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圣城儒雅学园
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圣城儒雅学园
曲阜杏坛中学
曲阜市杏坛中学是一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多年来,学校以传统文化和先进教育理念为引导,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了新的办学道路和办学特色,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9年,曲阜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将杏坛中学改制为初中的重大决策。学校审时度势,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地处文化圣地曲阜,并且以杏坛为名的优势,提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圣城儒雅校园”这一发展愿景,依托曲阜深厚的传统文化,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思路,顺利克服了转型难题,全面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文化立校,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坐落在人文资源丰富的名城曲阜,继承并发扬儒家传统文化精髓,是学校实现科学、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学校依据《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以“杏坛”为名,并确立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校训和“博学、明辨、慎思、笃行”校风。先进的办学理念、前瞻性的教育思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奠定了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基础。
学校着力发展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教师研究校本,学生探讨学习校本,在学校内形成了传统文化学习热潮,进而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制定了《杏坛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努力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学校参与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2009年5月举行全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学校课堂教学大赛上,我校王德军老师荣获高中组一等奖。本学期开始,已经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开设了《走进圣城 感悟经典》传统文化教育地方课程。同时,语文组开发了《<论语>解读》校本课程,在全校范围开展学《论语》、诵经典活动,让儒家经典深入学生。地理组结合曲阜地方特色编写、开设了《地理乐园》校本课程,让学生走进曲阜城乡,深入了解曲阜,从中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学校非常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内通过宣传栏、展牌、横幅、广播和校园网传播传统文化,向学生传达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思想理念。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班级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园地,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真正将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生活。
二、课题引领,利用丰富遗产资源开展文化教育
曲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遗产资源非常丰富。如能发挥遗产资源在教育中的作用,进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民族未来,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研究的重点。为此,学校参加了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十一五规划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
究》,并利用地域优势,积极申报了子课题《利用曲阜遗产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之研究》。学校以此课题为主线,结合中央教科所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建设儒雅校园文化。
学校积极与当地遗产、文物部门联系,编印了《你好,我身边的世界遗产》校本教材,开展各类论语诵读活动,举办了孔子“六艺”活动展示、“导游之星”大赛和儒家文化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每年世界遗产日前后,学校还举办“我与世界遗产”征文、“爱我曲阜”书画征集、保护世界遗产,万人签名等活动,目前,学校世界遗产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也在进行之中。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了曲阜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今年6月,学校成为第一所山东省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基地学校,开启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新篇章。
三、因材施教,打造新型高效教学文化
“因材施教”是先师孔子留给我们后世教育工作者的宝贵教育财富。杏坛中学遵循这一教育原则,结合曲阜市教研室组织开展的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因学施教,三三达标”课堂教学创新研究》,积极探索 “因学定教”教学模式,努力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高效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以教材为蓝本,以学案为向导,以精讲点拨为手段,以典型练习为辅助,最终实现落实、巩固和提高教学目标。教学模式重点突出三种课型的创新,即复习课课型(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讲评课课型(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新授课课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因学定教”教学模式的推广,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逐渐学会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自主管理,建设民主科学的学生管理文化
学校积极提倡“自理、自律、自觉、自主、自信”的“五自”育人规范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团支部、班级干部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放手让学生策划、构思、组织、实施班级、学校管理和育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三线”自主管理模式:一是行为规范的自主管理。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建立了学生值周制度,由学生会及学生自律委员会每天负责对学生的考勤、纪律、卫生等常规检查,让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每班班干部负责维持周末、晚自习等自主学习时间本班的卫生、纪律。二是住校学生的自主管理。由学生会成员和青年志愿者管理宿舍内务,监管食堂三餐的价格、质量与卫生,协调各班级宿舍关系等。三是精神文化的自主管理。学生会宣传部负责校广播台、宣传栏工作;文学社负责文学期刊、报纸的撰、编、排、印、发等工作;小记者团负责学校各项活动的采访、搜集、上报及广播站等工作;学生会宣传部和各班级宣传委员负责黑板报、班级文化园地以及各种文体活动的宣传、组织、实施工作。今年的田径运动会上,学生主动参与,自己主持开幕式、闭幕式仪式,自己制订精神文明班级评比办法,自己检查评比,学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五、“六艺”育人,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文化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孔子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学校坚持“六艺”教育思想,确保所有学生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重视艺体教学,坚持发展艺体课堂,充分发现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坚持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艺体课程,并针对学生爱好需求,成立了艺体特长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由专业教师进行义务辅导。同时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为广大艺体特长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多次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各级文艺汇演和经典诵读活动,组建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相继开设了音乐、美术、生物、体育等系列兴趣小组。并且倡导支持学生组建各种社团,如彼岸文学社、“三人行”论语读书社、话剧社、诗社、演讲协会、棋社、志愿者协会等。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每年一度的校园艺体节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学生生活,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赏。2008年4月,我校大型师生文艺节目《论语》吟诵暨《孔子赞歌》获得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最佳原创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年一度的新生军训及10公里远足活动,锻炼了学生自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性格。利用节假日参观三孔、六艺城、论语碑苑、孔子研究院、国际会展中心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区服务和家务劳动。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教学学会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科研重点实验基地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济宁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市县两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
沐圣人遗风,奏“六艺”新韵。杏坛中学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各兄弟学校的悉心帮助下,坚持“建齐鲁名校,创杏坛品牌”的宏伟目标,发扬传统文化优势,开拓进取,打造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教研团队和育人团队,优化育人环境,畅通育人渠道,以德育为本,以学生为先,科学发展,和谐共进!
