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提高驾驭新媒体的能力
切实提高驾驭新媒体的能力
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和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利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要善待新媒体。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在宣传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汇集民智民才、畅通表达渠道等方面,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注重加强与新媒体的联系沟通。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的难度加大。新媒体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强的舆论辐射力,在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和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必须做到不畏惧、不逃避、不厌烦,以新媒体为诤友,敢于听批评的声音,勤于听不同的意见,在善待媒体的过程中,改进传统的方式方法,做好新媒体的利用、服务和引导工作,不断提高它们服务大局的能力。
二要大力支持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新媒体建设,主动占领新的宣传舆论阵地,是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迫切需要。当前,各种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就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来说,目前已开通了16家综合新闻网站和众多的商业网站,开办了手机报,政府各部门、企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并随着3G以及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农村信息惠民工程、兰州社会信息化工程、移动电子商务工程、信息产业提升工程等的建设和应用,“无线数字兰州”正在变成现实。这既深刻改变了传统舆论格局,也深刻影响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方式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尊重新媒体,将宣传任务转化为新闻选题,做到围绕宣传中心、主动服务大局、密切联系实际、有力引导舆论;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培育地方网站,主动发展政务信息平台,拓宽舆论引导的领域和范围。
三要积极主动为新媒体发展服务。要为新媒体采访报道及时提供权威信息,主动提供采访线索和便利条件。要增强服务意识,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广大新媒体工
作者的合法权益。
要善用新媒体。新媒体具有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特征,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功能和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使其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发挥好正面宣传作用。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新媒体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着眼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在为群众服务中引导群众,在与群众互动中形成共识,切实实现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和凝聚人心的有机统一。要加强网络主流阵地建设,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新媒体健康发展。要发挥好热点引导作用。实践证明,利用媒体统一思想、宣扬主张,教育群众、推动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必须善于运用新媒体的力量,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节奏和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抢第一时间、抓第一落点。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近年来,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新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城市建设征求市民“金点子”、设立网民参政议政网络栏目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也
有效地发挥了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要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弘扬主旋律的理念,努力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舆论监督、欢迎舆论监督,以开放的心态、灵活的方式和有效的措施面对新媒体。要积极开展科学、依法、建设性、有领导的舆论监督,探索建立更新更有效的网络舆论监督模式和网上信访通道,确保新媒体的舆论监督渠道畅通规范。
要善管新媒体。我们既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新媒体,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有效管理,坚决维护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新闻规律。一要坚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在价值多元、思潮多变、利益多样的今天,要确保新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必须打牢广大新媒体工作者的思想基础。特别是当前,受市场因素和利益关系的影响,新闻界还存在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新媒体及其工作者的形象。要通过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实践,引导广大新媒体工作者自觉弘扬职业精神,严格恪守职业道德。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二要健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新媒体队伍建设,推
动新媒体事业发展,既要靠思想教育、道德自律,更要靠制度规范、机制约束。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系统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健全处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用制度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要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努力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用科学的制度和机制引导人、约束人、激励人。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新闻宣传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纪律,确保宣传导向正确、舆论引导有效,真正做到不出错、不歪曲、不添乱。
三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对新媒体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要深入研究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趋势,提高宣传和引导水平。要认真研究加强对新媒体管理的政策法规,用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实现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和技术手段上的突破。要加强对网上贴文、手机短信的监管,关注网上“贴吧”、网络“推手”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热点,主动、快速、有效地解答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避免网络炒作,切实在与群众的交流互动中立主导、达共识,努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总之,善待、善用、善管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善待是前提,不能善待,就谈不上善用;善
用是目的,善待、善管归根到底是为了善用;善管是手段,做不到善管,疏于管理,就无法做到善用。(载自《光明日报》2010年2月7日版)
