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免费下载)藏族历史概况
藏族历史概况
遗传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汉族和藏族同出于共同的远祖;西藏的多处史前文化与同期华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西藏高原与内地在经济、文化及政治等方面一直保持密切关系,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们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后来又分成六部,即六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王(藏语音“赞普”)。此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公元7—12世纪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300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兼并10余个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实现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一写逻些,即今拉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他曾两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于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从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纸墨等生产技术,遣贵族子弟到长安(今西安)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了友好关系。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为“宾王”。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箱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入蕃后曾资助于田(今新疆境内)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译经,并向唐朝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典籍。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此次会盟时在唐长庆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也叫“长庆会盟碑”、“甥舅会盟碑”,就是第八次会盟后所立),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此后的三、四百年间,藏族与北宋、南宋、西夏、辽、金等政权都有着密切联系。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内讧和部族之间、边将之间的混战而分裂瓦解,出现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它们各占一方,互相征伐,争战不已,竟持续了400来年。与此同时,从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为藏区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步深入到藏族社会的各个领域。佛教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首领紧密结合,互为利用,在藏族历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体制。元代(公元1271—1368年)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乌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区)、朵甘等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元朝统一中国后,根据藏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施政措施:
——首次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及西藏等地的军政事务。宣政院使(主管官员)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师举荐的僧人担任。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
——任用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
——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区设了三个不相统属的宣慰使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这就是藏文史书中所说的“三区喀”。就今西藏自治区的地域而言,当时分归其中两个宣慰使司管辖——今拉萨、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归乌斯藏宣慰司管辖;今昌都一带及那曲地区东部归朵甘宣慰司管辖。元朝在乌思藏等地清查户口,确立差役,征收赋税,建立驿站,派驻军队,镇守边疆。乌思藏宣慰司设在萨斯迦(今西藏萨迦),下设13个万户府和若干个千户所,并征收赋税。元代的这一划置,成为此后西藏行政区划沿革的基础。明代(公元1368—1644年)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采用收缴元朝旧敕旧印,换发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过渡,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的国家主权。
明朝没有沿用元朝的职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别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领人物,明朝均赐封以不同的名号,颁给他们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职位的承袭须经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号于天子。
在行政区划与军政机构设置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袭了元朝的划置方式。在元代乌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设立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后来,又将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封委当地的僧俗首领出任。各级官员之任免、升迁,概由明朝中央直接决定,并颁授印诰等。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进而统一中国。清朝循历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权,只要前朝所封官员进送旧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变。165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五世**喇嘛应召到北京觐见顺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册封;后来,五世**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册封。**喇嘛和**额尔德尼的封号和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确立,此后历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遂成定制。