第二篇:依托山水地域优势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依托山水地域优势 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陕西省平利县打造龙头生态旅游村的启示
(王富礼 王 军 杜香平)县委党校2010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日程安排中,学习期间必须组织学员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这一安排,9月26日,在县委党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全体学员赴陕西省平利县龙头村考察学习。据了解,自2003年以来,龙头村“依托山水地域优势,走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路子,在经过短短7年的建设和发展,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穷落后小山村建设成了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的20面旗帜之一,并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镇”荣誉称号。龙头村的变化,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龙头村的现状
龙头村属平利县城关镇管辖,距县城东南5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有耕地2900亩,其中水田660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45户2026人,有中共党员66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58元。
龙头村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小山村,一条名叫冲河的小河贯穿村庄东西。河东山脉蜿蜒起伏,状如游龙,引颈于潭,其首突兀水岸,故名龙头。2003年以来,该村以实施绿色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居改造、特色景区、服务配套、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八大工程建设,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2009年,在平利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该村提出了以“赏农耕文明,游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旅游村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生态茶园、水上乐园、登山步道、垂钓中心、农耕文化园、婚俗乐园、乡村客栈、传统作坊等旅游项目,精心打造“游山、玩水、赏园、品茗”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乡村核心景区。
同时,按照“一村一品”和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能人”承包经营,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放手发展旅游业和劳务经济。到目前为止,已发展高效密植精品茶园1000亩、绞股蓝500亩;新建、改建徽派民居199户,普通旧房改造213户;完成村道硬化9公里,新修桥梁3座,把一河二岸的居民连成了一个整体,修建人畜饮水工程3处,解决了3个居民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精品乡村客栈10家、传统手工作坊10家、特色产品销售门店15家,完成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二、龙头村发展的启示
龙头村同许多山区村一样,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文化古籍,没有地理优势,更没有交通的便利,仅有的只是与其它地方一样的山场资源和一条小河(冲河)和一条穿村而过的省级公路。它的发展,主要是把有限的山水资源打造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观光农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思路决定出路。龙头村在发展初期,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出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他们瞄准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崇尚自然、安宁、休闲,调整身心,向往到农村去度假,摆脱城市的拥挤、污染、匆忙的实际,积极主动打造舒适、秀美、健身、体验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的田野场所,吸引城里人前来观光度假。正确的思路,带来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龙头村的发展中,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启示一:结合实际,定位准确,目标明确,为龙头村的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龙头村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多年来,该村守着这个“富资源”过着穷日子。2003年,平利县开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该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综合分析了现代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后,确定了以“发展生态旅游村”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并把村民的住房统一规划设计成为“白墙、青瓦、格子窗”的徽派民居建筑。同时在平利县委、县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把“打造陕西最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目标,并以“游美丽乡村、赏农耕文明”为主题,以“自然情趣、回归自然”为灵魂,加快推进旅游新村建设。
路子明确,运作更快。为支持龙头村建设,平利县委书记和城关镇党委书记定点该村抓
建设,确立了“一个领导、一个实力部门带动一批项目、落实一批人员一定三年不变和一抓到底”的“四个一”要求,集中实施“生态环境、主导产业、特色民居、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程建设。围绕建设“山上林、坡地桑,川坝绞股蓝,河边柳、路边樟”的生态格局,整合涉农资金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使该村实行的“山顶造林戴帽子、山腰建园赚票子、川坝产业钱袋子、河岸樟柳变样子”建设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目前,龙头旅游新村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格局,使游客在“游山、玩水、赏园、品茗”中体验到了乡村游的独特魅力。
启示二:健全机构,统筹安排,市场运作,为龙头村的规范管理和有序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是设立了独立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管理日常事务。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龙头旅游村管理办公室,明确为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定编为6人;其职责为组织协调龙头旅游村各项事宜,抓好规划建设的实施和落实;县财政每年拨付业务经费14万元,主要用于公益事业的管理和维护。如:保洁、路灯、绿化等。
二是按照平利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政府统筹、各方协力、捆绑资金、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龙头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计其功”的原则上,仅县直部门扶持资金就达2000万元,全部用于该村的路、桥、水、绿化、民居改造等建设中。
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相应的扶持。如:招商引资近千万元建设的农耕文化园,政府就一次性补助200万元;农户新建客栈的,每家一次性补助5万元;建手工作坊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建住房的,每户一次补助5000元;投资生态茶园建设的,前5年,每亩每年补助300元等。
四是集中经营,分工协作,各得其所。为整体推进龙头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各自的特长,该村对分散经营的土地实行了有偿流转,集中经营,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其它经营。流转的土地由政府负责“三通一平”,再交给有经营能力的“能人”经营,经营项目必须按不同规划区的要求进行,不得改作它用。
