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剑-简介2011

时间:2019-05-13 17:3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秉剑-简介20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秉剑-简介2011》。

第一篇:高秉剑-简介2011

高秉剑简介

195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盐山, 实战派企业策划师和培训师,沧州市区域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曾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师进修学校辅导教师、小学语文教研员等职。先后出版《学生识字序列》(1992,河北大学出版社)、《小学课堂作文例文指导》(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等系列丛书,发表《矫正教研导向 走出教学误区》等论文多篇。1996年服务于天津大邱庄津海集团,任《津海人》副主编;1997年创办《晨光》报;2004年创办《希望》报;2006年,兼任中国城市网站联盟首席策划,先后创办《盐山网》()、中国沧州门户网()。2008年受聘于河北沧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兼职策划师和培训师,2010年出版针对职工品德修养的图书《心态决定未来》(光明日报出版社)。

其教学特色:

1.化高深为肤浅——少讲大道理,多讲小故事;许多深刻的道理蕴涵于有趣的小故事之中,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受听众喜爱。

2.变讲师为导师——少自己高谈阔论,多引导受众体悟;能够摆正“主导(讲师)与主体

(受众)”的“双主关系”,视受众为“同学”,轻讲师个人才艺展示,重同学集体参与活动;不追求短暂的热闹场面,只重视持久的学习效果。深受企业家好评。

3.思维深邃,见解独到——很少鹦鹉学舌,多是独家观点;善于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实施集体研讨,进行案例分析,“以挖掘问题根源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现有课题:

一、经营篇

1.《经营与狩猎》——从狩猎常识揭示经营常理,适合与中小企业高管研讨。

2.《从英雄到统帅》—— 中小企业“瓶颈”突围。核心观念领导意识“从‘皇帝’到‘总统’”的转变。

3.《还魂》(高层版)——企业文化的包装(画皮现象)与积淀(实质信仰)。

二、管理篇

1.《还魂》(员工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工作中的映像。也即“得失观”与“职业道德”规范。

2.《对标管理的优势与关键环节的掌控》——中高层

3.《6S管理的标与本》——生产管理干部

三、人才篇

1.《人道与王道》——聚人之道、用人之道、成人(成就他人)之道。

2.《中层智慧》——中层干部的知与行。

四、学习篇

1.《学习智慧》(员工版)—— 学习是提升德能的过程。每一个人,既可能是“智学、学智、学好、学有所成”,也可能是“傻学、学傻、学坏、得不偿失”„„

2.《学习智慧》(高层版)——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大家庭”,老板无疑就是“家长”,而企业的学习培训,则如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同样有“望子成龙、兴旺家族”的期盼。然而,当前国内教育早就有了《北大毕业等于零》的定论,企业培训更多半是“抛出个西瓜,换不回个芝麻”的窘境——根源何在?《学习智慧》(高层版)将结合企业培训的现状为您解读。

2011-11-15

第二篇:2013感动中国-高秉涵

2013感动中国之高秉涵

【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事迹】人物介绍:台湾律师,老兵。1936年出生于山东菏泽。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初登央视演播厅,74岁的高秉涵颤颤巍巍。他说,腿脚还挺利落,只是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从后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弯曲的布景桥,高秉涵却把这看作黄河、长江,是任何一切能勾连起他对故乡强烈思念的图景。家是什么?高秉涵说:“家就是这个曾经再怎么努力都回不来的地方,但我从没有放弃过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湾,镌刻在高秉涵脑海中的却是另一个地名:山东菏泽。他出生在菏泽,在那儿度过了年少时光,菏泽才是他的家乡。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对他这样一个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高秉涵不愿去回忆离开母亲、离开老家村庄的清晨,可那个清晨总会从记忆中清晰地跳出来。1948年,山东菏泽处于国共两党“拉锯区”,高秉涵的父亲高金锡被枪毙,母亲宋书玉告诉他,“因为你父亲是国民党”。

当国民政府所属军队及地方各级政府开始陆续向长江以南撤退时,宋书玉将曾经参加过“三青团”的儿子送到国民政府在南京设立的“流亡学校”。在儿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辈子都在小学教书的母亲几乎没经历过团圆:两个女儿在抗战初期外出求学没了音信,而后丈夫死了,又决定让儿子离开。少年高秉涵用了6个月,穿越6个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挤上了由厦门开往金门的班船。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个月前,在遥远的北京,新中国宣布成立。

对所有从各个港口逃至台湾的人来说,回家是最迫切的梦想,可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与亲人团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从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审判员,“金门逃兵”是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

