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时间:2019-05-13 16: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授人以渔,为学生自主学习传授方法。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丰富学习活动,品味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自我需求,另外在活动中不断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其次,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好时间。

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

最后,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

第二篇:培养学生责任感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责任感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蔡路中学

龚双凤

我校尽管是一所农村中学,但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身子女,父母一般都对孩子宠爱有加,无论是生活上的事还是学习上的事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贴贴,使孩子习惯地被照顾,事事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这些孩子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责任意识淡薄,影响了主动学习。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少追求,也不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人就无法面对竞争,没有动力源泉,在社会上一旦遇到困难就会一蹶不振。

我有幸参加了川沙中学《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主动学习”成果认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光靠学校及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得到社会的理解支持,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动学习”成果还提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产生的学习内驱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就不会强烈和持久。”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来促进主动学习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生与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我在推广“主动学习”成果过程中,着重通过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家长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必要前提

“主动学习”成果认为健全自我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内因。而自我意识主要体现在对自己负责。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将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

(一)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来明确学习目的以促进其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成果认为学习目的决定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必然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缺乏内在的驱动力,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来明确学习目的可以促进其主动学习。

1.感受现实,增强学习责任感

状况等等讲给孩子听,也寻找一些机会带着孩子到社会上看一看,听一听,让他亲身体会到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这样做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将学习当成一种责任,在学习中不断地增强责任感。

2.承担责任,提高责任感

我要求家长: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要代替孩子解决疑难,但要及时地鼓励孩子,让他勇敢地承担责任,面对挑战。例如,当孩子遇到难解的问题决定放弃探索时,家长应要求孩子再尝试解一下,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让他意识到了学习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付出,才会有收获。

(二)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促进其主动学习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大多数孩子的智商相近,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相差很大,这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态度的不同。所以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对促进其主动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1.让孩子明白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

每当开家长会的时候,总是能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脑子挺聪明的,就是不用心思在学习上,每次考试总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显然,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我告诉家长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就算理解能力很强,反应速度很快也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习态度端正的孩子,就算理解能力较差,反应速度较慢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一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孩子家长,逐步改进了教育方式,不再埋怨感叹,而是在肯定孩子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对孩子学习态度的培养,让孩子意识到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这也是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良好表现。

2.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

在指导家长过程中,我让家长明白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家长要逐步培养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因为只有当孩子有了责任感,才会重视自己的学习行为,当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时,也能从自己的学习行为中寻找主观原因,而不会找一些客观的原因来搪塞自己的过失。这样,家长就在家庭教育中,开始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学习

行为,从而使孩子能很快调节好学习心态,以积极的姿态尝试着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投入到学习中。

(三)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其主动学习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终身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1.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当孩子已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时,我要求家长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计算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等等。当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强时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上表现的积极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学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所以家长在平时要注意对孩子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2.加强能力训练

能力是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提高的。我要求家长孩子进行训练,例如对计算能力较差的,我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加强孩子计算能力的训练,通过增加做一些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练习,甚至家长与孩子一起比赛谁的计算速度又快又正确,从而提高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四)培养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来增强学习能动性以促进其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成果指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缺乏自觉求知、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等方面。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的改进这些不足,将有助于提高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

1.自觉求知

主动性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孩子如果有了对知识的“渴求”,主动去寻求知识,把学习当成一件自觉而又愉快的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学习的“结果”一定是“可喜”的。在我的指导下,家长注意把握孩子求知的欲望,对孩子合理的意识给予满足,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的鼓励帮助,多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主人格。这样就较好地释放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培养了孩子自觉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自我激励

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失败。我要求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我很棒,我能做好这件事。”这样,孩子逐步树立起我“能学好”的信心。

3.自我调控

考试怯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考试压力太大引起的。家长指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帮助孩子减轻自我压力。在我的关照下,家长注意了让孩子学会自我调控,减轻考试压力,这样,使孩子对压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变压力为动力,考场上不乱方寸,从而,不但没有影响成绩,反而考得更好了。

4.自我评价

孩子会经常犯错误,并且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我要求家长不强制让孩子检查错误,而是家长引导孩子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对照制度、规章、准则、榜样等找差距、找不足、找问题的过程,孩子学会了对比、鉴别、取舍,他们就会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在这个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他们学会自我纠偏,自我反省,自我陶冶,自我提高,从而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地弥补不足之处,更好地投入学习。

二、家长培养孩子对家庭负责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动力(一)榜样法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品德高尚,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熏陶,一生受益匪浅;当然,家风不正,就会使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在家庭教育中,我着重要求家长树立以下三方面的榜样:

1.工作敬业榜样

家长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尽量想方设法做好工作,在工作上做出成绩。这样对孩子提出学习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时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要埋怨领导不好,埋怨同事不好,埋怨工作环境不好,更不能对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敷衍了事。从而避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在学习上也形成不负责的态度。家长只有在工作上体现出了负责、误食、富有成效的爱岗敬业形象,才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以对家庭负责的态度为动力,促使自己主动学习。

