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学科研修班培训体会
自XX年12月19日起,我参加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的培训考察活动。五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参加了三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即:“专家讲座”、“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文化教育考察”等,每一项活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专家讲座”——受益匪浅
培训的前两天,我们集中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上海市教委原教研室主任王厥轩的《上海市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华东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冯大鸣教授的《高效学科教研组建设的若干要务》,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赵才欣教授的《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四位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精彩。
王厥轩主任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上海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他站在一定高度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成败,他的讲座给我们带来很多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开阔了视野。
也许是因为都是来自与基层学校的缘故吧,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带给我的思想撞击也最多,她的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做的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而且,她还把一种教育思想传播开来,那就是“只有使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自然并轨,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才能实现打造名校的目标。”
冯大鸣教授的讲座对基层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对教研组建设归纳了五点,即“定位、方式、基建、讲究、追求”,每一点都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他给教研组的定位是“教研组是教师学习的平台,质量改造的依靠,专业发展的后盾”,他认为教研组长应该发挥“教育质量的第一操心人,教师潜力的第一开掘者,教学问题的第一预警人,团队精神领袖、定海神针”的作用,他还提出了教研组长“走走、看看、听听、问问、谈谈”“走动管理”的“十字诀”,这些都让我茅舍顿开,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高喊着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可是,又有几位校长考虑过该如何打造高效教研组呢?没有一支高效的研训队伍和一个高效的研训体制,又怎么可能实现高效课堂呢?冯大鸣教授的讲座就给我们打造高效课堂送来了很多可以握的住把手。
赵才欣主任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课程文化”的转型、“课堂文化”的回归讲到“研修文化”的再造。赵主任在报告中穿插了视频故事《我能不爱秋天和冬天吗》,这段视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尊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赵主任报告结束时说“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思想”,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长时间,的确,遇到一个拥有丰富思想的教师才是学生的最大幸运!
二、“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收获颇多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四所学校,分别是“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上海市长青学校”、“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四所学校,各有各的文化、各有各风采!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沉甸甸的历史就是最厚重的校园文化
“澄中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一九○○年,清末企业家叶澄衷以他“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出资创办了这所学校,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校长。历任著名教师有丰子恺、钱君匋、王怀琪等。
走进这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它独有的那份沉甸甸的厚重的文化的味道,操场边那一颗颗双手环抱都要有困难的大树、教学楼前伫立着叶公澄衷的雕像,教学楼的大厅里粘贴着曾经在这里任职过或读过书的各位名家,走在走廊里,偶尔就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映入你的眼帘,如果你好信走上去,你就会发现那竟然是一九五几年的高中毕业照,进到他们的校史馆,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张张老照片展示、一组组数字记录,这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这所百年老校的无以伦比的魅力和活力。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校址没变,校名没变、持诚求真的精神也没变!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传承,今天的学校才能有如此厚重的校园文化!
“上海市长青学校”—— 人景合一
进到长青学校,让人找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校园绿化成荫,有假山、喷泉、亭台雕塑等景点,楼前楼后也绿树葱葱,一棵棵的参天古树昭示浸润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学生栽种的绿色植物又平添了许多教育的新绿,走在这样的校园里,就有一种让人内心很舒展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们北方很难找到。
在长青学校听过课之后,我终于领悟到那种让我内心舒展的感觉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校园环境,更来自于他们的一言一行,实话实说,他们的那节课真的很平实,但就,是那份平实之中,让我感受到了老师把学生放在了心里,听过课之后,再走到园林一般的校园里,我真的找到了这所学校与很多学校的差别,他们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物化的文化,更是人景合一,内化为一体了。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被誉为教育奇迹
前两所学校给人的感受是厚重和宁静,而虹口实验给人的感受就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鼓舞。这所学校是两所中学一所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生源没变、教师没换,短短三年,从区内中下游水平,跃升“第一梯队”,建校半年就被评上“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在校园里走了一遭、听了校长的介绍、听过两节课之后,真的觉得新闻报道里说它是一个教育奇迹一点也不夸张。
走到学校里,第一印象就是硬件实力比较雄厚,漂亮的校园建设,先进的教学设备,都让人能感受到这所学校强烈的现代气息。校长胡培华介绍说,他在三年间举办了23期“校长讲座”,这些讲座既有目标引领,又有具体教学指导,正是这些讲座让老师们重燃了信心和激情,正是因为老师们对学校有了信心和工作的激情,他们才有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创造出所谓的教育奇迹。
在虹口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看到了“电子书包”,教室的前面是电子白板,学生每人一个ipad,上课的时候,学生在需要查阅资料、专项训练等许多个环节用ipad来帮助自己。目前,学校已经在多个学科开设了“电子书包”课,我听了一节音乐课,期间,学生用“电子小书包”完成了资料查询、音乐创作等环节。看着孩子们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时代真是发展的太快了!“电子小书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将对老师的上课要求更高了,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还真不行啊!
