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晚明七十年》读后感
《晚明七十年》读后感
今天读了十年砍柴著《晚明七十年》的部分内容。这本书从万历帝即位始写到崇祯帝自尽煤山止的七十年。作者侧重于分析明朝覆亡的原因,书中展现明末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多位关键历史人物,写尽明朝由中兴至衰亡的风云变幻。分张居正的中兴、万历帝的懒惰、魏忠贤的乱政和崇祯帝的末路四章。其中每一章又有单独的多篇文章组成。同样是揭示明亡原因的书籍,这本书明显不同于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就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分析张居正、万历帝、戚继光等六个主要人物的活动,从细微的征兆揭示明朝必然覆亡的命运。黄先生的书证据充分,史料详尽,充分展现了作者研究历史的功力,是作者“大历史观”的阐释。而《晚明七十年》语言通俗,甚至可以说非常现代化,作者用了诸如牛逼、牛人等字眼,口语化色彩浓厚,有网络小说的痕迹。读毕,会感到明末明朝政治的混乱,财政的入不敷出,君臣之间的极度对立,军事上的屡屡失败等等,浮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不由得引人深思。可以说,灭明朝的,非李自成和后金,实明朝自取灭亡。明末并不缺人才,像张居正、戚继光、袁崇焕等等,可以说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要忠臣有忠臣。特别是辽东战场上,李成梁、熊廷弼、袁崇焕等武将战功赫赫,可最终仍避免不了满洲贵族的铁骑入关。其症结在明朝政治制度的腐朽衰落。特别是皇帝和文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读史的意义何在?休闲?获得知识?从《晚明七十年》里,能感觉明朝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然而国人的某些习惯某些文化某些潜意识甚至与明末的中国有着惊人的类似。比如利用权力进行寻租,在明朝就有,在现在,有人只要有机会,有可能利用手中的一点小权获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置国家、公众利益于不顾。有时会产生一种感觉: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贫穷,技术也比过去先进了好多,但我们的精神比过去进步的幅度却远远没有物质上的进步幅度大。读《万历十五年》也有类似的感觉。读史使人明智,《晚明七十年》一些人物的进退、得失,还有作者极力说明的政治文明当然也值得思考。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成长中的必然和必须 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进行阅读,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是第一次完整的读完一本关于党史的书,受益良多。其中有许多的收获,比如完成一项事业应具备的坚强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再比如平衡“左”与“右”的关系才能正确发展的道理等等。而我这里想说的是我,在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七十年历史里所发现的,党成长过程中所必然面临的一些事件和针对这些必然事件所必须采取的心态与行动的规律,因为我觉得只有认识到这一规律,我们的党才能勇敢的正视一切历史,我们的人民也会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信党的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共产党,也不是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党,但是在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苏联)的中国国情下,党的发展路线确实毫无先例可循的。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许多挫折和失败便理应成为一种必然,而克服这些挫折和失败重新站起来进行革命的努力便是我党发展所必须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必然并不是指完全无法避免的,而是指很难避免,几乎无法避免的事情;而所谓的必须,也是指那些正确的决策与行动。从党发展的整体的角度去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还不到100周年,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党,无论是萌芽阶段的建党初期还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党都面临着严峻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一直前进着,遇到挫折与失败是必不可免的,无可厚非的;而在经历过这么多的磨砺之后,我党仍然能够指引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主富强,正是因为我党总能及时纠正错误,作出正确的行动,所以说我党拥有强大而不可战胜的生命力,我党是中华民族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领导核心。
从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共产党任何的成长阶段也没有脱离必然和必须的规律,而且建国前后,党所走过的路程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个阶段党都是波折的、崎岖的道路上前行,但也都是在挫折和苦难中不但成长、坚强。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初期,虽然我们有明确的民主革命的目标,但是我们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无法独立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与其他革命力量合作是一种必然。同时,为了不被其他势力同化,我党必须确定完善的合作体系,使自己的革命力量能在合作中保留甚至加强,“党内合作”便是当时作出的正确的决策。