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子》有感-甄博(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6:0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孔子》有感-甄博(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孔子》有感-甄博(本站推荐)》。

第一篇:读《孔子》有感-甄博(本站推荐)

今天我给大家讲孔子“仁”的思想。那么“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那么什么叫人格呢?人格就是人的道德性。孔子认为,人格应该高于身份,孔子当然很强调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强调证明,君臣上下这种等级是要讲的,但是这种等级不能概括人格,人格高于等级。那么人格的基础是什么呢?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那里是自我,人格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尽管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尽管现实中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是什么“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但是人格的培养仍然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人们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别人怎么不对,不要老是想客观,一切先看自己的主观。另外孔子的伟大还在于他能够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问题。

比如说在教学生时打破了国家的界限,各个诸侯国的学生我都教。为什么?因为在他的观念当中,他的道德意识是人类的意识,不是某一个家族的意识,所以这里反映出孔子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那么“仁”的第三个意识是人为贵意识。

人为贵这是儒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在儒家的一部书《礼记》里头就有这种说法,“人为天下之贵,”说人是什么?人是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人是天下最精华的部分。“仁”的第四个观念是人和意识,和,和合,人和,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中庸。那么中庸到底是什么呢?我倒觉得,中庸的意思很可能就是和,就是和睦。也就是我们现在党中央所提倡的叫什么?和谐地向前发展,所以和谐地向前发展,那么一方面每个人尽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找出自己最恰当的位置,就是在这个发展中,你觉得最恰当的位置是什么?一方面怎么样还要向前发展,和谐地向前发展。

所以我们说,这个中庸是一种高层次的境界,高层次的道德,所以我们说要做到它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个孝应该是我们中国最不陌生的道德了,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

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这个孝在卜辞里头,在最原始的文字,在卜辞里头,它的形状像什么呢?像一棵树,树上头枝繁叶茂,上头有枝叶,底下是根。你这个枝叶不管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但是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这个根,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当然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有黄帝,炎黄子孙。所以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那么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字出现了十七次。那么这个孝,很早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这个道德,不过,过去这个道德产生的时候,它还只是一种朴实的道德,自发的道德,用哲学的语言应该把它叫一种社会心理,它还不是一种思想体系,还不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朴实,朴素的,自发的一种信念,自然产生的。那么孔子对孝这个道德的贡献在哪儿呢?在于他把孝从一种自发的道德,自然的道德,一种无意识的道德,最后把它提炼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理论,一种思想,一种自觉的意识,这是孔子非常重要的贡献。它不再是自发的道德了,它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不再是一种朴素的东西了,是一种成体系的一种理论,他的贡献在于这儿。

儒家讲孝,并不是让人们守着一种狭隘的道德,孟子说过这种话,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对我们老人好,对我们家长辈好,那么由此,我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所以我们说,儒家孝的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德。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的规范。礼是有不同的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的时候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见到老人要表现出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见到残疾人的时候,见到病人的时候,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都是礼。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我们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孔子他很注重礼,他希望这个礼不能光停留在这个表面的形式,光表面上人们的语言,人们的眼神,人们的表情,人们的动作来遵循礼,不能光是表面的,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玩儿花架子,不能这样。礼应该真诚地表达人们的情感,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什么意思?就是仁就是仁义道德的仁,人要没有真正仁的情感,没有真正爱人的情感,你搞这些礼仪活动有什么用呢?那么你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爱人的情感,你即使演奏音乐,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衬托一种和谐的气氛,你演奏音乐又有什么用呢?你如果没有真正的爱人的情感,你搞礼乐活动有什么用呢?这些表面的礼仪,规章,礼仪规范有什么用呢,这些东西是要表达人的情感,你要不仁,没有爱人之心,你这些礼仪求动没用了,没有生命力了。

在人们印象中的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坚定地做着一件事,推行 “周礼”,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礼仪之邦,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孔子一举一动都讲究礼,很注重礼的形式,甚至于坐一张板凳、吃一块肉、挟一筷子菜都要讲究礼,现代人看孔子这样很迂腐。然而孔子又进一步认为礼不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还要表达出真正的情感,心诚才是礼的根本。虽然孔子的这种看法很具有人性化,但是在其身后还有很多人批判他。他们到底批判的是孔子“礼”的哪一方面呢?孔子所遵循的“礼”与传统的“礼”是一回事吗?