“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国际化学校
“进才实验学校”是位于一座国际化社区内的实验学校,两千名师生,三万多平占地,两万多建筑面积,学校建校史只有一年,学校天时地利都占据着,这所学校给我的感受就是校长和老师都很有思想!
通过两轮的培训,深感这回的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较以往的培训,培训思路更开放一些、培训内容更丰富一些、培训形式更灵活一些、培训的实效性更强一些。之前也听到过“购买式”培训方式,但是一直没有参与过,这一回省教育厅能把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委托给“上海市沪江进行学院”来组织,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学科带头人“走出去”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而是对基层教师培训工作打开思路的一个引领,这种引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大手笔。
这一轮的培训活动已经圆满地结束了,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用收获到的知识武装我的头脑,用收获到的方法指导自己做得更好,用收获到的思想催生出更大的教育活力!我愿意把每一次培训都当成一个加油站,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我将不断为自己加油,带着更大的动力前行!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培训体会
中小学教师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培训体会
自2011年12月19日起,我参加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的培训考察活动。五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参加了三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即:“专家讲座”、“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文化教育考察”等,每一项活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专家讲座”——受益匪浅
培训的前两天,我们集中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上海市教委原教研室主任王厥轩的《上海市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华东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冯大鸣教授的《高效学科教研组建设的若干要务》,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赵才欣教授的《课堂与研修——文化的一种再造》。四位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精彩。
王厥轩主任的讲座让我们了解了上海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他站在一定高度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成败,他的讲座给我们带来很多教育改革的前沿信息,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开阔了视野。
也许是因为都是来自与基层学校的缘故吧,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李百艳的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带给我的思想撞击也最多,她的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在教师专业成长上做的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而且,她还把一种教育思想传播开来,那就是“只有使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自然并轨,促进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才能实现打造名校的目标。”
冯大鸣教授的讲座对基层学校的教研组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对教研组建设归纳了五点,即“定位、方式、基建、讲究、追求”,每一点都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他给教研组的定位是“教研组是教师学习的平台,质量改造的依靠,专业发展的后盾”,他认为教研组长应该发挥“教育质量的第一操心人,教师潜力的第一开掘者,教学问题的第一预警人,团队精神领袖、定海神针”的作用,他还提出了教研组长“走走、看看、听听、问问、谈谈”“走动管理”的“十字诀”,这些都让我茅舍顿开,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高喊着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可是,又有几位校长考虑过该如何打造高效教研组呢?没有一支高效的研训队伍和一个高效的研训体制,又怎么可能实现高效课堂呢?冯大鸣教授的讲座就给我们打造高效课堂送来了很多可以握的住把手。
赵才欣主任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课程文化”的转型、“课堂文化”的回归讲到“研修文化”的再造。赵主任在报告中穿插了视频故事《我能不爱秋天和冬天吗》,这段视频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尊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赵主任报告结束时说“教师的成功人生不是都当特级教师、校长,而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思想”,这句话让我回味了很长时间,的确,遇到一个拥有丰富思想的教师才是学生的最大幸运!
二、“参观学校、听课交流”——收获颇多
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四所学校,分别是“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上海市长青学校”、“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四所学校,各有各的文化、各有各风采!
