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读后感(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0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书读后感》。

第一篇:四书读后感

《四书》读书报告岭南学院 刘瑞洁

12327157

《四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行为的圭臬,它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髓,是华夏无数先贤实践的思考的结晶,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华。

在我读《四书》的过程之中,我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有了一点体悟。第一,《大学》这篇文章为什么着重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问题。在那个诸侯分裂奴隶制盛行的动荡时代,古人最关心的应该是占有私有财产,是平天下,可是为什么《大学》会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想,这除了与儒家文化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有关外,还与人的本性有关。《大学》一文将个人修养放在入世而生、安生立命的基础,这似乎与今天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普遍价值观格格不入。当今社会,媒体动辄曝光明星的亿万身家,网络上炫富的“郭美美们”大有人在,甚至在校园里你都可以经常听见白富美、高富帅、屌丝一类的词语。媒体的报道在潜移默化中将人们的价值观引导偏离了,这使得很多人有了一夜暴富之类的好高骛远的想法。梦想着一夜之间,世界就能因我而改变,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

食,这在每年的大学生招聘会上可见一斑,其结局就如同启功先生的那首打油诗一样,高不成,低不就。巧合的是,西方同样有与《大学》类似的思想。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里有一块普普通通的墓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这一想法与先修身后平天下显然不谋而和。人越长大,越能明白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游戏规则运转,想改变它谈何容易。与其沉溺于虚幻的梦,倒不如好好提升个人的实力,当我们有足够的筹码之时,或许可以将天平的另一端高高翘起。当时的人能够感悟到这一点,我觉得是相当令人钦佩的。

在我读《论语》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孔子对于弟子的同样的问题

往往有不同的回答,这是否意味着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不认真呢?比如,在谈到 “孝”这个问题时,子游问孝时,孔子回答的是“敬”,即尊重父母。子夏问孝时,孔子的回答是“色难”,即在父母面前始终表现出一种和颜悦色。而《论语》中又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说法。还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

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那么孔子因何会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呢?其实,这不但不是孔子马虎教学,而且恰恰证明了孔子的独特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学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颜回讷昧不愚,子路忠义略莽。朱熹集注也曾引宋代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孔子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

多有才华的学生,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可谓功不可没。《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宣扬了儒家的仁义、忠孝,强调治学和道德修养等,这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然而,《论语》中也有一部分内容是我所不赞同的。比如,在谈到仁的问题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前半句话我个人觉得这未免有些矫情,落入了形式主义的俗套中。仁,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类的一种爱,而非一种虚礼。对于后半句话,我更是觉得这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状况的。古语有云:彼之熊掌,汝之砒霜。每个人的好恶都是不同的,自己的“欲”或是“不欲”不能成为我们评判他人好恶的标准。己所不欲的,可能正是别人渴求已久的东西。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孔子的说法显然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真正做到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而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别人的身上。孔子还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更是强人所难。上一辈的志向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下一代的标杆?每一代人都应该有自己选择过什么生活的权利。如果事实证明父母已经错了,我们将错误延续下去,就是所谓的愚孝。在这个方面,我比较欣赏西方式的两代关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和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我们在人生中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是父母的子女。在西方一些国家,儿子甚至会公然反对父亲的政治主张,并且这丝毫不会影响家庭关系,这在中国肯定是难以想象的。可能是因为孔子已为人父的关系,他在谈到子女对待父母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极端。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逐渐放手的过程,“不远游”虽然能让子女承欢膝下,但是,这必然会造成子女不能自立于世。

在我读到《中庸》之前,我只了解中庸之道是一种非常玄妙的为人处世之法。读完之后,我才知道,中庸并非折衷,而是以柔和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于其中的“宽恕”的见解让我深有感触。中庸反对以德报怨。孔子曾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宽恕并非毫无原则的放纵作恶,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儒家主张做好事了就应该受到奖励,打个比方来说,假如我们在路边捡到了一个钱包并交还给失主,失主理应给我们一定的报酬。这种思维在当今提倡拾金不昧的社会下显然是会遭受谴责的,因为人们觉得归还失物是天经地义的。然而,这种想法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如果人们都拒绝回报,那么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反之,收取适当的报酬从宏观上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的优良风气。这就是以德报德所带来的良性循环。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不可能成为包容一切错误,所有苦难独自承受的耶稣,以德报怨只是一个理想主义化的行为,说起来很是矫情。而且那些故意伤害人的行为本身就不配被原谅,盲目的善良只会变得愚蠢和姑息养奸。所以,我更加赞同儒家的“以直报怨”一说。别人砍了你一刀,你就回砍别人一刀吗?那么我们与犯错的人有何区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即儒家所说的“以直报怨”。直到今天,社会所倡导的仍然是善良,可想而知,在古代提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种看似冷漠的见解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智慧。

