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与学校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范文模版)
乡镇《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与学校建设规划》的实施方案
乡各村委会、中小学: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发展,根据县政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与学校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乡适龄少年儿童人数连年呈下降趋势,义务教育出现规模过小、力量分散、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
1.生源格局出现新变化。主要表现为:①本地生源减少。每年有不少居民到异地就业、经商,孩子也随之在异地入学;②乡政府所在地生源增加。许多边远山区的居民移居乡政府所在地,导致乡政府所在地学校生源爆满。
2.布局调整任务艰巨。目前全乡在校生300人以下的小学还有9所,推进布局调整不仅任务重,而且困难多,主要为:①村干部、群众或思想保守,或担心增加经济负担,或担心孩子上学交通安全,在并校问题上持反对意见,很难与政府形成共识;②由于撤并后学校生源分散,需要建设一批寄宿制小学,还有多数保留下来的小学教学用房不够,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宿舍没有保证,学生管理需要加强。
3.办学条件发展不均衡。目前我乡9所小学离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有较大差距,不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也比较大,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
准化建设难度较大。
4.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全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已基本饱和,但专任教师学科分布不合理。同时,由于部分骨干教师流向县城,造成优秀教师流失。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教兴乡的战略要求,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教育强乡的目标,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全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力求提高办学水平,均衡教育发展,满足需求,让人民满意。学校布局调整要做到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有利于教育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提高,有利于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交通组织和学校管理,有利于财政资金的平衡和科学使用。
三、基本原则
1.尊重实际、适度超前原则。以实际需求作为规划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同时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流动集聚。
2.体现公平、力求均衡原则。义务教育是公平教育,必须以高位均衡为目标。要采取多种措施,扩大优质资源,缩小校际差别。
3.规模适度、突出效益原则。要讲求规模办学,突出办学效益,合理确定施教范围和就学距离。
4.资金平衡、量力而行原则。要通过政府财政、社会力量多元投入,调整撤并、资源重组等形式,平衡建设改造资金。
5.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要着眼长远,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全局性、科学性和稳定性。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要按照“十二五”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创建教育强乡、推动我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坚持“以调整促均衡,以均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新建改造并举,撤并整合并进,加快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布局, 巩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
(二)调整规划
2013年:
扩建XX中学(寄宿制学校)。
2014年:
XX小学、XX小学、XX小学并入XX乡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XX小学、XX小学并入XX小学(寄宿制学校)。
XX小学并入XX小学(寄宿制学校)。
扩建XX二中(寄宿制学校)。
2015年:
XX小学、XX小学并入XXX小学(寄宿制学校)。
扩建XX小学(寄宿制学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办学责任
依法强化教育督导工作,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文件精神和《XX县教育督导评估方案》,促进政府落实义务教育办学责任,切实履行经费投入、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校园建设、防流控辍、环境整治等方面职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
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乡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依法增加财政主渠道投入。建立县乡两级财政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集中财力用于学校布局调整,集中财力办一些大事,办一些实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力求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2.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要通过土地资产置换、社会集资政府补贴以及爱国侨胞、国内公民、企事业单位(团体)捐资兴教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布局调整的推进步伐。
(三)完善管理体制
明确县、乡两级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职责,并促进村积极承担控流保学责任。明确县、乡两级政府是学校布局调整的责任主体,乡XX校、中学所属学校的布局调整,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各校负责。
(四)妥善处置闲置校舍
对于学校布局调整后出现的闲置资产,属于公有性质的,必须按照国家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明确乡政府所属学校由乡政府统筹,处置所得资金必须全部用于义务教育。
XX乡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三月六日
