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先生读后感2
《民国先生》读后感 二
如果说,单单只论中国近代,甫一提及当时“百科全书式的巨人”,或许,并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他究竟是谁。不过,我想,如若谈及“戊戌变法”,“公车上书”,自然而然的,便会想起康梁,想起六君子了。
马建强先生,在《民国先生》中叙写的第二位先生,便是梁启超,梁任公了。梁任公的一生,倒是波澜而又壮阔的。我们且不提他与师友康南海的“百日维新”,单与其得意门生蔡锷共阻张勋,再造共和的事迹,无疑便是他人生56个寒暑中的又一巅峰。然而,梁启超并不仅仅是一位维新派的政治家,亦不仅仅是其时革命家的一个代表,他之所以“百科全书式”,除却自身学识涵养广涉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新闻等方面,堪称一时的思想家,学问家,梁任公本身亦是十分关注教育的。极著名的,便是那“兴民权”,而“开民智”了。
作为其时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合名的“清华四导师”,其四人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传延,付出了一时的心血。而与徐志摩的一世师生情,更为人所乐赞,其对徐亦是爱其才华,叹其多情。当然了,说到梁任公,我们还会想起他的儿子梁思成,亦会想起他那风华绝代,光彩照人的儿媳林徽因了。
究梁任公一生,共有九子女,无一不是才华横溢,成就非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任公先生而言“新国民”便是从“新子女”开始的。他是热爱生活,热爱子女,热爱家庭的,用书中的话说,便是日常的生活中,总是表现出浓浓的情趣与性情。在孩子们一个个远离自身远赴他乡求学之时,作为父亲的他,总是能忙里偷闲的给他们写信交流,也能见缝插针的多看几遍孩子们的回信。在那样一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里,任公先生和子女之间却有着密切的书信来往。这些“抵万金”的家书,对子女的成长而言,确是重要的精神养料。不但涉及日常的家长里短,更包含着先生对于求学,勇气,民权,自由,责任,人生等的理解和阐述。对于其后的几代人而言,就如同《傅雷家书》一般,甚至更早,便作为一本具有教导青年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素质教育读物了。
由古看今,当下的学生教育,确是再不能缺失家庭的助力。教条而枯燥的现下式教育,很多时候,并不单单由学校便能解决,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尽教师所能的,在一定范围内的改变。但我想,如若加上学生的家庭,让学生在父母长辈感情充沛,而又易于接受的话语中感受人生,在父母长辈的行为举止中以为垂范,那么我想,这确也不失为一种帮助学生的教育方式了。
第二篇: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潘晓丰
暑假读了《民国先生》,感触颇深。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书通过各章角度独到的观察、叙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其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此书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书中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
特别是梁启超先生的事例,更令人受启发。梁启超先生早年投身政治,但出生入死的残酷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世故、冷酷、无情或者圆滑,他总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重情感,那么富有人情味,他的整个人生观贯穿着“爱”和“美”。他说: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全人类生活的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那就是“爱”和“美”。
梁启超这种人生态度,对他的孩子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而他的孩子们也都得到了他的真传,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但他们个个生机盎然兴会淋漓,从不悲观,个个都在追求“爱”和“美”,成了人生的成功者。
由于孩子远离身边,梁启超只能在书信中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的新情况。收不到他们的信,每次都焦急万分,而收到来信时,则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信中,梁启超常常这样称呼他的孩子: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老白鼻……从这些称呼当中可以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向父母讨债的。天下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必耗费父母的心血,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梁启超的这些子女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在梁启超给子女的家信中,也能常常看出作为父亲的煎熬与纠结。
