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修学习报告
研修学习报告
2010年下半学期,我加入了国培教育的学习,虽然教学很忙,但是我仍挤出时间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教育教学水平,的确开阔了眼界,下面就学习的情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我认真的阅读了本次的培训计划,对照时间表和学习内容,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现将此次国培活动总结如下:
一、个人参加活动的整体情况
接到上级的通知,及时在线注册并详细登记个人信息,我认真参加培训,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至少学习2个小时以上。对七个模块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虽然工作任务重,但我从没耽误过学习,超额完成了学时数。在上线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网上互动学习,主动提问与回答,认真撰写学习心得、教学体会,在学科文章区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并按要求提问题交作业发帖回帖等,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这七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但认真的听看专家的报告,而且认真做读书笔记,力争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上、领会在心里、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师德的讲座,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通过对教师专业化相关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当前国际国内对教师专业化的迫切要求,了解到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让我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极大的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二、实践成果
通过本期研修学习,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知识情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能。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并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极大胆的参与了各个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我通过学习,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我不再那么迷盲,不再那么困惑,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三、教学反思
工作之余,我一直在回想网络学习的一幕幕。虽比较艰辛,但充实而快乐。我认为这种生动的学习过程远远比理论说教要实在。这次机会让我接触到了很多知名的教育家,大家的交流与学习是一次思想与智慧的碰撞,启迪与感悟的交融,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在此我真诚的感谢网络为我们提供的学习的平台,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也希望以后能够更多这样的机会,使自己不断提高。以下就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一,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在学习当中听取了一些同行的观摩课,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风采,也广泛吸取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于中学课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中学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详细的记录了本次学习的一些资料,有力的推动了本次今后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二,拓宽了工作思路。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学教师也可以成功,成功的尺度不仅仅在于职位,衡量的标准也并非单一的金钱、地位。一个中学教师的成功在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小舞台一样可以有大的作为。三,转变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视野决定高度,高度造就人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有一颗健
康的,建设性的心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建设知识的桥梁,同时也能构建自身良好的形象。借鉴他们经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打造适合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
四、个人发展规划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爱岗敬业,力争做一名令学生满意的人民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努力由一名经验型教师向一名专家型教师去转变。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不仅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新课改教学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研修学习报告
研修学习报告:
让教育之帆远航
华东师大为期两周的学习,震撼了我原本卑微、麻木的灵魂。敬畏、足金的敬畏,让我重新审视自我。精深的讲演、前沿的理论、生动的说理、诙谐的言辞、渊博的学识、多彩的课堂等等,诸多美感俯拾皆是。我的思想得到涤荡,我的意念被激活,我的教育之帆欲将远航。
一、走向生命自觉
1.教育情归何处?定位何向?
十几年前,选择了教育只为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至上的追求是考得好成绩,当个好老师,数十年摸爬滚打,学生吃了不少苦,自己出了不少力,虽成绩“可观”,但那却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荣耀,如此急功近利,事倍功半,学生在我的“栽培”下,他们发展了多少?
说实话,自己的言传身教教出来许多循规蹈矩不犯错的“好学生”,教出了许多不敢“犯上”“唯师命是从”的顺民。他们中最优秀的也缺乏“另辟蹊径”的另类做法,生性拘谨颇多。
回顾过去,我深感惭愧,是卢梭唤醒了懵懂的我:教育就是生长。教育注重后期效应,是火炬被点燃后的激情燃烧啊,是剑离弦之后的雄健穿击,是拧紧发条之后的良好运转,是雨露甘霖之后的欣欣向荣„„,而不是“喂一口”“吃一口”,中间还要抛洒的一招一式,也不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桃”的一来一往,这样的教育是不堪称为“教育”的。
民工的追求是把眼前的活做好,做牢靠,而我们的追求是什么?是眼前易得的功利?还是学生成长的尺度?我们应着眼于其后期的发展态势。如此神圣的使命,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未雨绸缪。
2.谁为教育掌舵?谁主时代沉浮?
