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选拔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领导干部,贯彻这一重要指示,最根本的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做终身学习的模范。
勤于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作为领导干部,平时工作忙、应酬多,眼下需要学习的东西又这么多,怎样才能加强自身学习呢?我认为,最起码要做到三点:一是广泛涉猎、抓住重点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新学科越来越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启发的。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有所作为,就必须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等内容,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知识含量,努力使自身的理论素养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与本职岗位职责相适应。二是挤出时间、坚持不懈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现在一年双休日104天,法定节假日11天,共115天,占全年时间的近三分之一,每天8小时以外的时间也不少。作为领导干部,要想办法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即使拿不出整块时间,也可以利用零星时间一点一滴地学习,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有所收获。三是注重团队搞好集体学。可以说,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前进的必然趋势,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重视个人学习,更应带头抓好本单位、本部门全体成员的集体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通过确立共同学习进步的理念,提高成员的学习自觉性和和团队整体战斗力。
善于思考,不断总结提高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各级领导干部要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必须坚持做到勤于思考,及时总结,在不断学习思考和总结积累中取得进步。一是搞好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不但能够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好做法、好经验,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了解许多经验教训、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和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迫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学些东西、思考些问题。例如,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原高寒地区建造“半
地下人工节能温室”方案,有效解决了部队冬季吃菜难问题,被武警部队普遍推广。二是认真检查分析。目前,学习、学习、再学习,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敲门砖”、成长进步的“铺路石”。各级领导干部每安排部署一项工作,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回过头来,认真检查分析工作标准高不高、落实过程全不全、实际效果好不好、自身能力素质胜任不胜任。工作实践中,通过经常“回头看”,查找和解决了不少平时难以发现的隐性和遗留问题,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三是善于总结积累。实践中不难看出,越是领导经验丰富、工作成绩突出的同志,对工作经验、方法的摘记、收集、积累越重视,他们的办事质量和效率就越高。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向身边的领导和同志学习,学习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思路、好方法;向基层群众学习,汲取智慧和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指导能力;要注重学习其他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所用。
勇于实践,提高学习绩效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里所说的使用就是实践。学习与工作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的一体,工作本身就是学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一是注重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学习型领导干部,就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用平时总结出来的理性知识去研究和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现实问题。在参加玉树抗震救灾期间,我们结合近年来部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工作经验,在灾区广泛开展了“帮支部、帮教育、帮孤残、帮医疗,警民共建民族团结村”活动,有效解决了灾后重建阶段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二是深入基层加强锻炼培养。做学习型领导干部,不能单凭坐在办公室闭门修养,而要走出去,深入实践,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每个基层单位、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这些都是领导干部在办公室学不到的。领导干部只有拿出更多的时间,用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基层工作实践,通过一线岗位的学习锻炼,才能从中获取最基础的知识和能力。这些年,我们部队推行的领导干部下基层代职和蹲点帮建等制度,不仅为基层解决了不少疑难问题,也使各级领导干部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三是勇于在挫折中学习进步。一项建议提交后上级组织要批示,一项工作完成后上级领导要讲评,特别是当一个单位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或纰漏时,难免会对单位各级领导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吃一堑,长一智,作为领导干部,遇到挫折时更要保持
头脑冷静,切实弄清出现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成分,真正把挫折和失败当作一笔财富,在挫折中学习成才、成长进步,在挫折中谋求更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第一,数量和质量;
第二,速度和效率;
第三,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系。
核心是速度和效率的关系。
(2)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着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二,新型工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新型工业化强调“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3)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要从数量型经济转向质量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
第二,增长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从追求投入、追求数量扩张转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也就是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4)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根本目标,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5)第一,和谐社会建设是行动纲领,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两大和谐,一个是人与人的和谐,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身就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和谐社会行动纲领的具体实践,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环境和生态条件,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2)1)给定材料反映了以下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
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不足问题日见突出。为此,重视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紧迫的任务。
(2)
①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提出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指导。
②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③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节能型建筑的经济政策。
④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形成有利于节能,提高能效的价格机制,重点是推进电价、热价和天然气价格改革。
⑤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要完善节能的相关法律.并制定配套法规和政策。⑥推行政府机构节能采购。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⑦强化节能宣传。
⑧扩大在节能降耗领域的国际合作。
(3)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
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社会发展方面,要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方式转变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
