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学习选帖的标准)
书法学习选帖的标准
初学者常常为选帖而苦恼。到书店去看看,各种碑帖琳琅满目,眼界大开是好事,但要选一本来学习,却拿不准该选什么。有的学员只好人云亦云,别人说好,拿来就学,盲目跟从,结果收效甚微。
选帖其实也是门学问,作为老师更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启发学员。如果要选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好范本、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帖本身是否有水平?在现在出版的众多字帖中,临摹的范本应选取古代书家的作品为好。如欧、虞、褚、颜、柳、赵、以及魏碑等均可,但帖不一定皆是好帖,因为即使在这几家中,由于出版社采用的方法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以我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般初学者可能会使用以下几种字帖:一是按原迹或原拓影印的,比如颜书《告身帖》、柳书《神策军碑》《张猛龙碑》等。这类用原迹原拓影印的本子是最理想的本子。它不但保持了比较准确的结构、用笔风貌,而且还保持了原作的章法。二是将原迹原拓选字拼成,称为选字本,如将《颜勤礼碑》、苏轼《醉翁亭记争中的字顺序打乱,按笔划多少或偏旁集中排列,这类帖由于在单个字中仍然保持了较准确的风貌,只损失原有的章法(如字距、行距),而初临书法不同于创作,章法本不是个重要的问题,故尔也不失为较理想的范本。三是经过修补改刻的作品,这类帖在一些选字本和翻刻、石印本中很常见,相比而言,它的临幕价值就不太高了。经过翻刻修改的字帖,一般必然会丧失原迹原拓的风貌、笔划修光修挺,线条光滑而缺乏力度,用笔的动作也难以捉摸,而这些都不利于学员对原迹风格的体验和研究;当然,它至少保持了原迹的结构,在初学阶段,掌握结构是当务之急。四是今人临写古人的临幕本,或是印刷品或是手迹。能临象古人原迹的作品,本身应该是有价值的。但作为范本而言却未必妥当。因为每个人(即使是有成就的书家)在临摹古迹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己的理解和书写习惯,临本与原本之间总有相当的距离,不但在技巧上如此在气息上更是如此。拿一些尚未经过历史检验的今人临本再作为自己的临本,实在没什么收益。五是双钩本,一本喜爱的字帖,能购到固然好,购不到的话,就只能双钩,这一点无可非议。但如以双钩本作为朝夕揣摩的临攀范本则不妥。首先,双钩的细线与原帖毛笔笔划的墨迹间难以完全相吻,这种距离对艺术作品而言已是大打折扣了。再加上枯笔、渗化笔,双钩就更难表现。再次,原帖的笔划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不低是一具线条外形的躯壳,而且可以从中寻找分析出其用笔的大致过程(如提、按的部位),还可以从中细绎出速度快慢、含墨多少,这一切内容都是初学者迫切需要的。一变成双钩,则真成了线条形态的躯壳,一切动作、速度所留在墨线中的痕迹都没有了;故尔,我以为是最不适宜作为范本的一种。
综上所述,我提倡初学者使用第一、二种字帖,不赞成使用第四、五种字帖。
{2)这本帖适宜不适宜学。了解了字帖的质量高,并不等于过了选帖这一关。五光十色的流派风貌,也使学习者踌躇不决。学颜、学欧.学赵、学苏、学北碑、学南帖?各家都可学,又不能都学,这确实是个矛盾。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喜好。有喜欢劲挺的,有喜欢秀媚的,有喜欢雄浑的,取各人所需,方得其宜。明明自己喜欢褚遂良的秀逸风格,却硬去赶颜书雄强的时髦,这是跟自己过不去。只有每天面对着自己喜爱的字帖,才会有兴趣去临习研究,特别是在初学尚未能理智地控制自己学习情绪时,兴趣是个绝对重要的因素,它能帮助你树立长期作战的信心。
那么,有没有不好学的帖?比如赵孟决页,老辈人常常会劝初学者不要学赵,说他是媚软,多学了没骨力。诚然,赵体与诸楷书大家相比,是以秀逸取胜的。但他是个经过历史几百年淘汰下而仍有生命力的大书家,他的书法是经得起检验的。如果你学赵学得没有骨力,那是你掌握的方法不对,不能要赵孟颓负责。只要学习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再有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加以指点,是能学好的。反之,别说赵体,颜、柳、欧、褚,都会学出弊病来。
只要找到一个高质量的、同时又是符合自己性格爱好的帖,选帖这一关才算过了。它将是你未来翰墨生涯中的一个良好起点。
第二篇:浅淡书法学习中楷书、行书的“择帖”
浅淡书法学习中楷书、行书的“择帖”
选择字帖是书法学习的第一步,恰当的选项帖可以让你早日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笔者在习字之余,对“择帖”问题略有所感,今不揣浅陋,作一家之言,望同道指正。
一、楷书(真书)的“择帖”。
“言楷必崇唐(欧、颜、柳)”这是外行人的说法,但也不无道理。“唐楷”,笔笔有规矩,字字皆要端正。这是“唐楷”法度严正表现。但就因为这过严的法度,才使它们“规正有余,而灵动不足”,略显呆滞。
姜夔《续书谱》中说“真书以正为普,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冯班《钝吟书要》中讲“结字,普人用理,唐人用法。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唐法因晋人之理而立,法宝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姜夔又说“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钟繇)其欠则王逸少。王羲之)观二家密密层层上,皆潇酒纵横,何拘平正?黄庭坚《山谷题跋》中说“右军笔法如孟子道性善、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自然”。刘熙载《书概》中说“右军书以二语评之曰:力屈万夫,韵高千古”。袁昂《古今书评》中说“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由此可见,钟繇、王羲之的楷书在书法家心目中的地位。钟繇的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帖》、《荐季直表》,王羲之楷书代表有《黄庭坚》、《曹娥》、《乐毅论》。
二、行书的“择帖”。
从古到今,具有代表性的行书作品,无出以下几种:首先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
