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6:3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第一篇:《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Cogitoergosum

大学迄今为止,自己为数不多写的公选课论文之一。自己感觉写的很跳跃,水平有限,能力不足,还望大家见谅。全文如下:

以一人敌一国—甲午战争的感慨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百年中国近代史本在浩瀚的中华千年历史上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悲愤。人们常说,中国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不敢苟同: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而奋斗一生的革命之士有算什么呢?我们先辈在永夜黑暗中摸索出的救亡图存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呢?……但我又不得不承认:鸦片战争伊始,火烧圆明园,黄海战败,庚子赔款……无尽的黑暗笼罩着曾经的'天朝上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每当捧起相关书籍,在这百年历史中,甲午战争是我最不愿意看,也是最看不下去的部分。因为每每读到此时,总是双眼喷火,义愤填膺,读到悲壮之处,更难免落下几滴眼泪,无限感慨。但仍咬牙坚持,力求进一步了解。

适逢前些日双十一图书优惠,所购一套'传记文学书系'里面就有一本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抓紧读完之后,内心诸多感慨,但更有一丝愤懑,一丝绝望。我结合一下《从晚清到民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此时的清军实力,尤其是海军,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也知道,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满清中先见人士就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同西方列强的差距,如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我们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洋务运动'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举国上下,好不热闹。并且清军的实力,主要还是海军,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陆军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战斗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李鸿章不惜重金从外国买来许多'坚船利炮'装备海军。我们的海军实力在国际上是排名第八的,而日本仅排在第十六位!这相比于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战斗力能强上不少,我曾浅读过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书中所举让我清楚地了解到了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以及为什么我们会输的那么惨。

而我从唐先生书中了解并触动最深的是我们当时的海军高级将领们,竟然都是军校的'佼佼生'.他们首先在我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堂——马尾水师学堂学习,学术实习并用,结业后,随轮实习三年。再由政府选送至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校,深造三至五年,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至德法各高级船厂见习造船。

而我们熟知的海军将领刘步蟾,邓世昌等都是这样的精英人士!还有我们熟知的黎元洪,严复竟也都是马尾水师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一件事让我不胜感慨:亲自参加这场军备竞赛的李鸿章本人是知己知彼的。他知道他的舰艇速度不够快。他要加买快速巡洋舰。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的脾胃,特以新近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举朝就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艘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历史的玩笑性,莫过于此了吧。

然令人可悲的是,此时的海军最高指挥机关——海军衙门,则是由一个纨绔子弟醇亲王来掌控。而随着1881年慈安太后的离奇去世,慈禧也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政治权力掌控。这里就不得不简要提一下中国近代史的一位重要人物,也就是如文题所示被西方人称在甲午战争中'以一人敌一国'的李文忠公—李鸿章。

李鸿章生平就不加以介绍,我主要想谈谈他在甲午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我们都知道,这场浩浩大大的'洋务运动'就是出自以他为首的清政府开明高级官员手中,他为了拯救垂死的清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前文所提,置办海军,购买先进舰艇,训练北洋水师…都是出自他手。而到了甲午战争的前十年,官场形势愈加黑暗,国际情况也愈加复杂,清政府继续衰败…他一切都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此时户部却经得海军衙门同意,为太后万寿筹款,舰艇购买停滞两年,那是在1892年啊!李鸿章百般周折才购置了十几尊炮,聊以慰藉…但在这种腐烂的政治下,你怎么能不失败呢?

