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8: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第一篇:×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盛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整合教育资源,谋求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盛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万个。……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二、创新办学思路,打造职教名校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学校现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步显现。

2、积极融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积极融入市场,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多维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义务,形成了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综合服务于城乡多种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

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替农牛┲赂弧钡墓ぷ髁Χ龋罅κ凳└幻袂肯毓こ蹋贫萍既牖В刈⑴┐澹橄蹬┟瘢

第二篇: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

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

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整合教育资源,谋求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万个。……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

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二、创新办学思路,打造职教名校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

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学校现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步显现。

2、积极融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积极融入市场,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多维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义务,形成了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综合服务于城乡多种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

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替农牛┲赂弧钡墓ぷ髁Χ龋罅κ凳└幻袂肯毓こ蹋贫萍既牖刈⑴┐澹橄蹬┟瘢寡6韵赜蚺┮挡档墓毕茁蚀锏搅?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04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12全文查看

第三篇:×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整合优势谋发展 三个对接促跨越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整合教育资源,谋求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 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 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 万个。……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二、创新办学思路,打造职教名校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学校现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步显现。

2、积极融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积极融入市场,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多维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义务,形成了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综合服务 于城乡多种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非农化转移。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

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Χ

В

?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XX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高级技工328人,中级技工758人;共有2380被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务工就业,其中126人竞争到了管理人员岗位。据统

κ凳└幻袂肯毓こ计,经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培训前的700元左右上升到了1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攀升。

三、实现三个对接,促进跨越发展

现实表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和规模,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教育 功能,以全县农民工转移培训为已任,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行技术培训与农民工转移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成功实施“三个对接”,促进了学校跨越发展。

1、与市场需求对接,拓宽渠道谋跨越

学校将职业教育同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构建了面向省内外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就业服务站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供需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同全国19个省、市、地区签订了用人协议,就业安置渠道畅通,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学校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等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2、与产业结构对接,真抓实干求跨越

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 的调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 必须要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才能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职中利用学校作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 示范点的强势,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加大“学校加基地联大户带农户”的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校外10多个生猪、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和8个科技服务挂联村等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据统计,目前遍布全县的畜牧兽医人员、农村种养大户和饲料经销人员,90%以上都是小河职中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与高校专业对接,提升质量促跨越

现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使得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跨越成为了一种务实之需。学校立足南江的畜牧资源 优势和南江黄羊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示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 格局。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起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攀升,已先后对口向高校输送毕业生1300多人,培养各类专业实用人才3000多人;高考连续五年获……市职教类第一名,仅XX年职教本科上线人数就达52人,占全县职教本科上线人数的86%。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小河职业中学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由数量型转向规模效益型的成功办学之路:省重点职业中学、“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学校还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遇,扎实工作,发挥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和省劳务培育示范基地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五年三月十日

第四篇: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精)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盛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整合教育资源,谋求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盛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万个。……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二、创新办学思路,打造职教名校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 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学校现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步显现。

2、积极融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积极融入市场,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多维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义务,形成了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综合服务于城乡多种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

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替农牛赂弧钡墓ぷ髁χ龋

罅κ凳└幻袂肯毓こ蹋

6韵赜蚺┮挡

档贫萍既牖в刈⑴┐澹橄蹬┟瘢墓毕茁蚀锏搅?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 动力,XX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高级技工328人,中级技工758人;共有2380被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务工就业,其中126人竞争到了管理人员岗位。据统计,经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培训前的700元左右上升到了1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攀升。

三、实现三个对接,促进跨越发展

现实表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和规模,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教育功能,以全县农民工转移培训为已任,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行技术培训与农民工转移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成功实施“三个对接”,促进了学校跨越发展。

1、与市场需求对接,拓宽渠道谋跨越

学校将职业教育同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构建了面向省内 外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就业服务站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供需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同全国19个盛市、地区签订了用人协议,就业安置渠道畅通,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学校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等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2、与产业结构对接,真抓实干求跨越

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要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才能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职中利用学校作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示范点的强势,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加大“学校加基地联大户带农户”的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校外10多个生猪、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和8个科技服务挂联村等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据统计,目前遍布全县的畜牧兽医人员、农村种养大户和饲料经销人员,90%以上都是小河职中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与高校专业对接,提升质量促跨越

现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使得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跨越成为了一种务实之需。学校立足南江的畜牧资源优势和南江黄羊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示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格局。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起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攀升,已先后对口向高校输送毕业生1300多人,培养各类专业实用人才3000多人;高考连续五年获……市职教类第一名,仅XX年职教本科上线人数就达52人,占全县职教本科上线人数的86%。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小河职业中学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由数量型转向规模效益型的成功办学之路:省重点职业中学、“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学校还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 7 遇,扎实工作,发挥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和省劳务培育示范基地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整合优势谋发展 三个对接促跨越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一班人苦心经营、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现有在校学生人数3500人、教职员工105人,开设有农学、计算机、文秘、旅游、电子商务、机械、电子等十个专业,已跻身于省重点职业中学之列,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专业点,省、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先进示范基地。“苦干实干,创建职教名校;求新求活,培育一流人才”,职中人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向导,坚持升学与就业并举,成功实施职业教育与市场就业需求、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高校相应专业的“三个对接”,向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职高毕业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走出了一条适应市场需求、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办学路子。