清朝对西藏的施政管理,在总结元明两朝治藏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调整,例如:设置驻藏大臣总揽全藏;调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体制;赐封**喇嘛、**额尔德尼名号,并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务、边境国防的决定权归中央等原则;勘定今西藏与青海、四川、云南间的界线;规定**喇嘛、**额尔德尼的辖区及权限,划分了驻藏大臣直辖区,等等。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次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22行省之一。此后正式颁布的《宪法》等法律法规,也都明确规定西藏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1912年7月,民国政府设立管理蒙藏事务的中央机构——蒙藏事务局(1914年5月改称蒙藏院),并任命中央驻藏办事长官,直属国务总理,例行清朝驻藏大臣职权。1929年蒙藏院改制为蒙藏委员会。1940年4月,蒙藏委员会在拉萨设立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派出机构。第十四世**喇嘛本人的认定、坐床也是经当时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批准的。
民国时期的大量档案记载证明,民国时期的历届国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性议事机构或历次国民大会,**喇嘛、西藏地方政府和**额尔德尼都派有代表参加,并被选举或委任各种国家公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当日,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之一的第十世**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并表达了希望早日解放西藏的强烈愿望。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订。协议签订后,十四世**喇嘛、十世**额尔德尼分别致电中央,表示拥护,决心维护祖国主权的统一。根据《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1954年,**喇嘛、**额尔德尼共同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喇嘛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成立。**喇嘛为主任委员,**为第一副主任委员。
西藏的民主改革是《十七条协议》确定的原则。但在20世纪中叶的西藏,已被欧洲革除数百年之久的封建农奴制度,仍被西藏农奴主阶级视为不能变革的美好制度。因此,围绕要不要执行《十七条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爱国进步力量与西藏上层及守旧势力之间经历了尖锐复杂的斗争。1959年3月10日,西藏的反动农奴主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公开宣布“西藏独立”,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由十世**代理筹委会主任。1959年6月和9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先后通过了《关于西藏全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和《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和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决议》等历史性的决议,决定充分发动群众,在全区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顺应历史潮流的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于1961年年底完成,并在西藏地方各县、区、乡相继建立了基层人民政权。1962年3月,全区92%的乡镇以农会为基础进行了基层普选。1965年7—8月,县级选举工作基本完成。
西藏自治区的筹备和成立
《十七条协议》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从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到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筹委会奉命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再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其间经历了14年时间。
1954年11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经过两年工作,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正式成立。筹委会由来自西藏地方政府、**堪布会议厅、昌都地方人民解放委员会、中央政府代表和其他方面的51名委员组成,**喇嘛为主任委员,**为第一副主任委员。对于西藏旧政权,中央始终坚持和平改革的方针,把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地和平协商有机结合。按照这一方针,筹委会力争将原西藏地方政权以和平的方式转化为人民政权,大量旧政权的官员被吸收进来,安排了相应的职位。然而上层统治者中的少数反动分子却一再制造事端,反对民主改革,最终于1959年3月10日发动武装叛乱。随着叛乱失败,**喇嘛出逃印度,自治区筹委会开始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中央政府当时仅任命**为筹委会代理主任委员,为**喇嘛的回归留下了机会。此后几年,西藏的民主改革,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培养干部等工作蓬勃开展起来。在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各县人民政府及基层政权普遍成立的基础上,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宣告正式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在西藏全面建立起来。
第二篇:广西历史概况
