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16: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

第一篇: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

文海汪小莲

一、问题的提出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有近70%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即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倦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也都在抱怨由于“厌学”而后进的学生太多,以致拖了班级的后腿。为实施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人才,防止学生“厌学”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现实而又艰巨的任务。有效控制学生的“厌学”,是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二、“厌学”状况调查

带着这一问题,我对所任教班级的数学“厌学”状况作了问卷调查。调查人数:70人,其中优秀生16人,中等生40人,后进生14人。

(一)“厌学”人数及比例

(二)“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其一,学习注意力分散,意志薄弱。(1)听课不专心,对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似听非听,有时闲聊、搞小动作,有时目光呆滞、神情涣散;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因学习内容与问题未听明白而答非所问或闭口不答;(2)易受外界非学习环境的干扰,只要环境中有一点影响教学的因素,都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有时还会有意去寻求环境中与学习无关的因素,并自得其乐;(3)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困难,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去克服、解决,而是采取回避、逃避难题或困难,最明显的标志是在完成作业时遇到稍难的问题不是拖欠作业,就是抄袭他人的作业,对待错题就是指明错误的原因,也不肯动脑筋思考独立解决,甚至于置之不理;(4)常立志常无志,经常下决心,经常不实行,表现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情况。

其二,学习消极被动,动机水平低。(1)对学习无兴趣,把学习当作自已的包袱。因此,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冷漠、无奈,甚至厌烦的神态。(2)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会思考,不肯动脑筋,尤其是在独立活动中与学习讨论活动中,更是无所

1事事,不能按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更不会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表现出人云亦云,等待教师给出现成的答案。(3)在学习上既无远大的长期目标,也没有切实的短期目标,而是迫于教师与家长压力,为了减少惩罚体验,因而在完成作业时任务观点、错误较多。

(4)对课外学习活动中,能逃则逃,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对于预习、复习之类的非书面性作业则是经常置之不理。

其三,学习情绪低落,态度消极。(1)对学习不耐烦甚至厌烦,表现出漫不经心,情感淡漠;在学习活动中麻木无情,往往是他人情绪高昂,气氛热烈,而他则无动于衷;(2)在完成课业,遇到难题表现出不知所措,情绪焦虑,神情紧张,因而往往是依赖他人的现成答案。(3)在独立学习活动中时常唉声叹气,浮躁不安,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也是浮光掠影,因而经常会出现在家骗家长,在校蒙老师的现象。(4)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表现出无所畏的态度,对教师的辅导不耐烦且认为是老师有意与自己过不去;对教师的批评教育要么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形似虚心受教,实为内心抵触;要么公开与教师顶撞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与不快。

其四,性格孤僻,自卑心严重。(1)对学习消极懒惰,不负责任,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对班级的荣辱漠不关心,对同学学习成绩下降幸灾乐祸,因而与同学、教师的关系紧张,难与人相处,离群索居,使得在学习上常常是孤立无援。(2)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较低,认为自己笨,缺乏学习自信心;常常在内心给自己增加压力,看谁都怀疑他人看不起自己;久而久之,导致沉默,忧郁的消极性格。当发展到极度自卑时,还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在课堂上有意制造小插曲,甚至无理取闹,敌视老师、敌视同学。

其五,知识漏洞多,成绩欠佳。(1)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活动无兴趣、反感,因而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阻碍了后学知识的学习,这样恶性循环,必然造成知识漏洞多,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2)虽说在厌学心理的学生,其每个人的学习成绩并不全是成绩差,例如:部分智优而对教师上课厌烦的学生也可能是成绩优等生或中等生,但与其自己的学习潜力相比,其成绩欠佳。

(三)原因分析

学生“厌学”心理是多因素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有来自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外来因素;也有来自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内部因素。然而,从教学全过程看,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班级

整体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客观存在着“差异性”,一味地追求“高分数”,不切实际地采取“一刀切”,用整齐划一的高要求、高目标、重负担的方式组织大一统的教学活动,是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压力或厌烦心理,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学习活动视之为精神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的“厌学”心理问题。

三、对策

针对上述形成厌学心里的原因,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这一心理学原理,以“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原则,在中学数学这门学科中运用“差异教学”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最优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实现愿学、乐学、会学、主动学,从而达到控制与矫正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之目的。

“差异”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原有知识水平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这一心理原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实施、作业布置的数量与难度、学业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体现教学全过程的“差异”性,使教学整个过程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宗旨,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并能在原有的学习水平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最优发展的目的,以最大限度矫正与控制学生“厌学心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