可惜在中山先生去世,蒋介石逐步成为国民党统治者之后,国共合作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裂痕,那时,如何使共产党员在即将破裂的合作中全身而退是最重要的问题,可惜当时党的领导人没能认清蒋介石的真面目,不断妥协,以致增长了蒋的气焰,不仅错过了一个壮大我党势力的大好时机,还是我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大革命的失败,正是我党在对待革命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事件没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的惨痛教训!四一二政变之后,革命进入低潮,党的领导集团总结以往犯下的“右”倾主义错误,决定进行武装反抗,在漫长的武装斗争中,我党所经受的种种失败和挫折都是一个新生的武装力量所难以避免的,走些弯路、错路也是符合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一种必然,可贵的是,共产党人在摸索中不断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终于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走上了正确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而在此之后,“左”倾错误的弥漫使正在壮大的党又一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北上,取得了闻名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又一次,党的正确决策为以后的革命保留了宝贵的力量。从此以后,革命的形式渐渐明朗,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斗争经验,在以后的抗日战
争和自卫战争中基本准确的分析了国内的形式,并且对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采取的正确的应对措施,推进民主革命一步一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了新的探索。以前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在和平的发展时代已经不能发挥主导作用了,稚嫩的新中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次新的磨难,十年内乱由此而生。这十年使党内的的先进分子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党的主要任务,我们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正了以前的错误,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使我们的党在自强不息、兼容并包的环境中继续茁壮的成长起来,一直到今天。
当党和国家再一次面对如今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式的时候,当党和国家再一次进入低迷的旋窝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党是一个新生的党,是一个从事着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的党,我们没有历史的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这一特性就决定着我们党不可避免的要犯一些错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群众应该了解,党的成长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现在,等待我们党去探索的路还是很长很长,这种现实状况不是以党的主观意识所转变的,不能因为党有错误就脱离党的领导,甚至背叛党;同时我们的党在面临如今的例如腐败的一些问题上,也必须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困难、勇于面对的精神,正视自己的错误,态度坚决的进行改革,全新全意为我们的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如此,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与力量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必然”和“必须”中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领导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长。
第三篇:《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晚清七十年》读后感
历史者,记载以往社会之现象,以垂示将来。吾人读历史而得古人之知识,据以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类知识之所以进步也。吾人读历史而知古人之行为,辨其是非,究其成败,法是与成者,而戒其非与败者,此人类道德与事业所以进步也,是历史之益也。——蔡元培
——题记
有些书读了可以增长知识,就像我初中时看的《上下五千年》,读后可以知道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某个时期或某个朝代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我高中时读的《世界历史地图集》,读了之后便可以了解到1905年俄国革命时期欧洲的政治格局;有些书读来可以增长智慧,也就是我刚读的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在这本书中,我们的中国历史经过唐德刚老先生的解读,便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
《晚清七十年》是唐德刚先生的作品,由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初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或许你会认为它是一本介绍晚清历史的书,其实不然,它虽然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但它并不仅仅是局限于介绍历史。确切来说,它主要是围绕晚清七十年来解读中国历史的发展框架和主要脉络,它包括五个部分: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它采用新的历史解构框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大家似乎熟知却实际陌生的历史。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否则,若只是单纯介绍历史,那我们直接去看历史书好了,何必浪费时间来读此书呢?