梁思成与梁思永,从小就是一对活宝,专爱调皮捣蛋,对他们的成长,梁启超没有少操过心。1923年5月8日,他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你最爱的两位弟弟,昨日,从阎王手里把性命争回。”原来5月7日,思成与思永开着刚从菲律宾带回来的汽车被另一辆汽车撞伤了。时隔三天,5月11日,梁启超在给思顺的又一封信中写道:“前两天我去看他们,思永嘴不能吃东西,思成便大嚼大啖去气他。思成腿不能动,思永便大跳大舞去气他。真顽皮得岂有此理。”须知此时的梁思成已经是22周岁的大人了,尚且如此顽皮,可想梁启超的孩子绝非天生优秀,全是后天成就。因为这场车祸,梁思成推迟一年出国留学,并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截,更严重的是他的脊椎受到了严重损伤,后来得天天穿着钢制马甲。但梁启超并未对这样的孩子打骂相加,甚至连腹诽都没有,反而仍在信中给予赏识与鼓励:“这回小小飞灾,很看出他们弟兄两个勇敢和肫(纯)挚的性质,我很喜欢。”对推迟一年出国,梁启超还特别写信给梁思成宽慰他:“盖身体未完全复元,旅行恐出毛病,为一时欲速之念所中,而贻终身之戚,甚不可也。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读《民国先生》,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第三篇:《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读了一本书《民国先生》,读完掩卷,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被语文老师、历史老师骗了。当然老师可能也被他的老师骗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携来十侣曾游》,文章介绍了1923年九位民国的文人和一位美国教授的雅集,地点是在浙江海宁盐官。这九个人是:马君武、汪精卫、任鸿隽、朱经农、陈衡哲、胡适、陶行知、徐志摩、曹诚英。我才疏学浅只对活汪精卫、陈衡哲、胡适、陶行知、徐志摩略有了解,即使是这点了解也只是上学时课本上学的,老师教的。按照当时课本上的说法,无论如何这些人是不会走到一起的,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阵营‛的人。但就是这几个人几乎是一生的朋友。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知道这首诗,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大汉*‛汪精卫写的。这是汪精卫抱着必死的决心刺杀清廷重臣载沣未果,被关在监狱中的诗作。汪精卫还曾经是厦门大学校长的第一人选,汪精卫文武兼备、内外兼修,在当时粉丝众多,但他一生只钟情于陈碧君一人,在封建社会实属难得。而我们从课本上了解的汪精卫仅恶贯满盈的大汉*而已。汪精卫死后胡适在日记中写道:‚精卫一生吃亏在他的‘烈士’出身,故终身不免有‘烈士’情结。他总觉得‘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性命不顾是一件事;所主张的是与非,是另外一件事。‛我觉得这个评价似乎比历史课本更接近真实。
记不清从哪本书中了解到胡适暗恋陈衡哲(即莎菲),却不知道胡适与陈衡哲、任鸿隽夫妇保持着终生的友谊,三
人都知道彼此的心意,但心无芥蒂,做人纯净到这种地步,是现在的人难以企及的。胡适的婚姻是个巨大的不幸,但恪守父母之命的胡适,终生对无才无德的太太江冬秀照顾有加,至于感情的事是不能强求的。看看胡适在结婚前夕写的诗‚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这是真的绅士!不单如此,胡适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从未蝇营狗苟。胡适突然去世后,他的太太对儿子说:‚祖望啊,做人做到你爸爸这样,不容易啊!‛课本上怎样讲胡适?国民党的御用文人,走狗!叶兆言(叶圣陶先生的孙子)有一篇文章专门记述过鲁迅与胡适的关系,其实即使是鲁迅先生对胡适的才华和为人也是很佩服的,只不过是在观点上有些相左而已,在很大程度上无关政治。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直到今天也未被超越。当前甚嚣尘上的‚课改‛,实际上陶行知早在近百年以前就在身体力行了,而且他的境界要比现在 ‚课改名校‛的校长们高多了,最起码绝无商业企图。但是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与他的热爱生活、偶与好友吟风咏月并不矛盾,这不他不远千里从安徽来浙江仅是为了与一干好友观潮戏水,舞文弄墨吗?而我们习惯于把陶行知们塑造成‚鞠躬尽瘁‛的奉献者,其实一个没有高雅生活情趣的人,是很难把工作做到极致的。
徐志摩是个彻头彻尾的诗人,一生不曾涉足政治。汪精卫早年宣扬的‚六不‛:不做官、不走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他自己没做到,徐志摩做到了。他对感情的态度正如他的诗纯净而热烈,丝毫不掩饰,丝毫无猥琐。明媒正娶张幼仪,与之协议离婚后明媒正娶陆小曼,对林徽因‚发乎情,止乎礼‛,尽显爱慕与尊重。因为徐志摩死得
早,所以我们的课本对徐志摩还算客气、客观。也幸亏他死得早,否则以徐志摩的出身和做派,对他的评价可能比胡适好不到哪去。
民国先生们比我们活得真实,不管是真实得可爱,还是真实得可怜,甚或真实得可恨,他们对待生活、对待自己的态度都让人敬佩。我在思考,是否可以让孩子们适当了解一下真实的历史,多给孩子几个视角,是否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文学、历史的兴趣。这样是不是比让孩子学习写作技巧、满书上抄题更有意义,甚至更能取得好成绩。当然这需要老师先解放思想,同时还要深厚一下底蕴。
明天要开课改推进会,之所以要推进,是因为需要推进。课改最重要的是真地为孩子们考虑考虑,激发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最纯净的、最人性的东西。至于模式、流程、评价等,不可没有,不可全部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国先生们给我们做了榜样。
宁做真实的汉*,不做虚伪的志士。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牺牲。
第四篇:民国先生读后感1
《民国先生》读后感 一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生》,很大篇幅上,便是从此入手,通过叙写一批诸如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等这些个与文教相关的大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民国的文教画卷。他们无一不与文教有着莫大的干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满清民国,外寇倾压,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要想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毫无疑问,授民以知识,通过教育来开化启蒙,便是当务之急,当然,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便是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了。既然说到教育,那不得不说起民国时的先生。先生,不单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那些言传身教以为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全书第一个提到的,便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康梁出逃,蔡元培毅然挂职携眷出都,放弃众人眼中极清贵的翰林院编修之职。