读完《四书》,我觉得人类思想的深刻与物质发达程度没有必然关系。古代先哲以一生甚至几代人总结出来的道理仍然有与今天社会生活相符合的部分,指导着我们治学处世为人。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再读《四书》,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第二篇:四书论文

通过一学期对《四书章句》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古人对于修身养性的研究和认识是很先进的。而在《四书》里面,最具体深刻的要数《论语》了。于丹说:“《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我觉得很有道理。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核心在于“仁”。孔子主张以仁治天下。在《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仁义是很重要的。

对于个人来说。孔子认为,一个好的人,必须诚实守信,谦逊宽容,忠恕重孝。

《论语•为政》中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就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处处体现这个道理。倘若一个人不讲信用,久而久之,身边的亲人朋友便会一个个离他而去,最终,他就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帮助他。他也无法立足于社会了。

又如《论语•子路》中说道,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告诉我们,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论语•述而》中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虚心求教。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应该心胸宽广,容忍别人,而不是追求自己片面的利益,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应该学会宽容,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平静的对待,才称得上君子,在日常生话中,退一步,事情就能更好的得到解决,化干戈为玉帛,免去一场不必要的灾难。其实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为了一点利益,与身边的人发生争执,最后失去友情。所以,对于做人来说,宽容是很重要的。

《论语•卫灵公》中说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比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论语。里仁》有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认为,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他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感念,父母生养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长大以后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父母,更要在精神上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现在的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处,这些都不是可取的。

通过《论语》我们看到了孔子所描述人生的境界,看到了为人处世应该做的,这些都为我们成为一个正直善良优秀的人提供了好的标尺,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常勉励自己,审视自己,自我反省,自我鞭策,自我发现。

第三篇:女四书有感

《女四书》中的一部东汉女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班昭所作《女诫》。其父班彪,两汉时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做《史记后传》。长兄班固,东汉著名学者,《汉书》的主要作者。二哥班超,字仲升,是两汉之际著名大将军。因她哥哥班固没有完成《后汉书》的写作,所以班昭代兄完成了这一著作,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参与二十四史撰写的女性。汉和帝时,班昭被召进宫做皇后和妃子的老师,人们又称她为“曹大家”。《女诫》的内容除却“原序”之外,包含七章内容,依次是:“卑弱”“夫妇”“敬顺” “妇行”“专心”“曲从” “和叔妹”。其中“原序”介绍了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后面七章的内容则教导要做怎样的女性。

“卑弱”讲的是女性要谦卑忍让,待人恭敬,做了好事不声张,做了坏事不推脱,忍辱负重,常常表现出畏惧。女性要以卑柔为美,男性要有阳刚之气。合二为一,方为夫妻。女性生理构造与男性不同,但表现柔弱谦卑要有度,不可过于谦卑,要有最起码的人格自尊,不要成为男性的附属物。

“夫妇”之道,阴阳参配,人伦之大节。从“大节”来看,夫妻之道是非常重要的。丈夫要是没有贤良品德就不能驾驭妻子,妻子如果不贤惠,就不能侍奉丈夫。丈夫驾驭不了妻子就失去威严,妻子侍奉不了丈夫就失去道义。夫妻的相处之道是相互的。丈夫在外养家,妻子在内教子,丈夫肩膀上的责任更重,妻子更要尽心服侍丈夫,使他在家能安定舒服,舒缓压力。但是如果丈夫在外做偷鸡摸狗的不法勾当,又是或者品行不端,回到家里,怎会能让妻子看的起他呢?所以男性的人性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敬顺”译文中写道:修身不过一个“敬”字,避强不过一个“顺”字,以敬来修身,以顺来避强,女子的敬顺之道,这是妇人的大礼;夫妻之间不能太过亲密,否则时间长了,就会轻薄怠慢;作为夫妻本应礼仪亲善和睦,以恩爱相互亲密合作。人都有欲望,得到了好的就想要更好的,这里将“敬”,就是告诉你要知足,心怀美满的过现在的生活,往上爬固然好,但又有谁知不会生出其他事端呢?知足者常乐。夫妻之间本就不应该互相辱骂对方,夫妻是建立在父母之外的最为亲密的关系,不应该互相的伤害对方,恩爱合作以达到共赢的效果。