启示三:农耕文化,传统饮食,自然风光,一个传统的“农”字文化提升了龙头村的品味。乡村生态游,主要是游乡村美丽的自然景色,品可口的农家饭菜,观农耕文化。龙头旅游村主打了“农”字文化,建设发展的思路就是以“赏农耕文明,游美丽乡村”为主的,过惯了城里生活的人,假日乡村游是他们的理想去处。抓住城里人的这一生活方式,在建设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文景观。建设了农耕文化园,园内摆放的耕牛犁地、农民种地、粮食加工等传统的耕作和生活方式雕塑,让游人能从中了解到传统的耕作和生活方式;建起了老豆腐作坊、豆腐乳作坊、小甑家酒作坊等农家手工作坊。作坊建设全部按照传统的方式打造,既满足了城里人享受纯手工制作的食品,又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依山就势建好了仿生古栈道、垂钓中心、“龙”文化建筑、花卉盆景园和婚俗乐园等。
二是自然景观。如拦河而建的水上乐园、生态观光茶园、依山而建的自然狩猎场等,人们在这里可享受到城里享受不到的自然风光,在狩猎场可享受打猎的乐趣。
三是农家饮食和乡村客栈,满足了游客白日游乡村美景、品农家饭、夜宿农家观乡村夜色的心愿。
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和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建立了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十佳青年”、“十佳好媳妇”等十佳评选活动。同时组建了锣鼓队,建立了农家书屋,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启示四:总体规划,标准管理,规范运作,保证规划蓝图的正确有序实施,杜绝了不按标准建设的现象发生。
为使旅游村建设规划全面、科学,聘请了湖北省武汉设计院专家依据地理位置科学设计了观光、生活、游乐、居住等区域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平利县成立了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组成的总体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具体由龙头旅游村管理办公室抓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工程管理。所有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其
一、凡是新动工建设且在规划区内的建筑,必须报县“四家”领导组成的小组审阅后,再对照规划方案实地察看,符合统一规划要求标准的,领导小组再签字通过,然后按程序申报建设。其
二、旧房改造由管理办公室按方案要求批准后方可改建。其
三、所有的房屋建设外型安装由统一的工程队负责完成。
二是队伍管理。龙头旅游村的管理人员全部公示上墙,上墙的内容包括个人照片、职务、职责等内容。群众可根据自己要反映的问题,直接点名某个管理人员负责解释或解决,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及时处理。
三是公共设施及卫生绿化管理职业化。具体工作是保证规划区内的清洁卫生、四季绿化的建管、公共设施的维护等。
三、建议
龙头旅游村的建设和发展,给人以很多的启示,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笔者建议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农村建设要体现一种文化氛围,突出地域特色。龙头旅游村的发展就体现在“农耕文化”上,如农耕文化园、民俗文化园、狩猎场等。
二是要集中精力打造示范村,目标确定后,要一张蓝图画到底。龙头旅游村就是因为总体规划确定后,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按统一规划的标准去做,保证了整个旅游村的完整和统一。三是要建管并举,保证建设的后续性和效果。
四是要明确责任,定人、定职、定责、定时间,保证建设的连续性和规范化。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做到以点带面,集中完成一个示范点后,及时总结经验推广。
第三篇:探讨依托地域优势开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探讨依托地域优势开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位于俄罗斯、加拿大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广阔的地貌环境为我国孕育了丰富的资源,自然资源总产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巨大,这也造成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数量仅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金属材料,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极为短缺的原材料。我国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之后,开始打开对外开放的国际市场,从国际上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国际市场严酷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教学实际情况、依据地域的优势来进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关键词】地域优势;金属材料;现状;生产实习
对于进行金属材料工程的学习的学生来说,生产实习是其校园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使它们能够将在课堂学习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使学生迅速提升自身的有效途径。通过相应的生产实习,学生们能够迅速了解到金属材料的生产工艺,也能够进一步了解社会,为今后更好的融入到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阶段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状况
对于现阶段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状况来说,其整体呈现出一种不是特别乐观的态势。一方面,多年以来,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金属行业的日渐不景气,使得全国各个企业单位为了保证自身的顺利经营和更好的发展,不再愿意接受大学生到本单位去学习。此外,对于金属材料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行业,对于熟练的操作人员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这对于还没踏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单纯的掌握一丁点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一无所知,这就大大地提高了操作的危险性。这也是企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到本单位实习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总而言之,金属行业的不景气和科研资本的缺少、行业的高危性都是造成现阶段我国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生产情况整体不景气的重要原因。
二、如何有效依托地域优势开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实习
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资料的考察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来有效依托地域优势来开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一)积极有效的对校园周围的实习基地进行探索和开发积极有效地对校园周围的实习基地进行探索和开发,是利用地域优势开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习的最有效的措施。就现阶段我国国情来说,洛阳是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具有许多大型重工业生产单位。例如中信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和洛拖集团等许多重工业单位,这些都是金属材料专业学生可以进行实习的良好场所。但是由于每年对六七月份都是大专院校的实习高峰时期,加上国内金属专业的学生众多,因此来到该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学生也是非常之多,单位常常会出现应接不暇的情况,这就很容易造成实习的学生只能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因此,各类拥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专院校就可以根据自己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情况,在周边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实习。改变传统的实习情况和地点,有计划性的进行实习安排,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在实习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学习到更多的技能。