读这本书,还需要大家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最好呢还要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是“成见”。书中采用了敏感的借古讽今手法,按照“五卷本”来讲说“历史大三峡”,这就是作者以历史趋势提出的观点。“改革开放”在唐德刚先生眼中,放在大历史之中叫做“小平变法”,我觉得这个词很是恰当。谁能说后人不是这种叫法呢?“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而“小平变法”是在1978年,我读的时候发现都是在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候有了转机。其实清末就已经提出“四个现代化”,但是还有一个现代化也就是“民主现代化”却一直没实现。或许我们还会有机会见证走出“巫山十二峰”的那个时刻,1840年到2040年是作者推出来的时间表,这二百年里每十年一变,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真的是多灾多难,那真的是大年代,可这个是以前面的三十年,甚至三百年的积弱做的铺垫。可以说物极必反,凡是易于常则必有妖,我们用螺旋上升的辩证发展观来看历史也是明了简单的,只是难以解释关于中国强权的影响太大了这一问题。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强权政治会有许多好处,毕竟很多时候,美国人也需要我们来救场啊!可是这背后不是强权,也不是计划,而是无数小人物们辛酸的占据海外市场,赚取可怜的人口红利,他们不懈奋斗,他们被“投机倒把”憋屈了三十年。我想说中国人民是伟大的,政策提供了稳定,这稳定又是建立在各种限制上,中国人用各种手段去突破,去创造奇迹。
时代在进步,而且强权也比以前强大了许多,曾经我会坚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会到来,现在我又开始怀疑了,当然在当代军事传媒再也不可能有起义了。说实在的现行的集权制度仍然还是主席建立的“千年仍行”的秦律,晚清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秦律出了问题。那么,也就是说,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靠的一方面是没有了所谓君命天授和君臣家主的价值观;一方面是一个王朝刚刚建立起来时的万象更新;最后,靠的便是开放了,只有开放,我们才会看到外面的人和事,不管是好是坏,我们不能只是陶醉在自己的梦里,把窗户敞开,吸收外来的好的东西,使民众的教育越来越好,那就不会出现利用义和拳去面对洋枪大炮的尴尬了。所以,就让语言和思想自由起来,融入世界,不要一味地去打压、封杀、屏蔽影响社会“和谐”的话语,终于会有美好的一天,且不会太远。
《晚清七十年》提及了许多历史评论观点,有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各阶段以及外交学步与历史转型等许多的历史评论观点。在第一章节中,唐德刚先生综述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在这个章节中,首先是回顾了晚清时代的历史事迹,那么我们今天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一下过去百年的史迹,又会觉这其中有很多线索可循。当然,唐先生也写到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包括早期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例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事件,这些都表现了唐德刚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探索和深究。唐先生在他的《晚清七十年》里所定义的我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始阶段是从同治元年(一八六一)总理衙门成立之日至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马关条约》的签订,可算是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了,他表示,在这一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题是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代表兴起的洋务运动,因为当时我国经过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失败的教训,才开始认识到西方文化表现在坚船利炮上,才开始意识到实用科学的重要性。所以自恭亲王以下,有识之士也谈“洋务”。这样才有了各种路矿机器船政及新式南北洋海军的建设。不论当时的守旧派如何反对,这个时期的“洋务”建设是相当有成就的。这之后就有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个运动所引起的百日维新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唐先生将其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作了对比,主要是把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和孙中山主张的“建立民国”思想作对比,在一定程度上说出了这两种思想在当时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文章中还提到,他们人虽有不同,但对变法的基本态度是一致的。后来由于清廷的腐败昏庸,助成了激进派的成功,就完成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二阶段。从唐先生的描述中还可以发现,许多的重要历史事迹不是单独发生的,恰恰相反,它们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一个接一个的发生,最后形成一个总运动。
其实,在我看来,历史观点该是任人评说的,因为历史事实就摆在那里,即使不完全对,也会有几分对,有的时候他们思考问题角度会比较新颖,这也可以供他人借鉴。读了史书,我才发现如何看待历史真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它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当然也不是很简单。对于每一种历史解释都是有它的意识形态的,要是讲不清楚历史的复杂性,坐在课堂里的中学生如果将来没有机会再去读一些历史的书籍,就可能永远记得某些事情是必然的,却不知道历史是被无数个偶然的时间、空间、人物,全面或局部,程序、方向或方式影响和决定着,成为了一种必然;可能还不知道历史选择了一条道路,另外一条道路就无法分析判断;他们还可能永远记得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殊不知人总是功过于一身的。