再谈谈甲午战前,在朝中一片主战的势头前,李鸿章仍严令丁汝昌坚守,力规避战——而这是为后人所痛骂的一处。但我们又何不这么想想,李鸿章久涉洋务,他必知当时的情况是不能出动他的海军的,即使陆军失败,但仍可保全海军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之战。然那种过分的自信以及所谓的自尊让这一切,轰轰烈烈近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付之东流。我不能说当时李鸿章的决定或看法是多么的明智,但我觉得,这确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而在1894年8月29日发给小皇帝的密奏中,他则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随着一个半月后的黄海海战,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我们也都清楚后面发生的事情:黄海海战大败,不久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被革职为两广总督,马关条约…正如唐先生所说,老李也不是好东西,他纵横捭阖,抓权揽位;享荣华,受富贵;扶植死党,包办朝政……但我不得不说,他确实配得起'中兴名臣','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的称号。

唐先生在此章的最后所说'大清不亡,我军不败,实无天理'.话虽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到了那种地步还能继续苟存下去的,那真的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了。

第二篇: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李婷

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

晚清到民国初期,通过外国传教士的传播,外国侨民和外国音乐家在中国的音乐活动,外国音乐团体来华演出,以及中国留学生归国携带等途径,使西方音乐大量传入中国。新音乐就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它是清末和近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音乐日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晚清——新音乐的初步启蒙

1.音乐教育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等人积极提倡在学校中设立乐歌课。1907年起,“音乐”被列为女子师范学堂课程,此后几年间,新式学堂陆续开设了唱歌课,从而在普通学校中形成了一种学校音乐文化的雏形,即以教授新式歌曲和欧洲音乐常识为主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西洋音乐大规模传入我国并产生巨大影响。

2.音乐创作

这时期新音乐的启蒙还体现在乐歌的译配、编创方面。其显著特点是,它的创作、理论、出版都先起于东邻的日本,首先出现在留日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式等都与传统歌曲有许多不同。如文、白语言形式兼采的歌词,主要以外国(尤其是欧、日)歌曲音乐作为乐歌旋律的倾向都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歌曲的创作。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译配、发表的《日耳曼祖国歌》3首,1903年曾志忞发表的五线谱与简谱对照的《练兵》、《游春》、《扬子江》等6首歌曲,可视作晚清新式歌曲译配、编创的先声。

通过乐歌的传唱和乐歌为主的学校音乐教育,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较系统的输入西方音乐知识,如传授简谱,介绍五线谱,确立集体唱歌的形式,开始新的歌曲创作等等。

3.音乐思潮

这一时期,为新音乐教育而编写的论著,有曾志忞的《唱歌及教授法》(1903年)《教授音乐初步》(1904年)、《教育唱歌集》(1904年)等。这些为当时的唱

歌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4. 音乐社团

当时比较都影响力的社团有中国留学生发起主办的“音乐讲习所”(1902年)、“亚雅音乐会”(1904年)、“国民音乐会”(1905年)等组织。这些社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民国初期——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启蒙的继续

1.音乐教育

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明令废除清政府的教育宗旨,改学堂为学校,并且在中小学和师范学校中列音乐为必修课。蔡元培还提出“以美育养成高尚之风,以完成国民之道德”的著名主张。这些措施和主张,对艺术教育和新音乐活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新音乐的勃兴是在“五四”时期,在新的音乐社团日益发展和不断提高之际,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中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它们除少数是独立的音乐教育机构外,大部分是附设在艺术学校和师范学校中。而在这之前的一些教会学校,如:上海中西女学(1892)、湖州的湖郡女子中学(1908)、苏州的景海女校(1917)、南京的汇文女中(1922)虽然先后有琴科设立,但所授只限钢琴一门,其他音乐学科并未顾及。至20世纪20年代左右,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发展迅速。如1916年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1924年扩大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1925年又与“上海东方艺术专科学校”合并为“ 上海艺术大学”。1920年夏,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系科音乐体育专修科,并于1921年春成为独立的音乐科,又于1930年演变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1922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1923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设音乐系。1925年,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设音乐系。1925年成立的北平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于1926年改名为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并设音乐系。1926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设音乐组。1927年于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更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27年北京燕京大学成立音乐系。1929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设音乐系。此外还有上海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和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创立年代待考)、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天津的河北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均有音乐科系的设立。其中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的创始人蔡元培、萧友梅也是上海国立音乐院的创始人。由此可见,上海国立音乐院是北大音乐传习所的直接继承,而20年代后的其他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其办学方针、模式大多因袭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办学目的,都是立志改革中国音乐现状,其主要途径是学习和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及技法,努力创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通向世界的音乐艺术道路。在北大音乐传习所公布的简章中,明确指出该所的宗旨在于“以养成乐学人才”、“一面传习西洋音乐(包括理论与技术),一面保存中国古乐,发扬而光大之”,上海国立音乐院的设院主旨为“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北大音乐传习所设本科、师范科、选科三种。本科以养成专门人才为目的,分理论、作曲、钢琴、提琴、管乐、独唱5科。师范科分甲、乙两种,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员为目的。选科专为音乐爱好者所设,均设作曲理论、唱歌、钢琴、风琴、西洋管乐器、西洋弦乐器、中国管弦乐各科。而上海国立音乐院也基本照此仿照,更名上海国立音专后,虽体制有变,但基本分理论作曲、键盘乐器、西方管弦乐器,声乐与国乐五个组。除国乐外,其他四组都是按照德国音乐院校的专业设置。

