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的途径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的途径
丁建华
不少中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大多数是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引起的,要学好物理,有以下几个小径:
一、读懂课本,培养自学能力。
用心看书,认真思考,大多数物理知识都能自己学会。如何读懂课本呢?(1)课前略读,就是预习,明确目标,对重要的语句和不理解的段意要在阅读中用笔勾画出来。(2)课中精读,弄清确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依据,明确由这些现象、过程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些结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其步骤是:首先阅读课前问号,了解问题的提出。其次阅读概念或公式的产生、内容和条件及其应用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对公式的掌握和应用。最后读例题,由题意找出已知,同桌讨论,明确解题的关键和格式。(3)课后复读,利用自己的笔记和课本,理解熟记那些必须记忆的东西,如:定义、定理、公式等,也可以用记号醒目地在书上标记出来,然后回忆课堂上的讨论和分析,弄清每个论述或式子的意义,研究每个命题可能的变化,把命题尽可能地推广或引伸,最后离开笔记和课本默记一遍并及时作好学习小结,从而进一步明确本节、本章的重、难点。
二、勤思多问,巩固加深知识。
课堂上做到: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即在听课时要在预习的基础上带上问题和有重点地听课,要一边听(听分析),一边想(想问题),一边记(记老师讲课中的“点睛”之处);要先听懂后笔记,先理解后记忆。同时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可让老师发现你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和指点。只有勤思、多问的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有所悟有所得,才会解„„
现在新课程标准已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新课程力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目前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课题。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与某些具体情境融合在一起的问题。将物理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能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不熟、流于形式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
(一)是影像失真,如运用投用仪时,投影仪放置高度不正确,或银幕挂放角度不对,造成光源与银幕平面不垂直。
(二)是影像虚,在投影教学中,有的不能把画面调清晰,有的不能将投影片放在台面中间,亮度达不到,至使学生看不清。
(三)是不及时关机,有的将投影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或用录音机播放完录音后,闪烁灯依然闪烁,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四)是开机后移动机器,致使出现人为故障,影响使用。
总之,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能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物理教学中同样讲究开放和合作学习,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差异。
第二篇:中学物理教学中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揭西县霖田高级中学
蔡东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这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早已发现的普遍真理。物理教学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德育,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教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要鼓励思考和创造精神,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可见,德育不是独立于物理教学过程以外的东西,而是教书育人客观规律的反映和要求,是物理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物理德育过程是随着学生吸收科学文化知识,悄悄地,点点滴滴地注入学生的心灵,积累起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效果和作用是巨大的,所以物理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进行德育的一条渠道。
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必须根据德育的原则,选取有效的途径和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条。德育方法是为德育目的和德育内容服务的,是实施德育的方式和手段。物理教学实行的德育方法主要在德育渗透、德育熏陶和品德的评价。
一、通过讲授物理知识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关键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弄清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教会学生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研究方法;启发学生运用“对立统一”和“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培养辨证思维方式。
1、弄清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 讲楞次定律时,在分析大量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归纳为两对因果关系:①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使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②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前者“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就是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后者“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原因。这是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这两对因果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揭示出正是“果”对“因”的反作用反映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这就是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物理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且有着复杂多变的形式,如“同因异果”关系,给定电源的闭合电路,当改变外电阻时会引起电流和外电压的变化,就是这种关系。又如“原因和结果相互转换”的关系,电磁波的形成就是电场和磁场的对立斗争,相互转化的结果。
2、用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①讲牛顿第二定律时概括地指出揭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规律:外力促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惯性(m)又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改变,这一对矛盾统一于Fma的关系中。
②光照射在媒质表面上,一般是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当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量变),折射光减弱反射光增强,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临界值)时,发生质的飞跃,折射现象消失了,产生全反射现象,而临界角就是质变点。
3、在解题中加强科学方法教育
在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要把复杂的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简化或理想化,建立物理模型是这种方法的集中表现。在习题教学中,也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确定其物理模型,然后根据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解答问题。例:如图,电子在电势差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入射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大的是(A)U1变大、U2变大
(B)U1变小、U2变大(C)U1变大、U2变小
(D)U1变小、U2变小
