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

时间:2019-05-13 16:1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

第一篇: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

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吉祥字符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吉样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恐惧,以为是魔鬼侵人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藏族民间吉祥字符丰富多彩,并与藏

族的衣食住行融合在一起,其历史由来已久、方兴未艾。至于这种吉样字符的形成原因,则可以追溯到古代语言灵力信仰和语言巫术。

一、吉样“扎西德勒”字符

扎西德勒是藏文译音,其使用频率最高、泛围最广,是最具民族性格,成为了全国性的语言。扎西德勒即是吉祥字符,又是吉祥语;藏族吉祥语是藏族民间岁时交际风俗之一,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藏族地区。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浸透着吉祥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吉祥语;最常见的吉祥字符是扎西德勒,相见时要说一声扎西德勒,告别时也要相互道一声扎西德勒,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也并不感到遥远;扎西德勒是最美的话语,是最好的问候,是最真诚的祝愿!有一首藏族民歌中这样唱道:

当我们初次相识的时候,对你说一声扎西德勒!

当我们欢聚一堂的时候,对你说一声扎西德勒!

当我们分别相送的时候,对你说一声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是最美的话语,扎西德勒是最美的问候!

美好的歌声尽情地祝愿,扎西德勒!

前行的脚步不再会停留,扎西德勒!

天涯海角不再会遥远,幸福和平安伴随你左右,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吉祥字符是藏族民间在逢年过节、结婚祝寿、乔迁开张、饯行接风、等喜庆日子或隆重场合以及出征前、文献作品的末尾和书信往来上都要使用的,认为能给人们带来好运的字符。如过年时张贴用藏文书写的扎西德勒字符,在各种器物上刻上扎西德勒字符,以图吉利;印有扎西德勒藏文字符的哈达最为珍贵;在口头向对方祝扎西德勒,表达了藏族民众对平安、美好、富足生活的期望和祈求,并为节日庆典增添了喜庆气氛。吉祥字符除了常用的扎西德勒外,还有如:德勒素久尔几、扎西德勒彭松措(愿吉祥如意美满),阿妈巴卓工康桑(愿女主人健康长寿);登杜德哇涛巴学(愿岁岁平安吉利),朗央总久拥巴秀!(愿年年这样欢聚)等;扎西学,扎西学,扎西德勒彭松措巴学;治足治依岗,热哇秀继岗(即粮食满仓,牲畜满圈)等等,以祈求吉祥平安、富裕。

此外藏族还有一种吉样字符印章,刻有吉样字符的印章是指藏民族在长期的高原生活中,为了表达他们的心境而镌刻在金属或玉石上反映自我理想的一种古语印章,是用

于向人们祝愿吉样美好的印章。

二、吉样“六字真言”字符

只要我们一踏人藏区,就能在圣山圣湖、道路两旁的大小石头上看见刻有许许多多的六字真言。只要刻有六字真言的地方,人们就不会去采石,不会去伐木,不会去狩猎,不会去亵渎那里的一切,这里的生态得到了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字真言虽是宗教思想的产物,但被民间所采用为吉祥字符,则寓意太平吉祥,变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了。在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檐枋的彩画上,天花板图案上,门框上和大大小小法器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六个梵文或藏文的六字真言,这是藏传佛教最尊祟的咒语之一,读音为嗡、嘛、呢、叭、咪、吽。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莲花生大师认为,如果一个人经常诵念此真言,就可以救度自己。藏传佛教认为六字真言为一切万物的根源,人们反复念诵,可以消灾积德、功德圆满。对六字真言的诠释颇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藏传佛教经典记载,六字真言中的“嗡”表示佛部心,真言发语词。念“嗡”字时,自己的身、语、意三业要应于佛的身二语、意,与佛成为一体,除去无道生死之苦亨才能获得成就;它代表布施波罗密,以慈悲之心布施众生,总摄诸佛法身,恳请灌顶、加持。“嘛呢”,意为“如意宝或珍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它能满足一切愿望,除去阿修罗战争之苦与人道生老病死之苦,分别代表六度中的忍辱波罗密多和持戒小波罗密多。如说:“无有嗔患薄伽佛,天乐圆满受用身,恳请灌顶垂伽持;”“无有烦恼薄伽梵,三身顿成变化身,恳请灌顶垂伽持”。“叭咪”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它能除畜生道劳役之苦和饿鬼道饥渴之苦,分别代表禅定波罗密多和精进波罗密多。“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意谓只有依靠佛的为量,才能除诸苦,获得“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而成佛,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它能除地狱道寒热之苦,代表六度中的般若波罗密多。藏传佛教把这六个字看作是经典的根源,主张信徒循环往

复持诵思维,念念不忘,认为这样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可以解脱。

(二)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师索南坚赞在《六字明功德颂》中记载:“嗡”能消除天界生死苦,“嘛”能消除非天斗争苦,“呢”能消除人间生老病死苦,“叭”能消除畜生役使苦,“咪”能消除饿鬼饥渴苦,“吽”能消除冷热地狱苦。诸佛密乘咒,诸法集精英,众生现祥瑞,灌顶六字明,诸佛心灌顶,今当与汝授,诸佛皆集会,灌顶明王咒。“嗡”施到彼岸,无悭世至尊,诸佛集法身,乞加持灌顶!“嘛”忍到彼岸,无怒世至尊,大乐受用身,乞加持灌顶!“呢”戒到彼岸,无垢世至尊,三身成化身,乞加持灌顶!“叭”定到彼岸,无乱世至尊,所知一切身,乞加持灌顶!“咪”勤到彼岸,无懈世至尊,智慈普利语,乞加持灌顶!“吽”慧到彼岸,集事世至尊,威力总摄意,乞加持灌顶!法语六字金刚声,诸佛如来皆加持,法藏精要至无上,乞求灌顶并加持。

(三)在《藏语系佛教念诵集》云:“嗡”具五智慧,“嘛”遍一切慈,“呢”引导六众,“叭”息一切苦,“咪”梵众苦厄,“吽”聚诸功德。六字被加持,雪城众有情,愿往解脱道!诸佛悉

加持,最精密要藏,福利来源处,成就的根本,往生善趣阶,禁闭恶趣门。

(四),松赞干布在《嘛呢教言集》中,阐述了六字真言的多种修持方法和深刻含义。说六字真言中的六字代表度脱六道众生,破除六种烦恼,修六般若行,获得六种佛身,生出六种智慧等。

(五)广泛流传于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系直接由密教而来。六字真言原是在印度的一句祷祝词,被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继承下来,便为密教所吸取。作为密教的诵咒,辗转流播,其古意渐渐为人淡忘。六字真言的首尾“嗡”、“吽”两字为虚词,中间的嘛呢、叭咪为实词。梵文原音读为“嗡、嘛呢、叭咪、吽!”在印度古文化中具有“神圣”和“吉祥”的意思。“嘛呢”汉译“摩尼”,梵文原意为“宝珠”;“叭、咪”意为“红莲花”。由此、我们将六字真言按梵文原意汉译为“神圣呵!红莲花上的宝珠,吉祥!”。还认为藏传佛教文化中,不仅引进了印度密教的六字真言,同时也引进了密教的“红莲花上的宝珠”图案,其形象很生动,往往作为佛堂的壁画装饰。还对“红莲花上的宝珠”图案的造型,内容及象征惫义作了独特的研究。也有认为六字真言象征“具足佛身,佛智的观世音关照”。

藏传佛教信徒们常念六字真言,恰如内地佛教徒常念“无阿弥陀佛”。在藏区,六字真言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念的地步。不少人在六字真言的诵颂中降生,并伴随一生,最后又在六字真言的诵颂中离世。六字真言几乎伴随着广大信教僧俗的悠悠人生,在藏区必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六字真言的字迹,六字真言印于经幡,飘扬在高山峻岭,江河湖畔和牧帐及屋顶,路旁“嘛呢”堆的石头上刻的也是六字真言,山崖上铭刻着六字真言,日积月累形成壮观的高原嘛呢石刻,成为高原靓丽的奇观。在藏传佛教寺院佛堂佛殿的四周都有无数个内装六字真言的嘛呢转轮,有些藏家百姓门道两侧排列看嘛呢经轮,小到信徒们手里章的转经筒上刻的也是六字真言,大到一间房子大小的转经轮上刻的也是六字真言。千百年来,六字真言是人们祈求幸福的祷词,藏族僧俗用此简短的真言,祈求幸播,驱逐烦恼,净化心灵。藏传佛教徒对六字真言尊祟之深厚,信仰之虔诚,非同寻