“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沉甸甸的历史就是最厚重的校园文化
“澄中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一九○○年,清末企业家叶澄衷以他“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出资创办了这所学校,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校长。历任著名教师有丰子恺、钱君匋、王怀琪等。
走进这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它独有的那份沉甸甸的厚重的文化的味道,操场边那一颗颗双手环抱都要有困难的大树、教学楼前伫立着叶公澄衷的雕像,教学楼的大厅里粘贴着曾经在这里任职过或读过书的各位名家,走在走廊里,偶尔就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映入你的眼帘,如果你好信走上去,你就会发现那竟然是一九五几年的高中毕业照,进到他们的校史馆,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张张老照片展示、一组组数字记录,这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这所百年老校的无以伦比的魅力和活力。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校址没变,校名没变、持诚求真的精神也没变!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传承,今天的学校才能有如此厚重的校园文化!
“上海市长青学校”—— 人景合一
进到长青学校,让人找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校园绿化成荫,有假山、喷泉、亭台雕塑等景点,楼前楼后也绿树葱葱,一棵棵的参天古树昭示浸润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学生栽种的绿色植物又平添了许多教育的新绿,走在这样的校园里,就有一种让人内心很舒展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们北方很难找到。
在长青学校听过课之后,我终于领悟到那种让我内心舒展的感觉不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校园环境,更来自于他们的一言一行,实话实说,他们的那节课真的很平实,但就,是那份平实之中,让我感受到了老师把学生放在了心里,听过课之后,再走到园林一般的校园里,我真的找到了这所学校与很多学校的差别,他们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物化的文化,更是人景合一,内化为一体了。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被誉为教育奇迹
前两所学校给人的感受是厚重和宁静,而虹口实验给人的感受就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鼓舞。这所学校是两所中学一所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生源没变、教师没换,短短三年,从区内中下游水平,跃升“第一梯队”,建校半年就被评上“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在校园里走了一遭、听了校长的介绍、听过两节课之后,真的觉得新闻报道里说它是一个教育奇迹一点也不夸张。
走到学校里,第一印象就是硬件实力比较雄厚,漂亮的校园建设,先进的教学设备,都让人能感受到这所学校强烈的现代气息。校长胡培华介绍说,他在三年间举办了23期“校长讲座”,这些讲座既有目标引领,又有具体教学指导,正是这些讲座让老师们重燃了信心和激情,正是因为老师们对学校有了信心和工作的激情,他们才有可能在短短的三年内创造出所谓的教育奇迹。
在虹口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看到了“电子书包”,教室的前面是电子白板,学生每人一个ipad,上课的时候,学生在需要查阅资料、专项训练等许多个环节用ipad来帮助自己。目前,学校已经在多个学科开设了“电子书包”课,我听了一节音乐课,期间,学生用“电子小书包”完成了资料查询、音乐创作等环节。看着孩子们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了一句:时代真是发展的太快了!“电子小书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这将对老师的上课要求更高了,想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不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还真不行啊!
“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国际化学校
“进才实验学校”是位于一座国际化社区内的实验学校,两千名师生,三万多平占地,两万多建筑面积,学校建校史只有一年,学校天时地利都占据着,这所学校给我的感受就是校长和老师都很有思想!
在这所学校里,在享受着先进的办学硬件带来的视觉冲击的同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所学校有一个既有幽默智慧又有教育思想、而且还敢于坚持自己教育思想的校长。校长在介绍学校工作时,他不时的会赢来我们大家的热烈掌声,真是好有智慧、好幽默!比如,当有人指责他为什么要把早晨最宝贵的时间用来搞“阳光体育”时,他反问人家:“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是生命、健康、快乐!用最宝贵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不对吗?”我不知道同样的一个问题,会有多少校长能给出这样一个机智的回答!还有,他在家长会上对家长讲过的“无论你们做什么工作,当多大官,挣多少钱,但你们没有一种东西‘教师资格证书’,你们一定要相信、尊重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师,不要对老师说三到四。”大家在报以热烈掌声之后不得不在心里称赞他智慧!
