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学分制要点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学分制方案要点
实施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以学分作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学习成效以及德育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下面将学分制要点解释如下:
1、获得毕业证书所需最低学分为: 170分,基本学年时限为3年,弹性学年时限为2.5~5年。
2、获取学分的途径:课程学分+非课程学分
3、课程学分指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获得的学分,包括: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一般16—18课时为1个学分(见附件1)。具体计算方法为:课程学分=本学期出勤课时数÷学期教学周数(16~18)×等级权重(等级权重根据总评分得出,85~100分为优秀,权重分为1.2;70~84分为良好,权重分为1.1;60~69分为合格,权重分为1;59分以下为不合格,权重分为0;总评分数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之和,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成绩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以取得学分,补考成绩在60分以上一律按合格计。
4、非课程学分指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校级(含校级)以上荣誉证书、参加校级(含校级)以上组织的各种竞赛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奖励加分,以及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操行得分等折合成学分后获得的学分。德育操行学分指学生每学年由千分制考核评定所折合的学分。具体如下:
A、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实践等以每周1个学分计算,共5个学分。
B、实践课程以30课时为1个学分计算。
C、实践课程必须围绕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开展,切实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D、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安排,以30课时为1个学分计算,共53学分。
E、德育操行学分为10个学分,前两个学年为每学年4分,顶岗实习2分,学分的取得由每学年的千分制考核评定所折合。
F、学生取得的相关的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按照高级6个学分、中级2个学分),以及学生在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文化和体育比赛中受到表彰和获得的奖励(见附件2)。上述学分只计算该项目的最高学分,相同项目的学分不予累加。
5、学分实行有条件的互补,会考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计算机基础、两门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学分,实习课程与非课程之间的学分,限定选修课之间的学分可以进行互补。在确保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总学分比例的前提下,专业技能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可以互补。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学分制方案要点
实施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以学分作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学习成效以及德育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下面将学分制要点解释如下:
1、获得毕业证书所需最低学分为: 170分,基本学年时限为3年,弹性学年时限为2.5~5年。
2、获取学分的途径:课程学分+非课程学分
3、课程学分指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获得的学分,包括: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一般16—18课时为1个学分(见附件1)。具体计算方法为:课程学分=本学期出勤课时数÷学期教学周数(16~18)×等级权重(等级权重根据总评分得出,85~100分为优秀,权重分为1.2;70~84分为良好,权重分为1.1;60~69分为合格,权重分为1;59分以下为不合格,权重分为0;总评分数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之和,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成绩不合格者,允许补考以取得学分,补考成绩在60分以上一律按合格计。
4、非课程学分指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校级(含校级)以上荣誉证书、参加校级(含校级)以上组织的各种竞赛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奖励加分,以及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操行得分等折合成学分后获得的学分。德育操行学分指学生每学年由千分制考核评定所折合的学分。具体如下:
A、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实践等以每周1个学分计算,共5个学分。
B、实践课程以30课时为1个学分计算。
C、实践课程必须围绕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开展,切实保证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D、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顶岗实习按每周30小时安排,以30课时为1个学分计算,共53学分。
E、德育操行学分为10个学分,前两个学年为每学年4分,顶岗实习2分,学分的取得由每学年的千分制考核评定所折合。
F、学生取得的相关的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按照高级6个学分、中级2个学分),以及学生在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文化和体育比赛中受到表彰和获得的奖励(见附件2)。上述学分只计算该项目的最高学分,相同项目的学分不予累加。
5、学分实行有条件的互补,会考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计算机基础、两门专业基础课)之间的学分,实习课程与非课程之间的学分,限定选修课之间的学分可以进行互补。在确保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总学分比例的前提下,专业技能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可以互补。
第二篇:学校学分制典型案例
以学分制管理为抓手,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试
——XX学校学分制实施案例
XXXX学校 XX年X 月 X日
XX学校学分制实施案例
