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观后感
嘉兴湖的微波,井冈山的星火,终成推波之澜,燎原之火。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这本书首先回顾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历史,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被无数爱国知识分子所接受。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共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就焕然一新了。二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为中国民主革命指名了方向。党的三大明确了国共合作的政策,由此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得以兴起,这一时期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明确革命领导权的问题,血的教训使党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于是就有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以及随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毛泽东同志在秋收起义遭受挫折后举行文家市会议,做出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决定,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随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以开辟,中共有了立足之地,土地革命随之展开,此后土地政策历经多次调整,终于在建国后确立了完整的土地制度。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经历的大事有五次反围剿,九一八事变,六大,长征及遵义会议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经过三年恢复时期、三年过渡时期,中国完成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了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党及时拨乱反正,同时,中共还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逐步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整个八十年代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并为实现”三步走“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通过持之以恒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
过去的七十年来,为着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中国人民进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并且始终站在斗争的的最前列。这让我回忆起了过去的老党员们,他们一身尘土,却有着沉着冷静的思考;他们一脸纯朴,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他们平凡卑微,却有着惠泽万方的襟怀。每当危难降临,挡在风口浪尖的身影总是他们。历史的岁月已经过去,而早一辈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心中留下的英勇形象却是永恒。成大事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员从最初的几十人人发展到现在的上万人,正是向我们证明着这一真理。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遭受什么磨难,我们都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这样就一定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今,中华还需要振兴,祖国还需要建设,共产主义的基石还要靠我们这代人来奠定,为了振兴我们的中华,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我们也要向无数革命先辈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祖国敢于舍弃,敢于流血牺牲的精神!让我们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吧!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成长中的必然和必须 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进行阅读,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是第一次完整的读完一本关于党史的书,受益良多。其中有许多的收获,比如完成一项事业应具备的坚强的精神和无畏的勇气,再比如平衡“左”与“右”的关系才能正确发展的道理等等。而我这里想说的是我,在纵观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七十年历史里所发现的,党成长过程中所必然面临的一些事件和针对这些必然事件所必须采取的心态与行动的规律,因为我觉得只有认识到这一规律,我们的党才能勇敢的正视一切历史,我们的人民也会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坚信党的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共产党,也不是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党,但是在完全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尤其是苏联)的中国国情下,党的发展路线确实毫无先例可循的。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许多挫折和失败便理应成为一种必然,而克服这些挫折和失败重新站起来进行革命的努力便是我党发展所必须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必然并不是指完全无法避免的,而是指很难避免,几乎无法避免的事情;而所谓的必须,也是指那些正确的决策与行动。从党发展的整体的角度去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还不到100周年,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党,无论是萌芽阶段的建党初期还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党都面临着严峻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一直前进着,遇到挫折与失败是必不可免的,无可厚非的;而在经历过这么多的磨砺之后,我党仍然能够指引中国人民不断走向民主富强,正是因为我党总能及时纠正错误,作出正确的行动,所以说我党拥有强大而不可战胜的生命力,我党是中华民族值得信赖和依靠的领导核心。