第二篇:提高驾驭经济能力实现执政能力新跃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时度势的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抓住了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结合点。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最核心的是要使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基层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应当把发展第一要务的能力放在首要核心位置。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对我们基层领导干部最重要、最现实的考验。结合本人基层工作经验和上坊工作实际,就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如何通过提高自身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实现执政能力的提升,谈三点个人感受。第一、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全局上把握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 上坊的特殊区位决定了上坊必将成为江宁城市化推进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上坊的南边,开发园区的建设框架已经涵盖了上坊的部分地区;北边,白下区几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与上坊仅一路之隔;西边,现代、宽阔的104国道使上坊与主城区紧密相连。上坊被城市化包围已成为最显著的区域特色,然而上坊原有的乡村特征仍未根本改变。上坊要发展,就必须正视“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农村”的客观现实,主动融入全区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以科学统筹思维,协调一、二、三产发展,努力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特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上坊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都市效益型农业经济。尽管农业生产在上坊GDp中比重下降,但农业在上坊的战略地位却不能动摇,其稳定功能、增收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依然存在。因此,发展以无公害蔬菜基地、食用菌规模种植为特色的效益型农业将成为我们街道阶段性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现代工业经济。上坊的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发展新型工业又必须以发展城市化为支撑,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上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做大以新型建材、服装轻纺、机械制造和电子为主导产业的高科技性、高效益型、高税收型的现代工业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三产经济。发展三产经济是我们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们将以区经济适用房、鸿信房地产开发为先导,有计划地适当发展以房地产开发、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和商贸集中区为重点的现代三产经济。通过协调一、二、三产的发展,把握上坊经济发展的大局,形成各产业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第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策略上把握经济发展关键的能力 区委王建华书记提出,“江宁发展要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外延式和内涵式实质上也就是对应于粗放型和集约型。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当前,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面对国家土地政策的刚性约束,电力、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日益趋紧,上坊初步确定了集约发展的策略。一是给土地量身定价,提高投入强度。我们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街道内地块定的身价是:内资低于2000万元、外资低于200万美元、亩均投入强度低于100万元的项目不得进街道落户。2004年上坊在手在谈的8个内、外资项目中,外资项目天心木业每亩土地的投入强度达到24万美元,内资项目苏泉工贸公司土地投入强度超过200万元。在上坊,凡是不符合投资强度和环境要求的项目,都被坚决谢绝。二是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现集约利用最大化。对现有工业集中区内的用地10亩以下、投资体量小、技术含量低的小型企业项目(未及时开工的),劝其退出集中区,引入标准厂房,今年以来,被盘活的地块达300多亩,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三是鼓励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增长资源半径。近几年,通过增加投入、开发新品、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坊近10家千万元生产规模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上亿元产销体量的规模型企业。我们通过企业的做大做强不仅使原有土地的投入强度成倍提升,而且使税收强度随之提高。切实将上坊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放到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上。四是将科技优势凝聚成经济发展强势。我们正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成果资源和信息资源,全力构建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科创电器、腾亚五金、江陵机电等公司67个技术改造项目。使他们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成为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科技型规模企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牢牢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经济发展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技术型增长。第三、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优势上彰显经济发展特色的能力 培养具有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核心环节。我们上坊将紧紧围绕现有产业布局及资源优势,围绕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围绕企业及项目发展的成长性,围绕本地市场发育的成熟度,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从科学发展观上确定今后上坊经济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将着力培育民本型、规模型、开放型“三型”经济。一是精心培植民本型经济,全力打造新型建材集群。民本经济是富民经济,也是上坊实现经济内生力不断增强的持续动力。民本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打造具有民本性质的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打造上坊经济特色、壮大经济实力,而且可以通过品牌效应使上坊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富生命力。上坊是传统建材大镇,在产业集群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根据这一特点,以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为突破口,引入且培育一批具有较大投资体量、较强竞争优势的新型建材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道鹭建材、三和管桩和天心木业等龙头企业的新型建材产业群。一些高科技品牌建材产品被广泛用于“三峡工程”、城市地铁、奥体中心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新型建材产业初显集群雏形,使上坊正逐步成为省市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之一。去年,建材行业实现售销10亿元,占全街道工业销售总额的50%,今年将突破15亿元。以建材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民本型经济已经开始为上坊打造了一批民营老板,并从思想深处激发起老百姓的致富欲望和创业激情。今后,我们还将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市场服务以及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入手,倾心扶持,竭力服务,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加适宜成长壮大的“经济生态”。二是精心培植规模型经济,全力打造亿元企业集群。培植规模型经济是上坊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规模企业的崛起,不仅可以涌现出一批现代企业家,创造出丰富的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促进人才、技术、资金在上坊集聚,进一步推动上坊支柱产业规模化的不断升级,对上坊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我们通过政策支持、强化服务、引进吸纳等多策并举,上坊加快发展了一批具有较高起点、较大体量、外向型、带动能力强的龙头支柱企业。道鹭建材、三和管桩、市政拌合等五家建材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新增设备,均成为销售过亿元的大型企业;华瑞、南纺两个产业集团通过更新工艺装备、优化产品结构,也成为销售过亿元企业;江陵机电、一夫实业通过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成为规模型高科技企业。