如:上学期我任教的班级有几位学生,第一次测试实属下等生,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其主要表现为:(1)交谈中表示对数学没兴趣,对学好数学一点信心也没有,害怕上数学课,更怕做数学作业,讨厌数学测试;(2)上课时常显出焦虑的神态,害怕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或板演,尤其是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学习上有困难时明显表露出逃避心理。

(3)完成作业时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但大部分都是错的,尤其是对较灵活的应用题,往往是思路不清,有时还无从下手,方法混乱不已,因而也时常抄袭他人作业完成任务。(4)考试时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常常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欺骗家长。(5)性格孤僻,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班级中朋友少、害怕见到老师等等。

针对班级里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实施“差异”教学,每天的作业按一定的递度

分三种,班里的学生也按一定的标准分三个等级,但没有严格的界限,学生自认为成绩提高了,可以胜任更难一级作业,可鼓励他(她)去尝试,对这样的学生作业当面批,若正确率很高,则应大大的表扬一番,这样学生的学习尽头会更足,成绩上去的更快;若正确率不是很高,则应委婉的让其继续做低一级作业,并告之基础先打好的重要性,加之不断鼓励不让其失去信心,慢慢地成绩也会见好转。对于那些基础特差生也绝不能放弃,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其辅导,因其基础本就差,要想使其当堂课的内容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但利用课外时间辅导一段时间后,他们对学数学就有了一点思路,惧怕心里明显降低,作业也每天都会认真去做,成绩进步也较为明显。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一般采取三五个一起辅导,针对那些有点难度、很易做错而又很典型的题进行专题讲解;而对优等生则着重于那些很灵活、开发智力的、开放性的题目来经常性的引导,并要求他们全面掌握所有知识点。一学年下来,这些学生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观,最明显的是性格开朗起来,班里的学数学气氛浓厚起来,尤其是学生与老师开始亲近起来,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板演的次数增多了,作业正确率逐渐升高,测试的成绩也由原来的二十几分,到后期的四十几分,再到后来的六十几分,更有甚至达到八九十分。更让人欢心的是有几位学生竟然喜欢学习数学、上数学课;对学好数学也有了信心,认为学数学负担轻,心理压力小,其父母也认为该生对学习数学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事物,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在学生提高认识,产生相应积极情感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改变。

奥苏伯尔曾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互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项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力量来促进学习,而学过的知识可以反过来增强学习动机。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以学习成功作为强化剂,对学习活动进行不断强化来达到目的。

所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定学习方法,自主确定练习难度,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监控、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主体学习兴趣,提高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主体的学习动机,实现有效控制与矫正学

生厌学心理的目的。

总之,未来的数学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站在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全面审视和反思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明确努力方向和任务,有计划、有重点地提高并完善自己。在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对学生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托起明天的太阳”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永远进取!

第二篇: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3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3(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比例有所上升,本文从心理学角度粗浅地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知识欠账引发的自暴自弃心理,家庭经济条件殷实的优越心理,受教育价值观影响的务实心理,受教师综合素质影响的好恶心理,并就解决的对策作了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厌学心理 解决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有学者提出: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心理操作的过程,来自心理的干扰是学习的最大干扰,而这种干扰一旦积习性地沉淀,势必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见周玉波著《中学生学习心理探秘》第62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农村学生面对的学习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逐年呈上升趋势,中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中学生中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多达54.46%,有明显症状的约23.57%(见贾晓波主编的《走出心理误区》第37页),居各类问题之首。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是什么?解决的对策是什么?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并与学生座谈,笔者感到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影响其学习兴趣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第一、知识欠账引发的自暴自弃心理。

在厌学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知识的欠账导致厌学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每个班都存在学困生,少的十几个,多的几十个,每次考试得二、三十分或者更少,老师着急、家长上火、学生郁闷。由于在学习中找不到应有的乐趣,所以有的就逃学泡网吧,打台球;有的虽然坐在教室里,但上课不是看小说就是睡大觉。是他们从心里真的不想学吗?不是,是他们在知识上的欠账太多了。中国有一句俗话“虱子多了不咬,帐多了不愁”,由于长期的知识欠账,他们感到课堂上讲的东西像天书一样,根本听不懂。为了家长坐在教室里,只是混一天算一天。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沈德力先生研究认为:学生个体先天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但是影响学习的因素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以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的考试成绩绝大多数都是九十多分,得满分的也不少,个体差距非常小。每天高高兴兴上学去,欢欢喜喜回家来。在课堂上举手积极,发言踊跃,讨论热烈,参加各种活动非常投入,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不充满着可爱的稚气,不愿到学校读书的孩子极少或者说基本没有。在家里,会把学校发生的大事小事毫无保留的告诉自己的父母。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科目的增加,难度的增大,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学习成绩开始出现特别明显的分化。日积月累,知识欠账越来越多,最初有的学生可能还想奋起直追,努力一段时间后没见到效果,又开始松懈,最后干脆顺其自然。

