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时间:2019-05-13 18:0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篇: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惩治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树立良好学风,根据《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教育部2009年6月颁布)、《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教社科〔2009〕3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

(四)伪造注释;

(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的,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学术成果;

(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

(七)违反正当程序或者放弃学术标准,进行不当学术评价;

(八)对学术批评者进行压制、打击或者报复;

(九)其他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本办法适用于申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生,以及已经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

第三条学位论文对文献的引用应当符合学术规范。学位论文引用他人的著述或者观点的,应当注明出处,在论文注释(包括脚注和尾注)中详细说明所引用著述的作者、著作名称(出版机构、版别、出版日期)、页码等内容。

仅在论文的前言、综述、参考文献或者感言中提及所使用过的文献的,不属于符合学术规范的引用。

第四条各学院(系)、研究生院负责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别依照各自的权限,负责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第二章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和认定

第五条各学院(系)负责对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和审查意见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六条各学院(系)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审

查,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实行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即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对评阅专家保密,评阅专家也实行匿名评审);

二、利用检测软件对论文进行检测;

三、交叉使用或者同时使用前述两种方法。

准备答辩的、已经答辩的或者已经取得学位者的学位论文,被举报(匿名或者实名)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各学院(系)应当通过前款所列方法进行认真审查。

第七条 各学院(系)应采取事前审核的办法,对拟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进行审查,并公示通过审查的学位论文作者名单。

各学院(系)应将事前审核的原始记录予以保存,并报送研究生院。

第八条研究生院可抽查已经完成答辩人员的学位论文。

各学院(系)应在收到研究生院通知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将拟抽查学位论文的文本和与文本一致的电子文档提交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经抽查发现学位论文具有学术不端行为嫌疑的,应当将该学位论文退回学院(系)复查。

第九条 学院(系)应对研究生院退回的具有学术不端行为嫌疑的论文进行复查。如有异议,学院(系)应当制作《异议审核意见书》。

《异议审核意见书》由院长签字并加盖公章,连同论文一并提交研究生院并由相应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认

定。

第十条《异议审核意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异议审核的论文题目及作者、指导教师;

(二)异议审核的专家组成;

(三)异议的主要内容和依据;

(四)结论;

(五)其他与异议审核相关的事项。

第十一条研究生院根据相应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及时对《异议审核意见书》作出答复。

第三章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

第十二条学位论文被认定为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由校学位委员会根据该行为的性质与情节轻重,作出以下处理:

(一)答辩无效,暂缓授予学位。全面修改论文,推迟半年至一年重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修改后的学位论文经认定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取消学位申请人申请学位资格。

(二)答辩无效,不授予学位。

(三)撤销已授予的学位。

第十三条已经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经认定原撰写学位论文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依照本办法处理。

第十四条各学院(系)应当加强师德教育。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位论文负有指导责任。学生在撰

写学位论文中被认定为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指导教师作出相应的处理。

根据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轻重,对指导教师的处理分为:诫勉谈话、暂停研究生导师资格、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

第十五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在学校范围内对被认定为有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及其导师的处理决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七个工作日。

第四章申诉与复议

第十六条公示期内,对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研究生院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起复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应当对申诉内容进行复核,并在收到申诉后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第十七条复议结果应当在学校范围内公布。复议结果确认不属于学术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应采取相应措施,为当事人消除不利影响。

第十八条学生本人提出申诉申请,应当附带其指导教师的异议申请;学生本人未提出申诉申请,其指导教师可以单独提出异议申请。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关于对研究生学位论文

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实施意见(2011年7月7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

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学位〔2010〕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位授予质量督查管理工作的意见》(鲁学位〔2011〕2号)及有关规定,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促使其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采取自律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研究生应切实提高自律意识,扎实做好研究与实践,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端正学术风气,恪守学术诚信,切实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各院(系)、学科要加强监管,抓好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严防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三、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负有指导责任。导师应严格把关,认真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认真审阅论文的结构和相关内容,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论文质量。

四、学位论文中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等。

五、学校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开发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所有在我校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均须接受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

六、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工作由研究生处具体组织实施。

七、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内容一般为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除去封面、目录、参考文献、致谢部分)。

八、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只作为判断参考,不作为处理依据。对系统所得出的超过规定值的论文检测结果,由学科所在院(系)或学校组织专家评议组进行人工鉴定,是否构成学术不端行为的结论由专家组做出鉴定。

九、对研究生和导师的有关处理意见,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最终决定。

十、检测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检。所有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评阅前,必须按规定时间下载填写学术不端检测申请书,并提交论文电子版,经导师和学科负责人审核签字,报院(系)审核签字后统一报送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集中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初检费用由学校承担。