第二篇: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摘 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努力实现的目标。近几年,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升,乌当区面临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现有学校的规模和等级不能适应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对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关键词: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均衡发展;贵阳市乌当区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城区人口的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区转移的趋势下,城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中小学也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的同时不断萎缩,而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则面临严重负荷。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会上,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已经越发突出。因此应使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等级与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与区域间差距,实现社会、经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学的布局调整现状分析
2.1 盲目规划学校布局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适当撤并了一些规模过小的学校,同时新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在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在学校布局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城镇学校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建设进程,造成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学生就学机会和条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城镇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出现学校建设缺位或重复的现象。
2.2 农村学校萎缩,城镇学校班额过大
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在布局调整中的不确定性,很多地方不愿改善其办学条件,忽视小规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师配置,使得一些家长担心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不能保障教学质量而陆续将孩子转出,加速了这些学校“自然”消亡。很少有县、市、区提出适当保留教学点的措施。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在满足本区域生均指标的前提下,片区内的规划教育资源在总量上应满足适龄人口与用地的平衡;通过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以及每千人学生数等技术指标确定区域办学规模。其次,要逐步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等措施,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招生压力较大的学校,要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合理分流学生,按省定标准确定班额。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4.1 乌当区教育现状
4.1.1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乌当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大,表现在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较为密集,而乡镇之间的中小学布局则相对稀疏。区域内校际之间发展部均衡,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近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其次,表现为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
4.1.2 学校布局及规模存在不合理
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学校的用地和规模将随之调整才能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尤其是水田、下坝等地区。2013年,乌当区新天一小学生达1749人,乌当二中2211人,乌当小学602人,乌当区实验小学1512人,这四所学校平均班额达50人,其中乌当区实验小学最高班额达60人。而地处城区及乡镇边缘地带的一些村小因生源稀缺造成不少校产闲置。如培鹅小学全校仅为14人。
4.1.3 办学条件与学校发展的不协调
在乌当区今后一个时期,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使乌当部分地区的学校将面临紧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一些学校用地进行整合调整才能满足学校建设的需要,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需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增长来配置;另一方面,在是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村小适龄儿童减少,导致一部分学校生源变少,而另一部分中心镇学校生源覆盖半径变大,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办学条件与学校办学规模的不适应。
4.2 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策略
4.2.1 需求分析
乌当区2013年全区总人口数376920人,年平均递增1.66%。随着全区总人口的增长,适龄儿童人数也会随之增长,全区中小学校办学规模也相应变大。要适应这种必然发展,便要使办学条件随着人口增长趋势有所改善。
4.2.2 学校办学规模确定
全区现在校学生人数约18122人。预计到2018年,全区总人口为40.60万人,在校学生总人数约为29571人,根据小学、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0?O、25?O,结合增加学生人数,进行学校总用 地面积估算,确定新增用地面积。根据规划新增在校学生人数,结合中小学班额配置标准(其中,中学每班班额约为50人,小学每班班额约为45人),确定学校班级规模。
4.2.3 规划技术标准
关于学生千人指标的设置,主要参考《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乌当城区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70人/千人,中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45人/千人;高中入学率按85%计;乌当乡镇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55人/千人,初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30人/千人;高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20人/千人。
独立设置的小学最小规模12个班,规模不小于600人,地区年招生不足50人,原则上不再设置小学;城区或县政府所在地原则上不再设立12班独立小学,新建小学至少18班以上;独立设置的初中学校一般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完中一般应达到24个班,规模不小于1200人。老城区近期小学不超过50人/班,中学不超过55人/班。结语
总体来说,本文主要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目的,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以及乌当区农村中小学存在问题分析,并进行布局调整的策略说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乌当区中小学建设规划,2014-2018.[2] 赵素文.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发展与研究,2009(12).[3] 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05.
