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
董进宇的亲子教育理论
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
“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
表扬是孩子成长的阳光
在总结为什么孩子学习不好的七大原因时,董博士将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排在了首位。
他认为,自我观念的局限就是主观地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很难、做不来、记忆力不好、反应慢、无法学好等等,正是这些恶性的自我观念直接制约着孩子的学习,导致他真的学不好。
董博士表示,人在3岁之前还没有“我”的概念,到7岁就渐渐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雏形。上初中后,“我”的概念基本形成,这时候人已基本明确自己到底聪明还是愚蠢、学习到底难还是容易等等,这些观念将很大程度局限人的发展。
“如果从小就培养孩子„我行,我能‟的观念,孩子的学习潜能就能很好地释放。相反,如果孩子从小就有„我很笨,我做不到‟的观念,那么孩子的学习潜能一定受到阻挡,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相信自己。”
激励是改变孩子自我观念局限的最好方式。美国有个大教育学家说过一句话:“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知道除了鼓励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董博士认为,这句话虽有些偏激,但也包含了一个重要道理:要改变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要多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1
爸爸妈妈相信你!”可是大多数家长恰恰相反———“你就是不行,××家的孩子比你强得多!”这只能使孩子自我观念的局限性不断恶化。
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家长要及时表扬使之固定下来并继续做,比如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等。董进宇指出,表扬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对一个孩子来说,被表扬就意味事情做对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所以家长应该经常表扬孩子。
90%受访学生很想努力
“哪一个学生不想体会优等生的荣誉感?但想用功而使不上劲”董博士曾做过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很想努力,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董博士认为,“理科做题,文科背诵”,绝大多数学生都遵循这一不成文的规定去学习,结果大多成为中等生。为此,董博士给理科学生提出建议:“步步为营,旧知识没学会,不学新知识;循序渐进,不能跳跃;重点突破三定:定义、定理、定律;反复练习,增长能力。”给文科学生提出建议:“鬼子扫荡,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大面积反复,温故而知新;充分联想,掌握真知(重在理解);先理解意思,后背诵;整体把握,纵览全局。”
董进宇指出,学习有四种程度:听懂,记住,学会,掌握。其相对应的学习程序则是要:专心听课(听懂),认真看书(记住),做例题(学会),做习题(掌握)。他表示,人的听力系统会自动漏掉80%,所以孩子在上课时重在听懂老师的意思,课后重在把老师所讲内容重看,眼睛是视觉扫描仪,能弥补听觉漏掉的内容。
经典案例
10岁女孩救了157人
董进宇讲了一个在印尼海啸期间,一个10岁女孩救了157人的故事。
海啸发生当天,这位小女孩跟妈妈在海滩上散步,突然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可能要发生海啸了。”小女孩进一步解释道:“我们老师说过,在海啸发生之前海水会冒泡,并且会有一个退潮现象。”
母亲听完小女孩的话,仔细观察海水的情况,发现是有异样,于是马上通知了当地的海上救援队。海上救援队很重视她们的意见,马上撤离了海滩上的157人。撤离后仅十分钟,高达数十米的海啸将海滩上所有设施全部卷走。
董博士表示,这个故事对他触动很大,一个10岁小女孩居然能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而很多被称为“背诵机器”的中国学生,有时候在没有理解实际含义的情况下,盲目背诵那些毫无意义的字符,这样的学习方法只会培养出相对应的“考试机器”,不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学习的关键是理解,而不是背诵。“先理解,能背就背,不能背就算了,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成绩好坏在于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任何一门学科。基于此,他们得出了“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个结论。
为了证明以上结论,美国心理学家找来一班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同时请来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为这班学生讲课,心理学家则在旁全程跟进。几个月下来,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依然只有四五十分。该实验结果推翻了心理学家之前的结论,他们不得不重新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这群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有一个牢固的信念:数学不仅难而且枯燥无味。带着这种信念,再优秀的数学老师也不能使他们提高成绩。
为此,心理学家开始每天对这群学生进行两小时的催眠,在其肉体和心灵全部放松的状态下,不断告诉他们数学不仅易学而且有趣,他们都是数学天才等。心理暗示和引导进行了一个月后,这群学生对学数学的信念完全转变,这时又请回之前那位数学老师教。几个月后,这群学生的成绩都达到九十分以上。
董进宇表示,从该实验可以看出,自信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只会整天埋怨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来说,只有转变信念,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董进宇语录
●痛苦使人改变,快乐使人坚持。
●没有人不想努力,不努力的孩子是因为努不上力,想使劲使不上劲。
●21世纪是个学习的世纪,孩子在学习上没有找到快乐就等于下地狱。
●学习最大的规律:不是靠毅力刻苦学习,而是在学习上找到快乐,进入乐此不疲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学习。
●鼓励、启发、诱导孩子做草原上追赶羚羊的狮子,而不做沙漠中的骆驼。主动学习很重要。学习12规律
1.学习潜能无限2.学习行为是人的本能行为
3.学习兴趣是培养出来的4.学习是简单的,只要模仿就够了
5.主动学习6.学习必须找到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7.学习必须有明确目标8.学习者必须有秩序地进行情感激励
9.学习者必须消除情绪困扰
10.教会孩子使用身体
11.健全的人格是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前提条件
12.正面的信念是开启学习潜能大门的钥匙(董进宇)
第二篇:听董进宇博士亲子教育后感想
听董进宇博士亲子教育后感想
宁守庆
董进宇简介:一个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上一个贫困地区贫苦家庭的孩子,不仅凭自己坚毅的努力拿到了博士学位,成为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省内外数十家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而且用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独特的教育方法,帮助两个弟弟完成了博士学业。这个平凡的家庭,因为培育出三个博士、五个大学生而远近闻名。董进宇博士在总结自己成长道路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教育成功学理论”,如今,这些理论已成为董进宇博士逐步形成的“成功学理论”的一部分,并在指导自己女儿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这一理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接受,成为一条科学有效的教育之路。
10月16日,星期二晚上17:00――22:00,在河南省人民大会堂聆听了――国内《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博士做的关于如何教育子女的报告,听了以后感受颇深,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社会==三合一;
俗话说得好,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孩子出生-孩子走进学校之前,孩子接受的的成长教育主要来自于父母,教会孩子怎样学会吃饭、穿衣、洗脸、刷牙等等生活能力,教会孩子说话、识字、拼音等基本知识,教育孩子怎样与周围的人和谐共处.进入学校以后,接受老师给予的正规学习,开始接受正常的学习生活,接受系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同时也开始像一只刚出壳的小鸟尝试着自由的飞翔(开始与学校――这个相对比较单纯的小社会环境接触),老师、同学、朋友之间相互影响,慢慢的在孩子脑海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孩子学会要独自处理学习、生活、交友等一些实际问题,开始面对挫折、激励、困难、危险、荣誉、成功、失败,因此说――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三合一。
2、教育孩子要以鼓励和正面引导相结合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竞争充斥生活,危机意识在成人脑海中根深蒂固,功利思想也深深的贯穿于我们脑海之中,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这种思想强加给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不成熟,还处在生长期的孩子身上,我们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周围的孩子比较,常常批评自己的孩子,这不好,那不行,甚至骂她们“怎么这么笨,怎么就学不会,榆木疙瘩不开窍,就知道吃等等”,从来不考虑孩子自己的感受,委屈、孤独、失望、困惑、没有信心、逃避学习、让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而我们的家长还美其名曰――我是多么的爱孩子,用错误的教育理念――考试分数的多少和自己学习的方法、感受来衡量孩子的学习,却没有想到鼓励、帮助、分析、和孩子一起找到学习的乐趣,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共同找出原因,鼓励孩子――你行,我能、我是最棒的,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使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3、要用正确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学习是快乐的 过去,我们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要发扬头悬梁、锥刺骨,卧薪尝胆,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在孩子脑海里形成一种―――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忽略了人本性――追求快乐,使孩子对 学习产生畏惧思想,逃避思想,这种传统教育理念是要改变的,而且,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包括家长、老师。
4、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辩证法说:外因对事物的内因有影响,但,内因起决定作用。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家庭、学校、社会只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孩子自己本身。首先要让孩子理解学习是快乐的,我们要追求快乐,树立自己的目标并形成习惯――长期坚持――乐此不疲,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