分析与解答:本题中电子为点电荷(概念模型),整个装置在真空中(条件模型),在加速电场中电子由静止开始运动,由于重力与电场力相比较可以忽略(忽略重力但电子质量不可忽略),可认为电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根据动能定理eU12eUm112mv(v是电子
2被加速后的速度)。可得v,由此看出v由U1来决定。
然后电子以速度v进入两块平行极板间的偏转电场。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概念模型),v的方向与E的方向垂直,电子在偏转中的运动类似平抛(过程模型)。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本题,设极板长为l,电子在偏转场内运动时间tFmeUmdlv,由于侧向电场力的作用,电子加速度a2(d为两极板间的距离)。电子飞离电场时由于惯性,电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过程模型),此时运动轨道的斜率
tgvyvxatveU2lmdvU22dU1
上式中,l、d已确定,可知偏转角由U1和U2来决定,要变大,需U1变小,U2变大,本题应选B。
由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理想化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而且解题过程中加强方法指导,一定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
4、在物理实验中实施德育
观察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物理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认识客观的物理规律,实验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实验过程要求要遵守纪律,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数据,爱护公物,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品德是十分有益的。
做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要求学生三次实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差别不大(且电流均在1安培以下为宜)测出电阻率后,教师指导学生提高电压,增大电流再进行实验,会发现电阻、电阻率明显增大,这个现象如何解释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学生讨论后,教师因势利导进行归纳:导体决定于电阻率(内因),但温度、长度等外界条件(外因)可通过内因,促成导体电阻的变化,进而指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量变)而减小,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零,电阻突然趋于零(质变);这就是超导现象,关于超导现象,关于超导材料及其应用的研究,目前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课外活动进行德育熏陶。
课外活动是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它与课堂教学目的基本一致的,但有自己的特点,课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愿参加。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学生自由度较大,适于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讲座、竞赛。也可以是小组活动,如无线小组,摄影小组等,还可以是个人活动,如观察实验,小制作,写小论文等。
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情景和起示范作用,以进行德育熏陶。如参观科技馆就是开展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力、热、声、光、电科普展品大部分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开阔了眼界,扩宽了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制作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作电蚊拍等,通过参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要把工件制作成功,必须按科学道理办事,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可见,兴趣小组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通过品德评价是依据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予以恰当的褒贬的一种德育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在课堂学习,做作业,参加课外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能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解解答问题,自觉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以及实事求是,知行统一,顽强发奋学习等优良品德随时随地予以表扬、赞许和鼓励,这将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增强自尊感和荣誉感,同时激发学生追求更高的德育目标的愿望和要求,从而提高德育实效。如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时不专心,不刻苦,可是参加小制作活动很积极,一丝不苟。他用一节竹管做的“喷水枪”很适合用来演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于是教师用他的喷水枪为教具演示了平抛运动的射程,实验现象生动有趣,效果很好。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这种形式对学生的创造性劳动作出了评价,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从此,这个学生的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运用品德评价方法应以表扬、激励和导向为主,批评为辅,品德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才能对实施德育发挥出特殊的作用。
第三篇:中学物理教学论精华
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应当反映物理学的本质,反映中学科学教育的目的,反映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应当是物理学的本质和中学科学教育目的的统一。学科性(物理课程必须反映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教育的阶段性;
理念: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目标:
1、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3、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4、发展学生探索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知识目标可以分为,知道、理解、应用三个层面,技能目标可分为,动作模仿、动作的理解、动作的组合三个层面;情感态度目标,是一种文化熏陶下的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品格,提升科学素养)
课程资源的种类: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文献资源,实验室资源,人文环境资源,课件、网络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物理资源(文本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物理课程开发的几个原则:层次性原则、简单性原则、互补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人本原则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形成科学问题
2、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
3、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
4、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体: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教材、教学设备等)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认识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教学方法:是指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讲授法、实验法、学习法、基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谈话法—问答、讨论法、电脑辅助法、自学指导法。
科学探究七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交流与合作 物理概念:是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的反映,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
