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的探究精神
孔子的探究精神
读罢先秦诸子选读课本,《论语》让我心惊,产生莫名的心悸。《论语》的文章,简而能赅,浅而能深,态度雍容,辞意典雅,充满无限的魅力。作为《论语》语录的人物核心,孔子被尊为“圣人”,受着千万华夏子孙的敬仰,其处于众人远矣。最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探究精神。
孔子周游列国整整十四年,因为他深知天下无道,他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长沮桀溺等人选择避世,大概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蓬井而饮,耕作而食,对孔子的抉择大为不解。孔子用他探究的精神,深知天下无道,而自己应勇于担当责任,实现“仁”满天下的理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于是,他“知其不可而为之”。
站在哲人的角度看,孔子善于探究物象的本质,以得到常人无法企及的真理。面对桥下淙淙的流水,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顿悟出时间不断推移,万物兴衰更替的自然规律;面对凋谢的松柏,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感到松柏坚韧不屈的高尚情操;“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他以超乎寻常人的见识探究到君子之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孔子在哲理上的探究精神,完美地塑造了他在人生道理上有独到领悟的圣人形象。
站在师生关系的角度看,孔子善于探究人物的心理,以构建和谐安睦的学习环境。孔子的弟子众多,有些是上层阶级的富庶子弟,但大多是贫寒孤苦的下层阶级民众,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性格迥异的弟子打交道并非易事,而孔子非常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有一次,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遂指天发誓:“如果我做了违背仁德的事,就让老天厌弃我吧!”孔子善于探究弟子的心理,立刻化解了不满。孔子的探究精神,让他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和谐、更令人叹服的基础。
孔子以它超乎常人的探究精神,勇敢地走在坚持“仁”道的路上,令人肃然起敬。在现代社会,其仍有深远的发展前景,仍有助于现代文明社会、道德社会的建设,这是先人流传下来的无价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称道并奉行。
孔子的探究精神,千古不朽,万世不衰!
(跑题作文,弃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而不顾,另起炉灶,谈孔子的探究精神。终评:29分)
第二篇:孔子伦理道德精神
国际商学院金融1班41316268欧梦芝
孔子伦理道德精神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子,诞生于中国最伟大的朝代周朝。孔子对中国及世界意义重大,他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精彩的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88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幻出了三种字体的“和”,代表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华人文理念。从此,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在五大洲进一步传播,孔子热,儒学热更加薪尽火传。
足以表明,即便孔子离开我们已经2500多年,但他始终不为人们所忘记,因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在封建时代他的学说被誉为治国之本,他被封为至圣先师。孔子的政治抱负是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秩序,为此,他十分重视对弟子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作为救世人才的素质保证。《论语》记载了孔子大量的伦理道德言论,堪称一部伦理道德教科书,而“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伦理
道德概念。也就是说孔子思想道德的核心就是“仁”。
孔子鼓励人们追求“仁”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胀,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邪气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利小人。于是,仁爱的呼声四处响起,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故培养孔子的“仁”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多么重要。但培养之前须得了解孔子的“仁”。
孔子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仁”有不同的解释,综合所有文献来看,“仁”是一种立己立人,达己达人,修己安人的道德品格,是一种从人们内心萌生的自觉遵守礼制秩序的伦理品质,包含内圣和外王俩个层次。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必须培养孝,悌,忠,恕,恭,宽,敏,信,惠,勇等伦理品质。
所以欲达到任的目标,就必须以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子禽问孔子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能听到有关的政事,他是怎么得来的。子贡说,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德性来取得的。孔子自己也把能行,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于天下作为仁人的标准。
“仁”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