总之,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重要话题,但是,怎样教育孩子,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每个家长有不同的理解和教育方式,但是,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要使之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2007-10-20 3
第三篇:学习收藏董进宇博士的几篇亲子教育文章
学习收藏董进宇博士的几篇亲子教育文章
------------------
(一)教育孩子其实是其乐无穷的一件事
如果你找对了教育方法,那么,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一。
大家设想一下,人生的快乐有多少种?人生的终极快乐就两个:一个是爱情,这是一个人年轻时候的事情;第二个就是亲情,这是终极的快乐,是永恒的。如果一个人在教育孩子上,包括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上,找不到天伦之乐,找不到亲情,在爱情和激情退潮后,那么人生就太朴素了。如果亲情不稳定,不能体会那种恒久的亲情,那么自己就会觉得活得没劲。活得没劲,就把你的这种观念传达给孩子,孩子活得也没劲,所以孩子才不学习。
我想,会教育孩子的人能体会出在教育孩子中,树立了一个人的那种无穷的乐趣。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尊严感、价值感。这对于一个人到中年的人,恐怕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一面了。我们的俱乐部叫“博瑞智未来精英俱乐部”,教育子女是其中最重大的一块。人生成功方面之一,就是教育孩子成功。
教育孩子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你不自觉地使用对了方法,你好像什么都没做,就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好像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没有特意的追求。如果你要是教育不对的话,这个就难上加难了。有的家长说:“我都快被他逼疯了。”其实,在教育的互动中,你和孩子的感受大抵相似。我说:“你呀,你也快把他逼疯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绝对是一样的。所以,孩子快把家长逼疯了,家长基本上长也快把孩子逼疯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孩子的心灵世界》写到:教育孩子其实是最简单的一件事情,简单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父亲能够把心摆正,能够正视孩子,他能够把孩子当人看,他把这种观念传递给他,那个孩子自然就成长。关键是怎么把心摆正?什么叫正视?怎么传达这种观念?这是根本。这个说简单就太简单了,要说难就太难了。所以,我们要是把这个方法学会,教育孩子每天只需要十分钟就行了。其它时间,让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每天在他身上投入十分钟就行了。找对方法,那简直太简单了。我们平时没有人教你这是对的,可是,我们做对了。也有时,这么简单大家却做不到。
我和我的三弟弟现在任教黑龙江大学的董玉庭博士经常在一起交流。我说,父母教育我们,在我们那个地方,那是个奇迹。对于我们来说,从农村走出来,作为后城市人。我们遗传了祖先的优秀基因。但是,随着事业的提高,随着生命层次的提高,我们发现,祖先遗传的观念越来越限制我们的发展。我们必须检索出来,把它克服了,才有可能进步,这是我们经常需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东西。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有一些他们留下来的观念原来竟是错误的,你需要不断地检索。实际上,人都是这样的。我们的所有观念都是父母传来的。对大家来说,我们必须把这些东西检索出来,要是学会了这个方法,教育其实很简单。当你知道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然后教给孩子,传递给孩子,这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所以,我相信基本的教育观念会在这里教给大家的,基本方法你会要掌握的。对大家而言,没有孩子的人,假如你真的掌握了这种方法,学会了的话,孩子一出生,你就开始这么教育,那个孩子就太幸福了。假如孩子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拿出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慢慢把孩子调整过来。我觉得相对大家来说,你的孩子到了十七八岁再去调整的话,就难了。到了二十七八岁时,就该参加了成人培训课程了,自己就去学习了。
(二)人体的力量
如果你的潜能没有的话,那你还开发什么呢?假设说,我们在一座山上硬挖煤,而这个地方不是产煤的地方,你挖一百米,二百米,一公里,两公里挖出来全是石头,根本没有煤。就是说,潜能开发必需先有潜能,才能去开发。
那么人的潜能有多大呢?其实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吉林省四平市有东北最大的精神病院。如果让你去跟姚明打架,你一定会认为你打不过他,那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活的经验中产生的一种认识。我们会认为:他个子高,他力气大,我们打不过他。是你的大脑先判断,不让你的身体受到伤害,然后你的大脑输出信号:“告诉你,停止和他较量,你是打不过他的。要不然你就会受伤。”所以,你就停下来了。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寝室有一个同学,他就有精神病史。他人非常瘦,个也不高。有一次半夜,他发病了,是我们五个人把他才控制住的。一个人抱左胳膊,一个人抱右胳膊,一个人抱左腿,一个人抱右腿,最后一个人站在二层床上抱住头。还有一名同学到校医院找医生,前后不到半小时,我们在屋里面按住他的这五个人个个满头大汗。那么一个单薄的人,他一动,把我们五个带动得直晃动。
我们的身体释放出来的力量,远远不只你现在所想象的。实质上,当一个人得了精神病后,他身体上自我保护的装置就解除了。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自我保护装置,防止你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在累的时候,在我们没有力量,再使劲的时候,这时我们的大脑就命令我们的肌肉停下来。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能力,要比自己想象的强大得非常多。
在前苏联,二战期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在战争打到白热化的时候,八名苏联红军把一门大炮从山下抬到山上,对敌进行炮轰。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十二名士兵抬这门炮竟然纹丝不动。这就是说,你身体平时状态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与你被激发时所释放出来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美国的西部,有一个农夫。有一天,他开着他的汽车,带着他16岁的儿子到农场里去耕种。他把汽车停在路旁,就去种地了。他16岁的儿子把汽车的手刹无意间打开了,然后他就到路旁的沟里面去看书了。结果这辆车自己滑动起来,翻到沟里面,把他的儿子压在下面。在周围100公里内根本找不到人家。那个农夫发现后,为了救他自己的儿子,在情急之下,他一个人用自己的肩膀把那辆车扛了起来,把孩子从下面救了出来。后来,有人做实验,那辆车要四个大男人用撬动杠杆,才能把它撬起来,否则,你根本抬不动。那么,他在那样情急之下,为了救他的孩子,那个父亲释放的能量,是四个男人没有办法达到的。实际上,我们身体所能承受的力量远远越过我们想象的。
在美国加州有一个73岁的老人,有一天,他出来散步。有一群建筑工人,他们埋的水泥电线杆没有埋实,就去吃午饭了。有一个小男孩在另外一个电线杆的坑里面玩,结果风把电线杆刮倒了。把这个小男孩砸在坑里,要是在平地就砸扁了。由于在坑里,只砸成骨折,生命垂危。当时周围根本找不到人,这个73岁的老人在救人心切之下,抱着那个水泥电线杆的小头,硬是把它移开了半米,把孩子救出来并送到了医院。当孩子脱离了危险之后,所有人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后来四个小伙子去抬这根电线杆,竟然抬不动。也就是说这个73岁的老人当时所释放的能量,超过了四个年青人所无法达到的。
所以,你身体里面的能量,远远不止你所能想像的,你有巨大的潜在能力
(三)家长的角色之生命教练
孩子刚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所有人类行为,从简单的肉体上的肢体动作到复杂的精神上的活动,他全都不会。他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本能就是学习的能力,凭借孩子的这种本能,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学会任何人类动作。事实上,孩子后来一切行为动作都是有意无意学习的。
可是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好象孩子不被教导和训练,就理所当然地应该会很多的东西。甚至我们中国的圣哲孔子也认为:“人是生而知之”,这其实是一种重大的误解。由于人学习能力太强大了,在与成年人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孩子会自动模仿我们成年人的言谈举止,同时孩子还会在他周遭的环境中,自动随机地摄取信息,然后他在不经意中表露出来了。我们成年人对此惊讶不已,我们所观察的现象仿佛孩子不用学就会。
其实,孩子的这种自动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不规范的和不系统的。有些东西他学会了,有些东西他没有学会,而我们成年人无法知道他哪些东西学会了哪些东西没学会。基于此,我们认为那种留存在人们大脑中的“很多人类行为,孩子不经过教育训练就应该会”的假设是不对的,并且是绝对有害的。我们应该建立起新的教育理念:“任何正确的人类行为,都是要经过系统教育训练才能在孩子身上固定下来。”由此我们就可以推论出:如果孩子事先没有被教导过,他做错事是完全正常的,是预料中的事情,所以不应该被批评和惩罚。
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真正杰出的人,就要对孩子进行系统的训练,才能使他逐渐学会不但按“人”的方式来行为,而且是按杰出的人的方式来行为。
我们人类行为,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大类:
1、我们的肢体动作。从站立、坐姿、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睡觉、刷牙、洗脸、游泳、各种体育运动等等。这类动作的特点是它们都是有正确标准的,任何动作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孩子才能把动作做标准。如果没有经过耐心地教导和训练,孩子可能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而“自学成才”这就使他很多东西都学歪了,学走样了,甚至不会做。因此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学爬行,就应该耐心训练孩子的各种动作,这样孩子才能干净利落敏捷迅速地做各种动作而不是拖泥带水行动迟缓。
2、我们接人待物的方式。我们人类是社会生物,每个单个的人,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是无法生存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小训练孩子怎样与人交往。卢梭说:“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决定的。”孩子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该怎样对待别人,完全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得勒把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各种情境下该如何反应的经验称做“生活样式”。如果我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存留在孩子潜意识里的各种“生活样式”品质优秀,那么他就会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中游刃有余应付自如。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不知道怎样正确地与别人打交道,等到他到了必须与交往的时候,他会按他习惯的模式与人相处,如果这种交往给别人带来困扰和痛苦,别人就会以相同的方式来对待他,而使他痛苦不堪。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家长必须在孩子生命之初,就对孩子如何与人相处进行训练培养,我们必须通过身教和言教等方式,把怎样对待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怎样对待叔叔阿姨、怎样对待同学朋友、怎样对待老师、怎样对待陌生人、怎样对待自己等正确的方法教给孩子,并训练他彻底掌握为止。这样他才能适应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与人互动来获得别人的认同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观念。