那个“金门逃兵”的家就在对岸厦门,他本是渔民,与偏瘫的母亲相依为命,在一次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强拉入伍到了台湾。碰上天气晴朗时,隔着并不宽阔的海峡,一眼就能看到家乡,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渔夫本领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个汽车轮胎,趁人不注意时坐轮胎下海,游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时,他到岸了。海水冲涩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举手大喊:“我是从小金门逃来的,没带武器!”可没想到,他游了一整夜,最终却游回了金门海岸。一星期后,这个因“回家”获罪的“金门逃兵”被处以极刑。高秉涵哭得难以自已,他对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尚无法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写了“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是母亲“宋书玉”。不长的信中,他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有朝一日能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两个姐姐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峡这头,杳无音信的两个姐姐实际上去了延安,当上了共产党干部,在他踏上逃难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迈的母亲找回了女儿们,却失去了儿子的音讯。等待终于耗尽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世于吉林辽源„„

如今,两岸已经开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艰辛。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台湾的同乡,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

“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第三篇:高秉涵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早上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我们都是爱乡人”

在视频的最后,高秉涵老人双手颤抖,捧着“岳大哥”的遗骨说:“岳大哥,我已经为你完成任务了。你是一个爱乡的人,我们都是爱乡人,希望你安息吧!”

这一幕,让我对这位老人的人生道路深思不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掉性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又成为孤儿流落于台北街头,几经周折考上了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理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名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

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位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

高秉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道路?他一生坚守“我们都是爱乡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根源就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所特有的“善良”!

善良使他不忘亲娘,不忘本土,不负母望,顽强地活了下来,最后执着归乡;因为他善良,他坚信:“我们都是爱乡人”最真、最善、最美,所以“金门逃兵”的案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恶贯满盈的刽子手,相反却使他变成了一位竭尽全力传播善良的使者;因为善良,他情系所有“爱乡人”,七十多岁,还在忘我地为台湾的乡亲们安葬亡灵;因为善良,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崇尚人性、专门利人、品格高尚、精神伟大的人。因为善良,他的人生至真至诚,已经脱离了物质至上的低级趣味,到达了精神至上的崇高境界;因为善良,他亲自见证了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特殊历史。因为善良,他用自己瘦弱的身材,唤醒了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最为美好的良知;因为善良,他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使大家学会:感动自己,奉献爱心。因为善良,他用自己的行动向西方证明: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因为善良,他让每个医专人懂得了如何幸福生活、快乐工作;因为善良,他使每个医专儿女深深意识到孝老爱亲和修身养德是人生不能等待的大事;因为善良,他从心灵深处大声呼唤:医专梦的实现需要医专人的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第四篇:观感动中国有感-高秉涵

观央视2013“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之高秉涵---历经两岸沧桑的台湾老兵

孙继力

颁奖辞: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这样评价高秉涵:

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抱回的岂止百十个骨灰罐,抱回来的人心啊,成千上万上万。坚信着亲情骨血相连,谁也隔不断隔不断。

推选委员张会军说:

75岁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家乡的愿望。我们敬佩他的无私和亲情。

数年来每每观看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这档节目,其中每一个人物无不是人肺腑,常常为故事所感动,情不自禁间已是泪流满面。高秉涵,一位阅历丰富的台湾律师,曾经的钢铁战士,以自己风烛残年之躯完成了台湾老兵桑梓埋骨的遗愿,更是为台海两岸感情血浓于水竖起了坚实的标杆。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一体到隔绝再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老先生的“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更是早已穿肺入腑。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经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掉半条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他又成为流落于台北街头的孤儿。他流浪过,做过小贩,几经周折考上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

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 1991年9月,统一后的柏林法庭开庭宣判了举世瞩目的柏林围墙守卫案。两年前,克利斯和高定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响,一颗子弹从克利斯前胸穿入,克利斯当场死亡。九个月后,柏林墙被推倒,而射杀克利斯的东德卫兵英格因为杀人罪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柏林法庭最终判处英格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英格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场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你明知这些逃往自由的人是无辜的,明知无罪而杀人,就是有罪。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在他心中良知是最高的法律。

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母亲就在那头,他却只能遥望,甚至还得用枪指向去见母亲的人。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等了他一辈子的母亲也没能看到有关他的只言片语,而给母亲的信中那短短的一句话足以使人肝肠寸断:“娘,这么几十年,我还有这个毅力,还要活着,就是为了最后能够活着见你一面,娘,你要等我活着回来。”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高秉涵说,经常在夜里梦见自己变成了海鸟,飞过大海回家。他

在家书中深情的写道:“在这段漫长且似无止境的流浪岁月里,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的活下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娘一面„„

没有长夜抱头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高秉涵对骨肉分离有着太深的体会,他是能完全理解想家人的疯狂„„相隔倍觉离乱苦的日子里,一封封家书,承载的是老兵们满满的乡愁,连接着的是一个个因为战争曾经失散的家庭。然而,永远难以寄达的家书太多了。流离在外的游子,就像古词里讲的那个断肠人在天涯一样。什么样的人才会断肠呢?不知归期的人才会断肠。日日望眼欲穿,夜夜梦回故里,回家是比天大的事啊。

海峡那边的人会回到家,台湾也会“回家”!