案例摘要:中职学校扩招后,正经历由数量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不足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如何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我们尝试了以学分制管理为抓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试,取得了良好效果。案例:以学分制管理为抓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试
一、实施背景: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扶持,中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中职学校正在经历由数量扩张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企业、社会和家庭对中职学生的要求,不再仅限于专业技能过硬,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参差不齐,中职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师资水平有限,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让每一个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能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为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我们以模块管理下的学分制为抓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为突破口,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效果。为努力提升办学内涵,科学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我们制定并试行了学分管理方案,其工作任务是建立学校学分管理评价体系、建立班级学分考试水平与教师教育 教学质量挂勾制度、建立学生评优、推荐就业和毕业挂勾制度。
二、实施过程: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非课程学分。课程学分包含德育、职场素养、文化水平、专业技能、技能竞赛、两证考试等6个学分项目,非课程学分包含社团活动、学生竞赛、社会实践、表彰奖励等4个学分项目。
对于课程学分的职场素养、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等,我们倡导的“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把专业课程分成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分成几个项目来实施教学,每一个项目又划分成几个小任务,这些小任务由几个基本操作去完成。“教学做评一体化”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目标,坚持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平时表现为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是考核平时表现,教师进行随堂检查,并记录好每次的考核结果,每周一公布,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二是考核实践操作,根据平时课堂完成的作品,以及期中或期末的综合大作业,根据评价的相关办法来进行评定。
为顺利推进学分管理工作,职责分工如下:
①教务处制定德育中的政治、职场素养和文化水平考试科目以及专业技能竞赛的得分实施细则,并统筹、审核学分; ②学生处、团委制定课程学分中德育的操行评分及非课程学分的得分实施细则;
③专业教学部制定专业技能考试科目的得分实施细则,负责学生学分的登记、初核; ④班主任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成绩汇总,交所在专业教学部;
⑤科任教师配合制定考试考核得分实施方案,负责将学生考试成绩等学分数据交班主任。
学分登记的程序:考试、考核结束1周内,数据提供人将学分数据交班主任→班主任汇总成绩→专业教学部登记、初核学分→交教务处审核、汇总存档。学分的利用:
1.课程学分中的考试科目不合格不能拿到该科学分的,学生有一次免费补考机会,由专业教学部负责组织补考。如果补考仍不合格,学生必须重修该科目,离校前给一次有偿补考机会。
2.非课程学分每期至少要拿到2学分。如果没有拿到学分的,给学生一次有偿补考机会,由学生处、团委负责组织补考。
3.学生评先评优和各种奖励必须以该生的学分为依据。凡是有考试科目未能拿到学分的,实行一票否决。
4.实行学分与毕业证发放挂勾制度。按照教学计划,毕业时还有考试科目没有拿到学分的,不发放毕业证。
5.实行学分与就业推荐挂勾制度,根据学生学分情况,优生优推。
中职学生仅仅是专业技能过硬,如果综合素质不高,也很难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2014级学 生开始,实施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试。
学生综合素质测试分为专业素质、身体素质、普通话水平、书写水平等五个项目。专业素质由专业教学部组织测试,主要测试专业基本核心技能,由专业教学部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组织命题,学生抽签进行操作。身体素质测试由体育组组织,主要测试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如跑、跳、球类运动水平,音乐水平测试由音乐组组织,主要测试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普通话水平和书写测试由语文组组织,主要测试学生普通话运用和汉字书写水平。为做好这项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测试领导小组,业务副校长具体指挥,教务处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
综合素质测试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考查出学生素质真实水平,促进学生素质提升,不得徇私舞弊,不得走过场,测试成绩由各专业部造册登记,报教务处备案。凡测试未合格的学生可以补考一次,凡综合素质测试有未合格项目的,学校不推荐该生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并推迟一年发放毕业证,测试时间(含补考)在学生顶岗实习前。
三、成效与经验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我校实行以学分制为抓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学习的机会,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和安排学习过程,能较好地体 现因材施教原则,使学生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健康上进的学习心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实施学分制管理,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试,促进了学校发展
