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孕育巴蜀教苑奇葩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孕育巴蜀教苑奇葩
——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依法治校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位于达州市朝阳东路,始建于1965年。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3415余人,教职工129人。团结、勤政、务实的党政一班人,长期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想,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四川省百所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达标单位、四川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四川省先进教工之家、达州市基层先进党组织、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学校、达州市人才开发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获全国赛课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获省级赛课一等奖15人次、二等奖2人次:获市级赛课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25人次。被市民誉为“儿女成才的摇篮”、“巴蜀教苑的奇葩”。
一直以来,我校在市、区教育局、司法局的领导下,坚持以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为指导,以建立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为目标,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进程,使学校呈现出以神奇的速度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学校各方
1面的工作成绩突出,学生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现将我校近年来依法治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班子全、建章立制臻完善
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是否落到实处,领导重视,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是关键。校长法制观念的强弱,法律水平的高低,是否严格依法管理学校,是学校依法管理工作实施的前提。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了以石强校长为组长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副校长王东具体负责普法办公室工作,赵益然主任具体负责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我们把依法管理作为治校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治校工作当着是实践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当着是确保学校的政治稳定和正常教学秩序的首要任务来抓,认识到位,规划具体明确,领导得力,管理规范有序。并能采取一切措施,强化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学校,为学校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同时,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依法管理学校的规章制度,依法制定了办学章程,以制度管理人,用纪律约束人,严格按照办学章程和规章制度实施学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校健康、稳步地发展。
二、学法用法落实处,依法办事创规范
为能有效地依法管理学校,学校认真开展普法工作,着力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把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作
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和搞好依法治校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按要求学校购买了普法读本及有关资料,组织师生学习了“一纲六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四川省学校安全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学校开展了“禁毒教育图片展”,在学校分别开展了教师、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全校师生写学法心得多篇,组织师生参加了《安全生产法》、《食品卫生法》等的宣传活动。学校在3~6年级中开设了法制教育课,把法制教育课安排进课程表,列入教学计划,有老师、有备课、有教材、有考核,走上了规范化教育轨道。学校不定期地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讲法制课或作专题讲座,强化了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校依法规范了学校、教师、学生的行为。学校无乱收费、乱订教辅资料、无随意开除辞退学生现象;教师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无歧视后进生、无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现象;学生无打架斗殴、无吸烟喝酒、无赌博现象;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无治安、刑事案件、无集体上访、无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学校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继续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切实保护好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加大整治学校内部和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力度,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联系市城管联合执法大队等部门,取缔了校门外街道上的摊点、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在校门停放,联系西城派出所和片区综治办,共同杜绝社会青年骚扰我校高年级学生,保证了学校教学秩序正常,治安秩序和校园周边环境良好。
三、校务公开求民主,依法管理得发展
我校注重校务公开、账务公开,寻求民主管理学校。能充分发挥教工会,职代会的职能监督作用,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及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使个别老师对一些问题由误解变理解,由怀疑变信任,由反感变支持,为教职工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激发了教职工教书育人,潜心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高了办学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党、政、工密切配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坚持校务公开。学校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拟定了校务公开实施方案,落实校务公开内容、程序和负责人员,广开言路,接受监督,及时反馈、上报群众意见,让每一位教职工都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学校公示的内容真实、全面、及时,职工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公开重大决策和办事程序:凡是学校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教职工评职定级,人事安排,财务管理,以及奖金分配,职称评聘,评选推荐先进工作者,职工医疗、养老保险,退休职工管理都提交教代会审议、讨论通过,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宣布后再予以实施。公开晋级评优:在评选先进和优秀以及职务晋升方面,严格按照程序并在教职工的共同监督下进行。先由老师自行申报,再由评审组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然后进行民意测评,提交学校办公会通过,最后向广大教师公示,在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后,再上报推
荐。公开大宗物品的采购:购买大宗教学设备和其他物品方面,基建维修招标洽谈等工作,以及1000元以上的购物等事项都以集体谈价、集体决定的形式实行公开。近一年来,维修校舍、购置电脑、添置设备等方面,都先请示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邀请专家反复考证,寻求最佳方案,然后实行公开竞标,由招标小组最后认真审查,集体决策,有效地防止了暗箱操作,使学校的购置的设备获得最优性价比。
在校务公开工作中,我校采取了以公示栏、黑板报、橱窗、教职工会议和校园网等不同形式进行公示,让每一位教师都了解到学校的近期目标、远景规划、财务收支情况、教育科研及对教师的职业要求等情况。
在每期开学的收费是家长、社会关注的焦点,我校切实贯彻国家各项财政法规,一直采用专用公示栏公开由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和依据,集中收费。坚持财务一支笔审查签字制度。会计、出纳、总务、主管领导相互制约,会计档案规范化。定期查帐,严格监督机制,每月向学校领导汇报财务收支情况。严格按照“一证、二算、三公开、四统一、五不准”,使用《行政事业专用收据》、《收费登记册》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无乱收费现象。
在招生、推荐升学等热点问题,学校认真仔细地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办事,在区教育局巡视员的指导下,邀请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全程参与,始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进一步加大了学校的开放力度。在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中,公开民主评议的内容、原则、标准、评议程序,评议结果。每期末学校民主评议对象
从校级领导到学校中层干部,都要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述职,以接受民主评议和监督。领导干部将自己的勤政务实、廉洁自律等情况,如实汇报后,由全体教职工民意测评,充分发挥了学校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由于我们将依法治校工作落到了实处,所以各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营造了学校良性发展环境。如今的七小,真正成为了一所闻名遐迩,人人向往的巴蜀名校。
“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我们在依法管理学校工作中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依法治校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天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撒手,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善抓机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依法管理学校,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振兴达州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2010年5月