“专心”里《礼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男子有再娶的道理,女子没有侍二夫的道理。现代与古代不同,现代讲平等社会,夫能再娶,女能再嫁。但是中国受像《礼记》中的这种思想影响千年,使得即使是现在也呈现男再娶易娶,女再嫁难嫁的现象。女性的家庭观念比较强,所以更受家庭,儿女,社会的牵制,不能真正的实现自由平等。如果一个家庭男方出现了第三者,社会更多的是批评作为女性的第三者,而殊不知更大的错误在于男方身上。还有近几年新出现的同妻现象,这些男性只是为了繁衍后代而娶,对妻子毫无爱恋怜惜可说,在拥有后代后想方设法的离婚。这些思想坑害了无数的女性,希望中国社会能早日真正的实现男女平等。

这后六章讲诉的都是女性与她的家庭成员的共处之道,从而成为人人称赞的好女子。《女论语》是唐朝唐代宋若莘所著,宋若昭姐妹二人写的一部女训书籍。宋氏,唐代贝州清阳人,姐弟共六人,五个女孩都精通六艺,能吟诗作赋,而且五个姐妹都不愿嫁人。若昭拜尚宫。因为品性高洁,学识渊博,皇上和六宫嫔妃,公主等都非常敬重她,宝历初年去世,封为“梁国夫人”。姐妹二人被后人称为“女中亚圣”。

《女论语》全文内容除了 “序传”之外,共有十二章。分别是:“立身章” “学作章” “学礼章” “早起章” “事父母章” “事舅姑章” “事夫章” “训男女章” “营家章” “待客章 ” “和柔章” “守节章”。“序传”中作者假借曹大家的名义,说明了做此文的目的。十二章内容釆取的是随着女子年龄增长,从未嫁人前做女孩时到结婚后为人妻母,对不同年龄,进行各方面的德育教育的过程,比较全面。《女论语》的叙述手法采取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每一章开篇教给女性如何做,结尾则是对比没有这样做的女性就会被乡邻和后辈耻笑。《女论语》相对《女诫》有所进步,比如在对待丈夫有错时,不再一味强调要“卑弱”,而是主张女性要劝诫夫,“夫有恶事,劝谏谆谆”。

《内训》的作者是仁孝文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为明朝幵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之长女。徐氏嫁给燕王朱棣封为燕王妃。因徐氏生性温和贤淑,对丈夫体贴有加,当时孝慈高皇后常当众称赞她。

《内训》全文内容除了 “御制序”,共有二十章。分别是:“德性章”“修身章”“慎言章” “谨行章” “勤励章” “节检章” “警戒章” “积善章” “迁善章” “崇圣训章” “景贤范章” “事父母章”“事君章” “事舅姑章” “奉祭祀章””母仪章” “睦亲章” “慈幼章” “逮下章” “待外戚章”。二十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德性章” “修身章” “慎言章” “谨行章” “勤励章” “节儉章” “警戒章”“积善章”“迁善章”九章,为第一个部分:前两章论述了女子要养德,养德的方式是修身,后七章是修身的具体内容;“崇圣训章”和“景贤范章”两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女子修身养德的方法,要以古代贤女为榜样;“事父母章”‘‘事君章”“事舅姑章”“奉祭祀章” “母仪章” “睦亲章” “慈幼章” “逮下章”和“待外戚章”九章,为第三部分:这部分讲女子在完善女德修养之后,如何把这种修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女四书》 非常详尽地阐述了妇女的“三从四德”。如《女诫》中提出, 妇女要“谦让恭敬, 先人后己,有善莫名, 有恶莫辞,忍辱含垢, 常若畏惧„„正色端操, 以事夫主”。在这一原则下,妇女才能更好地操持家务、孝顺公婆、服侍丈夫、教育子女,而这又是每一位妇女都必须尽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以《女四书》作者为代表的古代妇女的头脑中,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觉的身份意识:妇女的最高理想和最基本的目标,,是做一个“贤妻良母”。而且要求婚前女子洁身自好。男女七岁开始不同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女孩从小要养成“幽闲贞静,守节整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行、动、坐、卧要做到“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认为未婚女子应秉礼行事,要养成贞静的习惯。

