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最终版]
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场所,然而在日益物质化、技术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念的式微,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文化立校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校园环境建设是文化立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环境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染作用。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至完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和县《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大文科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我校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我校书香校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活动。就我们学校而言,大楼上有鲜红的标语、醒目的校训,大楼前立有漂亮的橱窗,教室里张贴着名人名言,中心过道两旁竖有不锈钢的古诗文铭牌,草坪、绿地插着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语,每棵树上都挂有介绍其名称特性的标注牌。努力使校园处处充满着科学、人文气息,让学生时时感受着文化的濡染。走进校园,能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尽管他们每天要从已竖立了几个月的古诗文铭牌上的诗句前面经过多次,结果对它们竟毫无印象,一无所知,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升思想涵养和精神品位。我校注重学校的文化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以校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环境引领学生提高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精心布置学校橱窗、板报,加强学校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校园广播、网络的育人功能;创造条件开展校园文学社活动等等。为什么会收获甚微?我认为,这是我们学校在操作上走进了误区,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你布置环境,提供了学习对象,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感染,从而自觉地去学习消化。这不正如给学生发了新书、配音磁带、练习册、作业本,教师不去上课一样吗?我们面对的是学习目的模糊,自学能力弱的小学生,他们是模仿能力、好奇心比较强的年龄阶段。所以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布置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做到落实素质教育和有效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一些什么话?怎样让孩子们听到、听懂、听进、乐听、想听每一面“墙壁”所说的话?怎样让这些话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外化为他们的言行呢?
首先,要让它们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的欠缺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于一些深奥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网碍。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墙壁”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对于小学生而言,“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容易理解。在一年级教室的楼道里,贴上“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比许多高深的道理、空洞的说教更能深入他们的心灵,外化为他们的行为。富有童趣的儿童画、中国特色的写意画比起生硬的电脑制作、统一打印的名人名言要生动百倍。学校的报栏橱窗更多的是只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那就是一处校园装饰物,像这些对全校学生开放的知识窗口何不用上汉语拼音呢?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不正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吗?
其次,要让孩子们有时间去倾听它们说话。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是众所周知的,有人说,如果让牛顿生活现在的中国,那么他也只能整天埋头作业堆里,即使有苹果掉到他的头上,他也无暇去作过多的思考,就更不可能有“万有引力”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学生,现在每天被学校的作息时间框的死死的,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草坪、绿地不许入内等等规定。从表面上看,校园井然有序了,环境卫生了。事实上,学生的自由空间被缩小了,久而久之就对在自己身边的环境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了,这就是当今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午间和课后,除了作业、打扫卫生外,有更多的时间徜徉于校园,漫步于绿地、草坪。欣赏鲜花、青草、绿树,在林间嬉戏,在草地上玩耍。拥有古人“春游青草地,夏赏绿荷池”的闲情逸致,在无拘无束中放松心情,放飞想象,享受童年。
再次,要让它们常说鲜活、适时的话。学校的教室、橱窗、黑板报、古诗文铭牌等切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它们应当常换常新,富于变化。比如,春天到了,就换上描写春天的诗句、文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腊月春风似剪刀。”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第二篇: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工作总结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工作总结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平安文明书香幸福校园
从古至今,教育与文化始终是相伴相生、协同发展的。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教育,教育也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来支撑。建设健康和谐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包括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文化引领,使文化浸润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各个方面,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着人文雅致、温润丰富的文化氛围,在无形中培养和铸就独立丰富的精神世界、丰富博雅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引领下必然会创造出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文明优良的校风,陶冶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这种优良的校园文化一经形成,就会在学校里产生无形但却又无所不在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的稳定、持久、深远的影响是任何苍白的说教和强制的管理都比不上的。
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我们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传统特色基础上,着力探讨建设以平安、文明、书香、幸福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新思路,并在实践中积累新经验。
