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宜都二中师生现状分析与对策
宜都二中师生现状分析与对策
今天是教育局组织的对我校的工作调研会,现将学校师生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及我们采取的对策向各位领导进行汇报。
一、生源下滑、师资异动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生源质量逐年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一是表现在我校录取学生在我市三所高中中整体排名靠后(一中的最低控制线、外校的择校线均高于我校的正取线)。以2012年新生为例分析(这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届),2012年全市录取高中生前1200名中,一中830人,外校156人,二中198人。前800名中。一中761人,外校23人,二中0人(二中最好成绩819名)。再看2012年毕业的学生,当年招生740人,参加高考659人(异动转出60人,参军和自然流失10多人)。参加高考的学生中考的最好名次在1300名之外(一中944人,外校424人)。从这些数据可看出我校的生源处于全市的末端,近几年市外校的择校分数线均高于我校的正取分数线。生源整体质量不高,通过老师们三年的努力学生成绩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难于达到一本的水平,既影响到老师的工作热情,也影响到学校的招生,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社会上对二中的评价)。二是表现在我校录取的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尤其是数学、英语学科双差生较多,在我校所设的重点班中英语中考成绩不及格者达半数以上,两门高考主要学科先天不足,导致学生的发展空间受限。2012年毕业的高三(1)班刘翼同学高考总分495分达到了二本分数线,但该生英语中考基础特差,高考仅能靠猜测选择题得了30多分。又如高三(3)班黎小康,余春菊高考总分分别为547、543分,但他们数学均未达到及格水平。这些学生和科任教师虽然付出了极大努力,但收效甚微。三是表现
在我校学生中留守子女、单亲家庭子女、中考综合素质评价C等者较多,他们的行为习惯差,家长的期望值不高,导致学校的教育管理的难度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生源质量下滑既有我们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有:一是由于学校地处枝城乡镇,不具有陆城城区的区位优势。居民居住区向陆城集中和转移,学生和家长就近选择入学已成趋势。二是中考招生政策需进一步完善。目前高分学生中考志愿均是优先选择市外校,市外校的志愿人数远远超出其招生计划数,势必会出现许多高分学生掉档,市教育局为了保护高分学生,先进行市外校的计划生录取,再将掉档的填报我校第二志愿的学生视同我校第一志愿一并录取,使二中成为我市事实上的第三批录取学校。究竟是优先分数,还是优先志愿?这涉及到经济学中的结果公平和机会公平的问题。优先分数是重视结果,优先志愿是重视机会,虽然各有利弊,但如果长期重视分数,会导致漠视志愿,使一、二志愿没有实质性差异(目前填报志愿的思维定势)。希望教育局在中考招生中能真正做到同类学校,同步招生。也许担心高分掉档,家长上访,引发不稳定因素,但我们想只要把招生政策宣传到位,即使个别高分学生掉档也没问题,高校招生也是如此。避免因招生政策而导致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三是学生的非正常流动。我校每年录取的学生均有50人左右异动转出(今年最少35人),转出者均是录取我校的中上水平的学生(釜底抽薪、雪上加霜),为弥补生源不足,借用外县市指标招收低分学生,既劳神费力,又使生源状况更差。近几年教育局虽然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希望教育局能借助省、市关于学籍管理的相关政策来拒接各方面的说情。
生源质量下降削弱了老师们的工作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感进而影响老师们扎根二中工作的信念;加之学校有137名教职工居住在陆城,占学校教职工总人数的86%,除单身、值周及新分配教师外,学校没有条件给教职工提供住宿和午休用房,工作、生活上的不便也使部分教师不安心二中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没有其他创收的渠道和途径,学校办学经费紧张,财务极其困难,教师福利待遇相对低下,老师们在攀比中滋生怨气,既有发泄在工作中的唠叨满腹、消极怠工,也有一遇机会便人心思走,谋划调动。近年来,为支持我市办好重点高中的策略,学校向我市重点高中输送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从2003年至今学校调往宜昌市一中、夷陵中学等宜昌市重点高中学校教师19人,其中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5人;调往宜都市一中教师36人,其中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1人,加上03年以前调走的10人,共计调走46人。近10年来先后调走教研组长13名。学校的师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师资的构成分为三部分:一是03年以来从高等学校分配至学校的教师27人,二是从初中学校调入的教师75人,两者合计102人,占现有教职工总数的64%;三是03年以前的教职工57人,占现有教职工总数的37%。调进的初中教师本是初中阶段的佼佼者,但他们缺少高考备考的经验,尤其是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教师落实了津补贴后待遇略高于我校教师时,他们会有一些失落和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立足实际、有的放矢化解学校发展的难题
生源下滑影响师资异动,师资异动影响学校发展,加剧生源下滑。学校抓住问题的症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1、出实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以现有师资为基础,致力培养名师。一是采取各种措施稳定教师队伍,购买、租赁公交车解决教师上下班问题,中午提