80年代,跑马圈地的时代,90年代拳击手的时代,21世纪,角斗士的时代,等、要、靠的时代已经过去,学、用、创的时代已来临,“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培养出学、用、创型人才。
为师者须与时俱进提前进入“学、用、创”的角色,期货会落伍,我们不能期待自己成才,现货尚可现卖,然而现货从何而来——抓紧时间把自己打造成现货,“现货”教师才会培养出“现货人才”,才能应时代之需求。
自己学历起点低,腹中点墨经济有限,捉襟见肘的尴尬常常抑制自己弘扬的个性,常常是有表现的冲动,却又被学识制止。这种桎梏困扰了我上进的激情,只能努力,争分夺秒地去努力吧自己打造成“期货”。
有道是:“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成了我的双翅,读书成了我奋进的阶梯,读教学札记、读文学经典、读业务理论、读教材文本、读……”一项读书工程在我彷徨之时启动了,我会豪情满怀地去读,我会矢志不渝地锻造自己。
“走向生命自觉”,让自己不再干涩,让自己不再无助,我所能做的就是掌好自己的航,我企盼“风正一帆悬”的境界,坚信天道总会垂于“生命自觉”的勤奋者,这样我的教育,我的事业何尝会“飘摇无助”?我将潜心打造自己手中的利器,怀抱此器为教育的幸福感保驾护航。
二、追寻生长方向(探寻生长方向)嗅觅生长的气息
教育即生长,不是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的知识传递,而是抽水机抽出喷涌水流的过程。流出的是新鲜、欢涌、源源远流的水,常有生机迸射,没有“生长气息”的教育是暗淡失色的教育。
1、反思自己的教育——
自己从教以来,上了无数节课,组织学生写了无数篇作文,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不见长进,语文素养也平平淡淡:文言文背了不少,但到头来面对生疏古文,还是习惯性地挂着“翻译书”这把拐拄;作文写了不少,学生居然还是咬烂笔头,重复着别人经历的故事;学生的口头表达也未见即兴而发,侃侃道来;学生做了不计其数的阅读题,到头来却还是得着寥寥可怜的分值…… 太多的不尽人意,这说明什么?教育的低效!
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是发号施令地组自己的教学,学生畏于“师严”,无奈地迎合老师干涩的讲解,没有兴趣的教学,其生命力有几分,其发展前景有多大?
没有方法、能力、习惯的“教育”,又能走多远?学生没有阅读、思考的习惯,怎有思维的成熟升格?学生没有方法的习作,怎能有自立作文的能力?……
我只关注了眼下学生得“此卷”的高分,却忽视了“彼卷”中将又是陌生面孔,只深交了此卷,面对彼卷时,却甚感生疏,却不想唯有“能力”、“素养”等才是过关斩将的法宝。
有生长气息的教育才是“应万变”的战略、战策。
2、我让学生“生长”了—— 课堂上,不再是少数明星学生的舞台,温暖的激励居然使课堂上的发言此起彼伏,不同层次,不同表达水平的学生踊跃参与进来,课堂极度的沉闷被打破了,孩子们自动发言,有时会一浪高出一浪,这样的状态,何尝不是在“生长”?
我在班中大力倡导“每日读书”,部分学生已开始自觉读书,自觉积累,自觉写心得,他们的阅读不再沉睡,他们的心灵不再干涸,设想将来有机会,设自觉阅读者展示自己的所获,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去阅读。
他们中有的人日记、习作中,已运用起课文中的词句段,他们的积累不再沉睡。
课堂中,当学生难于解答难题时,我不再怒气冲天,拍案斥责,多了几分耐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关爱,感受到了老师的温馨期待,他们开始静心读书,开始参与,有了温馨的引导、筹划,课堂生长气息增添了些许。
3、期待生长,孕育成长
我的教育因浅薄而枯涩,我的学生因我而平庸,这种境地我能做的只有——努力!再努力!