第五篇:观感动中国有感-高秉涵

观央视2013“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之高秉涵---历经两岸沧桑的台湾老兵

孙继力

颁奖辞: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阎肃这样评价高秉涵:

这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我的遗憾。抱回的岂止百十个骨灰罐,抱回来的人心啊,成千上万上万。坚信着亲情骨血相连,谁也隔不断隔不断。

推选委员张会军说:

75岁的老兵老人,用微薄的力量牵动所有游子的梦回家乡的愿望。我们敬佩他的无私和亲情。

数年来每每观看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这档节目,其中每一个人物无不是人肺腑,常常为故事所感动,情不自禁间已是泪流满面。高秉涵,一位阅历丰富的台湾律师,曾经的钢铁战士,以自己风烛残年之躯完成了台湾老兵桑梓埋骨的遗愿,更是为台海两岸感情血浓于水竖起了坚实的标杆。

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一体到隔绝再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老先生的“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更是早已穿肺入腑。高秉涵生于山东菏泽,13岁已经成为“小学兵”,在“南逃”路上几乎丢掉半条命,辗转抵达台湾之后,他又成为流落于台北街头的孤儿。他流浪过,做过小贩,几经周折考上台湾“国防学院”法律系,毕业后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他审的第一个案子是金门逃兵案,一个士兵在值岗时冒险抱一只轮胎穿越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的家,但是没能成功,被判处死刑。一个想要回家孝敬母亲的人怎么会有死罪? 1991年9月,统一后的柏林法庭开庭宣判了举世瞩目的柏林围墙守卫案。两年前,克利斯和高定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响,一颗子弹从克利斯前胸穿入,克利斯当场死亡。九个月后,柏林墙被推倒,而射杀克利斯的东德卫兵英格因为杀人罪站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柏林法庭最终判处英格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英格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场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你明知这些逃往自由的人是无辜的,明知无罪而杀人,就是有罪。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身为法官的高秉涵无能为力,但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在他心中良知是最高的法律。

为什么一段浅浅的海峡会让骨肉同胞分为两个世界?母亲就在那头,他却只能遥望,甚至还得用枪指向去见母亲的人。1973年,高秉涵退出军界,成为一名挂牌律师。1979年,离家31年后,高秉涵写的第一封家书,由台湾至欧洲、经美国寄到中国,又经北京、广州、辽源,历时三个多月,于母亲葬礼的当天抵达亲人的手中,等了他一辈子的母亲也没能看到有关他的只言片语,而给母亲的信中那短短的一句话足以使人肝肠寸断:“娘,这么几十年,我还有这个毅力,还要活着,就是为了最后能够活着见你一面,娘,你要等我活着回来。”

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高秉涵说,经常在夜里梦见自己变成了海鸟,飞过大海回家。他在家书中深情的写道:“在这段漫长且似无止境的流浪岁月里,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的活下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娘一面„„

没有长夜抱头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高秉涵对骨肉分离有着太深的体会,他是能完全理解想家人的疯狂„„相隔倍觉离乱苦的日子里,一封封家书,承载的是老兵们满满的乡愁,连接着的是一个个因为战争曾经失散的家庭。然而,永远难以寄达的家书太多了。流离在外的游子,就像古词里讲的那个断肠人在天涯一样。什么样的人才会断肠呢?不知归期的人才会断肠。日日望眼欲穿,夜夜梦回故里,回家是比天大的事啊。

海峡那边的人会回到家,台湾也会“回家”!

下载高秉剑-简介2011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秉剑-简介201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感动中国 高秉涵(五篇范例)

    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

    农高简介

    黑龙江省富裕县农业技术高中 农村成人中专简介 黑龙江省富裕县农业技术高中、农村成人中专是两校合一的农职学校,建于1984年11月。校址在富裕县城南哈川火车站西侧,系原东北农......

    高宇简介(★)

    高宇,女。生于七十年代,山东微山人。美院美术专业毕业。近几年专攻国画工笔花鸟和工笔人物,工笔作品脱于匠气,灵秀满纸、清新逼人。注重"传神"意境的追求,技法已趋成熟,涉及题材......

    吴王试剑石简介

    吴王试剑石简介 会稽(今浙江)著名铸剑工匠鲍唐采武昌(今鄂州)铜铁,锻造了一口宝剑献给孙权。孙权为了试其锋芒,携剑上山,举剑对天祷告:“若苍天有归,成全我东吴大业,必削石如泥!”言罢,......

    楼剑老师简介[五篇范文]

    楼剑老师 TTT实战训练专家 口才演讲训练教练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曾任:中华英才网苏州Call Center 市场部经理 现任:华地国际集团(上市零售企业) 培训经理/高级讲师......

    姬剑晶老师简介

    姬剑晶老师简介 ◎姬剑晶老师任职与荣誉 曾获:中国国家海峡人才市场创就业指导专家 中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项目讲师 兴华智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安之老师超级讲师班亚......

    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颁奖词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高秉涵颁奖词和事迹颁奖词: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

    高剑 党员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党员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新街中学 高剑 作为共产党员,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党员意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发挥党员作用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因为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对自己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