建设一支敬业奉献、业务精湛、博爱无私、开拓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我校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县教育局“常规管理年”“教师提高年”“师德建设年”“养成教育年”“学习提高年”活动为契机,以“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教师满意、让社会满意”为办学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理念,坚持“活动化、生活化、人性化”的育人方式,突出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创造、有爱心”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全面加强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形成了“阳光、合作、乐学、善思”的班风、“自主、乐学、会学、勤学”的学风、“敬业、博爱、务实、创新”的教风和“文明、和谐、超越、奋进”的校风。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强力推进养成教育,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走质量强校、教研兴校之路,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实现办学水平的新突破,精心打造和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努力提升学校的品质、品牌和品位。
一、物质文化建设追求高品位。
校园的绿化、装饰我们都追求高品位,让高品位的文化建设能给人的成长提供优质资源。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①别具匠心装扮围墙与教学大楼:都悬挂文明礼仪、理想教育、崇尚科学、书香熏陶、启迪智慧,励志成长等标语条幅组合成文化长廊。
②将各班每一面墙做出情趣黑板,师生们匠心独运将班级布置得独具特色,风格迥异。
③和谐温馨、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校园,让师生每日分享温馨时光。我们让校园里的每块墙都说话;每棵树,每一物都赋予了深厚的教育内涵。
二、制度文化建设体现主体性。
一所学校主要靠常规管理来规范、优化;靠制度文化来支撑、强化,使之形成习惯。制度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于文字性制度的制定和强硬性的实施,而是善于把制度转化为师生的一种观念,在制度建设中尊重教师主体重塑人的尊严。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健全师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与教育活动的各种制度,给师生的自主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因此,我们不仅把所制定的制度提交教代会讨论,广泛征求教师愈见,而且有些制度是发动全体教师共同制定的。我们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养成教育示范班级评验细则、书香班级评验细则、德育银行实施细则、学生一日常规、学生一日安全须知、请假制度、教师一日常规、办公制度、学习制度等;同时,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如:校长职责、教师职责等;另外,还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校,依法执教,让广大教职员工知法、懂法、守法。使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促进了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逐步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三、行为文化建设体现实践性。、教师是随实践性知识不断丰富、实践智慧不断提升而成长发展的。实践智慧隐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只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我们鼓励教师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精神大胆实践,以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组织教师对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同上一堂课、校际交流,互相观课、案例研讨、课题研究交流、课程研究、师徒交流、送课下校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会教学。我们开设了两个工程,一是教师成长工程。冠采群英,建立教师成长培训机制:听专题报告、专题讲座。开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教学反思、案例研究、“星级学科带头人”“三爱五讲标兵”评选、“同上一堂课”。二是教师成名工程。打造一支精湛的师资队伍,启动名师工程。激励教师要“工作中有信念,教学上有特色,课改中有潜力,发展上有魄力,让自己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厚的文化底蕴,努力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2、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生潜能,学校开设了各种艺术兴趣小组。
3、为了让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孩子们的血液成为滋养精神的养料。每天中午,xx中心小学都会传出学生们诵读经典的声音,这就是xx中心小学一直坚持的“文化午餐”,学校每学期还举行两次“颂中华经典,建书香校园”为主的朗诵比赛,采用全校总动员的方式,让先贤伟人熠熠生辉的思想与精神引领孩子们的言行,以经典诗文博雅沉厚的气息荡涤着学生们的胸怀;学校还邀请著名作家或者教育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向学生们传授中华经典文化的精髓,传递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力量;学校还要求学生每期背诵一本古代经典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人类思想的精华,在感悟中让身心得到美的洗礼……学生身处xx中心小学,就像身处精神和思想的圣殿,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4、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大型的“阅读.梦飞翔”读书节通过读书节成果的展示,共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收获,学生徜徉在书籍的浩海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通过阅读讲故事,写感言,给故事配画……尽情施展了学生的才情,放飞他们的梦想,涤荡他们的心灵。展现同学们的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加强家校合作,每天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课外阅读一小时以上。每天将所见、所闻、所感与家长交流汇报5分钟以上。掀起读书高潮,营造洋溢着人文底蕴的“书香校园”。“最是书香能致远”提高了阅读兴趣,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积累了更丰富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形成书香的氛围。
5、为了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我校开展各种活动育人、塑人。以“展雏鹰风采,做阳光少年”为主旨的六一艺术节,以盛大的气势、饱满的热情、精彩的表演为孩子们绘成了流光溢彩的记忆画廊,记录下孩子们童年时光中的流金年华;以“我阳光、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运动会,在师生共同精心策划下,展现出孩子们的活力和可爱;学校与班级的情趣黑板上展示了众多学生的优秀习作与书画作品,是学生们抒真情、写实感、展个性、显才华的平台,精美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不禁让人啧啧赞叹。春游、野炊、德育基地活动、演讲比赛、多种学科的趣味竞赛……这些活动既渗透了对学生们多种能力的培养,又促进了学生合作奉献精神和自尊自强人格的形成。
四、精神文化建设体现发展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感到一种力量和高尚精神的存在,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其影响。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氛围,比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举办论坛、书画展、故事会、自办手抄报、观看影片等系列活动,通过“我为山区献青春”、“常规管理年”、“教师提高年”、“师德建设年”“养成教育年”“学习提高年”等系列活动载体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精神生活,达到振奋师生精神,陶冶师生情操的目的