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还未激发出来,他们在课堂上俯首恭听的“衰态”让我焦虑;学生拙于表达的窘态,让我自感“失职”;学生枯竭的写作思维,让我不敢正视自己“语文教师”的角色,学生浅薄的阅读能力,让我担忧……
教学中面对突发事件,自己的思维还很“呆”、“死”,缺乏化腐朽为神奇的应对机智;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还不深、不透,缺乏个性化理解,还不能调弄出触动学生心弦的音调;自己的语文行为还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多的空白,很多的缺憾,我期待自己成长我发出成长的誓言:
重塑全新的自我。老树也要发新枝,世间万物谁不期待生长?
以我“成长”的状态孕育学生的成长,我期待,我努力!结语:
心若在,梦就在;梦若在,心就在。
心有多远,行程就有多远,让教育之帆随我的心远航,梦成真的地方,就是我心飞扬之处…….
第三篇:研修学习报告
追求卓越,用智慧经营教育人生
-----研修学习报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5月9日---19日,我有幸参加孝义市首批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本次集中培训管理严格,服务周到,氛围浓烈,特别是理论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曾经听朋友说过,‚你在更新自己的时候,你就挺快乐。‛当时没什么感觉,但当参加了本次研修才发觉,自己在系统的更新自己,大把地享受快乐。在智慧的碰撞中,我感觉收获颇丰啊!
本次理论培训,邀请了多位教授,专家,开设了专题讲座。每一个专题讲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厚重的思考。李政涛教授的《‚生命自觉‛与教师实践智慧》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老师。《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让我们明白了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周彬教授的《叩问课堂》、郅庭瑾教授的《为思维而教》告诉我们如何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王意如教授的《语文教师素养》、赵志伟教授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策略、方法与技术》、郑桂华教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教导我们教师要专业化。王斌华教授的《学生评价》、吴遵民教授的《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郭继东教授的《公开课的效能改进》……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让我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也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些专家、学者和名师用自己切身的教学和研究体会,高屋建瓴给我们以明确的启示和开导,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和管理者觉得茅塞顿开。激发了我们学习研讨的内在动机,充分地引导我们学习和思考。在华师大学习期间,我们每天都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并写下对所学内容的思考,我觉得还是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将所思梳理如下: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真正做到‚以生为本‛。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求异思维能力,在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同时在实践中努力体现创新能力。
(二)拓展知识:‚新课程标准‛不仅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观念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更新知识、拓宽学科视野的要求。通过本次培训,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的学科知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特别是弥补了自身学科知识的单一狭窄的缺陷,把握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增强了继续学习的紧迫感,更深刻地领会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让我的语文教学更适应新时代需要,密切联系火热的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注重文学熏陶与实用能力的关系,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文化变革,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三)改革方法:陈勃教授说过,‚教育不是培养谁成绩更好,而是培养谁未来更有出息。‛崔峦教授也说过,‚评价一堂课,不是看你的课或不活跃,热闹不热闹,而是看学生变了没有,发展了没有。‛所以我认为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还应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技巧,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应从课堂的讲解员转化为课堂的参与者、倡导者、组织者。在多向互动的教学方式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大胆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多向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和现代化。
有关这项内容,李政涛教授和吴遵民教授给了我很多想法:一堂有效的教学课,必须把握一个关键字---实,一个关键词----有效,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除此之外,我还有几点想法补充:
1、语文课堂还应该增加一些‚温度‛。他应该是充满温情与温暖的,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除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到的语文知识,培养的语文能力外,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感受到被尊重的安全感、被肯定的幸福感以及被教师所关爱的满足感也应是衡量的重要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语文课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我们在提出问题、组织教学、评价学生时,应该用宽容的心态、温和的语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眼神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情、幸福和力量。
2、还应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
3、更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多元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四)开展活动:我要将华师大学习的体会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归来后我先后组织了几次活动:
1、组织全校教师听取了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汇报会。我把在华师大学习的精髓内容和自己的重要体会,向全校教师作了详细的汇报和分析。
2、组织语文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和写教学反思。专门组织召开语文组教研会议,要求语文教师:第一要要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第二要努力勤奋地工作,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第三做一位研究型教师,认真写教学反思,不断总结力争成为专家型教师。
(五)实施研究:语文教学效率低、引不起学生兴趣,显然与教师缺乏理论探究有关。多学习教育理论文章,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多读业务文章,读与校本课题有关书籍,掌握最新的;多写读书笔记、写评课记录、写读书体会等。我将以主动的态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
集中学习的时间过去了,但专家们的音容笑貌仍浮现在眼前,他们扎实的学科素养与理论功底、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一句句经典的话语,指导着我们今后的教学:
1、心在哪里,智慧就在那里!----李政涛
2、学习成绩=兴趣×方法×智商 –----周 彬
3、孔子曰:‚五日三省吾身。‛我认为我们应该是‚吾课(刻)三省吾身‛。
----吴遵民
4、一手漂亮的好字,是对语文有贡献的。----赵志伟
5、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影响成功最大的因素就是自信心和努力的程度,教师应该从现在开始,为每一只本是白天鹅的丑小鸭创造成功的机会。
----王斌华
6、一流教师教思想(至于‘道’),二流教师教方法(止于‘艺’),三流教师教知识(止于‘技’)----陈 勃
7、教师不可能把笨的人教聪明,但可以把学生潜在的聪明变为现实的聪明。‛
--—欧阳芬
有句话说得好‚学无止境‛。人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的。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最近我认真剖析自己,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自身特点,确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下是我的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一、自我剖析
(一)自我成长历程与素质分析 2000年中师毕业至今,我已执教11年,十一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此期间我已通过自考方式于2008年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
我热爱本职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情。在工作中虚心好学,积极进取,尊师爱生,真诚待人并严格要求自己,以平等、友好、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且能很好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受到校领导、老师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个人发展优势及特长
1、具有11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2、普通话水平达二甲。
3、具有一定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素质。
4、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能够较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系统。
5、担任校语文教研组的管理工作。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热心依旧,爱心依旧,但思想已落后,本人的不足在于:
1、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2、课堂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课题研究方面经验不足。
4、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技巧不足,有效性不强。
5、加强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工作缺乏创造性。短暂的培训之后,使命感、紧迫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要学习、我要进步、我要发展。
二、个人发展目标
(一)自我定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的个人定位是‚自我学习有规划‛‚课堂教学有风格‛‚教学研究有特色‛。在未来的‚一千零一夜‛中,我要努力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丰富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储备,培养自己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人,做一个善于通过研究、反思、总结,进行自我觉悟提升的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质的飞跃。