一路走来,我发现,这四所学校是按照建校时间长短来安排的,这四所学校呈现给我们的应该是上海在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典型学校吧,但是不管哪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学校都注重了校园文化厚度与现代气息的结合。如,百年老校既有厚重的历史,又流淌着现代的气息,新建学校即迸发着时代的最强音,又通过绿化、美化的整体设计让学校文化的年代感更强一些。
看过大上海的四所学校,总体的感受就是:学校文化已经从物化建设发展到内化发展的阶段,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追求已经开始转为教育思想的引领和积淀,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深化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也是我们本地很多学校所欠缺的。
三、“文化教育考察”——放飞心灵
培训的最后一天,是文化教育考察活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去了昆山市的“锦溪”和江苏古镇“周庄”。“锦溪”和“周庄”都是水乡古镇,相比较起来,“锦溪”原始的味道更浓一些。
在“锦溪”那里,我们做了一次手摇游船,我们八个人一组,沿着古城水道游览,船娘在摇船的同时还会唱起当地的小调儿,几条船离着比较近的时候,船娘的歌声、我们的笑声、还有彼此的吆喝声就会此起彼伏,让人感觉到无限的惬意。
“周庄”据说是明朝的两个大户修建,保存至今。周庄比“锦溪”的名气要大一些,每天来得游客也要更多,不过,我倒是喜欢“锦溪”更多一点,因为,今天的周庄被开发的商业味太浓了,除了那几个典型的深宅大院变成了参观点,那些沿河的房屋都被开发成了商铺,水乡的幽静之美已经很难找寻得到了。虽然是12月份,来这里的人已然还是很多,导游说,要是旅游旺季来看到的就只有人头攒动了。
很喜欢江南水乡那种特有的美,古朴的阁楼式建筑,大大小小的石桥,错落有致的亭廊,纵横交错的巷道,那种美婉约了许多,柔顺了许多,其他的地方怎么可能比得了呢?我想,也正是因为受了那样一种美的熏染,江南的才子佳人才那么多吧?
四、为这样一个大手笔的培训工程而备受鼓舞
自2010年被遴选推荐为“辽宁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以来,已经参加了两次集中培训。通过这两次培训活动的安排,我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大手笔的培训工程!
只是培训经费就算的上是一个大手笔。这次去上海参加培训考察的小学学科带头人就是160多名,在我们之前已经结束培训的还有初中组、高中组,这么多人在国际大都市上海吃住一周,还参加了各项培训活动,参加培训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到的全程免费,所有培训经费均有省里承担,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大手笔。
通过两轮的培训,深感这回的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较以往的培训,培训思路更开放一些、培训内容更丰富一些、培训形式更灵活一些、培训的实效性更强一些。之前也听到过“购买式”培训方式,但是一直没有参与过,这一回省教育厅能把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委托给“上海市沪江进行学院”来组织,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学科带头人“走出去”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而是对基层教师培训工作打开思路的一个引领,这种引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大手笔。
这一轮的培训活动已经圆满地结束了,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用收获到的知识武装我的头脑,用收获到的方法指导自己做得更好,用收获到的思想催生出更大的教育活力!我愿意把每一次培训都当成一个加油站,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也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我将不断为自己加油,带着更大的动力前行!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副校长研修班培训体会
中小学德育副校长研修班培训体会范文
9月24日至11月30日,通过区中小学德育副校长90学分混合研修远程专题网络学习培训。此次培训采用网络直播课堂、视频讲座、案例分析、班级学员在线交流等多种形式。短短的近两个月的培训,我有幸聆听了二十位教育部门领导、教育专家和名校长的精彩报告,眼界大开,使我在学习中深受启发,培训让我用理论武装了头脑,提升了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明白了作为一名副校长应该有的标准且要参与到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及提升计划中,明白了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实施,充分理解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主要原则与目标体系,也理解了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学习增强了自己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坚定了自己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本次培训内容丰富,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简单谈一下:
一、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收获颇丰。
网上视频中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顾泠沅的《标准》研制的背景、方式和目标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魏志春的《标准》研制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的《教育发展规划概述》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李晓东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总导读;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李晓东的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到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德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景芳的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从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的《孔子育人的启发之道》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的中国教研网执行总编朱立祥的《从立德树人到实践育人》及多位专家对学校、班级文化的阐述。他们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激励我奋力前行。
二、积极反思,找到了差距,产生了新想法。
这次培训中,很多专家、校长都大讲特讲文化建设,将诸多办学行为、班级管理都上升到文化层面去解读,使我深信,学校要实现高层次发展,必须靠师生认同的文化去引领,同时要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内容,积极梳理学校德育工作。对于自身,培训让我懂得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勤于学习,如参观考察、阅读教育论著和优秀教育期刊,这是我应用型学习的最佳途径。二要善于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学校建设的总结过程,也是管理思路的明晰过程。思考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对话,久而久之,必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总之,此次德育校长培训,信息量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让自己在宁静之中寻求教育美好的未来吧!