人,体恤别人;“仁”还有“忠恕”的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就是说,人们想要自己站地住,必须使别人也站得住;自己要显达,也必须让别人显达。也就是说,在自己站起来时,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尽量使别人站起来,这里应该包括在生活上,财力上接济帮助别人,也在道德上,修养上影响帮助别人,即推己及人,积极为人的意思。这样做了,就是向为仁的路上走了。这是一种以他认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和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为仁处世中的行为准则。
孔子不仅提出了“仁”,还将如何为仁的方法告诉了我们,这个方法就是要克制自己头脑中不正的思想意念,依靠自己内心的自觉,重视自己内心的修养,来达到仁的境界。
儒家“仁”文化是升华人性的学问,它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人,以改造人性的邪念,唤醒人的良知与责任感,导人向善。这便是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目的。
除了“仁”这一核心思想精神外,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其他的道德概念。温,良,恭,俭,让,中庸,中行,和,义,德,慈,知,圣,公,晾,贞,果,正,廉等道德素养。这些虽然没有“仁”重要,但它们都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譬如“中庸”,这是孔子倡导的重要品德。“子曰:中庸
之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之德是一种失落已久的最高道德。“中”是指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庸 ”是指不变的平常之理,合起来说,“中庸”寓中道于平常之理中,即所谓极高明的中庸。“中庸”是君子随时要遵守的至德,而大道不明,难以推行,就是因为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都失去了中庸之道。孔子的弟子中,只有颜回一人能够谨守中庸之道。因为坚守中庸之道比平治国家,辞去爵禄,赴汤蹈火还要大的多。
前面的道德精神,可作为孔子“仁”学的提升,或“仁”学的补充,或“仁”学的并列和扩展,它们一起与“仁”一起,共同支撑起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精神。
第三篇:孔子的治学精神
孔子的治学精神
提起古圣先贤,在人们心目中形象最鲜明的就是孔子。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丶七十二位贤人。直到今天,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中国有一位伟人孔子的。西方各国很多地方树立孔子的圣像,可见人们如何仰慕这位伟人的高风。我们身为中国人,每日生活在中国的文化薰陶中,他老人家就是贡献中华文化的一位巨人,影响我国千秋万世,我们怎可以不知道他呢!孔子的事迹或回答弟子和时人的话语,在论语中可以看到,那麽,论语这部书实在是人人必读的好书!本文就来谈谈至圣先师──孔子的治学精神。
论语为政篇第四章记载孔子述说自己修学的过程,他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笃志求学,三十岁才能自立,四十岁不为外物所惑,五十岁知天命的道理,六十岁声入心通丶洞悉常道,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我们知道,孔子是生而知之的,其思想影响我国两千年的文化主流,竟然还需要求学吗?是的,不但要修学,而且比任何人要早立大志呢!他十五岁就在求平天下之学,他用功时,好像赶不上似的,恐怕学不到真理,担心比不上哲人,怕言行举止有差错。他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由此可见他对精神生活的讲求,连身子也不在乎了。当然不见得当下就死了,这话是说,只要能得到道的真义,即使当下死了,也没什麽遗憾了。他以这种精神来勤学,所以能三十而立,不管是学术方面,还是品行方面,都足以为社会之典范。
宇宙之大,生命之奥秘,实在不是一生就可以明白的啊!但是圣人掌握了普遍的规律,不断修学,四十岁就能悟解天地一贯的道理,不再疑惑。继续做自明诚的功夫,时时观照自己的心理言行。五十岁时,境界已到知天命了。这时穷究天道人事之理,通达古今的变与不变。到了六十岁就能耳顺,一切正邪,声入心通,自然明明白白,绝不会为人事所蒙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会有差错,事事合乎中道,不违背天理。
孔子是人类的导师,告诉天下人成圣贤的道理,又提醒世人要成圣贤必须立志修学。先由凡夫修养人格丶增进智慧,渐渐迈向贤圣的境地,也就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但在思想上除去疑惑丶私欲,一立志就能言行合一,所以在论语中常勉人做君子,而且勉励我们效法天地的自强不息,只有勤才能补拙,只有一步步向前才能达成志向,所以这一章列出孔子多少岁在进德修业到什麽地步,这不是说: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境界,也不是每隔十年或固定的年数才能达到这个程度。凡是有志於修学的君子,绝不可以急於成就而去躐等,孔子告诉我们进德修业是先凡後圣的,用力日久,自然而然有进展,急不得丶勉强不得,就像水到渠成那样。
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孔圣人的境界,我能学到吗?孔子有位学生冉求说过: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所教的道,只是力不足呀!孔子说:力不足的人也要尽力求进,半途力尽而止,你现在没有向前更进的心,实在是自己划地自限,自己限制自己的前程呀!所以说:如果我们以为自己力不足,没法像圣人那样,我们更需要努力,补足自己的缺点,勤劳用功的人总会学得更多,千万不要自己挡住自己。
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七章提过,在十户人家的小邑中,必定有忠厚信实像我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的好学罢了。我们知道,保持忠信这种先天资质,已经难得了,能加上後天的修学更是可贵。孔子强调自己好学笃行,才能发挥天生的本质,人人如果循着所知的道而去行道,就奠定明道的基础,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後天的修学,才能更接近道,才不浪费人人本有的资质。
楚国的叶公曾经问子路,孔子的为人如何呢?子路默然没回答,孔子知道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何不回答说:他这个人啊!好学不倦,发愤时忘了吃饭,快乐时忘了忧愁,不知道老之将至。」在另一章,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仰慕先圣的嘉言善行,及圣贤书所记的义理而已。如果有所得,实在是黾勉考究而来的呀!」由这儿看来,孔夫子一再的劝勉世人勤学,如果好古敏求,一定可以进步的,纵使愚鲁,也会聪明起来,虽然拙笨,也有成功的一天,怎可自我菲薄而自暴自弃呢!孔夫子乐於圣王之学,所以乐而不倦,俗世的忧愁可以消除,连吃饭也忘了,如果我们也认真求学,得到真理的滋味,那该多好呀!