(二)分项目标任务
1、教育目标: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继续走情感教育路线,做学生最爱的老师。从关注学生的成绩转到关注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
2、教学目标:强化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知识观,变革课堂教学,倡导全面对话,创建自我特色。切实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结合起来,将扎实教学与创新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
3、教学科研目标: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能围绕这个研究专题展开学习、在教学中实践、反思,并能够把自己的研究专题纳入到学校的大课题研究中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争取能够形成相应有价值的方法与策略,形成论文,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如:针对目前学生的‚作文苦,苦作文,‛的普遍情况,准备走一条‚作文乐,乐作文‛的路,逐步有意识地将作文意识变成诉说意识,进而到书写意识,最终完成‚不得不说——说了再说——永远要说‛的转变,让作文变成一件乐事。
(三)具体实施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努力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经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潜心实践,深入思考,在提高我的‚语文‛能力和‚教学能力‛方面多做功,争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
第一年(2011.5-2012.5)
1、明确市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乐于奉献;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能在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以人为本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观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并随时准备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
2、针对自身的文化底蕴还有所不足,特别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我要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向书本、向专家、向同伴学习,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
学习内容:
《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 李政涛著 《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初中语文》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教学通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3、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的教案,他仍然是一名教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的反思,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创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记录自己在教科研、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心得体会,记录整理个人成长的足迹,做到每周一次。
4、在本里我要争取做到‚了解整套、熟悉当册、精读单篇课文‛。将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大纲化,形成本套教材的教学实用体系,同时完成现代文阅读系统的教学方案以及配套练习。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成本学年的语文教学任务,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为三年的初中的学习打好基础。
5、坚持每周听课学习一节到两节,一学期重点锤炼两堂精品课,争取在大型的课堂教学公开课或者课堂教学比赛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第二年(2012.5-2013.5)
1、继续向成为市骨干教师努力:逐步形成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善于把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益。在相关的课题研究中要有自己的论文成果一篇。
2、继续通过在职培训和自学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努力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教育教学著作主要放在一些骨干教师教育思想的研究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
学习书目:
《叩问课堂》 周彬著 《点击陶行知》 天津教育出版社 《有效教学法指导》 沈龙明著 《语文教学通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爱上语文这门学科,形成作文教学知识系统化教案学案,积累优秀作文。教育教学积累的个性化经验能够在全校交流,走上学校的‚名师讲坛‛。
4、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过:‚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的教案,他仍然是一名教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的反思,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因此我一定坚持写自己的教育博客,教育反思,记载每一天的教育故事,通过教学案例研究,不断总结教学规律促进自身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的提高。