供工作餐,想方设法解决教师子女的入学问题,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安心从教。这些措施基本缓解了教师申请外调的现象。二是制定《宜都市二中青年教师培养办法》,大力实施以“导师制”为主题的“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督促中老年教师努力接受新理念、新知识,为青年教师带好头、领好路。以教学为中心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每年高三的大型考试,学校组织青年教师与学生同考,督促其早日过“教材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促进业务提高,经常性的举办展示课、汇报课、研究课,定期举行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测评,促其早日过“教法关”;采取老、中、青均衡搭配的办法,实行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大循环制,使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都能上高三,迅速打好教材、教法的双通关,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经过一个轮回的培养,至2010年,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教师,90%的教师能够胜任三个年段的教学,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2010年来,学校先后有5名教师获宜昌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名获二等奖,2名获三等奖;2名教师被评为宜昌市“明星班主任”;3名教师走上宜都市中心教研组长的岗位,4名青年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2名教师走上了市直和乡镇领导岗位。一支结构合理、均衡发展的骨干教师队伍已经形成,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充沛动力。学校依靠这批骨干,通过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初步建成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宜都市较有名气的优质学科基地。地理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室开发出的《宜都人口与生育文明》、《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等校本教材,深受各级好评,在省内颇具影响。
2、变教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针对生源实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和异步学习,并以科研的形式、课题立项研究的方式推进。试行学生、教学目标、授课方式、作业和辅导、评价五大分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在教学目标、授课方式、检测手段
等方面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地达到高中阶段各门学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学校的这一研究起步之后效果明显,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得到上级教研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分层教学和异步学习实验研究”被列为省教科所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学校又于2010年进一步深化“层次班级授课体制”的改革,将其与新课改下的行政班、教学班的改革相结合,实行分层授课、分层评价,既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体现其层次性。分层教学实验研究的深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2006年来,学校高考升本科率始终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009年升本率更是高达32.8%;提升率指标始终处于同类学校前列,2012年高考本科人数171人,全面完成市教育局的目标并获得宜昌市高考提升率三等奖(171人,绝对数不多,但171人均是当年中考1300名之后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绝大多数同学在中考的基础上学业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实现了学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目标。
3、抓特色,巩固艺体教育成果
学校依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兴趣爱好、气质特长,创建特色教育,开办体育、音乐、美术、传媒等特长班,为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学校特长班由于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需要迅猛发展,一大批特长学生升入高校成为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2006年来,艺术类特长班学生参加高考专业合格率均在98%以上,本科录取率均在85%以上。每年特长班上一本高校人数保持在20人以上,上本科人数保持在50人以上。体育高考08年、09年均居宜昌市第一名,09至12年居宜昌市前三名,并且有多名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6名学生顺利通过飞行员身体素质全面检测。这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一般较差,不少学生正是通过特色教育考上理想的一、二本大学。学校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为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提供了升入高校的新平台。