广西历史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南临北部湾,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连大西南,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更具特色的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的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广西现有人口四千九百多万人,壮族人口占三分之一,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又是全国重要侨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从考古发现的百色古人类遗址可知,早在7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距今5万年左右的“柳江人”,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人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地域主要分属于桂林郡和象郡,这是广西最早纳入统一的中央王朝版图。为了解决秦军的粮饷运输,在今兴安县境内开凿了人工运河??灵渠;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汉初,代行南海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今岭南地区包括广西大部分隶属于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今梧州)成为交趾刺史部9郡的行政中心。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瓯骆越人从战国时开始绘制的左江崖壁画约完成于此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唐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唐代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广西出现了第一个状元赵观文和颇负盛名的诗人曹邺、曹唐。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社会经济遭受破坏。宋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宋代,先后发生了区希范起义、侬智高起兵反宋、李接起义等反抗宋王朝的事件;而交趾上层统治者则于熙宁八年(1075)大规模入侵广西,仅邕州(在今南宁)屠城被害人数就达5万多人;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布色彩丰富,是最早的壮锦及当时的上品衣料。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明初改广西行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是当时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朱元璋分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于洪武五年(1372)开始在桂林独秀峰下修建了靖江王府和王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进犯我国东南沿海,田州土官妻瓦氏夫人率一支由壮族子弟组成的?兵赴前线抗倭,屡败敌寇,战绩显赫。明朝是封建社会广西经济开发最有成效的时期,大量移民涌入,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已开始种植双季稻,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细致;建筑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代表性建筑有容县真武阁、合浦大士阁等。文化教育与中原地区的差距日渐缩小,各州县包括土州土县都办起了学校,人才辈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如“兄弟尚书”蒋冕、蒋?,军事家袁崇焕等。然而终明之世,土官对朝廷的叛乱和土官之间的纷争不断爆发,土地和食盐成为严重社会问题,赋税徭役苛重,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规模较大的各族农民起义有大藤峡瑶民起义、八寨起义、古田起义等,其中大藤峡起义绵延不断达200年。清初,广西兵祸连年,先是桂林成为南明永历政权驻地和瞿式耜、大西军李定国抗清斗争的中心;不久又爆发了平西王吴三桂等叛乱的“三藩之乱”,主持广西军务的孙延龄起兵从乱;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广西才真正归入清王朝的版图。清代广西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日臻成熟,各种陂、堰、塘、渠的修建和水翻筒车普遍使用,许多山区亦开辟出梯田、冲田等等,例如令人叹为观止的龙胜龙脊梯田,始造于元代,历明至清才完成;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农村圩市,城镇商业的繁荣以梧州为冠。全省各地皆设书院和义学;方志的编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谢启昆主修的嘉庆《广西通志》被誉为“省志楷模”;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桂剧、彩调剧等民间戏剧已十分流行。清中期以后,天地会势力在广西发展迅速,频频起义,标志着一场大风暴的即将来临。
先秦以前,广西为百越民族聚居地。秦汉以降,汉族人民和苗、瑶、回等少数民族因军事、经济、避乱、仕宦、谪迁等原因源源不断地迁入广西。移民不仅是古代中原文化向岭南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构成秦汉以后历代中央政权对广西进行统治的社会基础。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农作物的新品种等,将汉族的封建政治和文化传播到广西。例如隋桂州总管令狐熙、唐柳州刺史柳宗元、容州刺史韦丹、宋广西转运使陈尧叟等一批杰出人物来桂任职,就实行过不少发展生产、缓和民族矛盾的改革措施,对促进广西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唐代开始在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羁縻州县,任用当地民族首领世袭管理;宋代沿袭;元以后称为土州土县;明代广西土司制度发展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实行土司制度的地区占到了一半以上,土官在辖境内拥有统兵治民的大权,无异于土皇帝;清代,广西土司制度已趋腐朽,于雍正年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流;土司制度最后于民国17年(1928)才在广西完全终结。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两广是受鸦片走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同时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腐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把广西人民推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沿。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广西梧州防兵首先奉调赶往广州前线支援,广西前后共调集兵力数千名,还调集大炮、火炮及铸炮工匠赴粤增援,珠江口海面防御工事“排链”所用的参天大木也选材自广西。广西成为太平天国起义的策源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两万多广西各族儿女汇集桂平金田,誓师起义,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拉开了序幕;9月,太平军占领永安,封王建政,颁行各种制度;继而挥师北上,东下江南,建都天京(今南京),迅速形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与此同时,以天地会组织为核心的人民反清起义也在广西勃然兴起;其中尤以1854年在灌阳建立的升平天国、1855年在浔州(今桂平)建立的大成国、1860年在新宁州(今属扶绥)建立的延陵国3个农民政权最为引人注目。随着外国洋教势力在广西的发展,近代广西民教冲突不断,其中1856年的“西林教案”引发了中法两国的外事交涉,法国以此为借口,与英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深,广西各族儿女奋起抗击法国的觊觎和侵略,民族英雄刘永福率领由广西子弟组成的黑旗军在越南屡创法军,取得著名的纸桥等大捷;在1885年的中法战争陆路战场,老将冯子才率部痛歼进犯的法军,取得了号称我国近代“中西战争第一大捷”的镇南关大捷;法军惨败的消息传至巴黎,直接导致了法国茹费里内阁的倒台。