第四篇:研修班培训体会
长春学习体会
近期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现代型中学优秀教师高级研修班,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上午时间,但受益匪浅,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认识到了很多辅助教学案例,知道了不同地区的教学情况及教学特点,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并为课改提供了理论依据。
课堂有效性教学,邓超博士从教学中什么叫有效教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教学方法及过程的有效性,课堂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五个方面分析。提出了很多现实教学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说了极具典型的例子“鱼牛的故事”意思是:有一天青蛙到岸边,看见一头牛,等回到水了,就跟鱼说牛长的什么样什么样,他描述的没有问题,可是鱼想象出来的跟实际的牛差距很大,比如把牛的尾巴想象成了鱼尾。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都有一个思维定势,都会把没有看见的东西跟实际自己周围的东西相照应,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亲身体会,才是最真实的,只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学得不会太扎实的。有一句话说的好“一个勤快的老师,坑了一群学生,一个懒惰的老师,成就了一群学生”,虽然不是名句,但还是有几分道理的。邓教授把老师们的教学分成了十二个风格,有:严谨型、谐趣型、导演型、情感型、蕴味型、表演型、装雅型、明畅型、秀婉型、潇洒型、理智型、雄健型,各有特点,我是那种类型呢?应该是明畅型吧,也许是几种都有吧。到底孩子们喜欢什么特点的老师呢?我想应该更喜欢,博学多才的,平易近人的,风趣幽默的,该严肃时严肃,该温柔时温柔的。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导学案教学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导学案什么时候发?需要学生提前做的,如何得到反馈?教师用导学案是否还用教案?学生用了导学案是否还另留作业?导学案的容量多大?等等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思考的问题。
结合现实中的教学,新课标要探究,上课没有课时如何探究,考试要成绩,天天只探究那儿来的成绩,探究又形同虚设,学生应该自主学习,可是咱们的学生自主又能学到多少,这应该是不少教师发的牢骚,可是新课标,自有他的道理,学生欠缺的是思维,他们的脑子每天注入的都是老师说的话,老师解题的方式,这样总会有满的时候,有时候考试紧张,脑子一片空白,相信也是因为机械的记忆惹的祸。
现代学习理论是有科学依据的,刘晓明教授给我们讲解了,现代学习论与有效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说: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很是恰当,虽然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说到了教学的实质,什么是适合学生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学生有效教学也是不一样的。关于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刘教授帮我们分析了,为什么教师现在还抓不好三维目标,那是不知道,三维目标由来是什么,分别表示的什么。知识与技能是行为的变化,过程与方法是认知变化,情感过程与价值感是情感变化,其实就是行为、认知、情感,来由:行为学习论,认知学习论,人本学习论。
对教学的启示:
1、2、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 学习不是灌输的结果3、4、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学习是新旧知识经验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有效教学的指标有:
自然属性:本能欲望的满足(身体)精神属性:超越(心)社会属性:制定规范(制约)
本次不仅教学有了理论依据,我们还了解的东北师范大学的科研基地,他们研究的“东师理想”这是一个教学平台,像物理有很多动画,一些学校做不了或做的不太明显的能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了,应该对教学起到了比较大的帮助。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也是小学教师这一专业的特征。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新课程的特点与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确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又一重大挑战。
通过培训,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再培训会收获一些欣慰吧!我仍会继续学习各种教学手段,并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栋梁之才。这将是我以后的最终目标。
第五篇:上海研修班培训体会
上海研修班培训体会
对于教育局组织的这次培训,当之无愧是机会难得。虽然已有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了,但这次培训更好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新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平台,使我们更快地接触现代教育教学及管理、感受到上海的现代教育学校之风采。
这次培训分两个阶段:理论培训阶段和跟岗实习阶段
一、理论培训(2011、11、28----