常。

普通世俗百姓和信教徒相信,转一次“嘛呢轮”就相当于念了一遍六字真言。在一个大的转经筒里,也须印有数百方条六字真言。常念它可以免入地狱遭受六道轮回之苦,死后才能升入天堂“极乐世界”。他们虔诚的颂念这六字真言,并相信这六个字符会产生一种神力、会赐给人好运。咒语是建立在声音的力量之上的,认为声音会产生力量,它必

会变微粒,进而产生或摧毁一些事物。正如在高山圣湖边,你粗暴的吼声会招致暴雨,冰雹的惩罚一样灵验。因此藏族世俗信徒成年累月的念诵六字真言。

三、吉样“卐”字符

“卐”字符,藏语称为“雍仲”或“雍仲拉曲”。“卐”有单图、也有连图;形状有左旋“卐”,也有右旋“卐”。过去“卐”字符有两种写法、两种含义。用在佛像上的标志是左旋转“卍”。据《辞源》载:、“卍”本不是文字,而是佛教如来胸前的符号。意思是吉样幸福。“卍”又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此标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后来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等都曾使用。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载:“卐”(wan万)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

太阳或火的象征。“卐”字在梵文中作sri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样之所集‟。

华严经(八十卷本)入法界品中载:“胸标雍仲字,周长寿二年,权制此文,意之万,谓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又载“卍”果名,又称万寿果。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十三广东诸果“雍仲”

果,果作“卍”字形,画甚方正,蒂在字中不可见,生食香甘,一名蓬松子。

佛家认为“卐”是释迦牟尼胸部所呈现的“瑞相”,意为“吉祥万德”或“万德吉祥”的标志。古时译为“吉样云海相”,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指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吉样云海相”

或“吉祥的云相”的胸部吉祥标志。

“吉祥的云相”,即现在大海与天之间的吉祥象征。中国佛教对“卐”的释翻不一致;如北魏时期较早的一部经书,把“卐”译成“万”字,到了唐朝的玄奘等人则又译成“德”字,武则

天再次把它定为“万”宇,在我国民间通常称其为“万字纹”。但在定法上始终是左旋“卍”,而不是右旋的“卐”。

有人认为“卐”字符最早产生于印度和欧洲,是公元4世纪随着佛教的东进才传入中国的,属“泊来品”。也有人主张“卐”字符最早产生于我国古代羌族。

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甘、青地区的先民们制造的陶器上已有“卐”字符,足见“卐”字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符号。如青海乐都柳湾的彩陶上亦有“卐”字符,广东、内蒙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类似符号;而佛教在4世纪即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近年来,在西藏、青海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古代岩画地点,岩画除动物、太阳、吉祥图外,还发现有岩画“卐”字符(如西藏阿里日土县发现的日土岩画“卍”演变序列图)。从5o年代以来,在西藏及边缘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据鉴测,至少5万年

以前青藏高原已有人类定居。

“卐”字符从远古至现在之所以没有因岁月的变迁所湮没,表明它并非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而是有其特殊的思想内涵。故有人认为“卐”字符是吐蕃人最早的一种文字地理

符号。

“卐”字符原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是原始苯教理论化后的主要流派。在原始社会,不论是巫术,还是原始宗教,代表着一个部落或民族的全部文化。“卐”字符在漫长的历史嬗变中,作为已被神化并带有宗教意义的符号,总是代表人们的一种宗教观念,进而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那么“卐”字符这一富有神秘色彩的符号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藏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作为一种传播原始宗教意义的媒介,有其充当记录工具的社会功能。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趋向于文明,“卐”字符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

《藏汉大辞典》载:“卐”有两重意义:一为苯教教义,是苯教教徽。二为坚固,永恒不变。据《西藏王统记》载: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曾与苯教发生激烈冲突,甚至斗争,当势力强大的佛教徒围攻苯教城堡时,苯教徒于城堡四角画“卐”字符以鼓舞士气,“画方格”以抚平民。可见这里的“卐”字符是一种以苯教为中心的坚固不可摧的攘解灾害、作法驱疫的巫术。运用这种模态符号施法,让无生命的自然界由“静”变“动”,使苯教永存常在。“宗教往往利用艺术,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像”。“宗教需要把神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可以感知的物质现象,以便让群众更好地感到神确实存在,从而让宗教情感有投射的具体对象”。所以,“卐”字符曾作为苯教的教徽,具有巫术的功能作用。

俄国文学家墨山宁诺夫说:“原始文字几乎只用于图腾和魔力进行交际。”“卐”最初是脱胎于吐蕃人“同类相生”的交感巫术思想之中,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抵御外来灾祸、以人为力量支配自然的法术。换言之,“卐”从一开始便带有巫术性质,并在吐蕃人固守古老的巫术迷信的特殊情况下得以流传。诚然,为适应新宗教的需要,亦吸收了新的思想因素,从而得到发展。但不论怎样发展,它的巫术性质,即护身驱邪、逢凶化吉、避祸防疫的护符功能没有发生变化。譬如,藏族将“卐”字符作为家庭护符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有的把印有“卐”字符的布条系在院子或大门顶的“达却”上,有的将这个符号刻在砖石上。据老人们说这样可以避邪驱鬼。可见“卐”字符的巫术性至今依旧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其以

一种规范的形式左右粉人们的思想。

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青藏高原后;对苯教进行了教义上的渗透和影响,甚至引起了两派之间的对立。诚然,苯教与佛教在某些方面也有接近之处。例如,苯教视世界为若干方格组成,每个方格象征一个部落,方格又分三层,依次代表天、地上、地下,分别为苯教之神、人、魔鬼所居。这些观念与佛教的“轮回”观念基本一致。我们知道,佛教教义中吸收了很多婆罗门的教义,如灵魂不灭、业报及因果轮回等。认为众生从无始末,即生死轮转,灵魂本身永远不会消灭。正因为佛、苯两大教派在教义上的共同性,使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同苯教争执、排斥,另一方面又同苯教整合,吸收苯教的许多成份,这样,作为苯教教徽的“卐”字符,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为佛教所接收。从形式上看,苯教的“卐”字符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左旋型,而佛教的“卍”字符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右旋型。并通过改变形态的手段将苯教的许多教义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进而形成藏传佛教。“卐”字符也随之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护符象征符号得以保存下来。

“卐”字符在各个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范围、场地和用量上,给予其由简到繁、由单到双、由方变长、由方变圆、方圆结合的不断变化的图形纹样,从而丰富和美

化了人们的生活。如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常把“卐”字符作为建筑物、艺术品的装饰。

以“卐”字符做为建筑物的装潢,带有一种浓厚的审美情趣。如: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上刻有“卐”字符;院墙、院子内外铺的石头上、花园的方砖上也刻有“卐”

字符;民间四合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卐”或者“卐”字符的变体,即“富贵不断头”。其形状有圆形的、方型的、有单、有双,在墙裙、板壁上画有富贵不断头的纹样。

在甘青民间刺绣、针织艺术品中,“卐”字符及其变体运用极广。它的纹路变化、气势、气派、韵味、神情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如:藏族妇女头面上佩带的辫筒、腰间挂的荷包等,绣有“卐”字特及其变体,衣服、腰带、袖口、领子上、鞋邦上、袜垫子上、袜留根等处亦绣有“卐”的变体。民间的栽绒毯子、马褥子、挂毯等的边子及四角多

为“卐”头面上变体图案。

“卐”字符最初人们把它看成太阳或圣火的象征,是从太阳图演变而来的。在“卐”字符尚未规范之前,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不同的旋转方向。太阳和“卐”字符的出现,表明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人们把“卐”字符解释为太阳永恒或永恒的太阳之意。后来,发展演变、引伸为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祥符

号。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浓厚的宗教特色,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审美成分越来越浓,许多宗教意蕴的器具、图案、花纹渐渐演变成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了。“卐”字符是传统的吉祥字符,此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街接,形成的纹图,称“万字锦”、“长脚断字”。由“卐”字符组成的吉祥图案,如“万年如意”、“万代长春”,象征幸福

永存。

太阳神是藏族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卐”字符是代表太阳的符号。宗教图案“卐”字符在妇女服饰上的运用十分明显。它在藏族妇女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征,视为吉祥之物。逢年过节,妇女们总要在自家门口,用白石灰画上一个大大的“卐”字符,以示来年吉祥如意,有些地方的藏族妇女,还喜欢把“卐”字符绣在衣服的背部。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免除天灾人祸,如果是哪位妇女的逢本命年,那就更不会忘记在背上绣“卐”字符,以祈求菩萨保佑本命年平平安安。现代藏北妇女的一种头饰叫“滚多”,是由白色小海螺串联而

