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时间:2019-05-13 17:4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第一篇: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倡导综合性学习,不仅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引起教学活动的重大改变,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深入理解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思想上,要体现综合性,但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教师应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资源等各方面注重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差别。从传统的单

一、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特别是老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是以让学生在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中,以内容的人文性为载体,以演讲、辩论、小品表演、合唱等为途径,在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开放性、拓展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主要体现为:

1.与生活相衔接,紧扣生活的脉搏。回归生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于传统语文学科教学的又一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语文课程应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应与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倡导学生关注生活,能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能以此为学习的主题,搜集资料,进行讨论等;提倡在生活中学习,获得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也乐学。如我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正好外面下着雨,我让孩子们观看外面的雨的一些特点,这样景语成情语,情语化文语,效果极佳;

2.以课文为依托,注重内容的引申拓展。

一是文前引。通过引进的材料,或作交待,或作铺垫,或作悬念,或借此丰富教学内容。如《五月端阳》,可选择农历的传统节日及其传说引进;《三顾茅庐》,可先联系学过的课文回顾《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故事,影视、戏剧中张飞的形象,然后导出本课,看看刘关张三兄弟是怎样请诸葛亮出山的。

3.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发学习的主题。这里所谓的学生的需要,首先指的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从学习者的兴趣出发,把兴趣作为学习者问题提出、讨论、研究的出发点,要求学习者能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讨。

四、教学方式上,要体现活动性、探究性

语文综合性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它深受活动课程理念的影响,倡导活动性、探究性的教学方式。

1.开展生动多样的活动教学。

如“欢乐英雄”“幸运52”“开心辞典”“快乐大本营”“实话实说”“辩论赛” “戏剧

小品”“天天乐”等。引导学生把书本、伙伴、老师的丰富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五、评价方式上,要体现整体性和多元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就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多元性和整体性。

1.评价内容的整体性。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等。

2.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评价的指标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上是否精神饱满,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小组参与率是否高;二是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读、思、议、写、辩、论)是否充分;三是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创设多种机会,学生是否能够选择适当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一是学生互评。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主性较大,灵活性较强,他们常常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对学习者能够全程了解的是学生自己和小组合作伙伴,他们对小组的学习有切身的体验,评价起来更有针对性,更加切合实际;二是学生自评。除同学互相评价以外,还应加强自我评价,让每个同学对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经历、体验、表现、成长等进行自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中仅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一言定乾坤的裁判。可采用学分制考核、作业展览、考卷与学生作业论文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中特别要注意肯定和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火花。

以上是我的肤浅认识,还有不足之处,请专家及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文档

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叶巧娥(金华市红湖路小学,浙江金华321000)

【摘要】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趣味合作实践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4个方面提出要求外,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就是为此而设置的。“综合性学习”是这一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做法、体会及心得归纳如下,仅供同仁和有识之士共勉。

一、形式多样趣味横生

综合性学习不是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还体现了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多彩的生活”在第一课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任务: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第三课课文后设有综合性学习提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围绕这一活动展开。为了一个好的开端,我引导学生展开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每天的体艺活动课我和学生一起抖空竹、跳绳、踢毽子、老鹰捉小鸡、帖皮膏等等。抖空竹我们比技艺,什么猴子上树、月上柳梢、海底探花、空中飞人------简单的动作分小组比,难度大的个别技术好的表演。老鹰捉小鸡我们师生一起上,帖皮膏比机灵。我还结合我们的四项常规作业:

1、一分钟跳绳,2、献爱心(每天为父母做一点小事),3、课外阅读,4积累。记录下每天的课余生活。并请家长见证与参与。请家长每天对孩子的表现写一点评语或感谢的话。尤其献爱心这一项,孩子为父母做事让家长感动,很多家长都写了感谢的话语。

经过前期这一个多星期的有目的的活动,再上“口语交际”时,已经是水到渠成,孩子们胸有成竹,不再无话可说了,为了让每个孩子多有说的机会,我先分小组说,再每小组推荐一名在全班说。之后的习作就不费吹灰之力了。我还让学生个性化发挥。愿意在作文后配图的可以配图,愿意把活动中拍下的照片附上的就附上。孩子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把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体现了语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学生也容易对这综合性学习产生兴趣。

二、目标明确主动参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纲要》倡导了新型的学习方式。经过第一单