在今年10家(3亿元企业1家、2亿元企业2家)销售过亿元企业的基础上,通过4到5年的努力,力争使全街道亿元企业达到30家。三是精心培植开放型经济,全力打造区域发展新亮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是最大的改革,开放型经济是最大的市场经济。发展开放型经济能够从更高的起点吸纳优质资源要素,为上坊增创优势、加快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强劲的动力。我们按照“园区带镇”发展战略,积极利用园区统一规划有利条件,规划建设了两个工业集中区,一个是在街道东北面规划建设1100亩的工业集中区南区,一个是在街道北面规划建设1400亩的工业集中区北区。两个集中区全部按照城市工业集中区规划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做到一步到位。集中区内分为服装、电子、机械、建材等功能区,集中区将采用公司化方式运作。同时,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按照园区经济门槛准入制,着重引进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年税收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主攻科技型、环保型、巨大型项目引进,认真按规划进行项目布局建设,力争通过南北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努力把街道开放型经济推到一个全新平台。此外,通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动,加速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实现街道和村(社区)两级经济一体化发展。目前,街道正在北区加快推进10万平方米的标房建设,并计划将10万平方米标房按比例分配给各村(社区)、科技开发公司和街道办,让三大股东共享楼宇经济、标房经济的效益,实现真正意义的街道、村(社区)一体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伟大的工程,作为我们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来讲,谋划发展的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只有谋好发展大事,才能办好群众实事。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巩固领导发展的执政素质,切实增强优化发展的执政智慧,将是上坊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共同追求,成为上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第一位目标。
第三篇:教师如何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教师如何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1、教师的修养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约束能力。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根本前提。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师语言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就会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动辄发火,学生就会焦虑不安;如果教师没精打采,口授随便,那么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中的反应也只能是死水微澜;若教师情感过度,渲染过重,语调始终高昂激越,学生就会趋于疲惫麻木,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此种种情形,都难以使学生产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样,教师的仪表、举止等如果失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切忌把坏的情绪带入课堂,同时也要适度约束自己的仪表、举止等。
2、教师的语言水平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
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
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能否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否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既要把问题点到,又不把话说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要善于应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3、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总之,注意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近听了学校几位年轻骨干教师的语文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各有特色,每一位教师都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课前准备也都很充分,每节课均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那生动形象的画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清醒,能够密切关注学情,并能根据课堂生成、出现的问题,巧妙引导,灵活处理,显示出了很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用课件出示生字,请一名同学们领读,这时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都把手举的高高,并不停的喊:“我,我…… ”课堂上出现了混乱。面对这种情况,只见上课的老师微笑着说到:“同学们都认识了生字朋友,都能积极踊跃地展示自我,老师真高兴,但是这次老师要找一个坐的最端正,不大吵大闹的同学来领读。”教师的话音刚落,教室内很快安静了下来。这位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比较混乱的情况,既没头脑发懵,也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很平静、理性、巧妙的处理,不但稳定了教学秩序,也渗透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另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学的内容是《美丽的大公鸡》。当老师问谁愿意到前面表演大公鸡和啄木鸟比美那一段时,同学们都高高的举起了手,可是当老师说,谁扮演演大公鸡时,同学们又都把手放下了,当时不但讲课的老师没有想到,就连我们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都是一楞,这时,老师问了一句,“你们不愿意演大公鸡吗?”这时,一个女孩站起来说:“我们都不喜欢它”。其他学生一听,马上也跟着说。只见老师笑着说:“既然同学们都不愿意演大公鸡,那我就来演吧”。学生们都笑了,连听课的也笑了,笑的是讲课教师的巧妙安排,笑的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进入了角色,这种处理方法收到了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有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冀教版第二册第六课《风》,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有些同学时而向窗外望,上课的老师似乎从孩子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在学生读熟了课文,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排好队,我们一起到外面寻找„风娃娃‟的足迹,好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兴奋起来。来到操场上,同学们的情绪异常活跃,有的同学说“老师,当我看到五星红旗飘动的时候,我知道风来跳舞了”。有的同学说:“当我看到树枝摇晃的时候,我知道风在和我们打招呼。”老师笑着说“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时一个同学要求到操场上跑一跑,老师欣然的同意了,一会儿,他跑回来说:“老师,当我跑步的时候,感到风在轻轻地推我,我知道风来和我玩了。”有个女同学听了马上说:“当我向前走的时候,风在轻轻地摸我的脸,凉嗖嗖地。”老师表扬他们说“你们体会得真细致”·····就这样,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上完了这一课。这位教师在说课的时候讲:“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带学生到外面去学习,但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很想到外面去,就临时做了这样一个决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巧设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舒展的学习环境,既培养了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也使他们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安排之巧妙,的确令人叹服。