第二篇: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
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工作,规范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学校法治建设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就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宪法、法律和法规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和学校自主管理有机结合,健全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学校依法办学行为,健全校内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营造学校法治文化氛围,进一步健全依法治校工作机制,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努力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依法治校,系统地在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强化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学校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逐步将全校工作尤其是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行政工作法制化,廉政建设制度化,监督机制完善化。为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全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基本目标:坚持“正行风,促发展”的原则,形成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建立健全权益救济渠道,使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有效保障,逐步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学校章程和制度规范建设
1.依法制定学校章程。依法治校的依据是学校章程制度,要依据法律法规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对学校的办学性质、发展目标、学校的组织机构与决策程序、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作出规定,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报县教育局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2.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在依法制定章程的基础上,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等符合法律的规定,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贯彻落实。
依法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教师职务评审、聘任制度及相应的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招聘、录用和管理教师。
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好学校的法人财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建立健全符合法治要求的学生管理制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健全学校依法办学和内部治理机制。
1.依法健全学校的领导体制,明确学校校长及行政组织、党的组织、其他群众组织的职责权限,建立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校长负责制,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学校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
2.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严格依照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能与岗位职责,学校管理者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和其他服务人员的行为都纳入法制化轨道。
3.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学校的决策机构与程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保证学校的重大事项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能够通过各种形式,让教职工充分了解和参与。
4.建立家长委员会,明确家长委员会的权限和议事程序,在涉及学生教育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上,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促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加强学校与所在社区的联系沟通。5.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的政策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及时向教职工公开;学校的招生政策、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律素质。
1.切实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并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学法用法水平。通过大会动员、专题讲座、宣传橱窗、学校广播站、校园网、课堂教学、班级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学习宣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等,努力使各项教育法规入心入脑,人人知晓,不断强化师生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师生的知法、守法意识,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
2.把法制教育列入学校课程,并结合学科实际,把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应急避险、国防教育、疾病预防等知识,有机融入到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3.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制度,深入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师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寓法制教育于学校德育工作中,寓法制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寓法制教育于综治安全管理中,寓法制教育于学生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4.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依法治校工作,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四)切实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
1.按照教师法规定,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应有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待遇。
2.严格执行“五严”规定,依法保证学生的睡眠、休息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加重其学习负担,不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3.进一步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或侮辱其人格尊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4.进一步健全校内教师和学生申诉制度,规范师生申诉程序,完善申诉工作机制,做到申诉的办法和程序公开、处理依据和结果公开,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学生与学校的争议。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5.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维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妥善处理好校园学生伤害事故,分清事故责任,以采取协商、调解为主的办法进行处理,协商和调解不成的依法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主动争取法制副校长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作用。
(五)积极开展学校法治文化建设
1.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重要举措,通过橱窗、板报、广播开设普法宣传栏,开辟法治文化长廊,开展校园法治文化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学校法治文化建设。
2.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依法治校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相结合,优化学校法治环境,增强师生法治观念,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依法治校与深化学校民主管理、推进校务公开相结合,引导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形成公平、有序、民主、法治的学校文化,引导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服务社会,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六)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以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为抓手,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把我校建设成为内江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依法治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把依法治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循序渐进地推动这项工作,确保学校走上法治轨道。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各个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提高工作的效率。制定依法治校的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展开会议,汇总依法治校的工作情况,商讨依法治校的工作方略,制定工作计划,使我校的各项工作朝着正常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前进。