第二、家庭经济条件殷实的优越心理。

当前,农村学生读书的主要目的还是考大学,然后找一份收入尽量高而体面的工作,读书是获取谋生手段的最佳途径。部分厌学的农村初中生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衣食无忧。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存在获取谋生手段的问题,不存在生存危机,由于阅历较浅,年龄不大,没有经受过什么磨难,不可能对未来的情况想很多。由于生存的问题早已解决,甚至生活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来看还是高水平的,所以这部分学生从心里上对学习没有太高的追求目标,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加上农村学生的娱乐渠道多元化,如电视的普及、网络(网吧)的出现等,他们的日常生活兴趣发生了转移,在娱乐方面花费的时间要比学业上花费的时间多。比起枯燥的学习生活,在网吧或者台球厅娱乐更有吸引力。有的在生活上追求奢华,相互攀比,甚至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导致个性发展脱轨,出现畸形。由于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严重滑坡。

第三、受教育价值观影响的务实心理

在厌学的农村初中学生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而厌学。当前,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受家长的影响,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学生和家长将学校教育视为长线投资,投资就要求有回报。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教育投资无法短期收回,更谈不上增值,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家访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也失去了对学校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监护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问题的确是农村教育的现实问题。第四、受教师综合素质影响的好恶心理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一些农村初中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学生是非常有感情的人群,如果学生特别佩服某位老师,就会在感情上和老师贴的特别近,老师说的都是真理。老师讲课时他会从欣赏的角度去听课,而且还会仔细品味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课下优先做这位老师布臵的作业。如果没学好这位老师任教的学科还会在内心进行自责。相反,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的师德、教学能力产生质疑,从心里不信任、不喜欢这位教师,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效率必然很低。

三、矫正厌学情绪的对策

第一、让学生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创造一切表现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需要就会萎谢,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具体而言之,一方面,老师应该常注意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避免超过限度而常受挫,造成对学习心灰意冷现象。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特长和爱好,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成功域”,引导以“成功域”为基地,向其他方面迁移,最终达到对知识感兴趣的目的。这是解决第一种厌学心理的良策。

第二、提高教师素质。高水平的教师他会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教师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好朋友,关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特别要了解孩子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教给孩子解决困难的方法,建立其信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孩子乐于亲近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形成“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气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多给学生信心。常言道:充满信心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见信心的作用是多么大。要给孩子信心就必须不断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肯定与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多表扬、鼓励孩子,使他们有成功感,愉悦感,看到自己的发光点,特别是中下生,更要激励他们沿着自己的亮点前进,发展自己的长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达到全面提高,整体进步的目的。这就是因材施教,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了。(2008市级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周玉波:《中学生学习心理探秘》,新蕾出版社

2、贾晓波:《走出心理误区》,天津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初中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与对策

初中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与对策

发布日期:08月06日 浏览次数:6

1“我是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昨天,孩子的班主任又打电话来了,说是我儿子现在不光上课睡觉,不交作业,甚至逃学,去网吧玩电脑游戏。晚上回来我和他谈话,可他根本听不进去,还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读书没意思,我想退学。你说碰上这种不要读书的孩子,我们家长怎么办?”一家长如是说。

如今学校中学生厌学现象是有一些的,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谈话中,也了解些情况,作了些思考,得出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及措施:

一、心理上不能适应学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从小学升入初中,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竞争的加剧,学生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各方面及自己期待的目标后,由焦虑导致厌学。这样的同学往往是对自己要求较高,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有过值得骄傲的过去。进入中学后,因为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成绩快速下降,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也努力过,但因学习方法及心理方面的原因,成绩老上不去,在悲观失望中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情绪消极,学习效率低下。

二、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习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还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浙江金华有一位中学生因对其母亲的严加管教不服,不仅厌学,而且产生对抗心理,最后一气之下,竟然把他的亲生母亲给杀了。

三、学习方法不当,考试遭受失败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

第四篇: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社会发展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文化知识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学习。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些认识不足,尤其是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生自身来看,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多数学生家长“望子成龙”企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指责。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 “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孩子交友不慎,是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从家庭因素来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湖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有的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是义务教育的规定,孩子学好学坏是学校的事;