2.自我学习榜样

家长要求孩子在家认真学习,那么家长在家就不能整天打麻将,看电视,而应该多抽一些时间阅读报纸、书籍等,在家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家长尤其要在自我学习上树立愿意学习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的榜样。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不断上进,对学习新东西具有积极的心态。

3.敢于负责的榜样

树立敢于负责的榜样,一是要求家长能够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给孩子树立一种我的家长很有事业心的形象;二是要求家长能够在家庭中主动承担责任,给孩子树立我的家长对家庭、对孩子很有爱心的形象;三是要求家长当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就要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地采取弥补措施,将自己的失误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点,给孩子树立知错能改的形象。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了这三种形象,孩子对学习就会认真负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就在做事前三思而后行,努力避免错误;就会直面失误,勇敢承担责任,尽力弥补失误;就会注意反思,从失误中积累成功的经验。

(二)实践法

1.提供实践机会

对孩子要提出适当的实践要求。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求孩子自己做;看完的图书要自己收起来,书包要自己整理;老师提出的要求,自己记住,要求完成的家庭作业自己用笔记下来,自己独立完成。让孩子懂得,生活、学习、劳动上的事是他自己的事,他有责任对自己负责,也有能力负责。

2.创设实践条件

就是为孩子学习、生活、交友、探究等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如当母亲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做饭时,父亲可以鼓励孩子一起做饭,让孩子帮忙洗菜,递个盘子,拿个勺子之类的,甚至可以鼓励孩子亲自煎个蛋,烧个豆腐汤之类的,让孩子体会做家务的辛苦与快乐。在家庭大扫除时,可以安排孩子扫地、整理厨房,也可以安排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孩子体会到作为家庭成员有责任为家庭做一定的家务。当学校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时,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让孩子体会到献爱心是自己的事而非父母的事,当孩子没有钱时可以“借”给他,但必须说明是“借”,将从以后的零花钱中扣除。让孩子体会在帮助他人时,有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将得到更大的收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比一味的说教效果明显。

三、培养孩子对同伴负责是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的学习与工作大都要求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学会对同伴负责,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自省的习惯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

(一)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1.明白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每一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自己有麻烦,需要他人的援手。同样,别人遇到问题,自己也要主动提供帮助。比如说给老人让座,把自己的铅笔借给邻桌的同学。给游客指路等等。孩子帮助别人,从受助者的感激中她们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提高责任感。同时,在孩子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逐步学会帮助他人的本领,这有利于更好地为他人提供帮助。

2.经常与孩子一起帮助别人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落实到行动,就是要孩子经常地去帮助别人。开始,我要求家长多与孩子一起帮助别人,让孩子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由此内化为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例如,家长与孩子一起帮助邻居家的低龄孩子补习功课;与孩子一起为同学改进学习方法出谋划策;对孩子的义捐行为给予经济上的支持等等。孩子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能力考验的过程,使孩子能及时地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积极主动地采取弥补措施,这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3.与孩子一起分享帮助他人的成功

经过孩子的帮助,被帮助的人有了进步,这时家长要及时地表扬孩子,让孩子体会助人的成功与快乐。与孩子一起助人后,请孩子谈谈内心的感受,一起体会其中的愉悦。这样,随着助人为乐精神品质的逐步形成,孩子的心态变得宽容、积极、向上,学习也会更主动了。

(二)家长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培养对同伴的责任心 1.明确合作能力含义

分解合作任务、建立合作小组、协调合作关系、组织合作探究、总结合作成果、进行合作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能力。让家长和孩子明白合作能力的内容,有利于明确培养的方向。

2.加强合作引导

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平时,要鼓励孩子积极地承担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积极地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通过合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孩子有时回到家里埋怨某某同学反应慢,某某计算能力差,造成自己一组没能拿到第一。这时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既要明知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负责,又不轻视或敌视他人的才干,而且在同伴失望、气馁的时候给他以鼓励“你也行”,信任自己也对他人信任。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应热心地帮助他,而不是埋怨。因为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没有困难的时候,有时自己也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时帮助他人能清楚地认识到同伴的优缺点,从而取长补短,激发主动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孩子的孩子合作能力。

3.总结合作经验

孩子在与他人的到合作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体会,有失败的教训反思。对此我要求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能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得到一些启发与帮助,也使孩子养成对自己的学习、交友处事等行为经常进行总结反思的习惯,锻炼思缜密性,全面、客观、公正地看人、看事。这对于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和学会做人都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三)家长培养孩子质疑的能力,促进其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成果认为,要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从而产生持久的、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家庭教育中培孩子自我发现学习问题、自我解决学习问题、自我总结学习经验等质疑能力,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可以使学习变得轻松,使学习变成自己的需要。

