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关于印发《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陕教生〔2013〕4号
各市(区)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办、财政局,有关师范院校:
《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报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陕西省财政厅
2013年2月4日
陕西省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完善和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12〕44号)精神,缓解我省县、区以下幼儿园师资紧缺问题,吸引优秀青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推动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机构
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编办、省财政厅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方案,落实保障措施。
教育部门牵头并负责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制定、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接收和派遣手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审核聘用和人事接转工作;编制部门负责落实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幼儿园任教编制;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经费保障。
二、编制
省教育厅统一掌握全省幼教工作岗位需求情况,会同编制部门在核定的编制定额内,提前安排接收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计划。各市、县、区应先用空额编制、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用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幼儿园任教有编有岗。
三、经费保障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安排,省财政按照同类高校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标准,逐年将免学费和住宿费补助资金拨付学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建立免费师范生生活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优秀免费师范生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教育性奖学金。
四、招生录取与退出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在我省范围内招生,从2013年起,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开展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2013年计划招收400名,其中本科200名,专科200名;2014年计划招收600名,其中本科400名,专科200名; 2015计划招收本科专业800名。所培养的学生全部在县、区以下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
2015年以后,省教育厅会同省上其它相关部门根据各市(区)的实际需求及省上财政状况等,研究确定培养规模,将次年招生专业、招生层次、招生计划下达试点师范院校。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志愿填报安排在提前批次内分别单独设置本、专科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模式,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考生。报考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的考生资格需符合省招办当年发布的有关规定精神,并且个人要有长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意向。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录取后,要与培养院校和生源所在市(区)的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以下简称“教育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需在县、区以下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10年以上。不签订协议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入学一年可按规定程序调整到非师范专业。对弄虚作假和有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按违约处理。
五、就业
(一)就业原则。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达就业方案,按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和教育协议规定就业。各市(区)、用人单位要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招聘、接收、安置工作。
(二)就业途径。
省教育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照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的规定,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对已落实任教学校的,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核和签发《聘用通知》,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拟聘用人员工作岗位,对未落实任教学校的,派遣回生源所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由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安排。
省教育厅要在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前一年10月份将各市(区)生源的毕业生人数、学科分布等情况通报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市(区)生源情况准确编制用人计划并于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前一年的12月底前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在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发布学前教育教师岗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双向选择搭建信息平台。
(三)违约。
1.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不履行教育协议的视为违约,跨省就业的按违约处理。毕业生须填写《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违约申请表》,经培养院校、生源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后,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教育厅负责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违约管理,受理免费教育费用和违约金;
2.违约申请时间为毕业前一年的11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5月30日;
3.已办理违约手续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参照其他统招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4.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在服务期内需要申请违约的,需填写《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违约申请表》,具体时间及流程参照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办理。
(四)休学与协议终止。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培养院校同意、省教育厅核准,领导小组审批,办理休学或协议终止:
1.在校学习期间,经培养院校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认定,因身体原因不能完成学业;
2.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或教育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因身体原因,经培养院校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体检医院确认,不宜从事教师职业。
以上医院诊断结果须经省教育厅指定更高一级医院进行复查。
(五)协议解除。
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校有权解除协议,学生不再继续享受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且须在学籍取消之日起一个月内一次性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1.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2.自动放弃学籍;
3.肄业或结业。
(六)关系签转。
1.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培养学校直接派遣至幼儿园所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户口档案随转;
2.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户口档案迁转至生源所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六、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各市(区)要加强领导,统筹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篇:陕西省首招40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
陕西省首招40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
为提高基层幼儿园教师水平,今年陕西省将首次试点招收40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委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培养。上学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须到县(区)以下幼儿园任教不少于10年。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3年工作要点》,部署了学前免费师范生首招工作。
目前,陕西省正在制定详细的招生方案,届时将向社会公布。按照初步计划,今年全省将招40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其中本科200名,专科200名。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幼儿园建设方面,今年春季开学前,陕西省将保证去年开建的325所公办幼儿园如期投入使用。同时,今年全省还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9所,并拟于2014年春季投入使用,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来源:《陕西工人报》
