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深处的民国2读后感》
读书摘录--《历史深处的民国2共和》
在这部书中,作者描述了一个纷乱的民国。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先生开创民国,一直致力于推荐民主共和,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影响至今。下面摘录两段:
1、思想和信仰,是人心中所依赖的最根本的东西,有思想有信仰的军队才能长久。因为有思想有信仰的军队才能练就一种神秘无形但确实存在的恐怖力量——超越了世俗和利益的凝聚力。
2、孙中山先生的政治遗嘱全文是: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3、全书至此,关于孙中山的笔墨甚多,其中有褒有抑,这一切都是按照史料行笔,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孙中山,一个有血有肉的孙中山。孙中山只是一个凡人,他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他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
4、表面上看起来,他失败了无数次,也犯了无数次错误,甚至称得上幼稚的错误,可是仔细想想,像他这样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人,史上能有几个?!一个连续奋斗近四十年、从英姿勃发的青年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仍不言放弃的人,难道不是英雄吗?!
5、无数次的失败丝毫没有削弱他的勇气,每次他都以百倍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率领他的支持者们发起又一次进攻。他一次次倒下,再一次次站起。只要还能够站起来继续战斗,那么战斗就没有结束。孙中山从没有败给任何对手,他只是输给了时间。幸运的是他在受到时间致命一击之前,做了一生中最重要最英明的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那所如日中天的黄埔军校,那支依托黄埔军校而迅速成长的铁血国民革命军,将帮助他实现北伐中原的理想。更重要的是,这群赤诚报国的铁血军人将在十二年后挺身而出,用悍不畏死的血肉之躯铸就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万里长城。
伟哉!孙中山!
第二篇: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写写帮推荐)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
(一)崔雨濛
最近在读《历史深处的民国(一 晚清)》,这本书消除了我对晚清的很多误解,读起来很有惊喜,尤其是书里提到的几个细节,让我眼前一亮。
第一个亮点是袁世凯。
在我的记忆里,袁世凯的形象一直是这样——一个土肥圆的无脑军阀形象。
从学校的教科书到小时候的电视剧,袁世凯差不多都是这个形象,他卖国求荣、欺骗孙中山、窃取革命果实、搞复辟当土皇帝……可以说是被黑的非常的惨,导致袁世凯在我心里也一直是这么个大坏蛋的形象。
但是真实的袁世凯并不是看上去这么无脑,他是个官二代兼富二代,家里不仅有钱,叔父辈中还出过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官,叔叔袁保恒和李鸿章的交往也十分密切。
袁世凯23岁的时候跟随嗣父袁保庆平去朝鲜平定政变,一战成名。后来,李鸿章钦点袁世凯为清政府驻朝鲜的总督。
袁世凯帮助朝鲜政府建立了新军,平定了叛乱,击退了日军,不断为朝鲜续命,长达十二年,直到甲午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回国,日本才有机会攻入朝鲜。
回国后,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袁世凯的练兵奇才得以施展,他采用德国陆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使用新式武器,全面废弃“冷兵器”的战法,亲手缔造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
除了军事才能,袁世凯的政治立场也十分坚定——改革立宪,可以说他的每一步动作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准备。
他明白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进有退,所以他废除科举的时候没有畏缩,立宪被皇室阻挠时也没有硬碰硬。
他明白人才是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所以他一方面讨好皇室结交文臣,一方面也在军队在培养出了自己的北洋集团。
当然,袁世凯说到底是个政治家,为了实现目的,权谋和手段是必须具备的。他刊行军事书籍,制造舆论,向朝廷宣传自己在朝鲜的练兵事迹,才获得小站练兵资格。他向慈禧和高官重金行贿,才躲过了一次次要命的**。
总之,袁世凯就是这么一个和曹操很像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不是教科书里那个被黑透了的土肥圆。
第二个亮点是康有为。
与袁世凯相反,康有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比较正面。教课书里说他是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
一开始提到康有为,我想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公车上书。传说甲午战争战败后,康有为发动一千多名公车举子联名上书,到督察院游行示威表示抗议。
然而实际上这一天朝廷内外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历史记录表面有过这样大规模的游行。除了一本书——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也就是说康有为自己编造了这一事件。
除了上面著名的骗局,康有为还伪造过一封光绪的诏书。
戊戌变法执行到九十几天的时候,慈禧警告光绪变法不要太激进,跟康有为、梁启超保持距离,否则光绪的皇位不保,于是皇帝下了一份密诏给康有为。
但是康有为在接到密诏之前就先伪造了诏书,说慈禧发怒,要革掉光绪的皇位,让康有为等人进宫营救。
而光绪的诏书里只是讲明了慈禧的态度,希望减缓变法的速度,让康有为去上海避一避。但是康有为依然拿着自己伪造的诏书大肆炒作,最终演变成维新派要劫持慈禧解救光绪的计划。
这就让慈禧忍无可忍了,于是慈禧软禁了光绪,然后宣布自己重新掌权,紧接着逮捕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海外。
就是这样一个康有为,利用伪造的事件炒作,不惜搭上队友的命运,实在是没法称得上是圣人。
第三个亮点是汪兆铭。
汪兆铭,民国四大美男之首,同盟会合伙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成员。除了干革命,他还是个学霸,18岁考中秀才,21岁官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当选同盟会评议部部长,主编《民报》。