有的家长不但不重视子女的学习,反而经常在孩子面前做“经商致富”、没有文化也饿不着的宣传,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扭曲他们的价值观;有的学生父母,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孩子们无心学习。

最后,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和班级风气不正,老师教育不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学习不努力,贪玩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面对学生厌学现象,摇头叹息无济于事,一味地强调客观原因也与事无补。老师和家长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经常鼓励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尽快地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家庭中,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待学习差的孩子,要切忌急躁,要看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第五篇:初中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

初中学生厌学成因与对策

陈茂春

学习是一种发现性的认识活动,它可以满足人们发展的需要,对于成长中的初中学生,只要认真学习,就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在学习中可以以攻克难题、获得真理,从而体验到满足和喜悦,可以发展自己的智力,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但初中学生中却有少数学生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对教育和教学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初中生厌学心理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学习兴趣不浓,缺乏长远动机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乏味,学习被动,对学习任务只是穷于应付,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一种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在动机上表现为直接动机,只求初中能毕业,或只考技校、职高,早日参加工作,缺乏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在他们看来现在许多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照样能找工作、挣大钱,过得比许多读过大学的人还舒服。

二、信心不足,自暴自弃。

这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压力,如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同学们的耻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一谈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头痛,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他们对考试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爸爸妈妈对学习上的问题 1

一窍不通不能辅导只会批评,自己也只能这样罢了。从而对自己降低标准,甚至自暴自弃。

三、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

个别学生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只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自小就一心想捞大钱,有了钱就吃、穿、玩。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四、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

个别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有过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不愿独立思考,依赖老师、家长辅导,一旦失去辅导成绩一落千丈,一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产生厌学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厌学心理产生的内在原因。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很一般,他们反应迟钝,记忆速度慢,对问题总是不能举一反三,特别是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科门类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学习适应不良的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的原因。

2、不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外在原因。

(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拨苗助长,他

们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只看成绩名次而不顾孩子实际智力水平和心理特点,不考虑孩子的可接受性,学习精力和爱好,仿照体育训练中大运动量的做法,让孩子弹钢琴,练书法,学画画,上外语、数学辅导班,做大量课外题。搞得孩子身心整天处于疲劳状态,在难于承受的重压下,学生如何以学习为快乐呢?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习,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2)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绝大部分家庭收入都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由于家长上班时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回家又要忙于家务,很是辛苦,所以晚上或节假日总想好好休息,调整自己,上网、打麻将、跳舞、下棋、钓鱼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他们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认为只要将孩子的吃、穿照顾好就行了。他们对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孩子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依赖生活,而学习上又无人辅导,思想上又无人关心,天长日久,孩子怕苦怕累,遇到困难绕道走,失去依赖就寸步难行。

(3)考试焦虑、学习压力大,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当前学校中频繁地进行考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出现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与老师感情淡薄,产生逆反心理,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不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学科就产生厌学心理。

(4)课堂效益差是产生厌学心理不可忽视的原因

此外,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效率低下,满堂灌,课后为了补救,不顾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味拖堂、加课,给学生布臵大量的课外作业,使学生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从而出现厌学心理。

可见,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依靠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互相配合,综合治理,共同探索纠正厌学心理的对策,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厌学者的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若老师适当地降低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尊重的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习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

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愿望”、“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展望社会发展对人生的知识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如: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价值取向,热爱科学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如:

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4.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学校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传经验,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下载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云南省广南县篆角乡中心学校陈福光在广南县“举全县之力,攻‘普九’之坚”“‘普九’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特殊日子里,全县各乡镇......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认清形势 痛改前非 走向成功 石阡中学杨瑞龙 一、基本情况 王某,男,现年17岁,高三学生。身高1.75米,体格健壮,喜好运动和绘画,假期参加过素描培训班。 无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厌学学生案例分析

    厌学学生案例分析 王伟(电话:***) 天门市多宝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案例介绍 小明14岁,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小学时成绩还可以,处于班级的中等水平。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常常因......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安铺中学 黄妙锋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厌学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众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相当比例的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厌学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演化成厌学症,厌学症对青......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存在比较普遍......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小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和对策 塘溪镇上城小学 胡永菊 “人之初,本爱学。” 人从呱呱坠地后,他就不断模仿大人的表情、声音、动作,因此他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吃饭„„......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初探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解决对策初探 作者:管理员 | 访问:230 | 发布日期:2010-12-31关注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中学生学习活动中,不仅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