第二阶段:复检。对于允许进行复检的论文,导师指导研究

生进行全面修改,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提交研究生处进行第二次检测。复检费用由研究生本人承担。

十一、检测结果认定与处理:

1、文字重合百分比<20%(可剔除文献综述部分,下同),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如确认无学术不端行为,可进入答辩程序。

2、文字重合百分比在20%~50%之间(含20%,不含50%),导师指导研究生必须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须进行一次复检。复检文字重合百分比<20%,导师和研究生确认无学术不端行为,可进入答辩程序;重合百分比≥20%,由院(系)组织专家组进行评议,写出鉴定报告,确认无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再次修改完善后,可进入答辩程序;确认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延期半年答辩。

3、文字重合百分比≥50%,由院(系)组织专家组进行评议,写出鉴定报告,确认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严重程度。无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必须进行全面修改,复检合格后进入答辩程序;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取消研究生答辩资格,要求研究生重新开题,重新撰写论文,一年后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十二、根据情况,研究生处可组织学校专家组对学位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复评,鉴定结论作为最终结论。

十三、因论文不符合要求延期答辩的,研究生在延长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自理,不享受研究生普通奖学金(生活补助)。

十四、对于判定为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论文,给予导师和学生全校通报批评,根据情况暂停导师研究生招生资格。

十五、论文被判定为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或结果部分存在数据抄袭、伪造等,视情节轻重,给予学生相应的纪律处分,取消学位申请资格;给予导师全校通报批评,取消导师资格。

十六、研究生和导师对判定结果和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诉,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最终决定。

十七、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仅能防止学位论文撰写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无法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各院(系)、学科、导师应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把握标准,严格要求,加强中期考核和过程监督,抓好开题、调研和实验、论文撰写、导师指导、专家评阅、答辩等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十八、本意见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

西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和处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有效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严明学术纪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根据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具有原创性及创新性的特点,撰写高水平学位论文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第二条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是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精神,使其恪守学术规范,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工作。

第三条 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提高研究生自律意识;各级学位管理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把关,加大检查力度,坚决杜绝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剽窃他人学术观点,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与体系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第四条 研究生导师要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的具体指导,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品质,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维护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声誉。

1、修改后送审。针对检测显示的问题属学术失范现象或学位论文内容有较轻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但论文核心部分系申请人所作科学研究成果,经短时间修改能够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位论文。

经导师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为“修改后送审”的学位申请人,应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检测报告对学位论文进行实质性修改,并提交详细修改报告,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阅通过后可办理学位论文送审手续。

2、毕业申请。学位论文内容存在轻度学术不端行为,但核心部分涉及较少,经过一定时间的修改能达到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为“毕业申请”的学位申请人,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检测报告对论文中的学术不端问题进行彻底修改,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由导师签字的论文修改报告,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阅通过、研究生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进入当次毕业申请程序。对该论文进行毕业论文送审,毕业审核通过颁发毕业证书。在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可提出学位申请。

3、推迟答辩。指学位论文内容存在明显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核心或创新点部分问题突出,申请人须停止本次学位申请工作。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定为“推迟答辩”的学位申请人,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结合检测报告对学位论文进行全面修改或重新撰写论文,在学校规定最长学习年限内,可提出学位申请或毕业申请。

4、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指学位论文内容存在特别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大幅、连篇抄袭,剽窃现象突出,核心及创新点部分涉及程度严重,性质恶劣。学位申请人当次学位申请无效,并取消其在我校申请学位资格。

第十三条 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

2、对于同一年所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出现2篇及以上“全文文字复制比”高于40%的,或出现1篇“全文文字复制比”高于70%的,或两年累计半数以上出现“全文文字复制比”高于40%的,暂停一至两年研究生招生,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

第十五条 研究生培养单位及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要加大教育及监管力度。对出现研究生导师失职失察现象的,将对所在培养单位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情节特别严重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可暂停其分委员会工作。

第十六条 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决定由所属培养单位负责及时告知学位申请人,学位申请人对处理决定有异议的,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对于有充分证据证明处理决定存在问题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提出建议处理意见,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最终审定。

第十七条 对已获学位的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按《西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西北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厦门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厦门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关规定,营造我校诚信、严谨的学术风气,维护良好学术氛围,提高学术研究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处理厦门大学教职工、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条

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坚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正当的原则。

第四条

参与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回避原则与保密规定。

第二章 基本学术活动规范

第五条

在学术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基本规范:

(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遵守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成果、学术评价等方面的规范;

(三)如实记录、报告并保存实验结果、调查结果与统计数据;

(四)遵守相关学科专业的基本学术规范;