第三篇: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营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四川省教育厅(联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全县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我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 736 所,其中初中校点68所,小学校点668 所(单设初中12 所,完全小学17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6 所),共有在校学生114254人,其中初中阶段在校学生37739人,小学阶段在校学生76515人;教职员工5117人,其中:小学2813人,初中2304人;专任教师4655 人,其中初中阶段专任教师 1996人,小学阶段专任教师2659人。全县共有初中小学校园地1231444平方米。其中:小学626816平方米,初中604628平方米,校舍486269平方米,其中:小学校舍232686平方米,初中253583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但受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环境等条件限制,布局调整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及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办学条件的矛盾日益显现,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戴帽初中和村小布点仍然分散,规模较小,办学效益低下。目前,全县村民小校点1444个,单师班 1444个,而班额在25以下的就占491个,占村民小的34 %,近三年戴帽初中学校三个班不足200人,招生或毕业人数不足50人的就达20 所。这种大摊子,高成本,低效益的办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量少质弱。急待优化提高,多数农村中小学师资,特别是戴帽初中师资力量薄弱,初中学科严重不配套,代课教师多、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的教师数量大,村小教师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三是村民小及大多数戴帽初中校办学设备设施落后缺乏,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大规模办学,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已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势在必行。
二、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有序地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促进我县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及目标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全县统筹规划,乡镇组织实施,分步合理推
进”的要求,遵循“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改善条件、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实现“中心小学扩大规模,初中相对集中”的总体目标。
1.初中布局调整基本原则及目标。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要对初中三个年级不足200人,每年招生或毕业人数不足50人且师资严重紧缺,学科不配套,同时距离相邻初级中学较近,相邻初级中学有接纳被撤并初中生源条件,办学水平低下的戴帽初中,原则上调整为纯小学,从2006年秋季起有计划停止这些学校招收初中新生,这些学校原覆盖的初中新生生源原则上调整到附近规模大、办学条件较好的乡镇初中或原区所在地初中校就读。被撤消初中招生的原戴帽初中校集中力量办好小学,其初中办学资源用于发展小学寄宿制。根据以上原则,2006年全县计划第一批将文殊小学、七涧小学、琵琶小学、普岭小学、盐井小学、铁顶小学、带河一小等7所戴帽初中改办为纯小学,从2006年秋季起停招初中新生,其中琵琶小学、普岭小学、铁顶小学、带河一小在2006年秋季开学前一次性将2007级、2008级初中生归并到相应的乡镇(原区)初中就读(见附表)。扩大了规模的这些乡镇(原区)初级中学,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办学条件和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办成县、市级示范初中。
2.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原则及目标。在坚持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以调减薄弱村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为重点,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根据“十一五”期间入学高峰期逐步下降的现状,各乡镇要有计划地调减村小数量,对学生不足30人,且小学高段学生离乡镇中心小学不超过3公里,低段学生不超过2公里的村小原则上予以撤并,学生归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同时,各乡镇要力争办好现有的基点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乡镇中心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小学高段学生寄宿制。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它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政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切实加强领导,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办、县府办、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财政、计划、建设、国土、发展和改革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考核布局调整实施工作;其次,各乡镇要通过广播、板报、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好处,使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布局调整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
(二)摸清实情,科学规划。各乡镇中小学校要按照布局调整总的原则和要求,规划好本地区村小校点的设点布局,要将村小布局方案于2006年7月前报教育局教育股,并在每年7月前将规划后变化的情况报教育局教育股。
(三)以奖代拨,保证投入。为了保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顺利实施,县政府将拨出专项资金补助奖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激励各乡镇按规划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四)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坚持“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稳步实施布局调整工作,正确处理好实现规模办学和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在布局调整过程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的发
生。
第四篇: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艾窑小学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和《湖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根据邵东县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计划用一年时间将我校建设成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按《办学标准》规范办学,优化教师队伍,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现状分析
1、学校概况
界岭镇艾窑小学位于界岭镇爱窑村,学校创办于1952年,占地面积2081平方米,建筑面积1197多平方米,固定资产290万元。现有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教师住房一栋,学校环境幽雅,建成了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系统,设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2、生源状况
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90余名,主要来源爱窑本村的学生,还有少数是爱窑砖厂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学校处于乡村,本村人员大都出外务工,造成学校近年来学生人数呈递减之势,班额较小。
3、师资状况
学校有在职教师8人,专任教师8人,教师学历结构: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4人,学历合格率100%;教师职称结构:小学一级教师4人;教师年龄结构: 40岁以上的教师1人,占12.5%,30—39岁的教师4人,占50%,30岁以下的教师3人,占37.5%。