义这个概念我们在平常经常使用,和其他的一些词连用,比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经常使用,那么义在孔子这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需要给大家进行解释。那么孔子《论语》里头多次提到了义,比如他讲到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么义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我们先把义和仁进行比较,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最高的理念,最高的精神,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礼记》里还说过这种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这个“义”,就是我刚才要讲的道德、仁义、礼义这个“义”,“艺之分”这个“艺”是艺术的“艺”,文艺的“艺”,这个“艺”是不同的标准的意思。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是说正义的“义”,礼义的“义”,这个“义”呢,是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

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

况。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同。第二呢?根据所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我们可以看到,义呢,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的一种形式,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仁、义、礼,器物,在这些环节中,不能缺少义,如果缺少义的话,那么仁具体实现,通过器来实现,那么这个中间环节,就要被阻断,所以这是不能够被阻断的。义是中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篇: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定边县安边小学六年级(3)班

毕申慧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着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和进取,他常说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已形象地说出了他学习的刻苦。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他将教育普及平民,培养了许多出身平民的人才,被天下人宗为“圣人’。孔子的一’生是清贫的,他三岁时,父亲死了;十七岁时,母亲也过世。贫贱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他发奋学习的志向。有一次,他向鲁国的襄子学琴艺。孔子了十多天,还不调换,襄子让他换曲子,可孔子说:“我虽然已经熟悉了这支曲子,但还没有领悟它的技术。”又过了一段日子,襄子让他换,可孔子又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人物形象呢。”又过了几天,孔子停下不弹了说:“我感受到了这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是周文王,曲子叫《文王操》吧!”孔子的孜孜不倦,认真,刻苦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在你遇到难题时,请大家想一想孔子,孔子是多么伟大啊!让我们向孔子的事迹,跨大歩,一步一步为明天而奋斗!

第三篇: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上小学时,我背过《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我在家的行为准则。上中学,我背了《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曾经有怎样的经历?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与爸爸去图书馆,终于找到了《孔子》这本书。书中讲到:孔丘的父亲叔梁纥由于儿子脚有毛病,决定再去外求亲。他来到了颜大人的家中,打算与颜大人的女儿成亲,颜大人来到房间与女儿们商量,他的小女儿颜征十分敬重父亲,就答应了。叔梁纥成亲之后,却不见生子,他很是着急,他们决定去求抱子娘娘,让他们生个儿子,没过多久,颜征果然怀了孩子,过了十个月,在山洞中生下了孔丘。叔梁纥异常高兴,抱过孩子,大吃一惊,把孩子给了颜征,说道:“这孩子相貌丑陋,怪的吓人。”说罢,长叹短息起来。后来,他还将孔丘私自扔进山里,颜征不顾刚生完孩子的痛苦,跑进山里把孩子找了回来。渐渐的孔丘到了三岁,他聪慧过人,又活泼机灵。可就在这年十月,叔梁纥离开了人世。颜征对孔丘说:“孩子,娘是为你而活着的。”说罢,向曲阜城走去。在曼夫娘的帮助下,他们在曼夫娘家旁边住下了。曼夫经常带孔丘去教堂看祭祀,孔丘一回来就向妈妈问这问那,颜征看孔丘如此好学,就说:“孔丘,娘一天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要记住才行,好不好。”孔丘高兴地直拍手。一天中午,孔丘要求妈妈教他读书写字,颜征十分高兴,只用了半天的工夫就学会了200个生字。又爱上了《易》学,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成为了大学问家。可孔丘觉得依然不够,就驾起马车,来到了洛阳,找到了老子,用了半年的时间,终于学富一车,回到了家乡,并开了一家私塾,专门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陷入了沉思:孔丘虽然丑,可他却并不自卑,他依然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学;更勤奋;更加的聪慧,并且他还十分的谦虚,虽然他聪慧过人,还满腹经纶,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阳拜师学艺。他小时候妈妈虽然三十出头,却布满了鱼尾纹,他为了让妈妈省心,就三天不上学,在家里帮妈妈烧火,洗衣,做饭,到了晚上,还和妈妈一起编草鞋。颜征在他的帮助下果然气色好了很多。可想想自己,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就怨天尤人,不是说功课太难,就是说学习太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自己多付出一些,多努力一些,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说“他生活在社会、整治大**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是啊,遇到困难心生放弃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孔子的坚韧与持守。

第四篇:读孔子有感

读《孔子》有感

长寿校区五

(二)班金天范

《孔子》向我们介绍了孔子的一生,孔子并非生来就是圣人,他也有过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