成的,上面也有用红珊瑚串成的“卐”字符纹样。

“卐”字符在婚礼上呈现出宗教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交融。青海湟源日月乡居住的藏民有一种习惯,他们娶亲时,婆家将羊皮铺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绘制“卐”字符,新娘进门时,脚踏在“卐”字符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阴阳相配、鱼水共欢、吉样如意、坚固永久”之意。在甘孜藏区的婚礼上,新郎新娘或坐或跪在藏毯中央用青稞或麦子拼成的“卐”

字符上听“赞婚礼”等。

明清时期的藏族武士装,下身为狍皮白皮裤,膝盖部有一圆布,上饰“卐”字符。在旧西藏凡是喇嘛转世、新政府官员上任时,要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仪式中必设宝座,并在宝座上用青稞或麦子拼成“卐”字符,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常在的符号,灵童或新官员就坐在上面。“卐”字符在寺院、民居、服装、节日、婚礼、建筑物、节庆、帐篷、卡垫、碗边、地上或墙壁等上广泛应用。

四、吉样“十 ”字符

“十”字符藏语称“嘉章”,是藏语rgya-grma的译音。如十字形、十字架、交叉金刚杵等。“十”字符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世界各国的各民族中都曾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着“十”字符;在我国现代藏族的建筑、家具、服装、器物等装饰上,均使用着各种形式的“十”字符。“十”字符出现很早,并在世界不少民族中都曾运用过。可见,世界各民族之间文化

交流源远流长。如今,在有的民族中已经消失,有的民族却仍旧使用着“十”字符,成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据在西藏山南地区昌果沟考古发现大量陶片(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陶器纹饰除了有网纹、弦纹、短线纹、圆圈纹、圆点纹、人字纹等外,还有许多“十”字纹。难怪至今在西

藏山南地区的借馗中“十”字符是图案纹样中的主体,该地区氆氇为全藏区最著名。由此可见,西藏山南地区应是藏族“十”字符的发源地之一。

虽然象征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但他们毕竟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自己的特殊离意,因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特别是许多宗教派别与传统文化习俗,均使用大量的象征

物或象征意象来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与祟奉的对象,这就使得象征开始被他们分门别类地归入了各自的系统,便于人们按系统单独查找。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共布里希在研究了西方传统中“十”字符的各种表现后指出:“这种象征符号的历史之所以特别具有启发性,原因就在于人们相信十字符号的力盆前以抵挡邪恶;快速画十字的手势可以驱赶恶魔,用粉笔草草写个十字也有这样的功效。”“我们这里又可以看到,在创造某种传统的过程中,是有许多的动机汇集在一起而起作用于的。在一本书的封面上,或在教堂的门上设计个十字形无疑是为了表示要得到神的保护,也表示这本书或这个地方是神圣的。”他的这个结论也适用于对藏族建筑、器具、服饰等

上运用的“十”字符的释义。

“十”字符在西藏山南地区的氆氇中是图案纹的主体。氆氇在元明时期就已经闻名于世,藏族在氆氇上常织有十字纹,氆氇是藏族传统的面料,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可制作服装、坐垫等生活用品。藏族喜欢以有“十”字符的彩色氆氇装饰坐垫、靴子和藏袍的领口、襟边等,民间设计家们按递增规律,将“十”字符组织起来,用色条将其分成单元,衬以底色,并以各种色彩装饰形成了美丽的图案。在门巴族和珞巴族的袍、靴上,也常常可以见到“十”字符图样。

氆氇是藏族妇女用优质羊毛捻线,用腰机或脚踏分经纺织成的羊毛料子,面窄、较厚,宽七、八寸,长约三十六尺。质地细密柔软,具有保温、隔潮、结实耐用的优点。“十”字氆氇是用白色或底色在面料需要的部位,按照一定的规格用线扎结成“十”字符,然后染色、晾干,把线结拆去,显示斑纹。这种缬染的花,因为边缘受染液渗润,都有自然

形成的色晕,显得既稳重又豪放。

此外,在藏族建筑的木雕、家具装饰图案等中,常运用“十”字符或“十”字变体纹样。藏族用“十”字符做各类装饰,它的寓意可以说是由多种动机汇集在一起的。它可能是为了求得佛祖的保佑,可能是为了避邪,也可能是由于审美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以“十”字符纹样为美,相沿成习,便作为装饰。藏族人认为“十”字符纹样象征着“慈善”、“爱抚”、“与人为善”的吉祥含意,用它配置起来的“十”字符连续图案,更有和蔼可亲的感觉。

藏族**在佛事活动中手持的一种法器,藏语称为“多吉加樟”,汉语叫“十字金刚杵”,它象征坚不可摧、所向无敌。有多种形状的十字金刚杵,此物既有实物,也有用图纹。

五、吉样“寿”字符

藏族将各种形状的“寿”字符用来作为服装、帐篷、地毯、座垫、器具、建筑、门帘等装饰图纹,并常作为柱套,柱套是用彩色布料按图案的形状剪贴缝制在白布上,主要起保护和装饰木柱的作用。汉族的“寿”字本身便有长寿吉祥之意,因此寿字各种写法与形状也独自作为吉样纹祥与众不同;汉族的吉祥字符是宋代名人王安石创造的,原因是他在洞房花烛夜,又遇金榜题名时,于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挥毫连续写了两个大大的喜字,以宣泄他胸中喜上加喜的心情。从此“双喜”字便成为喜庆,尤其是婚嫁的吉祥符瑞。从此之后,文人墨客便在“寿”、“福”等字上大做文章,以至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百寿图”、“福寿双全”、“百福图”、“长寿字”、“团寿字”、“五福捧寿”等以汉字为基础的吉样符图。虽然藏族的“寿”字符形状各异,有其鲜明的藏民族自身特色,但可以看出,藏族借鉴了汉族的吉祥字符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汉藏文化相互交

流和吸收。

此外还有如下字符:(l)改变财运符等。防不幸符(预防家庭不幸符):在白色的纸上竹笔写满护符文字,一式两份,待墨干后烧成灰,用少许清酒调和起来,然后用纸包起放入口袋内,并依图中手势画三个圈方可生效。实际此举只是起心理调节作用罢了。(2)防误解符(消除误解符):此符画在纸上,然后用青、红、黄、白、黑五色丝线依次向右缠绕在该符之上,放在绢袋中,每天贴身带在身上,据说便可将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驭赶得烟消云散。(3)招财符:改变财运不过瘾,不如直接招财来得痛快。这幅招财符系现代人

用古梵文创制。(4)改变财运符:发不了财,归结为财运不好。世人俗念如此,因而就有了改变财运符。此符为了佛教徒所创,用的是梵文字符和手势。

综上所述,藏民族的吉样字符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已经融入到藏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发和利用好这些吉祥字符,对地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拉都,康定民族师专藏语文系副教授

第二篇:传统吉祥寓意

龙:是动物的神,能兴云布雨,利益万物,顺风得利。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象征,曾被历代皇室御用,现民间视作神圣、吉祥、吉庆之物。与凤一起寓意龙凤呈祥。

凤:祥瑞的化身,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凤朝阳。百鸟之首,象征美好和平,被作为皇室最高女性的代表,与龙相配,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貔貅:招财进宝的祥兽,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是金银财宝,金银财宝只进不出。故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金蟾:蟾与钱谐音,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据说是龙王的公主,它会吐钱,三足灵兽,古人认为可以致富,是旺财瑞兽。

麒麟:瑞兽,只在太平盛世出现。是仁慈和祥的象征,又有“麒麟送子”之说,寓意麒麟送来童子必定是贤良之臣。

仙鹤:寓意延年益寿。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与鹿和梧桐寓意鹤鹿同春。

神龟:为长寿象征,祝人长寿健康,有龟龄鹤寿之说。平安龟或长寿龟。与鹤一起寓意龟鹤同寿。带角神龟即长寿龟。

玄武:玄武是龟和蛇的合体。“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玄武主招财,自古以来都被作为守护神。

勇狮:表示勇敢,两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一大一小狮子寓意太师少师,意即位高权重。

猛虎:比喻威武勇猛,显示一种实力。

螭龙: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又叫螭虎或草龙。螭虎在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极为善变,能驱邪避灾; 寓意美好,吉祥。