(二)突出工作重点,积极稳妥推进。认真总结依法治校工作经验,不断开拓创新,提出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提出阶段性目标与要求,统筹规划、分段实施、稳妥推进。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三)加强检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把依法治校纳入学校评价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各项任务落实。研究探索科学的创建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扎实开展。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网站、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向师生和社会广泛宣传依法治校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工作重点,引导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自觉投入到依法治校工作中,努力扩大群众基础,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附件:威远县观英滩镇中心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2018年7月
第三篇: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调研报告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关防乡中心校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农村小学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立足长远,这迫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小学的依法治校工作。近一段时间我们调研组针对我乡小学实施依法治校情况进行调研工作,感触颇深,汇以成文。
调查主题:当前我乡小学依法治校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对象:关防乡所有小学
调查时间:2016年10月20日~25日
调查方法:座谈专访
问卷调查
个别走访
调查内容及经过:针对关防乡东、西、中三沟的小学进行走访、调研。我们乡地处涉县偏远乡镇,经济落后,人口外流比较严重,全乡大约有60余名教师,学生500余人,对学生家长抽样调查不是出去打工就是文盲,小学文化水平占的比例达到57%。相对于其他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乡镇,我们推行依法治校有点困难。我们调研组共计四人。
职位和调研分工:苑华平,副校长,负责对调研学校的法制校长进行专访;刘现红,教导主任,负责对教师进行座谈会;杜爱伟,政教副主任,负责对家长进行走访,并汇总形成报告;孟小芳,政教主任,负责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针对我乡各校点实施依法治校的法治情况进行调研。每区片学校的调研时间为一天。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主客观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中发现,当前在一些校长和管理人员中,还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观念。除认识问题外,调研组认为我乡的依法治校工作还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教体局及中心校对所辖小学管得过多、过死,学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落实,校长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对校长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个别校长养成了独断专行的家长作风,不论学校的大事小情都由校长一人说了算。
2、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规章制度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应当说,农村小学在长期的办学活动中,逐步积累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衡量,不少学校在办学活动中,无章可循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此外,章程、制度建设不完善,形式上不规范,内容上脱离学校工作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学校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相当普遍。把依法治校仅仅当作一项具体的工作来对待。
3、民主管理与监督工作薄弱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4、法制教育理解狭隘
学校法制工作机构在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中起着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作用,是开展法治教育的灵魂,首脑。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校重视不够
学校领导没有从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把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摆在应有的位置。
2、学校法制工作机构、队伍建设薄弱
机构、队伍建设是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组织保证。
3、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学校领导对依法治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致没有把依法治校作为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治校理念,作为学校办学、管理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4、农村的知识结构阻碍法制工作实行
调查中的数字已经说明了问题:家长的书念的少、学历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大,知法守法懂法更是少之又少。俗气一点说:你说他懂点,他会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懂吧,他还装懂。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形成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法律知识浅薄,运用法律武器单一,固执的现象,给依法治校工作带来了不利的阻碍。
二、我们乡开展依法治校入手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健全学校教育法制工作机制。
(二)、分层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法制意识。1.加强学习,提高干部、教师法制意识。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强力推进三全管理,建章立制,使学校管理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1.加强学校三全管理工作,实现依法行政。2.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职员工行为。3.加强学生管理,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4.加强民主监管,推进校务公开。
三、解决措施和建议
1、必须抓好一个关键
建设一支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理念的校长队伍。校长依法治校理念的确立,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一个好校长等于一个好学校。
2、必须处理好一个关系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很重要,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依法维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是依法治校的根本要求,是学校管理的根本,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学校应当把尊重、保护和实现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3、必须突出一个重点
抓好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为依法治校工作保驾护航。必须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特别是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4、必须打好一个基础
提高干部师生及家长的法律意识。依法治校的基础工作,在于加强干部师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师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质。组织师生开展法制讲座答题活动、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编排文艺节目、法治手抄报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法治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干部师生崇尚法律、厉行法治的思想和作风。
第四篇:00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依法治校,是学校适应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发挥法治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校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提高管理水平与效益,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紧迫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通知》(教政法〔2003〕3号)发布以来,各地和学校普遍重视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加强校长和教师法制培训,积极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探索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相比,依法治校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依法治校认识还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问题在个别地区和学校还不时发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意识还亟待提高,权利救济机制还不健全;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还未完全到位,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还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影响到教育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的进程。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加快推进依法治校。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坚持和改善学校党的领导与学校的依法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校长、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积极落实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师生的合法权利;必须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与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4.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总体要求。学校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格局;要以提高学校章程及制度建设质量、规范和制约管理权力运行、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建设民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三、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
