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17:5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

第一篇: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

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

本学期,利用闲暇断断续续读了《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一书,于文森教授在书中通过对课堂听评课的分析,对有关教学问题的思考和感悟,用各种教学随笔和短文的形式展示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一、听课评课,借鉴别人经验

于教授说,真正的教育学是活在课堂里的。《公开课断想》一文中讲到公开课的意义是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我们每学期都要听课,其中许多是公开课,公开课一般都是开课教师精心准备过的,其实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常常有许多可学之处,值得学习和借鉴。听课后的一些思考、点评和分析,能带给我们许多启发和灵感,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学到许多经验。在准备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如今年我校教师在市学业水平考试培训会上公开课《认识国家》,在磨课过程中,我们组的同事共同听课、评课,提出建议,帮助老师备课,每个人都学习感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专题,表达的是余文森教授对各种教学现象和问题的相对专业化的看法和见解;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受到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上,尊重学生,随着新课程课堂变革的实施,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渐改变教师讲为主到学生学为主。引导学生勤学、勤思考、勤动手,使课堂向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转变。不断学习,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取长补短。自己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很多感受和收获。

二、课堂落实,创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要抓落实》一文认为课堂要特别注重抓落实。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要抓落实,每个环节的目标、内容、任务具体清晰。要求认真备课,根据教学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全册内容,单元教学内容及每课的主要内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及重难点,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制定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备课时老师要想好教什么,什么需要教,只教学生不会的,这种“针对性”非常重要。凡是学生自己看书能懂的,凡是看书不懂但自己想想能弄懂的,经过学生之间交流讨论能懂的,也不教。上课时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与学法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目标要求对所学内容进行重点训练。这样目标具体明确,效率就高。课后作业向课堂转移,极大地减轻了自己和学生的负担,也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

始终以生为本,及时解决课堂问题。如常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常常看到小组内组长与部分同学在讨论、学习,甚至是独自学习,其余同学在闲聊。组长汇报时还说是经过了小组成员深入的讨论。通过老师指导,让没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参与到自主、合作学习之中。帮助到位是在学生愿意学又学不会时,教师起到帮助作用。只要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之时,及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去,有个别问题就讲解点拨,共性的问题再面向全体同学一起探讨解决,课堂才为更加有效。

三、不断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书中还讲到作为教师要,坚持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学习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不在于年龄多大,有没有时间,而在于你是不是愿意去学,乐不乐意去动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阅读各种有益书籍,使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我们现在开展的课题研究、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都是为教学服务的。积极实践,及时反思,才能做得更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通过不断地学习,力求把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升华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实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其变成属于自己的经验。

第二篇:《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心得体会

《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心得体会

武安市第五中学

代金亮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我一直深知读书时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是面对眼花缭乱的书目有时还真不知道自己该读哪一本。近年来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校领导和教研处为我们老师推荐了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一位教育学专家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一书。我虚心研读了这本书,开始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但看着看着便不自觉地被吸引进来,因为这本书的知识都是非常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的,非常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适用与不同的学科,现就书里面的一些理论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这本书之所以说它是好书,是因为它没有长篇大幅的理论让人读着枯燥乏味,而是一本感想录。作者余文森教授将自己多年亲临一线课堂听课的感想与思考进行了整理,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听一位教育前辈的谆谆教诲,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许多不解之处似乎也能从中找到答案。其中他指出的“数学复习课该怎样上”、“真正的好课,不是老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语文课的三个层次:文字、”文学、文化”、“公开课的定位应在“课”上,而非“公开”上,“新课程应该给予学生的是:健康第一,幸福第二、品行第三、学业第四、个性第五”等等这些都让我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其中余教授对目前颇受关注的“自主教学”的一些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每天听课和上课,其实都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停下来思考一下,就会有很多感受和收获。

近些年,我校在校领导和教研处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富有五中则色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开发和实施,而余老师提出的“先学后教”的本质就在于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这我们的“自学”环节。起初“三段式”对于我来说,真是一头雾水,但后来经过一些培训和尝试,似乎有所悟,但真正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余教授在这本书中谈到“自主学习”对我在化学学课堂上落实“三段式”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帮助。