灵猴:聪明伶俐,也是封侯(猴)做官之意。与马一起寓意马上封侯。与印一起寓意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寓意辈辈封侯猴。

鲤鱼: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龙头鱼寓意高升。

金鱼:寓“余”,表示富裕,吉庆和幸运。寓意金玉满堂。

鲶鱼:年年有余。

驯鹿:是长寿的仙兽,常与仙鹤和寿星一起保护灵芝仙草,寓“禄”,表示长寿和繁荣昌盛。福禄之意。与官人一起寓意加官受禄。

鹦鹉:是鸟类里寿命最长的长寿鸟。也叫英明神武。

瑞兽:与蝙蝠、铜钱、喜鹊一起寓意福禄寿喜。

天鹅:由于天鹅的羽色洁白,体态优美,叫声动人,行为忠诚,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白色的天鹅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

喜鹊:表示日日见喜。喜鹊面前有古钱,“喜在眼前”;喜鹊和三个桂圆,喜报三元”;天上喜鹊,地下獾,“欢天喜地”;两只喜鹊寓意双喜临门;和豹子一起寓意报喜; 喜鹊和莲在一起寓意喜得连科。

蝙蝠:寓意福到和福气。五个福和寿字或寿桃,寓意五福献寿。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浪一起寓意福如东海。与天官一起寓意天官赐福。鹌鹑:平安如意。和菊花、落叶一起寓意安居乐业。

龙鱼:龙头鱼身,是鲤鱼喜得龙珠而变成,鱼化龙-蜕变。

壁虎:必得幸福。

蜥蜴:今非昔比。

蜘蛛:其八只大足踏进八方,知足者常乐也,寓意知足常乐。

蝴蝶:破蛹而出,诞生崭新的生命,寓意不朽。

双欢:雕两只首尾相连的獾(欢)。獾:寓意欢欢喜喜。

甲虫:富甲天下。

大象:寓意吉祥或喜象。与瓶一起寓意太平有象。

雄鸡:吉祥如意,常带五只小鸡寓意五子登科或教五子。

鹭鸶:羽色绚丽,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象征夫妻恩爱,永不分离。寓意一路平安,与莲在一起寓意一路连科。

螃蟹:富甲天下或横行天下。

鳌:是传说大海中的龙头大龟,仙鹤站在鳌身上,寓独占鳌头,表示科举成功。蝉:再生,一鸣惊人。知了,寓意知道了,读书一听就会,功课进步。熊:与鹰一起寓意英雄斗志。

虾:弯弯顺。

鼠:机巧聪敏,仁慈乐观,配有金钱图案,为金钱鼠,象征富贵发财的属鼠人。牛:勤劳致富,购股票有牛市的寓意,佩带参与的人能赚钱。

兔:人人喜爱的动物,温雅美丽。

蛇:代表小龙,佩带能顺风得利,有君子之德。

马:寓意有,马上发财,马到功成,马上封侯,马上平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话报平安)。

羊:因羊与祥和阳谐音,寓意吉祥和三羊开泰,吉运之兆。

鸡:因鸡与吉谐音,寓意大吉大利;翠雕锦鸡,即寓意锦绣前程之意。狗:做事敏捷、忠诚、有吉祥狗、富贵狗、欢喜狗的说法。

猪:小猪天生就是富贵命,胖嘟嘟的,富态十足。

其他类:

帆船:佩带翡翠玉船,意喻事业一帆风顺,顺顺利利,能得大利。

八卦:八卦有占吉凶,知万象的功能,民间常用来做避邪之物。佩带翡翠八卦,能避邪挡灾。

钥匙:匙与时同音,即时来运转。佩带翡翠玉匙,寓意能转好运。

平安扣:平平安安。

十字架:上帝祝福。

路路通:各路畅通。

数钱:常用常用鼠和铜钱一起造型表示。

宝瓶:或花瓶,寓意平安。与鹌鹑和如意在一起寓意平安如意;与钟铃一起寓意众生平安。

风筝:寓意青云直上或春风得意。

长命锁:祝愿孩子平安,聪明伶俐;而翡翠玉锁更能体现这种美好的愿望。平升三级:花瓶中插三只戟。又有吉庆有余之意。

官上加官:鸡冠花上站蝈蝈或雄鸡和鸡冠花。

指日高升:鹤高飞日出或官人指太阳。

连中三元:常用荔枝、桂圆、核桃表示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状元及第:常以童子骑龙图表示。

合和二仙: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两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相处和睦。谷钉纹:青铜器和古玉器常用的纹饰,寓意五谷丰登、生活富足。

百鸟图:寓意百鸟朝凤。

花好月圆:花和月亮。

福寿双全:蝙蝠象征“福”,寿桃象征“寿”,两枚古钱象征“双全”。

福在眼前:雕蝙蝠(福)、金钱(前),好运将至。

欢天喜地:獾子和喜鹊。欢欢喜喜-形状似小熊的獾、猪与喜鹊,表示开心与笑口常开。

麒麟献书:孔子救麒麟得天书、努力学习终成圣人。

苍龙教子:一大一小两条龙或鲤鱼跳龙门、龙头鱼等皆为此意。

枯木逢春:玉石雕刻成朽木和新芽。

鱼跃龙门:湍急的水流鱼儿逆流而上,眼看龙门近在咫尺,谓“通过考验,身价百倍”。

马上封侯:雕一马(马)一猴(侯)。小猴儿坐在马背上,状似得意,表示“出将入相”不远矣。

孔雀:富贵堂皇、吉祥如意

第三篇:传统吉祥纹样现代园林设计论文

一、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与情感

现代园林设计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意识,突破了传统构建模式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现代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园林环境空间及设施更为人性化,即方便、简洁、适用、美观,对土地资源的应用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在有限的地域内创造出更为理想的空间环境以满足现代人休闲、放松、娱乐等多方面的要求。园林中雕塑、凉亭、景墙、景窗、台阶、小路以及园灯、园椅、指示牌,果皮箱等,经过设计师对其造型精心构思、设计、加工,在符合园林景观特定功能需求的同时,为园林意境美及诗情画意的营造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其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审美取向往往是从这些细节上体现出来的。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主要从造型形式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体现出来。造型形式是外观的如形体、图案、装饰花纹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内涵意义则是本质的、情感与精神层面的,是可感而不可见的。在应用上既要借鉴其传统吉祥纹样源于外部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又要吸收传承其内在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传统吉祥纹样之所以能为设计师们创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给予极大的启示,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吉祥图纹样和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所共有的情感理念和人文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美学中永恒的文化现象。传统吉祥纹样造型形式的重要特征是将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以及生活器物等注入人的理念与想象并赋予其生动深刻的含义。如龙不仅代表帝王也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凤象征幸福、祥和与美丽;蝙蝠象征幸福;鸳鸯象征忠贞的爱情等;牡丹象征荣华富贵;松柏象征常青永驻;竹象征高风亮节等等。这些纹样借物抒情,表达了人的内心情感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和理想意境。由此可见,以形表意、以物传情正是传统吉祥纹样艺术的精髓所在。

这种吉祥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激发着设计师们的创作灵感。在吉祥纹样中,龙和凤深受人们的喜爱,运用极为广泛。事实上,自然界并非真实存在的龙和凤,却从古至今一直活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民族的象征。龙凤图形仍然是当代园林设计师们钟爱的图形纹样。坐落在南京百家湖风景区的雕塑,是在传统吉祥纹样凤凰的基础上创新、演变而来的,它由三只凤凰造型组构成一个立体球形状,其造型浑厚、简洁,既吸收了汉代漆器纹样的流畅与活泼,又吸收了青铜器纹样的安定与庄重,色彩则是传统的中国红,应用当代的科技复合材料构筑而成,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整个雕塑时尚、大方、古朴、典雅,在给景区带来了美感的同时也传达出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与观赏者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龙凤吉祥纹样在当代园林设计中成功应用的实例举不胜举,不仅是雕塑,在园林柱体、花坛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吉祥图形中回旋纹有其特殊的意涵,展现了一种互相契合、互相平衡、如影相随、缺一不可的形式美。这种独特的造型成就了许许多多的中华民族图案。这种一正一反、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的形式组合生动优美,极受人们喜爱。这种纹样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理解、认识、想象,表达出了一定的哲理、意念、信仰。众所周知,太极图是典型的回旋纹构成,黑白回旋,虚实相生,互为依存形成一个圆形,形象化地表达了天道自然生生不息、阴阳轮转的哲理。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但人们对祥和如意的美好事物的向往的心理是永恒的。任何时代人们都有着对其现世生活与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及向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是受客观社会影响与对生活的体验而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正是处于这个时代艺术创造者所探索与寻求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此才产生出了富于激情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我们从花坛、雕塑设计中感到这种回旋相互契合的造型中蕴藏着和谐与生机。设计巧妙地应用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在其造型上加以拓展和创造,使花坛、景观雕塑等呈现出了既有东方文化的意境之美,又有时代特征的视觉形象。尽管这些造型与传统的太极图形已全然不同,但那种回旋的韵味依然存在,其精神依然存在。园林设计有多元化的选择,设计理念及造型观的不同反映出设计师不同的审美取向及风格,但其共同的追求是将美及情感因素与特定的物象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对形态作出取舍、强化、最终以特定的工艺来呈现。情感是一切艺术创造、创新之起点,只有赋予情感作品才有感染力,是情感的纽带使创作者和观赏者心灵上达成沟通,没有情感注入的设计是苍白乏味的,更谈不上魅力及生命力。