《晚清七十年》详细的提及了中国自晚清以来的历史,给予我们一种清晰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他的角度可以看出此书中的某些主题思想,感受颇深,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的无法磨灭的事实,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真实的历史事实给呈现出来,给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一个真正的历史,记住历史,记住自己的民族根源,我们才能向前发展前进。把历史的真实还给人民,还给公众。尽管老先生的书中充满了戏谑、调侃的语气,尤其是对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有众多不敬之辞,但是唐老先生只是一介书生,他是基于真实的历史有感而发,并没有凭借自己的历史博识而任意涂鸦。
向大家传播真实的历史知识不仅能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还能促进民智的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化社会国家的发展。在我看来《晚清七十年》是我读之后自我感觉最最增长智慧的一本书。我觉得我们的政府不应该仅仅是因为唐先生基于历史的“戏谑”而将这本书列为禁书。
第四篇: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读后感
看过七十年阅兵式,是我感触很深。回忆往事,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在战场上挥洒着革命的汗水,是他们用无所畏惧的精神吹响了一次次胜利的号角,是他们用勇于拼博的精神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他们用血和汗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能说他们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不重要吗?我们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而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放眼现在,是发达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高科技——手机不仅可以导航,还可以拍照和录像,甚至还可以实现远距离视频,从而让多少生意可以在不用面对面的情况下直接谈成,让外出打工的人可以随时都见到家里的亲人,一部手掌大小的.电子产品见证了新时代的到来。时代的发达自然也产生了新兴的美食,现在流行的分子料理利用了化学原理来制作各种不同的美食,它们有泡沫状的马铃薯,有用蔬菜制作的鱼子酱。时代的发达更使大大小小的产业进化,以前的生产离不开手工制作,而现在各种机器人代替了人工操作,即节约人工成本,也实现了生产的高效率和精准。
未来会有更高端的科技,会研发出更让我们想不到事情,未来一切事物会更加美满……我们会在未来的世界开启另一个新的旅程。
【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读后感】相关文章:
1.携手奋进、共创辉煌金秋联谊晚会的主持词
2.携手奋进、共创辉煌金秋联谊晚会主持词
3.《新时代的教师》读后感
4.《辉煌的旗帜》读后感
5.著作苦难辉煌读后感
6.《苦难辉煌》初中读后感
7.《苦难辉煌》读后感
8.新时代对联
9.青春与奋进作文
第五篇: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第十一章 晚明诗文
晚明时期,明王朝气运已衰,而在诗坛上却别开生面。这就是在王学左派思想影响下,以反复古主义为号召,实质上鼓吹人的性灵、自然情性和文学主体性,反对程朱理学对文学的桎梏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新潮流。李贽、公安派和竟陵派的相继崛起,给日益衰落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气息。
一、李贽
李贽(1527—1602),字宏甫,号卓吾、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回族。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26岁中举,30岁任辉县教谕,官至云南姚安知府。54岁辞官。晚年著书讲学,以“异端”自居,猛烈抨击当时的假道学、程朱理学和封建传统,引起当权者的不满。于是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自杀于狱中。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李贽主要以思想家名世,他是王学左派泰州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反对儒学,尤其痛恨伪道学,对程、朱理学进行过尖锐的揭露与批判,甚至对“至圣先师”也敢于大胆怀疑与批评。他重视个性与肯定人欲,对晚明社会反抗传统价值体系起着启蒙作用。他反对男尊女卑的纲常伦理,认为女子有同男子一样的见识。
他的政治思想、文学思想虽然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之上的,但他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和要求,带有叛逆性和战斗性。在文学上,他对公安派、汤显祖及清代金圣叹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在文学上,李贽反对复古,提倡“童心说”,是一位标新立异而对当时文坛产生很大影响的文学家。他提倡“童心说”,在当时的环境中有进步性与深刻性。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就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说》)认为文章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文章既然是表现“童心”的,那么一切模拟剽窃的东西,便都是“假言”,所以他反对复古派的拟古主义。他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秦汉”?在他看来,一切表现“童心”的文章都是好文章。在这个基础上,他认为小说戏曲中的优秀作品,都是“古今至文”,他亲自评点过《三国演义》、《水浒传》。
李贽的作品论点鲜明,立意奇特,直写自我对生活独到的见解,抨击假道学的虚伪面目,直率辛辣,锋芒毕露。
二、公安派
因其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
该派领袖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万历进士,先后任吴县知县、顺天教授、礼部仪制司主事等职,有《袁中郎全集》。“三袁”中以他成就与影响最大。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
其一、认为文学因时势而变,是时代生活的反映,应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模古者也,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