首先,对于大家一直探讨的课前预习,我认为从我们初中平常的教学中来看,如果将预习布置给学生回家完成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一种情况是一部分孩子回家根本就不会去预习,导致第二天在课堂中的知识脱节,另一种是孩子回家或者自己或者家长帮着预习,但他们所关注的仅仅是知识的结果,而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恰恰才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做法,那便是将化学的预习坚决地放在课堂上。其次是预习提纲的编写。在运用“导学案”进行自学时,我们都会使用到导学提示,以前我们都很纠结导学提示究竟该写些什么。余教授认为:首先导学提纲最好不要写成练习提纲或作业提纲,否则容易使学生把先学仅仅局限于完成练习或作业。自学的核心应该是阅读和思考,为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提供平台。编写提纲时,特别是设置问题,更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空间,还要给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留有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自学环节。

“互动”环节是自学的升华,互动是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的两种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在当下的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日益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那么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二者间的关系如何?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余文森老师认为: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合作学习旨在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释疑,个体通过独立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在小组讨论。我们五中面临的问题很严峻,最突出的就是大班教学,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互动学习,我们都是以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学生间的交流面会更广,表达的机会会更多,对学生的促进会更大,这个时候,小组就会成为很好的合作的方式。但如果教师引导不到位,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把握以及小组缺乏对开展合作学习的需要而开展的小组合作学,那么这种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未必有什么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值得我们不断探究与实践。

“检测”要当堂完成,而且检测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另外我还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一些可谓是提高检测质量的小窍门、小方法。比如:课堂上每个检测题的的目标和要求都要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测量;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活动、作业都要落实到位、检查到位;重要的练习和作业都要当堂完成,并且在老师眼皮子底下过关,当堂点评。

一本好书,让人回味无穷,开卷有益,每每翻开总是给人以启发,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也深深知道,这些启发与心得,必须要在实践中去尝试、总结与完善。一本书,一面镜。执此书,净我心。我要不断的揣摩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我的实践中,去完善我的化学课堂。

第三篇:《听课评课》读后感

通过读《听课评课》一书,我对听课评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既包括理论层面的,也包括实践层面的。现将我的认识及体会总结如下:

面对新的形势和需要,我国课程改革对听课和评课有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听课评课宏观背景的转变,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纠正单纯重视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次课改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并设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只是和方法上的联系。改变课程繁难偏旧和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一级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内容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课程实施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成为自我反思者和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这些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形成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听课评课对课程改革做出了新的应对,重建听课评课新概念。

1、关注学生的发展;

2、促进教师成长;

3、重视以学论教,听课评课的功能由甄别分等转向促进发展,听课评课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新课程有了新的评课标准,然而,当前的评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评课的操作上,如:重听轻评,敷衍了事,平淡肤浅,面面俱到,参评面窄,以偏概全,评新弃旧。

二、评课的观念上,如:课堂提问人次越多越好,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率越高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教学手段越复杂越好。

三、评课的心理上,如:趋中心理误区,从众心理误区,求全心理误区,成见心理误区。出现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原因主要有认识不足,评课不到位;评课方法不当,效率低;缺乏严密组织,随心所欲;缺少素养,认识不到位。

我们怎么来评课呢!方法有哪些呢?

一、互动式评课,先由教者自评,同行教师评议,专家评议,总结概括。

二、答辩式评课,教师自己准备授课,有评课小组听课,任课教师陈述,评课作于任课教师的问答,辩论阶段,任课教师总后陈述,评课小组集体评议,宣读评议结果。

通过阅读对听课评课有了系统的了解,受益匪浅,相信对我今后的学习与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作为学校的中层,遵照领导的指示,自然要例行检查性听课的公事。一面迈着急匆匆的脚步朝事先约定好的班级走去,一面向正紧张忙碌着的同事们打招呼,曾经尝过的关于听课的各种滋味儿也在不知不觉中涌上了心头。

随着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教师这份工作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令社会上许多人侧目的职业。然而扪心自问,教师的个人素养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其工资待遇实现同步提高。