5.依法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学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等学校要依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制定或者修改章程,由教育部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
6.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学校制定章程或者关系师生权益的重要规章制度,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广泛征求校内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重大问题要采取听证方式听取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意见采纳情况,保证师生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合理诉求和合法利益得到充分体现。要依据法律和章程的原则与要求,制定并完善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章程及学校的其他规章制度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则,符合理性与常识,不得超越法定权限和教育需要设定义务。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应当加以汇编并公布,便于师生了解、查阅。有网络条件的,应当在学校网页上予以公开。涉及师生利益的管理制度实施前要经过适当的公示程序和期限,未经公示的,不得施行。
7.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学校要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对校内规章制度进行审查。对与上位法或者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不符合学校章程和改革发展要求,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内部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保证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层次合理、简洁明确、协调一致。要建立规范性文件核管理制度定期清理制度,清理结果要向师生公布。新的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或者重要文件发布后,要及时对照修订校内相应的规章制度。
四、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治理结构
8.依法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机构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的领导,按照《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公办高等学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中小学、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依法明确高等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职权范围和决策规则,发挥学术委员会、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中小学要健全校长负责制,建立有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职业学校要建立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形成校企合作决策机制;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健全学校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议事规则,依法按期开会履行法定职责。健全决策程序。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合作项目、重要资产处置以及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合法性论证,开展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建立完善职能部门论证、邀请专家咨询、听取教师意见、专业机构或者主管部门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机制。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积极探索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体制,克服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相对分离,保障学术权力按照学术规律相对独立行使。
9.完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制。要在学校内形成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管理与决策执行的规范、廉洁、高效。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和为教师、学生提供便利服务的要求,自主设置职能部门,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与分工,健全重要部门、岗位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和商业贿赂的制度措施。除依法应当保密或者涉及学校特定利益需要保密的事项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在校内公开,允许师生查阅。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教职员工及有关方面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公办学校因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追究责任。
10.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要落实《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主渠道的作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收入分配方案等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事务,要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要扩大教职工对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评议权、考核权。要积极拓展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改革完善高等、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制定涉及学生利益的管理规定,要充分征求学生及其家长意见。要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机构的机制。
11.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中小学、幼儿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委员会承担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其成员应当由全体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学校应当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应当定期与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要积极探索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不断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12.依法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要积极探索扩大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与方式。中小学要加强与所在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创造条件开放教育资源和公共设施,参与社区建设,完善与社区、有关企事业组织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健全兼职法制副校长的聘任办法和任职要求,探索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开展法制和其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学校周边环境。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要积极扩大社会合作,在决策咨询、教学科研、安全管理、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更多引入社会资源,健全制度,扩大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五、依法办学,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
13.依法组织和实施办学活动。学校办学活动应当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切实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注重教育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严格依法依规招生,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招生制度、选拔机制的公平、公正,招生活动的规范、透明。学校不得违背法律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擅自设立有区别的招生条件或规则。要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环节建立评估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要依据有关规定,完善管理制度,对学校内设机构开展或者参与经营性培训活动进行规范,保证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要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行为规则,坚决杜绝教师违反法定义务和国家规定,利用自身特定职权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14.依法建设平等校园环境。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在体制和制度上落实和体现师生平等、性别平等、民族平等、管理者与师生平等的理念。全面落实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原则,消除以不当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区别对待以及带有歧视的制度、言行。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绝招收残疾学生。要为残疾学生平等、无障碍地参与学校生活提供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