方孝孺《逊志斋集》中说“学书家视《兰亭》,犹学道者之于《论语》、《孟子》。献余书非不佳,唯此得其自然,而兼具众美。非免强求工者所及也”。米芾《书史》中说“《行书帖》真迹,天下法书第二,右军行书第一也。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右军暮年,书老而逸”。
其次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米芾的《蜀素帖》、《沼溪诗卷》。当然,在以后的书家中,也出现了像黄庭坚的《松风阁》、蔡襄《诗稿》等一些各领风骚的书家和作品,但其影响却不能与上述各帖相抗衡在“择帖方面”,还有一种说法叫“随性而选”,就是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帖。这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以为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少年儿童还没有稳定的“个性”,随着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不断深刻是书法进步,用高妙的范帖陶冶自己,会使自己的审美水平逐渐提高。
月雅书画中国网编辑整理推荐
第三篇:标准目录(选)
JB/T 8072-1999 机床润滑说明书 格式
JB/T 6996-1993 重型机械液压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983-1993 铸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计算方法 JB/T 6967-1993 电渣焊通用技术条件
JB 2670-1982 金属切削机床 精度检验通则 JB 2825-1991 插床 精度
JB 2886-1992 机床梯形螺纹丝杠、螺母 技术条件 JB 3045-1991 钻镗组合机床 精度
JB 3112-1982 数字控制机自动编程用输入语言 JB 3816-1984 出口机床 防潮包装 JB 3877-1985 钢的淬火回火处理 JB 7741-1995 金属切削加工安全要求
JB/T 10051-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94-2002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165.1-1999 数控纵切自动车床 精度检验 JB/T 10165.2-1999 数控纵切自动车床 技术条件 JB/T 10205-2000 液压缸 技术条件 JB/T 10218-20001平衡吊
JB/T 10226.1-2001 龙门铣刨床 精度检验 JB/T 10226.2-2001 龙门铣刨床 技术条件 JB/T 10332-2002 车床用卡盘安全操作例行规范 JB/T 1306-1994 电动单梁起重机 JB/T 1388-2002 复摆颚式破碎机 JB/T 10343-2002 立式复合破碎机 JB/T 1386-1999 钢球磨煤机 JB/T 1406-2002 球磨机和棒磨机
JB/T 1465.1-1999 辊式板材矫正机 基本参数 JB/T 1534-1993 组合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 JB/T 1827.1-1999 空气锤 技术条件 JB/T 1826-1991 剪板机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 1829-1997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 2257.1-1992 板料折弯机 技术条件 JB/T 2257.2-1999 板料折弯机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 2322.1-2002 卧式车床性能试验方法 JB/T 2322-1993 卧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2523.1-1997 落地车床 技术条件 JB/T 2523.2-1999 落地车床 参数 JB/T 2523.3-1999 落地车床 系列型谱 JB/T 2523.4-1999 落地车床 精度检验 JB/T 2603-1994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 JB/T 2604-1994 电磁振动给料机 技术条件
JB/T 2555-1979 碳素钢、低合金钢人、手孔分类与技术条件 JB/T 2556-1979 垂直吊盖对焊法兰人孔 JB/T 2647-1995 带式输送机 包装技术条件 JB/T 2751-1993 等离子弧切割机 JB/T 2800.1-1999 升降台铣床 参数 JB/T 2800-1992 升降台铣床 技术条件 JB/T 2826-1994 插床 技术条件 JB/T 2825.1-1999 插床 参数 JB/T 3027-1993 龙门铣床 参数 JB/T 3029-1993 龙门铣床 技术条件 JB/T 3162.2-1991 滚珠丝杠副 验收技术条件 JB/T 3364.3-1999 卧式圆锯床 技术条件 JB/T 3364.1-1999 卧式圆锯床 参数 JB/T 3362-1991 牛头刨床 参数 JB/T 3363-1993 牛头刨床 技术条件 JB/T 3411.97-1999 镗床用端铣刀杆 尺寸 JB/T 3411.96-1999 切槽刀杆 尺寸
JB/T 3663.1-1996 重型卧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3663.3-1999 重型卧式车床 精度检验 JB/T 3665.1-1999 单柱、双柱立式车床 参数 JB/T 3665-1996 单柱、双柱立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3695-1994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JB/T 3768-1993 圆柱立式钻床 技术条件 JB/T 3875.1-1999 万能工具磨床 参数 JB/T 3875.3-1999 万能工具磨床 技术条件 JB/T 3929-1999 通用悬挂输送机 技术条件 JB/T 3926.2-1999 垂直斗式提升机 技术条件 JB/T 3927-1999 移动带式输送机 JB/T 3996-1998 铣头
JB/T 3997-1994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JB/T 3999-1999 钢件的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 JB/T 4095.1-1999 滚刀刃磨床 参数 JB/T 4095.3-1999 滚刀刃磨床 技术条件 JB/T 4095.2-1999 滚刀刃磨床 精度检验 JB/T 4155-1999 气体氮碳共渗 JB/T 4241.1-1999 卧式铣镗床 参数 JB/T 4241.2-1999 卧式铣镗床 系列型谱 JB/T 4241.3-1999 卧式铣镗床 主轴端部 JB/T 4241-1993 卧式铣镗床 技术条件