元的综合性学习,学生对综合性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过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到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学生情绪高涨。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第五单元有4篇课文《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及《语文园地》组成。上完《孔子拜师》,文后提出综合性学习任务。我就把孩子们分成四个大组:民间工艺组、民族艺术组、历史名人组、风俗习惯组。四个大组下又分若干小组,如民间工艺组又分剪纸组、陶瓷组,民族艺术组又分戏剧组、国画组。分活动小组是因为综合性学习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的,而小学生需要群体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能够发挥团体作战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以,我认为综合性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最好。但分组时要注意组与组之间的均衡及小组的人数。均均衡即分组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各组的男女生比例,好、中、差学生的搭配,内向与外向学生的划分等,这样有助于减少客观不均衡的因素。分好小组就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有的回家上网查,有的到书店查,有的询问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的利用双休日走访名胜古迹,如八咏楼、黄大仙庙,有的跟着爷爷奶奶去看婺剧。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收获却相同。有的组了解到了金华的历史名人,有的组具体了解了婺剧-------有的组了解到什么是婺州窑-------有的组了解到过年的一些风俗。

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时,孩子们一个个胸有成竹,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来展现这次活动的成果,有的孩子出示了家里收藏的字画,戏剧组把婺剧唱片拿来,在课堂上放给大家听。陶瓷组的孩子带来了婺州窑的一些照片。历史名人组编成了精美的小报,孩子们为编写出高质量的小报,虚心向老师学习,向报纸学习,仔细的研究报纸的编排,充分运用工具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让大家知道了家喻户晓的《咏鹅》作者“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金华人,“宗泽火腿”原来是为了纪念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命名,黄宾虹公园是以国画大师黄宾虹命名的,严济慈图书馆是以杰出科学家严济慈命名的等等。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

经过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更重要是孩子们明确了综合性学习目标,能积极主动参与这一活动。

三、加强实践开阔视野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

综合性学习既有课内的学习,又有课外的学习。收集资料是课外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是课内完成的。收集资料同时也是实践的过程。但课上结束了,并不代表综合性学习也结束了。像人教版第三册安排的两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上好课后,我都没有结束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而是更加深入的进行。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延伸学生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主要做法为:

首先,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结合我每天的常规作业中的课外阅读,我在一年级时就有计划的要学生背《三字经》,二年级时背唐诗,三年级我们背《弟子规》。坚持每天背几句。我们在汉字校园节上进行了朗诵表演。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融入汉字校园建设。

其次,走进年俗,寒假是孩子们接触社会有时间进行实地采访的大好时机。

孩子们可借机了解中国春节习俗,借走亲访友的机会了解各地不同的过年风俗,同时搜集兔年贺卡、对联、谜语。孩子们过年都会收到或多或少的压岁钱,怎样合理使用这些钱呢?请孩子们制作一张表格,进行统计分类,学会理财。我结合学校的寒假作业,要求学生做有心人用摄像机、照相机、用文字记录这一过程。并据金华地区年俗相同和不同之处。要求学生各自写出不同的年俗文章,如我班朱高晨同学写金华过年的习俗文章:《小脚丫走进传统风俗----过年啦》,赵雨萌写永康的年俗:《永康的风俗》,潘恺雯写诸暨的年俗,涂战宇利用回湖北老家过年写湖北的习俗。学生通过写年俗文章,各自讲述了家乡的年俗,使同学感受各自的过年氛围,这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这样的实践,使孩子们对年俗的习惯了解更透彻了。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年俗,而且学会理财、学会过低碳生活。如我班杨梦缘在拜年的时候还发现农村的变化,她的《走进新农村》在2月22日《今日婺城》上发表。我班朱高晨把自己写的对联送给亲朋好友。我班的学生还搜集了许许多多的对联和谜语。学生新年过的即忙碌又充实,即充实又有趣。下面选一篇我班朱高晨同学的年俗文章,供读者参考:

小脚丫走进传统风俗----过年啦(三《4》朱高晨)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大红灯笼。鞭炮声此起彼伏,到处充满了年味。

为了能更了解过年的风俗,我随妈妈来到了乡下外婆家。吃过午饭,外公外婆便忙开了,大门上贴上了我写的大红对联,一切准备妥当,谢年仪式开始了。在四方桌上放一个木制桶,里面放着熟的猪头和雄鸡,雄鸡上贴着一方红纸,嘴里含着一剪好的红纸,猪头上插上筷子,放一把菜刀。摆上酒,年饭,馒头,年糕和菜(三和菜)。然后点上一对大红蜡竹,对着天地焚香祭拜,燃放烟花爆竹,称为谢年。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谢年后还要祭祖,叩拜祖先后全家围坐一起吃年夜饭。由于金华风俗,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家里过年,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城,和爷爷,大伯一家吃年夜饭。饭桌上菜肴丰盛,必须有年糕和馒头,寓意着年年有余年年高。饭后爷爷给了我压岁钱,我祝爷爷新春快乐,身体健康!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在鞭炮声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年、、、、、、综上所述,我觉得只要方法到位, 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并不困难,只要打破“课本是惟一的信息源,教师是惟一的信息传递着,教室是惟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做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并综合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就能达到目的。