3、我们的精神活动。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我们每天要用自己的大脑对我们外界的世界进行思考加工,并且我们根据思考加工的结果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样如果我们的思考方法是正确的,那我们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指导我们正确的行动。如果我们思考的方法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错误的结论指导下来行动,必然使我们遇到挫折和失败。因此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人教会他正确的思考,那几乎是灾难性的。比如,人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应该怎样看待别人?怎样看待物质的世界?怎样看待精神的世界?怎样看待学习?怎样看待友谊?怎样看待爱情?怎样看待金钱?怎样看待家庭?怎样看待男人?怎样看待女人?怎样看待国家民族?等等,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必须把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正确的观念传达给孩子,并且教会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开始真正的精神活动。而杰出的人就是从小在这方面训练的比较充分,他们的大脑被开发出来了,能够正确地思考他们所遇到的人、事和物,从而使得他们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决定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以此使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达到的结果。
从以上的叙述,我们清楚地知道,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孩子优秀杰出,那我们就必须耐心地给孩子以训练和指导。
(四)我们所教育的人到底是什么
了解教育的对象,我们大家每天面对都是学生。我们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就是每天上课,然后学生有问题就说学生几句。我们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学生都是不听话的,或者有各种各样的毛病。那么我们教育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们一个人在深夜走过一个漆黑而狭长的小巷,对面走过来一个生物,当你看清了它是一头驴,或者是一匹马,或者是一头牛。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只要你看清了它是一头驴,或者是一匹马,或者是头牛,你就明白你是安全的,你可以顺利的通过了。
在自然界中,只要你知道了对方类的特性之后,你就可以把握它的行为,及其行为的走向。但是,你对面过来的是一个人,你就永远无法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能在你们擦肩而过的一瞬间,你心脏病发作了,这个人是一个天使,他把你送到了医院,交完药费之后悄然离去。他也可能是一个魔鬼,他会把你杀掉。人这种动物,他既具有类的特性,又具有个性。
如果你知道你面对的学生,每一个人都具备两种特性,他既具有类的特性,同时又具有个性。人的个性是怎么造成的呢?人的个性是由他的自由意志导致的。对于你的学生,他是一个人,他不是猪狗牛羊,他既具有类的特性,又具有个性。比如青少年,他一般的心理规律,有一般的学习规律,一般的身体发育规律,他具有类的特性。但同时每个孩子,他都有不同的个性,这是在自由意志下产生的。人在具体的情境下,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思考自己在具体的情境下的行为。
如果我们做老师的明白了,我们的学生他既具有类的特性,同时又具有个性。我们现在的教学组织模式,是在类的形式下组织起来的。一个班级组织在一起,老师在前面讲课,针对一个群体在讲课,这是类的组织模式。而每一个学生他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具有自由的意志,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把学校比作工厂的话,教学就应该针对两个特点,一个是针对类的个性,我们一般性的组织课程。第二,应该针对孩子的个性,个别化辅导。这样你才能对这个学生,这个人进行完整教育。面我们单纯的对类的个性进行教育,那就筛掉了太多太多的天才。我们没有针对孩子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自由意志。我们在教与学这个互动之间,就像我们一直延用的一个比喻模型,说学生就像一个杯子,老师就像一个壶。老师把知识倒到杯子里面。这个比喻模型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已经存留了上千年。其实在现实中完全不是这样。在老师和学生当中有一道墙,这道墙就是学生的自由意志。也就是说,老师想把他的理念,想把他的知识装到学生的大脑中间去,需要越过自由意志这道门。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个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也叫自由意志之门。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转变,这叫做转变的天条。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这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做老师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转变,由不爱学习转变到爱学习,由到对老师粗暴无礼转变到对老师尊重,由原来自私转变到利他,等等,要完成人的转变。我们老师就是教育“人”的,我们教育的对象叫做“人”。你要想让你学生转变,必需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经过他的同意,他才能完成转变。如果不经过他的同意,你无法完成这个转变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都有自由意志这个转变之门。这个自由意志决定了他可以选择接收你的观念,也可以选择不接收你的观念。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维多&S226;弗兰克在二战期间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因为他是犹太人,德国人为了击垮他,当着他的面把他的父母枪毙了,把他的孩子枪毙了,把他所有的亲人全部枪毙了。然后把他投入了集中营。他们根本不把犹太人当人,把他们叫做“犹太猪”。在那里,人的行为失掉了任何自由,生命失掉了决定性。明天你是不是还活着,没有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崩溃了。维多&S226;弗兰克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秘密。就是人还有最后的自由:他发现当敌人在打他的时候,他可以在脑海中想象在家乡的河流上,和朋友们玩耍时的情景;当敌人给他上刑的时候,他可以在大脑中想象自己在青年时初恋的情景;当敌人给他残酷的上刑的时候,他可以平静的对待,他可以记下每一个细节。他的脑海中在想,我要把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然后公布于众。让这种人间悲剧不在重演。二战结束后,他写了一本书,揭开了人类一个最大的自由,就是人主宰自己内在的自由。
也就是说,学生他有他内在的自由,他在他的自由意志下,你说什么,如果他不准备接受,你是没有办法的。老师的观念只有通过这个自由意志之门,才能进入学生的大脑。就是学生要做出自我选择。如果这个学生他做出了选择,他说我可以接受老师的观点,老师讲的太对了。这样他才能把那个观念接收进去。
如果各位老师真的明白了这个原理,这叫人的神圣性,人的自我决定。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大教育家的话,你所教授的任何理念都要透过这个自由意志之门,个性是由自由意志来决定的。那么作为教师来说,你怎样才能透过个自由意志之门,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是他自己选择,不是你给他灌输进去的,所以,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他有自由意志,就像比尔顿说过的:“心灵是自我作主的地方。在那里地狱可以变天堂,天堂可以变地狱。”如果每个人都明白了,我是老师,下面坐着的是我的学生。我想把我的知识和理念装进他们的大脑,就必需要让他们自己来选择。如果他们选择了不接受你,你就是累得吐血也没有用。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他们作主的地方。如果掌握了这一原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人他就具有类的个性,针对类的特性,我们就要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所以,我们要想办法针对个性创造一个组织模式。老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打开这个自由意志之门,能够接受你的观点。这样这个门打开了,你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把知识和技能装进他的大脑,才能把你的人生理念透过这个门装进他的大脑。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学,我们应该怎样打开这道门,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对象。
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比如,你的孩子现在不爱学习,作为父母,你应该怎样去做呢?如果你说:“你给我学,不学我就打死你。”那你已经违背了教育者的天条。人这种动物,在自由意志的作用下,你可以控制他外在的形为,但你永远无法主宰他内心的世界。那个世界是他在做主,你是没有办法的。你作为一个教育者,你如果真的明白教育的规律,你是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比如一个学生不爱学习,作为教师你应该怎样去做?你就应该影响这个孩子学习的动机,给他讲学习的好处,学习以后有哪些快乐的人生感受。学好之后,在理性层面上,你将来能上大学,得到物质利益。在情感层面,学习会怎样快乐,然后给他演示。你做了你所有应该做的,他还没有改变,你只有等待。你的愤怒是没有用的,你直接针对他说:“给我好好学!”你一说这样的话,实际上你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天规。作为老师,我们要负责任,但是,过分负责任的老师,那是在残害学生的生命。因为你已经越线,他是人,他自己还没有完成这个转变。我持续的影响你做事的动机,这样最后他会跟你说:“老师,我想好好学习了。”说明他做出了决定。只有他做这个决定,最后才可以完成这个转变。如果你用高压强制的方式把他按到椅子上,甚至可以让他眼睛看着你,表面跟你说:“行,老师,我好好学。”但是他心里面就是不往里进,他的里面是你永远也无法达到的一个世界。
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原理,作为教师,我们要放松下来。你可以在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上做工作。如果一个学生他很自私,你希望他能友善的对待周围的人。那么,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后演示,让他去体验,然后你给他做出榜样,让他去感受。如果你所有的东西都做完了,他还是自私,那么你只有暂时放弃,等待下一次教育契机的来临。有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才能通过间接的引导,通过不断的转变他的做事动机,最后,他要做出决定,我要改掉自私的习惯,我要学会去帮助别人。最后,他作出这个转变,这个孩子才能够转变。如果他不作出这个决定,你是没有办法转变的。这一点,我要郑重地告诉我们老师,我们千万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别人的主人。在心灵里面是自我作主的地方,你是进不去的,你所能作的是影响他做事的动机。通过演示,通过你的言传身教影响他,最后,他决定自己要变好,我要考吉大,我要考北大,我将来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如果他原来想要当一个小混混,你给他讲完大道理他不做,你给他一顿打,一顿逼,实际上你已经越线了。这就是教育的天规。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真的明白这个教育的规律,那实际上,你教育学生上你就放松了。
比如,在我们三天两夜的博瑞智中学生潜能训练营中,我从来就没说过一句你们该怎么做的话,我只是讲我从小学习到今天,我获得了哪些好处,然后让大家体会,以后学好学坏那是你自己的事。我把责任推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做。结果,到现在这个潜能训练营我已经忙不过来了,在那个训练营上我们创造的奇迹实在是太多了。