(五)发表学术论文和其他学术成果应当据实署名,并承担相应责任;合作成果发表时应当征得合作者的同意;

(六)充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七)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第六条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

(一)引用他人成果不符合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而构成不适当引用;

(二)剽窃他人未发表的成果;

(三)重复发表自己内容实质相同的研究成果;

(四)请他人代写或者代替他人撰写学术或者学位论文;

(五)发表论文时未如实署名;未如实注明署名单位;在未参与实际研究的成果中署名;未征得合作者同意擅自发表论文;

(六)编造或者剽窃实验数据、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篡改引用的资料;故意销毁实验原始数据;

(七)填报虚假的学术成果;伪造或者涂改推荐信、鉴定意见、评阅意见等反映个人学术能力的材料;

(八)以不正当手段干扰各种科研立项、成果鉴定、专家评审、论文评阅和答辩以及其他各类与学术相关的评奖活动;

(九)故意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十)其他违反学术规范的不端行为。

第三章 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风委员会”)是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是履行对我校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建设进行指导、咨询和调查等职责的机构。

第八条

校学风委员会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对有关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作出明确的认定结论。

第九条

校学风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挂靠研究生院,负责处理校学风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秘书处秘书由厦门大学各学部秘书兼任。

第四章 举报和受理

第十条

秘书处负责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秘书处设举报电话和邮箱,并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举报学术不端行为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明确的举报对象;

(二)有明确、可信的证据材料。

第十一条

举报人应当实名举报,并提供必要的联系方式。举报人要求对其个人信息进行保密的,校学风委员会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确保予以保密。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予受理:

(一)不提供任何联系方式或者提供的联系方式不实的;

(二)缺乏关键性证据材料,经告知,仍无法提供的;

(三)其他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情形的。第十三条

校学风委员会主任可以亲自审查或者指派专人审查举报材料。符合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的,校学风委员会应当于10 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举报人;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时,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如举报者对不予受理决定有异议,可于5 个工作日内再次提出受理的申请,校学风委员会主任应当将该申请提交校学风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并表决,如有三分之一以上委员同意受理,校学风委员会则必须作出受理的决定。该审查和表决可以通过电邮等通讯方式进行。

第五章 调查的程序

第十五条

在决定受理举报后,校学风委员会可以自行组织独立的调查组,也可以委托被举报人所在学院(研究院)成立调查组。

第十六条

学校发现的我校师生疑似学术不端的行为,参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确定是否启动调查。

第十七条

调查组由不少于5 人的单数组成,其中同行专家不少于2人。调查启动时应当尽快通知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十八条

调查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当事人接受询问或者现场调查。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 人,调查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表明/证明身份。询问和现场调查应当制作笔录或者现场调查报告,由参与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调查。

第十九条

校学风委员会成员、调查组成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当事人有直接师生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同一课题组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调查或者处理的。回避的申请由校学风委员会主任决定。

第二十条

调查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对事件进行陈述、申辩及表述自己的见解。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调查组须纳入调查文档并进行核实。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配合调查,出示相关证据材料,不得隐瞒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第二十二条

调查组开展调查,应当在60 日内完成。如情况复杂,经校学风委员会主任同意,可以酌情延长工作期限,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 日。

第二十三条

调查组完成调查后应当形成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需由调查组成员半数以上通过。调查组成员应当分别在调查报告上签名。调查组成员如有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分歧意见在报告中列明。

调查报告形成后应当及时提交校学风委员会,校学风委员会应当在30 日内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审议调查报告,并作出结论认定。

全体委员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能举行。认定结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三分之二以上与会委员通过方为有效。

第二十四条

校学风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应当告之当事人。当事人有异议的,应当在5 个工作日内申请复议。复议决定的作出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执行。异议期满当事人未提出异议的,认定结论生效。

第二十五条

校学风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或者复议决定是终局结论。如当事人无新的证据材料又重新提出申请复议的,校学风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二十六条

对认定为学术不端的行为,校学风委员会根据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授权,可以依职权直接撤销或者责成相关部门撤销责任人相应的学术称号、学术待遇,并可以同时向学校及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第六章 处理和申诉

第二十七条

学校及相关部门在接到校学风委员会的认定意见和处理建议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八条

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学校及相关部门依职权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职工做出如下处理:

(一)通报批评;

(二)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追回已拨付的科研经 费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

(三)暂停招生或者取消导师资格;

(四)延缓职务晋升、解职、解聘、辞退或者开除;

(五)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六)其他相关规定中的处理方式。

第二十九条

结合行为性质和情节轻重,学校及相关部门依职权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做出如下处理:

(一)批评教育;