15.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要完善制度规则,健全监督机制,保证学生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资源,获得学业和品行评价,获得奖学金及其他奖励、资助等方面受到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对学生进行处分,应当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依据充分、程序正当,重教育效果,做到公平公正。作出不利处分前,应当给予学生陈述与申辩的机会,对未成年学生应当听取其法定监护人的意见。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要明确处分的期限与后果,积极教育挽救。要保障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受教育权不受非法侵害,杜绝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人格尊严、违法违规收费,以及由于学校过错而造成的学生伤害等侵权行为,以及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对学生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16.尊重和保障教师权利。学校要依据《教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制定权利义务均衡、目标任务明确,具有可执行性的聘任合同,明确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聘任教师,认真履行合同。要依法在教师聘用、职务评聘、继续教育、奖惩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保障教师享有各项合法权益和待遇。要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专业权力,学术组织中教师代表的比例不低于 1/2。要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师德建设,明确教师考核、监督与奖惩的规则与程序。
17.建立健全学术自由的保障与监督机制。要依法建立健全保障师生的研究自由、学习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体制、机制。健全学术评价制度,保障各种学术评价机构独立开展活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程序。要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保护学生自主、自由的学习,形成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要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规则和基本要求,保障教师根据课程的有关要求,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正当地行使教学的专业自主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要建立完善对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认定程序和办法,维护良好的学术氛围。
18.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学校配置资源以及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要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则,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要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及中小学信息公开的规定,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机构、制度,落实公开的具体措施,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重点公开经费使用、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质量、招生就业、基本建设招投标、收费等社会关注的信息。要创新公开方式、丰富公开内容,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使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管理部门,并得到相应的反馈。学校面向师生提供管理或者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并公开岗位职责、工作规范、监督渠道等内容,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服务。
六、健全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19.依法健全校内纠纷解决机制。要把法治作为解决校内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内部各种利益纠纷。要特别注重和发挥基层调解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团体和法制工作机构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将因人事处分、学术评价、教职工待遇、学籍管理等行为引发的纠纷,纳入不同的解决渠道,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和效果。要尊崇法律、尊重司法。对难于在校内完全解决的纠纷,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有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社会调解组织或者司法机关依法解决。对师生与学校发生的法律争议,学校应当积极应诉,认真落实法律文书要求学校履行的义务。
20.完善教师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学校要设立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就教师因职责权利、职务评聘、考核、待遇及奖惩等,与学校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发生的纠纷,或者对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性文件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调处,做出申诉结论或者调解意见。教师申诉或者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成员应当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认可。完善学生申诉机制。学校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其人员组成、受理及处理规则,应当符合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并允许学生聘请代理人参加申诉。学校处理教师、学生申诉或纠纷,应当建立并积极运用听证方式,保证处理程序的公开、公正。
21.健全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法定职责,健全学校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切实保障学生、教师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学校秩序的稳定。要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校方责任险为核心的校园保险体制,建立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健全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事后转移机制,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学校法治文化氛围
22.切实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治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者要带头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准确把握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实体与程序、教育与惩戒的平衡,实现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学校领导任职前,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考察其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治校理念的情况。学校要高度重视内部职能部门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依法、依章程办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23.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要认真组织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教师全员培训。要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关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权的法律规定,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与职责,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对专门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要组织参加专门培训,提高其对法治理念、法律意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24.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认真落实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开展好“法律进课堂”活动。中小学要将学生法治意识、法律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体现。要深入开展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丰富法制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要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学要求当中,凝练到学校校训或者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当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要适当加大对《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我国签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建立对多元文化、少数人群和弱势人群权利的尊重与平等意识。
八、加强组织与考核,切实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水平
