。

二、对知识类型的认识

1、分类:*按领域:哲学、社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按用途: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文化知识*按载体: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心理学: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2、对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把握

3、对知识、能力和智慧的认识

三、文化素养

1、素质与素养*结果与过程*测评与培养

2、素质的养成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3、素养的形成是环境作用与个体悟性有机结合第十讲领导者管理艺术

一、领导与管理联系与区别

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

*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侧重结果和艺术。*管理是重权力作用的,而领导是重魅力作用的,重影响力的等等

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区别

华伦•班尼斯在1989年出版的《领导者该做什么》一书中列出了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不同。

&管理者从事管理,领导者进行创新。&管理者是“拷贝”,领导者是“原版”。&管理者着重维护,领导者着重发展。&管理者关注系统和结构,领导者关注人。&管理者依靠控制,领导者激发信任。&管理者看眼前,领导者看长远。&管理者问的是“怎样”、“何时”,领导者问的是“什么”、“为何”。&管理者关注利润,领导者纵观全局。&管理者模仿,领导者创造。&管理者接受现状,领导者挑战现状。&管理者是标准的好兵,领导者自有主见。&管理者把事情做好,领导者则做正确的事。

二、规范与权谋:*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中国传统的权术、权谋,重点集中在夺权、掌权、用权、驭臣、治人等维护统治权的重要问题之上。简言之,它们体现了追求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谋略。

*博弈论

三、情感和利益的运用 :*情感和利益是影响发挥作用的核心因素*情感和利益的运用要有针对性*情感和利益不能简单相加

第十一讲领导者的¡°三观¡±

一、权力观:

1、职责与权力

2、威信与影响力

3、权力的运用

1、职责与权力: *权力的本质是关系 *权力一般来源于组织 *权力是实现职责的必要手段*职责与权力

2、威信与影响力: *威信就是影响力,威信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结果。*领导者的威信,就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使被领导者对领导者信服的一种精神感召力。

3、权力的运用: *树立明确的权力观 *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加强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正确对待权力:不伸手,不集揽,不滥用。

第十一讲领导者的¡°三观¡±

二、用人观:

1、人才观

2、职位与任务

3、知人善任

1、人才观:*用人以长:韦尔奇原则、特雷默定律、德尼摩定律 *适当授权:不值得定律、贝尔效应、¡°100-1=0¡±定律*待之以诚:信任效应、情感征服定律

2、职位与任务:*每个职位都有一定的任务 *任务具有时间性*职位与待遇密切相联

3、知人善任

诸葛亮在《心书》一文中讲到如何知人时,提出了七条途径: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其四¡°告

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其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三、名利观:

1、世界观

2、人生观

3、价值观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三、名利观

1、世界观: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

2、人生观: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领域的一种延伸、一种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

3、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它也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

第十二讲被领导者的角色与地位

一、被领导者的涵义: 在一个组织(群体)中其影响力(支配作用)较为普通的个体。

相对性、责任低、付出单一

二、被领导者角色:配角以主角为中心、服从按主角的要求、呼应与主角和谐

三、被领导者的作用 :整体的一部分、随不突出但不可缺少、独木不成第十三讲被领导者的心理特征

一、被领导者类型:⊙相对被领导者,即相对于下级而言是领导者,相对于上级而言是被领导者。⊙绝对被领导者,即在一切社会组织中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不掌握任何领导权力、不承担任何领导责任,完全接受领导的人。

二、被领导者的特点:⊙服务性、⊙受动性、⊙对象性、⊙源泉性⊙不担任职务或担任较低职务。

三、被领导者自我定位: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角色与任务

第十四讲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关系

一、相互依存:⊙工作关系:⊙私人关系

二、需要的相互满足:⊙领导者的需要⊙被领导者的需要⊙考虑¡°面子¡±问题

三、共同发展提高: ⊙每个人都有发展的要求⊙¡°成全”的意义

第十五讲 领导活动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一、过程与结果◎统一活动的两个方面◎不同阶段意义不同

二、方法与效果:◎失败有原因成功讲方法◎ 长期与短期方法对效果影响

三、人品与作品:◎人品与作品可以不统一但有内在联系◎良好的人品助推作品良好的影响第十六讲 领导过程的三大因素

一、影响力: 一般认为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影响力又被解释为战略影响、印象管理、善于表现的能力、目标的说服力以及合作的影响力等。