二、传统吉祥纹样的应用与寓意

中国结是最具典型性的吉祥纹样造型,是由传统吉祥图形“盘长”演变而来。“盘长”由一根线从始至终连接、穿插、循环不断,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一直将“盘长”作为永恒、持久、心物合一的象征,因此受到人们极度喜爱。这种特有的形式与内涵给予了当代园林设计师们极大的启示,激发其创造发展出了寓意深刻而又生动的时代作品。我们从(图6、78)园林装置实例中看到到现代设计对吉祥纹样“盘长”的应用更注重的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在以“盘长”为基本型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其造型概括、提炼,设计出了既富于时代特征,又体现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同时也传达着吉祥寓意——延绵不断、天长地久、幸福祥和之景象的园林装置作品。这些作品应用现代工艺及现代材料制作而成,放置在园林景观的大环境之中构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显得美观、时尚、典雅、大方。“盘长”从结构上看它采用了对称形式,摒弃了透视、立体、空间的变化,以平面化效果而呈现,使形态完全集中在自身组织结构的变化上形式语言直观、明了,但又意味深长,在当代园林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景窗、护栏、花格等不乏看到以“盘长”作为装饰图案的实例。就对称而言更是一个大的形式概念,许许多多吉祥纹样均以对称所构成,最具典型性的如青铜器纹样、瓦当纹样等,这种实例有许许多多。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坚信成双成对是吉祥美好的寓意,而对称这种形式恰好以轴线为中心将形体或上下或左右对等使形体的两边处于绝对相同的状态,显得丰满、丰富规律、条理,整体处于相对静态之中,而细节上又有动感因素表现出了强烈的装饰性。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被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是和它好事成双的寓意是分不开的。

在当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仍然传承和沿用着这一形式,如花坛的对称、景墙门窗的对称、喷泉的对称、园林装置的对称等等。如图9的一对红色的开屏孔雀的园林装置,以对称格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形。孔雀在人们心中是美丽的化身,在绿色草坪的映衬下尽显时尚、典雅,在为园林增添活力和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增添了幸福祥和的美好寓意。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对宇宙天地的崇拜,形成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圆”与“方”成为天地之象,这种观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美学思想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造型观,无论内容复杂还是简单,无论是图形还是文字,创意者们总有办法巧妙地将圆形或方形运用于造物之中。如汉代瓦当纹样、漆器纹样,唐代的花草纹样、铜镜纹样,以及明清以来的吉祥纹样等。人们将圆与方视为吉祥的造型,以其象征圆满、祥和、太平。从古至今这种文化观念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这在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坐落在南京江宁区的景观装置,其形体由传统吉祥纹样龙和祥云组构成一个个镂空的圆球,洒落在绿色的草坪中,与周围郁郁葱葱的植物浑然一体,在美丽中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也透着人们企求圆满、祥和、太平之心理。从这组设计中我们感到传统吉祥图形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并非简单地照搬,而是扎根于民族土壤之中的一种审美习惯,将设计形象与其文化观念交融,传达出中华民族之本土文化理念,追求景与人之间的亲和性,追求形式与内容的融会贯通,这种设计理念将时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加强视觉感染力的同时显现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形内涵丰富、富于哲理,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其以特殊的形式语言延续和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当今园林设计艺术取之不尽的创新源泉。在今天数字化、数码、电脑、新材料、新技术的拓展下,创意者们的思维与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激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融会贯通,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风景园林作品,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得到精神、文化、艺术方面的精神享受。

第四篇:藏族教案

藏族

一、导入。

你知道吗?布达拉宫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藏族人献哈达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藏民常说的“扎西德勒”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二、介绍藏族有关知识。

(一)民族介绍——地理位置及风俗习惯

1、民族概况及地理位置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自远古时就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藏族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风俗习惯简介

包括服装、主要传统节日、体育运动、歌舞、丧葬文化。(具体见ppt民族介绍)

(二)风光一览(见ppt)1.建筑特色。2.展示拉萨风光

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多米。东邻林芝地区,南与山南地区交界,西连日喀则地区,北接那曲地区。南北最大纵距202千米,东西最大横距277千米。总面积31662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西藏第一大城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历史最高气温29.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6.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7.4摄氏度。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三)特色美食(见ppt)各民族、不同地区的人民都有不同的膳食特点,而藏族人民的膳食更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藏餐历史悠久,极具特色。制作藏餐的大部分原料是藏区自产的,花色品种丰富,味道各异。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藏族饮食的“四宝”。

(四)传统节日(见ppt)1.藏历除夕和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大的日,倍受重视。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做着过年的一系列准备:在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藏历初一那天好把青稞苗供在佛龛上,以求在新的一年里丰收吉祥;用酥油和白面炸“卡赛”等供品;完成针线活,打扫房屋庭院。在老城区和农村,人们还要用石灰、白漆或糌粑粉在墙上画吉祥图案,有的则画蝎子避邪。2.沐浴节 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每年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7天,又名“沐浴周”。相传,很早以前青藏高原发生了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派七仙女从玉液池取来七瓶仙水,倒在西藏所有的河流里。当夜,老百姓都在梦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后,病态全无,容颜照人。从此,每年夏末初秋,当“噶马吉日”(金星)出现的七天里,城市、农村和牧区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纷纷走向江、湖、河、溪畔,搭起帐篷,围上帏幕,铺上卡垫,在水中嬉戏、游泳。妇女也毫无顾忌地在水中沐浴。中午一家人在外野餐,品尝醇厚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尽情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3.望果节是藏族民间预祝丰收的节日,历时1-3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望”藏语意为“田地”,“果”意为“转圈”,“望果”即意为“转田垄”。相传在吐蕃时期,农民向苯教教主请示如何才能确保粮食丰收。教主便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经幡者做向导,接着由教主领路,后随手持青稞穗或麦穗的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此延续至今。

望果节时,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或手持青稞穗,或背负经书,打着彩旗,抬着由青稞穗、麦穗扎成的系着洁白哈达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颂歌,绕行于田间地头。之后集会于河坝林间,饮酥油茶、青稞酒,唱歌跳舞,预祝丰收吉祥。现在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马、射箭、竞技、藏戏表演等。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也就开始。

4.日喀则新年从藏历12月29日正式开始。这天要举行“古恰”活动,即是把内屋外室、厨房、院内院外彻底打扫干净,并于晚上举行驱邪送鬼的仪式。大年初一,东方刚发白,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就起床熬酒。鸡叫头遍时,便给家人敬酒。喝了一两碗酒后,你若说:“现在不喝了”,就会被罚三碗;如果喝不下去的话,剩下的酒会被倒在头上。鸡叫三遍时,人们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即从别人家牛粪里取“牛粪新”,从夏种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取“四新”时,要在上述四个地方撒些糌粑粉。天亮时,人们着新衣到附近山上祭山神,祈祷来年丰收。

新年过几天,是根据地方风俗和条件来定,没有固定的期限。年末的晚上,有些人家要举办“新年宴”,尽可能地把家人、邻居、亲戚、朋友以及能歌善舞的男女聚集起来,摆上藏斗“切玛”、糌粑粉、粮食酒,尽情欢庆。酒宴完后,每人拈上一点“竹素切玛”里面的糌粑粉,声音高亢地祈祷说:“吉吉嗦嗦,愿善神得胜!”