第三篇:陕西省免费师范生政策
陕西省关于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印发《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师〔2010〕2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贯彻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7〕140号)精神,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机构
陕西省籍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由省政府统筹,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就业方案,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
省教育厅牵头并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指导、落实工作岗位、办理接收和派遣手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办理免费师范毕业生人事接转工作;编办负责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编制;财政厅负责协调免费师范生有关经费方面问题。
二、编制
按照国办发〔2007〕34号文件规定,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生的各项工作,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省教育厅要统一掌握本地区中小学校教师岗位需求情况,会同机构编制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校教师编制定额内,提前安排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编制计划。各市应首先用自然减员空缺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校任教有编有岗。
三、就业
(一)就业原则
免费师范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后,由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下达就业方案,按照国办发〔2007〕34号文件和《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以下简称“教育协议”)规定就业。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省内中小学校任教,履行国家义务。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中小学校服务期限为10年,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和乡镇及我省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校任教。
(二)就业途径
免费师范毕业生不参加各类形式的事业单位招考,通过以下方式与中小学校进行
双向选择,签订《免费师范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列入免费师范生编制计划并按就业协议发放《就业报到证》:
1.在省内或跨省区自行选择中小学校,但须经师范大学同意,生源省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2.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就业招聘会或经省教育厅同意由学校组织的就业招聘会上选择中小学校;
3.在省教育厅公布的免费师范生岗位需求计划范围内选择中小学校;
4.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派遣前由省教育厅在省内协调安排;仍未落实岗位的,派遣回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由其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
(三)就业信息
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需求信息由省教育厅牵头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参与。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于每年12月15日前申报当地中小学校用人计划,次年元月上旬陆续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及陕西师范大学就业网站上发布中小学校教师岗位需求信息。
(四)跨省就业
1.陕西生源到外省就业: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在毕业前一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4月30日提出申请,填写《免费师范生跨省区就业申请表》(下载地址: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网“下载专区”,网址:http://job.snnu.edu.cn),经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及跨入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师范大学、省教育厅同意,可依此签订就业协议。
(1)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的;
(2)上学期间家庭搬迁至高考生源地以外省区的(有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
(3)省内安排就业岗位困难的;
(4)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具体比例和审批条件由培养学校与省教育厅商定)。
2.外省生源来陕就业: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在毕业前一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4月30
日提出申请,填写《免费师范生跨省区就业申请表》,经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师范大学同意、省教育厅批准,可依此签订就业协议。
(1)到省内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的;
(2)上学期间家庭搬迁至陕西境内的(有迁入地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
(五)到县级以上中小学校就业
1.到县级以上地区中小学校就业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各市教育局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要为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提供周转住房等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
2.经批准,选择去中职、民办或其它无国家事业编制的中小学校就业的毕业生,由学校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人事代理。若就业单位在县级以上城市,必须按规定履行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服务两年的义务,且用人单位须定期向教育厅报告其服务情况。
(六)合理流动
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教育协议规定任教服务期内,可在学校之间合理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具体由各市教育和人事行政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办理。
(七)违约
1.免费师范毕业生毕业前不履行教育协议的,视为违约。毕业生须填写《免费师范生违约申请表》(下载地址: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就业网“下载专区”,网址:http://job.snnu.edu.cn),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教育厅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违约管理,受理免费教育费用和违约金;
2.违约申请时间为毕业前一年的9月1日至毕业当年的4月30日;
3.已办理违约手续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参照其他统招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4.已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在服务期内需要申请违约的,须填写《免费师范毕业生违约申请表》,具体申请时间及流程参照省教育厅相关规定办理。
(八)休学与协议终止
免费师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师范大学同意、省教育厅核准,领导小组审批,办理休学或协议终止:
1.在校学习期间,经师范大学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认定,因身体原
因不能完成学业;
2.免费师范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或教育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因身体原因,经师范大学或市教育局指定的体检医院确认,不宜从事教师职业。
以上医院诊断结果须经省教育厅指定更高一级医院进行复查。
(九)协议解除
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校有权解除协议,学生不再继续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且须在学籍取消之日起一个月内一次性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1.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2.自动放弃学籍;
3.肄业或结业。
(十)关系签转与改派
1.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培养学校直接派遣至中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户口档案随转;
2.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户口档案迁转至生源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
3.外省生源毕业生来陕就业的,由培养学校直接派遣至中小学校所在市教育行政部门,户口档案随转,由相关部门做好接收工作;
4.毕业生派遣后二年内,可在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规定范围内根据改派规定办理改派一次。
(十一)相关要求
1.各市、用人单位要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认真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招聘、接收、安置工作;
2.没有完成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市,各市不得进行非免费师范生的考试录用工作。
四、师范大学职责
(一)做好免费师范生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引导免费师范毕业
生坚定教师职业信念,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任教,教育免费师范毕业生立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诚信履约;