JB/T 4366.1-1999 落地铣镗床 主轴端部 镗轴端部尺寸 JB/T 4366.2-1999 落地铣镗床 主轴端部 铣轴端部尺寸 JB/T 4366.3-1999 落地铣镗床 主轴端部 主轴端面键尺寸 JB/T 4367.1-1999 落地铣镗床 参数 JB/T 4367.2-1999 落地铣镗床 技术条件 JB/T 4367-1996 落地铣镗床 精度检验 JB/T 4368.1-1996 数控卧式车床 系列型谱 JB/T 4368.2-1996 数控卧式车床 参数 JB/T 4368.3-1996 数控卧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4368.4-1996 数控卧式车床 性能试验规范 JB/T 4370-1996 回转工作台 JB/T 4371.1-1999 自紧钻夹头 参数 JB/T 4371.3-1999 自紧钻夹头 技术条件 JB/T 4385.1-1999 锤上自由锻件 通用技术条件 JB/T 4378.2-1999 金属冷冲压件 通用技术条件 JB/T 4378.1-1999 金属冷冲压件 结构要素
JB/T 4381-1999 冲压剪切下料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JB/T 4403-1999 蠕墨铸铁件
JB/T 5000.10-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装配 JB/T 5000.11-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配管 JB/T 5000.1-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产品检验 JB/T 5000.12-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涂装 JB/T 5000.13-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包装
JB/T 5000.1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无损探伤 JB/T 5000.1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锻钢件无损探伤 JB/T 5000.2-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火焰切割件 JB/T 5000.3-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 JB/T 5000.4-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铁件 JB/T 5000.5-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有色金属铸件 JB/T 5000.6-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 JB/T 5000.7-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铸钢件补焊 JB/T 5000.8-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锻件 JB/T 5000.9-1998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切削加工件 JB/T 5054.10-200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管理规则 JB/T 5054.1-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总则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图样的基本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更改办法 JB/T 5054.7-200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标准化审查 JB/T 5054.8-200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通用件管理办法 JB/T 5054.9-200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借用件管理办法 JB/T 5055-2001 机械工业产品设计和开发基本程序 JB/T 5056.1-1991 网络计划技术 术语图形符号 JB/T 5056.2-1991 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图的绘制规程 JB/T 5057-1991 机械工业企业产品质量事故分类 JB/T 5058-1991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 JB/T 5059-1991 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则 JB/T 5060-1991 工艺装备制造与使用管理导则 JB/T 5061-1991 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 JB/T 5062-1991 信息显示装置 人机工程一般要求
JB/T 5197-1991 剪板机 技术条件
JB 2670-1982 金属切削机床 精度检验通则 JB 3350-1993 机械压力机 安全技术要求 JB 3877-1985 钢的淬火回火处理
JB 5543-1991 数控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 精度 JB 5544-1991 数控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 技术条件 JB 5567-1991 钢球磨球机 精度
