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党组织要履行10项主要职责
中小学党组织要履行10项主要职责
第一项职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学校党组织要坚定不移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和接班人。
第二项职责: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学校的重大问题,比如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校内中的改革措施,重大经费收支,重大基建项目,校内机构设置调整,教职工的评先评优,校内中层干部任免、聘任教师有关事项,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废除,以及涉及师生员工利益的其它一些重要问题,校长或党组织任认为需要提请党组织决定的其它重大事项,都要经学校到组织及时研究、集体决定。学向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班子要明确区分各自的职责权限,在各自职责权限内处理好学校党政各项事务。
第三项职责: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党组织要经常研究、分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要经常检查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执行情况。
第四项职责: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中小学工会、共青团组织在教书育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维护稳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党组织要经常研究学校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情况。要支持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发挥群体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对中小学工会、共青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党组织要想办法
研究解决,创造有利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五项职责: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是中小学基层民主的主要形式,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要加强对职代会的领导,定期按程序规范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依法保障教职员工参与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六项职责:保证监督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中小学党组织要全力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部署安排。要监督学校全体教职工、校内各类机构和组织开展好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不负责任的机构和人员,要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处分,牢固树立全校上下抓德育、抓好德育醋教育的工作理念,通过各种有效举措,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第七项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是中小学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承担起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党组织要定期研究分析校园和谐稳定的现状;要把校园和谐稳定的责任分解每个党员、每个教职工、每个科室、每个班级。要随时了解校园舆情,及时掌握校园动态。要积极主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学校各层面都要签订维护稳定责任书。要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履行好维护校园好像稳定的职责。
第八项职责:支持校长充分履行职责,正确行使职权,依法治校。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行政管理者。《义务教育法》等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积极主动、独立负责的做好工作,发挥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党组织必须权力支
持校长履行职责,校长要自觉增强党的意识,认真履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各项职责,就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前向党组织汇报。
第九项职责: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对学校干部、教职工的管理。中小学党组织要研究决定先行党政领导的工作分工以及中层干部及教师的聘任解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工作。
第十项职责:做好学校统战工作。学校统战工作涉及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民主党派工作、非党人士工作和知识分子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发挥好学校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对于推进学校的民主政治与科学管理,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创设宽松稳定的校园环境,扩大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积极支持校内民主党派人士开展工作,时常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要高度重视校内民族教职工、学生的团结和谐,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学校的民族团结,积极营造各民族是生一家亲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创造学校教职工学习、培训等各方面有利条件,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教学工作。
第二篇:关于职责履行情况
关于扶贫办职责履行情况自查报告
(2011年4月)
县编办:
我办经过一个月的认真自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照检查。我办主要负责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劳务输出等项目的申报、实施,扶贫贷款的审核和立项;负责“三西”资金、财政扶贫资金、闽宁资金的管理使用;负责社会定点帮扶和东西合作对口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各类扶贫数据的统计等工作。在自查工作中,严格按照十条扶贫职责相对应规划、机制、制度、措施进行全面的对照检查。各股室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相互协作、积极参与,有效落实各项履责自查工作,积极查找履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梳理,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二、着力抓好整改。围绕“三定”规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严格按照工作安排的方式、方法、步骤组织实施。紧紧围绕扶贫职责和扶贫任务,对全县的贫困村和贫困农民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高度关注,并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完善了盐池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及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计划、项目管理公示公告制定等。
三、根据《关于印发<盐池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要职责
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规定>》的文件精神,我办目前设6个岗位,分别是办公室岗位、计划统计财务岗位、项目规划岗位,社会扶贫岗位、中长期劳务培训岗位、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岗位,符合“三定”规定要求。机构设置,共有编制13名,其中主任1名,书记1名,副主任2名,干部9名,符合“三定”规定要求。并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制度。
总之,我们严格按照“三定”规定的各项要求全面履行扶贫职责,建立完善了履行职责工作机制,履行职责到位,无超权限职责的问题;不存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重权轻责,衔接不畅等问题;在履责过程中没有重大失误,也不因客观原因而不落实职责。“三定”规定中不涉及取消、转移或下放职责的问题,也不涉及新增职责的衔接落实。多年来,推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从未在履责过程中发生重大失误。
第三篇: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履行全团带队职责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切实履行全团带队职责,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抓好团队衔接,从思想、组织、工作、队伍、作风上带好少先队。
――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围绕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职能和作用,牢牢把握组织属性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少年儿童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当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切实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大力加强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运用社会资源,为少先队工作提供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培养“四个好少年”的育人目标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好少先队组织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通知要求,面向全体少先队员,在全国各地少先队组织中普遍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活动。
――要重点围绕“四个好少年”的要求,开展贺信精神的宣讲。通过队会、队前教育、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将争当“四个好少年”的要求,传达到全体少先队员之中。
――要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的实践活动。鼓励基层少先队大队特别是小队、中队,积极探索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式,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少先队员在学校、家庭、社会和大自然的实践中体验,争当“四个好少年”。
――要与深化少先队各项品牌活动结合起来,与加强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优秀少先队员、少先队集体评选和中小学生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发挥好雏鹰奖章在活动中的激励作用,推动活动深入发展。
通知要求,做好学习贯彻贺信精神的宣传工作。要借助主流媒体,依托电台、电视台少儿频道,发挥好队报、队刊、队网和少年儿童报刊、图书、网站等媒体的作用,运用童谣、歌曲、动漫、挂图、海报、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争当“四个好少年”的宣传。
通知强调,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是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期的重要任务。各地各单位要紧密围绕贺信要求,本着重在本质、务求实效的原则,把学习贯彻贺信精神落到实处。各级少先队组织要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新的起点,以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迎接少先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第四篇:如何履行政府职责