我们每一节课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运用我们的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9岁至12岁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的身体各部分器官还在发育,尚未定形,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这些都是他们长身体、长体力的需求,他们坐不住,坐不久。这一切都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教学流程,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都喜欢的。笔者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想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这门课,喜欢这个老师真的太难太难了!其他学生都在很积极地学习,笔者发现惟独他坐立不安、东张西望的,于是走到他面前提醒他认真。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又开始犯病了。课后找他了解,才发现他对英语没兴趣。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才发现一路过来,我并不是对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还存在很多很多的不足之处,包括课堂的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自己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控制的基本结构如下:
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处理信息——学生输出信息——反馈信息。
所以,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能力呢?
笔者认为,首先是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的。教师想很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必须时刻注意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表现。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切忌把坏的情绪带入课堂,同时也要适度约束自己的仪表、举止等。
第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英语学科的语言除了跟各学科的相同点,还有它自己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这些很好得融会贯通。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科学性、启发性等。包括一些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情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监导者,还要是一个语言大师、一个好的演员。
除了上述两点,教师还要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特别是学生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教师还要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它对于创设真正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课堂情景起着关键的作用.一.课堂教学的创设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教学中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做课堂教学的主人也许将优质的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还需要一种媒介、一座桥梁。那就是课堂教学氛围的营设。正如罗杰斯说的“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气氛”。尤其是异地借班上课,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教师都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缺乏心理上安全的感觉。因此让学生消除恐惧,轻松上阵就显得特别重要。
其实一节课能否营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及课堂驾驭能力。因为语文学科有其独特鲜明的人文性,需要教师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渲染,将学生带入那种妙不可言的情境之中,使他们愉悦地感受,美妙地联想,从而获得知识,获得审美体验。课堂上学生能够“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是所有老师梦寐以求的状态和境界。但是这种状态并不是老师提出要求就可以达到的,而更多需要教师引导和组织。
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听过的大师级的语文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使自己思想受到震撼的,不是他们的教学设计,而是他们那富有激情的、妙语连珠的教学语言以及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
--要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时空,课堂上教师只是几句话点到为止,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因为课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空间上应采用个人独立研究与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及小组与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合作、探究、交流,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境界。
--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教师必须放下师德尊严的架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研究。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求与众不同的途径。
--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对知识有缺陷,能力不强的学生要扶一扶,在遇到困难时给予一定的文字和语言提示。对天赋好的学生教师要在一定形式上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不断增强学生研究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二.教师的应变能力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有的学生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或者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引哄堂大笑,有些学生是“无心”的,但是有些学生是“故意”捣蛋的;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没有够的应变能力,可能就会被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和答案所打乱阵脚,让教学效果远离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更为重要,对于学生临时生成问题,我们要作出及时且巧妙的处理,用我们本身良好的素养和智慧去引导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的组织。四.灵活恰当的评价。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评价以鼓励为主,体现了课堂予以学生主体的人文关注。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一概以“真棒”“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我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付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的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小结点拨”的契机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新课程理念下的“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的课堂评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激励,从而积极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反思才能进步,反思才能有新的思想和方法。通过这次优质课,我也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在差距中学习,在差距中改进,在差距中成长。为让自己成为一个能灵活的驾驭课堂的充满激情的好老师而努力!怎样看待课堂秩序的“乱” 吴英
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课堂秩序很“乱”的情况。在听别人的课的时候,有时也会看到课堂秩序很“乱”的现象。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课堂秩序的“乱”呢?课堂秩序“乱”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我想,评判一节课秩序的“乱”是好是坏,是真“乱”还是假“乱”,需要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要看这种“乱”是不是在一定教学目标之下的“乱”。如果说全体学生都在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在“乱”,则即使“乱”成一锅粥,也是好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很投入,很主动,思维很活跃,学习方式是个性化的。这时候的“乱”,是有意义的“乱”,是假“乱”。换句话说,这恰恰是教学的“高潮”所在,是教学的成功。如果说不是在一定教学目标下的“乱”,一盘散沙,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统一,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学习目的性。那么,这种情况下的“乱”就是无意义的“乱”,就是真“乱”,就是教学的失败。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执教<我的油布伞>一课。这篇课文很感人,表达了深厚的母子之爱。但在听课过程中,我始终感到学生似乎游离于课文之外,学生的学习很不投入。当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磁带的时候,我发现不少的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听、去欣赏、去体会课文之情,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好象在谈论别的事情,有是学生在用彩笔涂描书上的插图,还有的学生竟跟着音乐轻轻地哼起了小曲……接下来,教师让个别学生朗读最感人的几节文字,当这位学生主读错了字的时候,全班竟响起了窃窃的笑声和一片嘈杂的议论……