书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原理,你想要创造教育奇迹,绝不是你简单地逼着每个孩子学习来做到,那是绝对错误的。有一个中学女老师很负责任,她把所有上网吧的学生调到一个班来。然后,她天天像妈妈一样天天看着这些学生。白天看着,晚上看着,一个一个从网吧里往回拽。天天如此,快把这个老师折磨死了,大约30多人中有20几个人转变了。转变之后上了电视台。我看了之后,我想问一问,到底这些孩子是怎么转变的?这个老师一次次把孩子拽回来转变的,还是这个老师把孩子感动了,然后孩子自己决定不上网吧了呢?通过这个节目我发现做的这个人也不懂,这个主持人也不懂,观众也不懂。那些学生转变了,不是这个老师一次次把他们拽回来的,而是这个老师像母亲一样,最后把那些学生感动了。所以这些孩子自己决定不想再去,最后转变了。我现在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到现在为止,五年来我至少从网吧里拽回来三千名以上的学生。”我只是把他打动,让他感动,在情感层面上看到上网吧的坏处,让他找到上网得痛苦,同时,让他们在学习上找到快乐,然后让他们自己完成这个转变。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孩子既具有类的特性,同时也具有个性。我们要想成为一个真正著名的优秀教师,我们就要研究他既具有类的特性,同时也具有个性。针对类的一般性,你怎么讲教学,针对个性你怎么来教育。你要知道人有一个自由意志之门,如果你的知识理念不透过这个门,他不做出选择,他不把这个门打开,你是没有办法把知识装进去的。如果你了解了这一点,你的任务就是怎么样想办法让他作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你强迫他接受你的观点。强迫学生那不是懂教育的人的做法。
(五)育人标准的改变
时代已经不同了,我们的育人标准也需要转变了。
在七十年代,我们给一个女同志介绍对象,介绍人介绍男同志的第一个品质就是老实、听话、等待、被动、服从。在七十年代以前,我们如果把一人培养成这样,那么这个叫做标准人格,叫做教子有方。在今天,如果你还把你的孩子教育成老实、听话、等待、被动、服从的话,那么,你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社会中就没有办法生存。
我们要深刻了解,在七十年代我们要培养一个标准人格的人,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老实、听话、等待、被动、服从。而在市场文明的今天,我们的孩子,我们培养的学生,他们将来的工作范围是要面对全世界,全人类的。他要与美国的学生竞争,他们要与德国的学生竞争,他们要与世界各地的学生竞争。
我们中华民族到了一个真正的转折点。第一,我们的孩子要与来自全世界的同龄人竞争。第二,在市场文明下,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种环境下求得生存,求得成功呢?我们就要培养有主动精神、有进取精神、有冒险精神、有创新精神、有权力意识、有主体意识、有自我奋斗精神,这样的新人类。而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两千年前农业文明的基础上。
我们国家在七十年代,是一个极端落后的一个国家。我们的农村改革从1978年开始,城市的正式改革从1982年开始。我们从一个当年最贫穷落后的国家开始改革,开始向上走。我们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是什么?在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道路极其落后,里面的东西运不出来,外面的机器运不进去。那是卡在中国科技腾飞面前的第一个瓶颈。过了25年以后,我们平静多了。高速公路修到了县城,甚至修到了乡镇。我们的第一个瓶颈实际上已经突破了。第二个瓶颈就是通迅。在通迅上,我们国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有线电话,手机已经普及了。第三个瓶颈就是能源。在能源这个问题上,我们国家实际上已经突破了。2005年10月份,中央下达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要求以后各省再要建电站,必需要由中央审批。发这个文件的背景是因为近十年来,我们国家每一周诞生一座电站。到2005年,能源问题我们其实已经突破了。包括石油,我们国家有大庆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等几个大油田,在这几个油田我们国家其实是在限产,不是产不出来。我们也在像美国一样,在储油。现在我山东的齐鲁石化所炼的都是伊朗的油,不是我们自己的油。这个瓶颈我们也已经突破了。其实卡在我们中华民族面前的最大一个瓶颈什么?如果你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一点了解,你就应该知道社会生产有两个再生产。一个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一个是人口再生产。我们现在的最大的瓶颈就是教育,因为,我们生产不出来现代化需要的人。如果你深刻的了解我们的教育,你就能知道。在5月份的时候,苏州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中有38家大企业面对全国高校招聘。招了上千人来到苏州,结果通过面试测试之后,能够用的人不到10%。这是高等教育,在这里我们不谈高等教育,实际上,我们的高等教育错的太离谱了。
现在,我们的初等教育,家庭教育,我们现在的整个教育系统在育人的理念上,我们还停留在两千年前。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进入了文明时代。然后,我们产生了一系列育人的标准,关于育人的方法。准确的说,在育人的理念上,我们停留在两千年前,在初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上,我们停留在三百年前。在农业文明下,我们民族需要一个秩序化,所以按照我们民族的思想,通过社会第二阶级化的排列。把人培养成老实、被动、等待、听话、服从,这样他适应了农业文明下人对人的要求:老实、被动、等待、听话、服从。现在是市场文明,用学术语言来讲,这是一个平权的社会,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那么,中华民族要腾飞的话,还用农业文明对人的标准来对下一代进行教育,说得不客气点,这个简直叫做滑稽。这是我们现行的育人理念。而我们教学模式停留在三百年前,这是在三百年前工业革命初期的时候,模仿大工业的生产线组织起来的。把学校分成班级,一个老师教育五六十个学生。这相当于工业化生产线。这是在三百年前人类组织起来的人类的教学模式。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停留在二百年前,通过这种语言的符号式教育。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年代,而我们的大家肩上扛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把我们的下一代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他们的大脑磁化,知识,技能,人生理念,到底往里面装什么样的知识,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市场文明,适应中华民族现在面对的新的国内和国际形式。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学生,每天都在对他们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和知识的灌输。我们到底要把他们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的时代已经变了,我们还用我们过去的方法在教育着我们的学生,实际上我们就是在培养“恐龙”,培养一群不适应环境的生物。
对于老师这个行业我有一种崇敬感。
我家有六个兄弟姐妹,其中四个在做老师。三个儿子都是知名大学的老师,而我的大妹妹是我们当地最著名的数学老师。我觉得从赚钱这个角度,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那你是入错行了。按照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现在我们的老师和拿工资阶层劳动强度是最大的,但收入是相对少的。所以,从赚钱这个角度,我们是入错行。但是,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件事,就是又一种理解。我们的这一生中,再过一百年,这个世界就剩下我们的学生们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全都不在了。人生这一生中总要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人是两种生物,一个是物质生物,一个是精神生物。从物质生物来讲你是入错行了。而从精神生物来讲,这个重要性就太大了。如果一个老师真的能做出感觉,做出“滋味”来,你的这一生就要比你做领导,比你经商来说,要快乐得多,有价值的多。因为我们肩上就扛着中华民族的未来。
过去我们要培养老实、被动、等待、听话、服从的人。现在,我们要培养有主动精神,有进取精神,有冒险精神,有创新精神,有权力意识,有主体意识,有自我奋斗精神,这样的新人类。我们要从过去的育人理念转到新的理念。
第四篇:董进宇如何教育子女演讲实录
如何教育子女演讲实录
董进宇:吉林大学教授,国内前沿的成功教育专家,具有较强烈震撼力的演说家,优秀的个人生涯规划导师和人生激励导师,也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做个别辅导的心理咨询专家。
大家上午好!
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关于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应该说这个话题是咱们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前台讲上两个小时,我们都曾经被人教育过,也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谈上两个小时,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这样一个话题,如果今天上午我希望你往这边理解,你偏偏非要抬杠,非要向相反方向理解,那我们是绝对达不到有效沟通的。曾经有一个演讲人,他想强调究竟的害处,劝诫大家戒酒,他弄了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一个里放着白水,一个里放着酒精,弄好之后他朝台下看了一眼,他说大家看好,他手里拿了一个活蹦乱跳的虫子,先把这个虫子放到了白水里,这个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他就拿出来放到了酒精里,结果虫子在酒精里动了一下就被酒精给杀死了,这个时候演讲人特别得意,他说在座的各位,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整个会场鸦雀无声,足足停了30秒钟,这时就听后排有个显然带着醉意的声音说:“这说明人要是喝酒,他肚子里就不会长虫子!”如果我今天希望你这么理解你非要那么抬杠,那我们达不到有效沟通,因此我需要各位配合我们才能够把这个报告会开好。现在我就请大家配合一下,孩子上中学的家长请举手,有这么多,大约三分之一,孩子上小学的家长请举手,这个大约一半,孩子没上学的家长请举手,好请放下,没有孩子的请举手,还有这么多。今天我觉得受益最大的恐怕是没有孩子的,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孩子出生之前你受了教育,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现在很多人把教育孩子这件人生最快乐的事搞成了人生最痛苦的事,咱们现在请孩子已经上学的家长配合一下,曾经拿自己的孩子跟比自己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学习,做过这件事的家长麻烦把手举起来,几乎全票通过,好,放下。那我问你啊,根据你的观察比完之后孩子发奋学习没有?没有,有悟性的人已经悟到了。他绝对不会啊,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假如今天上午的报告会结束了,咱们杭州的各位女士,加入今天中午你回到家里,一进门你的老公跟你这么说话我看看各位女士你啥感受好吗?一进门老公跟你说“今天上午我上老王家去了,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妻子,人家把家里收拾的窗明几净;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妻子,那么温柔贤惠;你看看人家老王的妻子,穿的那么干净利落,你就不能向人家老王的妻子学一学?”我问各位女士,你听了这种话你是什么感受?我们浙江的女人相对温柔一点,如果是东北的女人听了这种话那我向你保证,他会指着老公的鼻子说:“你给我挺好了,啊,你看谁好你跟谁过去,老娘就这样,愿意过就过,不过拉倒!”我想浙江的女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各位,你绝不会向老王的妻子学,那不符合人性,你要知道,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你那你的孩子跟比他更优秀的孩子比,你的主观愿望是希望他向人家学习以达到比学赶帮超的目的,这事你的主观愿望,可你知道客观结果吗?孩子的真实感受是憋气、窝火、嫉妒、自卑,这正好是让孩子没有学习动力的原因,跟你的愿望正好想反,如果我们做家长的知道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美国有两个孩子都12岁,在同一个班级,一个叫比利,一个叫约翰,比利是班级第一名,约翰是班级的第35名,班级一共35人。这两个孩子的爸爸们又恰好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有一天,比利的父亲谈起自己的儿子,特别自豪,因为他儿子总得第一名总被老师表扬,同事们全都过来羡慕他教子有方。羡慕完他大家把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了约翰的父亲身上,各位你想一想,在那个场合约翰的父亲彻底伤自尊了,窝了一肚子火下班回到家,一进门看到儿子在看电视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你给我站起来!太不像话了,同样都是12岁的男孩,为什么人家比利学习那么好那么优秀每次都是第一名,你为啥学那么差?每次最后一名,你不感到羞耻吗?我真为你感到丢脸”。这孩子被这么突然恶性比较了一下站起来了,说:“老爸,你到底在说什么?”他爸爸更火了:“你给我听好了,同样都是12岁的男孩,为什么人家比利学习那么好那么优秀每次都是第一名,你为啥学那么差?每次最后一名,你不感到羞耻吗?我真为你感到丢脸!”这孩子终于听明白了,可是孩子突然说:“来,老爸,你看电视里。”他爸往电视扫了一眼,这火更大了:“看什么电视!那不就是克林顿讲话吗?有什么可看的?” 这时候孩子说话了:“老爸,同样都是46岁的男人,怎么克林顿当美国总统你怎么还当个小职员?你不感到羞耻吗?我真为你感到丢脸。”