JBJ 23-199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JBJ 28-1996 破碎、粉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23-1996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JBJ 25-1996 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256-1996 锻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26-1996 锻造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27-1996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28-1996 破碎、粉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31-1996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J 32-1996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n 3865-1985 剃齿机 制造与验收技术要求 JBn 3996-1985 铣头 制造与验收技术要求 JBn 4320-1986 卧式带锯床 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
JB/T 9934.1-1999 数控立式车床 精度检验 JB/T 9934.2-1999 数控立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9935-1999 机床附件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JB/T 9871-1999 金属切削机床 精度分级
JB/T 9872-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3-1999 金属切削机床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4-1999 金属切削机床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JB/T 9875-1999 金属切削机床 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 JB/T 9876-1999 金属切削机床 结合面涂色法检验与评定 JB/T 9877-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定 JB/T 9878-1999 金属切削机床 粉尘浓度的测定 JB/T 9879-1999 金属切削机床 油雾浓度测量方法 JB/T 9880-1999 金刚石修整滚轮 安装轴径 JB/T 9881-1999 检验棒
JB/T 9194-1999 辊锻模结构形式及尺寸 JB/T 9195-1999 辊锻模通用技术条件 JB/T 9196-1999 冷挤压模具工作部分 JB/T 9197-1999 不锈钢和耐热钢热处理 JB/T 9198-1999 盐浴硫氮碳共渗 JB/T 9199-1999 防渗涂料 技术条件 JB/T 9200-1999 钢铁件的火焰淬火回火处理 JB/T 9201-1999 钢铁件的感应淬火回火处理 JB/T 9202-1999 热处理用盐 JB/T 9203-1999 固体渗碳剂 JB/T 9204-1999 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JB/T 9205-1999 珠光体球墨铸铁零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JB/T 9206-1999 钢铁热浸铝工艺及质量检验 JB/T 9207-1999 钢件在吸热式气氛中的热处理 JB/T 9208-1999 可控气氛分类及代号 JB/T 9209-1999 化学热处理渗剂 技术条件 JB/T 9210-1999 真空热处理
JB/T 9211-1999 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 马氏体等级 JB/T 9212-1999 常压钢质油罐焊缝超声波探伤
JB/T 9164-1998 工艺装备 编号方法 JB/T 9165.1-1998 工艺文件完整性 JB/T 9165.2-1998 工艺规程 格式 JB/T 9165.3-1998 管理用工艺文件 格式
JB/T 9165.4-1998 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 格式 JB/T 9166-1998 工艺文件编号方法
JB/T 9167.1-1998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术语
JB/T 9167.2-1998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工艺装备设计选择规则 JB/T 9167.3-1998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工艺装备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规则
JB/T 9167.4-1998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工艺装备设计程序 JB/T 9167.5-1998 工艺装备设计管理导则 工艺装备验证规则 JB/T 9168.10-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数控加工 JB/T 9168.11-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下料 JB/T 9168.1-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总则 JB/T 9168.12-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划线 JB/T 9168.13-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钳工 JB/T 9168.2-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车削 JB/T 9168.3-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铣削 JB/T 9168.4-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刨插削 JB/T 9168.5-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钻削 JB/T 9168.6-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镗削 JB/T 9168.7-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拉削 JB/T 9168.8-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磨削 JB/T 9168.9-1998 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齿轮加工 JB/T 9169.10-1998 工艺管理导则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JB/T 9169.11-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纪律管理 JB/T 9169.1-1998 工艺管理导则 总则