第一,数量和质量;
第二,速度和效率;
第三,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系。
核心是速度和效率的关系。
(2)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着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新型工业化强调“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直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3)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就是要从数量型经济转向质量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
第二,增长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从追求投入、追求数量扩张转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也就是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转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4)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身就包含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根本目标,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5)第一,和谐社会建设是行动纲领,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两大和谐,一个是人与人的和谐,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身就包含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和谐社会行动纲领的具体实践,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生态、保护环境,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环境和生态条件,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
第二篇:干部选拔
学生干部选拔、使用、培训和激励办法
一、选拔
1、新生入学后公布学生干部任职条件。
2、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进行摸底、了解、考察。
3、班主任指定临时负责人。
4、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由班主任提名候选人,通过竞聘或民主选举产生,原则上两周内完成。
5、候选人竞聘时,要发表演说,介绍自己,展示特长,报告个人施政计划。
6、民主选举,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人超过2∕3,赞成票超过1∕2。
班级学生干部总人数原则上设定为7人,其中:班委会5人:班长、学习委员、劳动生活委员、纪律监督委员、文体委员;团支部设定为3人: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由班长兼任),宣传委员。
二、使用
1、班主任主持召开班委会成员会议,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设定试用期,一般以一个月为限;
3、阶段性述职,试用期结束及每学期末进行;
4、正式聘用上报,上报给学生会、校团委、学工部;
5、任职期间考核,由学生会领导、班主任指导班委会进行;
6、续用与解聘、增补,根据工作业绩、表现由班主任指导进行。学生干部使用基本原则:既要教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植;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支持、鼓励并发挥其特长。
三、培训
1、学生干部培训由校团委、学工部、学生会共同负责,分工协作,主要目的:提高认识,熟悉业务,转变作风,发挥作用。
2、培训要有计划、有内容、有专项负责人。分阶段、有针对性进行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讲共性问题、总体要求,谁领导谁负责;分散培训:根据需要分年级、分岗位、分具体工作进行,谁分管谁负责。
3、原则上每学期每个学生干部至少培训一次。
四、激励
1、根据学生干部任职考核情况,实行正激励与负激励。正激励主要是:表扬,树立为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给予适当物质奖励等,负激励包括:诫勉谈话,通报,罢免或解聘等。
2、对于工作认真、榜样示范作用突出的学生干部,在各类评优时优先考虑。在奖学金评定时,可考虑给予平均分加1—5分或直接调高一等。
3、对特别突出的标兵型学生干部通过表彰、上光荣台、国旗下讲话、颁发荣誉证书、记入学籍档案等,给予激励。
4、所负责的工作成绩显著者,学校进行分岗位表彰,不受表彰指标限制。
5、对学生干部违纪者,学校将予以加重处罚。
6、对严重败坏学生干部队伍形象的,由学生会提出罢免,或班级自行解聘。
第三篇:干部选拔
学习心得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也是最易受人们诟病的主题。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等制度的颁布实施,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干部准入制度和对干部言行规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对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政策法规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将本人对此政策法规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把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贯彻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实际上就是既要使干部管理工作本身制度化、规范化,又要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内其他法规相衔接,在法律范围内行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原则,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有法可依。要根据干部人事工作的实践需要,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有法必依。在干部任用工作中,凡是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来办理。凡是已有的有关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必须依照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办理。第三,要执法必严。要坚决按照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
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最后,要违法必究。对一切有法不依或违背法律规定任免干部的行为,都必须坚决纠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注重实绩,就是要关心那些战斗在环境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长期默默贡献的一线同志,就是要关心那些心系群众、勤勤恳恳、做人正派、不走门路的同志;坚持“五湖四海”,才能任人唯贤,形成良好的选拔任用风气,才能团结更多的力量一起投入到社会事业建设中去;坚持德才兼备,要注重干部的才能,更要注重干部的品德。坚持群众公认,就是要在干部工作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持注重实绩,既要看经济效益,又要看社会效益;既要看看近期效益,又要看长远效益;既要看局部效益,又要看整体效益;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因此,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是党和人民对干部任用的一致要求。
三、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的重大成果,是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一种重要保证。
总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各项制度互为补充,各有侧重,配套衔接,初步构成一个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体系,使选人用人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都纳入监督范围,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性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全党同志的愿望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行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官的坚强决心,必将推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更公开、更透明的轨道前进。
第四篇:干部选拔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年上半年,县人民医院公推公选副院长3人,选拔县疾控中心副主任2人,六套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分别各1人,在选拔的干部中已取得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我局认真学习《条例》精神,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高度重视,深入学习。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局党委高度重视《条例》的贯彻落实,把此项工作做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我县卫生事业的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好。二是加强领导,认真学习。积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员、机关干部以“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条例》精神,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坚持全面把握《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切实增强了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保证提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纯洁性、严肃性,我局首先围绕选好人、用好人,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认真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进一步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我局不断强化选拔任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监督,有效的防止了违反选拔任用干部原则、程序和纪律的现象发生。真正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