前概念:学生在接受某个具体的物理概念之前,其头脑已经形成了与此物理概念相关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知结构与真实的物理现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对同一物理事实的两种不同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揭示学生的前概念,并让学生明确自己以及别人的想法;然后尝试揭示矛盾事件,引起概念冲突;最后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调整,建立与科学概念相一致的新的概念。
物理规律的特点:A、物理规律是通过科学探究过程而得出来的(实验探索法和理论探索法);B、物理规律用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C、物理规律具有相似性和局限性;D、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文化:是由物质设备、观念形态、知识体系、语言符号四大要素构成,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教材(分析教材)、说学生(学生学习之前的知识储备和前概念)、说教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说过程(说明教学的流程)、说实验(说明实验在教学中的目的和作用)(1)说的内容课题(2)总的设计思想(3)教学目的(4)教学过程(5)教学方法(6)教学重点(7)评价这节课。
教学设计的原则:1.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原则2.整体设计和要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3.规范性和创造性兼顾的原则4.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并重的原则5.教师与学生交互协调的原则。
教学设计的内容:1.制定教学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3.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4.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5.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6.制定测评工具7.教学反思和修改。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地培训教师技能的活动。教学技能: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解释技能、控制技能、强化技能。
课题的导入设计:导入是教师的一个基本技能,但是针对不同的课题应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要有一个设计,如复习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猜想导入、实验导入等。
第四篇: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艺术
摘要:应用教育学的知识,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简述了一名中学教师必须具有的教学艺术水平。关键词:物理;教学艺术;教学准则
物理教学艺术是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的高水平发挥,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 劳动的集中体现。一方面它具有教学方法论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揭示和展现物理学的科学美,又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本人结合教育学的知识和中学物理教学的特点,认为一个物理教师应具备如下的教学艺术。
1、物理学的科学美与物理教学艺术 物理学的科学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它有美的内容,它揭示物质运动的合理性、有序性、规律性、和谐性等自然界的内在美;
(2)它有美的理论结构,是一个由物理概念、物 理定律(及公式)构建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3)它有一套完美的研宄方法和表述方式。由于物理学的科学美揭示了自然界的内在美,是物质运动规律性的凝结与升华,它又具有科学方 法论的功能。许多物理学家都自觉地把它作为科学 工具,指导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改造旧理论并构建新 理论,或作为评价和选择物理理论的一种科学准则。
物理学的科学美是对物理学理论更深层次的认识,是从整体上对物理学科学特性的一种把握,它理应成为未来物理学工作者必备的专业修养,一个物理教师在逐渐认识物理的科学美的同时还应在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物理的科学美,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他们学习物理学的兴趣,进而使学生感受物理的科学美,使学习成为他们追求物理学科学美的自觉行动,应成为每一个教师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物理教 学艺术并不纯粹是教学技巧问题,更主要是如何从 教学内容中发掘物理学的科学美,并通过物理知识的传授,明显地或潜移默化地把它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知、情、意、行心理结构获得重组和优化。物理教 学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其艺术性来源于物理教师教学能力的高水平发挥,也来源于物理学令人心醉神迷的科学美。
2、物理教学的艺术性准则
物理教学的艺术性准则亦即是其美学准则,它是对物理教学艺术的规范和要求,其出发点是反映物理教学并看作是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授受过程。笔者认为这样 的准则至少包括以下四条。
2.1科学性准则
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客观真理,并逐步形 成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这是求真的过程。又具 有“真”才能“美”这是美学的一条基本准则。因此科学性理所当然成为物理理论的首要美学准则,它是 物理教学艺术性基础。它应包涵三方面的内容:物 理理论的真理性,物理理论哲理分析的正确性和物 理学科学美的合理性。
2.2简明性准则
这是科学美的简单性特征在物理教学中艺术性 体现,它要求教学目的明确,中心突出,步骤分明,传递信息清楚明达,讲述简明扼要。若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缺乏简明性的原则,会使学生茫茫然、罔罔然,根本谈不上美,也就毫无艺术性可言。
2.3整体性原则
它包括两重意思:一是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做到 分而不散,浑然一体。二是确保教学系统中三个子 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协调运作,强化系统的 整体功能。实践证明,教学系统中任一子系统失调 都会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
2.4适切性准则
物理教学的一切方案、措施、方法都是为学生设 计的,只有切合学生实际,受他们欢迎,才能产生好 的效果。适切性是由合理性所规定的,它是从合理 性方面对教学艺术提出的原则要求。
上述四条准则是对物理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是评价教学美的主要标准。
3、物理教学艺术的若干表现形态
物理教学的艺术性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我认为物理教学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3.1组织艺术
它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对学生的组织,即 是教师子系统对其他两个子系统进行组织整合的主 导作用。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艺术表现在对物理教材 结构的优化,使之与学生的前知识结构相衔接。对 学生的组织艺术则表现在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讲授、实验、讨论等)对学生作合理的组合,藉以发 挥最大的互补作用和群体效应。
3.2逻辑艺术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应用逻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思维活动过程,思维离不开逻辑。物 理前辈们的一切理论成果,除了创造性思维成分上,原则上都是逻辑思维的产物。现代教学理论证明,具有逻辑结构的知识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物理教 师必须善于“逻辑地”向学生作传授,既达到授受知 识的目的,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
3.3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工具,除了日常口 语、文字和必要的体语之外,物理学还包括大量的符 号、图像。物理学的语言艺术,首要的一项是正确,说话的板书要符合语法,对物理数学符号的使用要 规范;其次是要准确,保证信息不走样;然后还要优 美,透过正确的发音,悦耳的声调,丰富的词汇,有变 化的节奏和必要的风趣的比喻等,増加语言的感染 力和吸引力。同时,讲述应力求少而精,切莫“水漫 金山”。此外,由于物理概念和公式是物理学的共同语 言,在讲授中能否熟练地、准确地运用物理概念和数 学语言,消除普通语言的模糊性和冗余性,是衡量教 师语言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物理教师 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南阳.开封.安阳.周口师专心理学教师编写.心理学(第一 版)|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6):213~ 221.[2]王红梅.利用物理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素质|J|.中学物理教 学参考⑴0,(9):9〜10.