一、整合教育资源,谋求健康发展

1、领导重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发展中,得到了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制度完善、项目申报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学校发展得以紧跟时代步伐,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对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多次亲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共谋职业教育发展。领导的高度重视,激发了职中人的工作热情,是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

2、市场优势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系国家首批国定贫困县,现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县农业人口54万,有劳动力41 万个,其中农村劳动力37 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8 万个。……工业基础薄弱,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十分狭窄,年均有近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经济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表明,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迫切需求。富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市场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渠道,为学校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打造南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龙头基地、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本资源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

目前学校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有一个结构合理、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8岁,校级干部均为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0%,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均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其中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50人。学校现建有多媒体教室两个,计算机200余台,60座电子阅览室一个;建有机械、电焊、电动缝纫等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实验室12个和校外实习基地6个;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和校园宽带网。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设施,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师资保证和物质条件,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二、创新办学思路,打造职教名校

1、主动适应市场,建设品牌专业

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以名牌专业打造职教名校,通过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促进实验、实习设备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面向市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学校现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步显现。

2、积极融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

学校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积极融入市场,实行一校多牌、一校多制、一校多用的多元多维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农村职业教育的职能和义务,形成了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国家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综合服务 于城乡多种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 力向非农化转移。

3、大胆开拓市场,全力服务“三农”

学校瞄准城乡市场需求,大胆开拓市场,实行校企合作,“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大“为农服务,替农牛┲赂弧钡墓ぷ髁Χ龋罅κ凳└幻袂肯毓こ蹋贫萍既牖В刈⑴┐澹橄蹬┟瘢寡6韵赜蚺┮挡档墓毕茁蚀锏搅?0%以上。同时,学校还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充分发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的龙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优势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004年2月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培训各类技工2520人,其中农民工1669人,高级技工328人,中级技工758人;共有2380被输送到沿海大中型企业务工就业,其中126人竞争到了管理人员岗位。据统计,经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工资水平较培训前的700元左右上升到了1200元左右,有力促进了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攀升。

三、实现三个对接,促进跨越发展

现实表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和规模,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教育 功能,以全县农民工转移培训为已任,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行技术培训与农民工转移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成功实施“三个对接”,促进了学校跨越发展。

1、与市场需求对接,拓宽渠道谋跨越

学校将职业教育同就业市场需求相结合,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实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构建了面向省内外的人才信息网络,通过计算机网络、各种传媒和就业服务站等渠道,分析市场需求,把握人才供需新情况、新趋势,主动面向市场办学;同全国19个省、市、地区签订了用人协议,就业安置渠道畅通,就业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同时,学校还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已逐步形成畜牧兽医、电子、机械、计算机应用等骨干专业群,使学校的专业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带有适度超前性,骨干专业、名牌专业优势初现。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十分抢手,供不应求,就业录用率在95%以上。

2、与产业结构对接,真抓实干求跨越

国家产业的发展与地方产业结构 的调整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 必须要培养出实用的人才,才能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调整中充分发挥作用。职中利用学校作为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 示范点的强势,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南江黄羊新品系选育项目子课题的研究任务,加大“学校加基地联大户带农户”的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校外10多个生猪、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和8个科技服务挂联村等实训基地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据统计,目前遍布全县的畜牧兽医人员、农村种养大户和饲料经销人员,90%以上都是小河职中的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与高校专业对接,提升质量促跨越

现代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充分融合,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也使得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促跨越成为了一种务实之需。学校立足南江的畜牧资源 优势和南江黄羊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示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 格局。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起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攀升,已先后对口向高校输送毕业生1300多人,培养各类专业实用人才3000多人;高考连续五年获……市职教类第一名,仅2004年职教本科上线人数就达52人,占全县职教本科上线人数的86%。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小河职业中学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由数量型转向规模效益型的成功办学之路:省重点职业中学、“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劳务扶贫先进示范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学校还将继续发扬成绩,振奋精神,进一步面向市场,寻求机遇,扎实工作,发挥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和省劳务培育示范基地的骨干、示范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五年三月十日

下载×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合集五篇)

    整合优势谋发展三个对接促跨越——……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建校20多年来,在各级党......

    职业中学学校汇报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中学学校汇报材料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职业中学,是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朝天区唯一一所从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学校。校舍座落于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场镇,......

    职业中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乌审旗职业中学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今天旗政府教育督导室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校督导评估我校工作。首先,我代表乌审旗职业中学全体师生......

    职业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汇报材料

    职业中学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也感谢各级领导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舟曲县职业......

    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材料五篇范文

    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加快学校发展 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贡献 ??淮北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办学情况汇报材料 多年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的亲切关......

    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中学调研汇报

    鄂托克前旗民族职业中学调研汇报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我国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我......

    办学特色汇报材料[范文]

    白云区铁矿二小办学特色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白云鄂博矿区铁矿二小始建于1973年,位于白云矿区10号街坊稀土路东段。学校占地总面积 17282.5平方米,建筑面积 6219.98平方......

    职业教育办学汇报材料

    西乡县职业技术高中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近年来,省委政府、教育厅,市县政府、教育局一直以来对西乡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长期的关注、支持和厚爱,借此机会,我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