上个学期,本人有幸参加过好几场教学研讨活动,回味听课教师们的种种表现,可谓姿态万千:接听手机者有之,嘻笑寒喧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翘起二郎腿抽烟者有之,因为一时谈兴正浓没能控制住节奏而令所有听课老师为之侧目者也有之……

更有甚者,在一次公开课开始后10分钟内,有5、6位姗姗来迟的老师,竟然不顾课堂上已经渐入佳境的教学氛围,陆续以“咚咚”的锤门声和“叮当”的桌椅碰撞声回馈课堂,如入无人之境,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弄得执教老师有苦难言。时值寒冬,教室里又没有空调,加之从电脑投影仪的播放效果考虑,上课铃声响起后关门是可以理解的。迟到老师用手敲门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无法理解,以手指敲门怎么会发出锤击般的声音来?

记得刚刚工作的第一年,因为学校重建,我和班上的20几名学生被分配到了一家农户家的堂屋里开展教学。每每我上早晨第一堂课的时候,总会有周边的几位农夫、农妇,手捧一碗稀饭,在门外边看边吃。如果觉得不过瘾的话,他们还可以跨过门槛来,作进一步考察。伴随着琅琅的读书声和“滋滋”的喝稀饭声,我上完了一堂又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如今回想起来,心中倒有一种暖融融的感觉。而此刻,眼前同行们的所作所为却让我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汗颜不止。

工作了近20年,如今虽说不怕别人来听课,可要说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毫无顾忌,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同事来听课取经,那就要以专业的眼光认真处理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力争上出自己的特色来,总得对得住人家在你的课堂上花费的40分钟呀。如果是领导来听课,那就要努力把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以便在保住饭碗的同时,也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总而言之,不论是谁,只要教室里面有人听课,那总是有压力的。

听课本来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向上课老师学习业务也好,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好,不论是抱有何种目的,我们都应该恭恭敬敬地面对。毕竟,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高尚的职业;毕竟,上一堂课本来就是很辛苦的,我们要尊重人家的劳动。如果是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失当而对执教老师造成了某种压力或情绪波动,那就不好了。有研究表明,人在过度紧张或是情绪波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体内的某些腺体分泌失衡,从而危害一个人的健康。上课辛苦也就罢了,再对人家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我们于心何忍呢?

大凡上过正规师范类学校的老师们,在他们还是一名师范生的时候,一定会受过关于听课礼仪方面的教育:

1、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就应该早早地进入听课班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座位,做好准备,静候一堂课的开始。

2、上课伊始,班长喊起立的时候,听课老师也应和学生一道起立,向执教老师行注目礼,以示尊重。

3、听课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以免扰乱课堂秩序,不可窃窃私语,不可东张西望,更不可大声讲话、接听手机。

4、课堂上,师生如有精彩的表现,听课老师可报以礼节性的微笑或上掌声,但要矜持,不可过于做作。

忽然觉得前面的题目怪怪的,“做有教养的听课老师”?教师本来就应该是有教养的呀!没有教养怎么能当老师呢?作为听课老师怎么可能没有教养呢?

我期待着有人对我的题目提出批判,批判的人越多越好,因为要真是那样的话,我们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就上去了。

第四篇:听课断想

从听《认识三角形》单元的推门课所想到的曹松峰

近期,我们教研室集中两周的时间,组织部分学校的业务校长和教研员,到市直初中开展听评推门课活动。其间,我听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二单元的8节课,大多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内容。整体印象是,授课教师大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新课程的理念,把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融会到对学情的把握之中,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培养能力,升华智慧,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凸显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肤浅、对教材研究的缺失,特别是少数教师还在“穿新鞋走老路”,重复着课改之初所犯的一些低级性错误。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这些现象很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纠正,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再出发”。

【片断1】

师: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角形中的一些重要线段,请大家打开教材143页,找到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齐声朗诵三遍。

生(齐读):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师:我们接着学习三角形的中线,请大家看教材第143页,把三角形中线的定义齐声朗诵三遍。

生(齐读):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它们是三角形中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线段。请大家再一次齐声朗诵它们的定义,一定要把它记下来,背熟了„„

【评析】

在课后的座谈中,教研员提出了对上述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看法,作课的教师反问道:“难道实施了新课程,就不要求学生熟记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吗?”