其次,婚后要忠贞于自己的丈夫。这种情况分两种,一种是丈夫在世时妻子要守贞,一种是丈夫去世后妻子要守节。班昭最先提出婚后丈夫可以再娶妻,但女子要从一而终。她认为,丈夫是妻子的天,天命不能违,所以妻子不能背弃自己的丈夫,如若背弃,“天则罚之”。

《女四书》孝梯的基础是儒家的孝梯、尊亲观念,孝梯是连接整个家庭的纽带,女子的一生围绕家庭而活,家庭成员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嫁人后夫家的舅姑、伯姑叔妹。所以,孝悌伦理是《女四书》女性伦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女四书》的女性伦理也是通过女子与这些人的关系而展现的。

所谓“百善孝为先”,儒家非常重视孝道的弘扬,《女四书》作为儒家文化的一部分,非常重视教育女子孝养父母。对父母尽孝,是《女四书》伦理思想中最重要的道理。在《女四书》中刘氏举了大量的女子为孝养父母不顾生死的的例子:汉朝曹娥,其父祷神,醉溺于舜江,曹娥投水寻父,二日后,死抱尸浮出;淮安女张二娘,祖母病危,医言食肝可愈,二娘求肝不得,乃自割肝烹以进祖母,祖母即愈。这些例子意在告诫女子在侍奉父母时应奋不顾身与毫无犹豫,这样的孝才是真的至孝,会让后人钦佩学习。但是其中不乏许多的愚孝,例如曹娥投江寻父,她无论水性多好也不可能游遍整个大江,肯定知道溺毙的地点,她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找她父亲,而不是一味的伤害自己,共同赴死。还有淮安女张二娘的割肝救母的故事,她救祖母是好事,但是真的一块肝都找不到一定要割自己的肝吗,在古代割肝后,肯定就救不回来了,生命都没有了又何谈尽孝呢?尽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愚孝,也要考虑做事的后果。现代社会出现很多父与子打官司,孤寡老人的新闻,可见孝道在日渐沦落,作为新一代未来建设者,我们应担起这个重任,传扬孝道,孝顺父母。

第四篇:〈四书〉导读教案

《〈四书〉导读》教案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姚海燕 任宏丽 周峨 曲如意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先把校勘过的《论语》部分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

(1)《论语》关于“修身”提出了哪些要求?(2)你怎样理解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

(3)《论语》是怎样论述“仁”的?你怎样看待这种学说?(4)《论语》的“仁”学与“忠恕”观念有什么关系?(5)《论语》的“仁”学在后代有哪些发展?试论述之。(6)《论语》对于交友提出了哪些建议,你怎么理解?

(7)对于“友”在于古代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有哪些了解?试论述之。(8)你怎样理解和看待《论语》关于“君子”、“小人”以及“义”与“利”的二元划分?

(9)怎样看待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你觉得二者之间有无矛盾?后者和“养生”思想有无渊源关系?

(10)在当时人的眼中,怎样看待孔子和他的学说?可以尝试查找其它经典著作论述这个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

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关于《论语》: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附件二:《论语》原文(略)

《大学》教学设计

郭颖、袁开惠

因为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学生水平较高,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所以《大学》的整体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先把校勘过的《大学》原文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如下:(1)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朱熹为什么主张要先读《大学》?

(2)《大学》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哪些方面?

(3)研读《大学》,谈谈此“大学”和当代大学有何异同?并试加评述。(4)如何理解“止于至善”?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对于学业和人生有什么现实意义?

(6)结合《大学》和现实,谈谈“修身”在人生成长中的重要性。(7)如何理解“内圣外王”在我们今天所倡导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价值和意义?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三个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

5、课堂伊始,先请同学们齐声诵读《大学》原文。

6、诵读后,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7、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

一、题解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1)《礼记》中的《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 3 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2)《大学》的版本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3)“大学”的含义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二、《大学》原文(略)

三、《大学》译文(略)

《中庸导读》教学设计

刘庆宇 张亭立

本课程以部分七年制本科生为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 典的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课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充分开拓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课程设计拟以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十二个问题为线索,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研读文意,并通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互取短长,领悟儒家经义,增强人文素养;讨论时可联系实际情况,阐发传统经典的现实意义。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将已校勘的《中庸》原文(白文)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如下:

(1)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2)《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如何才能致中和?(3)诚的含义是什么?