4、管理现状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及教职工聘任制,各处室、岗位设置合理,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建设目标
我校应根据邵东县教育局创建合格学校整体目标:力争在2017年成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
四、建设项目
(一)、硬件建设项目
1、综合楼墙壁及厕所维修:综合楼墙壁腻子灰大都脱落,现决定重新刷一次,门窗已严重老化,现决定将门窗全部更换,屋顶还是老旧的砖瓦,现决定将瓦面全部更换,综合楼后面的石矿以部分倒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先决定重新修砌石矿,因此,整个综合楼的维修估计要上30万。
2、学校校园文化多年未更换,现在需要重新布置更新,估计需要资金3万元。
3、学校树木大都坏死,绿化需重新规划,估计需要资金4万元。
4、各功能室的配置:体育器材多年没有添置了,需按配备标准,图书室需配备大量的图书,还需增加多媒体教师、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
5、其它设施:安全设施2万,档案室一直不被重视,按照配备标准,现必须配备文柜3个,电脑一台,以及其它配套设施。
(二)、软件建设项目
1、校园规划建设
2、学校装备建设
3、学校办学经费
4、师资队伍建设
5、学校管理工作
6、学校教育教学
7、学校办学水平
五、实施步骤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办学标准》“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建设,学校制定好实施规划,并分规划好相关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确保目标按预定规划实现。
2、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注重办学效益。学校按照经济、适用、效益的原则,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硬件建设分期进行,软件建设同期启动,分期达标。
3、坚持全面要求与重点达标相结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抓好重点领域,突出重点工作,力争班额控制、功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师配备、学校管理等重要项目达到《办学标准》要求。
4、为争取合格校达标,目前我校急需整改项目及所用资金已在硬件建设项目中列出,经费来源主要是取得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经费扶助和社会各界的支助。
六、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合格学校建设。艾窑小学成立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王琳 副组长:付娟
组
员:李平阳
刘振宇
郭萍
蒋娇香
周桂花
李艳芳
2、合格学校建设,应列入工作日程,要根据《办学标准》做好规划,搞好资金预算和专项投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3、领导小组切实履行好职责,校长任组长,分工明确,将各项工作具体责任到人,分、分阶段予以落实,以迎接上级的督查和检查验收。
七、工作进度
根据上级文件及规划,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1、2016年9月份---10月份:细致准确盘点学校现有情况 2、2016年11月:
14、2010年10月:安装电子监控系统。17、2017年3月:校园文化建设内外整理。3、2017年4月份:组织学习有关文件,提高教师对“合格学校建设”的认识,成立“合格学校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科学进行合理规划,制定方案且上报教育局。4、2017年5月份----6月份:强化责任全力推进实施,搞好相关工程的招标及前期准备工作。5、2017年6月—7月:完成综合楼的室内外维修 6、2017年8月: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室、劳技室、档案室、图书室等各室的设施配备及室内布置。7、2017年9月: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添置安全设施。8、2017年10月:接受合格学校的验收。
第五篇:关于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及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及学前
教育工作整改情况汇报
辰溪县教育局(2011年9月26日)
各位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首先,衷心感谢大家对教育工作的支持与关心。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八次主任会议的工作安排,现就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及学前教育工作整改情况作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面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不断完善布局调整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实施,县里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19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教育局。领导小组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严抓责任落实。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建立健全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实现了任务目标、时限要求和责任人“三明确”。三是加大督查力度。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全面督查和指导,及时掌握学校布局调整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工作中,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社会各
界人士广泛参与,形成了工作合力,保证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2、立足全局,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快布局调整步伐。一是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调整规划。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调整规划目标。与此同时,我局紧抓机遇,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新农村建设、合格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建设等进行有机结合,加快了资源重组,优化了教师结构,避免了重复建设。二是加大了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十二五”起始之年,我县启动了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城东学校、火马冲、城郊、小龙门和安坪的一贯制学校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学校布局调整不断趋于合理。根据教育强省、强市的相关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县合格学校创建达标率为85%,照此比例,我县应完成建设45所。目前我县已创建达标10所,今年申报创建3所。因此,2012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计划创建合格学校8所。三是强化了督导考核评估。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对各乡镇每一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进行了认真地督导检查评估,认真研究并及时处理布局调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
3、整合资源,适度倾斜,始终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加快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自2008年起,我县已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0所。今年申报创建板桥学校、小龙门中学和辰阳明德小学三所合格学校。“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合格学校创建力度并在建设项目规划上倾向于安坪片区和潭湾片区,力促区域均衡。二是严把合格学校建设质量和验收关。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坚持所有工程严格遵循正当程序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原则,并聘请了监理公司进行现场监理;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按国家规定做到了专款专用;加强工程质量验收和学校管理力度,保证了硬件过硬、软件不软,始终坚持创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则不动摇,确保合格学校名符其实。三是加大了对合格学校的督查力度。自今年6月20日,由教育督导室牵头,各相关职能股室配合,对已建和在建合格学校进行了认真督查,对已建合格学校,督促其利用已有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巩固办学成果;对在建合格学校,督促其多方协调关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管理,明确职责,确保验收合格。四是坚持教师资源和配套设施向农村学校倾斜。今年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省特岗计划和国家定向免费培养等途径新入教师61人,现已全部安排到师资缺乏的农村学校任教,充实了农村教师队伍,有效缓解了农村学校的教师结构性矛盾;通过财政挤、社会捐、学校筹等方式,全县共筹集资金100余万元,为农村学校添置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学生钢架床1000架、学生课桌椅1500余套和各类仪器设备,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缩小了城乡办学差距。