第五篇:中学物理教学论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一般用定义说明)。
物理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即通常所说的物理概念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物理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
演绎推理————指与归纳推理相对的、由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大前提)推出特殊性或个别性知识的结论(小结论)的推理.如果前提是真实的,那么必然可以推出真结论。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电容器,定义1: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学科特点:
1、是一门实验科学;
2、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
4、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
5、是一门带有方法论的科学 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懂得物理概念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使学生懂得物理概念的内函
3、使学生懂得物理概念外延
4、使学生学会运用概念
物理教学难点形成原因及对策: 原因:
1、相关的准备知识不足
2、学生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3、学生感性认识不足
4、概念相通,方法相似引起混消
5、教学要求过高或方法不当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对策:
1、分析掌握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
2、教师应注意分散知识难点
3、重视加强物理实验
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
1、讲清引入这个概念的必要性
2、怎样引入
3、概念的正确形式
4、概念的应用
物理学科教学的性质:
1、研究物理教学
2、揭示物理学科规律
3、指导物理教学实践 物理教学任务与目的:
1、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品德(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兴趣是关键,品德是根本)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观察和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基础
2、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心问题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3、物理教学过程突出方法教育
4、中学物理教学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际内容
5、教学过程重简约性
6、教与学的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的本质
1、它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是有目的和计划的 ○
2、有确定性、是间接知识为主、认识过○程教师起指导作用、认识是在课内进行的
2、教学过程同时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规律是客观的,原则是主观的,原则是依据规律制定的
教学规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要求:自然贴切;语言精炼;紧扣中心;内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容概括)
结课形式:归纳式、比较式、悬念式、练习式、点题式、首尾照应式 物理概念教学:
概念及特点:它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本质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 1.讲清引入这个概念的必要性 2.怎样引入
3.概念的正确形式 4.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5.概念的运用
概念教学中的注意问题 1.相近概念的干扰 2.感性知识认识不足
3.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难以理解 相近概念的辨析 1.定义 2.各自特点 3.联系 4.区别
物理规律教学要求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1使学生明确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及所研究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使用的范围 4运用规律
学习规律常见的问题 1.感性知识的缺乏 2.相关知识准备不足
3.生活中学生形成的错误观念和影响 4.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5.想象思维能力不强 课程教学基本技能 导入技能 作用
1.吸引学生注意力 2.激发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3.复习相关知识,进入教学内容 4.明确本课堂的教学目标 5.渲染氛围,创设教学情境 导入方法: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故事导入,实验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概念导入,观念冲突导入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导入原则 1.针对性 2.趣味性 3.启发性 4.艺术性
课堂讲授技能 主要特点:
1教师是课堂的主要活动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2教师一语言为主传授知识 面向主体学生 讲授法的优势 1.效率高 2.成本低
3.能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保证知识的系统性 局限性
1.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3.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适用范围: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1.适用讲授启发性的知识 2.适用于大班教学
3.适用传授复杂抽象难的知识
讲授法的要求:要充分准备,要科学,要有启发性
提问的技能
1.提问的功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能促进学生学习,平稳过渡)2.课堂提问类型(知识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综合性,评价性提问)
3.要求(要得当,要具有启发性,目的性,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顺序性,发问的技巧,即对象是明确的,表达要清楚,要适当停顿)4.原则(要充分准备,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把握时机与内容)板书技能
1.作用(反映出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概括要点)2.类型(提纲式,表格式,线索式,关系式,图文式)
湖南科大复习资料——力佐整理
3.原则(目标明确,有针对性
语言要准确科学
书写要规范,示范性强
突出重点,条理性强
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结课技能
功能(条理化,系统化功能
巩固强化功能
教学过滤功能
激趣开智功能)物理学科教学的性质
1研究物理教学 2揭示物理教学规律 3.指导教学实践
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1物理教学规律和实践 2物理教学的全过程 3物理教学大纲
物理教学论研究的内容
1物理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2物理教学内容的构成 3.物理教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方法 4.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 物理教学原则
1.科学性 2.实践性 3.趣味性
4.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