(4)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5)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6)“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

(7)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儒家的这一思想?

(8)“躬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9)“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10)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11)为何说:“中庸难行?”

(12)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

2、学生在课前熟读原文,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上述思考问题分组讨论。

3、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4、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

附件一 中庸原文(学生使用)(略)附件二 导读设计(教师使用)

解题:《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经典。程颐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 5 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中庸》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告,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故《中庸》开篇便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什么是“中”?什么是“和”?什么是“致中和”?(问题一)

提示:《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本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解:中为本,和为道,合而言之“中和”就是道,而且是达道。“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也就是本身固有的质和量。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中和”又有分合之谓,合而言之指一种高度和谐的境界,一种十分完美的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

*《中庸》既是以致“中和”为目的,但如何才能致中和,也就是如何才能“达道”呢?(问题二)

提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解:从思想上认识,需要诚。*诚的含义是什么?(问题三)

提示:《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 6 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解:至诚无妄的心态。

提示:《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解:诚己。

*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联系自身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四)

提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解: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无不可至了。这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

提示:《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诚的反面是伪,所以“至诚”还得与欺伪作斗争,不但不能欺人,也不能欺心。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能忠能恕,也就距中庸之道不远了。然则哪些东西是忠恕呢?《中庸》举了一个最为浅显的例子:“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决不强加在他人头上。这样,人间就多了许多理解,增长了许多“中和”的气氛。

提示:《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解:施诸已而不愿勿施于人,是至诚无伪的一个方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则是至诚无伪的另一方面。要求别人是容易的,口使令指就可以了,但要把对别人的要求反求诸已,要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先自己对父亲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首先对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容易了,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己及人,反躬自问的思想作风,正是人品的伟大和崇高所在。

*如何把“致中和”躬行于实践?(问题五)

*“躬行”的出发点是什么?(问题六)

提示:《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中庸》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出发。

“君子”行事,必须从现实的情况出发,不能有外慕之心:“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说人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按富贵者的情况行事,处在贫困的境地就按贫困者的情况行事,处在不开化的夷蛮之地就按夷蛮的情况行事,处在患难的境地就按患难中的情况行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这样才“无入而不自得”。

提示:《中庸》:“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解: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们所处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出发,不作人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长。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势,一切顺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就无时不心地和平。不能持中的小人则不是这样,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冒险行事,以期侥幸取胜。即使偶尔达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离中庸甚远。

提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解:从实际出发,必须从低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管你要走多远,都是从身边的第一步开始的;不管爬多高,都是要从最低的第一级开始的。

提示:《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解:从实际出发除了空间的实际,还有时间的实际。所谓时中,一是随时而中,指的是时时处处无所不中。一是因时而中,指的是与时俱进,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

*如何理解《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你如何看待?(问题七)

提示:《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中庸的运用究竟应该从哪些地方开始? “修身-事亲-知人-知天”表现出何种原则?

解:《中庸》引《诗》及孔子的话说:“《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 8 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从调整家庭关系开始。夫妻之间,如鼓瑟琴;兄弟之间,和乐且耽。再加上对父母的孝顺,一个家庭也就臻于“中和”了。*“躬行”的态度怎么样?(问题八)

提示:《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提示:《中庸》:“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举舜和颜回的事例为了说明什么?

解:行而不倦的精神。《中庸》的作者认为,舜之所以为舜是因为他坚持中庸之道。他注意调查研究,倾听周围意见,而且能隐恶扬善。对听来的意见善于分析,排除左右两个极端,就其中最合实际者,取而用之。《中庸》强调实践,不仅在实践中运用“中庸”,而且要在实践中学习“中庸”。运用要像舜一样,“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至于学习要像颜回。选择中庸,就是善于选择那些最精当的,真理性最强的,也就是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中庸”,拳拳服膺,使之成为己有。这就告诉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有偏激的,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所以要善于选择。选择不是选那些哗众取宠的,显赫一时的,更不是人云亦云的,而应该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真实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学”、“知”、“行”三者的关系如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问题九)

提示:《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解:《中庸》在这里特别强调学与行的重要,无论何种人,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学习,就能“知”。无论何种人,也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坚持实践,就能成功。朱熹作注说:“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禀有不同者,故阐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吕氏曰:所入之途虽异,而所至之域则同,此所以为“中庸”。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资,为不可几及;轻困知勉行,谓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朱熹认为,人的天赋不同,所以学、行的难易有别。吕氏的论述更为深刻:如果人们只希望自己能生而知之不肯力学,希望能安而行之不能困勉,则中庸永远只能是理论意义上的中庸,而不能为人所用,所以说“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中庸的适用范围如何?(问题十)

提示: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此两段用意何在?