世人以为孔圣人的明智是天纵之资,生来就觉知的,然而,孔子自己就不认为自己是这样,一方面可能由於谦虚,一方面为了勉励懒於学习的人,绝口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的人,而让我们知道,纵使像孔子那样的伟人,也是靠努力成功的。述而篇另一章记载孔夫子不愿时人称他为仁丶圣,他说:「圣人丶仁人丶是与天同德之人,那麽,我怎麽敢当这种称号呢?我只是笃行仁人丶圣人之道,愈做愈不厌烦,同时以仁圣之道来教人而不懈怠,可以说,我只做到这样而已。夫子治学最实在了,他学了圣贤之教,就为之不厌,学成了还想到天下人,所以他又能教人不倦,不管是自修还是化人,都把握「不倦」两字,这和前头的好学有
关,他所以能够不厌不倦,实在是得到求学之乐呀!
孔子心存冲虚,所以能容万物,求学勤勉,所以能得大道;学问本来就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我们常感叹学不完哪!孔子不是感叹而罢了,常常存着赶不上的心理,孜孜不倦,所以亲身体验,学了马上做到,就不会失去。孔老夫子勉励学生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就是这个意思。
圣人孔子乐於道,喜好求学,所以没了忧愁,他的确得到人间的真乐,真正忘记俗世的忧愁,但是孔老夫子也有忧心如焚的事,他老人家不是担心一般人所担忧的事,他说:「德行不修明,学业不讲习;听到好的事情不能取来改进自己;发觉自己不好的事不能革除;这些都是我的忧患!」原来孔老夫子只担心进德修业,一般人的忧愁怎能干扰他呢!他是这麽样的态度来修学,所以苦尽甘来,而终究得到学问的真乐了。
孔子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删诗书丶订礼乐丶赞周易丶修春秋,所以他说:「循述古人的遗法而不自己创作;信服古人,并且喜好古人之学:在这些事情上,我敢私自和我那商朝大夫老彭相比。」孔子有德无位,不像周公制礼作乐称为创作,所以不轻易说自己创作,这和一般并凑人家作品而说自己创作的人截然相反。他的学术思想所以能集我国文化的大成,是他积极的吸取了人文的通义,历史的经验,一直黾勉求学丶信而好古,所以使先圣之学更发扬光大,奠定了儒家的基础,使儒家思想一直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孔子治学丶做人都有一个主旨,就是「忠丶恕」这是始终不变的。他平日做学问十分讲究方法,不管见闻有多麽多,所学的有多麽深,都是以一个道理为纲领,以精熟的一个理,去学别的道理,所有道理都可以统摄起来了,所以他告诉子贡不要以为他是多闻多见一一都记在心里了,而是以一个理为根本,去贯通宇宙万事万物的理,他老人家一生勤勉治学,掌握了根本的求学方法,融会贯通,所以博学多闻,教化了不知多少人。
孔老夫子存着悲悯化人的心志,以最踏实的态度,孜孜蛚蛚的研究学问,绝没有自满的时候,直到老年还说:「让我多活几年,或五或十,以从事学问,那麽,我就不会有什麽大过失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他老人家治学的精神启示我们:求学没有侥幸的,绝不能躐等而得,有什麽因缘,必有什麽结果,所以不必担心圣贤之道太遥远,只要忠信加上好学,使德行修明了,学业自然增上。读书不是片断记忆,定要讲求方法,把握根本,以求一贯之道理。这些宝贵的启示,只要做一端我们的德业就开始前进了。我们效法圣人,不管能否成圣贤,至少也做个守住人格的君子,不管能否成为圣人,至少也做个始终努力的读书人;不论那一行业,如果做人做事都本着孔子的精神,必然可以成为社会的中坚丶国家的栋梁;我们时时记得先师孔子,那麽他的光辉就会永远照耀前途,让我们遵循孔圣人的指引,马上努力吧!