实施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管理工作方方面面,学分制改革给学校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行学分制,促使教育观念转变,进而引发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管理机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多层面的变革,从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学分制促使学校树立服务意识,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更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强办学活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推动了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内容。
我校实施学分制,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以市场就业需求为导向,优化学校专业结构,借鉴“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了适合学分制管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结合我校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成果,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加大对学生过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比重,实施分层考核等,尊重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我校自 2014年9月试行学分制以来,学生的平均及格率在90%以上,远远高于先前的水平。
(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以“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为指导,我校积极探索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树立了新的职业教育观,增强了市场意识、发展要求和自主意识。大多数教师认为学分制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能发挥教师的潜能。
四、体会与思考
(一)更新观念,面向市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目前,面对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难等问题,需要分析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目标从一次性的就业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位,由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工作重点从注重数量的扩大转向注重效益的提高,由规模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办学模式从过去单纯学历和学制教育转变为面向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放办学,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探索一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
(二)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参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我们将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指导 精神,加强市场需求调研的力度,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对接。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培养教研组的角色意识、研究意识、文化意识,发挥教研组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主动性,提高教研组工作效率与质量
(四)挖掘学分制管理软件的功能,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同时尝试校园网为学生开辟学习信息服务功能,拓宽学生学习信息渠道。
第三篇:郑州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
郑州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
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的决策部署,集中组织实施5个政策性项目、10个实验性项目和14个重点工程项目,确保“十二五”教育工作良好开局。
一、政策项目
1.扶持民办以及企事业单位举办幼儿园政策。根据民办和集体幼儿园的办园现状,对照标准,加大经费补贴和奖励力度,探索和启动配齐人员及设备购买服务计划;积极发挥区域内优质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教师队伍培养、课题研究、教学教研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2.扶持民办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政策。依法定位民办学校的事业单位性质;理顺民办学校党建关系;明确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工龄、职称、流动、社会保障的各项待遇;界定民办学校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细化政府资助和奖励优秀民办学校的办法。
3.在郑创业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政策。探索解决在郑外商子女就学、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问题;完善“绿色通道”服务措施,对招商引资入郑企业高管人员子女入学、弱势群体办事一律进入“绿色通道”,做到重点指导、跟踪服务。
4.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借鉴义务教育阶段经验,制定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构建既符合政策、又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师招录、试用和入编机制;争取增设聘任教师编制,探索弹性教师编制管理机制。
5.市区中小学用地规划使用配套政策。建立2010—2020年市区(含中心城市外围)中小学用地的原则和机制体系;编制中小学用地“橙线图”;完善和明晰中小学建设用地使用程序。
二、实验项目
1.学区制改革实验。将学区制实验的范围向郊区延伸,八城区中小学学区制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立以学区为基本单位的考试评价机制,表彰奖励5个左右的先进学区。在全市培植10个左右的学区管理和运行模式个案,促进学区制改革成功经验的迁移。2.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实验。以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工作为载体,选派32名校级干部在市直与县区学校交流任职。不断扩大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面,实施好市直与县区73所结对学校的三年优质共同发展计划。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模式实验。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学分认定工作为重点,建立高中学生成长记录袋。以道德课堂的构建为主线,培育并推广5—10个课堂教学创新模式。建立教育局长、校长听课评课制度。