由于这时期的办学思想是输入西方音乐,因此是以西方专业音乐教育所设课程为主,辅以传统音乐课程。北大音乐传习所的各科课程,分共同必修课和选修课2种。课程以学时计算。如甲种师范科课程4年共25门课程,共157学时,其中音乐理论课的普通乐学、和声学、音乐史等9门,共25学时,专业实践课的视唱、合唱、钢琴等4门,共70学时;外语2门,共36学时;选修课3门,共9学时。上海国立音专各专业均设置的课程有:主科、副科、共同必修科及选修科4种。如高级中学除了主科、副科外、共同必修科有国文、英文、视唱练耳、合唱、和声、领略法(音乐欣赏)、声学、乐学(乐理)、国音、公民10门,还要选修8个学分的课程。理论作曲组初级、中级、高级的主科课从高级和声开始到指挥实习共20门,副科为钢琴课,其共同必修课有合唱、音乐史、国文、英文、德文或法文5门,还要修足12学分的选修课。钢琴、声乐与中外乐器本科生的必修课有音乐史、和声解剖、曲体解剖、单对位、合唱、国文、英文(声乐学生为意文再加德文或法文)、伴奏、合奏。学校还为各科学生开设中国音乐史、国乐常识、伴奏、乐舞、本国史、中外文化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戏剧

概论、诗歌概论、作文作歌实习、声学、德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共20类选修课。上述课程设置除国乐外,基本都参照德国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

2.音乐创作

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艺术表演的音乐会独唱曲以及其它舞台表演性歌曲、多声部歌曲特别是小型合唱曲也都有一些成功之作。由学堂乐歌时期用即成曲调填词为主的编配方式,改变为依据歌词谱写音乐的创作方式。如赵元任的独唱曲和多声部歌曲都反映了“五四”精神的新诗,其音乐既不是民歌的仿制品,也不是欧洲艺术歌曲的翻版,而是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创作方法的独创性很高的歌曲。

3.音乐社团

五四运动前后较有影响的音乐社团有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6)、上海中华音乐会(1919)、中华美育会(1919)、大同演乐会(1920)、河南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研究会(1921)、北京乐友社(1921)、北京爱美乐社(1926)、国乐改进社(1927)、中华乐社(1928)、上海音专乐艺社(1929)等。

这时期,所创办的社团多源于“国内大多数人士不复知音乐”,“少数习音乐者又不能互相补助,以促音乐之进步,宜今音乐之不能望他国矣。”上述缘由在各社团的办社宗旨中都有所体现。如北大音乐研究会在其《“音乐研究会”简章》中第二条明确声明:“本会以研究音乐、陶养性情为宗旨。”更为明确的是北京乐友社提出旨在“振兴乐学”、“输进西洋音乐之学理及技术,以增益吾国之所未有,此一事也;整理吾国旧有学说,发挥而光大之,此又事也。”