从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共产党任何的成长阶段也没有脱离必然和必须的规律,而且建国前后,党所走过的路程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个阶段党都是波折的、崎岖的道路上前行,但也都是在挫折和苦难中不但成长、坚强。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初期,虽然我们有明确的民主革命的目标,但是我们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无法独立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与其他革命力量合作是一种必然。同时,为了不被其他势力同化,我党必须确定完善的合作体系,使自己的革命力量能在合作中保留甚至加强,“党内合作”便是当时作出的正确的决策。可惜在中山先生去世,蒋介石逐步成为国民党统治者之后,国共合作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裂痕,那时,如何使共产党员在即将破裂的合作中全身而退是最重要的问题,可惜当时党的领导人没能认清蒋介石的真面目,不断妥协,以致增长了蒋的气焰,不仅错过了一个壮大我党势力的大好时机,还是我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次大革命的失败,正是我党在对待革命发展趋势下的必然事件没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的惨痛教训!四一二政变之后,革命进入低潮,党的领导集团总结以往犯下的“右”倾主义错误,决定进行武装反抗,在漫长的武装斗争中,我党所经受的种种失败和挫折都是一个新生的武装力量所难以避免的,走些弯路、错路也是符合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一种必然,可贵的是,共产党人在摸索中不断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终于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走上了正确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而在此之后,“左”倾错误的弥漫使正在壮大的党又一次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红军被迫北上,取得了闻名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又一次,党的正确决策为以后的革命保留了宝贵的力量。从此以后,革命的形式渐渐明朗,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斗争经验,在以后的抗日战
争和自卫战争中基本准确的分析了国内的形式,并且对每一次的挫折和失败都采取的正确的应对措施,推进民主革命一步一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了新的探索。以前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在和平的发展时代已经不能发挥主导作用了,稚嫩的新中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一次新的磨难,十年内乱由此而生。这十年使党内的的先进分子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党的主要任务,我们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正了以前的错误,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也使我们的党在自强不息、兼容并包的环境中继续茁壮的成长起来,一直到今天。
当党和国家再一次面对如今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式的时候,当党和国家再一次进入低迷的旋窝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党是一个新生的党,是一个从事着开天辟地的大事业的党,我们没有历史的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这一特性就决定着我们党不可避免的要犯一些错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群众应该了解,党的成长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是现在,等待我们党去探索的路还是很长很长,这种现实状况不是以党的主观意识所转变的,不能因为党有错误就脱离党的领导,甚至背叛党;同时我们的党在面临如今的例如腐败的一些问题上,也必须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困难、勇于面对的精神,正视自己的错误,态度坚决的进行改革,全新全意为我们的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如此,中国共产党的信心与力量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必然”和“必须”中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领导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长。
第三篇:经典音乐厅《时光倒流七十年》
《经典音乐厅》
经典音乐厅
——《时光倒流七十年》原声赏析
(1.Somewhere in Time 3分40秒)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走进今天的《经典音乐厅》节目,我是播音。有人说过:“无可挽回的爱情悲剧会让人永远陷入深深的哀思之中。”超越时空的奇幻爱情确实是很让我们感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的原声音乐当中,体验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执着带给我们的震撼。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改编自美国20世纪伟大作家理查德·麦瑟森发表于1976年的小说《重返的时刻》,该小说在当时的影响度很大,而本片的导演是珍诺特·兹瓦克,《时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题音乐并非原创,而是作曲家约翰·巴里从前苏联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改编而来。音乐与电影的完美结合,相辅相成,令人陶醉。