4.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确定不少于10所的特色高中和项目特色高中。建设16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设2个普通高中专题创新实验室和若干创新教育实验班。5.双语教学实验。鼓励更多学校与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双语教学试点,全市中外合作办学、办班达到15所(个)左右。鼓励招聘外籍教师并推出更多语种教学,全市聘请外籍教师数量达到150名左右。培训“双语型”学科教师100名。
6.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验。明确校长职级考评内容,组建校长职级评审委员会,制定建立评审程序,完成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长职级的评定工作。继续建立10个校长工作室。
7.高中阶段招生改革实验。普通高中分配生的比例稳定在60%,完善录取程序和办法。探索职业学校面向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退伍军人、村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和在企业设立教学点工作。
8.学校基本建设代建制实验。筛选2个以上的市直学校建设项目作为代建试点,抽调专人负责全过程建设,建成后交付学校使用。建立健全学校建设的立项、可研、设计、招标、审批、施工等服务机制。
9.学校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实验。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试点,制定和完善郑州市学校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方案及实施细则,启动创建郑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活动,年内争取10%的上等级中小学通过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评估。
10.中小学师德考评机制实验。突出师德教育、师德评价和师德监督等重点环节,调动各方面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工作和考评机制,切实把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面貌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工程项目
1.中小学优质资源倍增工程。完成省第二实验中学、郑大一附中、外语中学、郑州一中、郑州十一中等 16个强校托管项目;省实验小学、外语学校、外语中学、郑州二中、郑师附小等17个改扩建项目;外语中学、郑州七中、郑州八中、郑州五十七中等15个联合办学项目,新增优质高中学位1350个、优质初中学位4400个、优质
小学学位9685个。启动省实验中学、省第二实验中学、省实验小学等15个一校多区倍增项目。
2.中小学新建改扩建工程。市区谋划40所、力争30所、确保25所中小学校开工建设,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加快106中学高中部、101中学迁建、实验高中新建等重点项目进展,推进外语学校、六十三中常规项目建设。校安工程加固校舍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5万平方米。启动龙湖宜居教育园区建设。
3.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二期工程。六县(市)921所中小学校11137个班级全部建成并开通。为50所市属中学加装班班通录播系统。开展城区区属初中实验室达标活动。
4.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6所,增加班数1256个。其中市区26所,增加班数281个;农村80所,增加班数975个。
5.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工程。扶持民办幼儿园达标升级不少于400所,其中市合格园不少于200所、市二级园不少于150所、市一级园不少于100所、市示范园不少于40所、省示范园不少于4所。
6.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郑汴产业带职教园区建设步伐,启动上街区宜居职教园区规划工作。争创4所国家级、3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加强市直6个、县(市)4个重点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立项建设1—2个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大楼)。
7.校企合作实习工厂建设工程。为市重点招商项目开办2个校内实习工厂和1个工程技术校企班。全市职业学校共确立10家以上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工厂,订单式培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
8.地方高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建立地方高校自评和专家评估机制,启动建设5个地方高校专业教学团队。继续建设好13个市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5个重点实验室和8个精品课程。
9.教师培养提高工程。梯级培训500名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105名名师、10名杰出教师和200名学校首席教师。培训200名市级幼儿园骨干教师、100名学科幼儿教师、270名幼儿园园长。建立50个名师工作和2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培训5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选拔首批100名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10.学校优质化工程。继续加强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合作,对我市15所优质化工程项目学校进行诊断、指导,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效,并总结推出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
11.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工程。出台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设置标准,市区100%、县(市)区农村50%的中小学建起心理咨询室。新遴选8-10个中小学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体育艺术活动案例评比。12.学生资助工程。加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监管。逐步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学生资助体系。继续做好国家中职生资助及郑州户籍中职生免学费工作。规范用好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办好“天明博爱班”。