课后,我拉过一位同学询问:“„母亲‟费„尽千辛万苦为‟我„买了这把油布伞,你觉得感人吗?请实话实说。”他好像还没回过神来,最后呑呑吐吐地说:“我……我想……买把雨伞也是应该的,不怎么感人……”
对这节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应该说,老师在教学前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没做充分了解。在课堂上,学生的内在体验没有真正唤醒,学生的情感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在部分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恐怕是造成教学不成功的一在因素。尽管课文很感人,但作为现在生活条件之下的学生来说,母亲为自己买上一把小小的雨伞,真可谓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能有什么强烈的感受呢?在如此的心理状态下,若想达到深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浓厚的母子之爱,看来是很困难的。
在第二次教学这一课时,我试着在课的一开始进行一段比较充分的师生谈话,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有关经历:有没有当自己提出一个要求,而这个要求在自己当时的家庭之下需要母亲付出很大的牺牲才能达到,但母亲还是为了你不惜做出很大的牺牲,最终满足了你。让学生做充分的回忆与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在充分交流之后,学生的内在体验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然后再顺势引入课文的学习。整个课堂的气氛顿时真实起来、自然起来也透彻起来。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情感也逐步投入。全班学生的心被紧紧聚拢在了统一的学习目标之下,最终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声情并茂,有些学生竟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总之,教学秩序的“乱”有好坏之分。我们的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那么,即使课上学生表现出“乱”,教学也是成功的。
如何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扎实的基本功,灵活的教学手段,鼓励性的语言,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机智的课堂应变能力!
如何维持科学实验教学的课堂秩序
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和较强的表现欲使他们时刻想表现自己,尤其是碰到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就会忘记了平时的要求,争先恐后地抢或者答,有的甚至不加思索地喊叫,搅得课堂乱哄哄,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屡见不鲜。尤其是科学课,鲜活的内容,有趣的观察实验,新颖的材料都会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沸沸扬扬的场面,造成乱堂的现象。那么如何维持科学实验教学的课堂秩序呢?对于此类情况,科学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为较强的组织课堂能力之外,还应该对科学探究过程有一个较深的理解,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教学策略。
1、课前充分准备
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首先要深刻领会教材。其次是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仪器、材料,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三是要考虑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
2、科学合理划分实验小组。
科学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倾向、经验也不同。我根据学生的情况,比如学生的表现欲望、喜爱动手动脑情况、书写、男女生、好中差等进行了分组,使每组能够在实验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了关注全体的教育理念。
3、把握时机,减少诱惑。
科学课的实验课上,都需要大量的材料。对于好玩的小学生来讲,材料可以激发学生地探究欲望,但同时也是一个最直观的诱惑,发挥不当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实验材料上课开始就摆放在学生面前,会明显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眼睛盯着你和黑板,头脑里却想着如何玩这些东西,无论你提出多么清楚的问题,对他来说也不过是耳旁风。所以教师可以适当隐藏实验材料,在恰当的时机出示。上课时我把材料放在了讲台下面,然后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因为少了注意力的分散,学生专注于探究的问题,对于实验要求自然听得明明白白。
4、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科学课上经常用到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科学探究的关键所在。
首先,小组之内要有明确的分工。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分为记录员,材料员,汇报员,后勤服务员,主实验者,助手等等角色,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张扬个性,认识到自己在小组内的作用。小组成员分头行动,各负其责,课堂有序有声,热闹但不混乱。学生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带着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实验、观察,很快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次,要培养学生友爱的精神。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对于材料他们总喜欢摆弄不止甚至想据为已有,这是很正常的。为此,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合作友爱,轮流使用实验材料,为了确保人人动手,在学生实验时采用轮换的方法,将一节课分成两部分,分批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要求那些实验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主动帮助一些实验做得不顺利的学生。同时采取评比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看一看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成员合作得好,实验的方法多,办法好的将是本课的最佳小组。”学生在激励体制下就有了约束,意识到“我要和同伴共同进行实验”。在汇报实验结果时,把小组怎样分工合作作为评选的一项重要方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要想维持好科学实验教学的课堂秩序,需要在教师长期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不断地训练,按部就班地去培养,久了才会形成自主、合作而又热烈、有序的探究氛围,我们期待的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一定会形成。
第四篇:提高驾驭经济能力实现执政能力新跃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时度势的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抓住了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结合点。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最核心的是要使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基层党组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应当把发展第一要务的能力放在首要核心位置。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是对我们基层领导干部最重要、最现实的考验。结合本人基层工作经验和上坊工作实际,就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如何通过提高自身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实现执政能力的提升,谈三点个人感受。
第一、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全局上把握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