孔子从一个呱呱坠地时头顶凹陷的丑小孩,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虽然有许多偶然因素,但是偶然中有必然,那就是孔子自身的勤奋好学。“吾十五而志于学”,在一个十五岁男孩子青春年少、最贪玩时期,他却在此时确立了自己的伟大志向,更是以行动向这个目标前进,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求教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使自己的知识日益丰富渊博。

向师襄子学琴一事,更让我深有感触。师襄子是鲁国很有名的乐官,孔子向他学琴,他在讲授了乐理知识后,教孔子怎样用指法音调去弹奏一首曲子,孔子认认真真地听讲,反反复复地练习,一连几天练习同一首曲子,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可以换新曲了”,孔子却说:“老师,曲调学会了,但奏曲技巧还未学好”。过了一阵子,师襄子又说:“技巧已学会了,可换新曲了”,孔子又说:“老师,我还没领会曲子的神韵,理解它表现出来的志趣呢”。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我听你奏曲,你已领会它的神韵志趣,可以学新曲了”,1孔子说:“我还没体会曲作者是谁,并想象他的为人风貌呢”。不久,孔子抬头仰望,若有所思地说:“此曲除了文王,还有谁能作得出来呢”!这一说,就连师襄子也为之一震,不禁对孔子大为佩服。我也在学钢琴,可常常有喜新厌旧之感,一首曲子稍微熟练了,便想换新曲,跟孔子的学习精神相比,真是汗颜,真要学习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钻研精神啊!

孔子还以“天行健,自强不息”为座右铭。虽然他官场失意,但仍然踌躇满志,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宣讲“仁”、“礼”。在周游列国路上,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吗!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应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地向着理想进发。

第五篇:读《孔子》有感

与你同在--读《孔子》有感

郝晓涛

你,孔子,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你家境相当贫寒。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你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种种原因,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你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你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你创建了一代老师的楷模。我崇敬你!

你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你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你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你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你的饮食观完整而自成系统,涉及到饮食原则、饮食礼仪、烹饪技术等方面,并为我国的古代饮食理论拓展了思维空间。可以看到圣人的你对健康与生命的尊重。你堂堂男子汉!

你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曾屡次受到君王的召见,与你讨论问题,受到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田地封给你。你是一代伟人!

62岁的你,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你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钦佩你!

你品性高洁。你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你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你只求维护道。你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我仰慕你!

你与弟子失散,独自站立在东门。有人告诉你的弟子,东门有个人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狗。弟子赶紧找回你,并将此话告诉你,你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你的豁达!

你生性正直善良。与人为善的你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你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你坚守做人的准则!仁是你反复探讨的命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爱有差等。你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你非常重视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你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你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你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你的学说在近现代以来的新发展是在中西文明碰撞交融条件下产生了新儒学。你的追求!

同你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礼施之于民。你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都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你的德治!

在人际交往中,你强调的是忠和恕。、“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在为人处世上,你提倡自爱和爱人。你对天命持谨慎态度,你更相信人自己的力量。你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切要看个人后天的努力。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祖先的你就具有如此深刻的生命智慧,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为之骄傲!

你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你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你自己不这样认为,“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你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你所不知道的东西,你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的虚心进取!

你亦有自己的情趣。你喜欢弹琴,《诗》三百篇皆“弦歌之”,儒家师徒喜爱琴瑟“弦歌不辍”的榜样,身为后世的文人士大夫所倾慕,使得琴乐的古老传统代代传习,不断发扬光大。你的高雅!

你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首创私塾,开创平民教育之先河。你是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你从文、行、忠、信四方面教学。学不厌、教不倦。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你的教诲。你教导学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经问题的解答,以及人与人相处所必备条件的阐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用之于身则身修,用之于家则家齐,用之于国则国治,用之于天下则天下平。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在处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上,你主张全民教育,人人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弟子入室后又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教学。你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学与思的关系方面,你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讲授与答疑的关系上,你的教学,采用大班授课与个别辅导答疑两种形式。在讲授中,你总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懂的事情,则轻易不下结论,宁肯存疑,这便是你在教学上一贯主张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原则。在授课时,不但做到了“诲人不倦”,而且也能毫无保留。你曾对学生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你的弟子代代相传,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教育家能和你相比。你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你是我的榜样!

回首一生,你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你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而你临川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你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你的人生境界之高!