中国近代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使北海、龙州、梧州成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列强向广西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攫取开矿、航运和修筑铁路等特权,把持海关,操纵金融;随着自然经济被破坏,广西的近代化伴随着半殖民地化进程在血与火中生长。在世纪末变法维新的呼声中,康有为曾两次到广西进行变法维新宣传,创办“圣学会”和《广仁报》,开风气之先;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反对签定对日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广西有99名举人参加了这次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忧时的政治大请愿。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至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在桂西南边境地区先后发动了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钦廉上思起义等3次武装起义,而云南河口起义、辛亥广州黄花岗之役也有不少广西籍同盟会员参加,广西革命党人前仆后继,为辛亥武昌起义发挥了重要的催生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其时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学习的广西籍学生160多人直接参加了首义;在广西的革命党人则组织了柳州、浔州(府治今桂平)起义,广西随之宣布独立。然而,广西的军政大权却被陆荣廷所篡夺,形成了独踞一方的旧桂系军事集团;旧桂系贪婪残暴,屠杀革命党人,镇压“二次革命”,勾结北洋军阀,破坏“护法运动”,终于在孙中山发动的“援桂讨陆”战争中宣告崩溃。广西平定后,孙中山曾出巡广西,督师整军,计划经桂林出师北伐,但因陈炯明的掣肘而夭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广西各城镇的学生、工人和各界群众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广西的革命运动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传播,促进了广西人民的新觉醒,192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广西最早的地方组织首先在梧州建立。与此同时,曾为旧桂系下级军官的李宗仁、黄绍?、白崇禧借助广东革命阵营的力量,统一广西,建立了新桂系的统治。随后,新桂系与国民政府达成两广统一方案,广西归属国民政府领导。在声援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的斗争风暴中,国共合作的局面在广西正式形成,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在全省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新桂系军队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加北伐,且屡挫强敌,成为北伐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然而,“四一二”政变中,新桂系追随蒋介石“清党”反共,使广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由于北伐战争中新桂系势力的迅速扩张,同蒋介石集团发生了尖锐矛盾,1929~1930年,蒋桂连年混战,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破坏,但客观上也为广西革命造成了有利时机。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到广西,通过对其时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进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成功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共中央注意到新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对日态度的分歧,从1934年就开始了对其上层的统战工作。中共广西地方组织也在城乡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普遍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6月1日,新桂系联合广东发动了抗日反蒋的两广事变,中共中央在对事变表示支持和肯定的同时,向李宗仁等表明“停止内战、逼蒋抗日”的方针,推动了事变的和平解决。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西各地掀起抗日救国的热潮,各族青年纷纷应征入伍;广西当局两个月内就装备了4个军、48个团开赴前线,动员之迅速为全国少有。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与昆仑关战役、桂柳会战与守卫桂林城等全国和广西各抗日战场,到处都有广西子弟兵浴血沙场。1938年10月后,广州、武汉相继失陷,沦陷区大批文化团体和文化工作者汇集桂林,桂林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中心,被誉为“文化城”,名扬海内外;同时,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建立,“八办”又是中共在广西的公开机关和南方局驻桂林办事处,它的建立对争取广西当局开放民主、宣传动员国统区人民坚持持久抗战,巩固和发展西南、南洋等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筹集抗日物资,起过重要作用;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曾3次到桂林开展抗日宣传和统战工作。1939年和1944年,广西曾两度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广西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第一次沦陷期间,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广西学生军和战时工作团深入桂南各县发动群众,掀起民众支前参战的热潮;第二次沦陷期间,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动员和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开展保卫家乡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广西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实地说,新桂系统治广西时期,在推动广西近代工矿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所建树。随着内战的发展,国民党政权陷入了军事、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当中。中共广西地方组织以反“三征”为口号,相继在桂东、桂北、左江、桂西、桂中、桂中南等农村地区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在城市,则开展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和反对美国侵华政策的斗争。1949年1月蒋介石一度引退,为挽救国民党的失败,美国支持的副总统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与中共谈判,企图实现“划江而治”;但随着人民解放军4月渡过长江,新桂系“划江而治”的幻想破灭。在中共广西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广西各地游击队开始向盘踞城镇、交通要隘、据点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解放广大农村,配合南下解放大军作战;桂、柳、邕、梧的中共组织则在白色恐怖下巧妙地开展统战策反工作,领导各界群众开展护厂、护校、护路斗争,迎接解放。10月,新桂系白崇禧集团以3万6000人在湖南衡阳地区被四野和外围其他红军近45万军队合围击溃,只有7000多人突围成功。