(二)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对以往传统的实习模式传统的金属专业的学生的实习模式仅仅依靠老师演示,学生进行模仿的方式进行,达不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实习机会,更好的提高实习质量,必须要根据实习地点和实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实习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本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调研和分析,将考核模式进行了如下安排:
1.在实习的第一阶段,学校应该适当安排出一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们进行相关实习知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以及相关的实习动员工作,让学生们能够真正了解到本次实习的含义和实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相关问题。
2.在实习的第二阶段学校应该带领学生们走到将要进行生产实习的单位中去,让学生们能够最直观最准确地观看到操作的具体流程和实习的具体操作情况,由老师带队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式的实习,为今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实习的第三阶段,学校可以安排学生们走到本地区或者是外地的比较大型、工艺比较先进的金属材料工程的企业去进行参观和考察,尽可能的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见闻,加深他们对金属材料工程的工作热情。
4.最后一阶段就是让学生们对一系列参观和学习的交流工作,并进行最后的答辩工作,完成自己的大学课程。
三、对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进行全程管理
实习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此门专业的掌握程度的好坏和参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对其进行有效地全程管理对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学校应该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实习计划,并在实习期间保障学生的安全,让学生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有效地实习,取得最好的实习效果,同时,在实习之后学校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总结工作,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本文根据近几年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调查,找出了许多在现阶段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有效地利用地域优势进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目前所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现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此类原因而造成的实习效果不佳,帮助很多高校走出了实习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王生朝,蔡素莉,高泽平,欧玲,孙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05).[2]姚翔飞,许鹏奎.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工科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7).[3]冯进来,申家年,薛海涛.关于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几点思考――以我校地球化学专业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8).[4]林华,李庆,陈志谦.材料物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5]蔡璐,王章忠,巴志新.衔接专业资质认证通道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10(07).【作者简介】
李茂江,男,1991年9月,籍贯:贵州省思南县,学位:学士,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属材料与工程。
第四篇:依托地域文化高职创业教育实践
试论高职院校依托地域文化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
亓伟军
【摘要】高职教育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处于孔孟文化的发祥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融合儒商文化基因,解读儒商的创富历程,将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将专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成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地域文化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科研课题】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元智能视野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1GG171)
【作者简介】 亓伟军,男,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邮编:272000
一、儒商文化内涵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它是一柄“双刃剑”,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和人类社会发展进入21世纪的今天,弘扬儒商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儒商文化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与儒家思想一脉相传,是对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而根植于儒家思想沃土又融合当代经济发展经验形成的儒商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互相印证,可以说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商业版本。我们要把提倡儒商文化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机结合起来,重铸道德长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儒商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补充
市场经济体制是由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它不能解决市场中的垄断、收入不公、并带有一定盲目性、滞后性等。而以行政审批为核心的政府调控又难以洗净“腐败之手”,这中间必须有道德的“良知” 来发挥公正的作用。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再加上长期的“斗争哲学”对传统道德的破坏,使得市场经济秩序较为混乱,从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成灾,到上市公司的集体造假等,无不在昭示着重振道德“纲常”的必要。可以说,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是市场经济列车的铁轨,脱离了道德之轨,市场之车就会寸步难行。