你的一生坎坷,但你的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后世。在“道不行”和钟爱的弟子、儿子早逝的打击之下,身体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损害,72岁的你与世长辞。一颗璀璨的明珠坠落了。鲁君为之心痛;弟子为你守墓;人们为之奉祀。墓碑上书:“大成至圣文宣王”。我哀悼你!

被后世尊称为“万圣”、“万世师表”的你,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集中体现了你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你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你的思想及学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盛赞你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我崇拜你!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的文化圣人:曾几何时,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乐礼善学,尚中贵和”的主线就是以你为主的儒学精髓。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助火传。你和你的儒学又一次发出了合乎历史发展、合乎人类利益的时代声音。自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从此和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你是“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你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你而开;无你,则无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和儒学既保持着其仁爱、和谐的精神特质,又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以开放的姿态生发扩展,为世界文明形态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因你而骄傲!

人类伟大导师的你所设立的道德原则和进行的不懈努力直至今日仍无人超越。现在,为了我们自身,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生存条件,只有你倡议的伦理原则才能帮助我们这样做。你带来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古老的儒家思想将再一次受到审视、洗礼、发展和创新。在与其他不同思潮的交融中,共同创造出更适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文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历来崇尚的和谐,追求的和睦,坚持的和平,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里,这种民族精神必将在全人类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你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也将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新时代。盲目的批判你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你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你的时代到来了。你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你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你的影响延绵数千年至今!

你是东方的太阳、思想的长城,我从你的古语精华中获取社会人生的启示:为政治斗争提供制胜谋略,为生产经营提供取胜秘诀,为社会交往提供最佳方法……这是智慧的薪传、东方的经典、理想的管理!

你的号召力来自于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不衰的魅力,让人们切身地体会到了“仁”的精神并不只是被奉为经典的古训,更是可以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准则。让世人在巨大效应中汲取营养,“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旷世情怀,更展现了作为“仁”的一面的你。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形象,你在我心中的形象生动起来,你的欢笑、你的悲伤、你的斗争、你的挣扎、你的落寞和失意,你的黯然神伤或悲愤,我都为之唏嘘动容,被你朴实和诚恳的“人性”所深深感动!

我读懂了你两千年来为世人所撒下的串串珍珠。我俯身拾起,将它捧在手心,珍藏在内心。一抹笑意划过,我挺起胸膛,迈开脚步,昂首前进,自此,我得到了升华------在你的光辉照耀下,我将播种希望,收获硕果。一代师表千秋业,巍巍师魂万世传。一路上,我与你同在!

孔子的名言警句孔子说的话孔子语录

下载读《孔子》有感-甄博(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孔子》有感-甄博(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孔子处世之道》有感(范文)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刚进入社会的学子们,我们需要有作为,但有作为只是一个向征性的目标,只有走好其下的一步步才是关键,这就是要如何融入你的环境。否则会让自......

    读《孔子周游列国》有感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主要是讲孔子。相信大家都知道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出生在鲁国陬邑,三岁时,他父亲去世了。据说,孔子从小很爱礼节,读......

    读《孔子世家》有感大全

    孔圣人——读《孔子世家》有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孔子以一个凡人之躯,化为圣人。春秋。一个生食人肉茹毛饮血的时间段,野禽四奔,人畜无分,他们都有自己既定的命运,畜生幸福些......

    《读孔子言论有感》

    《读孔子言论有感》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以及他的《论语》享誉中外,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我们尤其引以为豪。孔子的言论在当今世界上之所以能流传千年大家......

    读《孔子游春》有感

    读《孔子游春》有感 读完《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的感受,深深地在我心里烙下了印。这篇文章主要内容讲的是孔子带着弟子们去游赏春景,面对这样迷人的景色,让孔子想到水,......

    读《孔子拜师》有感

    读《孔子拜师》有感 高枧小学三年级王叶菡 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一课,我读后感触很深。 孔子一大名师,知识渊博,还千里迢迢、风餐露宿,来到洛阳向老子拜师学习。使我自......

    读《孔子拜师》有感[全文5篇]

    读《孔子拜师》有感读《孔子拜师》有感1前几天,我们刚学完《孔子拜师》这一课,我对这篇课文很有感触。当我读第一段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孔子的谦虚好学,因为孔子三十岁时,已经是远......

    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亲爱的孔子老师,这个书名有点调皮,不过是些老故事吧。孔子何人?是历史上那个瘦弱耄耄、正襟危坐的老师。发黄的图画,太久的隔阂,两千多年来历史给予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