影片中描述了男主人公理查德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碰到了一位神秘老妇,当时这位老妇人送给理查德一块金表,并叫理查德回来找她。理查德虽然感到很奇怪,但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八年后,理查德已经成为了一位剧作家,一次他在某旧式旅馆渡假时,发现70年前的一张女明星相片就是那个老妇人。经多方查证,理查德得知这位老妇人已经于他们见面当晚逝世。原来,理查德和那位女明星在70年前曾经相恋,地点就在这一家旅馆。知道这一切后,理查德排除万难,让自己时光倒流70年前,回去实践他们之间的爱情誓约。可惜,一个70年后的硬币却又使理查德回到现实,真挚的爱情被硬生生地隔绝。
(5.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3分09秒)《时光倒流七十年》的开端——一支温柔多情、缠绵悱恻的提琴独奏旋律响起。唱片开始在一架老式唱机上旋转,飘出“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动人曲调。“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于1934年完成的一首钢琴与管弦乐作品。这首变奏听上去委婉动人而又热情奔放。在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中,这首乐曲不仅被导演和编剧拿来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起到了跨 《经典音乐厅》
越时空、在男女主人公之间沟通心灵的作用,而且在作曲家约翰·巴里手中,它还是全片配乐的灵感与源泉。当充满激情的弦乐在钢琴衬托下进入第三个乐句时,随着镜头的叠化,音量逐渐地增强,音乐不间断地从老式唱机过渡到了8年以后理查德现代化公寓里的组合音响上。一首不朽的乐曲穿越了时空,冥冥之中把两颗永远在孤独中相互寻觅的心连接了起来,故事情节也随之展开„„
(9.Theme from Somewhere in Time 3分24秒)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中出现最多的是它的主题音乐,而且影片原声中用了不同的乐器来演奏这段旋律,现在我们听到的这段荡气回肠、扣人心弦又带着淡淡忧伤的钢琴曲,就是影片中的主题,当理查德在酒店墙壁上突然望见西摩尔的画像时,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吸引着他不由自主的上前去静静端详,这时主题音乐悠然响起,动人心弦的钢琴声伴着主人公慢慢走向前,穿过从屋顶斜斜的逆光,理查德站在西摩尔照片面前,面对那张熟悉的面孔,理查德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最爱...(2.Old Woman + 8.Return to the Present 5分15秒)处于一种莫名烦躁中的理查德关掉了唱机,扯下打字机上没写下去的稿纸,驾车外出。出了市区,行驶在阳光明媚的公路上,音乐也变得优雅流畅,和之前喧嚣、嘈杂的都市音响形成鲜明对比,代替语言来叙述主人公心情的变化。经过了“大饭店” 的路标,不知为什么他停了下来。随着他倒车的动作,车子退回到通往大饭店的岔路口,提琴独奏出的老妇人的主题,犹如一种神秘的回忆与召唤。不知不觉中理查德已经走上了一条追寻往昔的路。提琴温柔缠绵的旋律是主题的另一变奏。配乐的第二段进入了时光倒流主题。这首乐曲不但在约翰·巴里自己的电影作品中很受喜爱,在整个电影音乐世界里也属于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作品。“时光倒流”主题的结构带有着鲜明的巴里特征:优美如歌,听起来沁人心脾。在宁静的竖琴伴随下,柔和的长笛独奏出了一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弦乐不露锋芒地开始进入的时候,带来一种温暖、缠绵的感觉,随即以明亮的音色替代了长笛,抒发出心中难以遏制的激情。当这一旋律又在钢琴上以柔和、纤细的音色再现时,无形中唤起了一种来自遥远时空的失落与忧伤。
《经典音乐厅》
(4.Day Together 6分08秒)在当年碧波荡漾的湖水边绿树丛中,理查德终于见到了妩媚迷人的画中人西摩尔。她似乎正在等待什么人。弱音提琴独奏出的委婉旋律,形象地勾勒出了西摩尔含蓄、甜蜜、娇美的轮廓。在这一场景中时光倒流主题的再现带有着温暖、幸福的色彩。
两人终于相见。尽管一再受到西摩尔所在剧团的经理罗宾逊先生的阻挠,但两人在当年那艺术氛围浓厚、风景秀丽多姿的湖畔仍然度过了美好的一天。稍感压抑与含蓄的大提琴独奏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公心中的失落和渴望,音色逐渐明朗的弦乐队如歌般流畅,多情的旋律似乎在倾诉着穿越遥远时空的不易与艰辛,随着竖琴上涌出的泉水般欢快的琶音,一支令人感到酣畅与甜蜜的曲子终于出现了:相聚的一天。
“相聚的一天”这段配乐的后半部分又回到了时光倒流主题。我们时刻感觉到这段熟悉的旋律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密切相关。当两人泛舟湖上,理查德情不自禁地哼唱“狂想曲”的时候,西摩尔一下子爱上了这首曲子。拉赫马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产生于1934年。生活在七八十年代的理查德当然会接触到这个作品,而生活在世纪初——1912年前后的西摩尔就无从知道这一作品的存在了。这一旋律对西摩尔来说,成了命中注定要改变她一生的梦中情人理查德从未来岁月带来的珍贵礼物。
在当晚的演出中,由于理查德就在观众席里,因而激发了西摩尔的灵感。她不由自主地出了戏,增加了一大段内心独白。面对梦中情人,西摩尔通过舞台上的女主角之口表达了自己心中难以遏制的深厚感情。幕间休息时,进入后台的理查德看见西摩尔正在相机前拍摄让他着迷的那张照片。就在西摩尔与他的目光接触的瞬间,西摩尔的脸庞显得更加光彩照人,露出了灿烂、永恒的微笑„„
(Maksim的“Somewhere in Time时光倒流”6分00秒)第二天,当他们克服了罗宾逊先生的阻挠,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之中,一起憧憬着未来的时候,理查德无意间从衣袋里掏出了遗留的一枚1979年的硬币,打碎了眼前的美梦。理查德眼睁睁地看着西摩尔绝望地呼叫着他的名字,消失在了 3 《经典音乐厅》
黑暗的、永恒的时间隧道中。绝望的理查德试图再一次回到过去,但他知道,那遥远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现实中的一切已经变得如此不堪入目,一种强烈的怀旧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被失去西摩尔这一事实击垮了的理查德,同时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力量,他坐在房间里一个星期滴水未进。全片最后的镜头是他和西摩尔在洁白一片的天国重新相会,“时光倒流”主题全曲再现,此时的音乐则更加悲凉、忧伤„„