(三)儒商文化是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儒商文化是经过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之道。儒商文化的诸多内容在今天的企业发展中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注重诚信,就是重视产品质量,信守合同,不逃废债务。重“义”就是守法经营,注重环保,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仁爱”就是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行人本管理。“人和”就是对内铸造团队精神,搞好协作,对外树立“顾客至上”的观念,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西方的诸多管理法则也往往体现了这种管理中的道德诉求和人文关怀。如美国企业的创新精神、德国企业的质量第一观念、日本企业的团队意识等,与中国儒商的管理理念可谓殊途同归。孔孟之乡在改革开放以后涌现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企业,就是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创新的结果。如太阳纸业集团董事长李洪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的创新思想、鲁抗集团董事长章建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如意毛纺集团总经理邱亚夫“树国际一流品牌、建国际一流企业”的坚定信念、心声集团董事长韩法轩“奉忠孝诚爱心,走人间真情路”的亲情管理理念等等,都深得儒家文化精髓而又独具特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为孔孟之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儒商文化与创业教育
(一)儒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学生的创业素质为目标,使学生具有生存、发展、创造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的教育,它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创业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创新和超前行动,要求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通过创业教育丰富学校素质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儒商文化,将他们的创业精神、创富故事、创新理念,以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成长为
有较高知识层次、深厚传统人文美德和现代化管理意识的经营管理者,提升就业质量。在紧张的就业现状短期无法缓解的情况下,创业是实现个人理想与个人价值的另一方舞台。鼓励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是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拓展就业途径的现实措施。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念,提升成功素质,将大学生自主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创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二)儒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校园精神培育的需要。济宁处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儒商文化的精髓成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活教材。据统计,约有90%的儒商精英出身贫寒;创业时白手起家,从“草根”长成“大树”。改革开放后的儒商充满着科学精神,他们与时俱进地把个人、企业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共创价值。在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中导入儒商文化的元素,将儒商创业故事带入课堂,与成功儒商面对面,将儒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经商文化氛围。
(三)儒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成人成长成才。要教育高职生从小事做起,他们有创业的激情,却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用身边的儒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四海为家的草根精神、捕捉市场的竞争精神、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教育和引导学生,使他们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提升职业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帮助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进而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儒商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培育良好的创业文化,打造学生创业精神
1、培养创新精神,树立“和谐职业人”培养理念。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能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的现代和谐职业人,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所谓和谐的职业人,是德才兼备,做人与做事相统一、能力与素质相统一。创新和创业精神是现代职业人所应具有的鲜明特征,和谐职业人的培养,要树立“人人要成才、人人好就业”的目标,要具有创业的勇气和能力。在高职院校要以“企业家精神”来培育现代儒商,在专业教育、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领域渗透创业文化,将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敢于创新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
2、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企业与学校实现零距离对接。引进企业文化的思想元素,将企业文化的本质要求纳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使企业与学校实现“零距离”对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创建企业化的良好环境。在校园里大力宣传“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儒商精神,将成功儒商风采引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使儒商精神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探究儒商文化的内涵,启迪和引导学生成人、成长、成才。
3、依托扶持学生经营类社团,使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成立经营类社团,让学生自主经营,成为某种商品的代理商,既能锻炼学生的经营才能,又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并形成“校友讲坛”、“儒商论坛”等品牌活动,邀请商界成功人士畅谈经商心得,营造浓郁的商业文化氛围。组建学生自助服务体系,为学生创业提供信息服务和规范化的管理。如创造条件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学生到企业搞调研,通过访谈、收集资料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整理归类,供
学生查询使用,这样既锻炼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又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去联系自己感兴趣的企业家。每次讲座开展前,对即将邀请来的企业家进行研究,或对主讲的主题开展讨论,学生对讲座的兴趣会更大。使学生在自助、助人中收获成就感,得到来自市场和企业一线的信息。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1、开设创业课程,搭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作为高职院校要将创业教育指导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务实型的创业课程。把教育学、企业管理学、人才学、创造学、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理论讲述、案例分析、成功儒商的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创业灵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学会创业实践,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企业家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业课程树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客观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所掌握的资料以及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创业计划,进行科学的论证.并付诸实施。