1.自我发现学习问题

自我发现学习问题,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让孩子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多留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如:烧骨头汤的时候为什么要加一些醋,汤的味道才会鲜美;同样是烟火为什么发出的颜色会不同;为什么有些植物在阳光下才能长得好,而有些却在阴暗的地方才能长的好呢;虽然这些问题不是来自

但却有很大的生活价值。让孩子在观察中领悟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的道理。同样在学习中也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问个“为什么”。如:为什么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为什么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发音,而在不同的发音时会有不同的意思等等;当孩子养成凡事多问个“为什么”的时候,那么也就握了发现学习问题的方法。

2.自我解决学习问题

自我解决学习问题,主要是让孩子能主动的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如:在解决“什么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有关”这一问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来比较,当圆的半径增大时,圆的面积也在增大。在解决多音字时,可以让孩子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烟火为什么发出的颜色会不同”,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指导,让孩子动手操作观察。如放一些食盐在火上烧,火会发出黄光,放铜质的物品在火上烧会发出蓝光;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发出的光是不同的。在烟火中放的物质不同发出的光也不同,所以烟火会发出不同的颜色。让孩子在查、做、问等方法中学会自己解决疑问。

3.自我总结学习经验

对于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后要学会总结,家长要提醒孩子每过一个阶段就总结一次学习上的学习体会或学习经验。尤其对自己犯的错误,一定要重视。曾经有一个名人说过: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进步是最大的。如:每次英语测试后,将自己经常犯的错误整理在英语记错本上,在复习时再好好温习一下,将有效的提高复习效果。在数学学习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一题多解,特别是几何,并能加一整理、归纳,这也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如果在平时养成了归纳、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那么将真真正正的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孩子对社会负责以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深入

“主动学习”成果认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产生的学习内驱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就不会强烈和持久。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孩子主动学习的深入。

(一)树立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具有崇高的人生追求目标

与社会责任感相联系的理想和目标,不是围绕个人的小圈子转,而是与民族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的。有了这样的人生追求目标,孩子的眼界就开阔了。

1.让孩子关心时事政治,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家长让孩子在平时养成主动收看新闻的好习惯,对社会时事关注,能合理认识新闻报道,通过时事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思考自己该怎么做。家长还注意带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孩子在尽可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在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判断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关心社会的兴趣,增强承担责任的使命感,促使他主动的去学习。

2.让孩子联系自身,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我强调要让孩子意识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同时身为家里唯一的孩子,需要考虑自己现在和将来承担的责任。家长要勉励孩子要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家庭的将来、社会的将来努力学习。

(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让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1.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明白,只有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才能提高孩子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家长能够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日雏鹰小队活动等等,通过活动让孩子走进社会大课堂,学会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意识到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他们的努力,所以他们就要好好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2.参与家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如周末带孩子到科技馆参观,假期里一起出去旅游,了解祖国锦绣山河、风土人情等,在参观游玩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学习。

3.参与社区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家长注意关心孩子生活的社区组织的活动,并与孩子积极参加所适宜的活动,以培养孩子关心社会的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为灾区捐款捐物,为创

建文明社区出一份力等。通过活动促进了孩子对社区生活的关心,加强对社会的了解,提高了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

4.参与社会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如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物,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孩子搞一次义卖活动,参加“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体会了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付出与努力,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仅仅是对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责任感,促进主动学习的初步经验,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虽然推广的时间不长,切入的角度不少,积累的经验不多,但我还是感到川沙中学“主动学习”成果具有普遍意义,成果的原理和实践我们农村地区的初级中学学生同样是适用的;我在推广中应用和部分创新的措施(如:自觉求知、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取得较为明显的实效,说明推广措施也是有效的。通过本次参与推广研究,我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使我深深体会到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也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和机会是使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需要教师提供良好学习氛围。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些认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的机会。

一、设计好教学环节,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直观思维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学生只有在摆摆、数数、画画、量量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去体会和理解。那么就要求教师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感悟。

如低年级的退位减法“13-5”,教师可以发给每个学生1捆小棒另3根。让学生试试取出5根可以怎样取?有的学生从一捆中抽取5根,有的学生先取出3根再从一捆中抽取2根等等。这时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直接取?”“先要干什么?”“拆开的一捆有几根?”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有两个明显的特点。1.每个学生都兴致致勃勃地投入到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去。2.将抽象的数据计算,通过“物化”的动手操作和“内化”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懂得退“1”作“10”的道理。

二、正确引导学生发言,诱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对于教学中经常出现与预设不符的问题,教师要注意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发言积极性。

如教学“可能性”一课,“一定、不可能、可能”三个数字概念。然后,出示例2:判断生活中几种现象的可能性,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生1:我们组认为“三天后下雨”是不可能的。师:同学们对此意见有什么看法? 生2:我们组也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三天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这时,另外一组的一个男生连手也没举便说:“我认为没准。”