[1]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第三篇:语文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语文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

语文课堂怎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杜学峰

长期以来,受各种参考资料的影响,很多课文的教学内容早已具有预定性,叙写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何种主题、体现了什么情感,这些已成为教学的固定构架,而且所有的说法也口径大致相同。因此在进行课文预习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几近僵化,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这种感觉,在我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达到了极致。我要求学生各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总体感受,学生的回答普遍是:自由快

乐的百草园,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让学生提炼这篇文章的主旨时,学生的回答又几近一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可是这里的三味书屋真的只是枯燥乏味吗?这篇文章真的只是表现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吗?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语文阅读习惯,我立即调整了上课策略,让学生针对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园”展开了辩论。下面就是这堂课上的教学实录。

先要求学生朗读三味书屋部分,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甲组认为是”乐园”,乙组认为是”苦园”.甲: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还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

这些活动都是非常有趣的。

乙:园子里只能去玩一会儿。玩久了先生就会在书房里大叫,大声呵斥:”读书!”先生还有一条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

乙:文中说”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从一个”只”字和”习字”“对课”这样无聊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甲:先生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了,”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说明我的知识增多了,这也是一种读书的乐趣啊!

甲:”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其实我们现在有时候也会这样:先发疯一样地读书,然后突然都莫名其妙都停下来,你看我,我看你,有

时候还会哄堂大笑,很有趣。

乙:可是你看学生读的内容,都是一些枯燥乏味的东西,读一两天还好,可天天读的话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包括老师读的那段话,鲁迅也说”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说明他也不懂,只是瞎猜的嘛!

甲: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写老师读的是什么内容,而是强调那读书入神的场面。”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大家可以试着做做这个动作,看着是不是很滑稽,很有趣啊!

甲: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孩子们有的”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有的用半透明的纸蒙在绣像小说上画画。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在课堂上的小动作,说明这些小动作很有意思,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上课做一些小动作,没被老师发现,心里也会偷着乐呀!(不好意思地笑)

乙:这其实不也正从反面说明上课

没有意思,很枯燥吗?

甲:作者说”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说明那段读书生活培养了他对画画的兴趣,让鲁迅受益终生。

甲:鲁迅说自己最成片段的绣像,”我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怀念,对失去童年的惆怅。

乙:作者在描写三味书屋的时候,写三味书屋的匾下面有一幅画,”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这种行为是非常迂腐死板的。

甲:神圣的孔子和威严的先生变成匾和梅花鹿,接受一群孩子的跪拜行礼,这场面很滑稽可笑!

师补充:”鹿”谐音”禄”,”肥大的鹿”就喻指高官厚禄,”伏在古树下”,意即”禄在古书中”.说明那个时代读书就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作者也是在借此批判封建教育。

乙:封建教育下的老师也是要批判的。他是城里极”博学”的,可他对”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知道,并且在学生问的时候,居然”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明显的是老师不知道,却不愿意承认,有点古代读书人那种死要面子的样子。

甲:这个老师做得是不对。可是我觉得作者说先生”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段话是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写的,写出了孩子被责骂的委屈以及对大人的控诉,现在让40多岁的作者写出来,让人忍俊不禁。

我在课堂上做了这样的总结:关于三味书屋是”乐园”还是”苦园”,一直以来都是争议不断。我们既能读出一个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借此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也能读出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三味书屋,表现了作者追求新知识,天真、快

乐的心理。希望大家在阅读这篇文章以及其他文章的时候都能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不过,老师个人认为,这样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用儿童的口吻叙述事物,以儿童的视角反映其主观感受。在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在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有快乐,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这样的童年,固然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快乐。

400年前,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棵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棵能思考的芦苇。”因而他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各种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追求。

第四篇: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新教材文字叙述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为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教师不需要担心学生的能力。可有时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还是不自觉地反复提示,生怕学生不明白。这样就会感觉教学时间紧张,甚至有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无法做,更无法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因此,地理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不要提示;只需提示的问题,教师一定不要讲解。多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体现教师确实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充电”,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第五篇:怎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一个新增的内容领域。“实践与综合应用”既不是新课,也不是复习课,更不是单纯性的巩固练习课,“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的领引、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虽然开展课程改革多年,但仍有不少教师对此领域存在困惑。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中,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象还存在,学生的学习空间狭小,学习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灵活应用综合与实践题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创造条件、为学生实践操作奠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实践是有条件的: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良好的物质条件基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直观操作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直观演示、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强化感性认识,为理解知识奠定基础,并运用知识实践操作。