(二)根据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依法做好免费师范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工作;
(三)在每年9月30日之前将免费师范毕业生信息送达省教育厅,并配合做好就业工作。
五、工作考核
省教育厅负责省内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省、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诚信档案。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岗后,与县(区)教育局签订《免费师范生工作考核协议书》,毕业生工作表现及流动等情况均须记入诚信档案。市、县(区)每年要对免费师范生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六、督查机制
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编办、财政厅按照各自分工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机制,每年进行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公布结果。对于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不力的,将酌情调整各市用人编制,取消接收其他毕业生计划。
七、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生源或经批准允许在陕西就业的其他省份生源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由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四篇: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9-02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与高职互通,是目前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而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比较符合学前教育行业用人需求。与其他师范生相比,这个群体的师范生思想更具复杂性,他们很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有偏颇,在心理方面也欠积极,无法继续就读高中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多受父母左右,非出自内心意愿,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楚,更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准备,师德意识模糊,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追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段时间来,各地频现幼师虐童案件,幼儿教师的师德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育领域输送幼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然而,很多师范院校忽略职业道德培养,这是造成目前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特殊性,要使这个群体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从他们实际出发,全方位有效地落实师德教育。
一、师德教育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师德观依赖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周岁之间,他们刚摆脱童年的稚嫩,开始步入人生、社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经常变换之中,品德观念尚未定型。所以,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化,对学生今后良好师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三观”培养与学生的师德紧密联系起来。五年制的前两年是关键的时间点,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方法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是非判断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日常的“三观”教育中,要克服师德教育与日常学习相分离的现象,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中。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师范性的认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严格要求和养成,充分体现师范生以身立教、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师范生爱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精神;在各种集体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等,并让学生明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使师德教育直观化、具体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逐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正确职业态度。
二、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职业教育凸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场所。相对来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比其他学段的要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实训基地对他们的技能训练和师德的影响。见实习是师范生以教师的角色进入职业领域的开始,对于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实训基地是他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他们对将来职业场景及“教师”这个角色扮演是非常期待和好奇的,因而会很用心去观察、感受实训基地的一切,并表现出该年龄善于模仿的特征,内化成自身的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实训时期,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师范生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会对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德示范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实训教师作为最重要、最直观和最有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探索与思考,能够更好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因此,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形成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师德培养纳入见实习的内容。校园双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见实习方案,把学生的师德教育作为与教学技能培养一样重要的内容。同时,要制定具体内容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将师德行为列入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内容。
二是加强对见实习学生师德规范指导。“教育实践是师德教育固化、深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一实践和技能实训一样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要引导师范生在实训中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承担教师义务中去体味师德规范的内涵,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师德的规范。师范生在教师角色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其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至关重要。
三是遴选具有高尚的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范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始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首个对象,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因此,要重视实训基地教师自身品德对师范生的影响,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遴选不应仅仅强调教育教学技能,也要强调职业道德。
三、师德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操行相结合 师德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必修的课程,能使师范生对师德的概念、内涵及要求等从理论层面进行感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要加强师德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师范生的一般道德水平、掌握基本的师德规范方面得以提升。但是学习本身就具有隐藏性,道德的行为化才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年纪尚小,对理论认知较有难度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应加强课程改革,把学生在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刻板、没有生命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生动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而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标尺,那么把师德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现实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则是开设课程之要旨。师范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通过师德养成的过程评价,不断促进师范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无疑是师德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操行评定是对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进行评定的一种形式,这些内容包含在师德的课程评价内容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师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以一种具体可感的效果来检查学生师德养成及加以有效地引导。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具体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最重要的方面和原则,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支点。