何也?除开对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国的愿想,套用书中所言的,便是有对自己“此生端为国家来”的雄心,这也是传统士大夫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担当,是时代先觉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记得母校苏州十中的前身,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桢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总理的绍兴中西学堂,随后任总教习的南洋公学特班等等,通过办学,也就是新式学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学堂学生,而这批问新事的新型读书人,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志同道合,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及至后来,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长,更是让蔡元培多了份铁血色彩,不但学贯中西,更是允文允武。
其后书中一幕幕的场景,诸如任北大校长,兼容并包,反对袁世凯独裁帝制等等,无一不宣示着先生德才的兼备,气节的不倒。再加上穿插蔡元培热心为新人证婚等小故事,将一个活脱脱,有血有肉的民国先生,民国大教育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想蔡元培先生那样德才兼备,还拥有远大理想的人,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去敬仰,去感受,去学习。身为普通中国人的我,作为一名即将施教的教育工作者的我,当以先生为目标,为垂范,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
第五篇:《民国十大先生》读书感悟
仰望的背影 民族的标杆
-------《先生》读后感 薛秀娟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能看到这本书首先感谢编写组,是他们给我们读者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使我们有幸看到民国先生的傲骨和教育理念。更要谢谢挑选这本书的同事,给了我阅读的激情和思考。此书读过两遍,后又上网查找视频资料,那种悲沧崇敬感如鲠在喉,禁不住为先生的伟大、崇高和凄凉掬一把泪。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此书读来荡气回肠,不敢下笔写感想,以下是胡言乱语不成文法,就算是提醒“小先生”的点点提示吧。
从先生蔡元培身上,我领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对政治敏感。面对上任后的赞誉,必须头脑清醒,考虑最坏的结果。即使尽管失败,也要尽了心。平等对待每个人。重视真正有学问,有想法的人才,不管其政治立场、资历和年龄。因为有他,才有今天的北大。
从先生胡适的行动中,我了解到把古文改良成现代文的重要性以及做人的方圆。“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有些时候,“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先生马相伯虽然到了九十六岁,还可以凭着对国家的使命感发表“一日一谈”。他面对现实。反对专制。客死他乡,终究梦里不知身是客,这位老者读来总是令人悲沧不已。
先生张伯苓教会我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粪水也可浇鲜花”。实体会被摧毁,但精神不朽。人从事什么职业,就要知道自己的天职。尽管面对巨大的悲恸,也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看问题。虽然南开只有先生的一处孤坟,但是南开的精神与先生同在。
先生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作为一名校长,他“
一、无党派色彩。
二、学识渊博。
三、人格高尚。
四、确能发展清华。
五、声望素著”。从先生的经历,我要学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为人风格寡言温和,处理大事时果断。不能退却,畏缩。要有勇气,坚忍前进。清华没有他的一席之位,但是台湾清华的排名证明先生的伟大和不朽,他,真是完美的大师。
从竺可桢先生身上,我学习了求是精神。三十八年每天写日记是个好习惯。在压力下才能展现一个人的真性情。对任何事的表现欢腾都可能是种假象。社会与自然都一直发展。把自己的学问与政治觉悟融会贯通起来。
先生晏阳初的著作促使人在农村做实事。一种公共精神。强调平民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先生提出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教育者同时需被教育。应知道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追求梦想的途中不是什么都会一帆风顺。长处应尽量延长,短处要及时解决,直到可以忽略不计。爱是无国界的-----大爱无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先生陶行知身上,我了解到从小就要开始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终身使命的重要性。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民主。为了国民的教育,对现实要有批判精神。写文章的标题要适当吸引人。教育需人本位。
有能力的人才能狂傲,我从先生梁漱溟身上可以看到。人不应属于哪个标签体系,只属于自己。特立独行。主动。有主见。归于佛教。有怜悯之心。东方宗教与西方科学的贯通。
先生陈寅恪博学,学贯中西。人称教授的教授,读书人的老师。他倡导并坚守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先生甚至说道,没有自由的思想,不可能有优美的文学。先生用一种理科思维,一种研究自然科学的思维来研究历史,精确推导,对学问追求精确性,彻底性。晚年的他想来必是孤寂的,沧桑的,心酸的,历史真是捉弄人啊!但,心酸的岂止是先生!
在各位先生面前,深深地鞠个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