上坊的特殊区位决定了上坊必将成为江宁城市化推进的一个重要节点。在上坊的南边,开发园区的建设框架已经涵盖了上坊的部分地区;北边,白下区几万平方米的居民小区与上坊仅一路之隔;西边,现代、宽阔的104国道使上坊与主城区紧密相连。上坊被城市化包围已成为最显著的区域特色,然而上坊原有的乡村特征仍未根本改变。上坊要发展,就必须正视“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农村”的客观现实,主动融入全区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以科学统筹思维,协调一、二、三产发展,努力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特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上坊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都市效益型农业经济。尽管农业生产在上坊GDp中比重下降,但农业在上坊的战略地位却不能动摇,其稳定功能、增收功能、生态功能、服务功能依然存在。因此,发展以无公害蔬菜基地、食用菌规模种植为特色的效益型农业将成为我们街道阶段性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型现代工业经济。上坊的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发展新型工业又必须以发展城市化为支撑,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上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做大以新型建材、服装轻纺、机械制造和电子为主导产业的高科技性、高效益型、高税收型的现代工业经济。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现代三产经济。发展三产经济是我们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我们将以区经济适用房、鸿信房地产开发为先导,有计划地适当发展以房地产开发、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和商贸集中区为重点的现代三产经济。通过协调一、二、三产的发展,把握上坊经济发展的大局,形成各产业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第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策略上把握经济发展关键的能力
区委王建华书记提出,“江宁发展要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大再生产转变。”外延式和内涵式实质上也就是对应于粗放型和集约型。把握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内涵式的发展。当前,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面对国家土地政策的刚性约束,电力、资金等资源要素的日益趋紧,上坊初步确定了集约发展的策略。
一是给土地量身定价,提高投入强度。我们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街道内地块定的身价是:内资低于2000万元、外资低于200万美元、亩均投入强度低于100万元的项目不得进街道落户。~年上坊在手在谈的8个内、外资项目中,外资项目天心木业每亩土地的投入强度达到24万美元,内资项目苏泉工贸公司土地投入强度超过200万元。在上坊,凡是不符合投资强度和环境要求的项目,都被坚决谢绝。
二是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现集约利用最大化。对现有工业集中区内的用地10亩以下、投资体量孝技术含量低的小型企业项目(未及时开工的),劝其退出集中区,引入标准厂房,今年以来,被盘活的地块达300多亩,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三是鼓励科技企业增资扩股、增长资源半径。近几年,通过增加投入、开发新品、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坊近10家千万元生产规模的企业发展成为具有上亿元产销体量的规模型企业。我们通过企业的做大做强不仅使原有土地的投入强度成倍提升,而且使税收强度随之提高。切实将上坊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放到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上。
四是将科技优势凝聚成经济发展强势。我们正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成果资源和信息资源,全力构建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科创电器、腾亚五金、江陵机电等公司67个技术改造项目。使他们实现自主技术创新,成为极具市场竞争优势的科技型规模企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牢牢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经济发展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技术型增长。
第三、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需要我们着力增强从优势上彰显经济发展特色的能力
培养具有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核心环节。我们上坊将紧紧围绕现有产业布局及资源优势,围绕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围绕企业及项目发展的成长性,围绕本地市场发育的成熟度,牢牢把握发展这条主线,从科学发展观上确定今后上坊经济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将着力培育民本型、规模型、开放型“三型”经济。
一是精心培植民本型经济,全力打造新型建材集群。民本经济是富民经济,也是上坊实现经济内生力不断增强的持续动力。民本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打造具有民本性质的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打造上坊经济特色、壮大经济实力,而且可以通过品牌效应使上坊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更富生命力。上坊是传统建材大镇,在产业集群规划发展过程中,我们根据这一特点,以发展新型建材产业为突破口,引入且培育一批具有较大投资体量、较强竞争优势的新型建材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道鹭建材、三和管桩和天心木业等龙头企业的新型建材产业群。一些高科技品牌建材产品被广泛用于“三峡工程”、城市地铁、奥体中心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新型建材产业初显集群雏形,使上坊正逐步成为省市重要的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之一。去年,建材行业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媒体应对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媒体应对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时代,尤其是有了互联网、有了微博以后,我们的每一个干部都成了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别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向看到我们,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会被媒体关注。当今社会媒体无处不在,跟媒体打交道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的问题,因为媒体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媒体是我们每一个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为了全面做好新形势下媒体的应对工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媒体应对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媒体主要分成四大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这四大媒体称之为传统媒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它们席卷而来,霸气十足,借助强大的技术优迅速占领着传统媒体固有的领地。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医院视频、银行视频等遍布大街小巷,网络电视、数字化报纸、多功能手机等全方位出击,新媒体无孔不入的存在方式让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们学会了主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敏锐判断。
由于高新技术这样一个强大的力量在推动,我国新媒体发展已初具规模,呈现出几个趋势,主要表现为:
一是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比较成熟。新媒体是一种传播方式,新媒体带来的是传播方式不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新媒体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计算机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中心环节,互联网成为基本载体,光电传导、电子纸也日趋成熟。
二是新媒体的接受群体普遍化。新媒体以锐不可挡之势给传媒业带来巨大变革。新媒体的出现,直接“夺”走了相当一部分读者。据统计:中国有4.2亿人在用互联网、7.5亿人在用手机,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近3亿人。新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人们摆脱了必须按点按固定节目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捕捉,交流信息。