第三篇:无锡历史概况
历史之变革: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在鸿声彭祖墩、新渎庙墩、葛埭桥庵基墩和玉祁芦花荡等地,均有原始氏族的聚居点。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田。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米市: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帛、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相提并称。至清代前期,无锡稻米集散不仅经营规模、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而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和“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粮食余缺调剂市场。至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米豆之业甲于省会”,“皖豫米商纷纷麇来,浙东籴贩,麇不联樯”。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1000万匹。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近代无锡:近代,无锡经济的辐射力逐渐增强,成为江南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无锡米市在咸丰十年至同治二年(1860~1863年)太平天国战事中被毁。战事以后逐渐恢复。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无锡米市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清末,无锡年办漕米130万石。同时,由于无锡米市粳、籼、糯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运方便,上海、浙江等地粮商都到无锡采购,江苏产棉区大多也到无锡购米。无锡成为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的大米市。年交易量达600~750万石。无锡布码头继续兴盛,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清末,无锡制丝业迅速发展。光绪四年(1878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占苏、常、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8.83%,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一年也有数十万斤之巨”。光绪六年(1880年),无锡输出生丝近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其中四成出口海外,六成销往周边地区。无锡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藏族的历史与贡献
藏族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又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藏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西藏地处西南边陲,日军也未曾入侵西藏,一般人都认为藏族人民和抗日战争没有关系。有的学者则突破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西藏地方军民没有直接投入抗日战争,只是第五世热振**和西藏各寺庙喇嘛多次诵经祈祷中国军队抗战胜利,抗日的态度十分鲜明。把藏族人民的抗日仅仅停留在态度上,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抹煞了藏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伟大贡献。在此我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宗教界人士的抗日爱国举动
(一)第九世**的抗日爱国举动
1、积极宣传抗日
抗日战争爆发时,第九世**恰好在内地,他迅速地投入到了反帝爱国的行列中去,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日。他首先通电全国,严正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接着发表了告边疆民众书,告诫祖国西陲的各族同胞,一定要认清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争生存的战争;随后又呼吁后方民众应同仇敌忾、团结一致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加强生产,振兴经济,做前方将士的坚强后盾;后来又号令蒙古诸旗军队及僧众加强团结,严守疆土,密防敌之奸细,誓愿执戈报国,共驱倭寇。第九世**的抗日宣传极大地鼓舞了西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信心和斗志。
2、捐助抗日战争前线
面对如火如荼的抗日形势,第九世**除了振臂疾呼,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以外,还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捐助抗战前线。当他闻知上海“八·一三”抗战中抗日战士伤亡惨重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沉重,立即奉上大洋1000元,并时常为国家平安祈祷,诵经追荐为国牺牲的忠魂。他在弥留之际,仍然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抗战捐款30000元,购公债30000元并发动行辕全体同仁踊跃捐款汇寄前线,慰劳抗战将士及救济伤兵与难民。另外,第九世**为了抗日大局,不顾自己在外漂泊多年,毅然遵照国民政府命令,推迟进藏行程,真正做到了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毫不计较个人恩怨荣辱,全力以赴支持抗日。第九世**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支持抗日,成为藏族人民抗日的楷模和典范。国民政府后来追封他为“护国宣化广慧圆觉大师”,应该说是实至名归的。
(二)第五世热振**的抗日爱国举措
1、抗击英帝国主义入侵西藏,与抗日战争遥相呼应
英帝把抗日战争时期看作是侵略西藏的最有利的时机。第十三世**喇嘛去世后,第十四世**喇嘛产生前,西藏地方事务由西藏三大寺和噶厦僧俗官员共同
举荐出来的摄政王———第五世热振呼图克图(即第五世热振**)代理。1934年,第五世热振**刚一上台,英帝就在拉萨强设办事处,建立了医院和无线电技术学校,派驻士兵和情报人员,以监视西藏地方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政府办事处之间的往来。1944年,英帝更进一步,公然派驻锡金行政长官古德等人到拉萨,明目张胆地向西藏地方政府提出领土要求,威胁西藏地方政府承认并把白马岗及门达旺以南地区割让给英国。与此同时,美帝也不甘落后,于1942年派遣了一个军事代表团刺探情报,进行活动。