这里,问题的关键不是数学概念是否需要记忆,而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记忆、理解、掌握,进而灵活运用的问题。毫无疑问,数学概念在数学学科的知识架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基础的基础,不可须臾离开。正如有的专家所谈,数学就是在“玩”概念。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包括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等,学生应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以便于在应用中做到“死去活来”。新课程淡化了对一些数学概念的记忆背诵。我们反对像背诵古文名篇一样对数学概念的死记硬背,或是把它们作为一堆生死僵硬、毫无生命的东西强加在学生的头上。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领学生通过折一折、议一议的思考、操作、交流活动,达到在活动中加强记忆、加深理解,进而灵活运用的目的。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学生在对概念的探索、质疑、体验和应用的一系列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概念的认知,使其成为自身数学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探求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至少可以增强记忆的准确性和牢固性,避免学得快、忘得快的现象发生。常常见到一些初中生在最后阶段的数学综合复习中,仍然对于统计学标准差公式中的(xi-x)是否应带上指数2拿不准。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标准差的意义以及非负数在防止正偏差和负偏差相互抵消中的作用。不难相信,在体认了公式的探求构造过程之后,上述现象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小。

【片断2】

师:对于不同的三角形,我们可以分别做出它的三条角平分线。

(教师示范,用量角器度量已知角的度数,画出它的角平分线。)

师: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做法去做。至于用三角形纸片折出三角形的平分线,留给大家作为课后练习。

„„

【评析】

我们认为该教师的做法有点偷工减料。为什么要把同学们的思维限定在“仿照老师的做法去做”的范围内,是否有语言和行为霸权的嫌疑?放手让同学们动脑去想、动手去试,探索做法的多样化,岂不更好?另外,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折一折”,是课堂上的规定动作,将其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做,学生做不做?做得怎么样?有什么检测措施?不落实,不检测,等于不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教师把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动手活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情,心甘情愿地越俎代庖,干了不少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的事情。在当今的课堂上,重结果轻过程,重讲授轻活动的现象仍然依稀可见,应该下大力气扭转才是。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价值何在?这是不少一线教师的困惑和疑问。学生通过参与独立思考、观察操作和互动交流等活动,可以实现对知识的加工、升值,养成多角度、深层次理解问题的自觉,提升对具体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毋庸讳言,“过程”之所以与结果同等重要,就在于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价值观、处世风格等个性品质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当你以适当的速度跑完两三千米后,可能也不觉得得到了什么,但如果你经常这样运动,就会发现自己更有活力了,免疫力提高了,这就是过程的价值。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任何事情,离开了过程就将一无所成。正如体力运动可以健身一样,脑力劳动可以益智、怡情、正心、诚意,可以使我们感受先进文化的浸润、浸淫、浸染。

【片断3】

师:请大家按照教材143页的要求,每人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用折纸的办法得到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

(学生开始按照教师的要求忙活起来。由于在学生活动前,教师缺乏指向性十分明确的要求,缺乏积极有效的指导,不少学生操作不得要领,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好。)

【评析】

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指导的效度。换言之,学生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向非常明确的指导下的活动,其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对知识的体认,绝不是漫无目的的瞎折腾一番。那么,就本次的学生活动而言,教师应该给于哪些引导呢?应该说,课本上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是最简洁、最规范、最凝练的语言,并且其中蕴涵着活动的操作要领。不是吗?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首先,找到“对边中点”。将一个顶点的对边的两个端点对折重合,折痕就是它的中点。接着,折过顶点与这一折痕的折线,所成的线段就是该三角形的一条中线。十分简单明了,完全是程序化的知识。但我们的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搞明白,定义中蕴涵着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在钻研教材中悟出来了吗?不得而知。如果悟出来了,那又为什么没有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片断4】

师:请大家按照课本第143页“做一做”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学生活动5分钟以后。)

师:现在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你们交流的结果。

小组1:我所画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小组2:我所折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由于发言代表折的三角形纸片很小,距离较远的同学不容易看清楚,有的无可奈何地在那里摆弄自己的小纸片,展示并没有达到请大家共同参与之目的。)