解:天下之达道五,是外向的,对家庭社会而言的;天下之达德三,是内向的,对自己而言的。无论内向外向,对人对己,原则是一样的,“所以行之者一也。”不仅普遍人如此,一国之君,天下之主,也不例外。*为何说:“中庸难行?”(问题十一)

提示: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解:中庸是极难掌握的,除自身的修养、认识外,还有个方法问题。《中庸》借孔子之口说:“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为什么很久以来没有人能够做到呢?这是孔子有名的过犹不及论。过与不及,都是非中庸的表现。过者过头,超过了应有的度;不及者不足,未达到应有的度。过与不及的两种倾向有两种人最容易犯。就实践而言,聪明人容易过头,而愚蠢者往往不足。就理解而言,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何以会如此?《中庸》的作者没有展开论述。其实都有个思想方法问题。善于思考的知者、贤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容易参杂自己的主观成份。所谓的愚者、不肖者(这里的不肖者实际上还是指愚者)表面看来好像是思考能力不及,实则同样是参杂了自己的主观成份,只是愚者、不肖者通常受知者、贤者的影响乃至愚弄罢了。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我们如何理解 “中庸”?有何现实意义?(问题十二)

提示: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 10 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解:“中庸”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人的思想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不能须臾偏离。君子中庸,他的思想无时不在中庸规范之内。小人反中庸,其思想没有任何约束,以至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指的是离开客观规律的胡思乱想。中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故其思想方法也应该是不偏不倚的,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一般而言,在上位的人往往易过,而在下位的又往往不及,因为位置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官员中都有自己的下属,就是最低级的官还有他治下的百姓,所以官员这个群体总的倾向是容易过头,而组织体系愈强的愈易过头。故《中庸》特别强调“君子”的思想方法要防止过头。《中庸》引《诗》立论说:“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絅者衣无里也,也就是单衣。为什么绣有花纹的锦衣外面还要加上单衣呢?就是嫌花纹太露了。以此知君子之道贵在内蕴,而不在外表。内蕴既深,外表虽然暗淡,日久而愈加显露它的光芒;内蕴肤浅,虽然外表引人注目,但很快就会在人们的印象中消失。淡而不厌,简而有文,温而成理,这才是行中庸的正确方法。“中庸”并不是人们习惯所说的折衷主义,不是与放弃原则划等号的“中庸之道”,更不是于两者间取其平均值的简单算式,而是一种非常老到的思想修养和极其严格的效果要求。追求的是人与事的“中和”境界。惟其尚“中”,所以能“和”,惟其乐“和”,所以要“中”。做人要中,处世要中,思虑要中,审事要中,一切惟是求,惟中是律。

《孟子导读》教学设计

周峨 任宏丽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七年制本科生的一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研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教学以学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和课堂讨论为主;教师起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作用。

具体教学思路和过程如下:

1.《孟子》部分原文(含朱熹集注)材料提前一周发到学生手里,并且布置好思考问题。问题如下:

(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哪些内容?

2、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孔子的仁学思想有什么联系?

3、怎样理解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劳心劳力说法的关系?

(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1、孟子怎样论述“性善”观点的?与孟子辩论的告子怎样看待人性的?

2、除了“性善”说,关于人的本性,你还了解哪些说法?

3、你怎样看待人性问题?