(二)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追回已拨付的科研经 费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

(三)暂缓学位授予、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授予;

(四)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或者开除学籍;

(五)其他相关规定中的处理方式。

第三十条 学术不端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酌情减轻处理:

(一)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配合调查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

(三)经批评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

(四)其他可以减轻处理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

学术不端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藏匿、伪造、销毁证据,干扰、妨碍调查工作;

(二)打击、报复举报人;

(三)其他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借举报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或者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对举报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澄清并予以 保护。

第三十三条

处理决定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以下:

(一)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

(二)经查证的事实和证据;

(三)处理意见和依据;

(四)申诉途径和期限;

(五)其他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包括的内容。

第三十四条

处理决定应当送达被举报人。被举报人拒绝签收的,可以留置送达。因被举报人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取得联系的,应当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方式为在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公告,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后5个工作日内向厦门大学监察处提出申诉。监察处不受理当事人对校学风委员会认定结论不服的申诉。

第三十六条

对教职工及学生申诉的处理分别按照《厦门大学教职工申诉办法》和《厦门大学学生申诉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当事人是指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人或者被举报人。

第三十九条

本校其他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其他办法有规定而本办法未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学校法律事务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本科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长江师范学院

本科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科生学术道德建设,规范学术行为,弘扬严谨学术风气,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培养思想品德高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根据教育部34号令《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和《长江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长江师范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本科学生、同等学力申请学士学位的人员。

第三条向学校申请学士学位所提交的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或调研报告等其他毕业实践环节,出现本办法所列学术不端行为情形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

第二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

第四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均可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

(一)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包括论文、专著、报告、程序、数据、图片、设计等)。

(二)伪造、篡改原始实验数据、调查数据或软件计算结果,隐瞒不利数据进而伪造研究结果。

(三)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著述而不加以注明。

(四)虽然参加过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但在未取得课题组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使用或发表研究成果;本科生毕业后,未经指导教师或课题组负责人许可,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以个人或其他单位的名义公开发表,侵占学校研究成果或知识产权。

(五)由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学术论文,组织学位论文或者学术论文代写。

(六)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或未经他人同意在发表的论文中署上该人的名字,或未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标注资助项目信息等。

(七)毕业论文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八)采取伪造或涂改等手段制作推荐信、成绩单、评阅(评定、鉴定、审批)意见、获奖证明、待发表论文的接收函或录用证明、导师或他人的签名等。

(九)盗用、贩卖或擅自传播课题组的技术专利、专有数据、保密文件资料、有偿使用的软件等未公开的技术成果。

(十)其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五条学校监察处、教务处负责受理本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或投诉,并责成本科生所属学院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其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被举报或投诉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组织不少于5人(高级职称,其中2/3以上为学院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的工作小组(与被举报或投诉有关联的指导教师不得参与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鉴别、核查和认定,并以书面形式报监察处、教务处,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三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

第六条本科生如发生学术不端的行为,且被侵权人提出权益保护的,一经查实,当事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视情节轻重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第七条学校对查实确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除进行批评教育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负面影响大小、认错态度和表现等,按照《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长江师范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给予全校通报、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相应的处分。其中,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人员,属于在读学生的,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八条因学术不端行为而被处分的本科生,按照《长江师范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取消受处分当学年的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及奖励、助学贷款、公派出国等申请资格。

第九条被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本科生和同等学力学位

申请人,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照《长江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试行)》做出暂缓学位授予、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学位授予等相应的处理。

第十条已经获得学位者,其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决定将及时通告本人及所在单位或部门;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将依

法撤销其学位,注销学位证书,及时向社会公布。从做出处理决定之日起至少3年内,学校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第十一条 指导教师应当对指导学生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未履行以上职责,导致指导的学位论文存在作假情形的,学校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降低岗位等级直至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自取消指导资格决定之日起三年以内,不得提出指导学生的申请。

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人员,属于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开除或解除聘任合同。

第十二条学位论文审查情况将纳入对教学院(部)等学生培养部门的考核内容。多次出现学位论文作假或者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影响恶劣的,学校将对该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给予该部门负责人相应的处分。

第十三条对学生、教师、部门的学术不端行为处分或处理,由校长办公会给予最终裁定。

第四章 学术不端行为当事人对处理结果的申诉

第十四条对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认定结果有异

议者,可以书面实名方式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申诉意见。

第十五条对学术不端行为处分或处理结果有异议者,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学校提出申诉。

第十六条所有相关参与人员有责任对调查资料进行保密,以保证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名誉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定委员会审议,报请校长办公会决定。

第十九条

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教务处动议,提交校学位评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凡以前有关规定与本

下载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暂行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