时间过的非常快,转眼间又要给您说再见了,节目最后,让我们用克罗地亚的年轻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演奏的本影片主题曲“时光倒流”结束今天的节目„„,我是播音,感谢音编,听众朋友们,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第四篇:九三学社七十年峥嵘岁月
纪念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九三学社七十年峥嵘岁月
70年前,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正式成立了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民主党派——九三学社。自此,九三学社这个名字,活跃在祖国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历史长河滚滚流淌,回首70年,从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发展时期,九三学社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的风雨,始终如一地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1937年,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蒋介石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内战的反动政策,广大人民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深为不满,纷纷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在重庆成立了“自然科学座谈会”,主要成员为大学教授和科学家,他们在一起主要是了解、学习马列主义读物,分析讨论时局,他们还参加了一些对革命有益的实际工作。经过数年的发展、壮大及改组,名字从最初的“自然科学座谈会”,到“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再到“民主科学座谈会”,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界人士参与到其中,倡导继承和发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科学精神,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5年9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签字投降正式生效之日,“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以九月三日这个日子命名,建立“九三座谈会”。为团结更多的知识分子,后决定改用“九三学社”这个名字。抗战胜利后,九三学社总社前往北京,并设立上海、南京、重庆分社,各分社常联合各地区的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共同与反动政权作政治斗争,取得了积极成果,扩大了社会政治影响,有力地支援了全民抗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三学社郑重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政协《共同纲领》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参与了对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参加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为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7年6月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在“左”倾思想影响下,出现了斗争扩大化,当时部分九三社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受到了撤销社内职务、开除社籍的处分。“文革”期间,九三学社组织被迫停止活动,社组织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革”的影响虽然巨大,但九三学社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就像离离古原草,春天来临就会焕发新的生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也为九三学社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九三学社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不断开拓新局面。
九三学社社员为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和医药卫生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参与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在当时那样特殊的历史时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王选研制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比古老的铅字排版工效至少提高5倍,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黄昆受邀与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M.Born)合著《晶格动力学》一书。这本专著至今仍是固体物理学领域的权威著作,他提出了著名的“黄方程”和“声子极化激元概念”,提出并完善了的“黄-里斯理论”,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师昌绪开发的不含镍的奥氏体耐蚀钢OCr17 Mn14Mo2N,用在尿素工业设备上,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还开发了铬锰氮系耐热钢和无磁铬锰氮系高强度不锈钢,前者用于工业炉,后者用作潜艇桅杆,同时他还是《能源材料》、《中国金属科学与技术》、《中国科学基金》、《自然科学进展》刊物主编,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培养硕士及博士生近100名;周培源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培养了几代力学家和物理学家,并为物理学基础理论的两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研究)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研究并初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中“坐标有关”的重要论点,他还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周培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争取裁军和世界和平,被人们赞之为科学家的表率和楷模,“和平老人”,“杰出的民间外交家”;吴阶平自上世纪60年代,曾先后11次为5位国家元首进行治疗,是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可使一些过去认为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以恢复,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从事医学教育工作60年……历史、国家、人民都将铭记这些杰出的“九三人”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乃至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所作的突出贡献。