面对英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第五世热振**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对于英帝提出的无理要求,第五世热振**坚决予以回绝;对于英美帝国主义的情报活动,第五世热振**打击和削弱了西藏上层人物中的亲英美势力,罢免或处罚了这些民族败类,切断了英美帝国主义情报活动的内应;对于英帝的文化侵略,第五世热振**积极支持西藏僧俗爱国人士,坚决反对英帝在拉萨办学校等等。在第五世热振**的坚决斗争下,英美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图谋纷纷破产。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战争。那么,第五世热振**抗击英美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也是民族解放运动,两者性质完全相同。因此,第五世热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反对英美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上,这本来就和抗日战争遥相呼应,是对抗日战争最大的贡献和支持。
2、努力管理西藏地方政务,为抗日战争提供稳定的后方
第五世热振**执政时期,正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面对全国日益高涨的抗日形势,面对西藏纷繁复杂的社会局势,第五世热振**一方面表示积极支持抗日,另一方面他又把大量精力用在了治理西藏地方政务上,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首先,他一上任就向国民政府禀报了第十三世**喇嘛圆寂和自己就职的情况,表明了他对中央政府的尊崇和听命之意。其次,他对中央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办事处表示了极大的赞同和支持。另外,他还派人到内地各大城市募捐修葺热振寺,客观上沟通了藏汉之间的往来。最为重要的是,在寻访第十三世**喇嘛转世“灵童”一事上,他多次向上呈报情况,以求得国民政府的帮助和批准,这加强了西藏和中央政府的密切关系。第五世热振**的所作所为,促进了西藏的发展,维护了西藏的安定,密切了西藏同中央的关系,这种安定团结的局面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这无疑在客观上是对抗日战争的一大支持。
3、诵经祈祷抗战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五世热振**亲自领导三大寺的僧人日夜念经,祈祷祖国抗日战争胜利。1939年6月7日,第五世热振**致电蒋介石称:“兹设坛修法事,已择自国历五月陷日起经,开始在三大寺、二密院、各古刹诸处一律广修玄法,同时进行,唪我军得胜之经,诅倭寇立灭之咒,继续忏诵到最后之胜利”。
在他的影响下,西藏各寺庙喇嘛也曾多次诵经祈祷中国军队抗战胜利。西藏人民的抗战心情和盼望抗战胜利的心愿由此可见一斑。需要指出的是,以诵经的方式抗日,这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似乎可笑,但对于宗教界人士来讲,这已是用了自己最为特殊重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最虔诚的心愿了,也应该算是一种最直接的抗日行动。
第九世**和第五世热振**的抗日爱国举动深深地感染和鼓舞了西藏人民,对西藏社会各界的抗日行动起了十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西藏社会各界也都纷纷行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积极支持抗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藏族人民群众的抗日爱国行动藏族人民历来都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1888年的隆吐山战役和1904年的江孜保卫战便是永载史册的铁证。抗日战争爆发后,宗教界人士抗日爱国行为的感召,使得藏族人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自觉地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1、支持红军长征,保留抗日火种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一方面奉行对日不抵抗主义,一方面大肆“围剿”主张抗日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途经四川、西康的藏区时,红军得到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支持和无私奉献。以白利寺著名**格达**为首的藏族人民,在听到红军的抗日宣传和看到了红军严明的纪律后,认识到红军才是藏族人民的亲人,穷人的救星,抗日的希望,于是就竭尽全力支援红军。他们征集了大量的粮秣、皮毛等补充了红军的吃穿,他们把当地必须的辣椒、青稞酒等拿来为红军御寒,他们为红军当向导、当翻译,一大批青年还踊跃参加了红军,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1936年5月,藏族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博巴(藏族)政府”在甘孜县庄严宣告成立,格达**当选为自治政府副主席。自治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的第一条就是:“推翻国民党、蒋介石在藏区的衙门,打倒英日帝国主义”,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抗日主张。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先后北上之后,面对国民政府、各省军阀和地方反动僧俗上层的镇压与屠杀,藏族人民没有退却,他们不顾白色恐怖与迫害,想方设法掩护红军滞留人员和伤病人员。
藏族人民在红军长征途中,为祖国的革命事业付出了鲜血和生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后来成为全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藏族人民积极帮助红军长征,客观上起到了保留抗日火种,间接支持抗日战争的作用。一大批藏族优秀分子参加了长征,为党和红军输送了新鲜血液,更是直接地投入到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去。
2、捐助慰问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藏族人民十分关心祖国内地的抗战,他们纷纷行动,为抗日前线捐钱捐物,以示慰问。最突出的代表是康区著名政治活动家格桑次仁和
拉卜楞寺著名**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
1938年,康区著名政治活动家格桑次仁,联合在重庆的康藏人士青攘呼图克图、刘曼卿等人发起组织了“康藏民众抗敌赴难宣传团”、“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赴各大战区慰劳宣传。他们将在藏区募捐所得的金银首饰、钱币、氆氇等献给国家,并在各大战区举行慰劳前线官兵的活动。后来格桑次仁又在重庆向周恩来副主席敬献锦旗和哈达,向正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八路军将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1942年他又发动群众和学生,在家乡龙王潭修建了“抗战建国纪念塔”,激励前方抗日将士奋勇杀敌。