我们要充分依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对这个群体的师德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合作精神等维度进行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但又有侧重点,从要求的明确到落实及考核评价进行统筹规划。如第一学年重点放在学生的常规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第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规范等,逐一对师德的内涵体现进行有效落实。在每一阶段的师德教育目标落实中,要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表现及效果进行记录、评价,使师德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践性。特别是,操行评定要重视从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加以具体规范与引导。如: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礼仪要求、与人合作要求等,把这些要求具体化,逐项进行考评,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习得的对师德理论的感知与现实中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道德行为规范中的作用。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或者说是被动教育。五年制师范生入学年龄小,“三观”没有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成年学生来说更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身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群体的成长特性,致力于建设师德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大力建设师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构建以“师德”为精神内涵的校园精神,比如提炼出以“爱、责任”等为主题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把师德内涵核心部分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明确界定出来,给学生一个鲜明感知,并在反复吟唱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其次,加强师德的物质文化建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入学时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思维相对直观、感性,以直接的图案、情景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师范院校应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师德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明确要求,树立标杆,与环境、楷模心神合一,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渐渐向高尚师德靠近。如在校园树立我国学前教育创始人张雪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塑像;建立师德教育文化长廊;张挂、镌刻教育名言等。
最后,创设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文化。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符合五年制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让学生身心投入活动,感受到师德的内涵。如通过举办歌咏比赛、演讲大赛、辩论会等活动,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通过举行“师德论坛”、师德行为规范评比、教师风采展示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邀请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做师德修养报告和讲座,聘请优秀校友回校以自身的成长历程、生动案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以“大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突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爱”的理念和品质,值得借鉴。
第五篇:陕西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土地利用和保护
第三章国家建设用地
第四章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五章奖惩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一切土地依法属于国家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国家建设所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用地单位只有使用权。
农村居民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饲料地,所有权属于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第四条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要全面规划,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坚决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市、县(含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统一管理工作。机构设置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土地利用和保护
第六条国家建设和乡(镇)村建设用地,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第七条国家建设和乡(镇)村建设用地,实行计划管理。县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控制指标,计划部门综合平衡,逐级上报,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八条使用国有土地,用地单位已经撤销或者迁移的;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连续2年未使用的;不按批准用途使用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核准报废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报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注销土地使用证。被收回的土地,可有偿划拨给其他建设单位使用,或者暂借给农民耕种。暂借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收回时,不再付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第九条铁路、公路沿线以及水利工程因安全防护需要、又在批准的现行设计定额内的已征留用土地,由使用单位管理、保护,其他单位不得占用。
第十条集体和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应严格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不得荒芜耕地。
第十一条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采沙、采石、取土加强管理。对开采过的土地,开采单位或个人应负责恢复利用。
第十二条经批准的宅基地划定后1年内必须修建房屋,逾期不建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决定由原土地所有单位收回。
凡按村镇建设规划搬迁住宅的,新住宅建成后,旧住宅必须拆除,有复垦条件的,原土地所有单位应进行复垦。
第十三条征用有灌溉设施的水地或城市郊区、工矿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向当地县人民政府缴纳农田水利开发建设基金或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低产田和新菜地开发。缴纳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四条凡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三章国家建设用地
第十五条国家建设用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征用或划拨。
第十六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建设单位必须持国务院主管部门或者县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用地的地址、面积和范围的报告。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第十七条建设地址选定后,建设单位必须持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及计划投资文件和其他有关的文件,交由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定用地面积,并统一组织征地。
第十八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按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审批权限,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用地单位支付各项费用,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核发土地使用证。
第十九条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
一、征用耕地3亩以下(含本数,下同),其他土地10亩以下,由县人民政府批准。
二、征用菜地5亩以下,耕地3亩以上10亩以下,其他土地10亩以上20亩以下,由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政公署批准。
三、征用西安市城区、郊区的菜地10亩以下,耕地30亩以下,其他土地50亩以下,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
四、征用土地面积超过本条二、三项,不足五项规定数额的,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五、征用耕地1000亩以上,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的,由省人民政府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青苗铲除和单位、群众搬迁,按照征地审批权限一并报批。
第二十条一个建设项目所需土地,应当根据总体设计一次申请批准,不得化整为零。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当分期征地,不得先征待用。铁路、公路和输油、输水、输气等管线建设需要使用的土地,可以分段申请批准,办理征地手续。
第二十一条建设项目施工需要的堆料场、运输通道等临时用地,应当尽量在征用的土地范围内安排。确实需要另行增加临时用地的,由建设单位提出临时用地数量和期限的申请,按第十九条规定的审批权限批准后,同土地所有单位签订临时用地协议,并按该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以下称年产值)逐年给予补偿。