13.平安校园建设工程。健全定期隐患排查制度和安全稳定形势定期研判工作机制。按学生特点和季节特征,定期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重点研究完善校车和学生接送车安全保障机制。完成以视频监控为重点的技安工程建设。
14.机关效能建设工程。重点实行工作岗位AB角制、机关人员联系学校和与学校干部交流制、办事否定报备制、工作人员学习季考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并完善首问首接责任制,建立绩效评估制。
第四篇:郑州市金融学校简介
郑州市金融学校简介
学校座落在郑州市建设西路与伏牛路交叉口(郑上路220号),目前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占地面积41500平方米,其中自有35000平方米,租赁6500平方米。拥有教职工176人。学校开设有财政金融类、艺术设计类、经济贸易类、计算机应用类等四大类近10个专业,在校学生2200余人(学历教育)。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与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开设有五年一贯制大专、“3+2”大专。另外,还有自主招生的一年制大中专、三年制普通中专等,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多样化,满足了各类学生成才的需求。
近年来,学校提出“塑品牌学校,做品牌教师,育品牌学生,点点滴滴树品牌”的办学目标和“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让自己满意”的办学宗旨,实施精细化、文化型管理,让教师快乐工作,让学生幸福成长。全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拼搏的精神,向全国一流职业学校看齐,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比赛中获奖者近百人次。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文明学校”、“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务公开先进单位”、“郑州市青少年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 号。
第五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要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基本从业素质,能在生产行业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设计制造、产品开发、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科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了解基本国情,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国防意识和竞争意识。
1.知识结构方面: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文写作、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作为公共基础平台课,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学、机械原理、工程概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作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课程设置范围广,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达到“厚基础与宽口径”的教学目的;以机电传动与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机械制造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机械制造设备设计、科技英语、Protel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器人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作为专业课平台,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设计、机械制造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2.能力结构方面:
⑴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文字表达能力;
⑵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的基本技能;
⑶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⑷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⑸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基本素质方面:
⑴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具有艰苦创业精神、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⑵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⑶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为全日制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为3--6年。
三、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安排
(一)总学时安排(见附表2)
1.课内总学时: 2805 学时。其中,必修课学时:2407学时;选修课学时:398学时。
2.实践环节总学时:研讨与实践(实验)学时:726 学时;阶段实习和生产实习:140学时。
3.全学程总学时:2945学时。
(二)总学分安排
总学分: 179学分。其中必修课141学分;选修课22学分;其他教学环节16学分。
四、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一)专业主干课程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
(二)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1.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Descriptive Geometry & Mechanical Graphing):
课程代码:(1)061210100(2)06121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7; 学时:105;
该课程是本专业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投影与视图、组合体、轴测图、机件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图、标准件和常用件、公差配合的标准、装配图,及一级减速器的测绘。
2.机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课程代码: 06121230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3; 学时:60学时;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机构综合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以及开发