第四篇:探究作业3 孔子课本剧
圣者情怀
——故事取材于《说苑》
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此情此景,弟子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上前回道:
“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而子贡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作为我的随从高参。”
听了子路的豪言壮语,孔子笑道:“壮哉!勇士,一个奋不顾身的雄杰。”
子贡看着踌躇满志的子路,笑了笑,然后轻步上前,洒然说道:“子贡不才,愿有一天,见齐国与楚国合战于苍莽原野,两军对垒,实力相当。正当旌旗相望,战尘相接,千钧一发之际,我子贡,身着白袍白冠,从容游说于白刃之间,不费一兵一卒,顿解两国纷争。此时,子路与颜渊两位同学,可为我临阵助势。”
“俊哉!辩士,一个神貌若仙的英才。”孔子点头称赞。
颜渊听完子路、子贡的述说,站在后面,继续静默无语。孔子见此,便对他说:“颜渊!过来。你难道就没有理想可说吗?”
颜渊近前回道:“文事、武功,两为同学都已说得很好了。我哪里够资格,参与其中?”
“不是吧?”孔子笑道:“你似乎对他们,不敢恭维。但说无妨。”
颜渊沉吟了一会,说道:“两位同学的志愿,与颜回理想,是有差异的。颜回希望:百姓讲信修睦,人民安居乐业;兵器铸为农具,城池复为良田;怀恩近邻,柔接远方;周边各国,无不感召德义,寝兵释战;天下从此,无斗战之患。如果能有这么一天,那么,又有什么苦难,需要子路同学,去冒死拯救?那么,又有什么战难,需要子贡同学,去劳思化解?”
“美哉!大士。”颜渊的一番话,令孔子嗟叹不已。
子路此时,举手问道:“请问先生,您的志愿,又是如何?”
孔子回道:“愿颜渊得志!我将背着行李典籍,跟从颜渊这孩子。”
孔子:绿色
子路:蓝色
子贡:红色
颜渊:黄色
--预初(8)班 第二小组
第五篇:《孔子和老子》合作探究型教案
《孔子和老子》合作探究型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2)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
(3)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重点难点】 1.重点
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2.难点
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播放关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录像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新课学习]
[板书]第1课 孔子和老子 [板书]
一、孔子及其思想
[板书]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 8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教师讲解]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吗?这是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为“三孔”,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孔庙大成殿里,孔子的塑像被当作神一般供奉着。大成殿前的杏坛,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它记刻着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功劳。孔庙周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牌坊彰显着一位圣人的业绩。看看孔林中的孔子墓,墓碑上刻着什么字?——“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大成”,乃集大成之意,“至圣”,最高的圣人,这是何等的荣誉!孔子先后获得这些封号:汉平帝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孔子 “文宣王”,元代封他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尊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引导提问]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洞察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孔子的封号一加再加,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反映了孔子地位的上升和儒家思想有封建社会深受重视。
[引导提问]类似的孔庙、孔子塑像散落于世界各地,在韩国汉城、越南河内、日本东京、德国柏林、英国伦敦等地都能见到,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孔子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教师归纳]死后的孔子倍享殊荣,生前的孔子却十分落魄。这张图片反映了孔子生命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周游列国,55岁时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这时的孔子像一只流浪狗。但他坚持了十四年,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
[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了解孔子的思想,当读什么书? [学生回答]《论语》
[过渡]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摘录了解孔子的思想。[板书]
(二)孔子的思想
[板书]1. “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 8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二则与“仁”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展示课件]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引导提问]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学生回答]仁,指仁爱,关爱别人。
[引导提问]从文字学的角度看,“仁,从人,从二”,反映人与人的关系。怎样“爱人”?