JB/T 9169.12-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 JB/T 9169.13-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情报 JB/T 9169.14-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标准化 JB/T 9169.2-1998 工艺管理导则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JB/T 9169.3-1998 工艺管理导则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JB/T 9169.4-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方案设计 JB/T 9169.5-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规程设计 JB/T 9169.6-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定额编制 JB/T 9169.7-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 JB/T 9169.8-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文件修改 JB/T 9169.9-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验证 JB/T 9170-1998 工艺流程图表用图形符号
JB/T 9171-1999 齿轮火焰及感应淬火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JB/T 9172-1999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 JB/T 9173-1999 齿轮碳氮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 JB/T 9174-1999 模锻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编制方法 JB/T 9175.1-1999 精密冲裁件 结构工艺性 JB/T 9175.2-1999 精密冲裁件 质量
JB/T 9176-1999 冲压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编制方法 JB/T 9177-1999 钢质模锻件 工艺结构要素
JB/T 9015-1999 带式输送机用逆止器 JB/T 9016.1-1999 悬挂输送机 牵引可拆链 JB/T 9016.2-1999 悬挂输送机 链轮 JB/T 8914-1999 管磨机 JB/T 8915-1999 单筒冷却机 JB/T 8916-1999 回转窑 JB/T 8917-1999 辊压机
JB/T 8853-2001 圆柱齿轮减速器 JB/T 8827-1999 机电产品防震包装 JB/T 8828-2001 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8829-1999 产品质量分等标准编制导则
JB/T 8830-2001 高速渐开线圆柱齿轮和类似要求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JB/T 8831-2001 工业闭式齿轮的润滑油选用方法 JB/T 8832-2001 机床数控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JB/T 8777-1998 型材卷弯机 技术条件 JB/T 8778-1998 四辊卷板机 技术条件 JB/T 8324.1-1996 简式数控卧式车床 精度 JB/T 8324.2-1996 简式数控卧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8325.1-1996 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精度 JB/T 8325.2-1996 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技术条件
JB/T 6957-1993 精密冲裁件 工艺编制原则 JB/T 6958-1993 精密冲裁件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395-1992 大型齿轮、齿圈锻件 JB/T 6396-1992 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 JB/T 6397-1992 大型碳素结构钢锻件
JB/T 6398-1992 大型不锈、耐酸、耐热钢锻件 JB/T 6399-1992 重型机械用弹簧钢 JB/T 6400-1992 大型压力容器锻件用钢 JB/T 6401-1992 大型轧辊锻件用钢 JB/T 6402-1992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 JB/T 6403-1992 大型耐热钢铸件 JB/T 6404-1992 大型高锰钢铸件 JB/T 6405-1992 大型不锈钢铸件
第四篇:书法有法:读帖与临摹要领
读帖
一、培养观察的主动、持久性。
同学在临习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临写前不读帖,临写时边看边临,有的看一笔写一笔,写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纯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什么字,至于笔画、结构如何,他都视而不见——这便是缺乏观察的主动性所造成的。这种练字方法是事倍功半的——做无用功!