各位,教育孩子是个科学的问题,所谓科学问题就是我们做家长的我们要按规律把事情作对,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人的心理规律、人的学习规律把事情做对了,不只是做了而且要做对了才能出来效果,如果我们家长没按规律把事情做对,我们就指责孩子,你不觉得孩子真的太冤枉了吗?现在我请大家再配合一下好吗?曾经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学习不够用功批评过孩子几乎所有的的家长都干过。我们批评别人我们都有两下子,不过根据我们的观察,批完之后孩子发奋学习没有?没有,绝对不会,有悟性的人已经悟到了,批评绝不会让孩子发奋学习的。我说个思想看看大家能不能豁然开朗。批评只能让人不做什么不能让人做什么,一个人随地吐痰你批评了,下次不吐了;一个人闯红灯你批评他了,下次不闯了;批评只能让人不做什么,不能让人做什么。
美国的戴尔卡内基本人死了50年,他所创立的成人教育课程目前在全世界70个国家方兴未艾,我问各位家长,卡内基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到底发现什么伟大的宇宙真理没有?没有,他的书我全看过,他只发现了一个小小的人性弱点:任何人都不喜欢批评,批评于事无补。关键是后半句话,批评于事无补,它不会让人改掉缺点,不会让孩子发奋学习,我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在六年前,长春有个学生叫王进语,他的妈妈来找我做咨询,她往我对面一坐她就开始泪流满面的委屈的哭诉,她大约哭诉了40分钟,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一拍桌子,我说行了,别哭了。她一愣神,她没有想到,一个博士咋那么粗暴?各位,今天上午的报告会结束了你就知道我为什么那么不耐烦了。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咱们家长有问题,绝不是百分之九十九。今天我没有时间多展开讲,说实话在六年前我在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很多人提异议,其实他把我的书看完了才明白了,董老师说的百分之百正确。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咱们家长有问题,咱们在坐的哪位家长能够提出一个证据来,说你那孩子刚生下来在产院的时候刚生下来那个护士阿姨抱着他呢,他就给阿姨说:阿姨啊,我妈很烦人,我不愿意跟她说话。有证据没有?有没有孩子刚生下来就跟护士说“阿姨啊,学习太痛苦了,我不想学习。”没有吧,孩子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他的基本行为模式、基本的观念完全是在后天形成的,各位,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所以当时那个妈妈还在那泪流满面地委屈地哭诉呢,我当时“啪”一拍桌子,“行了,别哭了!”她一愣神那一瞬间我就问她:“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你的孩子?”她说小学四年级,我说发生什么事你教育孩子,她说那个缺德孩子他不好好学习,我说你干嘛了?她说批评他了啊。我说批完了好好学没有?她说没有,更加不好好学习。我说你又干嘛了?她说继续批啊。我说批完了好好学没有?她说没有,更加顽劣。我说你又干嘛了?她说继续批啊。我问她后来哪?她说后来这缺德孩子竟然不念书了,我说孩子现在几年级,她说初中二年级,已经在家呆四天了,就是不念书了。我想这孩子完了,我突然说,来来来来来,你看看那个窗户,她说什么意思啊?当时啊,在我那个窗户上正好有个苍蝇在不停地撞那个玻璃,我说你看看这个苍蝇,在这只苍蝇看来,在这是一扇门,它可以由此通到外边去,你说它反复在这碰壁,他就不知道拐个弯从这个门出去,你说这个苍蝇它笨还是不笨啊?她大约反应了十秒钟反应过来了,“董博士啊,你在说我哪。”我当时“啪”一拍桌子,当然是说你了。我说你批了五年了,你把孩子批的不念书了你还批哪?她愣了,“那我该怎么办?”我说那你相不相信我?她说“我实话告诉你吧,我找过三个心理学教授,给这孩子咨询,没用,他就不念书,我只能相信你了。”我说“那好,既然今天你相信我了,那我今天给你出一个家庭教育大秘诀。”我说“你听好了,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 她眼睛发直瞅着我转过身拿写白板的那种粗笔和A4纸写了个家庭教育大秘诀,把字叠到里边放到她跟前,我说你把手按上,你得保证按我说的做,她半信半疑,我说你要是按我说的做四十天,我就保证你孩子再四十天之内回到学校念书,她一听这种话她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孩子在家呆四天不念书可把她妈妈急疯了,一听说孩子有希望回去念书,她条件反射地说我保证按你说的做。我说你保证,她说我保证。我说好了,打开吧。各位,你猜我在那张纸山写了所谓的家庭教育大秘诀,你猜我写了什么?我只写了两个大字,这两个大字是“闭嘴”,我说你把嘴闭上那孩子就没事了。通过她一个小时的哭诉我就明白了,那个孩子没什么毛病,基础人格正常,孩子只是在学习上基础知识比较差,学习方法不太得当,孩子实际水平这么高,妈妈用那么高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她就不停地批评埋怨数落孩子,结果孩子压力过大放弃了,那个病根百分之百是在妈妈身上,她如果真闭嘴的话,那孩子慢慢就会回来。结果她回家了,闭嘴了十七、八天,她又憋不住了,我就发现让一个人把嘴闭上比登天还难,要让一个女人把嘴闭上那就更难了。她又憋不住了,给我来电话;“董博士啊,我都闭嘴十七、八天了,今天我问我儿子,你到底还想不想念书了,我儿子说还不想念,你说我该咋办呢?” 我一听她说这种话,我当时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我说咱俩不是约好的吗?让你闭嘴四十天,你怎么又说话了?她说真闭嘴啊?我说当然是真闭嘴。你该洗衣服就洗衣服,该做饭就做饭,就不提学习两个字,天塌不下来,你把嘴闭上。结果她又闭嘴了,又闭了大约20天时间,又给我来电话,我一接电话她在那边哭上了,我以为出什么大事了,结果她一说话我明白了,她说“董博士啊,今天奇迹真的发生了,今天我儿子跟我讲,妈呀,我在家呆了快3个月了,我太孤独了,我没事可干,我想同学,我想回去念书了。”我一听这种话,我说那你说啥了?她说好,妈妈赶紧给你办去。我说我让你闭嘴你怎么又说话了呢?她说那孩子要回去念书那还不让他去吗?我说你这个脑袋太简单了,你要说话应该这样说,妈妈一个下岗女工,一没钱二没关系三没权力,再说了,学校不是咱们家办的,想去就去想回就回,你先待者吧,过两天我有时间找找校长,如果校长让你回去那是你的造化,如果校长不让你回去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学习是你的事。我说你这样说话才能把学习的责任由你的肩上转移到孩子的肩上,他才能为自己学,才能主动,才能学好,多年来一直你承担着责任孩子为你学所以才被动,所以无法学好。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她听懂没听懂,又过了5天时间,正好赶上我的第二期中学生夏令营,那是六年前,我就打电话我说你把孩子送来吧,经过三天的培训,这个王进语同学像疯了一样要回家念书。六年过去了,这个王进语同学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大学我所在的大学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三的学生,我讲这个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很多的家长一看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就不停地批评孩子,结果没见效他还在一味地指责孩子,其实正确的思路是从孩子身上反射回来,反省我们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心态、我们的做法,我们按照规律把事情作对,这样我们教育孩子才能出来效果。如果我们没有按规律把事情作对,然后我们去指责孩子,认为孩子错了,这孩子真的太冤枉了。我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们国家能不能让两个农民去早原子弹,他们确实卖力工作,都快累死了,但他造出原子弹来,他必须按照物理学规律、化学规律、工程学规律把事情做对,我们才能造出原子弹来。教育孩子如果说复杂的话不必造原子弹简单,如果说简单的话太简单,但是你要找到规律,按规律把事情做对,这样才可以。
现在我就问咱们在座的家长,批评能不能让孩子发奋学习?绝对不会,在美国的高中课堂上,有个老师问同学,说各位同学,要么让我死,要么给我自由,这句话是谁说的?美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不用功的学生,大家议论了一分钟也没人能回答,这个时候刚刚转到这个班级才三天的一个日本中学生站起来,这个日本孩子用不流利的英语说道,老师我知道,1775年美国诗人帕博里克·亨利在一首诗中写道“无自由吾宁死”,这首诗唤起了美国人的独立热情导致独立宣言的产生,导致美国这个国家的诞生。这个日本孩子答对之后很骄傲地坐下来,美国老师一听日本孩子答对了,而美国自己孩子没有答出来,结果美国老师火了,“你瞅你们这帮美国学生,你们就这种学习态度?连你们自己的祖先你们都忘记了,难道你们赶不上日本学生?我真为你们感到羞耻。”美国老师批完了,他原以为会激发起美国孩子发奋学习的热情,可他万万也咩有想到,沉默了30秒钟之后就听一个美国学生闷声闷气地说道“把日本人给我干掉!”当时美国老师一听傻了,“谁说的?把日本人给我干掉。谁说的,给我站起来。” 一个更调皮的美国孩子站起来歪着脖子说“老师,这句话是1945年往广岛投原子弹的时候杜鲁门总统说的。”把那个老师鼻子都气歪了。
批评是不会让孩子发奋学习的,我希望每位家长记住,要让孩子发奋学习需要用另外的手段才可以,遗憾的是百分之九十八的家长孩子一不理想就批评,没见效还在批评,其实走向了恶性循环。那么现在我问咱们在座的家长,假如人文大讲堂让你上来讲,就给你三分钟,让你讲教育孩子的第一大秘诀是什么?假如现在我下去你上来,你来给家长讲,教育孩子的第一大秘诀,我已经面对80多个电视台回答过这个问题,在你脑海中教育孩子的第一大秘诀应该是什么呢?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的建议是做一些调查和研究,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做下调查研究,你到北大、清华,我们浙江大学是不错的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这都是国内一流的大学,那么你到浙江大学也可以,到北大、清华找30位杭州出身的同学,按照他们提供的地址,回到杭州去访问他的爸爸妈妈,问“你是怎么把孩子教育这么优秀的?”我向你保证,访问完了你会很失望,因为那些家长十之八九会跟你说,其实我也没怎么教育。反过来你在杭州市找30为所谓顽劣的孩子,这些孩子上到初二下半年、初三上半年、高一这个年龄段他天天泡在网吧里,学习一塌糊涂,好吃懒做,找30为所谓顽劣的孩子,你去访问他的妈妈,“你是怎么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的?”我向你保证,如果访问者是一位女性的话,那个妈妈会握着你的手泪流满面给你讲一个长长的故事,她会跟你讲,这缺德孩子可把我给气死了,上幼儿园的时候给他找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阿姨,上小学的时候给他找最好的小学最好的班级最好的班主任,每年过年过节我都贿赂他班主任,原来送挂历现在送红包,上中学的时候给他交了昂贵的学费,托门子找关系把他送到杭州市最好的中学,到现在我几乎工作都不要了,就天天看着他学习,他居然学成这个样子。最后她会泪流满面非常难过地一拍大腿说“也难怪,和他那个死爹一模一样”。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身上似乎遇到鬼了你没发现吗?教育的好的孩子仿佛没怎么教育那孩子遥遥领先,没教育好的孩子呢,仿佛是家长越是努力教育孩子孩子出毛病的程度越高,到底该怎么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在这种现象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深刻的教育原理呢?