二十几岁的汪兆铭即使放到现在,也绝对是男神级别的,要长相有长相,要见识有见识,还是《民报》的主编,文笔风趣,相传就连慈禧还经常读一读他的文章。
而且他的人格还特别完美,不贪不抽不嫖不赌,虽然相貌风流,但却不近女色,一门心思干革命。
就是这样的汪兆铭,受到了当时南洋巨富陈耕基女儿陈璧君的追求。这让汪兆铭很为难,他认为自己是革命家,时刻有生命危险,如果结婚会拖累妻儿。但陈璧君却坚持追求他,不仅推掉了父亲定好的婚约,还不惜生死加入了汪兆铭的刺杀小组。
1910年,汪兆铭、陈璧君、黄复生、喻培伦的四人刺杀小组到了北京,决定刺杀摄政王载沣。据说,在暗杀行动前夜,陈小姐要以身相许为汪兆铭饯行,但汪兆铭恪守礼法,断然拒绝。
可惜这次暗杀失败了,汪兆铭和黄复生被抓。黄复生主动认罪,说事情都是自己做的,与汪兆铭无关。汪兆铭说自己是《民报》的主编,刺杀摄政王载沣是他做的,与黄复生无关。
刺杀国家领导人的大罪都互相扛,真兄弟,真英雄也!
这里提一句,汪兆铭这个名字看上去很陌生,但是他的笔名大家都知道,叫“精卫”.长久以来,教科书和电视剧里的“汉奸”形象都是尖嘴滑舌、一脸猥琐的样子。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比教科书鲜活的多,并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定式。
汪精卫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固然是与主流意识相悖的,但是年轻时候的他在人格上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总之,汪精卫这个人,很复杂很模糊,历史评价不一,但我觉得,他在人格上闪光点却是不能被掩盖的。
历史,还是要辩证的看,细节处总有意想不到的亮点。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
(二)对于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恐怕很多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旗下长大的人都会有下面类似的几点感受:
一是这段时期的中国实在是太憋屈了,软弱的政府,腐败的官僚,贫苦愚昧无节操的国民似乎就是这个时代中国的全部代名词。无数的战争、无数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任何一个弹丸小国都敢来我中华大地上嚣张一把,把中国人踢翻在地吐上一口浓痰再踏上一只脚,这100年实在是我中华民族5000年来最没有尊严的一个世纪。而这100年的屈辱历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一直遗留、影响到了今天。
二是除了一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专门研究过的人以外,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是以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为基础,以各种电影、电视剧和评书为补充的。这样了解下来的历史其实是割裂的,片段的,我们很难把袁世凯,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系统的穿插在一起,也很难把这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人联系到一起。
还有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是畸形的应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形成了很多扭曲的历史观,看看下面几个说法是不是你也一直有类似的错觉:李鸿章签订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大汉奸一枚。袁世凯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凭借不知道哪里来的兵权把孙中山赶下台先当总统还不过瘾又当皇上所以最后身败名裂。康有为梁启超学富五车,是那个时代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北洋军阀勾结外国势力,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败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节老想着依靠外国势力取胜或是和日本妥协,缺乏不怕死的民族精神,所以才节节败退。抗战胜利只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二战时期苏联是中国的好朋友,给予了中国很多无常的援助等等等等。
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有幸遇到这本《历史深处的民国》,花了两周的时间细细读完,毫不夸张的讲,这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中国近代史书籍,也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历史观的书。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经历,能看到在面临选择时人们的挣扎和无奈,能看到诸多历史名人的正反面的行为,更能看到诸多历史的真相以及在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我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同仇敌忾,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去认真读一读的正史书籍。民族的富强国家的兴旺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自强、自尊、自省与自信,如作者所说,愿你我有生之年,再见中国君临天下。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
(三)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对这种高度雷同的追随手法已经没有多少惊喜了,读这种类型的书完全是“扒墙头、看热闹、涨八卦”的嫌疑。
刚刚读完第一卷,果然不出所料,除了事件年份能和学过的历史书吻合上,别的出入都比较大,有的完全相左,姑且听之任之、读之信之。
第一卷从道光皇帝讲到黄花岗72烈士,其中“大反派”李鸿章已经辞世,他的学生袁世凯继承了衣钵正摩拳擦掌,有段时间孙中山给李中堂写了一封信,侃谈治国壮怀激烈,结果没有收到回音,随后康有为撺掇着一帮人开始短命的戊戌变法。
这些人就是第一卷“反转”的四大形象,李鸿章因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被骂史上最无耻卖国贼,袁世凯因复辟称帝被万人不齿并唾弃,()而孙中山和康有为则是分别高举“民主”和“变革”两张大旗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载入史书名垂青史。