5、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在校、区大型的课堂教学公开课或者课堂教学比赛中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第三年(2013.5-2014.5)
1、具备市骨干教师的素养能力: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有风格、教学研究有特色。
2、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教学工作做好积淀。真正做到教学科研化、教师学者化。
学习书目: 《语文教学通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3、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课堂教学中每种教学课型都能够有自己的精品的拿手课,成为全天候教师。
4、能够编制质量较高的语文考题.5、教中学、学中研、研中教,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并能依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独立进行课题研究。
‚爱自己就要栽陪自己‛,此次研修我深深的认识到: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要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我们就应该享受变化,尝试冒险。我希望按照计划扎扎实实的一步一步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也希望通过领导的培养和专家的引领,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特色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走出一条更宽更长的路。
追求卓越
用智慧经营教育人生
-----研修学习报告
张
艳
花
西辛庄初中
第四篇:上海研修学习报告
上海研修学习报告
————每日学习心得摘录
张
建
鹏
二〇一一年六月
5月8日
火车疾行一夜,清晨驶入上海。出站口外,于秋生校长已等候多时,他是提前来到这边为大家安排学习、生活诸项事宜的,十分辛苦。异地相见,分外亲切。
接站车走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的路上,尽管不在最繁华的路段上,但已经体会到大上海的气息。此时我反倒有一种自豪感,孝义作为一个县级市,城市建设好像与上海差距不算太大,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提升到接近上海的档次了。
我的同学已经做到上海神州数码的部门老总,他说在上海你不会觉得它只是中国的城市。在他公司里,欧美人、印度人、马来人,各国精英荟萃,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十分寻常,从这个侧面反映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看到了上海的外表,接下来还能体会上海内在的东西。通过在华师大的学习,思考教学、教育、生活等问题。
下午听于校长算了一笔账,关于此次研修费用的,不听不知道,令人咋舌,市局把这么大的投入用在了教师培训上面。稍后田局长到房间看望大家,拉拉家常,还提了一些要求。晚饭时华师大负责研修接待的老师说,孝义这次研修,分管市长、教育局长等领导集体出动,专人打前站,各个环节都考虑的很周密,深感孝义教育人是认真的,不搞形式走过场。所以他们表态决不懈怠,一定配合好我们的研修活动。
一天下来,自己总的感觉是要珍惜学习机会,以后能为孝义教育事业做点小事也是好的。
5月10日
研究型教师群体培养及管理——谈教师评价。
由于工作岗位不在教学第一线,很多知识是初次接触。
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听课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关于听课,有随堂听课和规范听课之分。随堂听课就是不打招呼,直接进教室听课;规范听课则事先通知教师,然后进教室听课。
案例:某地组织对教师进行评估,派教研员采取随堂形式听课。有一位被听课的老师不太高兴,就故意把教研员当成学生向他提问,逼着教研员回答问题,结果不欢而散,最后官司打到了教育局。
这个案例中,矛盾主要集中在随堂听课上,我觉得应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听课不光是考察教师的业务水平,它还有另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考察教师的敬业程度如何。比如说教师是不是按时进教室上课,下课是不是拖堂,男教师上课有没有喝酒、抽烟、打手机现象,精神面貌怎么样等等,这是规范听课所了解不到的,这方面的考察我们当教师的不应该拒绝。所以不管随堂听课也好,规范听课也好,教师都应当主动地去接受。其实类似于随堂听课这种现象在各行各业当中都存在,比如近期我们都知道的,纪检部门、电视台记者走进机关里明察暗访,检查机关作风,很多人为此受到处分。通过横向的比较,我认为教师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随堂听课。
从学校的角度也就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随堂听课和规范听课只是两种不同的听课方式,听课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课的目的。如果听课是为了找出教师的不足,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技能、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那么我认为这个课怎么听都是好的;如果仅仅通过一两次听课,然后就要给被听课教师下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而且还是采用随堂的听课的方式,则绝大多数教师是持抵触情绪的。就像案例当中的这位教师,他就把抵触情绪表现出来,搞了一点手段来对教研员。
教师与学校,两个方面关系和谐了,工作自然就会越做越好。
借用另一个案例:上海市教委对听课做过一个专门的规定,就是不以听课结果来给教师分高下,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全面促进了被听课教师的提高。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好,我们应该主动地为教师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
5月13日
华师大作为一所名校,有很多外教和留学生,加之上海滩是过去人称的十里洋场,所以经常会碰到外国人。
往返于华师大和我们住宿的酒店时,需要横穿一条马路。过马路,中国人主要看路上是不是有车辆行驶,如果没有机动车或者机动车离的很远,大家就一拥而上快速通过,不管人行道灯是不是红灯,外国人则一定要绿灯亮了才迈步。