5.雪顿节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之一。“雪顿”节,藏语意为“吃酸奶子”的节日,于每年藏历七月一日至七日举行。最早,“雪顿”纯属宗教活动,按当时戒律,僧人在夏日要行长净,期间严禁出门,等几十天开禁后方可下山。这时,当地百姓便会准备酸奶布施。而如今,雪顿节除了看晒大佛和转转经外,一般都以过林卡和看藏戏歌舞表演为主。这个节以拉萨哲蚌寺的最为有名,其它地方过此节的时间会相差几天。2005年的雪顿节展佛时间定在8月4日这一天,雪顿节的主要活动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内容。拂晓时,在缕缕桑烟和低沉的法号声中,哲蚌寺众多喇嘛把巨大的佛像徐徐展开,无论开幕式那天气候是阴是晴,当佛像展开时,太阳都会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人称此为“天神合一”。随后,人们到罗布尔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西藏各地的藏戏团也汇聚到此,进行藏戏表演。雪顿节又称“晒佛节”、“藏戏节”。

三、总结。

今天,我们去藏族看了看,学习了藏族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美丽风光、特色美食和传统节日,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小朋友们对藏族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藏族民歌《格桑啦》。

第五篇:藏族民俗

传统藏族节日

正月

大祈愿法会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节。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纪念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城法会上用无比神奇的幻术和多种神变击败了卓切、那赖吉、杰瓦坚、尼吉普、诺坚、扎拉瓦坚等外道六师及其追随者,大获全胜,藏语称“莫朗钦茂”。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日,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饶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日,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雪顿节——马上射箭

雪顿节——牦牛大赛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西藏的“沐浴节”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词语】:萨噶达娃节

【注音】:sà gá dá wá jié

【释义】:1.藏族地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在藏历四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和圆寂日--诞辰。成道和圆寂,也就是萨噶达娃节。这个节日为布施者提供了行善的机会,所以萨噶达娃节又称穷人节(因为今时不同往日,所以发明了穷人节)。

现在每年藏历的四月一日到十五日是拉萨的穷人节,刚来拉萨的人对这个节日还不太了解,只知道那时候拉萨的大街小巷都是乞丐盘坐在地上要钱,当然他们给人没有厌恶的感觉。西藏的乞丐很有素质的,你要是身上没零钱,比如只想给他们一毛你给他一块可以让他找给你九毛。听着觉得新鲜,你亲身体验后才知道这是事实。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者、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 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称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 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家的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

为了让善男信女者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会。如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扎什伦布 寺均有巨大的晒佛台,台面宽阔,可同时悬挂数幅布画和佛像。其中以布达拉宫的 晒佛台规模最大。

每年藏历四月月中旬,将长约三十余丈的五色锦缎堆绣成的巨幅 佛像,由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喇嘛从寺庙藏宝室中取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在太阳光的照射和布达拉宫金 顶的陪衬下,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喇嘛,口念佛经,在佛像前 顶礼膜拜。无数男女信徒,整装敬礼,观瞻佛容,场面宏伟壮观。扎什伦布寺的晒佛节,于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的晒佛 节,于正月十五日于山前展晒 狮子吼佛、释迦佛、宗喀巴和金刚萨睡佛像。寺前,临时搭有大帐,供该寺法台暂时办事之用。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寺的晒佛节于正月十三日,由该寺总法台率领各昂次代表和 在职僧官,到河南宗王府前南 山麓举行晒佛仪式。小寺院的晒佛规模较小,一般在寺内举行。如四川省理塘寺每年正月十五在寺内举行,佛像3米左 右,晒佛与酥油花灯会同时进行,前往参观者成千上万,十分热闹。

藏族节日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遥远历史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族的思想意念和审美意蕴造成了自己独特而琳琅满目的节日文化体系。由于佛教对藏族的深刻影响,因而导致藏族节日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藏族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包括了祭祀、农事、纪念、庆贺、社交游乐等诸多项目。若将藏族数量众多的节日分类,大致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两种,当然许多传统节日也有部分的宗教内容,我们在此只能择其主要的,而且在藏区具普遍意义的节日,略作介绍。

雪顿节哲蚌噶丹波章演出藏戏 摄影/维色露珠

1、藏历新年

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供于佛前双柜之上,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12月中旬,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果子)。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洛果”)。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除夕前两天,各家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12月29日,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傍晚,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巴”。藏族称此为“古吐”,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其二,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于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但人们不难发现,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注人了道德的内容,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

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万字符号)等,家庭主妇煮好“观颠”(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琪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家庭新年仪式完后,就往左邻右舍祝贺,各家男女青年手拿“竹素棋玛”,提上青稞酒壶,一进门就高喊“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富态,贵体安康,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客人敬茶酒等款待。初一这一天,一般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一般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牧区牧民通宵达旦尽情歌舞。节日期间,民间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2、逛林卡

藏族是一个十分热爱大自然的民族,他们根据高原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习惯,即逛林卡。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们走出庭院,来到浓荫密布的林卡,塔起帐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15日这天,藏族称“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灵。据说因为猴年五月,莲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纪念;另据传说,赤松德赞建桑耶寺时,由于时运不佳而屡建不成。莲花生于是创立赆仪神香诵经节,广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缘逐渐消失,寺院圆满建成。后来为纪念此一习俗,遂在该月上弦月圆满的吉日(15日)举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动。同时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身著盛装,带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四川阿坝藏放羌族自治州,藏历五月初四,往往以家庭、家族或寨子为单位外出游玩,大家在野外撑起帐篷,熬起砖茶,备有酸奶等各种食品,唱歌跳舞以至尽兴,当地称此俗为“郎扎格甲”。

3、雪顿节

这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 是“宴”之意,从字面解释,“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后来由于雪顿节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其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西藏的“雪顿”活动是一种纯宗教活动。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季有好几十天禁止僧人出门,要行长净,更安居之事直到解制,在开禁的日子,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备酸奶进行施舍,这就是“雪顿”的来源。17世纪中叶,开始增加演出藏戏,并形成固定的“雪顿节”,但宗教和文娱活动的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在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为**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开始移至罗布林卡,市民及周围民众被允许入园观戏,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旧时西藏,雪顿节的活动方式大致是这样的:藏历6月29日,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报到,并举行简单的仪式表演,然后到罗布林卡向**致意,晚上回哲蚌寺。6月30号,在哲蚌寺演出一天藏戏。7月1日,来自各地的剧团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7月2日至5日,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4个地方的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节日期间,噶厦政府机关放假,全体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看戏,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拉萨广大市民和郊区农民也穿上盛装,带上吃喝用品,前往罗布林卡观看演出。

4、跑马射箭

跑马射箭是西藏人民普遍爱好的体育活动,流行于广大的农牧区。作为固定节日仪式的跑马射箭活动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始于后藏江孜地区。绕丹贡桑帕任江孜法王时(1408年),恢复每年藏历4月10至27日为其祖父祭祀的仪式,同时规定28日起开始进行娱乐活动。到扎西绕丹帕时(1147年),娱乐活动中增加了比箭骑射的内容,正式形成江孜的“达马节”(跑马射箭)。17世纪中叶,达玛节中的宗教内容已成为象征性活动,主要是进行大规模的跑马射箭比赛,一般进行3天。从15世纪开始,跑马射箭活动逐渐从江孜传到拉萨、羌塘、工布等地区。拉萨的跑马射箭活动始于五世**时期,时间在每年年初传昭大法会结束以后,历时4天。现在最负盛名的是藏北羌塘地区的“赛马节”,每年藏历7月底8月初举行,而羌塘最有名的是当雄草原的“当姆吉仁”,历时5至7天,形式与江孜相仿,首先举行简单的宗教仪式,然后检查验证马匹,接着便举行跑马射箭比赛。广大农牧区群众乘此佳节,广泛从事物资交流,构成赛马节的一项重要内容。

5、沐浴周

每年藏厉7月上旬,在整个西藏的广大农牧区和城乡,都有一个星期的群众性洗澡活动,这就是藏族特有的一年一度的沐浴周。在这7天中,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嬉戏,野宴,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据藏族民间说法,初秋之水有甘、凉、软、清、不臭,饮不损喉,喝不伤腹的8大优点,这种归纳,从西藏的自然环境与季节变化角度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西藏的沐浴周,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11世纪起,星象学传入西藏,西藏人民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进行推算,进一步完善了藏历。这时人们能借助弃山星(金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每当7月弃山星出现时,沐浴活动揭开帷幕并逐渐进入高潮,弃山星隐没,沐浴活动结束。

6、望果节

这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望”藏语意为“田地”,“果”是“转圈”,“望果”就是“转地头”。这个节日流行于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农区,没有固定的日于,一般是在农作物成熟之际举行。