第二篇: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餐饮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难得一次的“下馆子”已经逐渐成为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我们的餐饮业随着经济前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餐饮企业,国内其他行业巨头正在进入国内餐饮市场,许多本地的餐饮商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众多的餐饮企业中,高级餐饮企业和连锁化的企业往往有着自身的标准,来为消费者提高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然而更多的餐饮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它们更好的发展。综合国内研究,以及笔者的经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卫生状况不佳。无论是在家就餐还是在外就餐,就餐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就餐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餐环境不仅仅体现在具有高档的装饰,也体现在大厅一块地砖是否发亮,餐盘角落是否有无污点。“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中小规模的餐饮企业往往能够做好大的就餐环境,却容易让消费者在就餐时发现筷架上有小黑点,餐巾布上有酱油渍,让消费者就餐心情全无。
二是服务意识欠缺。餐饮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从业人员数量大,但对质量要求不高,这造成了餐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许多中小餐饮企业因为财力有限,基本不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没有培养主动服务的意识,因此中小餐饮企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服务水平较低,往往是“被动地服务”。
三是饭菜质量方面。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餐饮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地沟油、剩菜重上等。这不仅在短期内影响了餐饮业的经营,而且从长期会让消费者对餐饮的食品安全存在不信任感。除饭菜的质量安全外,许多餐饮企业对饭菜的口味等方面也有较大的不足。许多餐饮企业的饭菜毫无特色,口味毫无特点,在饭菜质量上没有核心竞争力。不少餐饮企业往往忽略了调味料、米饭质量的把关,与一般的小餐厅相差无几。
四是价格公平合理不足。尽管目前对餐饮企业的价格管理越来越严,但仍有不少的企业在价格设置上违规操作,如设置价格陷阱、价格透明度不高等。如此一来,让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会有不安的情绪,影响就餐心情。
那么在下次选择就餐地点时,就不会做回头客再来企业就餐了。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分析国内外优秀的餐饮企业,特别是最近比较有名的“海底捞”餐饮企业成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有效的改进。
一、准确定位,全方位开发
随着国家对公款吃喝的控制,餐饮消费将逐步呈现“个人消费增加、公款消费减少、平均消费水平下降”的局面。餐饮市场形成了“大众化为主,高中低兼顾,多方位开发”的格局。这对餐饮企业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餐饮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周围同业布点和经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条件,选择自己的经营服务对象,作出正确的市场定位,然后根据市场定位确定企业的产品结构。比如高档的餐饮企业可以开出区域来面向普通消费者,实行大众化经营,或者经营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如面、汤包等,来创建独特的饮食氛围。
二、以人为本,改善用人机制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餐饮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大到主管人员,小到厨师门童,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本。用人力资源管理课本的话说:企业的问题根源都是人的问题。如何选好人,用好人,关心人,留住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人的培养和使用,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餐饮企业在管理员工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双向选择,能进能出,自由流动;二是能者上,庸者下;三是有职有权,责权分明;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报酬与职务与业绩挂钩,有条件的可推行年薪制、股权制;五是强化监督机制,约束不轨行为。
三、创新思维,建立发扬特色
社会在前进,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餐饮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没有特色的餐馆,生意是红火不起来的;老是学着别人的样子走路,必定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在保持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创新菜,才能战胜对手,持续发展。
那什么算是“创新菜”呢?笔者认为主要菜肴具备了“新原料、新调味、新技法、新配制、新款式”五条当中的一条边可认定为“创新菜”,具备条件
越多,其创新含量就越大。当然创新菜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没有消费者肯定的“创新菜”不能称为“创新菜”。对于那些没有实力来创造新菜的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经常推出一些过去没有生产和供应的新菜,这些新菜不一定要具备上述创新条件,只要消费者喜欢就应该大力开发。