临时用地一般不得超过2年,不得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必须延期使用的,应经原批准机关同意。使用期满,建设单位应当恢复土地的生产条件,及时归还。
架设地上线路、铺设地下管线、建设其他地下工程、进行地质勘探等,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由当地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前款规定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国家建设划拨土地和收回征而未用借给农民耕种的土地,按照征用土地的审批程序和权限办理。
第二十三条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补偿费。征用经济收益高的耕地、园地和城镇郊区的菜地,按该地年产值的5至6倍补偿;征用其他耕地,按该地年产值的4至5倍补偿;征用有收益的其他土地,按该地年产值的2至3倍补偿。
被征用土地上有附着物和青苗的,用地单位还应当支付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补偿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二十四条征用土地单位除按规定支付补偿费外,还应支付安置补助费。
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按每人平均占有耕地多少确定。征地前每人平均占有耕地2亩以上的,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年产值的3倍;每人平均占有耕地1亩以上2亩以下,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年产值的4至5倍;每人平均占有耕地5分以上1亩以下,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年产值的5至7倍;每人平均占有耕地3分以上5分以下,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年产值的6至8倍;每人平均占有耕地3分以下的,安置补助费为该地年产值的8至10倍。
第二十五条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适当增加安置补助费,但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该地年产值的20倍。
第二十六条征用土地的各项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除被征用土地上属于个人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付给个人外,其他由被征地单位用于发展生产、安置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不得私分、挪用,不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克扣、占用。
集体所有制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吸收被征地单位多余劳动力就业的,将相应的安置补助费转拨给吸收劳动力单位。
第二十七条经批准征用的土地,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国家建设需要,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本办法规定的范围以外提出附加条件,不得妨碍和阻挠征地工作的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征地之机,私自索要财物。征地单位不得付给超过规定标准的财物。
第二十八条土地被征用后,所在县要相应调整被征用土地单位的农业税和粮食定购任务。
第二十九条被征地单位的土地被全部征用,又不具备迁村、并村条件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将原有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
第三十条因国家建设用地需要拆迁单位或个人房屋的,可以按照拆多少补多少的原则给予安置或补偿。
因搬迁造成生产经营企业停产、歇业的,除按规定给予补偿费外,还应按拆迁前六个月的月平均纯利润,根据双方协议期限,由用地单位赔偿经济损失。
第三十一条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参照本章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凡来本省投资的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或者联合经营企业需要使用土地的,予以优先安排。
第四章乡(镇)村建设用地
第三十三条乡(镇)村企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持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占地平面图、协议书、乡(镇)人民政府的审核意见,向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按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四条乡(镇)村企业建设、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占用耕地,应向被占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
乡(镇)村企业建设占用耕地,按该地年产值的3至4倍补偿;占用经济收益高的耕地,按该地年产值的4至5倍补偿。
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占用耕地,按该地年产值的2至3倍补偿。
被占用土地上有青苗和附着物的,应向被占用土地单位支付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
第三十五条农村居民、回乡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干部和工人、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定居华侨建住宅使用原有的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经村民委员会审查,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建住宅用地,使用城市郊区土地,每户不得超过2分;使用川地、原地,每户不得超过3分;使用山地、丘陵地,每户不得超过4分。
第三十六条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必须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其用地面积不得超过2分,并参照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标准支付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家属在农村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乡镇干部,不得在城乡两地建房。
第三十七条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业户及个人合伙需要生产经营场地的,必须持县以上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营的文件及用地申请书,同被用地单位签订的协议书,办理审批手续。使用非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经审查批准使用的生产经营场地,不许私自转让或改变用途,并应按临时用地补偿费标准逐年给予补偿。停业后应限期交还场地,报原批准机关备案。
第五章奖惩
第三十八条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本办法,在保护、开发土地资源、节约用地以及土地管理和科研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由各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九条全民所有制单位、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乡(镇)村企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超过批准用地数量占用土地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对非法占用耕地的,并处以该地年产值2至10倍的罚款;对非法占用非耕地的,并处以每亩500元至1000元的罚款。对非法占地单位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农村居民、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超过批准用地数量占用土地的,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并可处以每亩500元至2000元的罚款。
国家工作人员和乡镇干部利用职权,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按前款处罚,并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一条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没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对双方单位或当事人处以200元至3000元的罚款;对单位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处以50元至300元罚款。
第四十二条无权批准征用、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单位主管人员或者个人给予行政处分,并可处以50元至300元的罚款。非法批准占用的土地按非法占用土地处理。
第四十三条上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非法占用被征地单位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责令退赔,并处以非法占用数额的5%至20%的罚款,对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按照本办法规定应交还土地而不交还的,责令交还土地,并按每年临时用地补偿费1至3倍处以罚款。
第四十五条开发土地,造成土地沙化、盐渍化、水土流失的,责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的,并处以该地年产值1至3倍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耕地,荒芜满1年的,由村民委员会批评教育;荒芜满2年以上的,由原土地所有单位收回,并可处以50元至30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决定。本办法第四十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决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行政处罚的罚款、没收的非法所得,追回的款物,没收的建筑物及其它设施,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如数上缴同级财政部门。
第四十九条对违法单位的主管人员或者个人的行政处分,由违法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决定。
第五十条在变更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解决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争议的过程中,行贿、受贿,敲诈勒索,贪污、盗窃,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煽动群众闹事、阻挠国家建设等,违犯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4年12月29日陕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陕西省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和村镇建房用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失效日期」199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