于是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前面一群中国人闯红灯,回头一看,后面一个外国人孤独地坚守在起点上。
我其实也在那一群人行列里,后来无意中发现这个情况,算是在上海学习的一点收获吧。
5月17日
研修期间安排我们实地参观几所小学,其中一所学校因教学楼加固没有结束,学生们在暂借的场所上课,只能把校长请到华师大来交流。我有两点感想,一是在上海也能感受到校舍安全工程的气氛,国家政策确实覆盖全国;二是原来上海搞校舍安全改造也不是很顺利的。
参观的几所学校学校无论从场地还是校舍都显得局促拥挤,田径、篮排球、器械、游戏场地不足,校内交通不畅。建筑物紧临围墙,围墙紧临大街,校门外就是城市主干道,而且基本没有什么缓冲地带。教学楼都是双面内走廊,专用教室不全。
2002年,国家制定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当时参编的五家单位中,有两家来自上海,分别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建筑设计研究所。关于学校建设标准,应该说上海是最有发言权的。
参观学校后,自己原先脑袋中的一些固有观念受到冲击。按照标准,好像这些学校是有缺陷的,但它们恰恰是上海办得最精彩的学校。说精彩是因为这些学校都坚持特色办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就像一个人的气质,别人谁也模仿不来。我们孝义也有这样的学校,硬件设施并不好,但办学水平较高。
上海普遍实行小班化教学,小学每个教学班也就是二、三十名学生的规模,当然这和上海的人口结构有关。学校的专用教室不齐,但他们的心理辅导室、科技活动室办的很有特色,还有为学生小社团专设的活动场所。我们现场参观了心理教师的辅导课,是纠正一个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感到很新鲜。为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专门把建筑物一层做成架空层,便于学生集散。学校的安全管理也很到位,小学生喜欢嬉戏,追逐打闹的情况很多,所以教学楼内墙的边边角角都做成小圆弧的,减少磕碰,楼内各种安全标识一应俱全。放学的时候,家长持牌接小孩。我正好看到一位忘带接送牌的家长,校警耐心地解释核实,妥善解决,印象很深刻。
看来做学校建设的工作,不能单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一味讲设计先进、设施现代、功能完善,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苛求大而全,而是要在人性化、精细化上下功夫,这一点要向上海的学校学习。
5月20日
今天结束上海之行,研修暂时告一段落了。回去后怎么向同事们汇报,以什么样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根据我观察的结果,大家都多少有点忐忑。
两周的时间,零距离接触华师大的教授、博导,他们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人,处在某一领域最前沿的位置。研修实际上是一个开阔眼界、静心思考、提高认识、实践运用的过程。
研修课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务虚的,侧重观念、理论;一类是务实的,都是学校日常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校长管理艺术、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绩效考核等。我个人认为还是务虚课程的收获对我们今后工作指导意义大一些。教授们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给我们授课时都是立足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结合基层教育教学工作,一步一步地阐述观点。有些理论在我们看来高不可攀,有些观点属一家之言,值得商榷。研修几天下来,脑袋里装的东西多了消化不掉,感觉无所适从。
参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时候,学校程校长说的一段话我比较认同,现在所谓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层出不穷,其实没有那么多新东西,无非是三种情况:一是被人遗忘后重新想起的理论,好些理论在解放前就被当时的教育家们提倡过;二是从原先比较模糊的状态趋于清晰;三是从旧背景走向新背景。
受到程校长启发,我觉得研修不必拘泥于教授们的具体理论,我们的实践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套用人家的理论;我们也不必把教授讲的一字不漏全部记下来,集中注意力倾听和理解讲课内容,每堂课都在思想上有所触动就达到培训目的了。思想更新和提高了,工作自然会朝着积极、创新的方面发展。
此次研修学习的收获主要有两方面:
一、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高等学府开阔眼界,认识不足,不学习要做井底之蛙。通过交流,了解到教授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治学精神令人钦佩,虽然已经处在很高的层次,但每天仍不停地学习。读大量的书,吸收新的知识,常年深入基层指导工作。
过去总觉得大地方的人水平高,那是主动学习积累的结果。
二、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养成主动工作的习惯。
一个人的工作能否取得成就,取决于对待工作的价值观,自己往前走还是别人推着你往前走,有没有内在的前行的动力。不要等待上级告诉自己该做什么,自主自觉寻找新的工作任务。
第五篇:国培学习研修报告
国培学习研修报告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在辅导老师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本人在为期两个月的初中语文国培学习中,认识提高,收获匪浅,作为安庆市语文二班的一员,我要衷心感谢为我们精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与同行的交流互动中,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教学理念也进一步得到了更新,在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素养,下面,本人将自己参加本次国培的整体情况、实践成果、反思及个人的发展规划作一个汇报。
(一)、自国培活动开展以来,我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自学,这学期,我授701和801两个班语文,兼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尽管工作任务重,但我每天学习不放松,在前一阶段的课程学习中,我认真收听了裴老师等专家的讲座,并且每天坚持写学习笔记,记下内容要点,有些地方没有弄懂,就和本校的其他老师一起讨论,不满足学足学时,做到真正地掌握国培知识,平时一有时间就积极主动地和班级学员一起交流探讨,集中答疑,积极完成学科作业和文章的写作。