25.完善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学校要将依法治校纳入整体工作规划,明确学校领导班子、各级职能部门、工作岗位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要求与目标考核机制。要将依法治校情况作为工作的专门内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进行报告,并同时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中小学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学校法律事务、综合推进依法治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或者人员作为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处理法律事务。学校的法制工作机构或人员在学校的决策、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对学校出台的有关管理措施、对外签订的合同、实施改革方案等,要进行合法性评估、论证。
26.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依法治校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估重要方面,在对学校办学和管理评估考核中,更加突出依法治校综合考核的作用,减少对学校具体办学与管理活动的干扰。要完善校长选任和考核制度,把依法治校的情况,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创新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多种途径听取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由法制工作机构或者其他综合部门牵头负责的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指导,健全学校领导依法治校能力培训和考核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和鼓励学校积极实践、不断创新推进依法治校的制度、机制。
九、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学校依法治校的保障
27.切实转变对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依法治校工作,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要切实转变管理学校的方式、手段,从具体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监管、提供服务;切实落实和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过多、过细的直接管理活动。要主动协调其他有关部门为学校解决法律问题,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维护校园安全,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28.依法建立健全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实现依法对学校办学与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要遵循法定职权与程序,积极运用行政指导、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手段,依法纠正学校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法律和国家政策有效实施。对公办学校实施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行为,要依法健全对学校及其负责人的问责机制。要建立对学校办学与管理活动中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机制,引入社会监督和利益相关人的监督,进一步健全教师、学生的行政申诉制度,畅通师生权利的救济渠道,改革完善行政监管机制。要建立学校规章和重要制度的备案制度,及时纠正学校有悖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规定。
29.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推进依法治校要立足学校需求,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示范引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本纲要,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制定本校依法治校的具体办法。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总结在依法治校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与成功做法,完善对不同层次、类型学校依法治校的具体要求,分类实施指导。要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价标准,将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积极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五篇: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和保障学校举办者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3号)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增强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能力,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工作措施
依法治校是指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有关公民,依照教育法规,其他有关法规及学校依法制定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从事学校管理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与学校有关的活动,使学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一)转变管理职能,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依据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项目,公开审批程
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依法健全和规范申诉渠道,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要探索综合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校的违法行为。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要依法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健全学校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学校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内容包括学校名称、办学宗旨、主要任务、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举办者权利义务及章程的修改程序和其它事项。高校要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党委、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要依法健全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并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保障监督作用。民办学校和中外合作举办的教育机构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校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其它决策机构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学校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完善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规定,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规范招生行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资料,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要按照规定的民主程序和形式,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内容包括:面向社会公开收费、招生及学生有关入学、毕业、评先及奖惩等事项;面向教职工公开学校改革与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和实施方案;学校财务情况;工程建设项目、大宗物资、材料、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采购情况;干部人事工作有关事项;领导干部廉政情况;涉及教职工有关切身利益等事项。坚持开门办学和开放办学,接受社会和舆论的监督,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五)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认定教师资格。学校要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教师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的案件,学校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依法追究责任人、校长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六)保障学生权益,完善保护机制
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并结合贯彻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意识,健全学籍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它人身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七)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
全面贯彻教育系统“四五”普法规划。要突出普法重点,认真学习新修改的《宪法》,学习《行政许可法》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专业法律法规。要将普法与依法治理结合起来,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抓好社会诚信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教师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综治办、团市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完善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和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八)健全工作机制,实行目标管理
学校党政领导必须重视依法治校工作,精心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定期研究解决依法治校工作中的问题。要将依法治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认真落实依法治校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是依法治校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落实依法治校工作,做到依法治校工作有计划、有评估、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