而据本书,李中堂忍辱负重,从谈判桌上或多或少还挽回点大清朝的脸面,袁大头虽有点钻营,但是个头脑清醒、思维创新、务实肯干之人,孙先生一心想民主,为了联俄私下协议竟想出卖东北主权,康无为更是政治幼稚,思想简单,甚至没事坏事、着急跑路的康谎谎和康跑跑。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謇这个并不熟悉的名字,以41岁高龄考中状元,却弃官从商,走上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企业、发展教育,成为中国实业家之父。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后面还有更精彩的二三卷。
民国时期稍纵即逝而且包罗万象,就是这种短暂和混乱让很多人不知道它明确的起止,也不知道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确是多事之秋,但也是“人类群星闪耀之时”,让人感慨虽然彼时境况何其艰难但是上天依旧钟毓于此。很多人在年青时就立下寰宇之志、勇挑千斤之担,很多人在迟暮时仍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倒,当然也有很多人蝇营狗苟甚至倒行逆施。虽然民国的光辉犹如流星一样短暂,它的贡献却像是永久的瑰宝,在无数次矛盾和失败中终于找到了一丝光亮,引导了一条曲径,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大变革对今天仍有遗泽,它的冲突和动荡也许就反映了这种民族性格中的韧性和坚毅,也是屹立不倒的最终因素。
第三篇: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一个上下五千年的古国和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隔洋相望,误解和隔阂不仅源自于遥远的距离,更主要的因为两者有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这和历史有关,和文化有关。
要穿过误解的迷雾看清这个热衷于向全世界推荐“自由”和“民主”国家,我们就得走进它,走进它的历史,了解它的“自由和民主”到底是什么。
在《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这本书中,林达以他在美国草根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感受写下了对美国民主制度、自由、美国历史的深刻观察、认识。书中以委婉的笔触、平易近人、朴实的文风把美国复杂、历史背景深远的法律、制度的渊源梳理得井井有条,让大陆民众读到的不是法律的繁文缛节,也不是政治理论的高深晦涩,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将深远的道理复杂的过程、美国人民两百年来的思考娓娓道来。作者的眼光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但他的很多话、很多事,都有在投射大陆,给我们以思考、启发。说到美国,我们也许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自由。是的,美国人有着典型的西方民主制度价值观,这从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但是,正如林达所说,要想理解美国的自由,你得先看到美国的不自由。在欣赏美国自由的同时,我们所不能忽略的,是美国人为了自由而付出的代价。美国人热爱自由,他们甚至可以为了自由而选择承受随之而来的牺牲,即使在经历了如诸如恐怖袭击、种族冲突、信任危机等情况下,也不轻易放弃自由,虽然有时候,他们为了自由,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不自由,毋宁死”,在这个国度得到最真切的还原。一直以来美国政府总是以一个强势蛮横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了解美国的建国历史,才发现政府在民众面前,也是一个不可信赖甚至要小心提防的野兽。人民得时刻担心它滥用人民赋予它的权力,做出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龌龊事,并尽一切可能限制它的权力。这同样让我大开眼界,对于称呼政府为“父母官”的中国人民来说,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林达在辛普森一案上花了大量的篇幅,案件的来龙去脉,检辩双方法庭上精彩的唇枪舌战,证据证人的攻守,以及案件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影响和思考,案件走向的冷静理智分析,这是我看过有关辛普森案最为详尽全面的资料。“公正的审判”,“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法律精神都由衷的让人感到敬佩,和向往。
书名历史深处的忧虑,指的就是过去、现在都存在并会在将来一直存在的“自由的代价”罢。美国人民必须得为自己追求的“个人自由和权利”付出惨重的代价,包括生命。比如言论自由可能带来的危害,比如枪支滥用带来的灾难,比如“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的司法谨慎让凶手逍遥法外带来的危害……
但每一缕阳光下,都有一片阴影。追逐享阳光,就得面对阴暗冰冷的阴影,这就是“自由的代价”。美国人民选择“自由”,就必须自己的选择承担这个代价。我庆幸我读了《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不仅仅因为它让我更加了解美国,更因为它让我开始努力去思考一些没有思考过的事物,让我开始以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社会。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踏上美国的国土,去感受一下现实中的美国,我更希望我们的国家——中国,能够不断繁荣富强,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前大的国家,她的人民自由的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不再有历史深处的忧虑。
外国语学院 英文2班林紫馨学号1021034
外国语学院 英文2班 林紫馨学号1021034
第四篇:《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读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
我是个理科生,平时对历史和政治的见解和接触不深刻,这次通过同读一本书活动能够有机会读到《历史深处的忧虑》,是个很好的契机,感谢能有这次机会。
林达,根据名字是一个人,可是实际上你搞不清楚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根据他(她)的自我介绍,他本姓丁,妻子姓林,所以他说:“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对于这个问题不再纠缠,根据《我的舅舅》里所说,看一本书,不必在意作者是谁,主要看看书是否有价值。
林达(男)经历丰富,插过队,干农活,放过马,做过街道工人,后来进过大学,偶然的机会出国,还是做机工。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总而言之,经历丰富,但是又受过正统的、系统的教育。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不写作,简直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林达写了。