2、读人文书籍,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通过读书净化教师的心灵、温润教师的生命、修练教师的涵养。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与好书同行,为生命阅读”读书活动。为推动读书活动的交互前行,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周星期一第八节课,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学习《高效课堂22条》《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介绍自己近期的阅读书目及读书收获,解读书中主要观点,阐释重点的章节,发表自己的见解,向大家推荐。为了使教师每日的读书摘要与心得呈现于众,与大家共享,增强交互阅读的机会,藉此既可相互借鉴,相互选择、省时高效。“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我校教师正用自己超脱的情怀,高贵的品质和真诚的爱心,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实现着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3、“德育银行”的设立
各班设立了德育银行,根据学生各方面表现,在“德育银行”中实行加减分量化,每天各班班主任利用放学前15--20分钟进行养成教育总结。每周五进行周总结,评出“一周之星”并写出书面总结,在下周一学校的晨会上宣读表彰,并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内进行张榜公布,让同学们学习身边的好榜样。月底评选出“校园之星”“文明之星”“阅读之星”“进步之星”“好习惯养成标兵”,佩戴大红花拍成照片,张贴于学校光荣栏,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这样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进一步的激励了学生。
4、“德育基地”建设
我校把xx敬老院作为学生的德育基地,每月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搞一次义务劳动,在敬老院经常开展以“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学校·爱家乡·爱国”为主要内容等系列活动,让他们感受爱的温暖,理解爱的涵义。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演出,帮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把爱心带给孤寡老人。让学生从小学会孝敬老人,每次活动后,学生们还要写好一篇体会,以此强化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突出“情”的培养。
5、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探讨孩子读书学习成长策略,让家长参与各种活动。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家庭读书、亲子共读活动。构建书香、幸福家庭、校园。
以上只是我们xx中心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尽管我们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今后我们还将更加坚定、执著、持之以恒。
第三篇: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打造平安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打造平安、文明校园
——扬眉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教育,教育也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来支撑。建设健康和谐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平安、文明的校园,根据《崇义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我校在原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传统特色基础上,着力探讨建设以平安、文明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新思路。现将我校近几年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如下:
一、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以“礼”为核心理念,构建“以礼立人”的“礼文化”特色学校。
二、逐步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近几年,我校在办学硬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
1、学校先后新建了标准化学生食堂、教师公租房、少年宫活动功能室;
2、着力打造校园文化,近两年学校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整体的更新和和改造,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平安、文明的和谐校园;
3、完善设备,使功能室更加规范。陆续建齐了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科学实验室、卫生保健室等功能教室,并按规定标准初步补充了各功能室的仪器设备;
4、更新了教师办公桌椅和学生课桌;
5、构建了简单的校园办公网络,形成了校内资源共享平台。
三、追求高品位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追求高品位,凸显“礼文化”,让高品位的文化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资源。
1、别具匠心装扮校园围墙与教学大楼:在校园围墙、教学楼张贴文明礼仪、理想教育、崇尚科学、书香熏陶、启迪智慧、励志成长等图片。
2、教室每一面墙都独具特色:师生们匠心独运将班级墙面布置得独具特色,风格迥异。
3、和谐温馨、优美整洁、文明有序的校园,让师生每日分享温馨时光。着力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三、行为文化建设体现实践性。
1、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发掘学生潜能,我校在2012年建成了乡村少年宫,开设了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
2、为了让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孩子们的血液成为滋养精神的养料。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汲取人类思想的精华,感悟中华经典,让身心得到美的洗礼,使学生身处精神和思想的圣殿,心灵得到净化、升华。
3、每学年举行多次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使学生共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收获,让学生徜徉在书籍的浩海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总之,我们将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努力打造一个以“礼”为核心理念,更具地方特色、更显学校特性的平安、文明校园。扬眉中心小学
第四篇:特色校园文化
传承文化精髓,打造唐兴校园文化 几年来,唐兴小学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笃学厚德人才,打造特色文化校园”为目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大厅、走廊张贴牌匾等活动,着力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校园文化。
在教学楼门厅上方树立标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赤诚爱国,奋发成才”,两侧分别张贴了两块标牌:“育以尚德学为创新毓秀钟灵博才笃行”。教学楼每层走廊横梁全部张贴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宣传标语;在每间教室及功能室门口分别悬挂 “办学宗旨、品味古诗文、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安全教育”等牌匾,通过这次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内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借助这次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等文学经典活动;继续开展师生齐动员,共建班级文化工作,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我校文化环境富于教育性、科学性、特设性,规划合理、整洁美观。
第五篇:如何构建校园文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参加“国培计划”的感想
南郑县黄官中学蒋晓航
【摘要】
1商洛学院的校园文化特点;2我所了解的初级中学校园文化现状;3商洛学院的校园文化对我的启发
【主题词】高校 校园文化 中学德育
1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苑论坛系列报告
交大刘三阳,——教学艺术纵横谈
商院王思怀——中学教师良好素质的锤炼