四、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以前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是在如今的社会中,企业的宣传已经成为其成功因素之一。高档大型的餐饮企业可以根据资金在常见的平面媒体中进行宣传,如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或者举行主题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中小规模的餐饮企业可以积极利用当今比较热门的SNS媒体,如微博、人人网、团购网等,加强与目标消费者的一对一宣传沟通,以便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程度,提升其忠诚度。同时还可以利用消费者的SNS媒体来形成“口碑”效应,让消费者来为其做宣传,打广告,扩大知名度。
第三篇:家访现状分析与对策
家访现状分析与对策
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共同合作。家访的成败,关系到教育对象能否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地实现。
但当前我们的家访工作却不很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现象一:“喊家长”代替“家访”
目前家校联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喊家长”,基本理由是这种方式既省时又省心,又能达到预定的目的。但仔细想想,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隐患。
有许多班主任不愿意家访,也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客观上:没时间。
班主任白天的工作一般都安排得满满的,白天去家访恐怕也与学校的作息制度相悖。放学已经相当晚,如果这时去家访,就使家长和老师有点尴尬:一般来说,孩子回到家,家里就准备吃晚饭了。为了不打扰家长,就只能匆匆的讲几句话,一些问题很难深入的交流,家访效果也不够理想。星期天家访,我们这里的家长一般都在私营企业上班,很多家长星期天也没有休息,多数只能吃闭门羹。至于晚上家访,似乎在现在的形势下不大现实。
主观上:更方便。
许多班主任认为,让学生回家喊家长无需占用自己的时间,同样也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似乎并不影响教育的效果。加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认为家访已经过时了,不如打电话来得快捷、省事。
这种“喊家长”代替“访家长”的方式,表面上已经解决了问题,但很容易留下“后遗症”。表现为:
1、由于需要“喊家长”的往往是在纪律、思想、学习上存在问题的同学,家长在心理上本身就有一种“负担”,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一定是犯了错误,心里的疙瘩比较难消除,这样谈话的气氛往往难控制。
2、老师一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请到家长一般也就没有什么好事了,再加上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素养的差异,在与长的交谈中,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比较难体会到家长的心理,难免会流露出一些“居高临下”的语气,这样就很难引发家长情绪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触动,效果当然要打折扣了,也很难与家长达成在教育措施上的联动。
3、由于是喊家长到学校来,学校里也没有专门接待家长的地方,在办公室里交流,学生课后从办公室窗前走过,于是许多“小喇叭”便开始广播了,这使得学生觉得很没面子——这样效果自然又要打折扣了。
现象二:家访对象单一
有些教师在确定家访对象时,目光往往集中在那些平时调皮捣蛋、不遵守校纪班规、学习成绩不好的后进生身上,忽视了班上有潜在问题的同学,忽视了因家庭原因造成不良影响的同学,忽视了那些中游学生,忽视了班级里的“弱势群体”,也忽视了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否定了家访工作的全员性,使家访工作走入了教育的死角。
现象三:缺少后续措施
教师在家访后多数并不采取相应措施,认为家访回来就意味着完成了任务,采取的是一种“只问病情,不开药方”的做法;还有些教师由于采取的是告状式家访,所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也只是抓辫子、找茬子,如此反复,如此而已。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错误行为随时有反弹的可能。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理想。
家访作为加强班级教育管理、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要作好这一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主动上门,缩短家校距离”
走出校门,走近学生家庭,家长首先会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热情真诚,感受到教师不摆架子的工作作风,而这一切正是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的重要前提,是老师得到家长配合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2、“我的眼里是每一位学生”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教师要从家长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尊重学生的缺点,把“平等”、“爱心”、“交流”写在心中,写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写在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中,写在与家长心与心的交流中。
3、“小雨来得正是时候”
在家访时要做到“有备而访”,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细致的分析,查找原因,并根据家访时的具体情况,考虑如何与家长协作,使每一次家访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学生有明显的进步。
4、家访不要千篇一律。
家访的形式很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及家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配套的跟踪措施,保证家访效果的持续、深入。
我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我们的教育也将因家访而更精彩!