从我的角度来看,首先,这是一本了解深入浅出的介绍美国法律、自由、人权的非专业著作。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连我这种非科班出身都能看懂。
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不看也没什么。
在我看来,他对于自由、人权的普及——尤其是对于现在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书,平实而有味,这个“有味”指的是,它能使你想一口气读下去。
读完以后,我感觉头脑晕晕乎乎,至今没有在脑海里理成一条明晰的线索。索性摘抄一部分作为读后感:“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
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这段话是对美国人的自由以及拥有枪支的阐释。
通过阅读,美国人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他们热情勇敢、信仰宗教、执着努力,而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这儿的人民是“五彩缤纷”的,什么样的都有,思想之花四处绽放!很多人的想法做法,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说,简直诡异之极。可我喜欢看到这种文化冲击与融合的美丽。书中说,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家,“它的人种纷杂、内容丰富,使你感觉它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它常会意外地送你一份惊喜,你在这里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失望,但是绝不会是因为单调。”是啊,这就是一个热闹的国家!还记得,林达说的那些“樱花节”、“苹果节”,以及下面摆着的热闹非凡的小吃摊,还有那些兜售自己观点的组织和团体。不禁想到,我所生活的这个环境,人们行为以及思想的高度一致性,有时觉得有点悲哀。当然,中国文化的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觉得,在中国一个人真的很可能无聊死,但是,在美国,一个人只会被烦死!
读后感写到这儿,我发现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是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是个炎黄子孙,华夏一脉!这个国家的每一根神经都和我息息相关,每当我看到美国人的做法和行为,我不自觉的想到的是,中国人会怎么做,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中国会是怎么样的现状,中美的差异是什么?读美国历史,看美国社会,我更想从中吸取精华,汲取力量,让我们国家走得更好,人民过得幸福,当然,我希望自己也是一个幸福的人。
是的,这个国家是五光十色的。全球各地的移民的汇集,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类文明的汇集,每天都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思维的火花不间断的碰撞,保持了这个国家两百多年的旺盛生命力。如果总是一种思维,势必僵化,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曾经多么耀眼,可是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的衰败没落下去,1840年的一声炮响,一切都结束了。为什么?盲目排外,固步自封,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洋洋得意,这样的国家只有腐朽。而多元文化的好处就是,“使人们在循着自己的思路走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到别人对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理解。”多一点参照,少一点错误。
自由到底是什么呢?自由是不好把握的,自由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随心所欲,那是对权利的滥用。正如霍布斯所说:“如果我们把自由当作是免除法律的自由,那么,人们就像现在这样要求那种自由也是荒谬的。”自己的自由就是对别人的限制,为了最好的保护人民的利益,这是大家利益妥博弈的一个过程。
美国人追求自由的信念精神,给我很大的触动。拥有自由,对于他们,就像每天要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在美国人心中,“自由永远是象征人类美好的花朵”。学校拒绝给一个和宗教有关的学生社团提供基金,一个州一所不知名学校的“小事”,可以引起全国的巨大的轰动,因为美国人意识到政府开始侵犯人民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在他们看来,“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它一步一步的靠近我们,威胁我们的自由”。这对于美国人是完全不能容忍的,所以学校败诉也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自由不是你想要就有的,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当你获得一个东西,你必然会失去一些东些作为代价。林达写到,“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这只不过是一个选择,是一个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
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做出的一个选择。而且,这并不是一锤定音的终极选择。”是的,“自由必须付出代价。”历史的长河,数不清的事件,让我们明白——自由是昂贵的。为自由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四处溜达时不乱闯别人私人领土那么简单的事,很多时候其代价涉及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
读后感就写到这里,一切的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
第五篇: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
从古到今,自由一直是人们苦苦求索的珍宝。人们常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然而,活在当今中国社会中的人,试问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由?