2.要求学生结合问题,熟读原文。

3.请学生自行分成两个讨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题目。

4.各小组成员,利用课前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所选题目拟列讨论提纲。5.两个小组轮流讨论,当一小组就一个问题讨论完毕,另一小组就其讨论进行评说。

6.教师视小组实际讨论情况进行启发式总结。附件一:阅读材料(学生用)(略)

1、《孟子》的“仁政”学说

2、《孟子》的“性善”学说

补充资料:其它关于人性学说的资料 附件二:问题引导及解答(教师用)

1、关于《孟子》的“仁政”学说: 引导:复习《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解答: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范畴。从思想渊源看,仁政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继 12 续与发展。孔子以“爱人”为内容的仁学思想,包含着一种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则把这种同情之心称为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这是孟子学说的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民本思想

2、制民之产

3、轻徭薄赋

4、崇礼重教

5、反兼并战

2、关于《孟子》的“性善”学说:

引导:除了“性善”说,关于人性,还有“性恶”说、“兼善兼恶”说、“无善无恶”说等。

荀子主张“性恶”说;周人世硕主张“兼善兼恶”说(见王充《论衡本性》);与孟子辩论的告子主张“无善无恶”说。

解答:与孟子辩论的告子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得出人性“无善无恶”的结论。告子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本质属性,从理论上是错误的,它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与告子相反,孟子性善论立足于人的社会属性。孟子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但认为自然属性为人兽共有,并不足以反映人性所独有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就在于人有“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意识。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某些含有道德因素的共同情感。孟子看到并肯定了这一点,是正确的。但这种共同的情感不是永恒不变的,孟子把它说成是永恒的,并把它作为人性的基础,是不成立的。

第五篇: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四书”之《大学》读后感

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四书”之《大学》读后感

铁力十中张桂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以儒家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泱泱大中华,渊源五千年,肥沃的土壤孕育出璀璨多姿的文化之林,而这文化之根、思想之源谁又能说不是出自孔子之门?

单看一部《大学》,就让我们如沐春风,感受到了精神的陶冶与思想的成长。“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大人的学问”,是针对于“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言的,是关于成年人个人修养和治国安邦的学问。在《大学》之中,提出了做人的三个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有八个总的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儒家所提倡的人生准则是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在儒家经典中,提的最多的就是“君子”一词,而一个人只有完成了上面提出的各项目标,才算具有了“君子”的品性,才算达到了立于天地间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君子”呢?

一个君子,不只是要有知识、能力,翩翩的风度,更要时时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并且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所谓“治国安邦”、“兼济天下”。这正是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政治抱负;也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报国之志。多少的先贤志士,把个人的荣辱发展和国家人民兴衰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心系天下苍生,一心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潜心践行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又一座生命的丰碑。我们崇拜他们的,不是他的才华、权势,而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民生情怀。

《大学》在讲,《论语》在讲,历代的先哲圣贤都在孜孜不倦地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君子!

在现代社会,更需要“君子”。有善良、端正的品行,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但自己生活得快乐、幸福,也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同时敢于担当社会和家庭给予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这就是一个当代的“君子”所为。

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但应该率先垂范,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践行君子的品行,更应担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传承尽心尽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沉浸于传统文化和美德的熏陶之下,感受先哲们伟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质,从而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有追求、敢担当的社会公民,将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坚力量,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实质。

“富润屋,德润身”,以修身为本,胸怀家国天下,这是我们的先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也是我们后世炎黄子孙应该恪守的理想抱负。

下载四书读后感(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书读后感(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书读书会(共5篇)

    《四书》读书会策划案 背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董仲舒后,以儒学为宗,儒家思想成为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四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

    精准扶贫贫困户“四书”

    附件1 家庭情况真实性承诺书 我郑重承诺:本人在这次贫困人口核实中,所提供的家庭信息真实有效,如有虚假,我自愿放弃享受扶贫帮扶政策,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我本人承担。 特此承诺......

    读四书之(大学)有感(本站推荐)

    读(大学)有感 一、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它正确的处理方法,即有一定的道理可循,也就是“理”。而这种理是必须受客观环境的制约,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将这些理归纳综合,就......

    《四书》语录六十条及其英译

                        《四书》语录六十条及其英译 《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Four Books: Confucian Analects, The Works of Mencius, The Doctri......

    四书拼音解释与造句

    四书拼音【注音】: si shu四书解释【意思】: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南宋朱熹著《四书集注》,科举时代认为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造句1、“四书”必修课教......

    四书章句与游戏(合集五篇)

    1.《论语》中哪一句话出现的弟子名字最多?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第十一》 孔子有一个弟子状貌甚恶,孔子曾说“......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

    《四书》必背精华80句,修身齐家(五篇)

    《四书》必背精华80句,修身齐家 《论语》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