省教院张雄——变式教学与变异理论,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留日博士王念良——数论研究成果汇报 师大硕导罗新兵——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副院长魏书堂——做成功与快乐的老师
商洛(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冀兴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2博彩众家的教学外校教师赵来智,张莉,3丰富的校园活动理性爱国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青苹果校园文化节,民参会,院系间的足球、篮球、象棋围棋比赛,4校园雕塑,名人墙,贾平凹,5校园学生组织,摄影协会,记者协会,美术及书法协会,6学习氛围,朗朗的早读,安静的图书馆,阅览室座无虚席
本次我参加“国培计划”培训,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更新专业知识、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机会。培训容丰富多彩,涉及专业技能,师德修养、专家进行讲座。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严谨治态度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我本身除了承担一线的教学任务,同时主管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学生文明养成教育,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促进优良班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构建和谐校园非物质文化的对策
1、加强领导,科学决策,重在落实,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教育的阵地,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从“三点一线”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社会,同时也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讨论和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要充分重视学校领导层的决策和导向,强化执行层的引领和落实,切实做到党政齐抓,学院和机关处室共管,师生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染和浸润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
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从而实现一所大学的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
2、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就我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咨询和心理和谐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心理不健康,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所以应该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获得自我调节、自我减压、自我和谐的工具,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达到自我和谐。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课内外文体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第一,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组织知识竞赛、辩论赛,通过报告会、演讲、参观考察、网上互动、社区联谊、讲座等形式开展德育活动。第二,把科技、艺术、体育教育活动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精英杯”基础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科技竞赛,同时倡导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自己发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第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公益活动、生产劳动和拓展训练,在教育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体验成功感觉,增强动手能力。
4、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创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积淀中升华大学精神。任何一所大学,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广大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才铸造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职责,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促使大学精神之花盛开。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可通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场所,然而在日益物质化、技术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念的式微,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担忧,文化立校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校园环境建设是文化立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环境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染作用。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至完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和县《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大文科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我校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我校书香校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活动。就我们学校而言,大楼上有鲜红的标语、醒目的校训,大楼前立有漂亮的橱窗,教室里张贴着名人名言,中心过道两旁竖有不锈钢的古诗文铭牌,草坪、绿地插着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语,每棵树上都挂有介绍其名称特性的标注牌。努力使校园处
处充满着科学、人文气息,让学生时时感受着文化的濡染。走进校园,能让人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尽管他们每天要从已竖立了几个月的古诗文铭牌上的诗句前面经过多次,结果对它们竟毫无印象,一无所知,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升思想涵养和精神品位。我校注重学校的文化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以校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环境引领学生提高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精心布置学校橱窗、板报,加强学校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校园广播、网络的育人功能;创造条件开展校园文学社活动等等。为什么会收获甚微?我认为,这是我们学校在操作上走进了误区,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你布置环境,提供了学习对象,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感染,从而自觉地去学习消化。这不正如给学生发了新书、配音磁带、练习册、作业本,教师不去上课一样吗?我们面对的是学习目的模糊,自学能力弱的小学生,他们是模仿能力、好奇心比较强的年龄阶段。所以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布置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做到落实素质教育和有效教育。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一些什么话?怎样让孩子们听到、听懂、听进、乐听、想听每一面“墙壁”所说的话?怎样让这些话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外化为他们的言行呢?