这时期的音乐社团所设科目均以学习乐器、乐理为主,再根据需要及师资条件增设其他科目。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设科目有普通乐理、和声学、西洋音乐史、中乐曲、昆曲、洋琴、提琴、钢琴、古琴、琵琶、笙、笛、箫、三弦、胡琴、唱歌等,它基本是所有音乐社团所设科目的代表。

这时期的音乐活动多以音乐会演出为主。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于1919年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音乐会,共演出19个节目,其中西方音乐的表演有钢琴独奏、合唱、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等。又如北京爱美乐社则较重视外国著名演奏家、歌唱家的音乐会。

此间,每个社团都不定期出版刊物。有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于1920年3月创办了《音乐杂志》,由当时在校的该会学生蒋复恩等人编辑,是学生社团编印的音乐学术性刊物,发刊量达一千份,是最有分量和影响的音乐杂志,到1922年12月停刊。萧友梅留学返回之初所撰写的许多文章以及刘天华、王心葵等音乐前辈的著述均曾刊登在该社杂志上。

由上海中华音乐会于1923年8月创办《音乐季刊》,罗伯夔在第1期上发表了《发刊辞》,同期还发表了1923年7月24日会员会议修正的《上海中华音乐会章程》。由中华美育会为宣传其主张,联络艺术人才,扩大影响,于1920年4月创办了会刊《美育》,共出版了7期,刊登了有关音乐美学、西方唯美主义和艺术知识方面的文章,受到了进步力量,特别是新青年的欢迎。1927年4月,因经费困难而停刊。

还有北京爱美乐社于1927年创办音乐刊物《新乐潮》,从1927年6月至1927年7月共出刊10期。此刊物以介绍西洋音乐知识为主,多刊普及性、知识性文章,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家评介、名曲介绍及分析等。为该刊撰稿者有刘天华、缪天瑞、李惟宁、张秀出、吴伯超、杨仲子、张洪岛、汪德昭、程朱溪、柯政和等。《新乐潮》对于北京爱美乐社的社员是免费赠送的。1929年,《新乐潮》停刊。之后国乐改进社于1928年起出版不定期刊物《音乐杂志》,至1934年共出刊10期。在《音乐杂志》上刊有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家评介,名曲介绍等有关中西音乐方面的内容。

4.音乐思潮

音乐理论在这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王光祁从20年代开始,便以比较音乐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和东西方音乐,把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国音乐史

晚清到民国初期西方音乐 对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研究

2008级在职研究生

第三篇:《民国十年》读后感(精选)

读《明国十年》有感

在看这篇长篇著作之前,我先简单的了解了作者——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先生。唐德刚与师郭廷以,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大家,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吴国祯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袁氏当国》等。除此之外,他还撰有小说《战争与爱情》,被文学史家夏志清称为“别树一帜的散文 家”。

想想自己印象中的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能够用到的形容词只有:枯燥。特别是从中学开始的历史课,那是社会对我们的思想的洗涤。幸好到高中之后我选择的是理科,听文科的好友痛斥历史课的无聊和无奈„„

大学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新的视角。

看看唐先生在《明国十年》的第一篇《告别帝制五千年》中有写道:民国初年的孙中山毕竟是个有世界眼光的政治家。他做临时大总统时,就反对所谓五族共和这套谬论。他主张采取美国式的民族大熔炉的哲学,而扩建一个包罗所有民族和多种文化的中华民族。其实在大清帝国时代,朝廷改满洲和新疆为省;民国时代改内蒙为省,当政者所采取的也正是这个大熔炉的哲学。不幸到人民政府时代,毛公因受苏联制度之影响就一反其道了。他把倒退误为进步,废流反土,把原已建省的新疆、内蒙、广西又全部化为少数民族的自治区,而又只许少数民族在中央集权下,享受点象征性的自治,这样就间接鼓励了少数民族中的分裂主义者和国际间的反华分子,或明或暗地搞其分裂活动了。这种伪君子不如真小人的制度,后来也就贻患无穷。今日新疆的乱源即在此。