第四篇:宜都二中2021-2022学工会工作计划
宜都二中2021-2022学工会工作计划
宜都二中2021-2021学工会工作计划
2021-2021年学校工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思路:
以“.”重要思想统领学校工会工作,认真落实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全面提升整体工会工作水平和质量,紧紧围绕市教育工会新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一个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团结和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完成教育科技的发展和稳定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在创新、发展、参与、帮扶过程中认真履行维权基本职责和各项.职能,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全面开创学校工会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及实施途径:
(一)、加强学习,提高工会干部和广大教工的思想素质。
1、组织工会干部加强学习“.”重要思想,切实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2、开展基层小组学习活动,我校有针对性的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工会法》、《工会章程》、《法制教育读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法律知识,提高教职工依法规范行为和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并在适当时举办全校各项知识大比武活动。
(二)、强化参与、监督职能,落实维权措施,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全面实施校务公开制度。
1、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教代会审议权、审议通过权等五项职权的落实,继续坚持学教代会进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
2、继续加大校务公开力度,深化学校民主管理,实施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根据校务公开细则,积极促进校务公开,进一步加强工会对校务公开的监督力度。
3、加强教代会闭会期间的代表议事制度、巡视制度,加大教代会提案征集、落实、督办力度,在学年末开展“十佳提案”评选活动。
(三)、围绕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和教职工队伍建设开展活动,继续实施“树创献”活动。
1、认真贯彻《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道德建设,组织教工开展丰富多彩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2、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组织教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文化素质,丰富教工业余生活。举办发扬五四精神青年卡拉
第五篇:乡镇计生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我镇育龄妇女基本情况,常住人口中共有育龄妇女6784人,具体分布情况是金托893、龙华1320、花园842、三合586、保家728、大元995、土岭484、陶公庙886,流动人口中流入育龄妇女521人。总计管理有育龄妇女7205人。09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出生428人,计外7人,计划生育率98%,全年共做女扎45例、上环181例、取环35例、人工流引产7例。在四项手术完成比例中,应上环479人,已上环113人,完成24%;应结扎117人,已结扎16,完成14%,居全县倒数第一。一季度应孕检人数3506,实际孕检人数1913。具体分布见附表。社会抚养费应征收584556万,已征收531946万多,完成91%,居全县第一。信息化到村率100%,居全县第一。
二。明年改革思路建议:
一狠抓四项手术的落实。四项手术一直是我镇的短腿,为我镇计生工作的带来的隐患极大,去年虽然通过各村的努力,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收效依然不明显,居全县落后位置。现在情况,显然光靠村上自身努力不够,去年许多村都花了血本,比如龙华村单独对四项手术实行了重奖,(结扎奖励1400元,上环200),所以,还必须有镇干部和各部门全力配合,并出台相关政策带动,通过强力措施才会有大成效出现。我们建议,一是对联村干部实行单项奖励,比如实行按例奖励,上环20元(全部完成366*20=7320元),结扎100元(101*100=10100元)。二是大力鼓励独生子女优惠政策,我镇现有14岁独生子女1615人(单位除外),增长情况是10年1364人,XX年1196人,今年办证331本,呈逐年增长250人左右趋势.目前除享受拆迁政策以外,只有县奖励20元保险,私人配套出10元.建议一种方案是政府奖励出其私人配套的10元保险,则经费是1615*10=16150元;二种方案是从2010年起对当年独生子女政府和村各出100元,帮助其买份分红型保险解决其就学就业,则每年需要350*100=35000元左右.(咨询几个保险公司,最优惠的是国寿鸿运少儿保险,分红型,847元每年,投保到14岁,可以在18岁高中、22岁大学、25岁就业各拿5000元,并且每年可以分红。)
二是狠抓特色工作.去年我镇以“创品牌、树特色、进十强,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狠抓以信息化为特色的”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得到了市计生委指导组的高度表扬,给予了农村“一盘棋”工作典型的赞誉,极其有望成为我镇在全市的品牌.当前,”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已经可以顺利进入资源共享全面互动阶段,我镇必须迅速结束目前这种单边被动互动的状态,主动出击,把”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实行有效延伸,提升”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效果.我们按照县文件精神,”开设人口计升短信,彩玲宣传平台,抢占网络宣传阵地",建议开设短信平台,利用短信直接指挥到育龄妇女,既解决妇女主任工作压力,又加强了政策宣传.预计全年短信按照4次透环通知和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大约6至8次,按0.05元每条,7205*8*0.05约30000元.三是继续发扬长处工作.社会抚养费征收是我镇的一项在全市全县都具有优势的工作,除10年有过短暂回落,去年我镇又重处领头位置,这既是领导重视的结果,又是各村书记和主任努力的结果.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优势,必须坚持过去成功的经验.那就是继续按照去年实行的分成办法,在完成目标管理的前提下,不要镇参与征收的,村分成50%政策不变,(末位处罚的原则)。鼓励村上利用这些钱专款专用,鼓励村上加大计生工作投入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