望果节,迄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带。最初的“望果”活动是一种祭祀神灵以析丰产的仪式,一般是以村落为单位绕本村土地转圈,前有苯教巫师领队作法以收“地气”。8世纪后期,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设带有宁玛派色彩,必须念咒语以祈佑丰产。14世纪始,格鲁派渐居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透了格鲁派色彩,游行队伍之前要举佛像,背经文。从那时起,“望果”活动成为藏族固定的传统节日,逐渐增加了赛马、射箭、唱藏戏等内容。现在过望果节,男女老少身着新装,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歌曲绕田边地头转圈。这天,人们不仅赛马、射箭、唱戏、歌舞,而且还进行丰盛的郊宴。

7、传昭大法会与花灯节

传昭大法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首先在拉萨为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妖魔而创设的祈愿法会。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在天竺合卫地方,于藏历火龙年(公元前5ll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与外道师斗法,比赛神变,最后击败了六外道师,取得了胜利。起初是集中色拉、哲蚌、甘丹等三大寺的僧众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塑像前诵经祈愿。后来祈愿法会越益隆重,每世**喇嘛示寂供云累增,祈祷日期渐长,到五世**圆寂祭典时起,传昭大法会定为从藏历正月初四起,至二十四日抛撒祈愿驱鬼食子和二十五日的迎请弥勒佛后方才结束。

传昭大法会期间,四方僧人云集拉萨,在大昭寺内诵经祈祷,讲经辩经,相法立宗,录取新的拉让巴格西学位。虔诚的信徒们纷纷前来添灯供佛,向众僧发放布施。

正月15日是释迦牟尼以神变最终战胜富兰那迦叶为首的六外道师的日子,这天三大寺的**和僧众举行盛大法会祈愿供佛,将传昭法会推向高潮。晚上,拉萨市八廓沿街搭起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在二层左右。上摆五颜六色的彩色酥油做成的供奉天女、二胜六尼严(指六大佛学家龙树、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利与两位戒律释迦光和功德光)、八祥徽、六长寿、和气四瑞以及各种花木鸟兽等,有的宏伟高大,气势不凡,有的精巧玲珑,纤纤妩媚,有的凌空而立,似要雀跃,有的成屏连片,象立体画卷。这一切,再加上千百盏灯光照耀的闪闪烁烁,使整个花灯街显得光彩夺目。这种艺术形象,渗透了人民群众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市民们在夜幕降临之际,纷纷涌向街头观瞻花灯供品,郊区农民一群群地在花灯供品前围起圆圈,高歌起舞,彻夜不眠。

8、萨嘎达瓦节

藏历四月称“萨嘎达瓦”,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藏历铁猴年萨嘎达瓦月七日在蓝毗尼林国降生,木马年萨嘎达瓦月十五日在菩提伽耶附近的一棵大菩提树下,面对东方、铺草打坐。傍晚降伏魔,黎明证觉,铁龙年萨嘎达瓦月十五日在拘尸那城圆寂。释迦牟尼成佛后,在婆罗奈城的鹿野苑,最后说出:“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佛语明示。藏俗把这个月视作造化大的月份,广大僧俗大众进行各种佛事活动。按传统,特别在萨嘎达瓦月前半个月,僧人自不必说,广大民众也有戒杀生,戒肉食,个个虔心转经朝佛的习俗。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的帕巴拉康等处,分别献上千供,对主尊一律涂金,供佛灯。到15日早晨,朝圣人群首先在大小昭寺向释迦双尊和三位大慈大悲菩萨分别献上哈达,添灯供佛,礼供完毕,沿习惯的转经路开始转经,途经药王山、罗布林卡、德吉林卡、布达拉宫,中午到达龙王潭。转经群众一边转经,一边在转经路旁的山头玛尼堆上焚香祭神,并按惯例沿路行善接济乞丐。带着茶酒和食物的转经人群,中午在龙王潭乘牛皮船游湖、宴乐,并有囊玛行会参加弹唱、跳舞,增添欢乐气氛。游湖结束后,人们又继续踏上未完的转经路程。

9、竹巴次西

藏历6月4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婆罗奈城首先向他的5位弟子陈如、马胜、婆沙波、大名、跋提梨迦宜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他以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向弟子们阐述人生的苦恼、无常、生死轮回的无穷无尽,分析人生之所以苦恼的原因,证实涅槃寂静境界的奥妙,并指出解脱轮回,永高苦海、通往涅槃彼岸的修行之路。这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轮法所讲授四谛之理。(道谛、集谛、法谛、灭谛)藏俗人们多于这天前往附近山寺巡礼朝供,所以又称为“

六、四转山节”。过去在这一天,上、下密院的全体僧人向大、小昭寺、布达拉宫帕拉康等的佛尊献千供、百供等,拜佛的人广行奉一盏神灯和一条哈达以上的祭品。拉萨群众有往附近的帕篷卡、曲桑,普布党、色拉乌孜、吉仓夏怒(东西岩洞,、米乌琼寺、日甲桑丹林等各山间朝圣的习俗。年轻姑娘戴着树枝叶的巴珠头饰,一边唱着歌曲、藏戏等,一边慢慢转悠。转山结束,有家中人带着茶、酒前来迎接,大家在雄卡、扎其林卡等地搭起帐篷或围幔,尽情游玩。

四川康定地区在每年藏历4月8日进行转山会,传说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有九龙吐水为佛祖沐浴。所以康定藏族在这天从四面八方云集跑马山,转山求佛,以祈丰产。

10、拉波堆庆

藏历9月22日称为“降神节”。这是昔日释迦牟尼7岁时为报答母恩,来到天堂向母亲讲经说法,安夏修持后又返回天竺迦尸城的节日。过去于此日,拉萨上、下密院集会向大、小昭寺和布达拉宫圣主鲁吉夏日等佛尊会供,向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供奉布施,祈愿还净。百姓也根据各自财力,进行供奉,接济乞丐,同时虔试地朝佛念经、行善,希望佛保佑一切顺利吉祥。

11、白来日惹

每年藏历10月,对拉萨大昭寺的护法主尊文武吉祥天母,由莫如寺全体僧众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以及会供曼茶罗的定时大祭,称之为“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生动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一天到晚只知道玩,母亲让她帮捉虱子她都不肯,母亲咒她满身长虱子,后来白拉协姆神像上满是小白鼠,二女儿东赞杰姆爱顶嘴,母亲咒她沿街讨饭,后来东赞杰姆的像被画在八廓街东南隅的石头上,靠人们供养为生。大女儿自拉扎姆放纵自己,母亲咒她一生不得一个丈夫,即使有也只能一年见一面。母亲的咒愿实现了,白拉扎姆的情人住在拉萨河南岸的赤仆宗赞,每年只能10月15日相会一次。

“吉祥天母节”活动从10月14日就开始了,这天清晨,将大昭寺的吉祥威猛天母(白拉扎姆)面具的模拟像迎请到大昭寺顶圆廊下,于黎明时分沐浴。男女老少蜂捅前来祭祀供奉,莫如寺僧众举行隆重的祭神仪规和会供。当天晚上,迎请天母像至觉吾(释迦牟尼)佛殿,与党吾佛对面跌坐。15日旭日初升,僧人们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廓街。这时许多善男信女纷纷向天母敬献哈达。来到八廓东北的甘丹大经杆处,由拉萨土地神恰赤从噶玛夏前来向天母敬献哈达、顶戴敬礼。此后逐次至八廓东南街与天母妹妹东赞杰姆相会,并将天母像面朝拉萨河南岸的赤仆地,同时赤仆地也有僧人将宗赞的塑像面朝北,表示两相会面之意。最后返回大昭寺,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这天许多人隆重焚香、施食。

后来,这个日子在民间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仙女节”。尤其妇女们在这一天刻意梳妆打扮,外出游玩,当然到白拉扎姆像前焚香祈祷,为自己将来许个好愿是不可少的。

12、甘丹安曲

又名“燃灯节”。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圆寂日,藏俗多于是日在寺院和俗家屋顶点燃酥油灯,祭奠宗喀巴圣者。

夜幕刚刚降临,八廓街大小巷道都飘摇闪烁着酥油灯海。川流不息的转经队伍,出没于桑烟弥漫、香火缭绕的街头巷尾。沿街楼顶上播曳的酥油灯火苗在微风中舞动;似乎整个世界都挂满了酥油灯。大昭寺前信徒们将桑枝一把把投入香炉,以求好运。