(三)坚持选拔任用程序,择优充实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队伍。一是强化程序意识。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我局按照《条例》的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严格的选拔任用程序,一丝不苟的执行空岗预告、民主推荐、民主评测、民主评议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党组票决等工作程序,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坚持群众路线与组织考察并举的原则,注意全面考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做到了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二是拓宽选拔干部渠道。为充实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队伍,拓宽干部选拔的范围和途径,采取了公开招考的方式,面向全县卫生系统提供职位广纳人才。与此同时,严把“入口关”,对报名条件进行严格的规定,对笔试合格者还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确保招录德才兼备的人才壮大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队伍。08来,通过公推公选等方式共提拔2人,民主直选人,任命人,为更多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条件,有力的充实了医疗卫生单位领导队伍力量。
(四)加大培养力度,全面加强机关建设。一是注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我局领导班子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全面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高度重视对干部的培养工作,注意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积极鼓励各级干部参加省、市、县培训,XX年,就派出名干部参加由省、市、县举办各类专题研究班、培训班,选派名同志参加全县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是加强机关建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我局突出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机关为统领,以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为先导,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说、写、组织、协调的能力,努力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勤学善思、务实高效、追求卓越、廉洁奉公的机关干部队伍,全面增强了我局机关的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和战斗力,在机关中形成人心思进,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促进了机关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为机关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推动我县卫生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三、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对《条例》学习、掌握还不够透彻,配套机制不够健全,选拔范围过窄等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的总体要求,从思想上找差距,从机制上求突破,从工作上找抓手,抓重点、抓关键,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符合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用人机制。一是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的方法。根据不同职务的不同职责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考察标准,积极探索拓展干部考察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群众的参与面,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把人选准、用好。二是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力度。通过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提高公开选拔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三是积极探索调整不称职干部的有效措施。对在考核、干部考察中,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坚决予以调整,解决好干部能下的问题。
相关推荐:
教科研工作自查报告
计算机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自查报告
湖路小学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计算机安全检查的自查报告
第五篇:干部选拔工作报告
中共********委员会
2010干部选拔任用情况报告
2010年,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积极探索“为发展配备干部”的导向机制、“靠制度选任干部”的选拔机制和“让群众评价干部”的监督机制,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步入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具体做法
1、以强化学习宣传为抓手。校党委始终把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学习与宣传双管齐下,不断深化干部和群众对《干部任用条例》的认识,增强对《干部任用条例》精神实质的把握和理解,提高了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以规范程序为主线。牢固树立细节意识、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做到执行程序一道不少,履行程序一道不乱。校党委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坚持做到“四个不研究”,即未经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的不研究,未经组织考察的不研究,未按规定征求意见的不研究,程序不符合规定的不研究,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以坚持群众公认为准则。做到选拔任用干部的政策让群众熟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项程序让群众明白,干部上岗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让群众掌握,干部的基本情况让群众了解,1
民主测评结果适时适度向群众公开,切实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衡量干部工作的尺度交给广大群众,以公开见公平,以监督保公正。
4、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校党委坚持“凭政绩用干部”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机制,坚持以“用”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做好“备”的工作。对后备干部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实行优胜劣汰、滚动培养,使后备干部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和合理的结构。坚持拓宽后备干部的培养渠道,采取上挂、下派和轮岗交流等方式,切实加强后备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增强了后备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能力。
5、以健全机制为保障。校党委坚持关口前移,未雨绸缪,狠抓监督工作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认真执行述职述廉、亮牌警告、诫勉谈话等一系列制度,逐步完善了干部监督管理的各项措施,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学校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2010年12月,校党委结合考核,对中层干部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从评议反馈情况来看,群众对中层干部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公认度比较高。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校党委在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对此,我们作了认真分析和深刻反思,将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和改进。
1、学习宣传再深入。为了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提高,在学习领会的深度、掌握使用的程度上下功夫。
2、贯彻执行再加强。在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基础上,注重抓规范、抓深化、抓长效。
3、完善 2
制度再落实。我们将对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逐步健全完善贯彻《干部任用条例》的配套制度体系,使《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有更可靠的保障。********委员会 2010年1月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