从上面这些优秀社员的主要贡献不难看出,九三学社的特色虽以科技为长,但由于科学研究与论文著作、教育教学关系紧密,很多社员不只在单一领域贡献突出。有些社员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很深,不乏像廖昌永、黄国飞、崔金鹏这样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才,诗歌、散文、书画等文学艺术作品的互相交流,拉近了九三社员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的联系更为紧密;有些社员也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人才,使学科研究的专业技术和忠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得以薪火相传。科研、文艺、教育……共通的理想和爱好把“九三人”紧紧系在一起,使九三学社始终饱有纯洁性、活力、生命力和凝聚力。这样的政党,更像是一个团队,一个大家庭,吸纳着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其中,也为各个领域输送人才。
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协助中共救国救民;在发展滞后的近现代,开拓进取努力追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九三学社的先辈们身体力行地为后人做出榜样,激励并引领着新一代九三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秉承先辈志愿,在中共领导下,努力奋进、踏实肯干、积极创新,推动九三学社发展,在国家建设及发展这本厚重的书中再续新篇。
第五篇:玉门油田七十年 文案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玉门油田邮册
基本基调:朝气 活力 创意思路:
玉门油田从开创时期的艰难到油田发展的辉煌时期再到二次创业,走过了七十年的发展之路,除了产出石油,更是石油人才、经验、技术的发源地,同时也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本邮册旨在表现玉门油田在七十年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以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和“铁人精神”为表现主题。通过油田发展、石油摇篮、铁人精神、人文景观、油田风光五个部分来表现本册的主题。
设计思路:
在图文结合的设计中,用有纪念意义的图片来表现油田的发展和石油人的精神。设计突出一种刚毅、硬朗之感,展示玉门石油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包装工艺:
【规 格】:285*210 【开 本】:横开本 【页 数】:28P 【包装创意】:精装天地盒
配票: T.108 航天
1996-20 敦煌壁画(第六组)(T)2003-13 崆峒山(T)T.73 矿物
2005-2 西气东输工程竣工(J)1999-16 科技成果(T)2002-14 沙漠植物(T)
J.149 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1994-20 经济特区(T)1997-9 麦积山石窟(T)2003-4M 百合花(T)(小型张)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2010-13 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T)T.152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三组)1995-4 社会发展 共创未来(J)
2008-28M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小型张)(J)
邮册内容 章节框架
题 目:
1、梦圆西部(待定)
2、美丽的玉门(待定)
3、玉门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待定)
第一章:千里丝路 油田雄姿 第二章:石油摇篮 还看玉门 第三章:铁人精神 屹立不倒 第四章:人文展馆 玉门新景 第五章:春风常驻 风光无限
前扉
前 扉:
茫茫戈壁,巍巍祁连山下,不再只是大漠落日的苍凉。距汉代玉门关百公里的玉门市坐落在甘肃河西走廊西端。背靠着白雪皑皑的雪峰,疏勒河、石油河穿城而过。这里是诞生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的地方,这里是诞生新中国第一个油田的地方,这里是诞生新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的地方,这里是孕育大庆、胜利、克拉玛依油田的地方,这里是养育和繁衍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地方,这里曾经激荡着整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配票:T.108 航天
P1—P2
第一章:千里丝路 油田雄姿
1939年8月11日,玉门老君庙一号井获工业油流。1949 年9月25 日,玉门油矿获得解放。
1952年底,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2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1953年到1957年,玉门油田人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等油田。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2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1957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78%。1957年12月,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