临帖有效方法:
一看,二写,三比较„„四改写
即在动笔临写之前,一定要先对所临的字进行详细地观察、记忆后再写,写后不是马上再写第二遍,而是应将自己所写的字与字帖中的范字,再一次进行细致的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后,再临第二遍改正。如果自己脑中没有范字的形象,宁肯不动笔临写,要逐渐养成先读帖再摹临的好习惯,这便是主动持久的观察。
法帖犹如老师,沈尹默先生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但这个老师是不会开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读懂一点,做一点。不断地懂,不断地做。这样顺序渐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抄写式地临帖,是很难入门的。如果方法对头,才能达到读帖的要求。
那么怎样读帖呢?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地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地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行笔快,何处慢,何处中锋,何处侧锋,联系手腕应如何地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是由何种动作形成的,再重复这种动作来临写,才有可能与字帖逐渐合拍。
二、培养观察的广度。
由于个性及认识水平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往往偏于某一方面的观察。如有的学生对字的结构安排观察敏锐;有的对每一笔画的形状观察细致;有的则对整篇的安排感知迅速。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写字的侧重面并产生一些利弊。因此,要全面领会字帖的精髓,学写一手好字,必须注意提高学生观察的广度。
读帖时,按顺序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帖中字最主要的共同特点;
2、观察并说出字形特点、结构的主要规律;
3、对帖中字的不同横画(或其他笔画)找出不同写法;
4、对每一笔的起笔、转折、收笔处细加观察;
5、对某一笔的行笔轻重、快慢等进行分析概括。
以上是有广度的观察,多次巩固,有利于自己养成由整体到部分、由轮廓到细节、由现象到本质的全面有序观察习惯。
临 写 方 法
字帖上供人们作为典范临写的字称为“范字”。临写范字时最关键的是要临“象”。许多练字者照着字帖练字多年,却始终不见长进,“临不象”是其根本原因。
学写字一般都应临写格中的范字,需掌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认真观察
在临写每个字之前,都要把范字的结构和笔画仔细看清楚。
1、看字在格中的位置——字的上下左右距离四面格线有多远?
2、看字的形状和大小——汉字在造型上各有不同形状,有方有扁、有斜有正、有长有宽,同时,由于笔数的多少不同,字也会有大小之分。
3、看字的笔画和位置——既要看每个笔画的长短、弯度、弧度、角度,也要看每一个笔画在方格中的位置(如果是田字格,还要看每个笔画与横、竖虚线的相对位置),还要看笔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1)相交——笔画之间互相交叉。如:“义”字中的撇、捺;
2)相接——笔画之间互相连接。如:“人”字中的撇、捺;
3)相离——笔画之间有一小段距离。如“八”字中的撇、捺。相交叉和相接在何处?相离,离多远?这些都要观察清楚。
二、要反复临写
掌握任何技能,都不可能只学一遍就会,所以,才有“重复是学习之母”的名言。练字也一样,要想把字帖上的字随手写来就能写象,也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才能牢记于心,烂熟于手。许多练字者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第一遍照范字临写还挺象,第二遍就照临写的字临写而不再看范字,等到七、八遍之后,就连范字的影子都找不到了,完全回到了自己原来写字的水平上。纠其原因,就是没做到反复按照范字临写。反复临写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每临写一遍都要比照范字,切不可把自己临写出来的字当作范字。