履行政府职责 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如何履行好这一职责,是政府工作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联系我国当前实际,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责,应在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因此,政府应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然而,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在强调实现人民共同利益的时候,往往对人民内部不同的利益要求有所忽视,并由此导致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的管理过于简单机械、整齐划一。如今,一些政府部门仍习惯于以人均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实,由于我国国情不同于某些发达国家,所以人均收入未必能反映一般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特别是难以显示人民群众内部的收入差距和不同的利益需求。应当看到,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是具体的,是由人民群众中诸多群体及个体的具体利益组成 1的,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过程。因此,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各级政府需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目前,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和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狭窄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政府应当优化公共服务的结构和布局,注重向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统筹协调各方面具体的利益关系,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有效途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近年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正在强化。但在某些领域和方面,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仍然存在问题。比如,一些政府部门仍习惯于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甚至直接介入社会生产单位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行政性收费名目繁多,加重了社会负担;过多地
控制社会资源,助长了一些行业的行政垄断;一些地方的税收和财政收入增长迅速,而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和生活改善相对缓慢。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和谐社会。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应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规范自身的权力运行,进一步为社会的自主发展开辟广阔空间,进一步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目前,我国正在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和政社分开,其中包括凡是应该由企业自主行使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权都要交给企业,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得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切入点,努力解决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仍然过多这一突出问题,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臵,精简政府机构和降低行政成本;等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应当在实践中进一步落实。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过去一个时期,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同时许多该管的事却没有管或没管好。应当明确,广大社会成员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政府无论行使经济职能还是行使社会职能,主要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而不是由政府直接充当经济社会建设的主体。政府应当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主体,是社会建设领域中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体,同时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导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意味着政府应避免“供非所需”的状况,更多地提供社会真正需要的服务,特别是改变对社会微观主体活动进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减少和限制人们活动中的随意性,消除不同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保证社会运行井然有序,政府需要确认和提供一系列基本规则,其中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各类市场主体进行等价交换和有序竞争,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等等。只有使广大社会成员依据规范合理的规则进行各种活动,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自身发育和成熟程度逐渐提高。这就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和开发社会管理资源,推动建立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的社会管理网络。
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移的过程。可以将政府原有的一些管理和服务职责剥离和转移出来,由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接,同时完善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以此强化社会进行自我管理和服务的功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以及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各类基金会等等。这些社会组织贴近社会、了解民情,具有一定的自愿性、组织性和独立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在某些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公益性领域,如在扩大就业、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社会福利、慈善救助等方面,更应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应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发挥政府工作人员的表率作用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政府工作人员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既要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引领广大社会成员培育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共识,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当前,政府工作人员队伍主流是好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但也有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违法违规、损公肥私、失信于民,对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造成损害,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诚信意识、行为准则等带来负面影响。实现政通人和,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决纠正这些行为。因此,应切实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使全体政府工作人员提高精神境界、树立良好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自觉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第五篇:履行家长职责
履行家长职责,陪伴孩子成长
跟大多数初为人父人母的一样,我在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时是非常兴奋的,看着甘甜鼾睡的孩子,在心里憧憬着她美好的未来,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发现养孩子、教育孩子是天下间最难的事情。因为,在五光十色的社会中,不良并带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实在太多,对现在的家长和学校构成重大挑战,这就要家长与学校共同来教育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我深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决定着孩子一生的习惯,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到大,家庭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不要用一把尺子度量孩子,每个孩子都有长短,客观看待他们的优缺点,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鼓励。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我在教育孩子时,也用鼓励,但我从来不盲目,我总是结合提要求来进行。
孩子们都爱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小的时候也是一样,因而作为家长首先应该充分理解,但另一方面孩子又不可以放纵。我认为作为一个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一味的强迫式教育,和无原则的放纵都是错误的,应从孩子的生长规律,认知规律上做文章,合理的引导,合理的规范,父母就应该是孩子的良师益友,要用孩子的思维,站在孩子的位置去思考教育方法。做家长的应该学会等待,人的成长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形式上与一棵树的成长极为相似,树的种子正在发芽的时候千万不能期望它开花,开花时也不能急于采摘到果实,千万不要“拔苗助长”。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基于此,我根据孩子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她的学习,尊重她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她的学习负担。我在生活中根据孩子本身条件对她寄于适度的期望,培养孩子多种兴趣,顺其自然,教育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回想一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是否做到始终如一地陪伴孩子的心灵成长?在每个关键时期,是否及时给他爱的滋润?我们是否能以实际行动教会孩子懂得一个人应该承担义务、履行职责?是否始终保护、引导着孩子,关注着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的人格、品质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孩子,我们可以把他看作一棵小树,需要我们不断精心地修理杂乱的枝叶,这样小树才有望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这些杂乱的枝叶就是孩子的缺点,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除孩子身上的缺点,孩子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但是,我们也能发现,如果修理枝叶过频,小树也会夭折,所以说,只有合理地修剪杂枝乱叶,小树才能可能成材。修剪枝叶就是批评教育孩子,但是不断地批评,事实上是在不断地批评,就是在不断地负面暗示,这只会强化孩子的缺点,固化孩子错误的行为,孩子容易自卑,缺乏主见,甚至自暴自弃。真正的教育不是批评,而在于疏导、感化。当孩子犯错误时,应该不去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马上奖励一块糖果,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的魅力。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愈是有阳光的地方,愈发枝繁叶茂。这些阳光,就是家长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欣赏、肯定。一个孩子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更大地激发他的潜能。在一个家庭,只有得到父母的肯定、赏识,孩子才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会有家庭的归属感。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特点,给他鼓励,给他引导,使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在阳光越多的地方越发枝繁叶茂的原因,这就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加法。
初二(7)班苏热娅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