构成领导影响力(或者说权力)的基础有两大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二、执行力:执行力可以理解为: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对个人而言执行力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其表象在于完成任务的及时性和质量,但其核心在于企业战略的定位与布局,是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

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积极心理学

第十七讲领导者绩效测评

一、领导者绩效的含义与特性:*所谓绩效,就是成绩和成效的总称,是指一定的组织及其成员在组织活动中所获得的结果和贡献,它是组织结构及组织成员知识、能力、技能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变量多重性、动态变化性、形式多样性。

二、领导者绩效测评的意义与原则: *意义:对领导者人才选、育、用、留、奖、惩的依据;实行¡°任人唯贤¡±用人政策的需要;加强对领导者民主监督的需要;推动领导活动向更高程度发展的需要。*基本原则:规范性、公正性、开放性、突出实绩、多因素相结合。

三、领导者绩效测评的方法:领导者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的建立*考核指标是考核内容的具体化、简单化和可操作化。*确定了考核的内容之后就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设计出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客观指标体系。*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可观测,把复杂概括的东西变得富有条理而简单化,使考核过程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八讲 领导者产生与使用

一、体制与领导者的产生: ◎体制与领导者的产生◎领导者对体制的义务

二、使用的前提与目标:◎选择领导者的条件◎任用的目标

三、权谋与权术:◎权谋与谋权◎权谋与权术

第四篇:学习《孙子兵法》感悟管理思想

学习《孙子兵法》感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赡,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家都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1、全书疏理

《孙子兵法》全书共分为第十三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篇》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使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军形篇》、《兵势篇》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孙子的思想深邃,现代常运用生活实践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第五篇: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思想

孙子兵法中的唯物辩证思想

辩证唯物主议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第二性,由物质派生,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应该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能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孙子兵法》中,处处闪耀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真理光芒。

一.唯物主义的立场

我国传统社会,神秘主义影响极大,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可发现其踪迹,秦末陈胜吴广派人夜扮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树立人们抗秦信心,凝聚人心,刘邦斩蛇起义等等。然而《孙子兵法》严厉禁止占卜预言之类活动及传播小道消息,因其极有可能被敌人利用扰乱我军心,一旦传播开来,很难禁止其影响,故军中必须“禁祥去疑”。孙武认为,最终胜败从来都是建立在两军实力对比基础上的,“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善用兵者必须先考查敌我力量对比情况,在己方占优势时方可开战,以卵击石只能自取灭亡,绝不可将胜利寄于鬼神力量之上,胜利只能建立在实际力量对比上。善用兵者,每一战,需集中兵力形成对敌优势,方可保证胜利,“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决战则要等到总体实力胜过敌人时方可。作战要求“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至于掌握敌情则只能依靠情报人员,而绝“不可取于鬼神”,这就为料敌致胜打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以对立统一方法全面看待战争全局。

1.全面认识战争之利与害。

孙武认为,只有在有足够利益时方可发动战争,“非得不用,非利不动`,非危不战”,军争最难之处就是争利,就是变不利为有利,“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发动战争需极其慎重,因负作用实在太大,巨大的物资消耗,国家建设发展放缓以至停顿,人们生命财产时刻面临着极大威胁,甚或面临灭国之灾。“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恼怒之后有再喜悦的机会,但是国家亡了却不可能复存,人死了却不可能复生,必须慎战,没有较大的把握绝不能发动战争。当然战胜好处极大,可以达到别的手段不可能达到之目的,如夺取对方的物资国土,壮大自己,削弱甚至消灭敌人,消除对本国的威胁等等。

孙子认为,只有全面认识战争之益处害处,才能更好维护发展本国利益,才能最大限度抑制其负作用,将战争之害引向敌方以削弱敌人壮大自己,“因粮于敌”就是一种方法,用敌人的物资来补充自己,将战灾引向敌国。思考战争问题,必须“杂于 利害”,“杂于利则务可信,杂于害则患可解”,认识自己的长处,可增强己方信心,认识已方不足之处,可预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免措手不及,被敌利用。全面认识敌我之长处短处,才能以己之长击敌之短,才能避免己之短被敌利用。