例如:教学“克”和“千克”时,采用掂、称、比等实际操作行为,让学生切实感受“1克好轻哟”、“1千克比1克重得多”,在学生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的实践活动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以课本提供的内容为载体,给学生搭建一个自由活动的平台,努力创设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有趣、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使他们在摆、拼、剪、折、量、捏、画等活动中,体会主动参与的学习乐趣,提高自主参与的能力。首先,教学方式的改变,除了教师之外,学生也是这个活动的主角,他们也需要时间来改变原来只是听课、练习、考试等简单的重复流程,这就需要有合适的课程作为切入点来启动,来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教育改革的新方式。所以,在教学之前,结合平时的教学,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生活素材,精心选择和设计实践课的内容。在平时的数学课中,引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数学,学习和思考数学的应用,布置一些和实践课有关联的作业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来获得真实感受,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选择合适的实践课内容,如实践活动课《小调查》,《办

数学小报》,《制作日历》等等,都是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又能够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实践的活动内容。

其次,教师要营造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和往常的课堂不同,要把实践课上好,就必须改变原来的一些教学方法,重新定位老师在实践活动课里的角色,为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既把自己作为学生中的一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们在实践课中把自己的童真和对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同时,老师又要以组织者和观察者的身份,适时地走出来,对学生的活动起帮和带的作用,并帮助学生总结和理解活动的真正目的,最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创设全员参与实践操作的兴趣。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用 折纸的活动引入分数,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表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多钟分法,并从这些分法中感受到分出的图形不一样,但每份的大小是一样的,提高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合作能力。

三、加强引导,合理选择实践操作的方法

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欲望,还需要引导它们会动脑去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怎样少走弯路,灵活地选择操作方法,有所创造地去操作。

例如:教学“克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可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活动:(1)用弹簧称或电子称称一称2分的硬币(约1克),然后亲手掂一掂,感受1克实物的重量;(2)要求学生称出1克黄豆,数数约有几粒(4—5粒);再要求数出4—5粒黄豆用手掂一掂。充分感知“克”,反复体验1克的重量后,让学生扩展到几克、几十克重量的认识操作中去。课后要求学生找一些物体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反复体验,正确理解度量单位。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同时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精心准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教师应有计划进行知识的的准备、铺垫,再布置好实验内容,让学生有时间去准备、去思考、去实践;做到全员积极参与,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别、个性、认知基础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认真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要做好时间的管理,要安排给学生充足的体验,也要给他们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时间,还要有问题提问和总结的时间;要教给学生实践的方法,避免活动的盲目和无序,总结实践课所用的数学知识,以及如何综合应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课后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我注重开展下面几个活动:

1、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例如:在学生学习“认识克、千克、吨”这一节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商场去买东西,每位同学调查一下一把挂面、一包味精、一袋洗衣粉等商品的重量,这样加深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牢固地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概念。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实地测量的活动。我在教“长方形的周长”时,带学生到操场上亲自测量,算出长方形的周长。这样学生不但真正理解“周长”的含义,而且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举办数学小报。这项内容主要适合中高年级。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在每月一次的自办小报展评活动中,学生广泛地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自办小报中去。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办报设计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办报质量。例如,一张8K纸的有效面积多少为宜?报头及各个栏目的内容在整个版面中占多大比例合适?如此,学生在摘抄、编排、设计中,将艺术美、数学美有机融为一体,真正体会到创造美与欣赏美的快乐。

4、操作小实验。操作小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直观、深刻认识新事物、新知识,而进行动手做实验、观察与记录、研讨与分析、结论和陈述等的实验操作活动。

5、数学小游戏或小竞赛。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特点,有时可以以数学小游戏或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新课程数学教材中已经包含了大量游戏的成份,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小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式,学生“玩中学”既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总之,“实践与综合应用”使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形象、生动、多元,富有吸引力,在数学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新的领域,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已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责无旁贷,磨练苦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怎样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固兰小学 李少章 “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增设的新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全面提高学......

    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甘肃省临泽县华强小学:向晓燕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指从语文教材出发,联系生活,走向社会,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发现知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问题的解决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常看到,有的学生尽管智力很好,但是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结果成绩平平,甚至是中下等生。而有的学......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在摸索中前进,学校先后派教师到山东杜郎口、河南永威中学、邢台威县人才学校、山西新绛中学观摩学习,把课改名校的成功经......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放手,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放下拐杖,学会独立学习。在我们开始的摸索过程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时间得到了保障,晚自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将“兴趣”转变成“爱好” 教过英语的老师一定感受过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内容的增加,有些学生就开始打退堂鼓......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之中,才能从中......

    学生学习能力的 培养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话题,本人结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自主学习是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