经过25年的研究,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底。我从家长往孩子身上画了一个箭头,又从孩子往回返了一个箭头,用这一来一往这两个箭头来代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心理学把这个关系叫亲子关系。我们发现,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良好的,我这里所说的正常良好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家长学会了无条件的爱孩子,孩子学会了感恩,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在这种亲子关系状态下,那你不用怎么教育,那孩子会遥遥领先。如果你到北大、清华找30位杭州出身的同学,你不要看那学生怎么优秀,你回到杭州考查他家里的亲子关系状态,你就明白我此刻在说什么。反过来,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扭曲的,我这里说的扭曲是家长居高临下批评打骂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有心里话不跟家长说,彼此之间彼此抵触、相互敌视,甚至相互仇恨、相互不信任,在这种亲子关系状态下,那你越是努力教育孩子,孩子出毛病的程度越高。如果你在杭州找30位所谓顽劣的孩子,不要看他们怎么顽劣,孩子是无辜的,你去考察他家里的亲子关系状态,你就明白我此刻在说什么了。如果家长真的明白,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构成了我们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我们中国老话说“严亲莫劝人”,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扭曲的,孩子在内心里根本不信任家长、抵触家长甚至敌视家长,你往东说他往西干,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教育好孩子的,并且你教育越多对孩子的伤害越大,也就是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我们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每一个真正想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必须明白,要想教育好孩子,你先要调整好亲子关系。六年前我面向全社会大声开始讲亲子关系的时候,真的可以肯定,中国讲家庭教育的很多人研究人员、讲述人员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六年过去了,大家才真正明白了,那个董进宇老师说的是对的。如果亲子关系调不正的话,无论你怎么表扬鼓励都没用,你得先把亲子关系调正了,这样我们才能有了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这事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如果大家深入思考你才明白,人和人之间是互动回应式的模式生存者,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要记住,他们之间彼此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家长嘴上怎么说对孩子有意义的话,由于你的行为和孩子是互动的,最后导致孩子出问题那是百分之百。这事第二层意思。
第三层意思,这个关系一旦凝固了,无论你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孩子的行为模式已经预先被这个关系设定了,你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如果大家有社会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人际关系学基础你就明白了,这个亲子关系构成了我们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每一个真正想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对孩子负责的人,你要记住,先把亲子关系调正,这样你才有了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这是家庭教育的真正谜底。
我从家长的心上往孩子心上画了一个管道,用这个管道代表着人的精神营养的流动,我们任何人都是两个人,一个物质的人,一个精神的人,所有的家长都知道,孩子这个物质的人需要供应营养才能发育成长,没错吧?很少有家长有明确的概念,孩子里面那个精神的人他更需要营养才能发育成长。很少有家长有明确的概念,孩子里边那个精神的人他更需要营养才能发育成长,我们说一个人伟大杰出不是指肉体的人,是里边那个精神的人,孩子里边那个精神的人要发育成长,他必须接受到精神的营养,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个成年人通常是母亲,站在孩子的背后无条件的爱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欣赏他、鼓励他、表扬他、赞美他、承认他,我们家长这些动作在孩子身上起的作用是当我们无条件爱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这两个动作消除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建立了安全感,当你欣赏他、鼓励他、表扬他、赞美他、承认他这些动作让孩子找到了自我价值,每一个真正想教育好孩子的家长,必须了解这三个基本概念,一消除恐惧感,二建立安全感,三产生自我价值,当这个孩子内心有了自我价值,这个生命开始向外扩张,开始向善发展向上发展,向善发展代表着他要遵守人类社会现有的法则,不做破坏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好孩子。向上发展代表着他要学习人类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说的通俗一点,大家往前看,这是你的孩子,想让这个孩子在学校的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坐下来,不打骂同学不顶撞老师,这叫向善发展,这是第一;第二,这个孩子当老师讲课的时候全神贯注地开始学习知识,这叫向上发展,要做到这两点,前提是他要先接收到你对他的爱,你对他的接纳,这两个动作消除了恐惧感建立的安全感,孩子能接收到你对他的欣赏、鼓励、表扬、赞美、承认,这些动作让孩子找到了自我价值,这个生命开始有了生命燃油成长动力,他开始向善发展向上发展,如果大家真正明白人性基础原理的话,那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我相信不用我再多说了。关键是大部分人不明白,人是绝对离不开精神营养的,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想做好孩子、要发奋学习要做到这两点,必须接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对他的接纳、欣赏、鼓励、表扬、赞美、承认,这个精神营养通过这个管道孩子收到了,这个孩子开始了成长的历程,向上发展向善发展,但是大部分孩子里面的精神没有发育,所以出现残疾,外表像人的形状,里边像动物,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孩子:长得人高马大,帅气漂亮,可是眼睛横冲直撞,说实话,我们五万七千名中学生的训练营上,我们看到太多的这样的孩子,长的人高马大,横冲直撞像个驴一样,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吗?外表是人,里面是动物,里面的精神没有发育,如果要让里面那个人发育的话,必须接受到精神营养,这样他才能向善发展向上发展,如果明白了原理,恐怕不用我再多说了,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谜底。第三,如果我们把一个人跟一棵树相互比喻的话,树冠代表着人的知识和技能,树干代表着人的身体,树根代表着人的心灵,我问各位家长,为人父母的在孩子身上哪个领域工作最多?很多家长忙乎树冠,代表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树冠,那个树冠不是我们几张主要的工作领域,那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才,学校老师的工作领域,那么树干也不是家长的主要工作领域,那是上帝的工作领域,什么意思啊?上帝代表着自然规律,仁爱、遗传、基因的方式发育,孩子你给他吃多了没有,吃多了他往横着长不往竖着长,这个麻烦可大了,孩子在上学以前,如果过分肥胖胃部压力太大大脑供血不足,整个人精力不足,那他的智力发育一定迟缓,所以孩子的身体不是我们家长的主要工作领域,家里吃什么孩子就吃什么,他就可以正常发育了,那大家明白了,只剩下树根了,树根代表孩子的心灵,那才是家长真正的工作领域。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说“家长的任务是塑造孩子的心灵”,这句话绝对正确,是真理,但是心灵这个概念太大了,里面有上万个指标,没有可操作性,比如说一个人勇敢、坚强、有爱心、有同情心、有怜悯心、有爱国主义精神、有大公无私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那多了,里面有上万个指标在心灵这个概念里边,到底哪一些心灵的品质是最根本的,我们家长抓到了这些最根本的心灵品质,在孩子身上培养出来,20年后你的孩子一定是个杰出的人,经过25年的研究,我们总结提炼出孩子有六大心灵品质,我们来揭开谜底。
我保证,如果你把孩子的这六个心灵品质培养出来了,20年后你的孩子一定是个杰出的人。我把六个心灵的品质比喻为六大生命之根,第一个就是培育孩子的自尊心,什么叫自尊心?我们中国老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衬衫宁可自己穿破不能被人指破,宁可让身子受苦不让脸发烧,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君子不吃嗟来之食等等,这些古训说的就是人的自尊,自尊心是里边那个精神的人的脊梁骨,有了自尊的人他站起来了,像人一样活着,没有自尊的人他趴在地上像动物一样活着,如果我们明白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肉体,是里边那个人,有了自尊的人他站起来,像人一样活着,没有自尊的人他趴在地上像动物一样活着。我80年上大学,从内蒙古草原考到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在长春,当时因为东北冬天很冷,大约零下二十五六度的气温,我当时看到这样一幕,我希望咱们现在的浙江人分析一下,当时在街上给人钉鞋掌鞋的人清一色的是浙江人,当时80年代浙江人穿的那个裤子,吊腿裤子,吊到半腿穿个大西装,非常不协调,坐在街上在零下二十五六渡的低温下带着个破手套露着手指头,然后梆梆给人钉鞋,手冻满脸通红在那钉鞋,钉一双鞋大约赚1块钱,一天下来他要赚二三十块钱,这一幕我希望我们浙江人分析一下,还有另外一幕,满街都是要饭的,那些要饭的有河南人也有河北人,有安徽人有东北人,长的人高马大满街要饭,我就问现在的浙江人,是什么让那些浙江人坐在地上钉那个鞋?每一天下来冻得满脸通红一天赚30块钱,如果要饭一天可以赚50块钱,他为什么不去?说实话我念大学的时候我对浙江人我今天不是因为在浙江这么说,我在全国都是这么讲,不是因为要讨好大家,我对浙江人内心里怀着绝对的敬意,当时我看着那些浙江人在那给人钉鞋,是什么让他不去乞讨而是在那通过劳动求得生存,是人的尊严,自尊心是人的精神的脊梁骨。用树根来比喻的话,自尊心是一个人生命之根的大树根,有了自尊心这个大树根,下面自然而然长出两个小树根,一个叫羞耻心一个叫上进心,有了羞耻心的孩子他有大小便到厕所里进行不当众进行,有了羞耻心的孩子他有不良行为被人嘲笑他会脸红心跳,下次不做这个不良行为,反过来如果没有羞耻心,那叫没皮没脸,一个孩子如果没皮没脸,你已经无法再教育他了。有了上进心人能往前蹦,力争上游,反过来没有上进心的孩子那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如果家长真的明白,自尊心的本质内涵就是羞耻心和上进心,有自尊心的孩子,标志这个生命之根这棵大树诞生了,他站起来了,开始像人一样活着了。打孩子两耳光,对孩子的伤害是什么?对脸上细胞的伤害3天就可以复原,但是对心灵的伤害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复原。想让孩子像人一样活着,必须先保住他的自尊,打皮了,骂滑了,再就没办法教育他了。
自尊心该怎么培养?第一步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对待,有话好好说,有事平等协商,孩子的自尊心自然而然地就诞生了,第二步保住孩子的自尊心,不打骂孩子,不当众羞辱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可以健康成长,有了自尊心他就脱离了动物的群,开始按人的行为做事,就不会胡来了。你怎么跟领导说话就怎么跟孩子说话就行了。家长尊重孩子是咱们的最低道德底线,卢梭在200年前就向世界呐喊“人生而自由平等”,孩子生下来就是和我们家长平等的人,家长本来就该尊重孩子,家长尊重孩子是我们最低人文教养。其实教育孩子真的很简单,如果关系调正了,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精神营养管道就接通了。望子成龙没错,但望子成龙心切就错了,一心切就着急,就不按照规律办了,就高压打骂,就把孩子整废了。望子成龙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方法错了,心态有问题,心切不按规律办。希望孩子在学校成绩遥遥领先,念完小学初中念高中,考一所国家重点念大学,念研究生念博士,出国留学,30年后成为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成为亿万富翁,这是家长完全正常的心态,没有这个心态就不正常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实现它。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学校发奋学习成绩摇摇领先,那么在家里要做什么事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我们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发奋学习成绩摇摇领先,在家里天天唠叨孩子学习盯着孩子做作业,家长的这种做法正好使孩子在家压力过大得不到休息和恢复,跑到学校偷懒的根本原因,正好是让孩子没法学好的原因。