2、临写时,要让临写出来的字与范字等大,不要一进入临写就进行放临(放大临写)或缩临(缩小临写)。
3、临写不象时,可以使用描摹方法。描摹就是用一张透明度较高的好薄纸盖在范字上,通过透过来的字影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对掌握范字的结构和熟悉范字的笔路有很大的作用。
4、反复临写不象时,可以进行分临。分临就是把字分成部分或笔画,专门就某一部分或某一笔画进行反复临写,待部分或笔画临象之后,再进行组合临写。
5、照着范字反复临写多遍都能临象之后,需要进行背临,即脱开范字进行默写,以便使临写的成果得以巩固。
6、反复临写应包括一次练字中的反复和多次练字中的反复两种含义。就是说,某次临写的字不仅要在当次练字中反复多遍,还要在过几天之后,回头再写,直至达到在任何时候都能随时写象的程度。
7、每次临写的范字不宜过多,应分期分批、各个击破。一般以每批20字左右为宜。
三、要学会对照检查
在临写范字时,如果能有老师指导,肯定会对提高临写的能力和速度有很大帮助。但如果家庭成员中没有从事书法专业的人,这种帮助和指导就会非常有限。所以,学会对照检查就十分必要了。
对照检查并不难,只要严格地对照范字查找自己临写时的毛病就行了。
1、对照检查的目的使临写不象的地方能随时被发现并及时纠正。
2、对照检查的内容
1)字的大小和在格中的位置是否与范字相同;
2)字的形状、结构造型是否与范字相同;
3)字的第一个笔画是否与范字一样摆放到适当位置;
4)字的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与范字相同;
5)字的主要笔画是否与范字一样突出;
6)字的每个笔画和笔画中的任意一个部分的长短、弯度、角度等是否与范字相同。
3、对照检查后的纠正
综上所述,可将临帖概括为临帖四步曲:一看,二写,三比较„„四改写。临写每一遍都要与范字对照,发现问题就要在下一遍临写中纠正,每写一遍都应更接近范字,不要随意临了若干遍,还与范字相距甚远。如到此时才想起纠正,则所临写的若干遍都将是劳而无功、毫无意义。
第五篇:西安交通大学书法鉴赏论文《丧乱帖》
王羲之<<丧乱帖>>鉴赏
作者简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写作背景:永和十二年燕太原王慕容恪与段龛于广固交战,在临沂都乡南仁里的王羲之先墓再次遭毁坏,“虽即修复”,而王羲之“自己却不能奔驰前往一吊先人”,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原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大意:羲之顿首:时局**不堪,先祖的坟墓再次遭到不幸、受到残害,追忆之思之甚、哀号伤心之极,都痛彻心肝,面对悲痛如何是好!虽经立即修复,但无机会飞奔驰往一吊先人,悲哀之情愈来愈深,如何是好!面对信纸泣不成声、悲不成言。王羲之顿首顿首。文化支撑: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该帖为抒发作者悲痛之情的作品,故挥洒淋漓,流贯不羁。与《兰亭序》的流畅不同,《丧乱帖》中字迹潦草,时有滞顿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到作者书写这副作品时的悲愤与郁闷之情。审美特征:此帖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前二行有王羲之素有的雄强、浓郁之美,后六行是另一种惨淡之美,可看出其情感的变化。字体由行入草,随着情绪,草字愈来愈多,最后两行已不见行书,全部是草书。但观其此帖,却显得和谐统一,有自然渠成之感。恰如庾肩吾所言:“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流,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铦。……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凝神化之所为。” 技法:此帖下笔迅疾利落,用笔挺劲,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帖开篇时,作者心情较为沉稳,结字在行楷之间,前两行笔意收敛,以开行第三个字“顿”字最为明显。当“丧乱之极”过后,结字开始失衡。行至“痛贯心肝”的时候,心情悲痛且试图控制,行气由急促到激荡。从“奈何奈何”之处起,作者的情绪已无法控制,一任自流而“不知何言了”,结字更加流动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