【评析】

不难看出,该教学片断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由于作课教师对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准备缺乏具体明确的要求,在我听课的第一个班中,坐在最后一排的四个同学中没有一人带三角板、量角器等学具。第二个班中,坐在我旁边的左右两个同学只有一个人带了直尺。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课本的边缘画三角形的边,在画角平分线的过程中,只能按照老师的建议“大致画一下就行了”,感悟不到角平分线概念的真谛,对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三者的区别也不甚明晰。还有的同学徒手画了三角形,然后就在那里描来描去,没有再往前走一步。课前,教师没能准备尺寸合适的三角形硬纸片一类的教具,指靠学生拿很小的三角形纸片演示,使得演示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仍应尽力发挥传统教具的优势。还应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上每节课都要有备而来,有充分准备而来,绝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我们对高效优质的课堂最基本的、一以贯之的要求。

再就是,本节课的小组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做一做”,重在学生自我思考,动手操作,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操作之前,给以适度的引导,学生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的。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操作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活动解决单打独斗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合作探究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深度,接近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本次交流后的小组发言中,同学们自然流露出的“我所画”“我所折”等话语,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如此的合作交流有必要吗?有效吗?(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基础教研室)

第五篇:听课与评课

听课与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研讨的重要措施,是最有效的、最直接的、最具体、最经常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下面是我对此粗浅的看法:

一、怎样去听课

1、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这个步骤老师们都知道,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听课前作准备工作。首先要知道听哪位老师的课,讲什么内容,要找来课本自己去预习或者叫自己背一下课,看看此课自己是怎样去备课的,自己要如何去教,有没有疑点和难点等等。否则不了解课堂内容,不了解教学者意图,就不会有较大收获的。

2、听课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我们听课过程中,一边要听,一边观察思考、记录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难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设计,看学生的学是否占“主动、主导”地位,师生互动的好不好等等方面。

3、听课后要对笔记进行整理和对整个课堂进行思考

听课后,在评课前,自己要对笔记从新进行整理;并且回顾整堂课,思考自己的得与失。

二、怎样去评课

听完课后,老师们要在一起进行评课,这个阶段是教师们互相交流、研讨的重要步骤。第一、先要充分听取上课老师的讲解,听他讲整节课的教学设想、安排、目的,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对这节课做恰当的评价。

第二、评课时要营造一种学术气氛,就是以学术探讨、研究、商量的方式去相互学习。不要造成谁指责谁的局面。要帮助或吸取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

第三、评课应围绕“评教学思想、评教材处理、评教法运用、评学法指导、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效果”这些内容区评。

第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怎样算一节好课呢:即:(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据此,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是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三是学生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能得到充分保障;四是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五是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六是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评法,这些都是我们在听课和评课时要相互吸收,借鉴,取长补短的。

下载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一、听课时要分析什么? 在观摩别人课时,通过感官捕捉到的仅是组成教学过程的表面现象,还不是事物的本质。对这些现象必经过一番思索加工,即经过分析、综合、抽象......

    听课与评课

    说课、听课与评课 授课人:刘萍萍老师授课时间:2011-11-10 am 一、 路东来老师回顾上节课的讲授体会 1. 环节缺少过渡 (过渡语的设计) 2. 实例插入过少 二、 刘老师讲评 1.教学程......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一、听课、评课的作用 听课评课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通过......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听课也是如此。听课的目的无非概括为两种:一是为了观摩学习,二是为了商榷指导。后......

    如何听课与评课

    如何听课与评课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如何听课评课 学习戴冰青辅导学习体会 同心实验小学 张 生 秀 近期,我听了自治区督导室戴冰青主任的讲座,受益非浅,对于采取有效的......

    浅析听课与评课

    浅谈听课与评课 -------听张家琼老师《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的体会 许天委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海南 海口市571100 摘要:为切实推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省级骨干院校......

    听课与评课

    谈听课与评课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听课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课的水平,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

    《幼儿园说课,听课与评课》读后感

    读书心得 有幸拜读了《幼儿园说课,听课与评课》一书。我们知道,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作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