创新的能力。
3.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
课程代码: 06121080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3; 学时:60学时;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中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属于设计性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设计总论,包括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机器设计的基本原则等;第二部分为机械零件设计基础,包括工作能力与计算准则、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概述等;第三部分为通用机械零件设计与选用,包括联接件、传动件、轴系件及其它零部件设计等。
4.电工学(Electrotechnics):
课程代码:(1)061210600;(2)06121070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6; 学时:11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复杂电路的相关电路的分析方法,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等;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常用的电子器件的原理及用途,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了解开关电路的原理,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及用途等;同时使学生掌握印刷线路板的制作和常用电子线路的设计和制作技术。
5.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Fundamentals of Mono-Chip Computers & Interface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61211000;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4; 学时: 70;
该课程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线介绍微机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包括微型计算机基础,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扩展;及单
片系统开发设计。
6.机械制造技术(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课程代码:061211600;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4; 学时:70;
本课程是面向机械制造,主要讲授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订、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特种零件加工工艺及刀具原理等;完成零件工艺规程的制订。
7.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61211900;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4; 学时:70;
该课程以微机数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及感知等组成要素,着重介绍数控系统的命令生成及插补原理、执行机构、驱动器、伺服系统、检测传感器及反馈系统等。
8.机电传动与控制(Mechanical &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课程代码:061211400;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分:4; 学时:64;
该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各种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在机电传动与控制中电机的选择;着重介绍
电机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维修;了解传动系统大框架的构建,掌握直流自动调速系统的原理及方法、交流调速系统原理及 方法、现代自控系统。
五、实践教学安排与要求
(一)实践教学类型及其安排
实习(设序号 实习(设计)名称
相关课程名称 计)时间或周学时 机械制图测绘 机械制图 2╳20 2 金工实习(阶工程材料及机械段实习)
制造基础 3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 1╳20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
2╳20 5 单片机课程设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计
技术
1╳20 6 机械设计创新 机械设计创新 56 7 数控机床实训 数控技术 2╳20 8 机制制造技术课程
机制制造技术设计
课程
2╳20
开课学
期 3 5 6 7 6 5 组织形式 学分
1.5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院统一组织 生产实习
4周 7 院统一组织 2 10 毕业实习
8周 8 院统一组织 4 11 毕业设计
9周
院统一组织
(二)实践教学要求
侧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利用我校内实训基地的条件,并结合已建立的校企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第七学期开设的机械设计创新课程,是配合全国大学生两个创新大赛而设置的,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计划执行表(见附表3)
七、实验与实践教学计划执行表(见附表4)
八、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获得179以上学分、其中必修课141学分、选修课22学分,其他教学环节16学分。德育、体育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具体规定,经学位授予权部门审查通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
九、说明
本专业是跨机械和自动化两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在专业教学上采用宽口径,同时注意专业知识的深度,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本计划制定的方针。
1.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应用、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 ; 2.机械设计创新课程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纺织机械结构》以自学为主,不做课堂讲授,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在第七学期,完成该课程的自
修任务,考核通过给2学分。
附表1 全学程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周数 项目
第 一 学 期
课堂教学
考试
劳动与机动入学教育与军训
课程设计