1959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14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当年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1997年,把地质储量过亿吨的青西油田作为主攻对象。
这是一页写在新中国石油工业辉煌发展史诗卷首的华章,这是一座矗立在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起点上的丰碑。70年艰苦奋斗创伟业,70年辉煌篇章载史册。玉门油田70年发展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是一部爱国奉献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历史。
配票:1996-20 敦煌壁画(第六组)(T)
P3—P4
筚路蓝缕 开启山林
玉门油田诞生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烽火年代。在民族危亡之时,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抱着产业救国的愿望来到玉门,在穷塞绝域之地,开创我国现代石油工业。玉门老君庙第一井出油,揭开了玉门油田工业开发的序幕,所生产的石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1939年3月,在石油河畔的一座破旧的老君庙前,工人们用从延长油矿调拨的钻机打成“老1号井”。1939年8月11日,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上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祁连山下玉门老君庙旁的一号井获工业油流,玉门油田从此喷涌出了华彩的篇章,揭开了中国现代石油工业的第一页。
配票:2003-13 崆峒山(T)
P5—P6
发展壮大 如日方升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到1949年,玉门油矿已经拥有一支4000余人的石油产业队伍。探明可采储量1700多万吨,年产原油7万多吨,共生产原油50多万吨,占全国同期产量的90%以上。拥有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修、水电、土建、运输和通讯等专业队伍的综合性石油企业,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员工最多和工艺技术领先的现代石油矿场。玉门油矿在油田开发建设、石油炼制以及科研和技术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开了众多的先河,为石油工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配票:T.73 矿物
P7—P8
振兴祖国 建设油田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石油大兴适逢其时。为满足国家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迫切需要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1953年到1957年,国家集中力量加快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建设,期间玉门油田人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等油田。到1957年,玉门油田原油年产量达到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原油产量的87.78%。当年12月,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1959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14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当年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云、邓小平、叶剑英、彭德怀等曾到玉门视察。朱德委员长欣然题词:“玉门新建石油城,全国示范作典型;六万人民齐跃进,力争上游比光荣。”
配票:2005-2 西气东输工程竣工(J)
P9—P10
重振雄风 再创辉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玉门油田进入开发后期,资源接替上不来,勘探条件艰苦,加上历史原因等因素,玉门油田原油产量不断下降,发展进入了困难时期。面对逆境,玉门石油人不等不靠,确立了以勘探开发为基础产业、炼化销售为主导产业、多元开发为支柱产业的三大发展战略,力争把玉门油田发展得更好、更大、更强。凭着玉门石油人这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玉门油田开始了艰难重生之路。
经过几代玉门石油人的努力,玉门油田的勘探区域已达到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共包含7个盆地,17个区块已探矿藏,勘探面积为6.6万平方公里,已探明资源储量为1.5亿吨,17个区块的资源总量为9.56亿吨,新发现地质储量过亿吨的青西油田,更是为玉门油田重振雄风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配票: 1999-16 科技成果(T)
P11—P12
第二章:石油摇篮 还看玉门
七十年来,在我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玉门承载了“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技术、出人才”的历史重任。玉门油矿刚刚解放,彭德怀同志就提出,玉门油矿要建成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发挥更大的作用。
几十年来,玉门油田先后抽调10万多名员工和4000多台(套)设备,参加四川、长庆、柴达木等全国10多个油田,10余个炼厂、物探、运输等勘探开发会战和企业建设,充分发挥了石油摇篮“三大四出”(即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出技术)的历史作用。中国石油工业能够形成今天的局面,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玉门油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配票:2002-14 沙漠植物(T)
P13—P14
人才辈出 支援八方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70年来,“石油摇篮”的十多万优秀儿女南下四川、北上大庆、东进胜利、西赴克拉玛依,跑步上庆阳、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从石油河畔走出的玉门人中,许多人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石油专家、技术骨干,成为祖国石油工业的栋梁。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王进喜,也是从玉门油田走向大庆享誉全国的。江山代有才人出,石油摇篮“摇”出了大江南北的石油人才。