2、坚持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校园人与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要在高职院校开办创业孵化班,引入有意于在学生中培养员工的企业,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得到更好的专项提高。创业孵化班要抓住学生的需求,以选修课或兴趣班的形式组织教学,邀请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一线员工、企业的客户前来授课,同时组织学生模拟项目操作,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研发;也可以将课堂搬到工厂车间和市场,让学生在实战的条件下参与生产经营运作,以实现校园人与职业人的零距离对接。
3、组织开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要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等,这些活动过往往比较艰苦,但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在与当地企业和相关行业的接触中体会到企业创业的难度和创办企业的艰辛,体味到员工坚韧拔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力。使其在计划和实施创业更多一些理性思考。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孵化学生创业计划
1、完善制度保障。社会和高职院校要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创业氛围,为创业人才培养提供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在制定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学校要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建立“素质拓展学分制”,对参加会实践、课余创业等业绩进行量化考评,作为学生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创业奖励基金,鼓励、支持具有技术含量和专业优势的创业公司,做到专款专用;成立学生创业教育中心;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指导;积极探索适合本院特点的企业实际管理工作经验的“创业教练”队伍。
2、建立创业园区。建立校内创业园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注重环境的熏陶和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在校内开辟专门的空间,作为创业园区办公和经营场所,免费提供场地、水、电、桌椅等办公条件,提供相应扶持政策,提供老师为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建立准入制度,主要面向大三学生,必须是成绩优秀、品德高尚的学生。要制作《商业计划书》,以招投标的形式招商,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学生自主地动手实践,不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待人接物能力。
3、借助儒商财力。缺乏资金是令青年
创业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因此,要帮助大学生解决资金瓶颈。可由企业家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大学生创业,为他们的创业助一臂之力。让有创业意愿和潜力的有志青年,有良好的商业点子、创业计划和创业激情,却又不具备启动资金的创业者,都可得到基金受益。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把他们创立的公司“扶上马”,并运用多种服务手段“送一程”,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沙,2000.10.2、李宗红 朱洙编著,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03.1.3、华锐主编,企业文化教程,企业管理出版社,北京,2003.6.4、孙庆珠,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版社,2004。
5、张玉利,李政,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6、杨宏建,儒商是怎样炼成的[M],北京,北京工业大出版社,2006。
7、曹国旗,新儒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第五篇: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依托行业优势
审计事业是国家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力量,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安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护卫屏障。国家审计机关成立23年来,挽回经济损失4 000多亿元,为规范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服务和推动改革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南京审计学院是顺应我国审计事业的产生与发展而诞生和成长的。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中国的审计事业急需大量的人才供给和有力的理论支持,南京审计学院应运而生;1987年学校开始招收审计专业专科生,为国家审计机关输送了一批人才,解决了审计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1993年根据审计事业对高层次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根据加入WTO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审计署的指导下,我校与国际性组织――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ACCA教育,同年审计学等3个专业被确定为审计署重点专业;2000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在审计学被并入会计学专业的情况下,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作为唯一保留的审计学专业点继续招生;2002年审计学系被评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同年审计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会计(审计)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会计(审计)学等4个学科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审计学专业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称号,23年来,我校的在校生由最初的226人增加到现在的10422人,专业由3个增加到20个,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式发展。
我校的发展依托于审计事业,得到了全国审计行业的全方位关心和呵护,审计署先后派出6位司局级干部到我校担任校级领导,特别是李金华审计长一直担任我校名誉校长和荣誉教授,每年数次来校讲学和指导工作。长期以来,审计署及全行业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信息提供、实践教学、毕业生就业、出境培训、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巨大帮助,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审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高,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其他部门、行业(如纪检、监察、司法、公安、武警、海关、金融、保险、稽查特派员派出机构等)对审计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据审计署预测,今后5年全国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在30万人以上,这是我校审计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主动参与审计系统的业务指导、法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不断加深与行业的联系,努力将行业资源转变为我校的办学优势,使我校教育事业与国家审计事业发展形成互动互利、共进双赢的可喜局面:
――审计署每年数次将全国性审计学术研讨会、工作年会和各类学会、协会会议安排在我校。
――专业教师频繁出席国际审计学术会议,扩大了学校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审计学专业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269人次,如:王家新教授等10位教师参加了第二届国际计算机审计研讨会,研讨跨国电算化审计业务。
――发挥审计专业的优势,融入审计行业组织。我校有20余位教师加入30多个审计社团组织,且担任协会、学会领导职务。
――参加审计署重要法规的制定,为国家审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如王会金教授直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修订工作,其建议被审计署采纳,对《审计法》的修订产生重要影响。
――开展行业横向课题研究,服务审计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校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总公司等开展广泛的、多层次的合作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大社会影响。据统计,近三年,审计学专业教师承接横向课题11项,取得科研经费100余万元,为审计工作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丰富了审计教学的内容。
――中国内部审计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内部审计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密切了我校与全国内部审计业界的联系,使我校成为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和内部审计信息咨询中心。
――依托审计行业背景,加强与国(境)外审计监察机构、高校和行业组织的业务联系、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近年共有101位国(境)外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来我校交流、讲学;我校已与美、英、法、德、澳、日、韩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审计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拓宽了办学视野,拓展了国际合作办学的新途径。
――中国审计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的审计专业博物馆将落户我校。
为审计事业培养人才是我校办学的宗旨,是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作为全国唯一以“审计”命名并长期直属审计署领导的高校,学校与审计行业的情缘与生俱来、源远流长。我校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密切跟踪审计事业的发展,瞄准审计及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审而立、依审而兴、靠审而强正是我校成长发展的轨迹和真实写照。
二、构建“大审计”平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审计目标、审计职能、审计环境、审计内涵和审计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审计目标逐渐从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向真实性、合法性与效益性并重转变;传统的以账项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以制度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并进一步延伸到以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企业效益审计和政府绩效审计;审计手段从传统的手工审计转向计算机审计和网络审计;审计工作内容的拓展和质量的提高,对审计人员知识、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现代复合型审计人才的任务更为紧迫。
根据行业与社会的需求、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学校自身的条件,我校长期以来积极推进“大审计”平台的探索与建设。
在学科专业布局中,以审计特色学科专业带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这些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又支撑和强化了审计特色学科专业,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以经济为基础,以管理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学科相互支撑的“大审计”平台,满足了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在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显政府审计,强化内部审计,加强社会审计,构建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主体内容完整的审计学专业知识体系。学校加深专业内涵,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设特色教材。近年来,先后开发了“审计学原理”、“审计技术方法”、“内部控制学”、“经济效益审计”、“财务造假对策”、“信息系统审计”等基础性、应用性和方法性很强的特色课程;开发了“财政审计”、“金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环境审
计”等组成的政府审计特色课程群;开发了“投资经济学”、“工程造价”、“工程识图”、“工程概预算”等组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特色课程群。随之,一批特色教材相继出版,包括:国内第一部《审计学原理》(程能润教授,1988),填补国内本专业教材建设空白的《内部控制学》(李风鸣教授,1992)、《财务造假防范与经济凭证鉴别》(尹平教授,2000)、《风险导向审计》(王会金教授,2002),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的《审计学原理》(李风鸣教授主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时现教授主编)、《财务造假监控与检测》(尹平教授主编)。这些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我校审计学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走在审计高等教育的前列。上述成果的引领、示范效应带动了全校课程和教材建设,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如:张金城教授主持的“管理信息系统”获江苏省高校一类精品课程,裴育教授主持的“财政学”、汪祖杰教授主持的“货币银行学”获江苏省高校二类精品课程,蒋大鸣教授主编的《新编国家税收学》获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这些成果又有力地支撑、强化了审计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办“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教育”模式(ACCA、CISA、CIA、CGA等)后,引入“国内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3+1和4+1培养模式(中澳、中英项目),试办了“2+2跨学科专业平台”培养模式(国际经济贸易+英语)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经济学)等,积极开展创新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
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手工审计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增设案例课、建设实习基地等途径强化实验、实训、实践,加强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其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经过持续建设,审计学专业拥有江苏省审计信息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示范基础实验中心”――审计模拟实验室和1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涵盖了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事务所等。很好地满足了专业教师的挂职锻炼和学生学年实习、毕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多层次的实践需要。