暂且不去评论唐先生的这段话的对与错,至少在我看来,先生的这段话,比起中学时的老师对我们灌输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要好。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现在去主动的学习知识,从一味的去接受,到现在的以辩证的思维去看这些林林总总的观点。

“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先生,恕我大胆的说一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华侨青年’,甚至如粤人俗语所说的‘金山仔’。”曾经我看过一部电影《孙文少年行》,就是讲的青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先生。我记得很清楚的情节有:少年孙文看不惯她

姐姐被缠脚的痛苦,扯掉了裹脚布;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兄长家,他反对兄长把关公视弱神明,还砸毁了的关公的塑像;他在家乡用所学的知识安装了明亮的路灯,却不被大家接受。就像唐先生所说的,这些“铸造后来革命家孙文的社会条件”。

现在是太平盛世,凤姐、著姐、这哥那哥充斥着我们的感官,都说,时势造英雄,很难说清,现在能够造出的“英雄”是哪种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少有革命家。现在其实需要像鲁迅先生一样的文学家、思想家,来引导社会的风气。以前买过一套《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届到第三届的作品。那是的参赛者现在有名的有韩寒、郭敬明等等,那时的文章我都蛮欣赏的,之后几届直到现在不怎么看了,也许是因为我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选择性的去看,观点选择性的去接受。

“孙先生环绕地球的不断旅行、观察和阅读书报,也使他对发生在中国的问题,有更深入、更广阔的理解。他掌握了加富尔、加里波的和俾斯麦的现代‘民族主义’(有别于我国传统的华夷之辨);寄居英伦,他也更深的体验了英语民族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代议政府’的运作;更明白了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分裂的毛病,而向往于当时正在美国风起云涌的‘国民运动’,尤其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导师亨利.乔治底‘单税法’的精髓。特别是对土地的‘无劳增值’和‘涨价归公’诸要点。好学深思的孙中山先生,在融会贯通之后,把它们有条理的编纂起来,这就是他后来指导‘国民革命’底政治理论的‘三民主义’了。虽然这三个‘主义’,都是当时在西欧北美,甚嚣尘上的政治经济理论,没一个是他具有原始性的发明,但是孙公能实际深入西方社会,耳濡目染,采自源泉,然后活学而活用之;较之与他同时或后辈之热衷‘西学’,奢谈‘主义’,而一知半解的夫子们、领袖们,那就高明得不可以道里计了。在那些多半是‘不知不觉’的青年信徒的眼光中,则‘总理’、‘国父’,就更是‘先知先觉’的天生圣哲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联系到现在在大学里面的抄袭风,从学生到教授,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是不是已经没有能让我们思考、探索的东西了?黔驴技穷?看看我们中学开始的实验,仿照科学家们做过的实验,一个步骤都不能错。这是不是抄袭?再者,现在流行的山寨产品,是模仿还是抄袭?

“辛亥革命,尤其是‘武昌起义’的故事,史家所记盖不下千百万言。”“可

是武昌起义的实际情形,亦不妨以三数百言一笔带过:‘武昌起义’是清末革命党人所发动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次武装暴动,而能占领城池至一星期以上者。它也是如孙黄诸公所逆料的,一旦站稳脚根,则全国各地便会作连锁的响应(chain reaction)。从湖南、陕西、江西(十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开始,时未逾月,全国便有十三省宣布独立,而策动独立的主要分子往往不是革命党,而是各该省内,由立宪(保皇)党所掌握的民意机关─‘咨议局’。这一来,那些无用的满族王公应付不了,清廷乃召回已被摈斥的袁世凯来撑持危局,而袁氏则养寇自重─一面‘进剿’,一面又与革命党人私通款曲。他向武汉三镇反攻,也只取二城,留个武昌给黎元洪、黄兴这一架两头马车去慢慢拖延。”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晚年之做皇帝,和汪精卫晚年之做汉奸,异曲同工,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契机只在一念之间。悲夫!”现在再次重温那段历史,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最终失败,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专制行不通,真正的共和达不到,各军阀先圈地称王。民国之初的军阀混战看得人眼花缭乱。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糟乱的一段时期,应该就是民国初年的所谓军阀时期了,而军阀时期实在是从袁世凯死亡之后才正式开始的。”这些军阀大多没受过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却也是驰骋战场,意气风发。想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这类非正规“军事班”毕业的军事家不少,特别是乱世之中。一个人的军事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上才会有所发挥,“纸上谈兵”的事说明至少口才不错。和平年代的军人,是有那么一点远离了那个最能展示才华的舞台。