1940年,拉卜楞寺著名**洛桑嘉木祥·益西丹贝坚赞(即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自拉萨学法回到安多本寺后,随即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中。他借助自己**的身份,游说甘、青、川、康四省边区,每到一地,随时随地向边区广泛地宣传抗日救国的纲领,揭露日寇的暴行,号召四省边区藏族同胞团结起来,忠诚拥护中央。1941 年,第五世嘉木祥呼图克图下令拉卜楞寺所属108寺组织慰劳抗日前线将士代表团前往重庆献旗致敬,并献羊皮万张。两年后,他又委派其长兄黄正清(即洛桑泽旺)带队,率所属寺庙藏族僧民致敬团抵渝致敬,至各战区看望慰劳前线将士。为资助抗击日寇,他捐献飞机30架,计国币600余万元,创边民向国家献礼最高纪录。
藏族人民对抗日前线的慰问,从精神上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抗日热情和抗日斗志,他们对抗日的捐助更是从物质上对抗日前线的最有力支持,这都有利于激励前方将士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3、组建民间抗日武装
在抗日战争中,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把反抗阶级压迫的斗争同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组建了许多民间武装,在同统治阶级的斗争中,逐渐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道路,这其中首推肋巴佛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军。1942年陇南大旱,民不聊生,饿殍载道,怀来仓·肋巴佛秘密召集各族兄弟,建立“饥民团”,并决定成立“反蒋抗日民族联军”。翌年2月,肋巴佛率领以“草登草哇”为核心的临夏、卓尼两县藏、汉、土等各族儿女3000人正式起义,他本人被众人推举为“反蒋抗日民族联军”总司令。在攻破洮州城后,肋巴佛率领义军同王仲甲义军会合,联合组成了“西北各民族抗日义勇军”,由张英杰担任总司令,肋巴佛、王仲甲为副总司令,肋巴佛兼任洮泯路藏军司令。肋巴佛率领义军一路斩关夺隘,连获胜利,使得国民党惊恐万分,蒋介石急调胡宗南7个正规军、两个骑兵旅,马步芳三个团,并联合当地驻军共同围剿义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起义失败了,肋巴佛和手下官兵分散隐蔽,并加紧寻找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了正式抗日的道路。
另外牞1936 年同仁县藏族人民反对青海军阀拦阻红军,拒绝摊派出工,三个乡的藏胞被迫逃亡到甘南。1938年果洛藏族人民因驻军横行不法,聚众包
围了白玉寺,将一团驻军全部消灭。1936年中甸藏族农民组织暴动,反对苛捐杂税。这些农民起义武装,都和肋巴佛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军一样,起初都是为了反对阶级压迫,后来在抗日形势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下,都逐渐倾向了抗日,有的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接投入到抗日战争的前线,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浴血奋战。这是藏族人民直接参加抗日战争的代表和证明,也是藏族人民对抗日战争所做的最为直接的贡献。综观藏族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表现,可以说,藏族人民的各个阶层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积极地参与了抗日,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历史事实,也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历史功绩。
今天,我们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就是要不忘记历史,不忘记藏族人民为抗日战争所做的贡献,不能忘记藏族人民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而且,我们要把这种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和坚强不屈、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首先,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在抗日战争中,藏族人民能够以抗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同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特别是要坚决反对**集团分裂祖国的罪恶行径,还要反对“台独”及其他各种各样影响祖国统一的分裂势力和分裂行为,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其次,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虽然没有直接侵略西藏,然而,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藏族,也绝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和其他民族一道,同心协力,并肩作战,共同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在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加强藏族和其他民族的团结互助,牢固树立藏族离不开其他兄弟民族,其他兄弟民族也离不开藏族的思想,坚决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一小撮为了一己之利而挑拨民族关系的没落势力,巩固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进步。第三,努力发展西藏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在抗日战争中,藏族人民表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今天,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面对落后的社会生产条件,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坚强不屈、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积极发展西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清朝基本历史概况
现在清宫剧特别多,但是很多电视就不尊重历史事实,扭曲了很多历史事件,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的基本历史概况。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朝的祖先是女真族。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公开反叛明朝政府。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
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yu三声)等,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昭陵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昌陵 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定陵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1年 宣统华龙陵园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