(二)、积极参加线下研讨和岗位实践活动。我们学校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在校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大家学习激情高涨,语文教研组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语文观摩教学,进行观课、议课,每一位老师都要上一节语文公开课。结合这次国培学习,我们重点对汪文和张云红老师的两节语文课进行了重点探讨。我本人也结合本学期701班学生的作文实际上了一节《积累材料,写好作文》的公开课和九年级绿源班的《千古文章意为高》的作文讲座,现将801班的语文公开课教案打印如下:
积累材料,写好作文
学情分析:这学期以来,通过作文的批阅,发现学生在写作文上存在一些问题,除了书写、标点及语句方面外,几乎有一个通病——文章内容空洞,材料贫乏,导致文意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积累材料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空洞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能力目标
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生活,平时注重搜集积累材料的良好的写作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积累材料的意识的形成
2、选材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作文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在平时写作文时经常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有些同学一接到题目就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勉强拿起笔来,只好搜肠刮肚,东拼西凑,最后成文多半是废话、套话。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读来也觉得意兴全无。这是这部分同学的苦衷,也是老师的苦恼。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材料与作文问题,希望对同学们的写作有所帮助。
二、谈谈选好材料对于写好文章的重要性
作文成功的要素固然很多,但大量的写作实践证明:好的材料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历年来中高考作文,同学们的平时作文练习,考试作文能得高分者没不与作文选材有着密切关系。
1、结合《羚羊木雕》、《我的初一生活》等题目作点分析。
2、《心中有话对您说》(指名朗读,然后让学生作点分析。)
三、分析材料贫乏的原因
作文材料贫乏的原因很多,我归纳了一下大致有四点
1、缺少生活经验
如《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缺乏对成功经验的体验;《班中趣事》缺乏对班级趣事的搜集;《亲情》缺乏对情感的体念
2、平时阅读少,积累少
平时没有阅读课外书籍,知识贫乏,孤陋寡闻,“书到用时方恨少”结合《我喜爱的电视栏目》、《我喜欢的一句名言》、《我喜欢的一篇小说》等题目谈谈。
3、思路不开阔
写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要勤于思考,选好写作角度。如《我和别人一样吗?》
4、缺乏思想积累
文章内容平平,没有思想深度。《我也追星》
四、怎样占有丰富的材料
1、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在生活实践中积累鲜活的素材。茅盾指出“应该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稿簿,无论走到哪里,你都竖起眼睛,像哨兵一样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句话对我们颇有启发,我们要有一双慧眼,投入生活,从观察入手,积累素材,从平凡的生活中汲取所需要的东西,生活处处皆“文章”。
例文(1)《家事》
例文(2)《老师的口头禅》
例文(3)《难忘家乡的烧红署》
2、广泛阅读、不断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大量阅读,反复积累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融他人之长,写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来,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采百花醸出自己甜美的蜜来,这就涉及作文写作中模仿与创新问题,初学者可模仿借鉴,但不能抄袭。
如《我在书海中游泳》
3、开动脑筋多角度思维,展开想象和联想。
如《触动心灵的力量》
4、加强思想积累,挖掘材料本身的思想意义。如《栀子花》
五、选材应该注意的问题
1、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例文:《成长的烦恼》
2、材料要有新意
如《日子》
六、检查课前预习的几个题目的选材情况(可互相讨论)
《我的妈妈》 《生日》 《我做主》 《委屈》
七、总结:今天,我和同学们在一起探讨了作文写作中积累材料与写好作文的关系。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平时广泛地搜集材料,懂得写作规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出材料丰富,中心突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来。
八、就课堂讨论的作文题。任选一题,课后写一篇作文。
(三)、教学反思,“教而然知困”,通过实际教学我深感一名老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时刻不忘学习,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就我上面上的那节701作文公开课而言,我深感学生平时积累少,老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在七年级开始如何让学生养成搜集材料,积累材料的习惯非常重要,今后如何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之所以设计这一教学案例,也是受这次语文国培老师的辅导的启发而来的。
(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做一点作文教学的探讨,探寻作文教学规律,和教研组的其他老师一起结合本校作文教学的实际,做一点作文教改方面的工作,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述,就是我参加这次初中语文国培学习参与岗位实践活动的几点做法,敬请专家和同仁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