三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即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我们所接触的传统媒体,比如电视、报刊、广播,都有自己的领域和自身的群体,信息的传播过于封闭并带有局限性,只是机械式的定期向社会发送新闻资讯,形式趋于单一。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则大大的击掉这一壁垒,电视和网络之间没有了明显的界限,相互的融合给
大众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试听平台。大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在发生改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喜欢一种高效率,更便捷的阅读方式,比如通过手机资讯的定向定制,手机报的出现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可以这样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人人都是媒体,都可发出声音,在信息快速发展、群众信息量需求极大的今天,我们的工作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媒体。你做得再好,媒体没说,你等于没做;你做得不好,媒体如果给你炒作得很厉害,就会更加的糟糕。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媒体说你有就有,说你没有就没有;说你好你才好,说你不好就不好。我们的信息要传播出去离不开媒体;我们要塑造良好形象也离不开媒体;我们的每一项政策要深入民心,得到群众的支持、配合,需要媒体的宣传;我们要消除一些谣言,避免产生不利影响,还得依靠媒体……我们腾冲近几年来,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快速提升,这与各大媒体的关心和关注分不开,但现在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时期,出现一些小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部分媒体会乘机来恶意炒作,来做一些负面报道,为了让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们的项目建设能够顺利推进,让媒体更多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学会应对媒体是对我们每一个干部的基本要求。
二、当前媒体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媒体应对关系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在应对媒体方面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对媒体的了解。领导干部不知道媒体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也不知道媒体关心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对待媒体。我们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媒体应对是宣传部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这样的认识绝对是错误的。很多工作都是由职能部门在做,媒体来采访的问题,具体做事的职能部门非常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经过及造成的后果,但我们部分领导常常把采访的媒体推到宣传部;网上出现不实报道,相关职能部门不是主动站出来说明情况,而是请我们宣传部协调删帖,十分钟后,原帖删除了,但是已经有10多家网站转载,一个小时后,新的10个帖子被删了,但是又有100多家网站转载,你说能够删完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会应对媒体,很多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我们跟记者说的每一句话,不管是在饭桌上还是厕所里,只要你说过的话都有可能被做成标题,不管是媒体记者在采访中,还是在采访完了作为朋友又随便交谈的话,都有可能被做成大标题刊登出来。我们既不能把媒体当敌人,得罪了他,他会害你一辈子;也不能把媒体当亲人,什么都敢跟他说,他从来不会保密。
二是政府缺乏一大批对外说话的人。我们的领导干部都不愿意对外说话,尽管现在有新闻发言人但也都不愿意,为什么呢?不跟媒体说话,我们工作做得好该提升提升,该任职任职,但要是跟记者说错一句话,你的一切都可能因此而结束,所以大家都不去说。但是,同志们你们要清楚,我们都不说话,就会让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上了网络、上了报纸,以后我们处理起来就比较被动了。回想一下我们腾冲近几年来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得比较好的,没有其它杂音的,都是我们第一时间就说了该说的话。
三是提供给媒体的信息不足。媒体到一个地方采访,他最需要的是信息,比如:你们为什么这么做,你们怎么考虑的?你们做了以后什么效果?老百姓怎么看待的?但好多时候媒体来了,我们好多单位、好多干部不是给他们准备信息材料,而是安排好吃的、好玩的……信息不够也许你给他安排这些内容就会变成他的新闻,媒体到一个地方对吃的、住的要求都不高,最主要的是要给他们足够的信息。媒体到一个地方都是要带着东西走的,如果你给他的信息足够,他就会根据你的信息去进行报道;如果你给他的信息较少,他就会到处去找信息,哪怕是假信息也会被他写进文章当中去,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最不应该的就是什么信息都不给媒体,这时候媒体就会制造信息。
四是缺乏与媒体沟通、引导舆论的办法和技巧。因为没有应对媒体的办法和技巧,我们的好多干部平常都不愿见记者,能躲就躲,实在躲不了就只能胡说,要不就找个替罪羊。安徽阜阳县是很穷的一个县,他们县领导说穷不能穷在面子上,就盖一个跟美国国会一样的办公楼,盖了后被老百姓给告了,引起各方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扛着机器到了安徽,听说记者来了,一把手逃了、二把手藏起来了、三把手躲了,可媒体就是不走啊,必须要县领导出来说说你们为什么盖了这么一个楼,最后县委班子里一个
59岁半的老同志就当了“黄继光”了,怀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心去见了记者。记者的话筒对着他问“徽宅本来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是非常好的,为什么你们不保留这个传统的风格,却建了这么一个欧苏风情的办公楼呢?”他就说“我们为什么要建一个欧苏风情的办公楼呢?那是因为我们要怀念欧阳修和苏轼”。
三、媒体应对的基本方法
媒体来了,我们领导干部不用藏着躲着,就算事情是坏事,但我们自己说出来就是好事了,因为你把坏事说完剩下的就都是好事了。做好媒体应对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准备相关口径。什么是口径?就是要对记者说的话,这是要仔细斟酌、认真考虑的。口径遇到好事的时候可以锦上添花,成为媒体的标题语、导语或者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句;如果遇到坏事就可以做为防火墙,帮你化险为夷。面对同一个问题,多部门之间在口径上一定要统一,只有所有人对外说的话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媒体报道内容也是一样的,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出现,不然就会闹笑话。面对媒体,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口径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如果你是发言人,你可以忘了穿西装、忘了打领带、忘了拿名片、忘了戴眼镜、忘了拿钱包,什么都可以忘了,但是你手里或者心里必须有口径,因为他是你的法宝、是你的武器、是你的护身符。
(二)研究好三个问题
我们准备好了还不够,我们还得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是要研究原则和环节。什么是原则?原则就是事情发生了,说还是不说要上级领导研究决定。环节就是谁来说、怎么说?要领导来研究。谁来说?大事一把手说,小事谁都可以说。怎么说?如果遇到谣言四起的时候,一定要开大型发布会,将真相告之社会。在应对媒体时牢记“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下级说不如上级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
二是研究如何让媒体感兴趣。媒体来一个地方采访都是有目的性的,一般情况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只有他对你给他的东西感兴趣,他才会按照你的要求去报道。因此,我们在给媒体信息时重点要研究下面这五条:你给的核心信息媒体感不感兴趣?你给媒体的事实能不能打动大众?你给他的故事能不能吸引他?你给他的数字有没有支撑力?你是不是用很生动的语言给媒体做了标题?这些不研究是出不来的。研究好了这些问题以后,根据内容整理好提供给媒体,他工作起来就很方便,自然也不会再给你找别的麻烦。要学会用媒体语言,切忌用官话、套话等。
第三是要研究如何安全说话。面对媒体,我们一定要清楚哪些可以说,哪些必须说,哪些说了后会有什么问题?应该在什么时候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可说可不说的话最好就不说;一定要说,但是说了后可能会有风险的,要认真研究并制定预案;在突发事件或者有可能引来媒体炒作的事情出现时,要第一时间说,要把话说好、说准,掌握第一话语权非常重要。切忌出现
“你是为共产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我爸是李刚”等话语。
(三)把握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30秒原则。我们跟记者说话,要注意给他有限信息,不是什么话都给他,说多了就要出错,要实话实说不能全说。30秒原则就是要把你的核心信息整理成30秒的话,然后字斟句酌,句句都实话,不是大话空话套话,能吸引记者的30秒。我们看新闻联播,所有出镜的人同期没有能超过30秒的。2005年北京新闻办牵头办财富论坛,世界的500强都来了,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原本准备在天坛开幕,后来下大雨临时改到人民大会堂。开新闻发布会前十分钟收到临时变更地点的通知,这时怎么办呢?北京市外宣办主任王惠就想一定要让记者来一个准直播。准直播就是我说成什么样他就怎样播出,不让他篡改。只有自己先编辑好不给记者留下编辑的余地,才能准直播。所以,她利用了30秒原则,她这样说的“在财富论坛最后筹备情况之前,我先向大家通报一个新的情况”,说完以后停两分钟,意思是没开机的赶快开机,没准备好的赶紧准备好,她要开说了。然后她就开始说了“美方选择天坛作为财富论坛开幕式的用地,北京市经过多次考察研究,但是考虑到天气的原因我们也做了人民大会堂的积极预案,现在天气预