阶段实习
生产实习
毕业教育
一年 二年 第 第 二 三 学 学 期 期 15 15 1 1 2 2
三年 四年 第 第 四 五 学 学 期 期 14 16 1 1 2 2 3
合计
第 第六 七学 学期 期14 151 1 1 1
3第 八
学 期 14 1 1
1037 10 2 10 3 4 1
毕业实习、设计
寒暑假 6 6 6 6 6 合 计 25 26 26 26 26
附表2 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统计表课程类型 学时统计
学分统计
门数统计
学时数 百分比(% 学分数 百分比(% 必 公共基础平台课 757 27 修 课
学科专业基础平台1106 39 63 课
(双语教学课程)(84)(3)(4)专业必修课 544 19 30 小 计 2407 85 141 选 校公共选修课 272 10 修 课
专业选修课 126 5 6 小 计 398 15 22 6 26 26
百分比(% 48 27 35 22 2)(2)17 11 79 52 16 9 3 3 12 11 17 17
18 199 3035
(3)
135
门数
(课内学时合计 2805 100 其 研讨与实践(实
(726)验)
他 教 学 环 节
阶段实习60 2 生产实习80 3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入学教育与军事训
------练
小 计 140 +(726)29
全 学 程 总 计 2945
附表3 专业教学计划执行表
课 学
程 序 课程课程
学 时 分 号 名称 代码 分
总 类
数
163 91(26)------1.5 1 1 2 3
1.5 1 1 9
179
按学期校 院周课时
学时
分配 管 管分配
课 课63 100
------
主 干
课
讲 授 实 践
16+1
14+4
15+3 2 8 15+2 14 14
必 毛泽东思修 公 想、课 共 邓小平理基 论和1 “三922110012 础 个代平台 表”重要课 思想概论(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2 “三922110014 4 60 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
马克思主3 义基922110023 3
本原理
中国4近现代史922110032 2
纲要
思想5 道德修养922110043 3
和法律基 28 60
530
2 3
√
√
√
√
√
础
大学生心6 理健921110051 康教育 外语I 923110014 8 外语II 923110024 9 外语III 923110034 10 外语IV 923110044 计算11 机文化基925110014 础I
计算12 机文化基925110024 础II 体育I 924110011 14 体育II 924110021 15 体育III 924110031 16 体育IV 924110041 17 应用921110012 文写1 15
60 4 56 4 60 4 60 4
30 1 28 1 30 2 30
603030
300
300 300 280 3030 0 1
2
√
√
√
√
√
√
√
√
√
√
√
√
作
√
形势18 与政策 922110062 2
(48
0 0
每月2学时,每学期8学时 军事924110051 1
0
√
理论
小 计 48
序
课 课程名称号
程 分 类
讲 实
授 1 践 15+2 14 学 科 必 专业 修 基 20 课 础平台 课 高等921110071 数学 757 573 184 16 17
学
校课程学 时 按学
学时期周代码
管分
总
分配 课时分配
课数 4 5 6 7
16+1
14+4
15+3 14
高等90 数学I
921110066 6 90 0 1
0
10
院 主 管 干
课 课
√
√
II
0 22 线性921110033 代数 3
√
概率23 论与数理921110063 统计 大学物理 921110245 画法几何25 与机061210100 械制图I
画法几何26 与机061210200 械制图II 机械27 制图061288001
测绘 理论力学 061210300 29 材料力学 061210400 工程材料30 及机械制061210500 造基础
电工061210600 学
4
3
4
4
563
0
55(20 40(20 35 10 0(40 60 8 64 6 42 14 38
4
2╳20
√
√
√ √
√ √
√
√
√
√
√ √
(1)
电工32 学061210700(2)
工程概论 061211300 34 机械原理 061212300 机械35 原理课程061288010
设计
互换36 性与技术061211200 测量
机械设计 061210800 机械38 设计课程061288002 设计
机械39 控制工程061211100 基础
单片机原0 理与061211000 接口技术
单片41 机课程设061288003
计
1 3
1 3
3
1 40 3
4 70 1 20
0
(20
0
6
0(40
(16
54(16
0(20
1╳20
2╳20
1╳20
√ √
√
√ √
√
√
√ √
√
√
√ √
√
小 计 63 1106 832 82 8 9
课
序
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 按
学
学期校院主总
时
周课管管干
号
分 类
讲 实 授 践 15+2 14 专 业 必 修 课 42 课
可编程控制器 061211500 44 机械制造技术 061211600 机械制造45 技术课程061288006 设计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061211700 47 液压与气压传动 061211800 48 数控技术 061211900 49 数控机床061288009
分
学时 分配
时分课 课 课
配 8
16+1 14+4 15+3 14
机电传动与控制
061211400 4 64 50 14
√ √ 42 26(16
√70 56 14
√ √40 0(40
2╳20
√42 32 10
√56 40(16
√64 48(16
√ √40 0(40
2╳20
√
实训
机械制造061212000 装备设计
机械创新4 70 56 14
√
061288007 3 56 0(56
√
设计
纺织机械52 结构(自061212100 2 修)
小 计544 选修课 53 科技英语 061221800 可靠性设计 061221900
计算机辅54 助设计061222000 2(双语)
Protel应用(双061222100
语)
机器人技55 术基础 061222200 2(双语)
机械优化设计 061221200
先进制造技术061221500
及应用
小 计 6 126 合 计 147 2533
0 0 0 308 542 42
22(20
28 14
14
1805 332 26
0
329 26 23 20 22
√
√
√
√
√
618
附表4 实验、实践教学计划执行表
学
实验实践课程(实校
课程代学 时 按学期周课管 院 主 管 干
习)名称 码 2 15 15+2 学 科 专业 1 基 础平台 课 大学物理 机械制图测绘机械原4 理课程设计
机械设5 计课程设计
机械控6 制工程基础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 分
总 时分配
数 4 5 14
16+1
14+4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I
061288012 061288013 1 20 061288001 1 40 061288010 1 20 061288002 1 40 061288014 1 16 061288015 1 16 课
课 课 7 8
15+3 1
2╳20
1╳20
2╳20
√ √
√
√ √
√ √
√ √
√
√ √
术 单片机课程设计 061288016 1 20
1╳20
√
小 计192
专业平台 可编程控制课 器
061288008 机械制10 造技术课程设061288006 1 计
液压与11 气压传061288016 1 动 数控技术 061288017 1 13 数控机床实训 061288009 1 机械设14 计创新061288007 3 制作
计算机15 辅助设061288004 1 计 Protel应用 061288018 小 计204 合 计396 16
2╳20
2╳20
√ √ √
√
√ √
√
√
√