第二,我们在家里应该把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出来,这才是我们家长真正该干的正事。自信心是面对以前没坐过的事情让我们来做的时候我们有三种基本心态:
一、我能;
二、我不能;
三、我试试。如果孩子的心态是我能,那他的大脑敏感度上升,大脑细胞被激活,他会创造性地找到方法把事情做对证明他真能,他的知识迅速增加,能力迅速增强;如果他的基本心态是我不能,他无法把事情作对,他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根本不能把事情做对,开始找理由解释我为什么不能,他的知识无法增加,能力无法增长;如果他的基本心态是让我试试,他的意思是说,我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来做这件事,做不完你别怨我,他在事先找理由找退路,知识增加极其缓慢,能力增长极其缓慢。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发奋学习遥遥领先,那在家里必须把他推动到第一种心理状态“我能”,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实现这个目的。面对每天的学习任务,就我能的心理状态这就是通常说的自信心。人的大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才行,在我能的心理状态下,大脑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如果在我不能的心理状态下,大脑注意力处于涣散状态,也就是常说的溜号,心理学中叫联想状态。
自信心怎么培养?鼓励孩子。孩子考了30分,有智慧的家长把孩子搂在怀里,告诉孩子没关系,这不是世界末日,下次一定能考好,妈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学好。下次考了50分就说你看你进步了吧,我就说你能学好,一定能学好,你是聪明孩子。再下一次考60分回来就说你看看及格了吧,我就说你是聪明孩子,一定能学好再下一次考85回来会说你看看良好了吧,你是聪明孩子,一定能学好。下次就能考95分回来。就那么简单。遗憾的是95%的家长正好做反了,孩子考95分回来就问及格考100的,问孩子为啥没考100呢,就说孩子笨蛋,一盆冷水浇过去就把孩子的热情浇没了,勇气浇没了,心情浇没了,不愿意学了,下次就会考85分回来。当我们把孩子的干劲毁灭之后再去指责孩子,这孩子太冤枉了,任何一个人在学任何学科的时候,最初的时候都要遇到障碍,学习好的孩子家长跟大部分家长做的不一样是根本的原因。
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什么叫做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对自己做出的承诺要去兑现的心理状态。一个人有了责任心才会有自律精神产生,才能约束自己收敛自己的行为,按照预先约定去行为。一个学生有了责任心才会有自律,才能遵守学校的法则,学校是群体性学习活动,有统一的规章制度、课堂纪律,孩子有了责任心才能收敛自己,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课堂纪律,完成学校的群体性学习活动,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没法完成学校的群体性学习活动。责任心怎么培养?在孩子的童年,他能做的事该他做的事必须让他自己来做,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不会就教给他,但不能代替他做;第二步要让他看到他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他要牵挂别人的感觉感受,不能对其他人造成伤害,要收敛自己,这样他就有了责任心的产生。
教育孩子其实就三件事:成人;成才;成功。
2000年以前亚里士多德说:孩子在出生的状态下他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们是可恶的小动物,经过二十几年人化的过程,我们把他变成了人。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屋里很热他会把衣服脱光,他会当众大小便,孩子还不是我们家长这个意义上的人,他们是小动物,经过20几年的时间,我们要把几万个人类的行为模式一个一个地模式化到他身上,这就是我们中国老话说的“一个孩子经过20几年的教育培养,终于长大成人了”。让孩子由动物变成人,要成人得先把自尊心培养出来。二是成才,经过20几年的教育培养,孩子身上有技能了,大脑中有知识了,我们说这孩子成才了。要孩子成才,先把自信心培养出来。第三是成功,人的一生有三个层面成功:学业层面成功;个人生活层面成功;人生事业层面成功。不论哪个层面的成功,要先把责任心培养出来。我们把孩子心灵的三个品质叫做人生的主体三脚架,一个孩子这三个心灵品质培养出来了,这个孩子就站起来了,他开始像人一样活着。
第四,培养孩子的主动进取精神。主动进取精神是什么?一个人从小培养出一种心理状态,就是他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梦想,过成功快乐人生而不能依赖他人,这种心理状态叫主动进取精神。孩子一旦从小培养出主动进取精神,这个孩子的生命潜能才能大幅度地开发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这个孩子能成大才。主动精神怎么培养?两步:一个孩子在他童年的时候只要他能把事情做对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及时表扬孩子,让他尝到成功的滋味,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心理惯性,靠自己努力去追求成功,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切断他的后路,不能让他对你产生依赖,这样把孩子激励起来,这叫主动进取精神培养,如果让孩子对我们家长赚的钱、社会地位产生了依赖,这简直是灾难。如果真的想给孩子留钱的话,就等到孩子三十五六岁以后,他的人生走向正规,对事业家庭婚姻都有了正确的理念,孩子的事业确实需要钱,再给孩子留下钱可能会助孩子一臂之力,如果过早的让孩子知道这件事,那简直是灾难。从小就告诉他,你自己奋斗,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为了你学业的事情要多少钱我出,该出的钱我肯定出,但是想拿我的钱去充大款想去过花天酒地的生活绝对没门,让孩子知道,想拿老爸的钱去装大款那是不可能的,这样把孩子激励起来,前提是我们家长真的了解人性。
第五,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我们中国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强调的过分了,而对学习规律的掌握还停留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年前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把学习的行为跟痛苦联系到一块了,千百年来传下来的关于学习的文化信息好像学习天然是一个苦差事,一个人要长期忍受痛苦才能苦尽甘来学好,三字经教我们头悬梁锥刺股才能学好,那得多痛苦。一个人十年寒窗苦读考上状元了,坐了十年冷板凳成才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做得人生人必须吃的苦中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简直要人命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明明知道学海无边这辈子是走不出去了,天天在里边学习还天天受苦,如果真有这种人他应该是神经病。正常的地球人根本的生物学法则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这是没人可以违背的,让人痛苦的事时间一长就会走开了,让人快乐的事就坚持下来了。一个人在学习上找到的是痛苦的感觉还是快乐的感觉取决于他童年的生命经验,如果在孩子的童年,他的爸爸妈妈会教育孩子,幼儿园阿姨会教育孩子,小学老师会教育孩子,这三个角色在孩子的人生中太重要了,他们懂学习规律懂人的心理规律,在孩子的童年通过玩耍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接触到学习,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是快乐的,孩子的大脑神经在初始化的时候就会把学习这个行为跟快乐联系到一起,让他快乐的事情他会自动去做,因为他是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动物,他愿意学习,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去学习,我们周围的人不自觉的就会表扬这个孩子,这孩子获得了两份快乐,一是学习这个游戏本身带来的快乐,二是周围的人表扬带来的快乐。两份快乐的作用下越学越快乐越快乐越学,而我们95%的人正好做反了,学习必须刻苦,不刻苦怎么能学好呢?孩子是逃避痛苦的生物,一说学习苦孩子就会抗拒,一抗拒我们就开始高压,孩子真就会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到一块了,这是95%的人生命现状。这些蹩脚的规律是那些不学习学不好的人总结出来的,别人在那里快乐地学习,他在那痛苦不堪,他就认为学习必须刻苦。那些大家的学习找的是学习中的快乐,感受到的也是学习的快乐,所以才能成为大家。爱因斯坦在普朗克70岁诞辰的时候这样说道:“普朗克先生在物理世界吱吱探求了40年,为我们人类发现物理世界的奥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把他在物理世界探究40年而没有去做官没有去经商归结为他的意志和品格,在我看来是完全错误的,普朗克先生之所以在物理世界探究了40年而没有去做官没有去经商,他的心智状态和宗教狂热者以及热恋中的人们的心智状态时一样的,是爱是情感的力量,是快乐让他坚持了40年。”一个人成大才的根本原因不是刻苦而是快乐,其实学习真正的秘密是快乐,这样才能真正学好。学习用大脑来进行,大脑由脑细胞组成,每个脑细胞只有两种状态:兴奋与抑制,大脑细胞如果全面抑制的话那是人脑死亡状态,大脑细胞大面积深度抑制那是人睡眠状态,大脑要工作大脑细胞必须大面积兴奋起来,一个人要进入学习状态,人分三个层面:观念层面;情感层面;行为习惯层面也叫潜意识层面。如果一个孩子早期被错误教育,提到学校脑海中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学习要刻苦,情感层面痛恨学习厌恶学习,行为习惯层面没有学会学习,没有人教会他怎么样做,做起来力不从心,大脑细胞大面积抑制,如果真要学好的话,必须在观念层面上认为学习是快乐的,情感层面上爱学习找到了快乐的感觉,行为习惯层面上有人教会了他学习,大脑细胞大面积兴奋,才能迅速把知识学会。
想让孩子学习好,先把兴趣培养出来,有学习兴趣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没学习兴趣大脑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不存在谁聪明谁笨的问题,就向暖库里存放的车与零下20多度室外存放的车启动一样。那些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绝不比其他孩子聪明,也绝不比其他孩子刻苦,原因是:1.早期的正确教育把自信心培养出来了;2.早期的训练把学习跟快乐联系在一起了,学习兴趣就是一种习惯,一学习孩子就快乐这样一种习惯;3.学习优秀的学习者有优秀的学习方法。
家长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先把学习跟快乐联系在一块形成习惯,这就叫学习兴趣。孩子上了中学一定让孩子寻找好的学习方法。沿用前一学段的学习方法,累死孩子也只不过是三流的学习者。
第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这些都作对孩子一定杰出,只要把事情做对,没有孩子教育不好。家长的八个基本工具完成家庭教育:
1.爱。中国家长爱孩子的概念是这样:认为给孩子交了昂贵的学费、每天起早摸黑洗衣服做饭照顾孩子、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先给孩子用、自己忍受着无爱的婚姻甚至工作都不要了,我们爱孩子的概念都是做的一些事。如果把爱比作水桶里的水,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就是水桶,是表达爱的方式不是爱的本身。
一、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感情,不是物质不是给钱不是做事。爱孩子那么跟孩子说话语气是温柔的,目光是柔和的,表情是微笑的,要把心中爱孩子的美好的感情表达给孩子,如果没有感情表达那就没有爱,埋在心里的爱不是爱,表达出来的爱才是爱,批评打骂孩子绝不是爱孩子,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二、爱是平等关系,爱孩子必须尊重孩子,没有尊重没有平等就没有爱,一句名言“爱是自由的儿子”。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不尊重意识自由就绝对没有爱。