12、1):这一阶段主要涉及了课改理念与创新意识的构建、现代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考、上海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建设、校长课程领导力、课堂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与学校课堂教学现代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实务管理、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等专题。
事实上,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具备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在每一位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的培训课,我所感受的无不是他们的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思想。在所有的培训老师中,都已年过花甲,但他们的理念、管理方法、激情无不让我折服。
下面着重回顾上海徐汇区向阳小学特级校长洪雨露的一个关于“学校工作新思考”的讲座。洪校长年已67岁,头戴一红色小帽,一身轻松走进课堂,没有课件,也没有草稿,只见他娓娓道来:他们学校的慨况、学校历史、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六个方面。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掌声多次响起。
向阳小学是一所公办小学,占地只有14亩,但历史悠久。在1932年就有了教育要求:尊重儿童个性,满足生活需求;激发爱国思想,助长创造精神;提高作业兴趣,指导休闲活动。在1932年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纯正的思想,德业的修养,专业的志愿,教育的技能,丰富的同情,健康的身心。这可见:在向阳小学,他们的办学理念是何等的超前。
现代的向阳小学办学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的质量关,全面的基础关,全面的人才关;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他们的办学目标是: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现在的向阳小学,没有早读、晚自习,但他们的质量却是上海市最好的。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氛围,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洪校长创造了校园“五个氛围”,用洪校长的话讲就是“氛围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1、快乐唱歌,2、快乐游戏,3、快乐运动,4、快乐创造,5、快乐学习。每天学生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唱歌,国歌,红歌,少儿歌,流行歌,什么《隐形的翅膀》都唱,还每周都举办歌唱比赛;课间课上常有游戏; 足球运动每天少不了,没有足球场,就用篮球场,搞5人、3人制,每周都有比赛;做实验,搞创造,参加科技比赛……总之,向阳小学正在实现教育“自动化”: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同伴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自己的事业自己创。在课堂教学中,向阳小学要求老师做到教育要“艺术化”,强调情景的创设、时尚的力量、语言的运用、氛围的设立、火候的把握、细节的推敲;强调课堂教学的引趣、启发、操练、反馈;贯穿“四化”:过程化、情意化、多样化、技术化。在学校管理中从五个方面要求:
1、指导思想:相信教工,依靠教工;
2、管理目标:管理全员,全员管理;
3、管理方式:以柔为主,刚柔相济;
4、管理氛围:人人当家,个个奉献;
5、管理素质:胸怀宽广,以身作则。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向阳小学注重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助人成功,为人搭台:给一个宽松的环境,定一个登攀的目标,指一条成功的密绝,引一条激励的机制,搭一个表现的舞台,写一篇带教的诗篇,留一条成才的轨迹。要求教师要有奋斗精神,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要在实践中学习,在感悟中学习,要不断积累,不断思考反思。学术论文方面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实践,用自己的实践提炼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经验概括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特点反映自己的发展。
二、跟岗实习阶段(12、5-----22)(明天将去黄浦学校跟岗实习)我在想,洪校长等一批特级老师、校长都在力求给我们这些教师传释现代教育的理念、管理方式、师生关系的人与人的和谐,教学教育方式的灵活多变,以及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创新。这也不禁使我反思:面对上海这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机制,我们恭城教师又应该如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呢?就恭城而言,我们不可能达到上海先进的教育教学条件,但我们能做的是要抨弃相对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机制,多自我学习和提高。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有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与无私奉献,热爱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及我们之所能,及我们之所想去为教育事业倾注我们的一腔热血,在不断完善与丰富自己学识的基础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用洪雨露校长的话做结束语吧: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角度决定深度!
2011年12月4日下午于上海会景楼酒店(我与洪雨露特级校长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