甘丹安曲的头一天是协曲,色拉寺主持强钦曲结·释迦益西第二次朝见大明皇帝后,返藏途中不幸圆寂。内地人为悼念这位宗喀巴的弟子,就用牛羊脂油点灯。这天色拉寺举行隆重的祭祀法会,拉萨市民也在这天晚上点燃酥油灯,但规模比甘丹安曲要小些。

13、朝拜色拉金刚

藏历12月27日,是朝拜色拉寺切扎仓大德金刚童子橛的节日,普通称为“色拉普杰”。色拉寺切扎仓,历代学者云集。其主尊马头明王与大德金刚童子撅,传说是古代大规范师埋藏在叶巴色瓦隆的山岩之中的,后被成就者达恰如巴掘出。有一次著名的萨迦班钦,到吉隆,见达恰口齿不清、咒语念诵的不准确,但见他将板子如插入湿泥一样轻松地敲进岩石中,便知他已成道,便说:“因需与外道徒辩论,你要陪同我去。”于是两人一同前往。萨迦班软与外道徒超切、嘎沃二人辩论了13天,最终萨班获胜。但外道徒又说要比赛证果迹象,于是飞上天空。这时萨班大喊达恰出马,达恰于是将撅于钉入岩石,外道徒如同飞鸟中石一般掉地,一命呜呼。这个传说后来逐渐传播,大德金刚童子撅头的威名也日渐显赫。以此极头被作为具有极大加持力,供奉在色拉寺马头明王殿,有每年定日朝拜,拉萨众多市民百姓和附近农民纷纷前来朝拜的习俗。

火葬,是将尸体装殓后,用火焚化,保存骨灰。此葬法先行于少数民族。《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南史·林邑传》记:“死者焚之中野,谓之火葬”。《隋书》中的《赤土传》、《石国传》都有纵火焚尸习俗的记载。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佛教徙实行火葬,对汉族产生了影响,汉族在宋代已有了火葬习俗,《宋史·礼志》中曾有记载。江南一些地方建有“化人亭”,专门用来进行火葬。元代,火葬更为盛行。据《马可波罗游记》载,京、冀、晋、江、浙、巴蜀等均有“人死焚其尸”之俗。由于火葬与儒家礼教不合,因此元、明、清三朝都有禁止汉族火葬的法令。火禁在汉族中较为少见,只是在少数民族中沿袭。直到现在,虽然政府倡导火葬,但民间仍不习惯,总以为土葬安生。城市的安葬习俗已彻底得到了改变,大多实行火葬。这里既有政府法令的效用,环境的限制,也有人们信仰习俗转变的因素。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方,要完全实行火葬还要有一个过程。1956年4月27日,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会议休息时,秘书递给毛泽东主席一个折子,折子的内容是倡导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曰:“实行火葬不占用耕地,不需用棺木,可以节约装殓和埋葬的费用……”倡议书提出国家机关人员如赞成火葬可在后面签名。毛泽东看完折子后,连声称好,并第一个签了名。时参加会议的有15人签了名。1958年2月,任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去世后,按本人意愿实行火花。他是第一个实行火化的高级干部。1960年6年1日,国家领导人林伯渠(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一个接受火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级干部带头实行火葬,使火葬在全城市得以实施。

水葬,在我国不普遍,康藏地区有此葬法。人死后,由喇嘛诵经,然后投入江河中,也有的盛于木匣中,到江河急流处打碎木匣,沉尸于江河中。沿海地区有将棺木置于海滩,利用潮涨冲入大海而水葬的。水葬也用于处理特殊死亡,如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汉族,过去对得传染病而死的人实行水葬。云南傣族对暴死、难产死、凶死者实行水葬。由于水葬污染水域,各朝各代都力求革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1988年4月26日,广东率先举行海葬仪式,一艘大船载着420盒先人骨灰,在导航轮引导,海军军舰的护送下驶向珠江口外海域,在哀乐声中家属们把骨灰撒向大海。整个仪式严肃穆。新式海葬由于经济、卫生、方便、具有纪意义,在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逐渐得到了推广。

天葬,又称露天葬、鸟葬、风葬。少数民族中这种葬法最多。《隋书·契丹传》载:“父母死,以其尸置于小树之上,经三年后,乃取其骨而焚之”。《唐书·肃慎传》有“秋冬死者,或以其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的记载。藏族多实行天葬,人死后,请喇嘛念经,择定送葬日期。送葬时,用牛驮尸到天葬场后,先把尸体放在葬台上,然后在葬台附近烧松柏香堆,浓烟升起,通知神鹰到来,神鹰习惯见烟飞来寻食。此时,操持天葬者将尸体从背面剖开。如果死者是僧徙,下刀时,先在背肉上划个有宗教意义的花纹。接着剖腹、取出内脏、切肉、剥去头皮、割掉头颅,把肉切成小块,堆放一旁,再捣碎骨头,拦以糌粑,捏成一团。然后先把骨团喂鹫鹰,再喂其肉。如果骨头没喂家,得再一块不剩地拣起,烧成灰,撒向四方。总之,要一点不剩地把死人处理掉,这样,死者就“升天”去了。天葬场周围山上的鹫鹰,除了吃尸体以外,不伤害任何幼小动物,被称之为“神鸟”,受到藏族人的保护,猎人绝对不能捕杀。藏族人把尸骨喂神鸟,神鸟吃完后飞到高山之巅屙屡,这样死者便可投胎到高贵人家。

树葬,也称风葬。东北鄂温克人实行树葬,人死后,将尸体包裹后挂于树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架上,任凭风吹日晒,待皮肉烂掉后拾骨埋葬。

崖葬,也称岩葬,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中。此葬法是将棺木安放在通风的岩洞里,有的安放在洞中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遮掩。悬棺葬是利用天然崖洞或绝壁上的平台,有的在峭壁上凿孔打桩,将棺木放在上面。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曾流行县棺葬。当地俗称“挂岩子”。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悬棺葬的年代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300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悬棺已不多见,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还能看到一处虹桥板。悬棺遗迹最多的是四川珙县麻糖坝。这种丧葬礼制的产生和形成,是与当地人民的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分不开的。采用悬棺安葬死者,是为了保护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把死者悬葬在临江河的绝壁上,可以使死者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权威,保护和监视他的子孙和臣民。

复合葬,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葬仪。《北史·高东传》记有将死者下半身埋于地下,而上半身不掩,是风葬与土葬的结合。《北史·林邑传》记载了先火葬后水葬的葬仪。有些民族和地区采用火葬,大多也是先火葬后土葬,如土族、藏族等多用此复合葬法。

此外,还有亲人分食尸体的腹葬,不给死者穿衣的裸葬,以及药物存尸等。药物存尸应该说不属于葬法,而是处理尸体的古法。埃及的木乃伊即是,我国西藏高僧多用此法,即用特制香料涂身,存于瓮中,俗称肉身喇嘛。

下载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藏族的传统吉祥字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藏族民俗风情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中国民俗风情论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姓名: 吴凯 学号: 46号 教学班学生序号:20305081314 任课老师:方胜虎藏族民俗风情 藏族同胞千百年来居住......

    藏族谚语

    藏族谚语(称藏族丹慧)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 金色的太阳会晒化积雪,银色的月亮能照亮黑夜。 宇宙间日月最光辉,世上共产党最英明。 骏马要向天上飞,连白云都会......

    花式字符(推荐五篇)

    ┌──────────────┒ │ ┌─────登.陆┃ ┃ │Q Q: │6789 ━━━┛ ┃ │ ┌───── 取.消┃ ┃ │密码:│********* ━━━┛ ┃ ┕━━━━......

    教案 设置字符格式

    编辑修饰文档 ——设置字符格式 Xxx 执教教师:刘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字修饰方法,能对字体、字号、字形、颜色以及修饰效果进行设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

    吉祥游戏(范文模版)

    吉祥游戏 棋牌游戏竞技平台 游戏基本介绍 吉祥游戏。这是一款免费的棋牌网络游戏。吉祥游戏独有得斗地主防作弊机制,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公正、严谨的网络棋牌游戏,给你最原汁原......

    吉祥祖国

    吉祥祖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为大家好!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六十三个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

    吉祥文化

    当代视野下的吉祥文化 ——浅谈奥运会吉祥物 论文摘要 吉祥文化无所不在,内容万象,渗透进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而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盛大的运动会中自然少不了吉祥物。......

    藏族的名字

    汉族人是有姓氏的,如赵、钱、孙、李,百家姓尽人皆知。藏族是无姓的,一般用四个字做一名: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 在母氏社会时期,藏族人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