(班里的学生都笑了起来,可教师并没有理睬这名学生。也许怕出意外枝节,也许„„继续提问其他学生)生3:我们认为应该可能的。因为三天后可能下雨,也有可能不下雨。生4:三天后下不下雨,看看天气预报就知道了。(教师又付之一笑,课掌教学继续进行„„)针对生4的发言,教师大可以去和这位学生握手表示认同,予以肯定:“我跟你握手,是因为你懂得了看天气预报,假如现在不看天气预报,用上‘一定、可能、不可能’该怎么说呢?”如果这样紧紧抓住学生的发言,自然地引导,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顺利地进入下一个

话题,丝毫没有“急转弯”的生硬。而生3的理解正是他生活经验的反映,“没准”正是不确定的生活语言‘。如果教师抓住这个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没准”用我们刚才总结的“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你认为哪个更合适呢?这样的自然引导能使数学学习与生活贴得更近,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数学语言的含义。

三、精心设计练习,让每个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

承认个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是现代教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在儿童进入小学时,其知识准备、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其个性品质都已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就学生自身而言,在某些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及个别差异,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展的可能性,打破传统教学中“一刀切”做法,采用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都得到最佳发展。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律后的巩固练习中,教师安排了三道题目:(1250+25)×

4、(40-4)×25、48×125,要求是基本完成前二题,第三题为思考题。练习后,教师特别安排几个基础差的学生上黑板演示第一题的解法。虽然这道题全班都能做正确,但这几个基础差的学生上台后,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对于下一次的参与,他们也跃跃欲试。第二题,请一部分的中等生演示,有的学生做成(40一4)×25=40×25+4×25。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否定这个学生的做法,而是指出“做这一题应该用什么方法?”“这个同学的方法正确吗?”“现在括号内是两数之和还是两数的差?”从而让这个学生悟出错在哪里。即使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为了鼓励他解题方法上的微小成功,还是给这个学生一份小小的奖品。第三题的解答可以在共同的讨论中进行。这时一部分优等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解法。有的说48×125=(40+8)×125,有的说48×125=6×(8×125),教师这时可以不失时机的提出:“为什么要把48转化成‘40+8’或‘6×8’”,通过说算理的活动,带动中、差生上一个台阶,同时又让基础好的学生有一个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学生参与学习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全体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舞台上得到互补,得到启迪,从而推动每个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前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桂林山水》是人教实验版小语第八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环环相扣,层层有物,内容简单,理解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地位,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才能得到培养。课堂教学必须体现这一点。我的一段教学设计也就从这出发。导入时,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作如下安排: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加以引导,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理;其次,设问——“你喜欢做学习的主人吗”发动学生自主学习。从课堂教学实际看,效果颇为良好。第二个环节让学生读课文,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不懂的问题又是什么。考虑到学生从未接受这样的训练,设计时事先又做了相应准备——预备了师生应共同完成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万事开头难。新事物一出来就要想被人们接受,并得到推广,肯定有一定难度。它必须要有一个过程,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反复检验才能达到。课堂上,尽管学生仅能回答部分,可我仍感欣慰,首次尝试毕竟有学生懂,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有希望的,主体教学思想是能够逐步贯彻的,主体教学是能够实现的。

但本节课已不可能按原计划继续进行。之后,我改变了原订方案,因为“教学设计”不等于“教学实际”。于是,利用预备的本节课应共同完成的学习目标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其后,仍注意落实主体教学思想。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浅谈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2013年---2014年学第一学期)刘瑛 摘要:二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门槛,学习时间、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对学习缺乏主动和持久的耐性,表现在课堂上为被动,不专心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教育,设计并实践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是重要和有趣的,知道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本文从培养二年级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习兴趣和教给学生发言的方法和要求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阐述了如何激发一年级小朋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这个问题。

关键词:学习观 学习兴趣 发言 主动参与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了催化作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仅应该担负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任务,更应该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是一门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在小学阶段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数学,仍然是抽象的、概括的。二年级小朋友的抽象思维 1

还很稚嫩,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学习数学还依赖教师、家长,不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普遍存在着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兴趣比较淡薄,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对学好数学缺乏信心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程度。

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如何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如何创设情景,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率,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认为:在活动中,人是主体,起着决定的作用。数学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学生的心理需求

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便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并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研究的欲望。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课堂摘要: 一年级学生刚踏入小学门槛,学习时间、方式和要求的骤变使他们处于不适应状态,从而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对学习缺乏主动和持久......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教育。因此,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此,在......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学习一、设计有趣的教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入手。例如,教学《丰碑》时......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摘 要:该文主要阐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任务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倡体验参与,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形成......

    浅谈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刻......

    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五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

    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