4、统一思想,多措并举,有效遏制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一是制定了工作方案。今年6月份,教育局制定了《辰溪县2011年秋季高中、初中、小学招生工作方案》,召开了城区学校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招生工作会议,明确了各校招生计划,规定初中、小学各个班级人数必须控制在60人以下。二是严格学籍管理。重申了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强调了未按规定招收新生不予注册、不发放公用经费的严厉举措。三是加大了对学校班额控制的监管力度。采取了教育局、学校、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负责的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加大监管力度,“大班额”现象得到了一定控制。
二、学前教育方面
1、立足长远抓发展,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一是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相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确立了学前三年教育分发展目标和公民办幼儿园三年布局规划,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各部门管理职责,建立了有效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二是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原则。现阶段学前教育的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实行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引导我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三是把好准入关,严格审批程序。按照办园标准和学前教育规划,依法依规严审每一所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对取得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实行年检制度并逐步建立了学前教育 的资料台账。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非法幼儿园的打击和处置力度。
2、多方筹资促发展,积极利用好扶持政策。一是集中财力办好示范园。不断完善和严格“示范园”的评选标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园”的榜样引领作用。二是积极争取办园项目。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积极向上争取办园项目,努力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幼儿园的目标。今年我县向上争取到了谭家场乡柘木屯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园舍维修及配套设施共投入资金31万元,国家投资15万元,现已到账10万元。目前,工程建设进展良好。三是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定和完善民办幼儿园的准入和规范制度,利用好国家的相应扶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和管理措施,千方百计引导民办幼儿园走健康发展之路。
3、部门联动保发展,不断完善各部门职责。一是教育局管理职责明确,监管到位。教育局明确了业务股室和专人主抓学前教育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各股室分工明确,配合紧密。二是其他各部门尽职尽责,责任到位。物价部门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教育收费大检查,从源头上遏制乱收费现象;消防部门积极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消防设施检查和消防知识培训,并组织全县学校在开学初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为促进学校、幼儿园的平安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过来一段时间,虽然我县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投入不够。由于我县属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财政十分困难,难以挤出更多资金用于教育发展。二是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缺教室,教师缺住房,学生缺寝室,实验缺设备,电教缺仪器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三是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年龄老化现象严重,专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农村学校缺音、体、美和英语专业教师的情况较为突出,而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城镇及城周和交通便利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边远山区学校教师普遍不足。四是教育布局调整有待完善,思想认识难以统一。部分干部群众和既得利益者对学校、幼儿园布局调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支持,思想障碍大、统一认识难。城区学校部分年级的“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完成规划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大力抓好学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布局调整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资金,为全面完成布局调整任务提供资金保障。根据教育强省、强市的相关文件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县合格学校创建达标率为85%,照此比例,我县应完成建设45所。目前我县已创建达标10所,今年申报创建3所。因此,2012年至2015年,平均每年计划创建合格学校8所。
三是进一步加大推进布局调整力度。根据建设教育强县工作需要,下一阶段,将对全县学校布局作进一步规划,集中财力、重点投入,继续加大合格学校建设力度,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到2015年前,撤并一批农村教学点,集中力量办好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和片完小,使布局更加趋于合理,更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入学,提高办学效益。同时,按照《辰溪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全县将新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改建、扩建一批村级和社区幼儿园,继续完善已办证幼儿园的建设,依法审批一批布点合理、条件成熟、具有办园能力的幼儿园。加大对非法办园的整治力度,全面铲除非法幼儿园,确保全县学前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制度,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抓作风建设。按照《辰溪县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二抓业务考核。每年举行一次校长、教师业务考试,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优评
先、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将实行待岗处理。加强对校长住校、兼课、听课等情况的考核。三抓人才引进。根据我县中小学校需要,我们将从通过招考特岗教师、紧缺学科教师和免费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等途径,充实了教师队伍,完善了教师结构。四抓评议、惩处。严格实行社会评议机制,并建立健全教师违规违纪惩处制度,对评议较差的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违规违纪的教师予以严肃处理,决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