其二、反对文学复古倒退,模拟、剽窃古人。“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叙小修诗》)。
其三、认为作家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感情,“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叙小修诗》)。这些观点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把心灵当作创作的源头,以为“心灵无涯,搜之愈出”,这又暴露了他们的唯心主义观点。
其四、提倡语言本色自然,反对陈词滥调。袁宗道《论文上》“辞达而已”;《叙小修诗》“本色独造语”。袁宏道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理论,把文学看成性灵的表现。他的散文大都写得清新自然,生动活泼,具有抒情特色。游记尤多佳作,清新俊逸,自然秀美。公安派的缺点是题材比较狭窄,思想比较贫弱,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他们的不少作品流于浅薄,俚率。代表作《徐文长传》、《虎丘记》等。
三、竟陵派
由于公安派的缺点是题材比较狭窄,思想比较贫弱,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他们的不少作品流于浅薄,俚率。于是,以竟陵人(今湖北天门)钟惺(1574—1625)、谭元春(1586—1637)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企图加以纠正。谭元春:
竟陵派的文学主张与“公安派”基本相同,提出重“真诗”,重“性灵”。
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形式主义与拟古主义,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试图以幽深孤峭的风格来矫正“公安派”作品的纤巧轻浮。他们主张抒写灵性,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竟陵派提倡学古要学古人的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客观上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拟古流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他们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之路,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显示出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四、晚明小品文
在晚明文学发展进程中,小品文的创作占据着一席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小品文在晚明时期趋向兴盛。
这种文学样式的兴盛,不仅是传统散文发展的结果,也是“公安”、“竟陵”文学革新的直接产物,体现了他们“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理论。
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有的描写风景,有的杂记琐事,不拘形式,不限题材,随心所欲,没有道学气,最能体现出人的性情和襟怀,所谓“文章新奇,无定格式,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晚明小品文创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现代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中都有所表现。袁宏道、张岱的作品较好。张 岱:
受公安派和竟陵派的影响,明末出现了一批小品文作家。其中张岱的成就最高。张岱(1597—1679),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生性孤傲,一生不仕。明亡后避居山中,读书著文。他汲取了公安派和竟陵派的长处,散文创作的内容比“三袁”有所扩大,晚年著作回忆往日的生活,寄寓着故国之思,反映了明末现实的一些侧面。其散文多短小精悍,结构精巧,文笔简净,富于诗情画意。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复社、几社文人:
崇祯初年,张博、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复社。在政治上自认为是东林党的继起者,坚持和阉党的斗争。陈子龙和同邑夏允彝等创建几社,与复社彼此呼应。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
1、张溥(1602—1641),字天如,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自幼勤苦好学,读书必自手抄。崇祯四年进士,次年与同乡张采一起组织复社,提倡“兴复古学,务为有用”,复古而强调为现实斗争服务。有《七录斋诗文合集》。其散文在明末较有名,风格质朴明快,代表作《五人墓碑记》。
2、陈子龙:明末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诗风也开始转变。陈子龙是其代表。
陈子龙(1608—1647),陈子龙是复社、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以兴复古学为号召,文学主张比较倾向于前“七子”,但他又不满意“七子”的专事拟古,也反对“公安”、竟陵的强求新异,推重在学习古法中贯穿作家个人的真情实感。他强调文学应反映时代,发挥扬善抑恶的作用。
他早期的诗歌较多模拟之作,内容比较贫乏;后期诗风发生变化,尤其是国变之际的诗篇,抒写爱国襟怀,慷慨悲歌,沉痛苍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易水歌
陈子龙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皓皓。送君迢迢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喝心茫茫。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搏浪沙!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狱中上母书》解读
《狱中上母书》是夏完淳就义前在南京狱中写给嫡母盛氏的诀别信。数百年来,读者都被这封血泪交迸的遗书深深感动。然而人们在激赏作者情操、气节的同时,往往强调国难当头之际,忠君爱国的一致性,而较少关注其舍生取义的思想根基,对忠孝节义和宗法观念的文化内涵更缺乏深入的探究。
因此,我们有必要作深入的文化解读,既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指出特定历史条件下忠君与爱国的一致性,又以对后代负责的态度,指明宗法观念的局限性。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