世人皆道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像美国那样注重“自由”。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宣称“不自由,毋宁死”。我说不清美国的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但通过林达通俗易懂的讲解后,我似乎渐渐明了,美国的自由,就如卢梭所说的: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有能力不做什么。那么,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他们的自由又有何不同呢?
在美国,一个普通的人不必害怕政府、不必害怕警察,原因很简单:在美国,正义的寻求不仅仅只有政府一条路,换言之,如果政府不再代表正义的话,一个普通的人完全可以靠自己找回正义来。林达在书中说道:“美国人认为,假如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他就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思想,不必担心受到禁止和压制;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不必担心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受到威胁;可以自由地进行创造,不必担心受到约束;可以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不必担心家园受到入侵和破坏;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必担心受到诬陷和冤狱;而且,在这一切受到威胁的时候,可以请求法律的保护,甚至有权利拿起枪来捍卫自己的自由。而这与在中国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中国,如果哪天我们过得比较“自由”了,那么第二天,就会有警察叔叔来请我们“喝茶”,甚至还请你在拘留所留宿过夜。我们时刻追求着自由,但不管怎样努力都是身不由己,因为我们的国家,向我们灌输的,一直都是社会利益在个人利益至上。而这与美国把个人意志的自由和个人的奋斗看作是高于一切的说法是截然不同的。而我认为,没有个人利益上的合法的满足,人们难免进行自私残酷的争夺,又哪有人心甘情愿的,腾多一只手出来为这个社会的和谐建设贡献力量呢。
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在美国,自由也不是绝对的。
在美国爱丽斯岛的一个移民博物馆里,有一个能够十分形象地说明美国是个移民大国的展品:从一个角度看,它是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是成百上千世界上各个不同种族的移民照片。它告诉你,这些人的总和,就是美国。而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若是没有一套完善严谨的法律体系来维持社会秩序的话,势必会给严峻的种族问题雪上加霜。在美国的大大小小的公共场合里,人们所做得各种行为细节,都有各式各样的法律法规照看着,将成千上万的来自各方的移民者所造成的无序归为有序。“美国法律的触角几乎伸到每一个角落”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的定义并非为所欲为,而是能够自己去选择为,或者不为,而美国的法律虽然在某一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行为,但它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保护个人权利和利益上,因此对于美国人来说,打一些法律的“擦边球”的行为是愚蠢的,因为没必要,因为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自由。
我突然间觉得很悲哀。个人的自由该是不受干预的,因为个人自由也关乎个人尊严。人,不奢望去得到什么,只是起码能够拒绝什么。我们畏惧政府的“潜规则”,我们害怕揭露官员背后的内幕,我们害怕受到高层的威胁„„若是我们做一些正义的事也会受到不正义的对待,那将个人的尊严置于何处?那谁还会为这个社会的正义和稳定勇敢地站出来?一个一味的逃避,一味的掩藏真相的国家,它就像在身上藏着一个定时炸弹,战战兢兢的前进着,等待一个灰飞烟灭的悲剧。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你既可以看到它民主,自由的阳光的一面,也可以看到它犯罪率极高的一面。它的阴影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无所畏惧。对于美国来说,缺点的存在更是一个大国进步的动力,又何必将此隐藏呢,这个缺点越大越明显,才越能显示出一个大国该有的“海纳百川”的气度与雍容。
这个“不自由”的忧虑,不仅是属于历史的,也属于当下中国的。政府以个人的自由为利刃,威胁我们顺从它的权威,在中国社会,自由等于权力,你只有在官场里越怕越高,你的个人自由才越大,可是,这样的自由,它隐藏在罪恶的阴霾里。当我们得到了我们本该拥有的自由的时候,我们的早已一手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