读唐先生的书像是“听”故事,不呆板,不枯燥,观点引人深思。

刘季萍 2010年6月1日

第四篇: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读徐百柯所著《民国风度》,见识了那个时代众多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比较他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热情、风骨尤为感慨,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书生气而少有铜臭气,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钻研精神而少有投机取巧,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有着与今天的学者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然不失风骨、风趣和风雅,内心都坚守着一个“人”字和一个“士”字,虽性格特立独行而不失硬朗,却又都懂得生活的乐趣着实好玩得有趣。

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

《民国风度》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民国风度》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

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中,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其实,从逻辑上进一步分析的话,有所担待和创造精神应该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必然结果,而“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任何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时代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是先秦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中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无论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民国时代,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历史使命有所不同而已。这不是宣扬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因为只有自由成为一种天赋的人权,人们才会放开的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自由成为一种被普遍崇尚的精神,生活在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爱国;只有真正的人格独立,人才能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智慧动物,而不是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只有人格独立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才能避免衰败甚至被淘汰的厄运。民国几十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可偏偏又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一的解释就是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一普遍的价值所形成的“民国精神”所致。

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他们是梅贻琦、蒋南翔、张季鸾、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梅汝璈、顾维钧、卢作孚、陈望道、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民国风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能静下心来读书真是件美好的幸福的事情,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特别喜欢在雨夜小阅,边听外面的雨声,边和书中的人物交流,我感觉好象自己就站在那些人的身边,看着事情的发生结束,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叹息,能清晰地看到他们流泪的双眼。我站在历史的边缘,我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看了这本书,我真的很想说些什么,提笔又惭愧于自己的文笔不精,我想说但说不出来,我更怕言语间表达不清的情感会辱没这些前辈的风采,但是我真的被感动了,尤其是这样的一段话: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 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

“一抹背影,悠悠水长。斯人已逝,后人敬仰”。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让“民国热”再次升温。我们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民国时期的中国知识青年,是那样地热情昂扬勇敢激进,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就产生在这个群体里面,今天这个群体中的先驱已经实现了理想执掌了政权,可是现代的知识青年们却没有了他们固有血性,我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扼杀了他们的活力,阻断了他们当年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我觉得当今的大学生们,如果抽空看看这本书,会明白怎样求学、求索,会知道怎样做人、处事;如果官员抽空看看这本书,会明白什么是人才怎样使用人才和尊重人才。总之阅读此书,会觉得民国时中国学界群星璀璨,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承东西的中坚,是中华民族厚重的脊梁。

第五篇:民国语文读后感

读先贤文章,悟现代气息

——读《民国语文》有感

梁屿桥妈妈四(2)班 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课外阅读量,在一个炎热的休息日,和孩子结伴去新华书店淘书,意外地看到《民国语文》系列丛书。

《民国语文》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叶圣陶、蔡元培等选编的语文教材选粹汇编本,分为“初小”“高小”两大卷。我和孩子一起读了“高小选粹卷”。很快我们就迷上了这本书中自然纯朴的气息!