玉门油田作为我国的第一个天然油生产基地,也是为祖国未来石油工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基地。为建设这个油田,有5000多名高等院校毕业生、2万多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及一批地方人员,先后共有4万多人走进这个摇篮锻炼成长,又先后走出玉门参加其他新油田的建设,相当于每年从这里“毕业”4000多名石油专业人才。
配票:J.149 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一组)
P15—P16
勇于创新 传经送宝
玉门油田的发展,是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玉门老君庙油田诞生了第一个边外注水开发方案,成为中国第一个注水开发的油田,为后面其他油田包括大庆油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实践经验。玉门油田作为注水开发的先行者,给中国石油开发史揭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玉门石油人坚持传承创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弘扬玉门精神,探索不停,奋斗不止,谱写着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配票:1994-20 经济特区(T)
P17—P18
第三章:艰苦奋斗 永志不忘
“铁人”王进喜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和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王进喜在玉门苦斗10年,把标杆立上祁连山,在大庆又苦斗10年,为新中国甩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立下赫赫战功。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配票:1997-9 麦积山石窟(T)
P19—P20
铁人精神 屹立不倒
在玉门成长起来的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在建国40周年的时候,他与雷锋、焦裕禄、史来贺、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世纪之交,铁人王进喜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王进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创业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配票:2003-4M 百合花(T)(小型张)
P21—P22
第四章:人文展馆 玉门新景 玉门油田展览馆
为了纪念玉门油田的丰功伟绩,展示油田从开发伊始的发展历程,在玉门油田开发70周年之际,油田在酒泉基地建成玉门油田展览馆。展览馆以“做出历史贡献的玉门油田,持续发展的玉门油田,大有希望的玉门油田”为主题,以油田70年发展历程为主线,充分展示中国石油工业摇篮所承担的“三大四出”重大责任,全方位展现了一代代玉门石油人艰苦创业的动人事迹,反映石油员工发扬“玉门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配票:2010-13 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T)
P23—P24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3.7米的铁人铜像,这是玉门作为铁人故乡的见证,更是铁人王进喜在玉门战斗十余载的有力见证。铜像周围陈设有抽油机、井架等钻井设备。纪念馆布展面积3600平方米,展厅分苦难经历、创业玉门、会战大庆、心系家乡、精神永存五个部分,共展出珍贵历史照片、图片260余幅,珍贵文物100余件。运用了大型浮雕、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形式,再现了铁人王进喜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光辉一生,记录了中国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艰辛历程,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弘扬铁人精神、宣传铁人事迹、传承铁人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配票:T.152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三组)
P25—P26
第五章:春风常驻 风光无限
玉门油田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东连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和历史文化名城酒泉,西连敦煌、新疆等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高高的钻塔,轰鸣的机声,给这片塞外之地带来了不尽的生机与活力,玉门石油人用他们的身影装点了这座城市。玉门,是油田的源泉,更是温暖的源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沉浸在收获的喜悦里,我们感恩,我们向往,我们振奋,让“石油摇篮”这面旗帜在祁连山下高高飘扬!
配票:1995-4 社会发展 共创未来(J)
P27—P28
我为祖国献石油
锦绣河山美如画 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 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 天不怕
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 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红旗飘飘映彩霞 英雄扬鞭催战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天地极目
至诚至远
玉门油田邮册
莽莽草原立井架 云雾深处把井打 地下原油见青天 祖国盛开石油花 天不怕
地不怕 放眼世界雄心大 我为祖国献石油 石油滚滚流 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配票:2008-28M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小型张)(J)
陕西天目雅德广告有限公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