[学生回答]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引导提问]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的? [学生回答]春秋之际,战争不断,孔子寄希望于仁爱挽救社会。[引导提问]统治者心存“仁”的话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过渡]仁者爱人的思想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为政以德”,解读材料:
[展示课件]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引导提问]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回答]以德来治理国家,用德教化人民,爱惜民力。[引导提问] “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政府有很强的凝聚力,社会稳定、和谐。[板书]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模拟对话 情境体验:
幻灯展示三则与“礼”有关的材料,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模拟孔子和学生、诸侯国君的对话。
/ 8
[展示课件]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引导提问]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礼是指周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礼仪规范和良性化的社会秩序。
[引导提问]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 [学生回答]“礼”是实现“仁”的手段。[引导提问]孔子关于“礼”的主张值得肯定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学生可能肯定它也可能否定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做必要的引导,指出孔子希望回到西周时的社会等级秩序,维持贵贱有序,有保守之处;但是,这一主张也有很大的积极性,因为它非常重视每个人的责任,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身份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社会义务,这样,天下便会仁爱和睦。孔子关于个人责任的主张,后人把它阐发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完整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脚踏污泥,心忧天下。
[板书]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教师讲解]从材料可知,在鬼神观上,孔子主张敬天地远鬼神,其关注点放在人事和现实社会上。
[板书]
4、孔子的教育思想
学生列举:孔子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来办教育,成绩斐然。他在教育中总结了不少精彩的话。由一个小组的同学列举孔子的教育主张,每人一句,不重复。如 [展示课件]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
/ 8
不启,不悱不发,与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引导提问]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主张是否还有指导意义?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过渡]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板书]
二、老子及其思想
[教师讲解]老子还有很多与常人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和无哪个作用比较大?一般人注意到了有,而老子却重视无,一个房间,我们利用了它的无容纳人和物,门窗、器皿,正是它们的无成就了其作用;柔弱与坚强哪个好呢?在老子的眼中,柔弱胜于坚强,人活着时躯体是柔软的,死后僵硬了;草木活着时是柔软的,死后僵硬了;天底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可是水却能攻克最坚硬的东西,比如水滴石穿,所以刚强不是最高层次,柔弱才是最高境界;力争上游好吗?老子却发现水是往低处流的,大江大海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们处在一般人瞧不起的卑下之处。老子特别崇尚水的品质,在他看来,水柔弱、不争,还能滋养万物,已经达到道的境界了。总之,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过渡]让我们来了解这个思想不同寻常的人。[板书]
(一)老子其人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了解老子其人:姓李,名耳,楚国人(今河南人),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
[师生互动]结合清源山老君岩图片了解老子的精神。
[引导提问]全国老子像有几千尊,以清源山的最为著名,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缘故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因为一来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至今已有上千年;二来它雕琢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神空空
/ 8
的,正应了老子的自然、无为、大象无形的思想,空洞的眼神实则洞察一切;这个老子在做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做,甚至也不思考,他是无为的,不象其它的老子像或忙着炼丹,或骑着青牛匆匆赶往哪里。)
(二)老子的思想
[自主学习]一边阅读教材,一边结合幻灯出示的《老子》摘录,归纳老子的基本思想。
[展示课件]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治大国若烹小鲜。[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板书]
1、“道”的哲学概念 [板书]
2、辩证法思想
[板书]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引导提问]道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道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体会,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引导提问]老子的思想有什么内在关联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比如,老子为什么认为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驾驭最刚强的、无强于有呢?因为他在发现辩证法时洞察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他还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大成若缺,大直如诎,大巧如拙;老子为什么主张无为而治?因为他看到自然界中无为、不争的作用,柔弱胜于刚强,那么,人也当效仿自然,不要妄为。
古为今用 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观点能否运用于今天呢? 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
/ 8
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回到刚才的选择题,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政府是人民不知道它做了些什么事的政府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和他们的主张,到了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更是异彩纷呈,儒、墨、道、法、名、兵等家各执一词,自成一派。可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这些思想家生前或“遑遑然如丧家之犬”;或骑青牛,过函谷,不知所终,然而,他们的思想没有消失,这个伟大时代的不朽精神也不会消失!【板书设计】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二)孔子的思想
1.“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2.“礼”的学说:等级与秩序 3.鬼神观:重人事,远鬼神
4、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的思想
1、“道”的哲学概念
2、辩证法思想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教学反思】
1.看图学史是本课的一个特色。图片比文字更直观,且富有历史感。在学习第一目“孔子及其学说”时让学生先解读一组图片,初步形成对孔子生前身后的感性认识,为理性分析孔子思想做个铺垫;在学习第二目“老子及其思想”时让学生观察“泉州老君岩”图片,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都能感受到这尊雕像的精妙和老子的“无为”思想。
/ 8
2.历史学是严谨的,但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活泼一点。学习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少不了解读《论语》和《老子》。本课解读《论语》不用平常的古文今译,而是全班同学集体诵读《论语》摘录,了解其内容,再由两个学生用现代文模拟对话。因为《论语》本是对话体例,模拟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含义,又身临其境,领略到孔子的谆谆教诲。在第一目向第二目的过渡中采用做一道选择题的方式,用不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儒家以德治国时发现另一种治国主张,在思想冲突中接触老子的智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