《民国语文》(高小选粹卷)所选文章分为“神奇的科学”、“传奇的人物”、“灵动的话剧”、“深刻的寓言”、“实用的语文”、“传承的品德”等11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选文全部来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时间上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是我们的爷爷辈、孩子们的祖爷爷辈这一代的人用过、读过的语文课本,这些课文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可爱和有趣,里面的很多故事对人都有启迪作用,书中每页都有一副趣味性很强的配图,很能吸引人的兴趣。这些教科书蕴含了民国时期一批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责任感,这些先贤们都是既秉承传统文化血脉,又深谙西方文化精髓的文化大师,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眼界,他们用这些优秀的语文课本向孩子传递科学的理念与优秀的品质,拓展孩子的知识视野,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虽然年代上离我们比较久远,但现在读起来并没有觉得落后与古板,这和当时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初步交融,刻板的文言文逐渐退出,白话文逐渐兴起有关,文字语言的纯朴风趣反而更让我们深刻反思当下小学生写作的刻板无趣,抄袭成风的不良风气。用一句白话来说:百年前的文字,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

我是结合《民国时期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下篇)来和孩子一起读《民国语文》的,从“爷爷、奶奶们”小时候写的文章中,我们读出了“他们”还是孩子时纯真可爱,看到了民国小学生生活的场景,其间的语言风格也贴近当时的用语习惯,为现代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走进那个时代的通道,也为现在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文化思想的来源提供素材。而且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一些简单的评讲,用一种轻松交流的形式烘托作文主旨,给孩子们提供了整体感知、阅读感悟、拓展延伸等几个层面,提升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更方便于我们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阅读交流。

科技、网络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加速了我们对外界文化的了解,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大开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爆炸性的负面信息。孩子上四年级后,进入由儿童迈向少年的关键转折阶段,进入准青春期,身体、认知等各方面都开始呈现个性化发育,如何引导孩子接受好的一面、分辨不好的一面,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重点。当下由网络时代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冲击,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网络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当然也免不了渗透到小学校里。这些新的思想作风良莠不齐,让大人和孩子们都分辨不清,但这些所谓的新的思想文化,都离不开时代的不断延续与改变。因此,穿越时光空间去读读民国那个特殊时代的文章,看看“爷爷、奶奶们”孩提时写下的作文,反思传统文化思想里封建桎梏的那部分,结合当下的文化风气,就更加能理解与继承祖辈们的思想文化优秀的部分。孩子虽然还理解不了那么多深层次的问题,但至少,能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提高自己讲故事的水平和写作水平,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视界,这就是我们家长最需要做的事情!

下载《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潘晓丰暑假读了《民国先生》,感触颇深。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

    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成立

    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成立 大纪实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840年鸦片战争是自清道光皇帝开始。 1842年8月签订的中国近代第1个不平等条约......

    《民国的气质》读后感

    《民国的气质》读后感 《民国的气质》确实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开篇的文字很是吸引我:有时间,有阳光,还有喜欢的书,有安稳的心态,那是人生难得的奢侈。一排排书架,一行行图书,无声地立......

    民国语文》——读后感[五篇材料]

    《民国语文》——读后感 舒志强 翻看着这本书,不禁感慨:“如今工科大学的学生少了语文课,内心该是多么孤寂啊” 由序到末,享受大师国文课,如痴如醉。 书中谈的多的是正信立德,或......

    民国先生读后感15篇

    《民国先生》读后感 一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

    《民国多少事》读后感

    读《民国多少事》有感 《民国多少事》这本书讲述的是从1911年清朝覆亡,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这38年民国时期的不为人知的一些事件。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野史,但是我并不认同,里......

    《民国先生》读后感(共5篇)

    《民国先生》读后感 读了一本书《民国先生》,读完掩卷,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被语文老师、历史老师骗了。当然老师可能也被他的老师骗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篇《携来十侣曾游》,文章介......

    民国的底气 读后感[五篇材料]

    《民国的底气》读后感 民国的个个学术大家,性格或低调,或张扬,但无一不是没有本事之人,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前进的呢?我认为是坚持与不羁。 就拿《民国的底气》这本书书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