首先,要让它们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的欠缺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对于一些深奥的思想、深刻的哲理,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网碍。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墙壁”说孩子们能听懂的话。对于小学生而言,“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更容易理解。在一年级教室的楼道里,贴上“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比许多高深的道理、空洞的说教更能深入他们的心灵,外化为他们的行为。富有童趣的儿童画、中国特色的写意画比起生硬的电脑制作、统一打印的名人名言要生动百倍。学校的报栏橱窗更多的是只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那就是一处校园装饰物,像这些对全校学生开放的知识窗口何不用上汉语拼音呢?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不正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吗?
其次,要让孩子们有时间去倾听它们说话。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重是众所周知的,有人说,如果让牛顿生活现在的中国,那么他也只能整天埋头作业堆里,即使有苹果掉到他的头上,他也无暇去作过多的思考,就更不可能有“万有引力”发现了。我们学校的学生,现在每天被学校的作息时间框的死死的,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草坪、绿地不许入内等等规定。从表面上看,校园井然有序了,环境卫生了。事实上,学生的自由空间被缩小了,久而久之就对在自己身边的环境熟视无睹、视而不见了,这就是当今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午间和课后,除了作业、打扫卫生外,有更多的时间徜徉于校园,漫步于绿地、草坪。欣赏鲜花、青草、绿树,在林间嬉戏,在草地上玩耍。拥有古人“春游青草地,夏赏绿荷池”的闲情逸致,在无拘无束中放松心情,放飞想象,享受童年。
再次,要让它们常说鲜活、适时的话。学校的教室、橱窗、黑板报、古诗文铭牌等切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它们应当常换常新,富于变化。比如,春天到了,就换上描写春天的诗句、文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腊月春风似剪刀。”组织学生春游、踏青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到了秋天,可以让孩子们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中,体会“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气。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体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大雪纷飞的日子,吟咏“忽如一夜色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情与景的交融中,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这样随着季节的更替,时令的变换,吟诵这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既增加的语言的积累更受到文化的熏陶。再如,在奥运前
后,我们的古诗文也可以更换为奥运精神、奥运口号等;橱窗、板报等布置则可换为与奥运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沐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同时,去汲取更多的外来的和与时俱进的知识养料。
最后,要让它们说说孩子们自己想说的话。当今社会,孩子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见识广了,能力也强了。我们学校教室内的墙壁更应该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比如,他们的优秀书画作品啦,优秀作文啦,参观旅游时的留影啦,主题小报设计啦等等都可以一一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使教室墙壁最大限度地被学生利用,引导他们合理美观地布置教室,让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得以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使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心声倾诉到墙壁上去了,这样不仅激活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还锻炼了其动手能力,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离不开“墙壁”的布置,我们要把每一面“墙壁”都交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孩子们有时间和空间去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北京师范大学的邱耀德教授说:“孩子的无意注意学到的东西比有意注意更多”,这句话的确值得我们小学教师去深思研究。
(二)构建和谐校园物质文化的对策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构建洁、齐、美、趣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有效地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中的不足,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园一景都要体现出怡情、激励、拓智的效能,要有教育性和艺术性,有趣味性与科学性,有继承性和创新性,使校园环境建设蕴涵丰富深刻的文化底蕴,令人回味无穷、终身受益。例如,学校标志。包括学校校牌、校徽、校旗、雕塑等,这些标志是校园文化最表层但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激发师生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全体师生员工自觉维护本校的形象。鉴于我校实际,可以在树木的介绍牌上加印校标和校训,为各个教学楼命名和加校标等。此外,应建立校史陈列室,明年是我校50年校庆,可以向广大校友征集早期我校的各种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并陈列出来,向社会展现我校建校以来的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倡导师生牢记校训、佩戴校徽、咏唱校歌
校训、校徽、校歌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在激励学生成长、沟通师生情感、凝聚学校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精神的有机载体。目前,我校的校歌还在征集过程中,应倡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歌的创作。同时,还应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渠道大力宣传能够反应学校精神的校训、校徽、校歌,在明年本科教学评估之前,应做到每名师生员工能够牢记校训,佩戴校徽,会咏唱校歌。
3、充分利用校报、校内广播、校园网络等承载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高校校报、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等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因此,应充分发挥这些载体的宣传和学习阵地的作用,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此外,宣传橱窗、黑板报、阅报栏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和宣传校园文化的窗口,要及时更新这些载体的内容,使广大师生在一走一过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校园非物质文化内涵及加强非物质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非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制度文化。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
2、校园行为
文化。它是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际活动等。
3、校园精神文化。它是大学的内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