报显示16号下午有中到大雨,所以我们决定起用人民大会堂的预案。”当天所有参与报道的电视台都用了她的原话,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但是如果她说天坛是我国著名的名胜古迹,在800年前什么什么的,说成这样记者怎么用啊?如果30秒过了她还说“其实我们挺想用天坛的,因为我们已经为天坛的设计方案花了1000多万了,可这个雨来了,我们想花400万把云打掉,但气象专家说这个云太大了,覆盖了整个华北,就算把北京这块云打掉了,很快又聚集了,这400万就白花了,还是换地方吧。”这事是真的,她实话实说行吗?马上媒体就发现打云的事更有意思了,写出去以后受众更多,标题就叫“北京花400万买好天气,老天爷不给北京面子”,副标题是“北京在天坛花的一千多万筹备的一场会全被一场大雨冲光”。
第二个原则就是对待记者方法要得当,天下媒体一视同仁。我们对记者要尊重,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无论是胡总书记、温总理还是西方的总统、首相、官员,他们对媒体都是很谦和的,为什么?因为媒体面对的任何一个人不管地位有多高,跟他都是平起平坐的。所以,不能怒斥记者,不能去挑记者的毛病,不能去推搡记者,更不能关押记者,因为他们有权利对任何一个人进行采访,我们有一些领导干部以为自己是领导,对媒体记者不尊重,骂媒体、有的抢媒体的采访设备,结果都是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有的还因此落马,所以要善待媒体记者。另外给媒体安排吃、住、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该安排什么,不能够安排什么?能吃什么?能做什么?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思考。如果考虑得不认真,你给他安排的东西可能会变成他的新闻,因为安排不当,可能会给你和你的单位带来很多麻烦。
(四)四个具体方法
一要经常看舆论,他是怎么报道我的?怎么说的?我们看了以后就可能预测到问题。我要求外宣办的同志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看看,网络上、微博上对腾冲的报道有些什么,有没有不实的、负面的宣传报道,如果有就分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二要准备口径。知道了有可能要问的问题就赶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发生了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我们面对记者,统一口径后,要说清三件事:一是发生了什么;二是我们正在做什么;三是政府的态度是什么。
三是遇到棘手问题根据口径巧妙回答。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害怕,不管问什么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记者见你决不是为了来听你说什么,他一定设置很多问题来问你的,你要见记者主要是来借助他的渠道把信息传播出去,所以你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我有什么样的信息给记者,不管他问什么,我想的只是我传递什么。因此,这时候记者给你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像一个桥梁递到你手上了,你赶紧把你要说的话都说出去就是了,他怎么问你都说
“对,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什么”,就不回答他希望你回答的问题。
四是要注意防记者的陷阱和突然袭击。记者在见你之前肯定挖了好多陷阱,但是没关系,关键是要知道什么是陷阱,并且会躲开陷阱。还有些记者老是搞突然袭击,袭击一般有四种方法,一是电话采访,二是推门就进、进来就递上话筒采访,三是新闻发布会之后拦住突然发问,四是预约采访不按问题单上的问题提问。面对媒体的采访,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到我们腾冲采访的媒体去年有2850人次,今年1-5月已经突破2500人次。在我们的接待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从来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的人,如果他认真准备了采访起来效果非常好;但一些老手,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不用准备,采访起来就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等问题。接受采访前准备是一条不可颠覆的真理,所以我们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之前一定要想方设法进行准备,哪怕媒体已经在你办公室,你也要找一个理由准备一下。
(五)五个技巧
面对谣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召开新闻发布会,说出真相,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坏消息发生了,就要想方设法把这个坏消息挤压到最小化。坏事本身是一个扁气球,媒体一炒作就把气球吹起来了,我们政府要做的就是在气球上扎一针,如果在刚刚吹的时候,我们一扎坏消息就没了,你如果不说话,已经吹得很大再扎就没用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坏消息出来以后一定要说话,你不说话就认为是默认了。我们最怕的是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根本不知道,第二种情况是没有口径,第三种情况是超越自己权限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呢?
一是说自己的话。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王惠主任成功应对的例子。在北京奥运会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一名记者举手问“王女士,刚刚英国王子查尔斯抵制北京奥运会,对此请做出评价。”面对这样的情况,第一她不知道,第二没人给她口径,第三这不是她个人能回答的问题,这是外交部回答的问题。一百多个记者眼睁睁地看着她,她不说话不行。她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我没有听说英国王子查尔斯抵制北京奥运会,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北京奥运会不是北京人的奥运会,他是全世界人民的节日,不管是谁我认为都不应该抵制奥运会。”第二天媒体就把她的原话登出去了,查尔斯王子看到了马上对媒体说“我没有抵制奥运会,我只是从来不参加奥运会,今年我还是不参加,但是我同意北京奥组委发言人说的不应该抵制奥运会。”但是我们部分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时会说我代表XXXX。面对媒体,特别是对一些敏感话题,你就代表你自己,不要代表其他人,说自己的话。
二是他问具体的你说概括的,他问概括的你说具体的。我们还是说王惠主任的一个例子: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个记者问王惠主任“王女士,你们中国的记者说你们中国的食品有95%是不安全的,请你给予证实有多少不安全。”但她又不是质检总局的,根本不知道有多少食品安全多少不安全,再说就算知道她也不能说呀,那怎么办?她这样回答:
“记者先生你在中国生活了多少年了,你有家人在这里吗?”记者回答四年了,有。她继续问“那我想知道你和你的家人在这四年中有过因为食品的问题去看过医生吗?”记者说没有。“你听说你的朋友同事有吗?”记者也说没有。“我跟你一样,朋友没有,家人没有,我也没有听说过你说这中国的食品有95%是不安全的,这个数字可信吗?”记者耸耸肩,哄堂大笑,多巧妙的回答。
三是他问东你说西。王岐山副总理在非典的时候当北京市代市长,他任命当代市长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他“王市长,非典以来你们大面积组织新闻发布会,组织新闻采访,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开始?”王岐山副总理当时是北京市的代市长,怎么能回答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问题呢?他是这么回答的,“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为什么要组织采访,要组织新闻发布会呢?这是因为你们对我们太好了,你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给我们宣传报道,我们怎么能不组织发布会不带你们参观采访呢?所以以后我们还要大密度的组织新闻发布会,更多地安排你们参观采访。”回答完了,中国政治民主改革的问题让他给扔的一干二净。
四是要用感情,不然会让人家骂我们冷酷、没有人道。特别人命关天的事情一定要用感情,对人民生活要用感情,要表现出政府官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厚感情。比如巧家事件,官方给媒体的材料中的这么一句话
“死者家属情绪稳定”,这句话就没有感情,人都死了家人的情绪能够稳定吗?常人都无法理解,所以被媒体炒作也是正常。我们领导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场合,穿的衣服、面部表情都要注意,如果发生死人事故的时候,你接受媒体采访的时还面带微笑,或边说边笑,这就非常不恰当,媒体会说你冷酷无情。
五是要适当示弱,敢于认错。做错事要承认,不要怕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大家,只要你跟人说软话,记者也是人、受众也是人,都会理解的。面对媒体的采访,对于我们的一些工作失误,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把真实的东西说出来。
同志们,媒体应对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总结,希望大家努力学习、谨言慎行,牢记“勤学、善思、慎言、多省”这8个字,全面提高媒体应对能力,让媒体更好地为我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