2.全面看待将领“仁”与“严”。

孙子认为,将领必备素质有五:“智信仁勇严”,曹操注:“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敢,严能立威”。将领只有关心士兵爱护士兵,才能受士兵真心拥护,才能激励战士们奋勇杀敌,反之若将领残暴不仁,甭说让士兵英雄杀敌,临阵投敌以泄私愤都有可能。从另一个方面讲,必须从严治军,没有严明军纪,就不可能有较强战斗力。“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对于已经亲附的士兵,必须以严明的纪律约束之,否则就像骄纵的儿子,无法较好指挥使用,“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3.《孙子兵法》中还有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如虚与实,诈与信,分与合,奇与正等等,说明孙武能自觉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来全面分析研究战争,这正是《孙子兵法》数千年被奉为兵家圣典的原因之一。

三.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来待战局争取胜利。

1.因敌变化而随机应变制订相应战法致胜。

《虚实》篇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形与水流相似,水总是避开高处流向低洼处,军队也总是避开敌方的强大之处而攻击敌人的薄弱点,水流因为地形而改变自己的流向,军队则根据敌军的布局而制订相应作战方法,能根据敌军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取胜,就可称用兵如神了。孙武认为,取胜没有其他好法,不过是根据敌军的变化而随机应对,寻找敌人的薄弱点打击之,集中兵力形成对敌优势,以己之实攻敌之虚。战法无定法,需根据敌方和外界条件变化随时改变,机械套用别人战法只能适得其反。《虚实》篇说:“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吾胜之形,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大家都知道我用何种战法战胜敌人,但都不知道我是怎么制订出这种战法的,机械套用别人战法不行,凭空想像更不行,只能根据敌人的变化寻找敌弱点或用计诱其暴露弱点来胜敌。

2.主动创造条件变“胜不可为”为“胜可为”。

孙武认为,“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可胜敌之条件是否出现,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而取决于敌人是否犯错暴露弱点,己方能做的只是保证自己不暴露弱点,立于不败之地,随时捕捉敌人出现的疏漏,然后迅速采取措施战胜之。所以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武同样认识到主观能动性之重要,认为可以通过主动进攻,使敌不知战地战日,以至“所备者多”,与我直接作战之力量就会大大减少,于是就能形成对敌优势,“敌虽众,可使无斗”,就易取胜,“胜不可为”就能变成“胜可为”。

“形人而我无形”,“以利动之,以卒待之”,还应隐蔽我方虚实,诱敌现形,以假形示敌,用小利诱敌,使其产生错误判断,采取不当战法,露出破绽,主动创造胜敌条件,我用重兵击之。

用联系的方法看待战争例子也不少,要求军队如率然(常山之蛇)首尾相互救应,“善用兵者,譬如率然”。“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国家贫富决定战争胜负,“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政治清明与否决定战争胜负,“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数千年军事指挥者依靠《孙子兵法》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战例,至今《孙子兵法》还有其实用价值,皆因其能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战争,能真实客观反映战争规律。唯物辩证法永远是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有力武器!

下载《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子兵法》领导心理学思想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精选五篇)

    浅谈《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一、《孙子兵法》简介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也同样适于......

    领导心理学心得

    领导心理学心得 领导心理学,是在管理心理学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管理系统中的个体、群体、组织和领导。由于领导在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与特......

    领导心理学讲课提纲

    《领导心理学》讲课提纲 第一编领导心理学概述 第一讲领导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一、领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领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 三、目前领导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

    领导思想方法论

    领导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和程序的总和。它在领导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领导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独......

    领导者领导思想(推荐)

    领导者领导思想什么样的组织最具有凝聚力和活力,而且最为持久?毫无疑问是宗教;百年企业少见,而千年宗教不希奇。 以组织的眼光去看待宗教,它不发工资,然而每个组织成员都积极向上,......

    领导思想总结

    领导思想总结 我热爱党,十分迫切的希望能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今年以来,在分局党总支的帮助下,我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局党风廉政的有关材料,我认为,......

    孙子兵法范文

    孙子兵法读后感《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

    浅谈孙子兵法

    浅谈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这四个字好像从小就知道了。在我的印象中,对这四个字的认识就是来自许许多多的的电视剧,无论古装武打,还是聊斋灵异,亦或是现代商业谍战,仿佛在台词中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