经过培养与引进,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专业素质优、“双语、双师”型占一定比重的师资队伍。其中许多教师参与过大案要案的审计攻坚,具有丰富的审计和其他经济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许多教师被聘为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的智库成员。
一批前沿性、应用型、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审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审计专业教师共出版审计专业著作13部,发表高质量审计专业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863计划”和国务院“金审工程”等国家级课题7项;我校审计学专业教师在政府审计、环境审计、绩效审计、财务造假防范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有多项成果被国家审计署、财政部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采用,多位教师参加并主持了审计署重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为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大审计”平台的构建,发挥了审计品牌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使行业优势转化我校的办学资源,办学资源转化为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取得了复合型人才的优化培养、师资队伍的全面素质提升和多学科科学研究协同并进的建设效果。
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和审计文化的熏陶,培育了我校“情系审计、自强不息”的精神,凝炼形成了以优秀审计文化为底蕴的“诚信、求是、笃学、致公”的校训和“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以审计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近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学习审计行业道德规范,践行审计人的“诚信”、“致公”精神;审计行业先进事迹宣传进校园,引导师生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原审计系和基础部先后荣获审计署先进集体称号,时现和王会金教授先后荣获全国审计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学校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审计文化教育活动,如:审计知识竞赛、审计社团活动、审计专业暑期社会实践等,激发了师生认识审计、热爱审计、学习审计、研究审计的热情;学生成立了自我管理组织――审计委员会,对学生社团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与审计机关进行经常性对口交流,培养了学生自省、自律意识,使“大审计”平台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校构建了“审计人才培养规模最大、审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审计学科专业方向齐全、审计教学实践基地稳固、审计科学研究立足前沿、审计学术信息资源充裕、审计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服务审计事业成效显著、审计教育社会影响广泛、审计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的特色鲜明的“大审计”平台,业已成为培养审计人才的摇篮、开展中国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沿、探索审计文化建设的阵地、推动国际审计学术交流的桥梁。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审计”平台的构建和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近年来,我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始终居本二院校前列,审计学专业尤为突出。
在专业教育中,我校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型教学,指导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01多篇,有350多名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中奖励,其中获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一项、二等奖18项,江苏赛区一等奖15项、二等奖6项,获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奖项7个,共有183人在全国英语竞赛中获奖,84人在江苏省非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奖;学生课外科技发明获国家专利权2项。
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接受CPA、CIA、CISA系统培训,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提升了就业层次。我校举办ACCA教育,培养了九届2 000多名学生,ACCA学生考试通过率高于国内外平均通过率十几个百分点,有14人取得ACCA考试全球第一和大陆地区第一名的好成绩。由于我校办学质量稳定、教学水平提升,使毕业生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我校审计学专业毕业生经常与其他院校的研究生一起竞争国家审计机关和型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岗位,我院已连续五年有十余人进入国家审计署、各地特派办和审计机关从事政府审计工作;近三年ACCA毕业生已有102人进入毕马威、安永、普华、德勤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许多国(境)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如新加坡的石林会计师事务所)提前来校预定毕业生。
2006年5月对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评价为:“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勤奋求实、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
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逐年上升,其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占较大比率。
多年来审计专业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近10000人,分布于全国审计和财经领域各条战线,许多学生已成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骨干,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活跃在审计和财经战线的中坚力量。
在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我校还为审计系统提供干部培训。多年来为审计署举办审计机关局长班、处长班,接受地方审计机关委托举办各类审计班,培训审计业务骨干和各级领导。仅我校管理干部学院近年就累计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55期,培训审计干部3 000余人次,接受其他干部业务进修2900人次,使我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审计干部培训基地。
总之,审计学、审计学专业、审计学科建设、审计教育、审计事业是我们天天都要接触的关键词。“为了审计事业而办好审计学院”、“要把审计学院办成审计战线的黄埔军校”、“要把审计学院办成未来审计长的摇篮”――李金华审计长的希望和重托始终是鼓励我们办好南京审计学院的动力和方向。“为审而立”是我校的过去,“因审而进”是我校成长的过程,“依审而兴”是我校的现在,“靠审而强”是我校正在着手建设和张开双臂迎接的未来,南审人将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质量、国际化”之路,情系审计、凸显品牌、培育中坚、服务社会,依托行业优势,构建“大审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特色名校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杨裕南]
王家新,南京审计学院院长,教授;尹平,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