三、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有条件的爱是爱的否定,是让孩子自卑恐惧的原因,爱是无条件的,不需要回报。
四、爱是整体接纳。是接纳这个人,跟成绩单没有关系,跟他的行为没有关系。
五、爱的有无是由被爱者决定的,孩子感受到了你的爱就有爱,孩子如果没有感受到你的爱那就没有爱,很多时候我们爱孩子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正如一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在我们爱的过程中自己的私心加的太多了所以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教育孩子出了问题。向孩子表达爱五点要求:
一、直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出三个字“我爱你”;
二、运气要温柔从满爱意;
三、目光柔和充满爱意;
四、表情要微笑;
五、要有身体接触,12岁以下的孩子搂在怀里,12岁以上的孩子抚摸头发拍肩膀;爱是生命里的阳光,我们必须让孩子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爱,孩子才有成长的动力,才能被激励起来。
2.表扬。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把事情做对的时候要及时表扬他,他才会有动力继续做下去,赞美能让人把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是害怕表扬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孩子骄傲自满的真实原因是无知,孩子无知的原因是我们家长不会表扬孩子导致的,绝不是正确表扬孩子导致的。表扬有四段论:
一、陈述事实。
二、确认事实的可贵性;
三、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感受;
四、表达期望。把这四段都做对了,孩子绝不会骄傲自满,他会发奋图强,关键是我们家长得把事情做对。也就是说表扬要具体,说清楚哪一方面。
3.鼓励。鼓励是我们家长每天要做的动作。孩子要想在学业上取得大幅度的进步发奋学习遥遥领先的话,先得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每天面对学习任务进入我能的心理状态。孩子最初的自信心是从爸爸妈妈那里传过来的,是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对自己有了信心,传递的方法就是鼓励。告诉孩子你能行你能做到,爸爸相信你妈妈相信你,鼓励是一种生命热能的传递。爸爸妈妈告诉孩子你是聪明的你能做到这样这种热力传递过去孩子就产生了自信心。美国一个教育家说:“把孩子教育好,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
4.确认。确认是你希望孩子身上有什么优点,纵然是现在还没有,你就当做他已经有了这个优点,不断地正面说,慢慢的这些优点就发展出来了,这是一个神奇的工具。想让孩子愿意学习,就拍着儿子的脑袋说“儿子可愿意学习了,太愿意学习了”,家里来了客人就说“我儿子可愿意学习了,我儿子非常愿意学习”。跟儿子一块玩就说“儿子,你咋这么愿意学习?”每天说十遍,前半个月孩子可能非常迷茫,他不知道呢在说啥,他瞪眼睛就说我愿意学习我愿意学习,连续一个月下来孩子就会要卖书买本,因为他愿意学习。可惜的是85%的人正好做反了,常见的是这样的说法:“咱们儿子其实挺聪明的,这孩子也挺善良,可是就不愿意学习。”家里来客人了说:“我儿子可聪明了,这孩子就不愿意学习。”到爷爷奶奶家也说:“你孙子可聪明了,就不愿意学习。”结果让孩子学习孩子就不愿意学习。这个结果是家长给确认出来的。人需要的是正面的确认。教育女孩的第一大定律:是女人就说漂亮。小女孩在童年的时候漂亮是一种感觉,当不断地说女儿漂亮这孩子找到漂亮的感觉就会升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这个感觉找的准的话,到十七八岁的时候还真就变的漂亮。所以家里有女儿要不断地说“我女儿漂亮有爱心有同情心,爱学习讲卫生”,把漂亮放在第一位,这事女人的天性。希望孩子有什么优点不断地正面说,慢慢地这些优点就发展出来了。家里是儿子的要不断地说“我儿子勇敢、坚强、有爱心、爱学习、讲卫生”,希望什么优点不断地正面说慢慢这些优点就发展出来了。孩子在小学以前“确认”这个工具它会有神奇的效果,这在教育学上叫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列夫效应。孩子上了中学家长要注意了,加入跟孩子的亲子关系是扭曲的,你跟孩子之间相互抵触相互仇视甚至相互都不说话,那你先把亲子关系调正在使用“确认”这个工具。
5.理解。理解就是家长要用孩子的价值观来和他们沟通,不能用家长成年人的价值观评断孩子的行为。什么叫价值观?什么是好的坏的美的丑的这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在人的大脑的潜意识里面当我们评价事物的时候自动起作用,人的价值滚都跟自己的童年和特殊的人生环境和经历中形成的,每一代人的环境经历不一样所以每一代人的价值观不同,导致上一代人总是看不惯下一代人,社会学中叫代沟,社会心理学中叫价值观冲突。很多家长看不惯孩子的行为就不断地批评孩子,孩子不服气反抗他就说这孩子有逆反心理不懂事,其实真正不懂事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长不懂的这是价值观冲突这码事。家长不喜欢看不惯的事情不一定意味着孩子就是错的。用孩子的价值观沟通孩子就会说实话,就有机会教育孩子,否则孩子把心灵的自由意志之门关上了,不跟你说实话,就没机会教育孩子了。
6.陪伴。孩子的教育需要的是家长的人不是家长的钱财。有家长陪伴的孩子才能消除恐惧感建立安全感,消除孤独感建立联系感,顺利完成人化过程。
7.制定规则。家长确实有义务约束自己的孩子,那我们怎么做到呢?批评就是让孩子改不掉缺点毛病的根本原因。改掉孩子的缺点毛病有复杂的心理学程序,要培养真正的人,家长的总思路是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家长和老师通常所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有特有的规律就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如果他自己不想学,被家长和老师逼着被迫学,他断然没有办法学好,因为不符合大脑的工作原理。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和一个被动学习的孩子效率差至少差五倍。尼采把人的状态比喻成三种动物:90%的人就像沙漠里的骆驼,是被驼人拽着打着走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述是“你应该”,中国90%的孩子是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学,艰难地爬行,付出10倍的努力才有3分收获;第二种是草原上的狮子,他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的,用语言表述叫做“我想要”;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把孩子内在的东西激发出来,要用鼓动启发诱导鼓励表扬这样坚定的手段把孩子内在的动力激发出来,这是我们家长真正的功力所在。
教育孩子的三条高压线:1.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没有成长动力,一定出毛病。2.强迫,会产生被动,没法再学好。3.破坏性的批评,这是对孩子主体性人格最大的杀伤性武器。
教育孩子的两个陷阱,表面以为是对的,实际是错的。
1.有条件的爱,这是让孩子产生自卑恐惧的原因。2.输不起的心态,有输不起心态的人已经输了,他们把父命的压力传给孩子,把孩子给压垮了。
假如把教育孩子比作是生长线的话,家庭教育是第一道工序,学校教育是第二道工序,家长必须保质保量把自己这道工序完成,学校才能在你的基础上把他的任务完成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来。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希望学校做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老师无论怎么爱学生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孩子分命运取决于我们家长的这双手,如果我们会教育孩子,这双手是天使的手,会把孩子送到人生的巅峰;如果不会教育孩子,我们抱着金子般的爱心,朝阳般的希望,花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代价,却辛辛苦苦地把孩子送进了地狱。
《原谅》 孩子
原谅我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 却没能给你真正的爱
因为我误把爱的方式当成了爱 我用冷漠与无情把你年幼的生命 抛进了爱的沙漠
孩子
原谅我的自私和冷酷
曾经把无助的你丢给电视和别人
而我却沉溺在无益的应酬和无聊的娱乐之中 我在事业的高尚名义下 让初到这个陌生世界的你 遭受了无边的孤独和恐惧
孩子
原谅我的无知和愚蠢 曾经那么粗暴地打骂你
而我还理直气壮地认为都是为了你好 我在爱的美丽旗帜下
残酷地摧毁了你娇嫩的生命花蕾
孩子
原谅我的私心和专横
曾经那么不通情理地逼你学习使学习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留给你的全是痛苦的记忆 我用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和虚荣 剥夺了你童年的欢乐 压垮了你柔弱的臂膀
孩子
原谅我的任性和顽固 曾经在你哀求的目光下 我仍不做出改变
因为我把过时的教育理念当成了真理 我固执地用拙劣的教育方法
让你幼小的心灵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和屈辱
亲爱的孩子
原谅我一切的过错吧 因为那不是我初衷的心愿 在我痛苦的胸膛中
始终跳动着一颗爱你的心 为了你为了你的未来 我必须学习改变和成长 今天
我要用行动来让你知道 我是多么的爱你
第五篇:董进宇讲座观后感
听董进宇博士讲座心得
2014年运动会期间的校本培训,我有幸观看了来自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董进宇博士于《造就卓越教师》的视频感受到这些教育优秀者看问题的细致和透彻。董博士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手法,语言非常朴实,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如:学习真正的秘密不是刻苦,是快乐。中国有句老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要想学好,他就必须刻苦学习,必须有毅力才能办得到。这就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是件很苦的事儿。其实,学习的真正秘密不是刻苦,而是快乐。当然,学习的快乐不是那种简单的、浮躁的、浮浅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是进入一种高度的宁静、愉悦的状态。是克服困难后的愉悦。真正的快乐学习的大秘诀是:第一,寻找到快乐,即辅助学习兴趣;第二,产生学习目标和理想,把今天的学习跟目标和理想联到一块,被激励起来;第三,进入了乐此不疲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即找到了快乐,学习也就不再是一件苦事了。
董博士一开始就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人具有动物所有的类的特性外,还具有来自自由意志的个体性。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门。
作为老师首先要知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其次要知道教育者的天条,“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再次说到了理解的前提:
一、相同的背景知识。
二、要相同的词汇定义。
三、相互的立场。
四、相同的价值观。
五、相同的思维方法。他幽默的语言时常让大家听的很轻松,愉快,他还特别注重与现场老师的互动交流。最后董博士讲 了符号与真知,以及老师如何讲清楚真知。点出成为名师的 条件。对照一下自己还差的很远,自己需要努力和改进的还 很多。他还以学生的语气给老师写了一首诗《如果您能理解 —写给教师的诗》,写得很感人,也很值得老师们去回味一 下,我们如何理解学生,我们如何成为卓越教师,都是我们 应该去努力的。本学期我教的是英语,回想我平时的课堂教学,惟恐学生的研究不如自己讲得精,使课堂时间的主动权仍为教师所拥有,教师的讲解仍占有主要地位,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 索。英语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指引,解决问题。我们要给学生的不是一个起早贪黑、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不仅仅要“学会”更要“会学”。所以希望今后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地钻研,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于学习。同时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转变自己的观念,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打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认真的把握教材,在课堂上让学生把重点掌握住,从而降低难度,使学生觉得有趣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